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品牌營銷的營銷價值體現
有附加值才有競爭力
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它的附加值。但附加值是從哪裡來的呢?來自於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為什麼蘋果電腦賣得那麼貴,還能賣得那麼好?就因為蘋果產品具有很高的附加值,消費者喜歡蘋果這個品牌。所以說,好產品是企業競爭力的基礎,但只有基礎是不夠的,還需要用品牌營銷的方法把好產品的價值激發出來。
企業要成長,先要建立品牌意識
對於品牌營銷的認識,中小企業往往存在一些觀念上的錯誤,比如沒有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以為只要把產品做好就可以了。如果企業還很小,或許是這樣。可是企業要發展,進入更大的市場,就要面對其它也有好產品的同行的競爭。這時如果沒有品牌的支撐,是絕對行不通的,很難突破發展瓶頸。所以,企業要成長,首先必須轉變這種觀念,建立起品牌意識。
還有的企業老闆,他知道品牌的重要,但是認為自己的企業現在還小,品牌營銷可以等將來再做;或者現在生意還很好,等不好了再說。殊不知,企業做品牌營銷越早開始越好,一則如果你不及早跨出第一步,就永遠不可能有第二、第三步;二則現在的廣告營銷費用一天比一天高,你等到將來再做,要收到同樣的品牌營銷效果篤定要付出幾倍於現在的成本。這就跟人鍛煉身體一樣,你不能等到六十歲再來鍛煉身體,那時已經太晚了。同樣的,也不能等到有病的時候再去看病,那樣醫治起來就很麻煩了。
做品牌,為則易,不為則難
也有的企業,面對銷量做不上去、經銷渠道受阻、新品無人問津、團隊士氣不足、對手不斷打壓、經營成本年年上漲等等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難題,希望藉助品牌之力快刀斬亂麻,可是因為沒有品牌營銷的經驗和團隊,以為品牌一定是高不可攀,做品牌營銷一定投入非常大,難度非常高。因此猶豫不決,徘徊不前。
其實呢,做品牌是要分階段進行的,一開始不一定要做大投入。企業可以先把整體的戰略方向規劃好,做好品牌藍圖。然後根據這個藍圖一步一步去做,先實現第一階段的品牌目標,然後再用第一階段得到的收益用於第二階段的品牌營銷上。 從「消費者」到「生活者」
新時代下,品牌營銷者必須明白,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消費者存在,因為每個人購買產品的目的不是讓企業賺錢的,而是為了實現自己需要的價值。
因此,網時代的品牌就是能夠幫助顧客進行輕松決策的重要參考,因為今天的顧客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而他們用於選擇的時間又太少了。所以,當一個品牌幫助顧客選擇了自己,而又能夠真正的滿足顧客的需求,那麼,這個品牌就在顧客的頭腦中牢牢建設起來。
新時代下,是個體驗和分享的時代,顧客會把自己對產品、對服務、對購買和使用過程中的感覺,通過手機快速的分享給這個世界。當顧客通過購買產品以及產品上面的服務,得到了滿足後,品牌自然會建立起來。
所以,品牌營銷者必須要把顧客當成人,當成活生生的人,當成生活者,而不能夠再當成消費的符號(消費者)。品牌經營者必須以坦誠的態度來面對顧客,把顧客當成什麼都不知道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還了。相反,在網時代,顧客掌握了比企業還多的信息,並且越來越多的顧客深諳營銷傳播之道,顧客的影響力十足,往往能夠在短短幾分鍾內,僅僅用不到140個字(微博),就可以把一個品牌從神壇上,拉到地獄之中。這一點,在我們身邊,已經有無數的案例了。 從形象之上到價值觀至上
