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營銷總監 運營總監 技術總監 銷售總監
個人認為:第一層營銷總監,第二層運營總監 技術總監 銷售總監
『貳』 運營總監或運營經理是怎麼成長起來的
運營總監(Chief Operating Officer縮寫COO),又稱首席運營官。該職位要全面負責公司的市場運作和管理;參與公司整體策劃,健全公司各項制度,完善公司運營管理;推動公司銷售業務,推廣公司產品,組織完成公司整體業務計劃;建立公司內部信息系統,推進公司財務、行政、人力資源的管理;負責協調各部門工作,建立有效的團隊協作機制;維持並開拓各方面的外部關系;管理並激勵所屬部門的工作績效。
11年下半年進入互聯網公司實習,12年畢業進入創新工場投資的項目做運營經理,13年下半年負責一個內部孵化項目並實現盈利,期間出版了第一本關於產品經理面試的書,14年11月到朋友創辦的公司負責運營,16年1月1號完成了一本26.5萬字運營書籍的初稿。
一、11年,大四,運營專員
先說一下第一份工作,姑且把它叫做社區運營。為什麼棄了BT兩家的Offer來做社區運營,原因很簡單很單純:因為當時的Leader說這是一個內部創業項目,並且公司會憑借這個項目上市。當時想法比較單純,心裡想著:萬一實現了,迎娶白富美出任CEO的路已經不遠了。所以義無反顧的拿了Offer。人生前20年從未出過湖北省的我,一個人拎著行李來到北京,找房子,然後入職。
當時對於運營了解非常少,但Leader派的任何活基本上手都非常快,所以入職之後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已經做過活動策劃、推廣運營、內容運營、商務合作、市場投放、方案撰寫、數據分析等各種工作。
入職的第一周,搞定了一個流量過10萬的垂直社區,一分錢沒有花;獲得對方的一個為期兩周的首頁推廣資源;讓網站的流量第一次破記錄創造新高。
緊接著的第二周,負責跟公司的市場部對接地鐵及公交的投放方案;帶我的高級運營經理因事請假,所以整個推放方案的文案、創意這些基本工作以及設計及投放的執行工作都是由我來完成的。
因為這兩件事,Leader非常滿意,然後給我單獨加了KPI。正是因為有了KPI,讓我明白了數據相關的東西,GA的監測、活躍用戶的分享,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投入產出比。
然後當時運營的架構基本是這樣的:Leader下面有運營總監,運營總監下面還有三個高級運營經理,再下面就是若干個實習生。而實習生基本以北京為主,請假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然後我就貌似很吃虧的替很多實習生做了很多事,就這樣活動策劃、推廣運營、內容運營、商務合作、市場投放、方案撰寫、數據分析,一個沒有落下。
這個基本是做運營專員的經歷。
運營專員大概需要的能力及感悟。
1、信任。去任何地方工作,團隊成員的信任跟認可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這種信任,意味著有更多的人會幫你,也意味著Leader會更好的放權給你。試想一下,有多少實習生到實習結束,都沒有接觸到數據的後台?沒有數據後台的全部許可權,意味著你不知道產品發展的情況,用戶獲取成本、UV、PV、注冊轉化率;沒有這些數據做參考,你不會知道接下來提供什麼樣的建議領導會採納,也不會推測出領導再為什麼煩憂,那麼就沒有任何錶現機會。
2、期望值管理。在獲取信任的過程中,注意一下不要鋒芒太露,@肥肥貓 講過一個東西叫作「期望值管理」。如果我們進入了一個團隊之後,就大招盡出,會導致領導對你的期望值不斷升高,如果有一次你滿足不了對方的需求,負面評價就會隨之而起,最終被貼上了表現平平的標簽。好在第三周Leader就用一些數據方面的問題把我問啞口無言,讓我知道原來運營還有這么多高深的知識,不至於飄飄然引起其他人的反感。
