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營銷轉型升級方案
如今,傳統企業正面臨兩個強大的沖擊波:一個是來自經濟大蕭條,另一個是來自移動互聯網。受此影響,企業的營銷環境和規則發生了明顯改變。蔓延世界的經濟危機,迫使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改變傳統的營銷模式;日益普及的電子商務,打破了原有傳統渠道的生態平衡,加速企業營銷通路整合;而風頭正旺的移動應用,給銷售終端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推動營銷實時化、信息全員化和掙錢碎片化。企業已經從過去單一的營銷模式轉變為復合的營銷模式,對信息化的需求則從「管賬管錢」發展為「生意工具」,從「內部管控」發展為「全產業鏈管控」。
有專家提出,應對當前經濟蕭條最高明的一招,就是平日里營造企業高收益的經營體制。作為亞太本土最大的管理軟體廠商,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600588,以下簡稱「用友」)長期關注營銷管理領域的發展情況,延伸並創新了ERP的管理范疇,首次推出以「整合、精準、深度、智能」為核心價值、集營銷業務解決方案、銷售執行解決方案、市場推廣解決方案、客戶關系解決方案、營銷分析解決方案於一體的「用友統一營銷解決方案」。
該方案基本覆蓋企業營銷所有業務,包括銷售管理、渠道管理、零售管理、電子商務、產銷協同、倉儲配送、移動營銷、團隊管理、市場情報、營銷活動、營銷費用、會員管理、服務管理、營銷分析等多模塊,它將帶領企業營銷從注重銷售轉向市場、銷售和服務全程管理,從關注結果績效轉向關注過程執行系統,更加精準溝通,全面實現客戶價值提升,幫助企業在復雜環境中應對業務轉型升級。
基於這一方案,企業能夠整合線上線下多類型、多層級營銷模式,以營銷為核心帶動各領域一體化協同發展,精準定位客戶、深度經營產品,通過多維度營銷分析,更加智能經營體制。
目前,擁有300多個營銷機構、8000多名銷售經理的恆安集團,通過使用該方案,不僅優化了集團的營銷體系和物流體系,同時加強了集團總公司對下屬企業動態監控能力,實現了信息互動和共享,真正達到了對市場以及經營環境的變化快速反應,為實現企業集團戰略目標提供了有力保障。據了解,除恆安集團以外,目前用友統一營銷解決方案已經在茅台、五糧液、寶潔、歐萊雅、海爾等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中得到成功應用。
業內人士認為,用友統一營銷解決方案是目前國內首個以營銷為中心,融合電子商務、移動商務,整合供應鏈、市場、服務、團隊,統一管理多通路多層級,並通過營銷商業分析精準經營客戶的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它立足於互聯網和信息化時代,充分考慮當今企業營銷新需求,是IT與營銷的完美融合。用友統一營銷解決方案的推出,將幫助企業營銷轉型升級。
Ⅱ 如何進行品牌戰略升級
1、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關系品牌確立和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實施各項具體品牌營銷策版略的前提。權
2、品牌推廣國內品牌也意識到了品牌推廣的必要和重要,紛紛擲下重金請名人代言、拍廣告,藉此宣傳自己的品牌。通過廣告和明星代言的品牌推廣形式,可以使品牌為消費者或潛在消費者所認知,並進而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然而,同樣請名人代言並且花費巨大,有些品牌一經推出就迅速獲得很大的知名度成為市場的新寵,而有的品牌卻未得到理想的宣傳效果,造成這種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品牌代言人的選擇問題。