在全新的時代中,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網路的實質,是個「魚找魚、蝦找蝦」的分類分群的時代,是個以價值觀和愛好等區分社區的新時代,一個在美國的生活者可以通過網路,找到一個在中國內陸的顧客,只是因為他們具有相同的價值偏好或者特別的愛好——這一點以前也可以做到,但是手機即刻即時的網時代,讓這個尋找行為更加的便利了。
在這個全新的時代,顧客希望能夠購買到這樣品牌的產品/服務:其所包含的價值觀和理念能夠與自己所欣賞或推崇的價值觀及理念相符合。所以,在今天,越來越多的顧客,越來越渴望了解企業品牌背後的價值觀,品牌所信奉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對顧客越來越重要了。
這一點,尤其的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之後的中國大陸,體現的更為明顯。
企業品牌營銷者,有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品牌價值觀了。 一個人無法做成功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
網時代,品牌的本質就是關系,就是品牌的使用者和品牌的擁有者互惠互利的關系。這種關系的建立,依靠的是在這個品牌工作的每一個人。
在今天,調查顯示,很多人寧願待在一家待遇稍差但價值觀能夠被認可的公司中,也不願去那些待遇高,但缺乏企業社會責任感的公司。一群擁有共同價值觀的人,就是「同事」。正如智誠靈動營銷策劃機構所強調的:同事,就是志同道合共同創造事業的一群人。
網時代,品牌營銷者必須無比的關注內部的品牌建設力量,事實證明,在微博上,內部同事的力量,甚至都大過企業品牌的傳播力量。因為,網時代的社交網路傳播,是基於人與人的傳播,傳播中間帶著的是濃濃的人情味,這就是為什麼每一位宣稱自己是微博營銷大師的人,都不得不再三強調要建設企業家的微博品牌。
從打工的員工概念,到志同道合創造事業的同事概念,其實傳遞的就是一個品牌的價值觀和經營理念。這種理念,讓每一位企業人都成為了品牌建設者。 電視台插播廣告的時間,就是家庭洗手間使用最高峰的時間。但這也已經是歷史了。在全新的網時代,電視的打開頻率越來越低了。而另一方面,數據顯示,在中國,有3.8億人擁有手機,用手機上網的人數更是達到2.77億之多。
在今天,雖然你仍然可以通過購買媒體(電視台/電台的時段、報紙雜志的版面等),但是再也不能夠輕易買得到受眾的注意力了。網時代,受眾的注意力只能夠自己去贏得,而不再能夠通過花錢去輕松解決。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品牌營銷者感覺到廣告越來越沒有效果的根本原因。這個事情,也不是能夠通過廣告創意來解決的。
在社交網路時代,「贏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觀點。品牌營銷者必須從贏得上去思考:如何贏得媒體的關注?如何贏得生活者的關注?如何讓品牌成為媒體與生活者之間相互鏈接的媒介?在這一點上,基於強有力的、人性洞察的、有吸引力的、富有創意的想法,就能夠「贏得」,從而創建其強勢品牌。依雲礦泉水的「滑輪寶寶」作品就做的不錯,大家可以搜索一下。
網時代,對專業的能力要求越來越強,這是一個專業細分和專業強大的時代。強有力的專業能力,能夠讓品牌建設輕松有趣並且花費低廉。這也就是越來越多專業咨詢公司、專業創意公司、專業製作公司越來越有價值的原因。
企業發展最重要的三種資源分別是「土地、資金、人才」。網時代,正是人才發揮價值的最偉大的時代。
Ⅱ 市場營銷中,如何理解品牌資產的價值
價值也就是客戶滿意度是你的實際表現與他預期的比較,如果你的綜合表現遠超他的預期,那麼他就覺得是超值,如果基本等同那就值,如果低於預期他就會認為不值。具體的方面可以從下面圖中得以顯示。
Ⅲ 品牌和營銷有啥區別
一.品牌供給營銷
