1. 做網路銷售主要適合哪些產品呢
1:現在網路銷售主要適合原來做服裝、化妝品、珠寶飾品、食品、日化用品、玩具、家居版類、母嬰、文體書籍權、家電數碼、保健等快銷品或類 似其他類。當然也並不絕對,網路賣汽車等大宗商品也是有可能的。
2:這些品類一般是單一品牌或者幾個品牌,這類品牌商或者生產商都是可以藉助網路直接實現銷售成交的,也可以在網上開展網路分銷,招募 小賣家或者店鋪來進行網路代理銷售。
3:以上來自菜根譚網路營銷機構分析,謝謝!
:
2. 哪些產品適合網路營銷
網路創新越來越快,、博客營銷、論壇營銷、話題炒作、病毒營銷,網路成功的神話一直不斷上演,網路營銷看起來是風光無限好。可是,大多數企業沒有真正思索過,自己企業的業務是否適合通過網路營銷來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應該通過什麼方式開展網路營銷?其根本原因是對目前網路營銷的主流模式沒有系統梳理分析,靈動在這里提出一些觀點和看法。
1、網路銷售
主要適合服裝、化裝品、珠寶飾品、食品、日化用品、玩具、家居類、母嬰、文體書籍、家電數碼、保健等快銷品或其他類。
一般來說,這些品類一般是單一品牌或者幾個品牌,這類品牌商或者生產商都是可以藉助網路直接實現銷售成交的,也可以在網上開展網路分銷。
需要注意的是要小心網路渠道或者網路銷售對線下原有渠道或終端造成沖擊,實行線上產品和線下產品分隔,或者乾脆起用全新品牌,這需要綜合權衡利弊,謀而後動。
同時,靈動認為中小型傳統企業千萬不要頭腦發熱,盲目上馬自建B2C網路平台。因為獨立B2C的整體運營費用投入巨大,並且由於廠商的品牌單一、產品種類少,所以網站平台的受眾群體小,推廣難度大,並且網站黏度小,很難總是重復購買。除非原來做流通類的企業,並且實力不錯,那可以建設一個行業B2C門戶,或者企業實力強、品牌知名度高,如:百麗集團、哎呀呀等。
否則,我們建議還是依託流量大的平台做。雖然競爭也大,但是畢竟聚合了網路購物的大部分流量,並且各種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工具,簡化了操作、降低了投入,提高了效率,只要企業用心做出差異化的特色,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網路銷售類企業的網路營銷核心是銷售轉化率,需要從供應鏈整體提升,從產品質量、產品規劃、品牌規劃、網站(網店)平台生動化、商品運營、促銷活動、網路傳播推廣、倉儲物流配送、財務評估等全方位的規劃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招商加盟和貿易批發
這是原來做消費品類分銷的傳統企業,利用網路來找代理商、批發商、經銷商和銷售商,或者是項目連鎖加盟型企業,又或者是做對外貿易等通過網路營銷來尋找聯系目標客戶。
一般來說,原來是靠連鎖加盟、代理批發渠道商的都可以藉助網路獲得更快發展。
該模式的核心是網站,網站的銷售力、客戶體驗情況都決定了最終的轉化率。當然網站推廣和線下約談時的銷售也是關鍵環節。該模式的網路傳播策略:一是立足搜索引擎,二是尋找目標客戶圈子主動傳播推廣,三是藉助行業平台或者B2B平台。
需要注意的是產品批發或者招代理商和項目連鎖加盟其實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各種策略也有差異。
線上溝通+線下成交
一般來說,提供中介服務、直接服務和大宗工業品的銷售采購等類型的傳統企業都屬於該類型。
該模式在形式上和策略上都和和招商加盟或者貿易批發模式有點類似。基本來說,線上很難直接成交,需要多次溝通或者線下溝通才能成交。但是這倆模式有一個最大區別:招商加盟的對象不是最終使用者,並且以後一般有多次銷售,目標對象的目的是賺錢;而該模式的目標對象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是最終使用者,並且雖然有後續服務,但一般是一次銷售。
網路只能提供意向客戶的聯系資料並給客戶留下良好的形象,成交需要投資移民顧問線下多次接觸溝通和後續多個部門的服務。
和招商加盟模式類似,線上溝通+線下成交模式的網路營銷核心也是網站轉化,傳播策略是立足搜索引擎和行業圈子。
品牌傳播推廣
該模式一般面對的是大眾群體,網站對於這模式來說有可能不太重要,有的甚至可以不需要網站。其主要目的是通過網站傳播品牌價值以及輔助線下銷售。一般大眾消費品企業都適合該模式。比如:汽車廠商,眾所周知的王老吉典案例等。出於企業自身的某種考慮或者線上難成交等原因,他們把網路當作媒體來對待,而不是當作一個電子商務平台來看。
他們主要通過門戶平台廣告、互動活動、話題炒作或者博客、SNS、微博等工具和方法來擴大品牌影響力。網路是有別於傳統媒介的全新媒介平台,互動和話題是網路傳播的核心,深入研究網民心理和網路文化是該模式的核心。
以上四種模式是傳統企業藉助網路營銷幫助企業發展的主要方式,也有更多的非主流模式以及混合模式。如利用網路來做客戶售後服務的,又如電信企業既有普通服務、直接銷售,還有品牌提升以及網路服務產品等。但一般來說,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說,主要是這四種模式。
傳統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特點,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事前做好網路營銷策劃,從項目規劃、策略規劃、創意發散等方面全面權衡、綜合統籌,明確自己究竟要利用網路達到什麼目的,然後構建適合自己的網路營銷系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馳騁網路、藉助網路獲得成功,否則神馬都是浮雲。
