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松山湖的園區功能
在未來東莞經濟發展的格局中,松山湖將成為:
東莞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載體。松山湖將成為東莞今後進一步整和國內外優勢資本、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產業分工、更好地承接新一輪國際產業技術轉移的新載體。
東莞產業機構升級的龍頭。松山湖將在繼續做大做強IT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光電產業、生物技術產業、環保產業、裝備製造業等有巨大潛力的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
東莞產業支援服務業中心。松山湖將以科研產業、教育產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市場中介服務業以及金融、物流、會展、旅遊等產業支援服務業。
強調有效利用土地,保持環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以生態化人居環境為特徵,適宜和有效支持產業園區綜合發展的城市環境。內核式圈層結構:內圈層是生態核心區,中圈層是生活活動區,外圈層是生產活動區。
依據「以人為本」的原則,推崇匠心於自然,傾情於山水,致力於空間,山、水、園融為一體的城市理念,塑造「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城市形象。
生產力大廈位於松山湖中心區中心地塊,主要景觀大道禮賓大道的東南側。大廈總用地面積約56000 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7000平方米, 建築總高度約24米,長達240米。生產力大廈致力於培育和發展園區內的產業支援服務業,將吸引一批專利與知識產權服務中心、風險投資機構、管理咨詢機構、產品創新設計中心、企業策劃和營銷服務機構以及各類型的培訓中心入駐。生產力大廈充分考慮了內部空間的靈活性,以滿足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企業和機構使用。內設商務中心和數字化的辦公平台,並提供多種規格的辦公室空間,可為近百家技術服務和中介服務等機構提供便利的、現代化的、環境優美的經營、研發和交流場所。
圖書館位於松山湖生產力促進基地,總建築面積達1.5萬平方米。這是一個以高標准設計的現代化圖書館。建築功能分區明確、布局合理,建築空間開放、流動。圖書門類齊全,分類詳備,並設有電子信息系統,資料的檢索、借閱和管理極為方便,使讀者可以輕松暢游知識海洋、連通信息世界。圖書館還設有靈活的辦公空間,將成為網路服務機構、數據中心、軟體研發企業和IT服務企業的理想工作場所。作為生產力促進基地三大建築隊功能單位之一的圖書館與其他兩個功能建築一起,集中著整個基地對外、對內的辦公、技術資料庫和學術交流的功能。
學術交流中心是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生產力促進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佔地面積7492平方米,建築面積15194平方米,造型雅緻,集多功能的展示、報告、辦公、培訓為一體。其中包括辦公教學區、學術交流區以及由展廳、花園、咖啡廳等組成的開放空間。學術交流中心遵循星級會所式的服務標准,提供種類會議場所,可以承辦國內、國際大型的學術交流活動。靈活設置的辦公教學區,體現了對科技和人才的充分尊重,將是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科技教育培訓機構的理想場所。
松山湖行政辦公小區是園區的行政中心,總建築面積36738平方米,包括主辦公區、附屬辦公區和展覽接待中心,總投資1.2 億人民幣。行政辦公小區建築構思獨特,五幢貝殼似的主體建築呈半圓形分布在松山湖北岸,向內圍合成綠蔭廣場;向外則可觀碧波湖面,高空俯瞰,宛若珍珠撒落松山湖之濱,美麗之至。正觀似舟,側看似帆的建築外形,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又恰似遠航歸來的科技之舟,停泊在松山湖畔,盡情享受著這里的山水風光,建築南依湖面,波光倒影,融自然山水於一體,建築因山水而生輝,山水因建築而增色,是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具體體現。