3、用起來順手舒心。領導只是普通人,在大公司工作過這么多年,什麼陣勢都見識過,所以大領導無論怎麼洗腦,具體幹事的高級運營經理想要的永遠都是活少錢多,早點兒下班。而對於我這個實習生,則全無這個訴求,並不是我有多麼崇高的追求,只是為了生存罷了,而且一沒有女朋友,二在北京也幾乎沒有朋友,幾乎全部的時間都可以自行支配。所以高級經理的任何需求都能加能加點的去完成,比如負責推廣的高級運營經理要做SEM優化,需要拓詞,當時沒有找到拓詞的工具,硬是用最笨的辦法去通過網路搜索推薦的相關搜索詞去拓詞,搜索了幾千次,整理了幾萬個關鍵詞,排重之後弄到夜裡四點給領導發過去。
LeaderA周末要去組織一個用戶活動,沒事,你在家裡休息,我行我上……
LeaderB上班事情要跟女朋友聊天,沒事,任何事情你說一次,我照做,不行你改……
LeaderC要做EDM、SEM推廣,沒事,素材方案我來寫,詞我來拓,你就說弄完之後,還需要怎麼弄……
LeaderD說這個月還有10萬注冊用戶的壓力,沒事,你告訴可以嘗試哪些方法,我一一來試……
怎麼用起來舒心,這樣用就來就叫舒心
4、真正的理解需求。如果你理解順心跟舒心,那你再不妨理解一下,什麼是需求。難道用戶有需求,領導就沒有需求么,實習生用起來順心舒心不是他的需求么,上班看看知乎上面的貼子,比如看看「被男朋友發現我打過胎,怎麼辦?」這樣的八卦問題,不比做方案有意思的多,下班去跟女神約會不比給實習生講知識有意思的多?
如果領導的需求你沒法理解,用戶的需求又何談洞悉呢?
5、學習總結能力。用著舒心其實不夠,還得順心,順心的意思是,不要給Leader帶來麻煩,任何事情有熱情肯定是不夠的,還得能把事給搞定。領導說一次你能把事記住,且能舉一反三,完善細節,比如同樣是組織活動。
用戶不知道活動地址怎麼辦,網路截圖再用PS處理一下。
每次簽到一堆用戶在哪裡找自己的名字很麻煩,怎麼提高效率,簽到表裡面有什麼?名字跟手機號,怎麼節約時間,降低查找難度,能不能把手機號排個序。
活動的時候大家熱情降低怎麼辦?講個段子自嘲一下,或者是發個禮物紅包行不行……
遇到這些問題都需要想辦法解決,完善細節,效率就起來了,所以之後有一次,我一個人在創新工場辦了一個線下300線上1800人的活動,沒找一個外援,都是在效率上面優化過來的……
要讓Leader用著順心的關鍵詞,就是學習能力,跟基礎的積累吧
比如Excel,用不好的人才說他是電子表格,數據透視表會不會,重復數據排重會不會,各種函數會不會?
產品比較忙,能不能用Axure畫一下運營後台的原型圖;
設計排期比較滿,能不能用Ps改個字體,配個色;
小需求別煩技術,簡單的數據,能不用Vlookup處理一下;
領導要去演講,2個小時50張PPT能不能設計一下
工作其實是先做人,後做事。
再來說說具體的技能。
1、理解產品。哪怕是實習的過程,也要了解產品是什麼?產品解決什麼問題?只要回答了這兩個問題,無論你做哪個細分的方向,你都能做好。
2、溝通。為什麼把他放在第2位了,因為運營的任何工作都是涉及到溝通的,與領導,與產品,與技術,與設計。
如何准確的描述自己的問題?
什麼時候是封閉式的問題,什麼時候提開放式的問題?
如果讓自己的溝通更有說服力,這些都是一門學問
3、文案。幾乎有一半的運營工作是從文案起步的,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的運營甚至是活動策劃,寫一手不差的文案是前提。
4、創意。剛畢業的時候,其實是想像力最豐富的時候,所以活動創意新玩法,這個也是一個基本功。
5、內容運營。如何有效率去提升內容運營的效率。
6、用戶運營。拉新,Leader的這個月的KPI還差10萬,怎麼完成?留存,激活等
7、 推廣運營。這也是常見的一個崗位,跟誰談合作,怎麼談合作,考驗的是商務合作的功力。怎麼策劃熱點事件,引起病毒傳播,獲得海量流量。微博、微信、人人網、知乎、豆瓣、QQ群的推廣怎麼做?
