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題公園的市場是什麼
作為旅遊業的細分子行業之一,我國主題公園行業自上世紀80年代起步以來,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目前我國已經形成各種類型的主題公園,不僅有許多人為塑造的游樂園,也有各種以自然人文資源為基礎衍生的各種公園,基本涵蓋了科學、歷史、文化、生態、游樂等門類。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主題公園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我國主題公園的虧損面達到70%左右,真正盈利的項目只有10%,最終能夠收回投資的項目只有三分之一,有1500億元的資金套牢在主題公園投資之中。門票收入仍然是各個主題公園最大的收入來源,收益鏈短,盈利模式單一等問題亟待改善。
國內的主題公園主要集中於經濟發達地區,使得該地區的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在市場競爭中,國內部分主題公園企業在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國內旅遊業的發展特點,建成了一批主題鮮明、定位清晰的主題公園,產生了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在其品牌輻射范圍內具有較為顯著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我國主題公園在主題設計、資金實力和經營管理等方面與世界優秀主題公園仍有一定差距,尚未產生具有絕對競爭優勢或壟斷地位的主題公園企業。未來具有資金實力和品牌優勢的主題公園企業可通過收購兼並或連鎖經營的方式,獲得進一步做大做強的機會。
國內主題公園也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按照世界旅遊經濟規律,人均國民收入達到2500-3000美元時,旅遊產品將以觀光游為主;達到3500-4000美元時,則以度假游為主;達到5000美元以上時,則以高端旅遊為主。2011年,我國人均GDP達5414美元,表明休閑度假型旅遊將逐漸取代觀光娛樂型旅遊的市場主體地位。
分析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的崛起和城市化的加快,主題公園這一新型的旅遊休閑產品將逐漸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主要消費對象。據不完全統計,未來5年,我國主題公園的市場需求將超過每年100億元;未來25-30年,我國可以容納10個乃至更多類似迪斯尼規模的主題公園。
前瞻產業研究院主題公園行業研究小組認為,未來幾年,中國主題公園行業潛力巨大,主題公園今後的發展趨勢將向主題原創方向發展、向突出教育功能轉換,並呈現出與衍生產業結合的趨勢,主題公園的內涵的不斷豐富,技術及配置方面也將向高、精、尖的方向發展。
我們認為,隨著主題公園行業市場競爭強度持續加劇,在市場競爭中,主題公園發展商只有加強特色建設和軟硬體設施的建設,才能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從而促進主題公園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總體來說,我國主題公園行業前景是很不錯的,很有發展空間。
希望我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2. 主題公園今後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王健林表示中國市場可以容納一百個有創意、差異化的主題樂園,著重突出「有創意」和「差異化」。前瞻網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主題公園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中國大部分主題公園尤其是自然生態型、文化歷史型等傳統的主題公園重遊率均較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創意,同質化嚴重。
前瞻網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主題公園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中國的主題公園總體數量以每三年上一個台階的速度上升;1989年底,有30多個(當時稱為「人造景觀」),1993年初,增長至600多個(當時稱為「人工景區」),到1996年底,發展到1730多個(當時稱為「主題公園」),目前已經超過2500個。但是中國大部分主題公園尤其是自然生態型、文化歷史型等傳統的主題公園重遊率均較低,只有少數遊客參與性較強、產品創新較快的景區如深圳歡樂谷、東部華僑城等重遊率較高,也只有30%-35%。而迪士尼和環球影城的重遊率則高達60%-70%。
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中提到:主題公園是擴大文化消費、發展文化產業、實現文化傳承的重要平台。對於如何加快建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高科技含量、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主題公園,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要深化挖掘主題公園的文化內涵,加強創意,提升我國主題公園文化和市場的雙重吸引力,實現我國主題公園品牌的國際化。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3. 樂高主題公園吸引市場的策略
精良品質,卓越追求,品牌藝術。一種全新的獨特設計能夠創造出可觀的經內濟效益,給人眼容前一亮的全新體驗。北京達欣藝術主打的《主題+》藝術設計,帶給了消費者全新的體驗,不同的主題設計,迎合不同的顧客要求。現如今,經濟發展飛速,全球化呈高速化發展,人們的文化需求也越來越旺盛了。所以,北京達欣藝術推出了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服務。
4. 大型主題公園定義