區別於以往我們所說的傳播與營銷的關系,品牌所帶給營銷的最根本的一環就是供給,沒有品牌就沒有營銷這個概念,概念永遠只是概念,營銷策略規劃的再好,如果沒有品牌來做供給的話,難道要賣理念么?通俗的來講,華為是一個品牌,而營銷則是要把這個品牌旗下的產品給賣出去,所以這種最基本的供給關系,是很好理解的。
而品牌策略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是一次性的方案規劃就能夠達到目標的一件事,品牌策略有點類似於為品牌樹立方向,塑造人格的一個過程,拿德芙這個品牌為例,作為巧克力行業內的知名品牌,德芙的品牌策略走的就是情侶巧克力這個方向,情人節、女友生日、七夕等日子,都是德芙巧克力熱賣的活動日,這就是德芙的品牌策略,也可以稱之為品牌特徵,與營銷策略區分的很清楚,是一種起到長期作用的策略方式。
品牌與營銷的區別,有點像CPU與GPU的關系,兩者都是不能獨立存在的,都是相互供求的,但也都有各自的職能,所以在談到品牌和營銷的時候,一定要兩者結合著去分析。
Ⅳ 在營銷策劃中強調品牌的核心價值的作用是什麼
很多業內專家都誤以為在品牌策劃過程中品牌的核心價值是傳播觀念,與廣告的訴求點差不多,其實就其本質而言,核心價值是價值概念。作為價值,就必須通過產品、服務當然也包括營銷策劃、營銷傳播把價值提供並傳遞給顧客。因此,核心價值不僅要體現在品牌策劃、營銷傳播中,更要體現在營銷乃至整個企業價值鏈中。品牌核心價值是品牌向顧客承諾的功能性、情感性及自我表現型利益,如果僅僅在品牌策劃、營銷傳播上得到體現,營銷策略如產品功能、包裝、終端未能有效體現品牌核心價值或乾脆背道而馳,顧客就會一頭霧水,品牌核心價值無法在顧客大腦留下清晰印記或根本不信任品牌核心價值。
沒有一台寶馬車會象賓士的外觀那樣莊重、威嚴,相反每台寶馬車的造型看上去都十分輕盈而富於靈性,那是寶馬的品牌管理者十分睿智地把「駕駛的樂趣、瀟灑、激情、活力」的品牌核心價值貫穿到產品的工業設計中;登喜路只會在五星級的酒店或商場出售,因為只有富麗堂皇的店堂才能體現登喜路「皇家貴族經典品牌」的核心價值;我們在給飛雕電器做年度的品牌策劃時就特別強調一點,飛雕的影視廣告無論造型、道具、畫面色彩都十分精美,人物發型、服飾十分時尚,讓人不知不覺中感受到飛雕的「中國創造精品、國際時尚設計」,與飛雕品牌核心價值不謀而合。
由於企業活動不管做多麼炫麗的品牌策劃、營銷傳播,說到底就是客戶創造價值的過程,工業設計、製造、包裝、分銷、物流、售後服務、品牌策劃等所有活動串成了企業一整條價值活動鏈,鏈上的每一個點都能為客戶創造價值。所以更深一層講,企業的一切價值活動都要體現品牌核心價值。
Ⅳ 21世紀企業推崇品牌價值觀為核心營銷的時代,四思而後行。
我是開發的
21世紀
Ⅵ 舉例分析在實際營銷中如何選擇品牌的核心價值
一、長壽花玉米油品牌運作
定位於健康。廣告:長壽花玉米油,健康當家油。
品牌差異化:原料的不同。廣告:金胚玉米油,健康當家油,值得我信賴。
行業標准:工序。廣告:健康12道,道道真品質。
缺點轉化為優點。廣告:健康不油膩,清香不長胖。
產品概念升級。廣告:清香的、健康的、不油膩的,3低更健康。
品牌地位升級:廣告:中國玉米油,源自長壽花
二、公牛插座營銷立體切割
品牌認知——安全插座。
產品標准——三重防護甲,安全+++。
形象升級——形象國際化、多元提升品牌形象。
復合式渠道模式——各種渠道交差。
電器火災猛於虎,公牛插座提醒您——使用公牛安全插座,公牛安全插座保護電器保護人。
三、情怡襪業——出口型小企業的內銷之道
調研,什麼是好襪子?答案:舒服感,具化是含棉的數量與質量。
定位,新棉健康襪專家,廣告:一雙情怡襪,99多新棉花
營銷處處是廣告,打造「視覺專櫃」;產品包裝——S流線型半包式時尚襪簽
品牌兩極法則——要麼「第一」要麼「唯一」
1、品牌
品牌給消費者購買的理由,它賦予了購買的價值。
品牌建設,就是爭奪認識制高點。無形高度決定命運。做第一,最有價值。
人們只會被利用,不可能被改變,除了他們自己。
沒有真相,只有認知;沒有唯一的一成不變的認知,只有每個人自己的認知。營銷工作最重要的事情,改寫認知!