東莞松山湖「文化長廊」位於松山湖中心區,依託松山湖中心區,依託城市生態公園、大型居住區和科研、商務辦公區,沿城市展示性通道--禮賓大道,呈南北向線形布局。文化長廊北端連接城市背景山體公園,南端指向湖濱的松山湖廣場,是表現新城與水天一色的核心地區。文化長廊總用地面積10公頃,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在區域內,劇院、音樂廳、影城和藝術博物館四大建築,圍繞幽靜的生態谷地組成了有機的建築群體。建築功能、空間互相交融,人工與自然積極互動,使這一地區成為新城最富有魅力的公共活動區。劇院規模為800座,以精緻、前沿的劇目演出為主,劇場掩映於古荔枝和濕地之間。音樂廳為1000座,對要求高品質的室內樂和交響樂有傑出的表現效果。音樂廳還設置有專業培訓和多功能廳,為新城和愛好音樂的人士提供活動基地。影城是整個文化長廊的公共核心,建築面積約15000平方米。影城包括兩個80座的影城精品廳,一個150座的放映廳,三個40座的小放映廳和一個200座的多功能廳。同時,利用影城靈活的空間設計,配置主題游樂設施、商場、精品店、餐飲、服務等公共設施,營造歡愉、熱情的美好城市生活氛圍。藝術博物館位於文化長廊最北端,面積8000平方米,與山體和濕地穿插設計,構造開放、平和的藝術欣賞環境。博物館立足於本地文化、本地資源,展示松山湖新城的歷史脈絡和建設過程,展示東莞地方的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是一個與時代發展同步的當代展示場所。四大建築以生態山谷為內的部空間,在禮賓大道一側聯絡構文明主題步行道,建築環境與人工環境有序融合,使文化長廊成為未來新城文化活動和對外交往的形象空間。
商務辦公區是松山湖進行商務金融活動的重要功能區域。它位於松山湖中心區核心位置,總佔地面積133980平方米,建築面積81958平方米,是由20棟三至六層的單體建築組成的建築群。商務辦公區由我國最年輕的建築大師崔愷設計,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貫穿於小區的每一個空間,整個小區建築掩映於坡地、溝壑、綠樹叢中,棧橋、水榭、古樹林、風鈴塔.....都是一幅幅與自然生動對話的情景。商務辦公區完善的信息服務設施,自然、流動、靈活的使用空間,是知識經濟時代理想的辦公場所。
東莞理工學院松山湖新校區佔地面積1500畝,總建築面積約32萬平方米,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新校區包括:教學區、科研學術交流區、生產後勤服務區、文體區及學生、教工生活區。
新校園的總體規劃設計體現了二十一世紀所具有的生態化、信息化及智能化。建築規劃布局既滿足功能上的要求,又結合了自然環境;建築單體設計採用了依山就勢,臨水依水,與自然有機地融為一體。校園體現了現代建築的空間、城市文脈、平面構成、交通組織、環境層次及高科技的全新概念。
在由教學樓、現代數學中心、圖書館、行政辦公樓圍合成的主題廣場,可以充分感受新時代的活力;而在生產後勤區、學生及教工生活區又可以享受自然的寧靜,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融。
松山湖酒店坐落於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中心區東北部,緊臨園內重要景觀松山湖。松山湖酒店佔地面積約16公頃,總建築面積約62000平方米。松山湖酒店以自然、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為主題進行建造,充分體現了依託自然,保護環境的設計理念。松山湖酒店是擁有350間客房的豪華五星級酒店,建築內部布局獨特,首二層為公共活動空間,三層以上中間部分均勻排列350間客房,而穿插於自然中的兩端則為會議及娛樂用房。建築師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植被的同時,使酒店大堂、西餐廳等主要空間以及絕大部分客房都獲得了良好的景觀朝向,充分利用松山湖這一特有的自然景觀。
北部科技園地處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北部,面積約10平方公里。規劃為四部分:即A、B、C、D區,首期計劃開發A區,面積約2.5平方公里。北部科技工業園區在產業選擇上將與各鎮區形成縱向分工,重點發展知識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檔次產業,主要引進電子資訊產業、精密機械裝備科技產業、光電產業、 生物制葯產業、環保產業等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和科技產業,鼓勵和扶持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及龍頭企業。松山湖北部科技工業園的規劃充分考慮投資者對城市功能的功能的需求,建立起完善的醫療、休閑、商業、銀行、公安、郵電、通迅等現代化的城市服務體系。將生活區與生產區分離,努力營造舒適方便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松山湖北部科技工業園將成為東莞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領跑者,它標志著東莞新產業的主流、引領東莞新產業的走向、開拓東莞新產業的未來!