在分析現代主題公園的競爭焦點之前,有必要對影響主題公園可持續發展的各相關因子進行深入思考,從而為前者提供一個總體分析框架。作者以大量實地調研資料為基礎,並參考了諸多有關主題公園的現有研究成果,提出了主題公園持續發展的影響因子系統客源市場、空間競爭、交通區位、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城市形象等因素會直接影響主題公園的選址范圍,並構成主題公園發展的宏觀外部環境;在宏觀選址的基礎上,投資決策行為和政府支持行為將從實質上決定主題公園微觀選址和具體規劃設計,但兩者發揮影響作用的途徑不一樣;根據赫茨伯格(F.Herzburg)的雙因素理論,可以將促進主題公園生存與發展的經營管理活動分為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兩類,其中,前者只能確保主題公園的遊客接待量大於門檻人數,即維持生存,後者才能建立和維持主題公園的長期競爭優勢。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作為一個主導背景因素,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對主題公園的宏觀選址與後期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其作用途徑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即投資規模、客源市場和地區(尤其是城市)綜合輻射力。在投資規模上,主題公園的設計受制於投資決策者的資金實力、發展戰略和當地的經濟政策,而這些都離不開良好的外部區域經濟環境,我國的大型主題公園主要分布在經濟相對發達的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便說明了這個問題;在客源市場上,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對主題公園的影響變數主要有兩個,即人均收入和人口數量。一般而言,大型主題公園所在地區的人均年國民生產總值要在400美元以上,公園80km或車程1小時距離內至少應擁有200萬人口,240km或車程3小時距離內的人口也應在200萬以上(據美國城市土地研究所);此外,主題公園所在地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力會影響主題公園的吸引半徑,包括經濟發展水平、文化交融程度、交通可達性等。
2 現代主題公園競爭的五大焦點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各種規模的人造景觀已超過1000座,其中投資總額達10億元的就有20座,而且還有許多大型主題公園項目即將上馬。這種數量上的盲目擴張格局,加上項目主題雷同現象嚴重、客源市場總量有限等原因,致使國內絕大多數主題公園陷入經營困難的境地。另外,各種娛樂、教育、游覽設施與主題公園出現一定程度上的功能趨同,進而成為主題公園的主要替代產品,也在較大程度上加劇了主題公園行業的競爭。面臨新的市場形勢,我國主題公園競爭的焦點將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並會由此引發一場國內主題公園業的大整合。
2.1 空間競爭
從空間分布上來看,我國的大型主題公園主要集中在以廣州、深圳為主體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蘇州和無錫為代表的長江三角洲以及環渤海地區,此外,在長沙、武漢、成都等中西部地區城市也分布有較大規模的主題公園。這種空間布局與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國內旅遊市場結構是基本相符的,按理可以促進國內各地區主題公園的有序競爭,但由於宏觀調控乏力、主題內容雷同,我國主題公園的區域性競爭異常激烈。例如,僅在上海就有錦江樂園、環球樂園、夢幻樂園、歐羅巴樂園,以及南上海水上樂園、南華水上樂園、夏威夷水上樂園等30多個主題公園,其中絕大部分公園都存在產品雷同、個性缺乏等問題,從而造成了同一市場范圍內各主題公園之間的惡性競爭。
由此看來,現代主題公園的競爭必然首先聚集於空間競爭。換句話說,特定區域內主題相同公園之間的融合將不可避免,在此融合過程中一批主題公園將停業倒閉或被兼並收購,而競爭力強的主題公園卻能不斷壯大;在市場增長潛力不大的情況下,同一市場范圍內將不再出現主導產品相同的主題公園。
2.2 市場體系
綜觀國內外經營出色的大型主題公園,無一不擁有增長持續、結構合理的客源市場。據美國城市土地研究所(The Urban Landscape lnstitute,Washington)的研究結果,一個大型主題公園的一、二級客源市場一般分別在80km(或1小時車程)和240km(或3小時車程)內,人口均需要達到200萬,除此之外的三級市場也比較重要,但不能過分依賴。深圳華僑城之所以能獲得巨大成功,除了四大主題公園定位明確、相得益彰外,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於優良的旅遊客源市場體系。「得市場者得天下」。若一個主題公園沒有依據地區經濟狀況和旅遊市場條件進行准確的市場定位,它最終必定會失敗。可以預測,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每個現代主題公園都將致力於構建合理的市場體系。
2.3 主導品牌
現代主題公園發展大致經歷了產品競爭、價格競爭、市場競爭等幾個階段,目前正在向品牌化競爭邁進。對於主題公園而言,這里的「品牌」即指主題定位及以其為中心而設計的重點項目。打造主導品牌,就是要突出該主題公園在遊憩娛樂方面的某一個或幾個特性,或者說主導功能,而正是由於具備這些特性和主導功能,一個主題公園才能對遊客保持長久的吸引力。
主題公園在確立和強化主導品牌時必須遵循以下三條原則:①主題公園的興建不會與當地旅遊產品發生沖突,從而有利於優化地區旅遊產品結構;②主題定位具有鮮明的特色,從而有利於避開區域性的市場競爭;③具體項目設計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並緊緊圍繞主題定位來展開。由上可知,樹立與強化主導品牌是主題公園降低可察覺價格(Perceived Price)和提高顧客可察覺價值(Perceived Use Value)的重要保障,理應受到各主題公園的重視。
2.4 文化內涵
文化內涵是主題公園的靈魂。事實上,提升主題公園的文化內涵與旅遊產品競爭的市場導向是一脈相承的——旅遊者到主題公園游覽,歸根結底所消費的是某種特定的文化及其組合,無論這種文化是以靜態陳列,還是以表演欣賞或參與性的娛樂活動等其它手段表現出來。因此,主題公園應該比其他類型的旅遊企業更注重產品的文化內涵,而且必須尋求目標市場所樂意接受的表現形式。
在突出文化內涵的過程中,每個主題公園都應力求文化與時代兼具,做到雅俗共賞。一方面,作為歷史文化的一種重要載體,主題公園在文化外顯時必須尋求文化意境、文化氣質和時代特徵的統一,以展現旅遊資源的「核心內涵」;另一方面,作為一種現代旅遊產品,主題公園又必須具有開放性、大眾性和參與性,這是主題公園增強持續吸引力的源泉。從文化內涵的層面來分析,現代主題公園之間的競爭將集中在文化內涵的選擇(主題定位)、文化內涵的表現(產品設計)和文化內涵的擴充(活動策劃)三個方面。
2.5 生命周期
與其它旅遊產品一樣,主題公園也呈現出明顯的生命周期特徵,只不過主題公園的發展具有轟動效應特點,即成長迅速、衰退期較長。從行為學的角度來分析,主題公園的這種生命周期特點表現為旅遊者的一種帶有時尚性質的消費方式,其根本原因在於「主題公園的文化內涵缺乏永恆的深度」。因此,認真分析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並採取相應的產品升級及市場營銷對策,將成為現代主題公園競爭的重要內容。並且,各生命周期階段的工作重點大致會經歷「宣傳促銷——市場開拓——項目創新——投資轉移」這樣一條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