營銷到最後是對人性的理解。
2、燈塔的力量取決於
燈塔的高度
燈塔放射出的光芒的色彩
3、爭奪高度,構建角度。
高度製造「第一」
角度構建「唯一」
4、「第一」和「唯一」是長期生存的需要
全力以赴爭奪「第一」
做不了「第一」,就做「唯一」
今天的「唯一」,就是明天的「第一」
只有「第一」和「唯一」具有絕對競爭力
5、行業無第一品牌,你就應該努力爭奪第一,打造等一品牌。以最快速度搶占消費者心智中的制高點。
6、構建品牌角度
總有一個角度成就你的「唯一」
角度不同,產品不同
角度不同,遭遇阻力的性質和大小不同
恰當得角度能化「平庸」為「神奇」
7、差異化角度舉例:原材料、生產過程、產品功效、歷史,感性、身份、自我表現、與未來命運對接、價值觀。
8、品牌運作的機理
從某一角度將某一差異—— 放大!放大!再放大!強化!強化!再強化!
當差異被放大和強化到一定程度,就在消費者的心智中產生了質變,形成產品的 「唯一性」!
9、反木桶原理:後進者要有所突破,不能沒有致命的優勢。
筆記參考來源:
課題:《互聯網環境下的切割營銷與品牌兩極法則》
授課老師:路長全
班級:中山大學營銷總監高級研修班
望採納,希望能給你有所啟發哦~
Ⅶ 品牌和營銷最大的價值取向是什麼
這個算是比較復雜的系統了,可能做起來容易,但效果評估還是比較麻煩的事情
Ⅷ 提升品牌價值的幾種策略
品牌價值,可以隨著品牌資產的增加而逐漸積累,也可以從好的營銷策劃實踐中不斷收獲。許多企業都在尋求快速提升品牌價值的突破口,因此,天策行總結十年品牌策劃及營銷經驗,為您整理出以下幾點策略: 策略一:資源整合最大化 所謂借船出海策略,就是利用各種有利於品牌價值提升的現有資源(包括企業內外部資源),採取強強聯合、搭順風車、借勢等手段,實現以最小或最經濟的成本支出,來達到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價值的一種策略。案例:蒙牛品牌一直擅長使用借船出海的品牌策略,其與湖南衛視的超級女生聯合,其與中國載人航天合作,都是比較經典的提升品牌價值的傑作。 策略二:利用品牌的延伸性 品牌延伸策略,包括副品牌策略和多品牌策略。副品牌策略是介於一牌多品和一牌一品之間的品牌策略。它是利用消費者對現有成功品牌的信賴和忠誠,推動副品牌產品的銷售。品牌延伸策略的使用,極大地提升了以核心品牌為中心的品牌戰斗群的市場戰鬥力,品牌群的相互推動與支撐,確保了品牌價值得到持續地累積。案例一:寶潔公司就是採取這種策略的典型代表,其旗下品牌眾多,以洗發液為例,就有飄柔、海飛絲、潘婷、沙宣等品牌,香皂、女性用品、嬰兒用品、浴液、洗衣粉、化妝品等都採用不同的品牌,形成了強大的品牌群。案例二:海爾品牌是我國最具價值的民族品牌之一,它採用的品牌延伸策略與寶潔不同,在海爾這一核心品牌周圍,又相繼推出小王子、帥王子、探路者、凈界、節能風、智慧風、博越、時光、心動V5等副品牌,極大地豐富了海爾品牌的品牌內涵,對於海爾品牌價值的累積和沉澱,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策略三:渠道創新模式的拓展 所謂渠道堵塞策略,就是充分利用市場營銷渠道資源,發揮品牌的強勢,通過終端布控、廣告宣傳、強力推廣、輿論攻勢等手段,強勢堵塞渠道內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實現品牌的強勢灌輸,達到增強品牌價值的目的。案例:史玉柱的腦白金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案例,該品牌通過強力的終端鋪貨和終端控制、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各種媒體的軟文宣傳和新聞報道、大量終端人員的終端推廣等手段,迅速提升其品牌價值。 策略四:巧妙借用產品理念 所謂產品理念強勢支撐策略,就是通過新穎、時尚、前瞻性、環保、愛心等頗受公眾認可的概念,與產品有機結合起來,並堅持執行這樣的產品理念,來實現打造品牌,提升品牌價值的策略。案例:比亞迪倡導做愛心企業,將社會責任當成企業精神的重要內容加以傳揚,關注支持並積極參與賑災救危、捐學資教、社會安定、支持文化體育等公益事業。