流量的性價比如何,留存如何,考慮的是數據分析能力?
這些都是一些具體的技能,任何人在具體崗位上學習一年半截基本都能有比較多的積累。
運營員或者初級運營經理的技能:先做人再做事,然後積累大量的運營相關的技能
二、12年,畢業、運營經理
畢業的時候,進入了創新工場投資的項目任運營經理。
雖說職位是運營經理,不過在最初的三個月類基本是沒有怎麼帶人的。
運營經理跟運營專員的區別是什麼的?
運營專員,別人告訴你怎麼做,你超預期的完成就行。
運營經理,運營總監告訴你目標,你超預期的完成就行。
最大的考驗,其實是目標的分解跟計劃的制定。
運營經理通常負責某一個具體領域的運營,或者是某個方向的運營。比如我當時在公司負責的是「產品、運營、創業、技術、設計等互聯網相關領域的運營。而有的公司的運營經理則只需要負責推廣運營或者是內容運營一個方面。
兩者的區別是在前者你廣,而後者則需對某一個東西比較精通。無論廣或者深,已經需要獨擋一面了。
當時的目標是完成一定的課程數量。這個職位相當於,互聯風相關領域的內容運營經理。
從0到1的過程,當時是借用熟人的關系來分享課程。
從1到10的過程,當時是借用更多的熟人、尋找更多的名師來分享課程。
當時,過於以目標為導向,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如何建立一種機制,尋找到一種增長引擎來完成這個目標,很可惜,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
互聯網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領域;大而全意味著精力分散而內容沒有深度,小而美,專注在一個方向比如產品則意味著完成目標比較困難?
做什麼樣的內容更適合?是面對入門級的課程,,幫助小白了解互聯網運營,還是進階課程,幫助運營大牛成為運營大神,還是兩者兼而有之?
用戶分享的動機應該是什麼?是憑借著熟人關注,還是創造一種激勵機制?
解決這三個問題,已經無法依靠於基本的運營技能了,而是要上升到運營邏輯上面來。
運營專員所需要的技能是如何做內容運營,如何做用戶運營,如何做推廣運營;都是具體的方法
而運營經理所需解決的都是為什麼要這樣做內容運營,為什麼要這么做用戶運營,為什麼要這么做推廣運營,需要脫離具體的辦法,回到問題本質,利用有效的邏輯去思考這個問題。
所以運營經理所需的技能已經不是具體的如何去做,而是透過現象看本質,了解為什麼這么做,然後從眾多手段中選擇一個最有效的方法下來運營專員執行。
運營經理需要的第一個能力。擁抱變化。
1、行業變化:
近年來,每年都有一個領域進入風口,比如在線教育 ,O2O,互聯網金融;又比如互聯網從春天到寒冬,行業在變化的同時,你怎麼去適應這種變化?有的運營經理從在線教育一直追到了互聯網金融,不斷跨行。比如,比特幣火的時候,我們見證了比特幣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從700塊錢漲到7000塊錢,有的運營經理,開始痴迷炒幣。行業在變化,運營經理如何明確自己的選擇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2、產品變化:
產品的每一次改版,對運營經理都是巨大的挑戰,比如從以老師為中心到以用戶心中心,用戶人員如何順應這種變化;產品的每一個改版,對於運營人員的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適應?