3. 實施多品牌戰略的公司有哪些
1、寶潔公司
由海飛絲、飄柔到舒服佳、伊奈美;由佳潔士到汰漬再到吉列系列等等。它的每個品牌都是一個單獨的品牌形象,而又全是家居生活方面的必須品,沒有脫離家居生活用品這一塊而單獨開發其它領域的品牌。
2、百麗集團
集團擁有的自有鞋類品牌包括:Belle(百麗)、Teenmix(天美意)、Tata(他她)、Staccato (思加圖)、FATO(伐拓)、Senda(森達);
好人緣、BASTO(百思圖)、MILLIE』S(妙麗)、Jipijapa 、Joy & Peace(真美詩)、Innet(茵奈兒)等。
3、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
吉利控股集團旗下擁有吉利汽車、領克汽車、沃爾沃汽車、Polestar、寶騰汽車、路特斯汽車、倫敦電動汽車、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太力飛行汽車、曹操專車、荷馬、盛寶銀行、銘泰等眾多國際知名品牌。各品牌均擁有各自獨特的特徵與市場定位,相對獨立又協同發展。
(3)百麗集團網路營銷的劣勢擴展閱讀:
推行方式
1、創建新品牌
這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方式。新品牌的優勢是可塑性強,品牌定位、品牌風格。價格等方面的制定比較靈活,無需受歷史因素限制;劣勢是品牌知名度低,品牌推廣成本較高,成長過程十分漫長。
2、合資優勢品牌
通過資本運作或相互合作等方式將一個或多個與企業原有品牌實力相當、行業知名度相對較高的品牌收歸門下,並通過原有品牌與合資品牌之間的優勢互補,使雙方的品牌競爭力同時得到提升。然後,以新的品牌組合同時向競爭對手發力,侵吞處於領先地位的品牌的市場份額。
4. 網路營銷模式
一般主要分下列四種:
網路銷售
主要適合比如原來做服裝、化裝品、珠寶飾品、食品、日化用品、玩具、家居類、母嬰、文體書籍、家電數碼、保健等快銷品或其他類。當然也並不絕對,網路賣汽車等大宗商品也是有可能的。
一般來說,這些品類一般是單一品牌或者幾個品牌,這類品牌商或者生產商都是可以藉助網路直接實現銷售成交的,也可以在網上開展網路分銷,招募小賣家或者店鋪來網路代理銷售。
需要注意的是要小心網路渠道或者網路銷售對線下原有渠道或終端造成沖擊,菜根譚個人經驗是開發網貨,實行線上產品和線下產品分隔,或者乾脆起用全新品牌,這需要綜合權衡利弊,謀而後動。
菜根譚提醒中小型傳統企業千萬不要頭腦發熱,盲目上馬自建B2C網路平台。因為獨立B2C的整體運營費用投入巨大,並且由於廠商的品牌單一、產品種類少,所以網站平台的受眾群體小,推廣難度大,並且網站黏度小,很難總是重復購買。除非原來做流通類的企業,並且實力不錯,那可以建設一個行業B2C門戶,或者企業實力強、品牌知名度高,如:百麗集團、哎呀呀等。
否則,菜根譚建議還是依託淘寶、拍拍、卓越等平台做。雖然競爭也大,但是畢竟聚合了網路購物的大部分流量,並且各種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工具,簡化了操作、降低了投入,提高了效率,只要企業用心做出差異化的特色,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網路銷售類企業的網路營銷核心是銷售轉化率,需要從供應鏈整體提升,從產品質量、產品規劃、品牌規劃、網站(網店)平台生動化、商品運營、促銷活動、網路傳播推廣、倉儲物流配送、財務評估等全方位的規劃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招商加盟和貿易批發
這是原來做消費品類分銷的傳統企業,利用網路來找代理商、批發商、經銷商和銷售商,或者是項目連鎖加盟型企業,又或者是做對外貿易等通過網路營銷來尋找聯系目標客戶。
比如:哎呀呀06、07、08年的飛速發展,其中一條就是利用網路營銷來招商的原因,從05年的幾家店到08年的2000多家店,主要靠網路推廣帶來的加盟商。
又比如菜根譚09年服務過的企業——主要生產銷售黑牙膏的澎柏生物公司,也是靠網路推廣招商是企業起死回升,並迅速發展起來的。而菜根譚為其規劃的全新項目——中國第一黑店是網路零售為切入點,以實體店代理加盟為發展核心,最後實現跳躍發展。
一般來說,原來是靠連鎖加盟、代理批發渠道商的都可以藉助網路獲得更快發展。
該模式的核心是網站,網站的銷售力、客戶體驗情況都決定了最終的轉化率。當然網站推廣和線下約談時的銷售也是關鍵環節。該模式的網路傳播策略:一是立足搜索引擎,二是尋找目標客戶圈子主動傳播推廣,三是藉助行業平台或者B2B平台。
需要注意的是產品批發或者招代理商和項目連鎖加盟其實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各種策略也有差異。
線上溝通+線下成交
一般來說,提供中介服務、直接服務和大宗工業品的銷售采購等類型的傳統企業都屬於該類型。
該模式在形式上和策略上都和和招商加盟或者貿易批發模式有點類似。基本來說,線上很難直接成交,需要多次溝通或者線下溝通才能成交。但是這倆模式有一個最大區別:招商加盟的對象不是最終使用者,並且以後一般有多次銷售,目標對象的目的是賺錢;而該模式的目標對象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是最終使用者,並且雖然有後續服務,但一般是一次銷售(有的類型有重復購買或者轉介紹購買)。