3、品牌延伸
品牌確立只是開始,採取有效手段為品牌增值才能使品牌在市場上長期立足。品牌延伸是實現品牌價值增值的核心;通過品牌延伸把「品牌—產品」概念轉變為「品牌—資產」概念,才能真正實現品牌價值的增值。在休閑裝領域,品牌主要是通過品牌擴展、主副品牌、多品牌等形式實現品牌延伸的。
Ⅲ 品牌營銷策略如何促進品牌升級
1、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關系品牌確立和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實施各項具版體品牌營銷策略權的前提。
2、品牌推廣
國內品牌也意識到了品牌推廣的必要和重要,紛紛擲下重金請名人代言、拍廣告,藉此宣傳自己的品牌。通過廣告和明星代言的品牌推廣形式,可以使品牌為消費者或潛在消費者所認知,並進而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然而,同樣請名人代言並且花費巨大,有些品牌一經推出就迅速獲得很大的知名度成為市場的新寵,而有的品牌卻未得到理想的宣傳效果,造成這種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品牌代言人的選擇問題。
3、品牌延伸
品牌確立只是開始,採取有效手段為品牌增值才能使品牌在市場上長期立足。品牌延伸是實現品牌價值增值的核心;通過品牌延伸把「品牌—產品」概念轉變為「品牌—資產」概念,才能真正實現品牌價值的增值。在休閑裝領域,品牌主要是通過品牌擴展、主副品牌、多品牌等形式實現品牌延伸的。
Ⅳ 如何為品牌升級
·翁向東、劉登義· 對本土企業來說,幫步履蹣跚、老態龍鍾的品牌形象進行升級,既是一個迫在眉捷、通過活化與提升品牌來保持品牌新鮮感、生命活力的戰略性任務,又是一個充滿高風險、高難度的品牌管理難題。 一步到位當三思而行 企業更換品牌標識的第一種方法是徹底更換,就是擯棄老的標識,走與過去完全不同的一條新路子,設計一個全新的品牌標識,配之以新的視覺形象和包裝,所有公司的一切對外傳播活動和工具均打上新的標識,公司不惜投入較高的營銷溝通、品牌傳播費用,所有的一切均體現出公司在品牌形象提升上一致的決心和認可的方向。 這種更換標識的方法存在著較大風險,主要表現為: 破壞顧客對品牌已有的認可和記憶。品牌標識就像人的一張臉,徹底更換標識,就像是數年如一日、印刻在頭腦中的「面貌」突然變化,這樣的改變無疑是把一個「陌生人」推到了面前。 導致消費者的不信任和拒絕。消費者對一個品牌產生的信任和品牌忠誠,是靠日積月累長期積淀的結果,在消費者的體驗沒有得到相應改善的情況下,突然劇烈的改變品牌標識,會導致消費者的不信任,嚴重是可能會導致消費者的強烈不滿和拒絕。 品牌權益和品牌資產的喪失。一個品牌之所以能夠累積起強大的品牌資產和品牌權益,得益於消費者對品牌的熟知、喜愛、忠誠甚至對標識產生的歸屬感,徹底改變品牌的視覺識別特徵,會使消費者感覺到突然失去了一個忠誠的朋友。原有品牌的強大資產和權益根本無法轉移到新標識的品牌中去,結果必然導致品牌資產和權益的嚴重流失。 品牌傳播費用的巨大浪費。徹底改變品牌標識,和完全新推一個品牌沒有大的差別,這不僅意味著過去投入的大量廣告、促銷、公關費用的浪費,而且也意味著需要再次投入巨大的品牌傳播費用。 徹底更換標識由於具有較高的風險、較大的費用投入等而不為大多數企業所常用!百事可樂曾為了對付可口可樂而改變包裝,但為了這一變化,單單在廣告和促銷上就耗費了數億美元之巨,而且對銷售業績收效甚微。香港國泰航空公司則由於徹底改變品牌標識,直接導致了歷史上的第一次虧損。英國航空公司直接改變品牌標識,由於使員工和消費者感覺到喪失了「英倫風格」,而導致了顧客和員工的強烈抵制。 