3、自己的變化:
從帶1個實習生,到帶10個人,如何學到相應的知識緩解剛成為領導的危機?如何從一個微博運營達人,到變化成為一個培訓微博運營達人的小能人?這些變化都是新的挑戰。
又比如工作內容的變化,比如內容運營經理
產品早期,核心工作是拉用戶產生優質的內容,重在如何起步
產品中期,核心工作是引導用戶生產內容,重在激勵機制
產品穩定期,篩選優質的內容,重在審核
相對應的運營經理所需的能力
1、目標
變化不可怕,但是對於擁有一定經驗的運營經理來說,變意味著不順手,更改工作流程,意味著效率的下降,而且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尋找新的方法。
其次,所處的位置跟運營專員已經不一樣了,無論是對行業,產品,運營都是一定的見解的,已有的認知會跟現狀產生沖突,這就是為什麼運營經常跟產品撕逼的原因;
如果變動了工作意味著在一個領域淺嘗輒止,雖然工資有所提升,但是能力方面的沉澱卻不一定夠;
所以,作為一名運營經理,第一個需要明確的就是自己的目標:
是轉產品還是持續做運營
是精通某一個方向的運營,還是運營各種工作都想嘗試
以後是想自己創業,還是找工資更高的工作即可
很多人做運營並不是心不甘情不願一心想轉產品的,另外心裡有一個大公司夢,或者是想在運營某一個方向做的非常精,這些想法都非常正常,但是一旦有,就要盯緊目標做事;沒有對錯,只有對自己更有利的選擇;
如果目標有了,所有的變化跟痛苦就不是問題了,你也會變的更為關注
運營經理的第一個技能是「明確自己的目標」,且有「願力」完成公司下發的目標;
具體做法,每個月初就開始做目標的分解;比如當月目標是10萬拉新用戶;那麼通過數據去分解,按照正常的標准,自然增長情況下,各個渠道獲取的用戶是多少,餘下還有多少,現有的資源有哪些,每個資源能帶來多少,這些資源的轉化效果有無提升,提升之後,可以完成多少目標;如果目標還差一部分,向直屬Leader去請教,跟同行吃飯卻請教;
能不能開發一些運營類的產品去拉新,如用戶邀請?
能不能增加一下注冊轉化率?
能不能定向找一些垂直資源,哪些是QQ群?
能不能找一些免費的微博微信大號?
能不能自己做個自媒體通過自己的渠道去推廣?
總之,目標來了,先不要質疑完成再說;如果目標都完成不了,連一個合格的運營經理都算不上,而剛當上運營經理的人,一定不要陷入自High的狀態;所謂自High,就是自己做一些自己覺得很NB的活動,實則指標上面沒有任何變化;
2、改善目標完成的質量
總監給的是10萬用戶,這個目標不斷增長,完成起來得心應手;
那麼就要看一下目標完成的質量,還是10萬用戶,如果讓他這批用戶的留存率更高?
怎麼增加留存?
吸引有需求的用戶:吸用用戶打開、點擊、注冊的各個環節,需要進行適度的篩選;
生產用戶有需求且與產品定位相關的內容:「單手解胸罩」,「被男朋友發現我打過胎,怎麼辦?」等滿足用戶八卦七情六慾的內容故然也是用戶有需求,但這種需求我們的產品能不能承載?短暫流量的提升,但是長久很來怎麼跟貓撲、天涯、知乎、貼吧去競爭 ,用戶的需求多了,你是滿足什麼的就老實做什麼內容?
讓用戶有存在感:參與感也好,存在感也好,都是讓用戶有被重視的感覺,尤其是曾經在網上叱詫風雲的核心用戶跟種子用戶,想法辦讓他們有點存在感,被關注,被點贊,被發私信,閱讀量,評論量等等,實在不行,建個微信群讓他們high也是ok的,當然前提是你做的不是社交產品;
沉澱用戶關系鏈:無論是興趣、話題、已有的關系鏈的導入等等,最好是讓用戶知沉澱一定的關系鏈;
增加用戶離開的成本;比如網盤產品用戶已經上傳了自己的資源,雲筆記用戶已經寫了很多筆記且無法導入到其它筆記產品當中,離開的成本已經很好了
構建外部的激勵體系;
考慮到目標完成的質量,然後你又會思考一些新的問題,用戶的流失率怎麼定義了,相應的活躍度怎麼定義了,然後流失的用戶怎麼喚回了,喚回的手段又有哪些,各個手段喚回的效果如何,用戶的心動時刻是怎麼樣滴?
等等,不斷思考的過程,不斷提高目標完成質量的過程,你會對某個領域更為精通;
3、團隊管理
先說招聘,剛當運營經理的人,必定有很強的領導欲,這種領導欲表現在要招一個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招來的人的要求要跟自己一樣,覺得自己是最NB的,來的人必須絕對服從。出發點已經不是團隊需要什麼樣的人,而是什麼人又優秀又聰明又對自己絕對服從,如果真有這樣的人,還會來你們公司跟關你幹麼?