比如菜根譚操作的飛洋集團的投資移民項目就屬於線上溝通+線下成交的類型。網路只能提供意向客戶的聯系資料並給客戶留下良好的形象,成交需要投資移民顧問線下多次接觸溝通和後續多個部門的服務。
和招商加盟模式類似,線上溝通+線下成交模式的網路營銷核心也是網站轉化,傳播策略是立足搜索引擎和行業圈子。
品牌傳播推廣
該模式一般面對的是大眾群體,網站對於這模式來說有可能不太重要,有的甚至可以不需要網站。其主要目的是通過網站傳播品牌價值以及輔助線下銷售。一般大眾消費品企業都適合該模式。比如:汽車廠商,眾所周知的王老吉典案例等。出於企業自身的某種考慮或者線上難成交等原因,他們把網路當作媒體來對待,而不是當作一個電子商務平台來看。
他們主要通過門戶平台廣告、互動活動、話題炒作或者博客、SNS、微博等工具和方法來擴大品牌影響力。
網路是有別於傳統媒介的全新媒介平台,互動和話題是網路傳播的核心,深入研究網民心理和網路文化是該模式的核心。
以上四種模式是傳統企業藉助網路營銷幫助企業發展的主要方式,也有更多的非主流模式以及混合模式。如利用網路來做客戶售後服務的,又如電信企業既有普通服務、直接銷售,還有品牌提升以及網路服務產品等。但一般來說,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說,主要是這四種模式。
傳統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特點,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事前做好網路營銷策劃,從項目規劃、策略規劃、創意發散等方面全面權衡、綜合統籌,明確自己究竟要利用網路達到什麼目的,然後構建適合自己的網路營銷系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馳騁網路、藉助網路獲得成功,否則神馬都是浮雲。
5. 我國現今鞋業發展狀況
2008年中國製鞋行業調研及投資咨詢報告
近些年來,中國鞋業發展極其迅速,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鞋業製造基地和鞋類出口國。目前中國製鞋企業年產量突破100億雙,佔世界產量的近七成。2006年全球共製造了148億雙鞋,亞洲生產了135億雙,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而位於珠三角的廣東省東莞市年成品鞋采購量佔到世界的60%。預測到2010年,鞋業產量將會超過150億。而亞洲已經成為世界鞋業製造中心,且佔世界產量份額不斷增加。在整個亞洲110多億的產量當中,中國就佔到了75.1%。
2007年中國鞋業最大的特徵是吹響了上市的征程。以前,中國鞋類上市公司屈指可數,早前以鞋業聞名的雙星也把重點放在輪胎製造上。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的鞋類製造,一直被資本所忽視著。不過,在2007年,一切似乎悄然改變。2007年5月23日,百麗國際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為鞋業公司的上市征程吹響了號角。按當日收盤價計算,百麗集團市值突破670億港元,位居內地零售類上市公司榜首。隨之而來的是百麗一系列的大手筆的收購。先成功收編香港妙麗品牌和FILA中國商標,繼而斥資約16億人民幣收購森達。不到兩個月,安踏體育也在港登陸,首日股價大漲42%。另外,奧康董事長表示,奧康會在兩年之內上市,還有康奈、紅蜻蜓、特步、德爾惠等都希望能夠上市,借資本之力實現更快的升級。中國鞋企的發展離不開資本的支持。
從進出口市場來看,我國生產的這百億雙鞋中有近80億雙用於出口,其餘產品供國內市場消費。2007年第三季度,我國共出口各種鞋類產品64.4億雙,創匯183.6億美元,平均單價2.85美元,分別比2006年同期增長了10.4%和15.9%。值得關注的是,受歐盟反傾銷的影響,2007年1月到9月,我國皮鞋出口數量連續9個月出現負增長,使皮鞋出口數量比重比2006年下降2.4個百分點,出口金額下降1.8個百分點,這將直接影響中國鞋類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受國內消費升級的影響,同期國內進口鞋的數量以大於50%的速度增加。其中,2007年9月皮鞋進口的數量增長了44.6%。隨著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我國鞋類產品出口凸現出結構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出口產品量大但價格低,出口企業多但規模小,來料加工多但自有品牌少。此外,同其他傳統加工類產品相似,我國製鞋業仍處在產業鏈的末端,我國對國際市場鞋類分銷的中間環節還缺少控制能力,對零售環節的網路建立還處在初始階段。出口產品附加值低,單位能耗產生的產值低等,都迫使我國製鞋產業一定要調整結構,改變原有的貿易增長方式,才能把產業做大做強。
預測2008年中國製鞋行業將迎來一個整合年。在出口退稅下降、人民幣不斷升值、勞動力和原材料等生產成本大幅上漲的背景之下,2008年,鞋企將向何處去:是生?是死?還是掙扎在生死邊緣?另外,中國鞋企正面臨著一場轉型之戰,能不能打得贏,甚至關系企業能不能繼續存活下來。那麼主營OEM貼牌加工的外銷鞋企該如何轉型做內銷,原料商如何向品牌商轉型,產品供應商又如何向市場營運商轉型呢?