但並不是說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使用徹底更換標識的方法,此法適用於以下情況: 以區域文字為主要元素,在面向全球市場的營銷傳播中不利於推廣或有不當含義時; 品牌標識使用不當形象被毀或被他人惡意搶注時; 品牌定位發生重大變化或進行品牌重定位時。 逐步演變提升品牌的捷徑 升級標識的另一種方法是逐步演變,就是採取一種迂迴的方式,對標識和包裝不斷地進行改變。這種升級標識的方法在實施中每一次改變都不是動「大手術」,而是在繼承原標識的精髓基礎上進行些小的改進和創新,從而實現積少成多、循序漸進的更新品牌形象。 逐步演變更新標識,在消費者覺察不到有大的變化從而繼續保持對品牌認同感、忠誠度、歸屬感等都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不斷地進行標識和形象的創新,這種方式最容易為消費者所接受。 就連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世界性的強勢大品牌,也都盡量避免品牌標識徹底、劇烈的變化,採取逐步演變式的升級過程,來不斷地為品牌注入新鮮感和生命力,使品牌表春常駐。 殼牌的品牌標識演變
Ⅳ 品牌更新的品牌更新的基本原則
品牌更新是拯救品牌的良方妙葯,是品牌創建與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要求和結果,是品牌自身、市場、消費者、宏觀政策等方面變化帶來的產物。但是企業在進行品牌更新時,也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一方面,要考慮品牌更新的成本,另一方面,要考慮市場對品牌新形象的認可與接受程度,即品牌新形象所增加的收入。在品牌更新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對症下葯。
品牌產生問題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既有可控原因也有不可控原因,既有宏觀原因也有微觀原因。歸納起來主要要如下幾種:品牌的產品步入衰退期、品牌產生不正確聯想、不適當定位、個性不突出;延伸不成功、競爭者挑戰、市場和消費者的變化、更新,對症下葯。如果品牌已經變成「朽木」,不已改造更新,品牌經營者應立即拋棄,節能型重新創建發展,不可感情用事而猶豫不決、錯失良機。
2、嚴謹、系統、科學。
品牌更新首先要進行科學系統的調查研究,找出問題的關鍵點和重點;然後,針對找到問題的關鍵點和重點進行研究論證,確立有效的方法;接著,進行嚴謹的調查、測試分析、評估決策,切不可委曲求全;最後,嚴謹、系統、科學地貫徹執行品牌更新工程。在品牌更新實施過程中,如發現一些突發問題,應立即上級,請求重新研究決定。
3、求實創新。
實事求是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出發點、根本點和落腳點。只有實事求是,問題才能得到解決和發展;只有創新才能更好地求實。品牌更新必須求實創新,才能超越自己,超越歷史,超越競爭對手,走向卓越。許多強勢品牌不斷地變換角度,不停地推出新產品,使別的品牌和企業根本無力模仿。例如日本索尼公司不斷地開辟著新的市場空間,創新發展。它曾在六個月的時間內,僅在英國市場上就推出101種新音像設備、電視機和錄像產品。
4、以市場為中心。
以市場為中心,就要以消費者為中心。以4P(產品、價格、地點、促銷)為核心的傳統營銷理論,越來越失去它過去的輝煌,而以4C(消費者、便利、成本、溝通)為核心的新營銷理論,越來越成為工商業的法寶和競爭的思想武器。品牌更新只有以市場為中心,以消費者為中心,才能符合及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才能真正成功,進而其才能在原有的市場秩序中突飛猛進,達到品牌更新應有的意義和作用。
5、效益整合原則。