@劉錘 當時教我的是,用慣了鈍刀,再用快刀會更順手。招人這事,跟公司的品牌,薪水各方面都有關系,能招到什麼樣的人都是隨緣,你不能按照招聘一個總監的標准去招一個專員,所以重要的是看潛質。
帶人之後,就已經不是之前單打獨斗的狀態了,需要做一些新的東西:
建立一個流程:招來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跟你一樣內驅力非常強,目標感非常明確,每天都會給你意外的驚喜,這樣的人,你只需要告訴他你需要什麼,不要談什麼流程;如果招來的人,不具備這樣的素質,最好能不斷的幫他梳理一個固定的工作流程,讓他快速的熟悉;
用人之長:比較優秀的運營經理一開始很難做一個好的leader,原因再說,用自己的標准來看別人,你怎麼這么sb這些不會那也不會,動輒就是我實習的是時候怎麼怎麼樣,然後忽略了新人的長處;
合理的目標:把自己的KPI分適當的分給新人,感覺互聯網公司很人有純管理的崗位吧,哪怕是到了COO有的事情也得親歷親為吧,所以別試圖把所以的KPI給他們;
適合的成長路徑:運營包含的內容這么多,每個新人都有自己適合的成長路徑,試著規范一下;
大家都是同齡人,成為朋友,不裝逼,估計一切都能好好的談一下吧!
4、懂產品
運營經理往上的職位都需要懂產品,不一定要會畫原型圖,不一定會做用戶訪談,但是產品的邏輯需要懂,發展方向需要懂,否則往上的晉升通道基本被堵死了。運營是這樣,對於產品經理也是一樣,精通運營,往下的事都好辦。
運營做的事情就是一個詞,傳遞產品價值,用產品的價值組織內容,吸引用戶,才是正道,尤其是在起步階段。
5、認同產品
即然知道產品解決什麼問題,必然需要認同。有多運營經理玩知乎的時間遠高於玩自己產品的時間?相信大有人在……
評論裡面「善意的建議」說,工作幾年還是老老實實積累,切勿寫什麼心得,抱歉裝逼心太重確實做不到
沒有畢業的時候,我就開始跟別人講微博運營(10萬真粉的微博11年末也算是大號吧)
畢業的時候,我就開始跟人講產品運營
為什麼提到這個,因為我們產品的價值就是「系統的知識分享」
我非常認同,三人行必有我師,本著的原則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不閑扯
所以13的時候開始在平台上面講《BAT產品經理面試潛規則的課》,然後兩年的時候,進BAT谷歌的大概有100多人吧,接著在人郵同事的建議下,花了二個星期把這個寫成了一本書,你要知道,你的世界裡不只是知乎啊,不是人人都年薪過百萬的,還有大把剛畢業即失業的學生了……
6、產品及運營方式改進
為什麼要提認同產品了,認同產品才能深度體驗,深度體驗才能了解真正的需求,無論是運營還是產品,尤其是互聯網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行業了,而是跟不同行業有太多的融合,如果不是深度用戶,你TM談什麼「無限逼近」用戶的使用場景了;
其次,用戶大部分不是做互聯網的,不要用你的直觀感受到想非互聯網行業的用戶;只有深度體驗,才能提出有效的產品改進方式,跟運營的改進方式
7、深度的產品體驗總結出來的盈利模式
深度體驗產品,再往下,也許你的盈利模式會更清楚,這里不展開講了。總之,一個人通過分享無限可能。出書,賣課,兼之分享,這想收入都是出乎你意料之外的;
8、總結梳理
你已然是一個領導,當你靠機制管理團隊的時候,如何尋找更多有效的辦法,依靠的是總結梳理,尤其是做運營的,無論是用戶運營,推廣運營,內容運營,每一塊都能讓別人信服,是非常需要總結梳理的;
9、優先順序區分
運營專員是被安排,運營經理是安排別人,所以時間安排,優先順序區分一定到位;
10、總結學習方法提煉工作方法論
這個算是互聯網人的基本素養吧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太多太多無法言明的東西,以及每件事情經歷了多少重復次的痛苦都是後話,畢竟只有自己做過才知道
以上的工作,經過兩年多的沉澱,尤其是你能提出產品及產品及運營方式改進同時還能總結出來一套行之有效的運營模式及盈利模式之後,就可以更上一層樓,做總監了。
三、總監,14年底