本調研報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中國商務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輕工業協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中國皮革協會、全國製鞋工業信息中心、FOOTWEAR INDUSTRY OF AMERICA 、FIA、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國民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外鞋業》、國內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提供的大量的內容翔實、統計精確的資料和數據。本報告通過對2006-2008年我國製鞋產業以及各相關產業發展情況的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預測,然後重點了膠鞋市場、皮鞋市場、布鞋市場、塑料鞋市場,以及運動鞋市場、皮革市場、鞋材市場等重要細分市場的運行情況,和進出口情況。並介紹了國內各製鞋業重點區域的發展現狀及國內外典型製鞋企業的成功經營模式,最後發展趨勢及前景進行探討和研判,並在前面大量分析、預測的基礎上,提出了未來製鞋企業應採取的發展策略,為製鞋生產企業、外銷企業、原料商、產品供應商、市場營運商以及計劃投資製鞋行業的機構全面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准確了解市場運行情況、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提供決策依據。
報告目錄 第一部分 行業發展分析
第一章 中國製鞋行業的發展現狀分析 1
第一節 中國製鞋業概況 1
一、鞋的分類 1
二、製作工藝 4
第二節 中國製鞋業產業概況 7
一、製鞋企業數量及產量 7
二、主要製鞋生產地區 7
三、進出口概況 8
第三節 2006-2007年中國製鞋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10
一、2006年中國製鞋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10
二、2007年中國製鞋市場發展情況分析 22
三、2007年中國製鞋企業上市情況分析 36
四、2007年中國鞋業進入新製造階段 39
第四節 2008年中國製鞋行業發展情況預測 44
一、2008年紡織服裝鞋帽行業發展趨勢 45
二、2008年中國製鞋行業發展預測 49
三、2008年中國製鞋行業產業結構調整任務緊迫 51
第二章 我國製鞋業相關產業發展現狀 55
第一節 製鞋機械行業發展 55
一、2007青島鞋機行業發展與展望 55
二、中國製鞋機械行業形成四分天下的格局 58
三、展望中國鞋機業未來 60
四、國產皮革機械邁向世界 62
五、中國皮革機械市場內銷外貿大幅增長 63
第二節 鞋用紡織材料發展現狀分析 65
第三節 皮革工業發展現狀分析 65
一、2005-2007年中國皮革業發展分析 65
二、2007年中國皮革業產業鏈完整加快走進國際市場 67
三、2007上半年中國皮革業出口情況分析 68
四、2007年退稅調整對皮革業出口形勢的影響及策略 70
五、藝術和特殊效應彩色皮革市場發展的趨勢 75
六、我國皮革毛皮業廣東福建地區競爭力較強 75
七、歐盟PFOS禁令大限在即皮革業將面臨挑戰 78
第四節 皮革化學品工業發展分析 78
一、國際皮革化學品工業發展現狀 78
二、中國皮革化學品工業發展狀況 80
三、皮革化學品工業市場競爭情況 82
第五節 中國人造革合成革工業分析 85
一、人造革合成革的概念、組成及發展 85
二、2006年我國合成革進出口數量呈下降趨勢、 87
三、2006年內需拉動合成革、人造革行業新發展 88
四、我國人造革行業站穩國際市場策略 89
第六節 中國橡膠工業分析 91
一、我國橡膠市場缺口分析 91
二、2007年我國橡膠工業發展解析 94
三、2007年我國橡膠市場分析 105
四、廢舊橡膠綜合利用的現狀和分析 106
第二部分 細分市場分析
第三章 膠鞋市場分析 109
第一節 膠鞋概況 109
第二節 膠鞋行業生產狀況分析 112
一、2006年全國膠鞋生產分析 112
二、2007年全國膠鞋生產分析 118
第三節 膠鞋行業市場預測及發展趨勢 127
一、生產與需求發展預測 127
二、存在問題及優劣勢分析 132
三、投資建議及措施 135
第四章 運動鞋市場分析 140
第一節 美國運動鞋市場分析 140
一、2007年福布斯十大運動品牌 140
二、美國運動鞋市場的主要品牌 141
二、美國鞋業市場及進口渠道 142
第二節 國內運動鞋行業發展近況 144
一、2006年中國運動鞋市場分析 144