效益是品牌更新的目的和根本動力,也是企業和品牌的追求。效益第一,是市場經濟永恆的話題和不變的原則。我們不僅要講這些經濟效益也講社會效益。品牌更新,不能像「猴子掰玉米」那樣,不丟這樣,就丟那樣,應力求與原有一些元素既相吻合又相促進,才能達到效益整合最佳狀態,絕不可與原有一些元素相悖,給人一種混亂的感覺。
6、持續發展原則。
品牌更新的目的是永葆品牌的活力和青春,不是為了更新而更新。更新還是「革命」,要看品牌發展到什麼狀態。如果品牌資產已經貶到負數的地步,最好扔掉,但有的品牌還沒腐朽到是負數,對於品牌本身來說只是一個重新定位、修正的問題。品牌更新應該珍惜原來已有的品牌資產的 基礎,應該繼承品牌歷史遺產來重塑或修正品牌,把品牌資產利用最大化。
7、符合法律原則。
法律是一起行為的檢驗器,品牌更新也不例外。品牌更新,只有符合法律,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和人們的擁護,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餓目的。否則,不僅前功盡棄,得不到法律的保護,還可能會收到法律的懲罰,這樣不但與品牌更新原有目的和動機相悖,還會導致品牌走向滅亡。
Ⅵ 如何造勢營銷,提高品牌知名度
對於狼而言,只要能捕到獵物,什麼方式都可用。企業的營銷策劃也是如此。只要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就可以以任何方式為企業開拓市場助力。而事件營銷就是其中較為有效的一種營銷方式。它可以提高企業的品牌知名度,讓企業的產品傳入千家萬戶。
2001年11月初,華帝在中山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華帝股份制改造成功和華帝股份公司正式成立」,適逢高層進行了重大的人事調整,新聞不斷的華帝同樣吸引了全國近30家權威媒體報道,幾乎所有的有影響力的經濟、社會性媒體都進行了深入的采訪報道。華帝正面新聞不斷,有力地提升了企業形象,全面傳達了需要傳達的企業信息。
2002年8月,華帝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斥資3億元進軍整體廚衛,再次吸引了媒體眼球,一個月之中,全國約80家媒體包括電視台刊發了這條消息。三年來,華帝行銷事件不斷,各種舉措令人眼花繚亂,每一次動作都引起了行業和新聞界的關注。2002年8月,華帝公司成立專門的公共關系部負責對外公關和新聞發布活動等。
一直以來,我們都將事件行銷作為品牌傳播戰略來對待,並將其發揮得淋漓盡致,用最少的投入,取得了最好的品牌宣傳效果。通過事件行銷的運作,最為明顯的成效是華帝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了雙重提高。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2001年華帝品牌總體知名度達到60%以上,品牌忠誠度達80%以上,華帝灶具的品牌提及率、品牌知名度、市場擁有率均居第一。
華帝的業績也是有目共睹,據不完全統計,從1999年銷售額不到4億元到2002年銷售額上升至7億元,每年大約遞增1億元。這種理性而持續穩步的增長,得益於科學而系統的品牌營銷戰略。
許多人認為事件行銷就是新聞炒作,既然是新聞炒作,就必然有許多虛假的成分。有許多企業為了新聞炒作而炒作,製造虛假新聞,蒙蔽消費者,也許有的企業知名度提高了,但卻招致市場一片罵聲,其最終結果都是得不償失。
但華帝從事的新聞事件,都是客觀存在的一種企業行為,只是為了品牌的需要,不斷的加以提煉和傳播而已。完全是順應企業發展需要而產生的,並不是為了新聞炒作而產生的。「萬華聯盟」也是促進產業升級換代的一種行業行為,只是它把市場行為與品牌傳播很好地結合起來了。而「百萬創業援助活動」和「研製九運火炬」則是不折不扣的公益行為。那麼為什麼把這些新聞變成行銷事件並運作得如此成功呢?是因為華帝一開始就有清晰的營銷策略和成熟的操作技巧,不放過任何一次提高企業知名度的機會。