總監跟運營經理最大的區別,不是在目標上,運營經理,總監跟你一個目標;
做總監時,你給公司管理層一個目標;
所要求的能力
對行業及產品本身需絕對了解
組建並培養出一個強大的團隊;
依據現狀制定整個公司的目標,並依靠強大的邏輯,為產品及市場分解目標,能讓整個公司突圍活動下去,然後獲得融資或者是盈利;
自認為不算是一個好的總監或者是COO,所以暫時就不寫了;
四、總結:
運營專員:才氣很重要,各種有重要的創意玩出花來,各種微博上萬轉發、微信10萬+都是這個階段的HIGH點;
運營經理:在任務執行層,責任心,執行力的價值,遠大於才氣。甚至需要放棄自己的才氣,把機會交給眾多的兄弟,才能實現任務的完成;
運營總監:除上前面的能力,還需要心力,心力是什麼?梁寧說,就是無止無盡操心的能力。資源永遠有限,戰略常常在變,兄弟都是親的,永遠沒人滿意。讓自己為事業拼一把,往上才有更多可能。
『叄』 卓越微營銷銷售總監玲玲的微信是多少
大火熱,我用的是這個但是,微營銷有很多一定要查好了再決定
『肆』 王總監,您好!我想做微信營銷,但不知從何入手,想請您教導一些實用方法,謝謝!!
主要看做哪方面的開發,比如政府想要新建一個微信公眾平台,那麼會要求你加滿10000粉絲,這算一個項目,在微信剛有名氣時做這個(2013年3月數據)7萬人民幣。但現在做的人多了,只有三到四萬左右,如果是小公司的話他估計是按照粉絲的數量來給價,一個一塊。就是你家一個人的話就一塊錢。
如果是要新建微站,做後台文字編輯,平台開發,素材管理按月付你工資,這個就是開發維護類了。客戶一般定位於公司,婚慶,教育,飯店都是熱門,可以在這些上尋找客戶。
難度上新做可以多參考一些成熟的平台,比如壹讀yiiread (已經開始盈利)
錫雍的囚徒xiydqt (文藝型平台的代表) 唐三藏AI yourshifu (新模式下的平台)
『伍』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市場總監
正常來講,銷售不可能提升到總監的,因為銷售和營銷是兩個概念,針對的不同,比如:公司推出一種減肥產品,市場銷售人員需要做的是根據公司要求做好銷售、促銷等細節工作,這當然是說技巧方面了。而總監的作用就是根據產品開發的初衷和產品特點針對各區域、各消費群體制定相關的SP或者市場預期計劃,具體到執行和總監就沒關系了,但是總監姚監督進度及時調整策略。
不知道你懂了沒,再舉個例子:比如你手裡有個新產品,渠道供貨相當優惠,消費調查反映良好,如果你是總監的話你第一要做的就是想怎麼推廣?當然推廣的最好辦法就是招聘優秀的銷售人員。而銷售員接到這個只是想的大多是銷售細節,比如產品怎麼好啊,怎麼便宜,怎麼能賣出去等。
如果你要做總監那麼你必須跳出銷售的圈子,站在經營者的角度去考慮事情,如果說總監是象棋中的帥,那麼銷售人員只是充當奪取勝利的一隻棋子。全局觀念和准確的心理定位是作為一個指揮者必須的素質。
你做主管了,首先恭喜你,你的辛苦沒有白費,你現在開始鍛煉如何使用你手中的人力資源吧,會用人了,你就成功了,有時候根本不需要你具備多高的素質,只要你具有伯樂的眼光。
『陸』 三個月如何從運營小白成長為互聯網運營總監
首先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標題應該是看了某些自媒體文章然後自己有想法了
運營版需要的是一定的經權驗積累,如果真的是一個運營小白三個月想成為運營總監我覺得比較難
除非你們公司這個位置空缺,你一直在運營崗,公司一時半會又找不到合適人選,可能會考慮內部晉升
運營總監需要掌握的很多,產品,用戶,活動,自媒體,數據分析,業務規劃,等等很多很多
新人積累經驗,多學習很重要
『柒』 金牌微信營銷講師培訓師有哪些劉傑克老師如何
劉傑克老師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金牌微信營銷講師培訓師,為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講授過微博營銷方面的課程,還曾在家樂氏、樂百氏等多家知名外資及民營企業任品牌經理、戰略總監、營銷總監及總裁。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捌』 一個電子商務運營總監要具備哪些能力