二、運動鞋市場的金字塔形態 146
三、運動品牌五大僵局與對策 147
四、中國運動鞋市場競爭升溫 155
五、2008年運動鞋企如何通過體育營銷抓住奧運商機 157
第五章 皮鞋市場分析 163
第一節 皮鞋行業產量狀況 163
一、2006年我國皮鞋產量分析 163
二、2007年1-10月我國皮鞋產量分析 174
第二節 2006-2007年皮鞋進出口分析 184
一、反傾銷致使中國喪失歐盟兩成皮鞋訂單 184
二、中國鞋應如何對待貿易壁壘 185
三、出口退稅對皮鞋出口的影響 186
第六章 童鞋、布鞋及其他市場分析 188
第一節 童鞋市場 188
一、中國童鞋市場規模及現狀分析 188
二、1996-2006中國童鞋十年營銷進程 188
三、2007年國內首家童鞋研究機構組建 196
四、2007年國內童鞋市場吸引力增大 197
五、童鞋品牌營銷之路 198
第二節 布鞋市場 204
一、布鞋的發展歷程和展望 204
二、傳統文化促進布鞋產業發展 207
三、2007年布鞋行業的時尚進程 208
第三節 擦鞋市場 209
第三部分 進出口分析
第七章 2006-2007年我國製鞋業進出口分析 213
第一節 2006年鞋類產品進出口分析 163 213
第二節 2007年進出口分析及預測 218
一、2007年1-10月我國鞋類出口情況 218
二、2007年鞋類產品利潤分析 219
第三節 2007年橡、塑外底及鞋面防水鞋靴進出口數據 219
一、2007年橡、塑外底及鞋面防水鞋靴進口數據 219
二、2007年橡、塑外底及鞋面防水鞋靴出口數據 222
第四節 2007年橡、塑外底及鞋面其他鞋靴進出口數據 224
一、2007年橡、塑外底及鞋面其他鞋靴進口數據 224
二、2007年橡、塑外底及鞋面其他鞋靴出口數據 226
第五節 2007年橡、塑、皮革外底皮革鞋面的鞋靴進出口數據 229
一、2007年橡、塑、皮革外底皮革鞋面的鞋靴進口數據 229
二、2007年橡、塑、皮革外底皮革鞋面的鞋靴出口數據 231
第六節 2007年橡、塑、革外底紡織鞋面的鞋靴進出口數據170 233
一、2007年橡、塑、革外底紡織鞋面的鞋靴進口數據 233
二、2007年橡、塑、革外底紡織鞋面的鞋靴出口數據 236
第七節 2007年其他鞋靴進出口數據 238
一、2007年其他鞋靴進口數據 238
二、2007年其他鞋靴出口數據 240
第八章 中國鞋類產品主要進出口市場及環境分析 243
第一節 中國鞋類產品主要進出口市場分析 243
一、美國市場 243
二、歐盟市場 244
三、法國市場 246
四、義大利市場 247
五、俄羅斯市場 248
六、越南市場 249
七、其他市場 249
第二節 我國鞋類產品出口環境與預測 252
一、2007年中國鞋業出口面臨困局 252
二、2007年出口退稅新政實施 254
三、缺乏國際市場經驗的中國鞋企之困 255
四、中國鞋企走向國際化三大要素 258
五、原產地標簽是鞋企未來發展的新阻力 260
六、2008年鞋類產品出口面對的機遇和挑戰 263
第九章 反傾銷的分析與應對策略 270
第一節 我國反傾銷政策 270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 270
二、出口產品反傾銷案件應訴規定 283
三、反傾銷產業損害調查規定 287
四、最高人民法院審理反傾銷行政案件的規定 293
第二節 美國反傾銷政策 296
第三節 歐盟反傾銷政策 299
一、歐盟反傾銷法規 299
二、歐盟反傾銷法新出口商審查制度 300
第四節 韓國反傾銷法規 304
一、基本制度 304
二、法律規定 305
三、法律依據 306
四、初步調查 310
五、正式(本)調查 312
六、最終措施 313
第五節 日本反傾銷法規 317
第六節 俄羅斯反傾銷法規 318
一、俄羅斯反傾銷法的歷史和現行主要法律規范 319
二、保護措施法》和《調查程序條例》有關反傾銷的主要內容 319
三、《保護措施法》中關於反傾銷的主要概念 328
四、俄羅斯反傾銷立法動態 330
五、2007年部分經濟學家鼓吹對中國設貿易壁壘 331
第七節 加拿大反傾銷法規 333
第八節 反傾銷的應對 337
一、應訴企業具體要參與配合的主要工作 337
二、企業怎樣了解自己是不是涉案企業 337
三、被抽樣企業需採取的應對策略 338
四、未被抽樣企業需採取的應對策略 338
五、企業申請市場經濟地位時需提交的資料 339
六、企業如何保證各種問卷中數據的一致性 339
七、實地查證過程中會計方面須注意五個問題 340
八、企業參加應訴會有怎樣的結果 340
第四部分 競爭格局分析
第十章 製鞋行業重點區域產業發展分析 341
第一節 廣東製鞋產業的發展狀況 342
一、廣東省皮革工業發展狀況 342
二、廣東省製鞋產業的發展分析 345
三、2006-2007年廣東鞋類產品出口狀況 350
第二節 福建製鞋產業的發展狀況 351
一、福建製鞋產業的發展分析 351
二、2006-2007年晉江鞋業發展狀況 354
