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妝品市場行情
自21世紀以來,我國的化妝品行業發展呈現持續上升態勢,不斷成長,出現了一批出色的民族品牌,如丁家宜、李醫生等,而與此同時,外國企業為了進一步拓展發展范圍,不斷並購中國的化妝品企業,由此對我國的化妝品行業發展形成了巨大的沖擊。2008年,強生收購大寶,2010年,科蒂收購丁家宜,這對於我國民族自有化妝品品牌的形成造成了威脅。
一、我國化妝品行業存在的問題
1、化妝品科研投入力度不足
資金及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支持,資金不足、人才短缺勢必導致企業發展缺乏支撐,最終走向滅亡,對於化妝品行業的發展來說,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就我國當前對於化妝品行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來看仍有一定限制,無論是哪一個自有品牌,其技術中心及專利數量都無法超於寶潔與歐萊雅,而技術中心的關鍵科研人員也不過百名,與外國企業的上千名科研人員相去甚遠。科研投入不足,無法為化妝品行業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也就從根本上制約了化妝品行業的發展。此外,我國在高校教育中尚未真正設立一門符合化妝品行業發展的專業,這也是導致化妝品行業發展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
2、缺乏品牌意識
從我國化妝品行業現狀存在的問題了解到,中國有大部分知道歐萊雅,知道海飛絲,卻很少有人知道小護士、羽西,這就是因為中國化妝品企業發展缺乏品牌意識,由於外企化妝品企業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支持,由此能夠利用資金優勢大量植入廣告,從而實現品牌效應,而中國化妝品企業的發展羸弱,很難抽入更多的資金用於廣告宣傳,尤其對於品牌推廣形成了限制,而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時也是以外國品牌為主,對於本土品牌的信任度較低,從而難以達到預期的銷售效果。此外,很多企業在生產化妝品的過程中缺乏品牌意識,對自己的產品定位較低,由此在銷售的過程中也只能面向低端消費人群,難以形成品牌效應,最終對自身發展產生了阻礙。
3、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
從化妝品行業分析報告了解到,化妝品行業是我國第三產業發展中占據比例較大的組成,其發展程度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關系,尤其是其中的彩妝市場,在發達國家,彩妝市場份額一般占據30%,而我國的彩妝市場份額不到10%,雖然近年來,我國的化妝品消費者觀念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仍舊是以護膚品為主,彩妝處於其次。此外,我國對於彩妝徵收30%的消費稅,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產成本,提高了行業進入門檻,由於高額稅款的刺激,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偷稅漏稅的行為,導致化妝品行業的發展制度越發缺失,嚴重製約了其經濟進步。
Ⅱ 品牌和名牌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1、品牌:廣義的「品牌」是具有經濟價值的無形資產,用抽象化的、特有的、能識別的心智概念來表現其差異性,從而在人們的意識當中占據一定位置的綜合反映。品牌建設具有長期性。狹義的「品牌」是一種擁有對內對外兩面性的「標准」或「規則」,是通過對理念、行為、視覺、聽覺四方面進行標准化、規則化,使之具備特有性、價值性、長期性、認知性的一種識別系統總稱。
2、名牌:「名牌」一詞,是90年代以後在我國廣為流行的營銷術語,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指在產品類別中長期具有較高市場佔有率的品牌,在市場上具有廣泛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品牌或商標。
二、特徵不同
1、品牌:品牌是專有的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源,品牌轉化具有一定的風險及不確定性,品牌具有表象性及擴張性。
2、名牌:創建名牌的實質是建造消費者記憶中關於品牌的知識,具體地說就是建立品牌名字與產品類別、產品評價、和其他獨特概念的聯想。從法學的角度講,名牌是一種知識產權。從經濟學的角度講,名牌是與企業的有形資產相對應的無形資產。
三、屬性不同
1、品牌:品牌是給擁有者帶來溢價、產生增值的一種無形的資產,它的載體是用於和其他競爭者的產品或勞務相區分的名稱、術語、象徵、記號或者設計及其組合,增值的源泉來自於消費者心智中形成的關於其載體的印象。
2、名牌:具有技術屬性和社會屬性。
Ⅲ 國產護膚品排行榜前十名的牌子都是那些啊
國產護膚品其實也是非常不錯的,排名前十的牌子如下:
第一款護膚品是百雀羚水潤深層保濕乳。這款護膚品是百雀羚的品牌,也是百雀羚賣得比較好的保濕乳。事實上,百雀羚在中國最近幾年發展得非常迅速,這款保濕乳就是有力的見證者,不僅好用而且價格並不是很貴。
總而言之,以上十款護膚品都是國產護膚品中的比較好用的護膚品,如果你也喜歡用護膚品的話,一定要試一下,千萬不要以為國產護膚品不好用,其實只要嘗試一下,你一定會對國產護膚品有很大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