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低價的社區團購給實體店帶來了怎樣的沖擊「壟斷」後真正的受益者是誰
2020年是一個不尋常的年份,在今年年初爆發了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在疫情的影響之下,曾經一度沉寂的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紛紛蓬勃發展起來,所以社區團購成為當下最火的一種營銷消費模式。
針對這種情形,人民日報也發文點評社區團購的種種不是,比如抨擊互聯網巨頭依據社區團購,純粹是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嚴重擠壓了許多中下階層菜販的生存空間,這無疑是一種,對社會毫無擔當的表現,畢竟壟斷了菜市場,他們可以賺的盆滿缽滿,殊不知他們已經改變了一個社會,他們無形之中剝奪了許多人生存的權利。
2. 冷鏈食品銷售人員,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烏魯木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工作與居家個人防護指引》,提示廣大市民,食品生產、裝卸、運輸、儲存和經營等環節相關從業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防範新冠病毒感染。
陳敏說:「建議冷鏈從業人員盡量減少去人員密集場所,包括私人的聚餐這樣聚會的活動也盡量少參加,一方面是為了保護自己,同樣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如果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出現一些不適的症狀,像發熱、乾咳、乏力、嗅覺減退這些相關的症狀應該及時就醫,這時候應該是報告單位或者社區由專車進行接送,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醫的過程中應該說明自己的工作崗位,提供相應的指示,便於醫護人員及時加以排查,做出明確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