翡翠松山湖
翡翠松山湖靜藏於松山湖松湖花海景區內,坐擁松山湖一線湖景與松湖花海旅遊區的自然生態景觀,項目佔地5.3萬㎡,總建築面積6.4萬㎡,容積率0.44,綠地率38%,建築密度僅為24%。整個項目僅有126席私屬純別墅。
首創的東南亞巴厘島度假風情平層別墅萃取東方禪意、寶格麗酒店精華升級之大成。園林內延續松山湖的別致景色,有禮尚亭、清影園、婉蓮池、別下齋等12個景點。
錦綉山河商住區
錦綉山河商住區是松山湖首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它坐落於風景秀麗、景色怡人的松山湖新城核心地段,東臨碧波萬傾的松山湖,西依翠綠的生態園林。商住區劃設計理念以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兩條主線展開,充分滿足多元生活的需求。
錦綉山河商住區以「生態、環保、文化、科技」為宗旨,以清新自然的風格規劃,將幾百幢湖景別墅和多層山景公寓自然散落在山水與綠野之中,疏朗有致,處處體現人、住宅、自然環境的融合與協調,是一個融山、水、園為一體的低層、低密度的高尚商住區。
錦綉山河商住區就象耀眼的明珠鑲嵌點綴在美麗的松山湖畔,是追求高品位生活的現代人的理。
② 近年來最成功的病毒式營銷案例
病毒式營銷,號稱是最省錢、省事的網路營銷方式,病毒式營銷(或稱病毒性營銷)神話般的效果被很多網站、博客津津樂道,然而,我們在網上能夠看到的成功案例並不多。也許正是病毒式營銷的成功案例少,所以才演變成了神話。
網上有很多關於病毒式營銷的理論、方法、規律、案例探討(當然大多數都是轉載的,就跟本文後半部分一樣),用心收集一下,出一本專著都綽綽有餘,但成功案例卻鮮有出現,可見,病毒性營銷缺的不是工具、方法、程序,缺少的是創意和執行。葯夫子在網上還下載到一本病毒式營銷的電子書,都是網上資料的簡單匯編,沒有什麼新意,但這本身應該算是一個病毒了。雖然沒有新意,但確實是在行動了。
下面是本人親歷的幾個病毒式營銷案例,這幾個案例給我的記憶較深,投入也較多(也即自己也義不容辭地成為一名「病毒」傳播者),所以記錄一下:
其一、人品計算器,相信有很多人都用過這個flash小程序,算一算自己的人品,游戲很簡單,把自己或者別人的名字輸進去,點擊計算就得出了一個分數,還有一個極搞笑的評語。這個游戲的關鍵點是當你輸入一個人的名字時,出現的結果常常出人意料——於是釋放出一種爆笑的能量。相信很多人在與朋友、家人一起計算人品時都會大笑一場。可惜的是這個天才的小游戲上面沒有打上作者的名字,也沒有公司的LOGO,也許只是某個flash愛好者一時興起的練習之作吧。這個游戲傳播有多廣不知道,但在一天之內有五個朋友凱神好給我發這個小游戲,我也發給很多人,能量確實巨大。這個案例算不上成功的病毒式營銷,因為除了傳播游戲外,並沒有附帶其它的屬性,比如游戲開發者的名字都沒有出現。
其二、google郵箱。google發布郵箱時,葯夫子正在一家網路公司工作,也許這個郵箱對IT行業之外的人沒有什麼吸引力,但我相信當時對於IT行業內的人吸引力還是很大的。記得google是採取了邀請的方式,那時為了得到一個邀請,到處問人家要。開通了郵箱以後才發現,原來也只是一個郵箱。現在想來,google郵箱吸引人,大約是很多人看上了google的品牌,另外,採用邀請這種方式,至少在初期代表了稀有,所以被一些人視為「專業」,現在,基本都沒用過了。
其三、網路指數。網路指數和google郵箱一樣,採用了邀請的方式。網路指數的價值還是比較大的,瞎簡對網路營銷很有幫助,比google的趨勢更細一些,可以看到關鍵詞一天、一月、一季的平均搜索量,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葯夫子是用google郵箱的邀請跟別人換的網路指數的邀請。互換成功後,還忍不住在網上炫耀了一下。其實有帳號的網路指數和沒有帳號的網路指數並沒有太多的功能差異。