三、2006-2007年泉州鞋業發展狀況 358
第三節 溫州製鞋產業的發展分析 366
一、2007年溫州鞋業品牌的新危機 366
二、2007年溫州鞋企國際市場的開拓 372
第四節 成都製鞋產業的發展分析 372
一、成都製鞋產業集群發展規劃 372
二、2007年四川省成立鞋業市場技術創新聯盟 381
三、2007年成都製鞋產業基地的建設情況 382
四、2007年成都女鞋國際市場拓展情況 384
第五節 其他省市製鞋產業的發展分析 385
一、浙江省各大城市鞋業市場終端調查報告 385
二、2007年青島市將打造江北最大製鞋基地 394
第十一章 製鞋產業競爭和營銷策略分析 395
第一節 中國鞋業品牌發展分析 395
一、中國鞋業品牌集群與地域分布 395
二、中國鞋業品牌營銷分析 395
三、中國鞋業品牌的四大缺陷 399
四、鞋業品牌未來發展趨勢分折 400
第二節 中國鞋業市場的侵權問題 402
第三節 中國製鞋業營銷策略分析 403
一、低成本新聞營銷分析 403
二、中國鞋類品牌運營將出現的幾大趨勢 406
三、中國鞋業的差異化生存 411
第四節 中國鞋業終端分銷渠道格局分析 414
一、專賣店發展現狀及趨勢 415
二、商場的回歸和雄起 417
三、鞋業超市的興起 419
四、中國鞋業終端分銷渠道發展趨勢 420
第五節 鞋類產品消費行為研究 423
一、品牌認知度 423
二、品牌偏好 424
三、品牌想像 425
四、消費者對鞋品牌的認知渠道 426
五、認知渠道的接受度 427
六、曾經購買和日後考慮購買的品牌 427
七、五城市鞋類曾經購買和日後購買的品牌 428
八、經常購買品牌和替代品牌 429
九、五城市鞋類經常購買的品牌與替代品牌 430
十、購買渠道 431
十一、購買類別 432
十二、鞋的購買力 433
十三、影響購買的因素 433
十四、消費理念 434
第十二章 國內領先企業分析 435
第一節 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435
一、公司簡介 435
二、發展歷程 435
三、2006-2007年經營狀況 437
四、2007年公司香港上市 438
五、2007年百麗國際收購江蘇森達 439
六、戰略目標 441
七、發展前景 442
第二節 奧康集團有限公司 445
一、企業概況 445
二、品牌戰略 446
三、人才戰略 452
四、營銷方略 457
五、投資近況 475
六、發展目標 476
第三節 江蘇森達集團有限公司 477
一、企業概況 477
二、森達集團經營情況 477
三、品牌戰略 477
第四節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480
一、企業概況 480
二、競爭優勢 482
三、營銷網路 483
四、品牌建設 484
五、2007年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486
第五節 康奈集團有限公司 489
一、企業概況 489
二、2007年經營投資狀況 490
三、企業經營戰略 491
四、國際化策略 493
第六節 威海金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97
一、企業簡介 497
二、經營投資狀況 498
三、品牌建設分析 499
四、企業發展戰略 499
第七節 青島亨達集團 501
一、企業概況 501
二、2006-2007年經營狀況 502
三、2007年集團科技成果 505
四、品牌建設 506
第八節 紅蜻蜓集團溫州鞋業有限公司 517
一、企業概況 517
二、市場策略 518
三、2007年公司藍海戰略 520
第九節 石獅富貴鳥集團 521
一、公司概況 521
二、2006-2007年經營投資狀況 521
三、優劣勢分析 523
四、公司新運動品牌延伸策略 525
第十節 李寧有限公司 527
一、公司簡介 527
二、2006-2007年經營業績 528
三、李寧的奧運戰略 529
四、市場策略 531
第十一節 青島雙星股份有限公司 534
一、企業概況 535
二、2006-2007年三季度雙星經營業績 535
三、2007年青島雙星的「脫鞋」之痛 538
第五部分 發展趨勢及策略
第十三章 中國製鞋業發展趨勢 543
第一節 制約中國製鞋產業發展的因素 543
一、反傾銷政策對製鞋行業的影響 543
二、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影響漸增 544
三、環保政策對皮革工業的影響 545
四、人才匱乏對鞋革產業的影響 545
五、中國製鞋業同質化競爭的影響 547
六、2007年新勞動法將增加鞋企成本的解析 547
第二節 2008-2010年中國製鞋業發展趨勢 549
一、2008-2010年中國製鞋業發展環境分析 549
二、產業遷移趨勢 553
三、製鞋業發展的預測 554
四、中國製革、製鞋業「十一五」發展目標 555
五、中國鞋企渠道開拓的方向 555