Ⅶ 品牌升級的原因分析
品牌成長與進化
從品牌的生命周期看,品牌像動植物一樣,也會經歷一個初創、成長、成熟和衰退或升級的過程。品牌從定位、設計、測試到進入市場,營銷推廣,積累形成一定的品牌資產,然後在此基礎上一步步發展壯大直至繁盛,最後品牌老化,需要升級換代,整個過程是一個品牌升級與更新的過程。
從品牌的發展路徑看,一個企業的品牌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正是品牌培育與建設的方向。我國許多知名品牌的成長軌跡就是一些中小製造企業從低成本優勢轉向技術創新優勢,逐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加快自主品牌建設,實現了從貼牌生產轉向自主品牌建設,從無名品牌轉向知名品牌,從區域名牌向世界名牌,從低端品牌向高端品牌的升級。
從品牌的進化規律看,品牌在自我適應、自我繁殖、自我否定中向前演進升級。品牌的自我適應是品牌面對喜新厭舊的消費需求和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作出的調整適應和與時俱進,比如技術性強、知識含量高的IT產業的硬體升級和軟體換代。品牌的自我繁殖是利用品牌整合優勢去對抗競爭、品牌延伸、發揮品牌的規模效應。品牌自我否定是在環境變化時品牌偏好從極致高峰直線下落時的品牌重新定位。
需求與同質化
需求變化,適者生存。對於絕大多數企業而言,企業品牌的創立是與企業創建相伴而生的。由於市場環境的高度不確定性和企業自身資源能力的缺乏,企業品牌的創立往往是非系統、無意識、缺乏前瞻性的,當企業需要二次創業跨越發展階梯的時候,企業現有品牌的競爭力可能被弱化,品牌從外在表現與內在張力上不能與時俱進,企業品牌層次較低,無法支撐企業未來的發展。企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為品牌注入新鮮的血液,實現品牌的升級以改善其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獲取更豐厚的差異化價值。
在成熟的市場中,產品高度同質化,競爭無處不在,知名品牌被快速模仿跟進,消費者對該品牌的忠誠度、信任度減低,以至轉購競爭品牌的產品,使該品牌的市場佔有率下降。在這種競爭同質化的情況下,與其戰死在價格競爭的紅海中,不如改變產品訴求,提升技術含量,升級品牌個性,搶占藍海的生存空間。
形象與危機
一個成功的品牌應該具備一個清晰的品牌形象。品牌定位不準確,品牌形象不突出,訴求的理念模糊,或品牌缺乏傳播推廣,如不及時升級,就會被市場忽略,失去存在的意義。奧美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拉扎拉斯認為,一些處於壟斷地位的中國企業巨頭的品牌定位相當模糊、品牌核心內容相當重合、品牌個性相當不鮮明。如果問一個消費者中石化的「長城」潤滑油和中石油的「昆侖」潤滑油兩者中,誰是中國南極冰蓋科考隊的贊助者,誰是央視「神五飛天」新聞直播時段2000多萬元廣告的買斷者,消費者對此基本上是記憶含混;他們認為「長城」與「昆侖」這兩種潤滑油從品牌上講個性不鮮明,甚至本來就沒什麼區別。
品牌危機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由於產品缺陷、工作失誤或者管理疏漏引發的突發性信譽危機,體現為公眾對該品牌的不信任感增加,品牌美譽度遭受嚴重打擊,產品銷售量急劇下降,品牌面臨退出市場的危險。例如:鍋王胡師傅「無煙鍋虛假宣傳事件」、LG的「空調翻新事件」、寶潔的「SK-II事件」、雀巢的「碘超標事件」、震驚中外的「三鹿奶粉事件」等。遭遇品牌危機,只有全員同心,端正態度,積極溝通,迅速處理,認真改進,方能救品牌於谷底,轉危為機。
