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做大營銷大營銷和營銷有什麼區別
大市場營銷(Mega Marketing),指為了進入特定市場,並在那裡從事業務經營,在戰略上協調使用經濟的、心理的、政治的和公共關系等手段,以獲得各有關方面如經銷商、供應商、消費者、市場營銷研究機構、有關政府人員、各利益集團及宣傳媒介等合作及支持。
大營銷和傳統營銷主要在誘導和期限上有所區別。
1、誘導
傳統營銷人員著重學會誘導方式,用來說服有關方面給予合作,爭取讓有關方面都能給對方提供足夠的利益來鼓勵自願的交換。而大市場營銷人員公司也可以採取威脅手段,比如揚言要撤銷給對方的援助,或者動員一批反對其他集團。
2、期限
傳統營銷產品的引進時期只有幾年時間。但大市場營銷戰略的實施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因為需要打開的大門多,如果產品對公眾來說是新產品的話,還需要做大量工作來對目標市場的消費進行指導和教育。
運行步驟
1、探測權力結構
經營者首先了解目標市場的權力結構。在弄清權力結構後,公司必須對各方實力進行評估對比,做出相應的決策。
2、設計總體戰略
在進入一個封閉型市場時,公司必須先了解到各集團中的反對者、中立者和同盟者。另外,設計總體戰略往往是與運用政府機構的權力聯系起來的。
3、制定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規定由誰負責哪些工作、何時完成、在哪裡完成以及怎樣完成。這些活動的順序可按線性排列法和多線性排列法進行排列。
B. 北郵 市場營銷學 求答案 簡答
1、企業營銷活動的出發點不同。傳統營銷觀念是指生產觀念、產品觀念和推銷觀念,是以企業自身為出發點,現代營銷觀念下企業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
2.企業營銷活動的方式方法不同。舊觀念下企業主要用各種推銷方式椎銷製成的產品,新觀念下則是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利用整體市場營銷組合策略,佔領目標市場;
3.營銷活動的著眼點不同。舊觀念下企業的目光短淺,偏向於計較每一項或短期交易的盈虧和利潤的大小,而新觀念下企業除了考慮現實的消費者需要外,還考慮潛在的消費者的需要,在滿足消費者需要、符合社會長遠利益的同時,求得企業的長期利潤。
營銷思想
營銷出發點
營銷策略
營銷目標
傳統觀點
生產觀念
既有產品
增加生產或提高產品質量
通過增加產量、降低成本來取得利潤
產品觀念
既有產品
生產高質產品,並不斷加以改進
生產高質產品來擴大銷售獲利
推銷觀念
既有產品
提高產品質量或努力促銷
過促銷來擴大銷量獲利
現代觀點
市場營銷觀念
消費者需求
市場營銷組合(4P』s)
通過滿足市場需求獲利
社會市場營銷觀念
消費者需求和社會公眾利益
與社會利益想一致市場營銷組合(4P』s)
通過滿足市場需求、增進社會利益,達到長期利益
生態學營銷觀念
消費者需求和環境協調
與環境協調的市場營銷組合(4P』s)
通過滿足市場需求、維護環境,達到長期利益
大市場營銷觀念
營造企業外部環境和市場要求
市場營銷組合(6P』s)
滿足特定市場的需求獲利
2.