第三節 未來製鞋技術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 559
一、環保立法 559
二、高性能材料 560
三、信息科技 560
四、工藝與設備 561
第四節 技術發展趨勢 561
一、運動鞋鞋底及幫面材料發展 561
二、科技創新助力運動鞋 563
三、製鞋業信息化是製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564
四、全程自動化——未來製鞋新模式 567
五、鞋樣設計的發展 569
第十四章 中國製鞋業發展策略 572
第一節 中國製鞋業發展策略 572
一、上市將成為鞋企擴張的新半徑 572
二、中國製鞋業發展對策 573
第二節 中國鞋企轉型策略 575
一、外銷到內貿的轉型 575
二、原料商向品牌商的轉型 576
三、產品供應商向市場營運商的轉型 577
第三節 中國製鞋業向「智力型」轉型策略 578
一、「智力型」轉型是歷史的必然 579
二、智力型企業最重要的生產要素 580
三、國內外市場環境呼籲中國製造知識化 581
四、中國製鞋業已經到了向「智力型」轉型的關鍵時期 582
五、中國製鞋業在向「智力型」轉型的標桿模式借鑒 583
六、結語 588
6. 零售巨頭百麗、GAP、VFC紛紛拆分旗下服裝的業務,你怎麼看
在市場競爭強烈的今天一些大品牌都遭到了下滑的,也是被逼無奈才拆分旗下的產品。為了生存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有一部分品牌拆分後銷售得到了增長,看來這個辦法還是可行的,希望那些門店可以繼續發展下去。
2018年4月的時候,這個好消息就傳來了。百麗鞋類事業部總裁公開了退市後的首份成績單:2017年集團終端零售總額超500億元,利潤增長率達到兩位數。其中鞋類業務止住了連續3年下滑態勢,運動業務取得超過20%以上的增長。
據了詳細解,去年雙11,百麗國際鞋、體、服三大業務線上銷售竟然突破了9.68億元,集團整體運動業務線上銷售同比增加110%。「2018年雙11,我們有12000家店參與到其中,線上線下已經打通了。
7. 哪些產品適合做網路營銷
網路創新越來越快,SEO、博客營銷、論壇營銷、話題炒作、病毒營銷,網路成功的神話一直不斷上演,網路營銷看起來是風光無限好。可是,大多數企業沒有真正思索過,自己企業的業務是否適合通過網路營銷來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應該通過什麼方式開展網路營銷?其根本原因是對目前網路營銷的主流模式沒有系統梳理分析,靈動在這里提出一些觀點和看法。
1、網路銷售
主要適合服裝、化裝品、珠寶飾品、食品、日化用品、玩具、家居類、母嬰、文體書籍、家電數碼、保健等快銷品或其他類。
一般來說,這些品類一般是單一品牌或者幾個品牌,這類品牌商或者生產商都是可以藉助網路直接實現銷售成交的,也可以在網上開展網路分銷。
需要注意的是要小心網路渠道或者網路銷售對線下原有渠道或終端造成沖擊,實行線上產品和線下產品分隔,或者乾脆起用全新品牌,這需要綜合權衡利弊,謀而後動。
同時,靈動認為中小型傳統企業千萬不要頭腦發熱,盲目上馬自建B2C網路平台。因為獨立B2C的整體運營費用投入巨大,並且由於廠商的品牌單一、產品種類少,所以網站平台的受眾群體小,推廣難度大,並且網站黏度小,很難總是重復購買。除非原來做流通類的企業,並且實力不錯,那可以建設一個行業B2C門戶,或者企業實力強、品牌知名度高,如:百麗集團、哎呀呀等。
否則,我們建議還是依託流量大的平台做。雖然競爭也大,但是畢竟聚合了網路購物的大部分流量,並且各種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工具,簡化了操作、降低了投入,提高了效率,只要企業用心做出差異化的特色,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網路銷售類企業的網路營銷核心是銷售轉化率,需要從供應鏈整體提升,從產品質量、產品規劃、品牌規劃、網站(網店)平台生動化、商品運營、促銷活動、網路傳播推廣、倉儲物流配送、財務評估等全方位的規劃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招商加盟和貿易批發
這是原來做消費品類分銷的傳統企業,利用網路來找代理商、批發商、經銷商和銷售商,或者是項目連鎖加盟型企業,又或者是做對外貿易等通過網路營銷來尋找聯系目標客戶。
一般來說,原來是靠連鎖加盟、代理批發渠道商的都可以藉助網路獲得更快發展。
該模式的核心是網站,網站的銷售力、客戶體驗情況都決定了最終的轉化率。當然網站推廣和線下約談時的銷售也是關鍵環節。該模式的網路傳播策略:一是立足搜索引擎,二是尋找目標客戶圈子主動傳播推廣,三是藉助行業平台或者B2B平台。
需要注意的是產品批發或者招代理商和項目連鎖加盟其實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各種策略也有差異。
