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旅遊市場環境,它主要由哪兩部分構成
旅遊市場環境是指影響旅遊市場供求變化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教育等狀況。
旅遊市場環境各項因素的狀態隨著時間的變化不斷地發生著變動,多因素變動的各個狀態的多重組合,形成了與不同時間相對應的多樣化環境。旅遊需求由於可自由支配收入變化、閑暇時間的分布差異,易形成旅遊流的時空波動;旅遊目的地的旅遊資源稟賦造成相對的旅遊流季節波動;另外,政治形勢劇變、重大自然災害的發生、傳染性疾病的流行等環境變化都會給旅遊業造成巨大沖擊,從而直接影響到旅遊企業的市場營銷丁作。旅遊市場營銷環境的波動性,決定了旅遊企業對環境的適應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因此,某一時刻旅遊企業對市場營銷環境的適應並不等於將來也可以適應,隨時監控和關注環境因素的變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對旅遊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直接和間接的影響是十分必要的。
旅遊市場環境由微觀和宏觀兩部分構成。
旅遊市場環境的宏觀和微觀環境雖然分別存在於不同的空間范圍中,但兩者在旅遊整體市場營銷活動中缺一不可。存在於企業微觀環境中的市場可控因素,不能離開存在於旅遊企業宏觀營銷環境中的客觀因素。企業為實現自己的營銷目標,為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必須千方百計地將微觀可控因素與宏觀不可控因素協調起來。這種協調必須通過充分發揮旅遊企業的營銷能動性,恰當地運用那些旅遊市場營銷的可控因素,自覺地適應客觀環境的要求來實現。這種以旅遊市場營銷的可控因素主動自覺地適應不可控因素的過程,便是旅遊市場營銷環境動態平衡的過程。可見市場營銷宏觀、微觀環境的關系是相互協調和相互適應的關系。這種協調與適應的目的在於更好地滿足目標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實現旅遊企業的整體市場營銷的可持續發展。
2. 簡述什麼是旅遊市場營銷微觀環境 急求。。。。。。。。。。。。。。。。。
宏觀、微觀是相對的,宏觀可能是國家的行業的大環境,但微觀可以是具內體到不同層次的環境了,容可以具體到不同的地理范圍,行業 細分范圍,自己的公司,甚至自己公司的內部……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太籠統的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3. 在旅遊市場營銷四大要素中,旅遊產品應屬於哪個要素 A、主體 B、客體 C、載體
載體通過旅遊產品作為載體,推廣旅遊市場營銷,產品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市場營銷的推廣范圍,所以必須注重旅遊產品的開發、更新與維護,保質保量,方可長久不衰。。。。。。
4. 什麼是旅遊市場的兩個主體,其中哪個是旅遊市場的管理者
從經濟學角度說,旅遊市場主體是指參與旅遊產品交換的買者和賣者,即旅遊產品的消費者和旅遊產品的供應者
5. 旅遊的主體和客體分別是什麼
旅遊主體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旅遊者。是旅遊客體的瀏覽主體。旅遊客客體是指存在於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中的,對廣大旅遊者產生引誘力的事物和現象。作為旅遊客體的旅遊資源是旅遊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條件,沒有旅遊資源就構成不了現代旅遊活動。
相關介紹: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旅遊主體是文化的負載者和傳播者。旅遊主體負載著原有文化內涵。前往相異的文化空間中進行旅行和游覽,在將原有文化傳播到目的地的同時,也將各地的文化和風俗帶回並傳播回原有文化環境之中。旅遊主體並非是簡單的搬運工。
(5)旅遊市場營銷環境主體是什麼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旅遊學界一般認為旅遊客體即旅遊資源,旅遊資源具有作為旅遊客體的基本屬性,但旅遊資源與旅遊客體不能完全劃等號,一切可供旅遊主體游覽的對象才能算旅遊客體,或者說旅遊客體未和旅遊主體發生聯系之前,就不能劃入旅遊資源的范圍。
一部分未經開發的未被人類認識的旅遊資源,只能算是潛在的旅遊資源,不能算旅遊文化中的旅遊客體。旅遊資源學著重研究旅遊資源的形成、特點、分類、范疇、審美,以及旅遊資源的抒發、利用和保護;旅遊文化學則著重研究作為旅遊客體的旅遊資源的類別、特點、歷史范疇及文化功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旅遊主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旅遊客體
6. 旅遊市場主體包括哪些
旅遊市場的構成要素
從經濟學的角度說,旅遊市場是由三個要素構成的,即市場主體、市場客體和市場中介。其中,旅遊市場主體是指參與旅遊產品交換的買者和賣者,即旅遊產品的消費者和旅遊產品的供應者;旅遊市場客體是指可供交換的旅遊產品;旅遊市場中介是指介於旅遊產品買者和賣者之間的各種有形的和無形的媒介和橋梁,如旅遊中間商和其他中介機構以及旅遊價格、旅遊競爭、旅遊網站、旅遊信息與旅遊問詢中心等。
二、中國入境旅遊市場及其特點
1.中國入境旅遊市場的構成
我國入境旅遊市場是指我國境外的客源市場,它由外國人市場、華僑市場和中國港澳台地區市場三部分組成。
2.中國入境旅遊市場的主要特點
(1)我國的入境旅遊人數一直在上升,自1980年在世界排名第18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4位。