充分體現了比亞迪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以實際行動闡釋了公司對於社會責任的擔當,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這正與其主打產品電動汽車和IT產業群極為匹配,從而極大比提升亞迪品牌價值,其創始人王傳福能夠成為中國首富,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了以上的品牌價值提升策略,還有品牌收購策略,如聯想強勢收購IBMPC全球業務,就極大地提升了聯想品牌的國際地位和品牌價值;還有挑戰行業領導者的策略,比如娃哈哈的非常可樂品牌,就是通過向可口可樂叫板,並採取正確的市場營銷策略,建立並提升了非常可樂的品牌價值。
Ⅸ 品類營銷的品類營銷-四大價值
確定新的產品品類,迅速佔領市場進入消費者內心並做到品類第佔先,其實只是做好了品類打造的第一步,要真正在這一新品類市場中做大,還需要在完善自身的同時,把品類引爆。任何一個成熟的品類市場都會存在兩到三個成熟品牌,也就是說即使是一個創新的品類要發展壯大單純依靠一個品牌來推動市場也很困難,所以一定要有跟進者才能共同把這一品類市場做大。而最先進入者只要能將自己的實力保持住,其市場王者地位會在跟進者的烘托下進一步增強。 這些年,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非常不容易,如果生產現有的傳統產品參與競爭,困難太大,勝算太低。
(1)是這些產品利潤已經很薄;
(2)是大凡已經立得住的品牌在實力、技術、營銷管理上都不是等閑之輩,跟這些企業去拼爭不是好玩的。
虎口奪食危險,那麼創造一種新的產品類別,然後獨占獨享豈不妙哉?紅牛、承德露露、椰樹牌椰汁等均是如此。他們的市場跟隨者至今沒有找到分食新品類開拓者市場的良方。保暖內衣不僅廠家賺得盆滿缽溢,他們的許多經銷商從幾十萬元起家,一年暴賺一個億已經不是新聞。二是傳播費用降低。
新品類因為新,產品自身已經攜帶著鮮明、獨特、有記憶點、有利益點的營銷信息,新,就成為傳播的要點和對消費者的吸引點,就好象自己會說話一樣。統一鮮橙多上市時用得著教消費者怎麼喝嗎?完全不用,甚至連喝它有什麼好處在其它模仿者到來之前也不用說。
因為鮮橙多開創了一個這樣的新品類:既解渴又有營養果汁水,它不像純凈水那樣無味,也不像純果汁那麼濃稠(瞧,果汁多、水分少在這里變成缺點了),更不像「三精」(糖精、香精、色精) 兌的果味飲料水對人體無益。在無味的純凈水和糊嘴的純果汁之外,給了消費者一個高興的選擇。三全創造了新品類,把水餃、湯圓凍起來賣,三全不用囑咐顧客說一定要煮熟了再吃。沒有一個人把三全冰水餃像吃冰棒一樣吃,它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性不說皆知。
新品類的第一品牌通常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成功的關鍵在於開創一個新品類,然後把你的品牌烙刻在那個品類上,你就成了這個品類的代表!
(3)是能夠做得很大,活得很長。
可口可樂品牌價值是700億美元。為什麼其品牌會達到這么高的價值?如果僅僅與原有產品為伍,是無論如何不行的。當時飲料市場有樂啤露、沙士、薑汁汽水、橙汁、檸檬汁和其他調味飲料。可口可樂能發展成一個大品牌,是因為它創建了一個叫做可樂的新品類。
第一品牌能存活很長時間,並且容易保持領導地位。可口可樂118年來一直是可樂第一品牌。通用電器102年來一直是燈泡第一產品。舒潔80年來一直是紙巾第一品牌。健力寶,這個開創了運動健康飲料品類的品牌,即便被張海們「折騰」成現在這樣,仍然占據著運動飲料的概念,雖然形象有些老舊,但消費者對它仍有好感。在二三級市場仍然有很大的銷量,就是品類的力量。
(4)是具有天然規避競爭的屏障。
第一者創造領導地位。如果你的品牌是品類中的唯一品牌,你的品牌就必定是領導品牌。當競爭對手加入時,會更強化你是第一的認知。
就產品本身而言,可口可樂只不過是一種容易仿製的糖水,但是在大眾心智的可樂階梯上占據首位並因此代表美國價值,這是你無論把瓶子中的棕色的水做得多麼逼真都代替不了的。非常可樂在城市裡總也干不過可口可樂,道理就在這里。市場規律已經證明,很難藉助品質差異建立起戰略,質量是參與市場競爭的起碼條件,但甚難形成戰略性差異。