線上溝通+線下成交
一般來說,提供中介服務、直接服務和大宗工業品的銷售采購等類型的傳統企業都屬於該類型。
該模式在形式上和策略上都和和招商加盟或者貿易批發模式有點類似。基本來說,線上很難直接成交,需要多次溝通或者線下溝通才能成交。但是這倆模式有一個最大區別:招商加盟的對象不是最終使用者,並且以後一般有多次銷售,目標對象的目的是賺錢;而該模式的目標對象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是最終使用者,並且雖然有後續服務,但一般是一次銷售。
網路只能提供意向客戶的聯系資料並給客戶留下良好的形象,成交需要投資移民顧問線下多次接觸溝通和後續多個部門的服務。
和招商加盟模式類似,線上溝通+線下成交模式的網路營銷核心也是網站轉化,傳播策略是立足搜索引擎和行業圈子。
品牌傳播推廣
該模式一般面對的是大眾群體,網站對於這模式來說有可能不太重要,有的甚至可以不需要網站。其主要目的是通過網站傳播品牌價值以及輔助線下銷售。一般大眾消費品企業都適合該模式。比如:汽車廠商,眾所周知的王老吉典案例等。出於企業自身的某種考慮或者線上難成交等原因,他們把網路當作媒體來對待,而不是當作一個電子商務平台來看。
他們主要通過門戶平台廣告、互動活動、話題炒作或者博客、SNS、微博等工具和方法來擴大品牌影響力。網路是有別於傳統媒介的全新媒介平台,互動和話題是網路傳播的核心,深入研究網民心理和網路文化是該模式的核心。
以上四種模式是傳統企業藉助網路營銷幫助企業發展的主要方式,也有更多的非主流模式以及混合模式。如利用網路來做客戶售後服務的,又如電信企業既有普通服務、直接銷售,還有品牌提升以及網路服務產品等。但一般來說,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說,主要是這四種模式。
傳統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特點,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事前做好網路營銷策劃,從項目規劃、策略規劃、創意發散等方面全面權衡、綜合統籌,明確自己究竟要利用網路達到什麼目的,然後構建適合自己的網路營銷系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馳騁網路、藉助網路獲得成功,否則神馬都是浮雲。
8. 網路營銷模式有哪些
1、在線商店模式在線商店模式的主要目標是利用網路技術縮短企業與顧客的距離,它是向消費者直接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的經營模式。在線商店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消費者可以接觸到的部分——在線商店的前台部分,即顧客在電子商店中選擇商品、通過購物車核對所購物品的品種和數量、下電子訂單、進行電子支付、選擇付款方式和送貨方式等——系列過程,第二部分是在線商店的後台管理部分,包括網站的維護與更新、客戶關系管理、訂單管理、電子支付平台、庫存管理和商品配送系統等部分。2、企業間網路營銷模式企業間的網路營銷模式是利用網路營銷平台將企業的上下游產業緊密地整合在一起,即將原料供應商、產品經銷商、運輸商、往來銀行甚至海關連成一體,實行網路的交易與管理,有效地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減少中間流通環節、縮短供貨周期、降低經營成本、提高運營的效率和經濟效益。企業間的網路營銷系統既可以建得相對簡單,只跟某一個企業建立BtoB的供應關系,也可以建得很復雜,將多個上下游合作夥伴用網路連成一體。3、中立交易平台模式中立交易平台模式是眾多電子商城廣泛使用的一種模式。電子商城屬於一種完全的電子商務企業,它既不生產產品,也不購買產品,只是為其他企業提供一個電子交易的平台,通過擴大電子商城的知名度吸引消費者到商城購物,通過招商吸引商家進駐商城,向進駐商城的商家收取服務費從而實現盈利。中立交易平台模式的優點是將分散的電子零售店集中起來,為招商企業提供統一的電子結算渠道、物流配送系統及其他配套服務,實現規模經濟;具有為消費者提供信息集成的綜合優勢,減少消費者搜索信息的成本,從而增加商城的訪問量,增強品牌形象和知名度。4、網路招投標模式招標是由采購方或豐辦單位發出通知,說明准備采購的商品或興辦工程的要求,提出交易條件,邀請賣主或承包人在指定的期限內提出報價。投標是一種嚴格按照招標方規定的條件,由賣主或承包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報價,爭取中標達成協議的一種商務方式。5、網路拍賣模式網路拍賣是賣方藉助拍賣網站通過不斷變換的標價向購買者銷售產品的行為。網路拍賣的競價形式有兩種,即正向競價和逆向競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