Ⅷ 一二線建材品牌如何升級營銷水平
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材料生產國和消費國,主要建材產品包括水泥、平板玻璃、建築衛生陶瓷、石材和牆體材料等產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在上述各個細分的建材市場里,這十年間都分別誕生了1萬家以上的企業,而且其中出現了一些具備相當大規模實力和影響力的主流品牌,比如塗料領域的華潤、三棵樹、嘉寶莉、美塗士、3A環保漆、經典漆(展辰達化工)、中華制漆、紫荊花漆等,
陶瓷行業里的東鵬、新明珠、鷹牌、新中源、宏宇、金舵、宏宇、惠達、興輝等,地板行業里的大自然、聖象、升達、德爾、安信、吉象、世友、大庄等,門窗行業里的夢天、TATA、尚品本色、美心、潤成創展、冠牛等。
經過長則數十年、短則數年的市場打拚和經驗積累,這些各細分市場里的主流品牌和重點企業都完成了一定的資本積累和市場經驗、客戶資源積累,同時在品牌建設、營銷網點建設和產品線的建設上也獲得了不錯的成就,但也正是在這樣一個階段,這些主流品牌也會發現自己正遭遇發展瓶頸,尤其是在營銷方面,這種障礙和瓶頸現象尤其明顯。營銷高管們突然發現,很多策略都已經用過,很多推廣方式都已經用濫,很多營銷策略都已經蒼白和落後,如何通過營銷水平的升級,助推企業再上台階、規模再上檔次、品牌再上層樓,是個很有挑戰的問題。
在近幾年中,鄧超明將贏道顧問的主要服務行業鎖定在了建材業,接觸到了不少主流品牌的高管層,並且也陸續主持策劃或參與推動了一些主流品牌的營銷升級戰,一段征程之後在總結時有一些想法,遂撰寫成文同更多的人分享,以便在推動中國成長型企業的道路上前進得更順利,這也應了贏道顧問今年推出的中國成長型企業營銷援助計劃和鷹飛計劃的宗旨和目標。當然,這中間也結合了一些已跨國品牌成長過程中的經歷。
概括地來看,鄧超明建議,現在建材行業的主流品牌、二線品牌有必要在如下六個方面系統地做功課,以彌補目前營銷計劃中的缺陷,然後企業會有一個更好的表現。針對各地方的區域性企業或三四線品牌,則又當別論,會有其它更好的辦法提升自己,以躋身入主流和二線的行列。
一、品牌的系統化建設
現在包括塗料、陶瓷、五金、門窗、地板等建材行業,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企業都在品牌建設上投入了一定的力量,也確實贏得了頗有成效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但大多數企業在做品牌的時候,並沒有進行詳細規劃,方向還是比較模糊的,或者已經有了一個框架,但推廣上又顯得猶豫。這里的根源也很清楚,主要是考慮到投入產出的問題,不太清楚投入到品牌推廣上的資源,什麼時候能夠收回來,按照多少比例創造回報。其實這就是一個問題。
大多企業把品牌建設的內容狹隘化了,其實現在這些一、二線品牌急需要釐清概念,把產品和服務、推廣等各環節的改進都可以納入到品牌建設中來,當然也包括企業內部文化的塑造、VI形象的提升等。
現在是一個信息海量擁擠的時代,如果聲音不夠大也是不行的,渠道、終端和地面上有聲音,互聯網上更應該有傳播,而且企業要提出明確的行業品牌地位、企業使命和願景,樹起行業旗幟,以登高望遠,凝聚天下之勢。如果還是四平八穩地做事情,也能夠生存下去,但越往後走,可能就越被動,被甩入二線、三線品牌行列甚至最終被淘汰,都是有可能的。這種策略肯定是比不上既踏踏實實做產品、精耕細作搞服務,同時大刀闊斧搞營銷、永不停歇搞創新這樣的企業。
二、主題計劃、工程和行動
在草莽時期,大家做事都比較本分,一點一滴地做下去,然後逐漸地把事情做起來、把勢做大,但現在光靠這種辦法已經不足夠,還需要更清晰、宏大的方向,在我們實施年度計劃、三年計劃或者五年計劃時,針對產品、營銷、客戶服務、渠道等各種策略,都應該凝提升到計劃、行動、工程等高度,這樣對內可以提升士氣,對外形成高舉高打的氣勢,即使在促銷時,有個很好的漂亮概念、口號也要比直接告訴消費者優惠比例好得多。