(2)在入境遊客人數中,我國香港,澳門,台灣的遊客仍占絕大多數,如1978年佔86%,2016年仍佔79.7%,主體地位仍然穩固。
(3)我國的外國人旅遊市場基本穩定,除美國一直是我國旅遊的主要客源國外,其他主要集中在東北亞和東南亞地區,其中排名前十的旅華客源國分別為韓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蒙古、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印度、泰國。
(4)入境遊客的主要目的以了解中國特色文化和游覽觀光為主,即集中在山水風光、文化藝術和美食烹調等方面。持這種目的的遊客2016年占入境總人數的33.4%。
(5)隨著我國入境遊客人數的增多,我國的旅遊外匯收入也在穩步增加,在世界各國的排名不斷上升,從1980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4位。
三、中國國內旅遊市場及其特點
1.中國國內旅遊市場的范圍
我國國內旅遊市場是指大陸范圍內的旅遊市場,即境內旅遊市場。
2.中國國內旅遊市場的主要特點
(1)國內旅遊市場規模大,發展潛力足。無論是出遊人數還是旅遊消費總額都遠遠超過了入境旅遊市場。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國內旅遊人數一直在增加,從1984年的2億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50億人次,我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
(2)旅遊形式以散客為主。在國內旅遊中,絕大多數遊客都採取的是自助游,旅行社組織的只佔很小一部分,如2016年只佔出遊人數的35%
(3)旅遊消費增長快,但消費水平仍較低。1985年,我國國內旅遊消費總額為80億元,2016年增至3.94萬億元,年均增長12.19%。然而、在人均消費額上,2016年我國國內旅遊遊客的支出摺合美元約為133.6美元(按年平均匯率計算),而同年我國接待入境遊客則人均支出為869.56美元。
四、中國出境旅遊市場及其特點
1.中國出境旅遊市場
出境旅遊是指中國公民到境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旅遊,它是我國公民境內旅遊需求向境外的延伸,是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國公民的出境旅遊包括出國旅遊、邊境旅遊和港澳台地區旅遊。2016年,我國公民出境旅遊人均消費為900美元,比同年境外來華遊客人均消費高30.44美元。
2.中國出境旅遊的主要特點
(1)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發展速度快,消費水平高。出境旅遊人數由1987年的32.8萬人次增至2016年的1.22億人次,年均增長12.26%;出境旅遊消費由1991年的4.17億美元增至2016年的1098億美元,年均增長12.49%。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市場和第一大出境旅遊消費國。
(2)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以自助游為主,但跟團游的比重在提高。2016年的出境旅遊總人數中,自助游的遊客為6472.9萬人次,跟團游的遊客為5727.1萬人次,前者佔53.1%,後者佔46.9%。但是與2012年跟團游遊客數量占當年出境旅遊總人數34%相比,有顯著提高。
(3)出境旅遊目的地以亞洲國家和地區為主DP。2016年,被列為我國出境旅遊目的地首站的前10位的國家和地區中,除美國外其餘9個均位於亞洲和周邊地區,占當年出境全部人數的31.24%。
(4)在出境消費行為上,中國遊客的消費方式正在實現從「走走走」「買買買」到「慢慢慢」「游游游」的理性轉變。雖然近年來遊客在境外購物仍然為花費最高的項目,但購物所佔比重在收縮。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遊客境外旅遊不再只是走馬觀花式的游覽和熱衷於購物,隨著出境次數的增加和旅遊意識的提高,中國遊客境外旅遊逐漸回歸旅遊的本源更加註重對目的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的深度體驗。另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發布的《2016中國出境旅遊大數據》,屮國遊客對旅遊服務項目的關注度分別為交通33.7%、景點20.9%、美食15.4%、購物6.5%、出入境5.1%、天氣3.5%、外匯兌換2.9%。
7. 市場營銷環境包括哪幾個方面
市場營銷環境主要包括兩方面的構成要素:
一是微觀環境要素,即指與企業緊密相聯,版直接影響其營銷權能力的各種參與者,這些參與者包括企業的供應商、營銷中間商、顧客、競爭者以及社會公眾和影響營銷管理決策的企業內部各個部門;
二是宏觀環境要素,即影響企業微觀環境的巨大社會力量,包括人口、經濟、政治、法律、科學技術、社會文化及自然地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微觀環境直接影響和制約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而宏觀環境主要以微觀營銷環境為媒介間接影響和制約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前者可稱為直接營銷環境,後者可稱為間接營銷環境。兩者之間並非並列關系,而是主從關系,即直接營銷環境受制於間接營銷環境
8. 旅遊市場營銷環境分為哪兩個子系統
旅遊市場營銷環境是分為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兩個子系統。
9. 簡述旅遊行業管理的主體和對象是什麼
旅遊行業的主體主要是旅行社,酒店和旅遊景點,對象是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