一個電子商務運營總監要具備能力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從宏觀方面來說的具有:
1、規劃能力 :首先需要對商業具有敏感度,否則無法明確市場定位,這一點是靈魂。商品線構建、市場推廣 、網站UI以及用戶的會員規則,都是根據這個來做。
2、產品策劃能力 :熟悉主流的B2C網店體系和流程,具備產品策劃經驗,在網站的版塊設置、界面、訂單、會員、商品等子系統有個人見解和實操經驗。
3、成本意識和監控能力 :B2C網站,運作的主體是商品、客戶和網站,運營總監的市場意識一定要敏銳,主打什麼產品、促銷商品、走量產品和利潤產品,要能監控運營成本,實現總體的利潤率控制
4、市場推廣:網站建好了,商品線規劃好了,網站要跑起來,那重點就是推廣了。知道客戶是誰,分布在哪些渠道,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能夠到達,什麼樣的方式成本較低,運營總監,總會有點市場資源,這是「干貨」。
5、數據分析能力 :結果為導向,數據告訴我們最真實的一面,數據才能指引我們提升。
其次,從職業素養來看的具有:
1、一份「務實的心態」,抗壓能力要強,前景都是美好的,可路途都是艱險的,沒有一份打持久戰的心態,很容易成為匆匆過客,這樣華麗麗飄過的已經太多。
2、寬容的心:撇開那種nb哄哄的所謂正規軍,真正悶聲掙錢的B2C或者是淘寶皇冠,目標導向、市場意識是最強的,小團隊的配合也是最好的。但別忘了,這些主力軍,大部分都是80,甚至90後,他們具有自己的主見,他們在乎自己的聲音,一個運營總監,很大的一個責任,是給他們創造一個激情、創造的氛圍,你對他們寬容的心有多大,他們會給予你意外的回報
3、管理能力:無規則不成方圓,氛圍是寬容的,可紀律同樣是需要嚴明的。圍繞目標,圍繞組織架構,設置合理的中層許可權、設置合理的低層員工流動性,設置合理的激勵機制,也是運營總監的一個主要職責。
4、一顆「事無巨細」的心。這不代表你沒有授權,不代表你很操心。細節決定成敗,關注而不幹預,同樣很關鍵。
總結:運營總監,作為一個B2C運營的軸心,目標的制定與導向、團隊的管理與激勵、個人的人格與魅力,缺一不可。個人認為,市場型的人比較適合但當這個職位。
最後,總監還要具有以下幾個戰略能力,很重要。
1、視野匹配:做為一個電商公司的總監,視野一定要比團隊里的其他人要開闊一些,在移動互聯的時代,跨界打劫已經成為了大概率事件,很多企業不是被同行打死的。典型的微信與簡訊、余額寶與銀行等等。
2、格局匹配:企業與個人一樣,都有自己的格局,眼光盯在哪裡很重要。格局決定了一個企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後面詳細聊。
3、能力匹配:溝通能力、分析能力、策劃能力、管理能力等等。不一定這幾個能力都非常出色,匹配就好。
『玖』 如何做好一名市場(營銷)總監
確定市場認可的目標
在剛入行的時候,我就決定要做到營銷總監的級別,為了快速實現這個目標,第一步就是跑到獵聘網上,把上面發布的所有招聘網路營銷總監的公告全部看一遍,然後匯總下來,最後得出一份網路營銷總監需要掌握技能和要求的清單。
這種方式得出的技能清單,最反應市場對網路營銷總監崗位的能力要求,把這個清單中的能力全部掌握到甚至部分掌握到,絕對能成為一名受市場認可的網路營銷總監。
這一步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有了明確可行且正確的目標,才能不走彎路並且正確、快速達到。
依靠工作實現目標
網路營銷總監能力和技能清單列出來後,我就開始計劃挨個去掌握。下面給大傢具體說下我是如何實現的。
1.通過工作實現。三年多時間里,我做了三份工作,我是按照能力清單去做找工作和換工作計劃的。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先列出清單中的某幾項技能,然後去找能幫助我實現這幾項技能的工作,不能實現的工作堅決不幹,哪怕給的工資再高;等在這個工作中將這幾項技能熟練掌握之後,再列出幾項技能,然後為能實現這幾個技能找新工作(當然,如果在原公司能掌握新的技能的話,就繼續在原公司工作,事實是,很少有公司能滿足這種要求)。