企業環境一般分為三個方面
1.總體環境,一般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四個方面,即所謂的PEST。
2.行業環境,一般包括行業現有競爭者的競爭、新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供應商議價能力、消費者議價能力,即所謂的行業五力模型(邁克爾波特)。
3.競爭對手,和行業內與本企業有類似戰略的競爭對手的資源和能力相比,本企業的優勢是什麼、劣勢是什麼。
3.2)非專業性消費者一般缺乏專門的商品知識和市場知識。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往往容易受廠家、商家廣告宣傳、促銷方式、商品包裝和服務態度的影響。
3)層次性由於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不同,所處社會階層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會表現出一定的層次性。一般來說,消費者總是先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購買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而後才能視情況逐步滿足較高層次的需要,購買享受型和發展型商品。
4)替代性消費品中除了少數商品不可替十℃外,大多數商品都可找到替代品或可以互換使用的商品。因此,消費者市場中的商品有較強的替代性。
5)廣泛性消費者市場上,不僅購買者人數眾多,而且購買者地域分布廣。從城市到鄉村,從國內到國外,消費者市場無處不在。
6)流行性消費需求不僅受消費者內在因素的影響,還會受環境、時尚、價值觀等外在因素的影響。時代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也會隨之不同,消費者市場中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產業市場具有如下特點:
(1)產業市場和消費者市場比較,產業市場上購買者的數量較少,購買規模較大。
在消費者市場上,購買者是個人或家庭,購買者必然為 數眾多、規模很小。在產業市場上,購 買者絕大多數都是公司企業,購 買者數目必然比消費者市場少得多,購買者的規模也必然大得多。而且, 由於生產的集中,許多行業的產業市場都由少數幾家或一家大企業的大 買主所壟斷。例如,美國固特異輪胎公司在產業市場上的購買者主要是 美國的四大汽車公司。
(2)產業市場的購買者往往集中在少數地區。
例如,美國半數以上 的產業 購買者都集中在紐約、加利福尼亞、賓夕法尼亞、伊利諾斯、俄 亥俄、新澤西和密執安這七個州。而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集中了我國 大部分的產業購買者。而對於農產品,由 於其產地相對集中,則決定了 其產業購買者也集中。如我國煙草的主產地有雲南、貴州,則其購買者 也相對集中於這一地區。
(3)產業市場的需求是「派生需求」。這就是說,產業購買者對產業用品的需求,歸根到底是從消費者對消費品的需求派生而出的。如前 述的服裝的例子。消費者對服裝的需求,他們對服裝的購買是其他各項 購買得以發生的條件。如果消費者不需要服裝,那麼零售商、批發商、 服裝廠、印染廠、紡織廠的需求都無法存在。
(4)產業市場的需求缺乏彈性。
在產業市場上,產業購買者對產業 用品和勞務的需求受價格變幻影響不大。如果布匹的價格下降,服裝廠 不會購買更多的布;反之,即使布的價格上升,服裝廠也不會減少購買。 這種缺乏彈性的需求在短期內尤為如此,因為生產者在短期內無法對其 生產方法做重大改進。此外,如果原材料的價格很小,這種原料成本在 製成品的整 個成本中占的比重很小,那麼這種原材料的需求也缺乏彈 性。例如,假設衣服扣子的價格上漲了,不會影響扣子的需求水平。
(5)產業市場的需求是波動的需求。
產業購買者對於產業用品和勞 務的需求比消費者的需求更容易發生變化。工廠設備等資本貨物的行情 波動會加速原料的行情波動。而且,由於產業市場的需求是派生需求, 消費者需求的少量增加能導致產業購買者需求的大量增加。有時消費者 的需求只增減10%,就能使下期產業購買者需求出現20O%的增減。因 為產業市場的需求變化很大,所以生產產業用品的企業往往實行多角化 經營,盡可能增加產品品種,擴大企業經營范圍,以減少風險。