當你的品牌是新品類的第一品牌時,它就被普遍認為是原創者、正宗和先鋒,並且是最好的。當其他品牌侵犯你的領域時,它們被普遍認為是模仿品。現在,你能再出一種白加黑感冒片嗎?就算國家允許,有人相信嗎?承德露露長期以來幾乎一個產品撐天下,這看似「極不正常的」的現象靠的就是品類的力量,而不是其它營銷秘笈。在消費者心中,露露的杏仁飲料專家形象成熟後,再想扳倒它幾乎不可能,頂多是騷擾。
領導地位的認知製造出一種強烈感覺,即,你的品牌肯定是最好的,對競爭對手的認知就差很多。第二層品牌為了擴大銷量,常常被迫降價,這是無奈。結果,領導品牌總是擁有主導性份額,獲得最豐厚的利潤,具有最多的話語權。康師傅在是在大陸第一個建立方便麵品類第一品牌的,在台灣原比它大得多的統一,在大陸一直超越不了康師傅,就是這個規律在起作用。 1972年,里斯和特勞特提出了營銷史上著名的定位觀念,並一直在尋找和定義「營銷和品牌創建中的關鍵力量和法則」。2004年,里斯與勞拉· 里斯推出了打造品牌的定義之作《品牌之源》,揭示了商業界競爭規律與自然界競爭規律的共通之處。而品類,正是商業界的物種,是隱藏在品牌背後的關鍵力量,從此宣告人們對營銷的認識從品牌進入到品類時代。
品類時代的營銷,注重和強調品牌是代表品類的名字或者符號這一實質,強調以品類導向來發展品牌和營銷,以主導一個品類為品牌發展的目標。創建一個全新的品類,是創建品牌的有效方法之一。 從形象或者體量的角度看,格力似乎遠不如海爾,但是從品牌競爭力的角度看,海爾遠遠不如格力,格力甚至可以說是目前中國家電業最有前途的品牌。格力為什麼能夠如此強大?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格力獨特的渠道模式上。確實,格力的渠道模式很特別,但這不是格力品牌強大的關鍵。是什麼讓格力敢於向渠道巨頭國美叫板?當然是品牌競爭力。格力為什麼能夠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因為格力專注於空調品類。
格力也許是世界上唯一隻生產空調的家電企業。2006年,在國內空調市場萎縮的情況下,格力的銷售增長為20%,國內市場佔有率達接近30%。格力品牌已經逐漸鎖定於空調品類。檢驗品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利潤,在家電行業集體疲軟的情況下,格力是利潤率最高的家電企業,2006年利潤超過 8億元,2007年保持50%的增長率。只要格力的聚焦戰略不改變,格力將有機會成為全球空調行業的代表,成為真正的世界級品牌。
喜之郎的成功看起來有運氣的成分。實際上,喜之郎是第一個在消費者心智中建立果凍品類認知的品牌。在喜之郎之前,果凍市場已經有很多區域性品牌,但都沒有進入消費者心智。於是,喜之郎依靠一個好的名字以及大規模廣告傳播,搶先佔據了果凍這個品類,一度擁有60%以上的市場份額。今天,喜之郎面臨巨大挑戰,這個挑戰並非品牌的原因,而是果凍這個品類出現了萎縮。 遵循了品類規律和法則成功創建品牌者不少,因對品類無知而痛失良機者更多,青島原生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從技術上看,青島原生有機會開創一個新品類,因為在保持啤酒鮮活度和口感工藝方面,它比純生更進一步,可以保持啤酒的原味,但是,隨後的營銷活動徹底扼殺了這個原本很有希望的產品:
首先,在品類的命名上出了問題,原生這個名字只是對純生的模仿,而不是一個新品類,不足以和純生拉開距離;
其次,整個營銷活動聚焦於品牌宣傳而非品類的建立,傳播方向出現重大偏差,邀請原生態舞蹈家楊麗萍作為代言人,口號是「原生態,活啤酒」,原生變成了原生態,新品類的特徵進一步消失;採用了副品牌而非獨立品牌策略,則註定了青島原生的失敗。
柒牌、太子龍、雲煙印象、東風龍卡等一批品牌都錯過了藉助品類創新建立強大品牌的機會,而珠江啤酒、九牧王等品牌則因為破壞了品牌的品類特徵葬送了主導品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