就是用這種方式,三年多的時間我共換了三份工作,經過這三份工作的歷練,讓我掌握了清單中的大部分技能。
當然,靠這種方式去找工作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你每次找的工作都是你所不熟悉的,人家憑什麼用你呢,這就要用到下面這招了。
業余時間自我積累
對互聯網行業人員來說,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有條件可以在業余時間里積累工作經驗,比如可以自己建個網站,搞個APP,然後去推廣;可以搞一個個人微信公眾號,然後去運營去推廣;也可以自己開電子商務網站等等。
自己在業余時間做的這些事情,也是工作經驗,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會被認可,甚至比在公司工作的經歷獲得的認可度還要高。
我就是在業余時間里,做這么些事情,通過這種方式,第一,可以掌握到了在所從事的的工作中無法涉及到的能力,第二,也為進入需要擁有這些技能的人才的公司打下基礎。
研究成功案例
通過工作和業余時間做自己的事情這兩個方式,已經能掌握到清單中的大部分技能,但是,對於一部分技能來說,還是無法掌握到。
因為無論是在公司還是業余時間的兼職,資源都是有限的,沒有條件也沒有機會讓你將所有的營銷技能全都實踐一遍。
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用到純學習的方式了,但不是去所謂的培訓班或者是看理論方面的書籍,而是研究案例。每年,營銷行業都會有很多經典的營銷事件,這些優秀案例是最佳的提升能力的「老師」。
搜集優秀的營銷案例,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習慣了,三年來,我搜集了大量案例(如果對營銷案例有興趣的話,可以聯系本人,很樂意和大家分享),然後仔細對比研究,總結不同營銷方法的規律和技巧。到目前為止,每一種營銷方式我都總結出了規律和經驗。通過這種方式,即使你沒有親身去實踐過某一種營銷方法,也能熟練操作它。
提升名氣
好吧,通過上面三種方式,基本將清單上的技能全部獲取完畢,從純工作技能上來講,勝任營銷總監已經沒有大問題。但是,還欠缺一點內容,就是——名氣。
有了一定的名氣,你的種種能力才更會被企業認可,尤其是在找營銷總監這種高端崗位的時候,沒有名氣的話,可能連展現你具備營銷總監能力的機會都沒有。社會就是這么現實,就是拿名氣來評判你的能力。
我是如何來提升自己名氣的呢——寫文章。我在科技類媒體(創業邦、鈦媒體、雷鋒網、艾瑞網、速途網以及站長類網站)發表過不少的文章,並在各大自媒體平台都開設了專欄。
知名科技媒體作者的頭銜,對我成為網路營銷總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且,寫文章投稿除了提升名氣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直接體現你的能力。我寫的文章都是營銷技能方面的,是自己的實際經驗以及研究案例後總結出的各種規律。
我的老闆就是看我發布的這些技能文章後,才認可我的能力的。
積累資源
這里說的資源包括資料資源和人脈資源,人脈資源下次再說,這次只說下資料資源。
前面說過,我積累了大量的營銷案例,這些案例除了用於學習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用來借鑒,不是自誇,任何一種營銷方式,我都有大量的案例,需要做某種營銷方式方案的時候,不需要再去挖空心思想思路和方法,可以直接拿來借鑒。
除了案例資料外,還要搜集優秀的網站、營銷渠道、第三方營銷公司、各種營銷平台以及有借鑒價值的微信公眾號等等資源,這些資源會讓你在工作中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