(6)產業市場的購買通常是由專業人員進行的。
由於產業用品特別 是主要設備的 技術性強,企業通常都選擇經過訓練的、內行的專業人員, 負責采購工作。企業采購主要設備的工作較復雜,通常由若干技術專家 和最高管理當局組成采購委員會領導采購工作。
(7)直接購買。
產業購買者往往向生產者直接采購所需產業用品(特 別是那些單價高、有高度技術性的機器設備),而不通過中間商采購。
(8)互惠。
在發達國家、產業購買者往往這樣選擇供應商:「你買 我的產品,我就買你的產品。」這種習慣的做法叫互惠。互惠有時表現 為三角形或多角形。例如,假設有A、B、C三家公司,C是A的顧客,A 就可能提出這種互惠條件:如果B購買C的產品,A就購買B的產品。
(9)產業購買者往往通過租賃方式取得產業用品。 機器設備、車輛、 飛機等產業用品單價高,通常用戶需要融資才能購買,而且技術設備更 新快,因此近30多年來發達國家公司的需要的機器設備等有越來越大的 部分不採取完全購買方式,而是通過祖賃方式取得。
C. 分析酒店市場營銷與傳統製造業市場營銷的不同之處
不同之處在於:
酒店市場營銷是圍繞著酒店的經營來進行營銷和品牌活動的。重點在版於客戶的爭取權。有客戶就有銷售。在酒店行業,令客戶感興趣的是酒店的配套是否齊全,是否衛生,是否在細節方面精益求精,令客戶放心,安心,便利,舒適。核心要素在於配套與服務,營銷始終圍繞著配套的強化和服務的細膩來進行。這些特徵和傳統製造業大為不同。
傳統製造業是圍繞著產品來進行營銷和品牌活動的。重點在於使產品合乎市場的需求,合乎客戶的要求。產品質量穩定,價格合理,服務良好,核心要素在於價格和品牌的溢價能力。這和酒店經營有著根本的區別。因此在營銷活動中,始終是圍繞著產品的基本特徵和品牌的形成來做工作的。
D. 市場營銷學期末考試題(論述題): 論述市場營銷觀念、社會營銷觀念與傳統市場經營觀念的本質區別。
一、名詞解釋
2、產品:產品是企業市場營銷組合的基本要素,它決定著價格、分銷和促銷等策略的制定,是企業優勢的主要體現。
4、分銷渠道:是指產品由生產者向消費者或用戶轉移的過程中所經歷過的路徑。
5、營業推廣:是在短期內刺激消費者和經銷商的一種促銷措施,是人員推銷和廣告的一種補充手段。
二、簡答題
1、影響目標市場選擇的因素
企業特點;產品特點 ;市場特點 ;產品生命周期中所處的階段 ;競爭對手的目標市場策略
2、簡述包裝策略
類似的包裝策略 ;等級包裝策略 ;配套包裝策略 ;再使用包裝策略 ;附贈品包裝策略
3、簡述影響分銷渠道選擇的因素
顧客因素:a.顧客的性質 b. 顧客的數量 c. 顧客的地理分布 d.顧客的購買習慣 ;產品因素 ;中間高因素 ;競爭因素 ;企業因素 ;環境因素
4、簡述產品成熟期的特點和營銷策略
特點:成熟期的市場需求量雖然仍在增長,但銷售量的增長速度開始減慢,生產技術已完全成熟:生產批量大,產品成本低利潤也達到最高峰。
營銷策略:改進市場 ;改進產品 a. 改進特性 b. 改進款式 c. 改進服務
5、簡述品牌策略
品牌化 ;品牌歸屬 ;品牌質量 ;品牌數量 ;品牌延伸;
6、簡述折扣策略
現金折扣 ;數量折扣 ;只能折扣 ;季節折扣; 折讓
三、論述題
1、論述產品試產壽命周期成長的特點和營銷策略
引入期:(特點)銷量小,增長緩慢;產批量小,試制費用大:
(策略)快速撇取策略 ;緩慢撇取策略 ;快速滲透策略 ; 緩慢滲透策略 ;
成長期: (特點)生產成本下降,利潤上升
(策略)改進產品質量 ;改進促銷重點 ;調整價格策略,吸引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 ;
成熟期: (特點)產品成本低,利潤達到最高峰
(策略)改進市場策略 ;改進產品策略 :a. 改進特性 b. 改進款式 c. 改進服務 ;
衰退期: (特點)價格競爭,價格不斷被迫下跌
(策略)維持策略 ;集中策略 ;收縮策略 ;果斷放棄 ;轉移策略。
(希望可以幫助你,作為參考)
E. 傳統營銷觀念與現代營銷觀念的區別
1、經營體驗不同
傳統營銷:終端廣告。傳播面廣、市場啟動迅速、容易得到顧客認可,但投入費用較高、回款慢、經營風險較大。
現代營銷:體驗營銷模式。顧客體驗的產品價格比較昂貴,一次銷售往往在百萬元以上。體驗營銷模式主要是讓顧客充分接觸產品,並不會像會議營銷那樣產生較多的購買沖動,產品退貨率非常低,雖然價格不菲,消費者的認可率還是很高的。
2、營銷理念不同
傳統營銷觀念是以企業本身為起點,以現有產品為中心的。