有時候這種東西看起來有些虛,其實不然,現在很多企業也在這樣做,是個好現象,比如平板電視節、家居裝飾文化節、鳳凰計劃、陶瓷文化節、麥田行動、千縣萬鎮創富大行動等。這種把零散地招商、促銷活動提升到新的高度,是建材營銷升級的表現。只是在推廣力度上、活動的持續上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擴大明星產品
現在基本上各大一、二線企業都有13個比較得意的明星產品,既是企業創造銷量和利潤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是企業擴大品牌影響力、推動其它關聯產品的重要手段,但建材市場的區域性比較強,明星產品如果太單薄,容易被擊敗,而且單一的明星產品也很難把市場規模做到足夠大,對企業規模和實力增長的促進會有很大的局限性。
現在一、二線建材企業急需要擴大明星產品的數量和種類,如果能夠擁有3個或以上的明星產品,持續為企業貢獻銷量、利潤,那麼建材企業才可能進一步做大做強,進而才有了提高研發、營銷投入的本錢,也才可能順利地進行資本運作,進軍全球市場也才是構成現實。
四、公益形象與公益活動
現在建材行業里的公益性活動也比較多,但持續性的、長遠的、有影響力的公益活動確實很難找出幾個,大多數是零散地捐資助學、扶助弱勢、救災等,沒有將公益活動當成一份責任來做,也很難讓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聯想到企業的公益形象、慈善內涵。
鄧超明認為,無論是哪個行業,推出公益活動既是踐行社會責任的表現,同時也是企業提升形象、聯結社會,並打動消費者的一種營銷活動,有著公益內涵的品牌更容易讓人信賴,同時會給企業注入更強勁的活力,但缺乏連續性的公益活動,很難有力有效地建立起企業的公益品牌形象。因為沒有連續性,沒有高力度的推廣,沒有示範效應,公眾和消費者也很難記住品牌,最終只是走馬觀花地走了一趟公益路,蜻蜓點水地幫助了幾個人。
五、大手筆的事件與營銷活動
現在建材行業也陸續出現了一些頗有影響力、傳播力的事件和營銷活動,比如千人團購、陶瓷文化節、太陽神鳥原生態音樂劇、聘請明星代言、贊助體育賽事、3A魅力寶寶挑戰賽暨形象代言人全國選拔賽等,都體現了一、二線的建材企業們正在努力地提升營銷水平,通過公關、活動、藝術等角度去引爆關注,打動消費者。
鄧超明建議,這種活動與事件可以多做一些,大手筆的事件與營銷活動,
一年可以連續舉辦多起,比如35起就比較適合,動員起線下線下、總部與渠道、合作夥伴等多個環節的力量,爭取每一次重點行動實施後,企業就有新的面貌,實力和影響力都能再上升一個台階。這方面鄧超明已推出協同營銷的操作體系幫助企業達成願望。當然,這類活動也不是每做一次就能獲得大的成功,但不做的話,肯定是無從成功。
六、藉助網路營銷的力量
也正是在這種市場和消費者環境下,鄧超明專門組建了贏道顧問建材營銷中心,專門研究建材行業的產品、銷售、購買及推廣等關鍵內容,建立起來成熟的營銷模式和操作體系,開始在塗料、陶瓷、門窗、地板、五金等細分行業里提供營銷援助服務,所使用的重點工具就是組合化的網路渠道。
在各細分建材行業里,現在這種方式也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比如塗料領域的3A環保漆等品牌,陶瓷領域的一些二線品牌等,都開始委託贏道顧問實施網路營銷計劃,在取得明顯效果的情況下不斷追加投入。
Ⅸ 九一互聯網數字資產怎樣幫助企業實現品牌營銷的戰略升級
品牌營銷隨著媒體碎片化已經到了一個管理瓶頸,用大數據可以更好的管理企業品牌營銷數據,並且可以隨時了解競爭對手狀態
Ⅹ 如何提升品牌營銷能力
多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