其四、某個中獎頁面。通過QQ傳播的。朋友通過QQ發給我一個鏈接,點擊一看,是我中了上億元大獎的專題頁面,我的名字上了中獎的新聞,其次是我中獎了搞慈善活動做善事的報道看了之後我心裡那個激動啊,馬上把好幾個朋友的名字填上去,給他們發了過去。
下面幾個案例,已經被很多網站、博客轉載過N多次了,不過還是例舉出來
一、Hotmail是世界上最大的免費電子郵件服務提供商,在創建之後的一年半時間里,吸引了1200萬注冊用戶,而且還在以每天新增加15萬用戶的速度發展。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網站創建的12個月內,Hotmail花費了很少的營銷費用,還不到其競爭者的3%.Hotmailm得以爆炸式發展,就是由於其充分利用了病毒式營銷盯鉛的巨大效力。
二、ICQ1998年7月,在被AOL以3億美元現金收購之前,ICQ屬於以色列一家公司,當時已經擁有了1200萬實時信息服務注冊用戶。ICQ的通信方法也類似於病毒性傳播方式。通信雙方都需要下載安裝客戶端軟體,然後,用戶會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告訴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請他們利用這種網上實時通信工具,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ICQ用戶的行列。ICQ是QQ的前身,QQ也是通過類似的方式取得成功。
三、亞馬遜Amazon同時採取會員制和病毒性營銷兩種方式來進行推廣,有超過50萬會員網站鏈接到Amazon網站,通過在會員網站點擊鏈接到Amazon網站的BANNER廣告完成的網上購物,會員網站將獲得一定傭金。Amazon採用的病毒性營銷手段,是鼓勵顧客送給朋友一本書作為禮物,當收貨人收到禮物時,印刷在包裝品上的宣傳資料在為Amazon做廣告。
四、GeocitiesGeocities為用戶提供免費建立個人網站的服務,用戶邀請朋友訪問自己的網頁,當有訪問者來訪時,Geocities的彈出廣告會邀請訪問者使用Geocities的服務。
五、eGroupseGroups允許用戶建立在線討論組和工作組,通過邀請朋友或同事加入來達到宣傳自己的目的,其發展前410萬用戶的速度甚至比Hotmai還要快
六、萬科松山湖會議內部資料外泄事件,絕對是一次成功的網路病毒式營銷案例。傳播的媒介是網路社區,傳播的速度之快,覆蓋面之廣,行業影響力之深刻,發人深思。很多人的病毒式營銷都是說在嘴上的,可是這次事件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用很老套但是非常熟稔的方式,實施了這樣一個過程。
七、「開心網」,同樣用的是朋友之間相互邀請的辦法。
談這樣營銷那樣營銷,總是繞不開病毒式營銷這個方法,很多教科書里也都有提及,但為什麼這個方法難以實施?或許,很多網路營銷的高手已經操作的得心應手,只是秘而不宣罷了。就跟SEO一樣,做出了成果,卻不敢示人。
在進行病毒式營銷操作時,我想,行動仍然是第一位的,人不可能隨時有創意,但可以隨時行動,不會每一個「病毒」都會有巨大的殺傷力,但你總共製造了多少個「病毒」?
葯夫子的一個成功案例:在對某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有一定的認識之後,收集了大量的圖片和文字,做成了電子書,放在某個下載站。電子書的內容一般,主要是宣傳網站,帶了鏈接。至今,仍然有鏈接源源不斷地從這本電子書帶過來。這個流量也許不起眼,但如果你用一百本、一千本電子書來宣傳網站,效果會如何?網路營銷大家都在幻想著上面講過的那些成功案例,巴不得一夜之間可以帶來10萬、100萬的IP,然而,真正操作的人都明白,流量得一點一點地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