現代營銷觀念是一種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營銷觀念,是企業在目標市場上發現顧客需求並設法滿足顧客的營銷觀念,從而達到企業的目標。
3、營銷手段不同
傳統營銷是以推銷與促銷為營銷手段;主要有三大分支:專做報紙媒體的軟文模式、專做廣播電台的電台講座模式、專做電視的專題片模式。
現代營銷觀念是以整體營銷活動為營銷手段 ,該模式在平面媒體大量投放廣告,以「一元入會」的方式吸納會員,然後通過強大的呼叫中心,結合定期郵寄會刊,以極其優惠的價格吸引顧客重復購買,獲得巨大成功。
(5)簡答大市場營銷與傳統市場營銷的區別擴展閱讀:
現代營銷的五項基本原則:
企業要構建一個「現代營銷體系」,首先一個前提是要明確以客戶體驗來作為驅動力,同時還應該遵循以下:客戶洞察(Customer Insight)、個性化內容(Person-based contents)、全渠道互動(Omni Channel Engagement)、流動的營銷漏斗(Fluidity Funnel)、實時分析和可預測結果(Real time Analysis and Predicted Performance)。
F. 現代市場營銷觀念與傳統市場營銷觀念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簡單的說就是核心的轉移 傳統市場營銷是以提高企業自身產品的生產專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等屬為主的觀念。現代市場營銷則是在傳統市場營銷基礎之上,將重心從自身轉移到顧客上,以市場為核心,結合社會需求建立社會營銷。在保持或增進消費者和社會福利的情況下,兼顧企業的利潤,消費者需要的滿足和社會利益來組織商品的生產和銷售
G. 傳統營銷觀念和現代市場營銷觀念的區別是什麼
現代市場營銷觀念的產生與發展是市場營銷觀念質的飛躍,它改變了傳統市場營銷觀念的思維方式,也改變了傳統營銷觀念指導下的企業經營策略和經營手段,與傳統觀念相比,它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不同:
1、企業經營的出發點不同:
傳統觀念的出發點是自己,側重於滿足企業和股東的利益,而不考慮或忽視顧客的需求。企業只決定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及產品價格的高低;現代市場營銷觀念的出發點是市場,側重於滿足所有「相關利益者」包括顧客、員工、供應商、股東、債權人、社會等的利益。
2、企業經營的重點不同:
在傳統市場營銷觀念的指導下,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和決策是以產品為中心;在現代市場營銷觀念的指導下,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和決策是以顧客為中心。
3、企業經營的方法不同:
傳統市場營銷觀念指導下的企業採用單一的經營方法,分析和決策只以本公司為基礎,如生產觀念指導下企業注重的是生產,產品觀念指導下企業注重的是產品,推銷觀念指導下食業注重的是推銷或促銷;現代市場營銷觀念採用的是整體營銷方法,分析和決策以整個「價值鏈」為基礎,即綜合運用產品、價格、分銷、儲運等方法。
4、企業經營的目的不同:
傳統市場營銷觀念指導下的企業通過增加生產或擴大銷售獲取利潤,側重於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以交易價值為判斷標准;現代營銷觀念指導下的企業則通過滿足顧客需求獲取利潤,希望產品以及其使用經歷和服務超越顧客能預期,企業與顧客是「雙贏」關系。
5、企業的經營導向不同:
傳統營銷觀念指導下的企業視產品為上帝,以生產為導向;現代市場營銷觀念指導下的企業視顧客為上帝,重視市場和顧客滿意度的調查,以市場為導向。
H. 傳統市場營銷與現代市場營銷模式的異同
傳統營銷:
1、終端廣告。傳播面廣、市場啟動迅速、容易得到顧客認可,但投入費用較高、回款慢、經營風險較大。
該模式是當前健康產業應用最廣、時間最長、最為人熟知的營銷模式。已形成多種廣告發布形式和內容,根據廣告發布媒體的不同,主要有三大分支:專做報紙媒體的軟文模式、專做廣播電台的電台講座模式、專做電視的專題片模式。
2、直銷。 開店面對外銷售,很好理解。
3、會議營銷。直接面對消費者,通過產品營銷和親情營銷改變消費者生活,更利用會議的魚群效應產生爆發式銷售,該模式魅力依舊。但目標顧客集中、人才流動劇烈、顧客忠誠度降低,導致營銷成本攀高。
現代營銷:
1、體驗營銷。體驗營銷模式是在社區旁開辦大型的體驗店,每天免費給顧客體驗產品,體驗一個月至數個月後才開始根據顧客的強烈需求,以促銷形式向顧客銷售產品。顧客體驗的產品價格比較昂貴,一次銷售往往在百萬元以上。體驗營銷模式主要是讓顧客充分接觸產品,並不會像會議營銷那樣產生較多的購買沖動,產品退貨率非常低,雖然價格不菲,消費者的認可率還是很高的。
2、資料庫營銷。資料庫營銷的理念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其實會議營銷也包含了很多資料庫營銷的精髓。但真正在保健產業把資料庫營銷做大的還是益生康健。該模式在平面媒體大量投放廣告,以「一元入會」的方式吸納會員,然後通過強大的呼叫中心,結合定期郵寄會刊,以極其優惠的價格吸引顧客重復購買,獲得巨大成功。
3、網路營銷。網路營銷其本質是一種商業信息的運行。所謂商業信息是可分解為商品信息、交易信息和感受信息三個要素。任何一種商業交換,其實都包含這三種信息,而基於互聯網的營銷方法就是根據企業經營的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信息運行策略,並主要通過網路方法來實現的營銷設計與操作。
現代在傳統的基礎上更加強了品牌的建設和維護,重視了賣方之間的聯系學會理解雙贏,最大的區別是開創了網路營銷的新局面。
相同之處,都是集合現有資源實現企業產品使用價值並最終實現企業價值 ,是聯結社會需要與企業反應的有效行為,都推動了社會發展。
I. 傳統營銷觀念與現代營銷觀念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一、傳統營銷與現代營銷的本質在於,傳統營銷是賣方市場,生產什麼買什麼 ,現代營銷是買方市場 根據消費者需求 而生產產品 以通過滿足消費者需求而實現企業雙贏利 。
二、傳統營銷分三個階段:
1、生產導向階段:
市場情況求大於供,企業關注大規模進行生產,靠大規模標准化的生產來降低價格進行市場競爭。
2、產品導向階段:
由生產導向轉為產品導向企業開始關注產品質量的提升,認為產品質量過硬就會得到市場的認可,從而出現了「營銷近視症」。
3、推銷階段:
持推銷觀念的企業經營者認為,僅有優良的產品和低廉的成本並不一定會本能地吸引顧客,而必須通過企業對顧客的宣傳和推銷,促使顧客對產品理解和接受。
推銷觀念將顧客看成是被動的、遲純的,認為只有強化刺激才能吸引顧客。
一、現代營銷觀念:總體來說就是以市場為導向,後來由發展出生態營銷、關系營銷、社會營銷、整合營銷等,
1、現代營銷觀念主旨是:
2、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為中心。
3、注重企業長遠利益的發展和戰略目標的實現。
4、企業必須通過各種營銷策略及各部門的整合營銷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9)簡答大市場營銷與傳統市場營銷的區別擴展閱讀:
它的觀念表現為企業在市場細分之後,不考慮各自市場的特徵,而是注重子市場的共性,決定只推出單一產品,運用單一的市場營銷組合,力求在一定程度上適合盡可能多的顧客的需求。在無差異市場營銷中環境對此影響不大。
優點在於產品的品種、規格、格式簡單,有利於標准化與大規模生產,有利於降低生產、存貨、運輸、研究、促銷等費用。
局限性在於同行業中如果有幾家企業都實行無差異市場營銷時,在較大的子市場中的競爭將會日益激烈,而在較小的子市場中的需求將得不到滿足。
如有一家化工產品單位,為了推出環氧丙烷產品,不考慮產品的各子市場的特徵,而只注重子市場的共性,只生產出較單一的型號產品。
雖然有利於大規模的生產,但由於較大的子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而較小的子市場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結果給產品生產帶來影響,不得不停產,原因就是對市場考慮不周。
J. 大市場營銷與傳統營銷的區別是什麼
大市場營銷與市場營銷的比較
雖然公司可能碰到的封閉型市場愈來愈多,但它們很少有組織地制定和實施大市場營銷戰略。
1.市場營銷目標
在通常的市場營銷情況下對某一產品來說,市場已經存在。消費者了解這種產品,只是在不同品牌和不同供應商之間作選擇。進入市場的公司要明確目標需求或消費者群,設計出適當的產品,建立分銷網路,並要制訂市場營銷信息傳遞方案。與此不同,特大市場營銷者手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打進市場。如果產品是新產品,他們還必須通過宣傳教育啟發消費者新的需求和改變消費習慣。這就要比單純地滿足現有的需求具備更多的技能,花費更多時間。
2.牽涉到的有關集團
常規的市場營銷者與下述有關方面打交道:顧客、經銷人、商人、廣告代理商、市場調研公司,等等。大市場營銷所牽涉的方面更多:如立法機構、政府部門、政黨、公共利益團體、工會、宗教機構,等等。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公司必須爭取各方的支持,至少使他們不起來阻攔。由此可見,大市場營銷較之一般的市場營銷而言,是一個涉及更多方面的市場營銷問題。
3.市場營銷手段
大市場營銷除包括一般市場營銷組合(即4個P)外,還包括另外兩個P:即權力和公共關系。
(1)權力。大市場營銷者為了進入某一市場並開展經營活動,必須經常地得到具有影響力的企業高級職員、立法部門和政府官僚的支持。比如,一個制葯公司如欲把一種新的避孕葯打入某國,就必須獲得該國衛生部的批准。因此,大市場營銷須採取政治上的技能和策略。
(2)公共關系。權力是一個推的策略,公共關系則是一個拉的策略。輿論需要較長時間的努力才能起作用,然而,一旦輿論的力量加強了,它就能幫助公司去佔領市場。
的確,只靠權力這么一種策略,有可能不足以使公司進入一個市場並鞏固其在該市場中的地位。例如,在六十年代末期,韓國允許日本一些化學公司到韓國開辦化工廠,以滿足韓國發展重工業的需要。這些化學公司對韓國政府玩弄了一套權術:提供技術援助和新的就業機會,為政府官員支付額外款項(應看成是賄賂——編者注)。然而,在七十年代初,韓國輿論界指責日本工廠讓年輕女工接觸有毒化學品,致使大多數女工失去了生育能力。日本公司試圖以金錢拉攏韓國政府官員來平息輿論界的指責,但它們不能平息。這種輿論,對於不斷改進生產方法對職工安全負責,和在公眾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等一類問題,他們早就應給予更多的重視。
4.誘導方式
營銷人員應著重學會積極誘導方式,用來說服有關各方給予合作。他們信奉自願交換的原則:有關各方都應給對方提供足夠的利益來鼓勵自願的交換。
然而,大營銷人員往往認為常規的誘導方式是不夠的。對方或者提出超出合理范圍的要求,或者根本不接受任何積極的誘導。因而公司可能不得不支出額外的付款,以加速對方的批准過程。公司也可能採取威脅手段,比如揚言要撤消給對方的援助,或者動員一批人反對其他集團。汽車製造公司與其特許經銷商之間的關系,以及聯鎖葯店與制葯公司之間的關系,都可以說明公司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經常施加粗暴的壓力。
雖然公司有時採用積極的誘導方式的同時也採用消極的誘導方式,但大多數專家認為:如從長期的觀點來看,以採用積極的誘導方式為上策,採取消極的誘導方式是違背職業道德的。況且,消極的誘導有可能引起對方的抵觸情緒,甚至遭到不良後果。
5.期限
大多數產品的引進時期只有幾年時間。但大市場營銷戰略的實施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因為需要打開的大門太多了,而且,如果產品對公眾來說是新產品的話,還需要做大量工作來對目標市場進行指導消費的教育。
6.投資成本
由於大市場營銷的開拓工作需要很長時間的支持,而且需要支出額外款項以贏得各方的配合,因此投入的成本更高。
7.參加的人員
市場營銷問題一般由產品經理處理,他憑借廣告專家、市場研究人員及其他專業人員提供服務來開展工作。而處理特大市場營銷的問題需要公司內外更多的專業人員參與其事。包括最高管理人員、律師、公共關系和公共事務的專業人員等。大市場營銷的計劃及其實施需要更多的人員參加,需要更多的協調工作。例如: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在設法取得其在台灣的著陸權時,公司總裁親自參與,公司國際部則充分利用它與台灣官員的聯絡關系,公共關系部負責發布有利於公司的新聞特寫,並安排記者招待會,公司的律師參加談判,保證合同內容的完善。
雖然進入封閉型市場需要一些新技能,但營銷專業人員不需要經過專門訓練來掌握這些技能。而需要他們做的是開闊眼界,搞清楚進入這些市場需要哪些技巧,並通過協調各種專業人員的合作關系以期共同努力達到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