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蒙牛微信營銷

蒙牛微信營銷

發布時間:2021-08-11 12:06:30

Ⅰ 蒙牛的事件營銷

功的成長,離不開成功的營銷! 僅僅是短短的幾年,蒙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竟然屹立於奶製品的華山之巔,憑什麼? 研究蒙牛的營銷之道,能夠帶給我們很多關於營銷和企業成長的有益思考。 蒙牛營銷,至少有兩個成功的基礎:
第一, 是好產品

好產品製造強大的營銷力!

今天的營銷理論,五光十色,紛繁復雜,但是,身處企業,面對眾多經營要求,使用眾多營銷手法,其出發點,首先要有一個好產品。

我很認同國內一位資深營銷人的觀點,那就是,中國市場營銷成功的首要因素,是產品。蒙牛的成功,正是首先推出了一個好產品。

以廣州市場為例,2000年的廣州,並沒有太強的喝奶習慣,本地也有燕塘、晨光等品牌,伊利、光明、達能等也早已進入。但是,在蒙牛之前,推廣「鮮奶」、「酸奶」的很多,沒有哪一個品牌強勢推廣「純牛奶」!「純牛奶」雖然只是一個概念,但是,它讓消費者認為這種牛奶更有營養,比鮮奶更好。一個好的概念,使產品成功了一半,作為食品和日常消費品,如何實現反復購買,也是關鍵。蒙牛的純牛奶,恰恰是口感特別香,濃濃的,不甜不膩,那種香濃的感覺,很容易讓消費者認為這是好東西。正是有了這個好產品,蒙牛才能迅速征服消費者,侵略其他品牌。

而今,很多品牌只是醉心於產品概念的攫取,卻不去關注產品質量,導致嘗試性購買很多,反復購買很少,企業難於長久,很難做大。蒙牛在營銷中,既重視概念,又重視產品質量,值得眾多以為炒作概念的品牌思考。

純牛奶成功之後,蒙牛進軍冰淇淋市場,也是首先從好產品出發,一舉成功。例如,其開發的「隨變」冰淇淋,就是從大家經常說的口頭禪尋找概念,「隨變」這個名稱,很容易記憶,很容易對話,如,吃什麼冰淇淋?隨便(隨變)!通俗、幽默易傳播。

第二, 是從企業能力和產品優勢出發,執行切實可行的推廣

蒙牛第一次把自己推廣給消費者,靠的是有效推廣!

記得,第一次看到蒙牛,是幾年前。在廣州我居住的小區附近,幾個女孩子,在做液態奶的促銷。她們穿著有點不倫不類的蒙古族傳統服裝,請人們品嘗「蒙牛」這個新品牌,並打出了優惠的POP。純粹是出於職業習慣,我去品嘗了,並從方便的角度,買了一箱。

那是2000年的秋天,當時的廣州,並不流行喝奶。但是,當我喝了蒙牛之後,頓覺這個新生品牌的牛奶,「味道好極了」,又濃又香,口感遠勝於我曾經習慣的品牌。於是,我認定,如果這個品牌能堅持下去不死掉,堅持推廣,一定能贏得市場的認同。

於是,我成了蒙牛的消費者。慢慢的,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同事,他們的早餐牛奶也開始喝蒙牛了(原來很多人早上不喝牛奶的),而且,大家會相互交流,共同贊賞這個新品牌「真的味道很香啊!」

沒有太多廣告,蒙牛通過推廣,走出了「贏」銷第一部。

根據經濟學的觀點,資源總是稀缺的!蒙牛起步之初,雖然有所家底,但是,肯定不寬裕。一個剛剛起步的企業,如何踏出市場推廣的第一步,如何利用有限而寶貴的資源,去贏取第一場勝利?蒙牛提供了很好的案例。那就是,堅決根據企業的資源能力,從踏實的點對點的推廣開始!

但是,堅實、艱苦的點對點的推廣,並不是無可奈何之舉,而是相對合理的資源發揮。想想蒙牛當年,沒有品牌號召力,如果僅僅是做拉動營銷,比較困難,投入大,風險大。但是,蒙牛好在哪裡呢?如前文所述,蒙牛是一個好產品,是一個概念超前、口味香濃的好牛奶!作為一個好喝的牛奶,你反復通過廣告說,不如讓消費者嘗一嘗!所以,從營銷的角度,從節省資源推廣的角度,實地推廣,推進市場對新品牌的接受,是蒙牛經濟而有效的舉措。

而市場上,太多奢望一喊成名的品牌,迷信廣告一喊,市場開花。其實,每一個成功的品牌,每一個拉動市場的廣告,都有其背後的基礎,廣告不過是其中的催化劑。每一個投廣告的老闆,在產品和營銷政策都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每一個企圖通過廣告一喊成功的品牌,都要慎重。

在切入市場成功之後,蒙牛開始大踏步前進,開始更強的侵略和超越。

近年,中國奶製品市場,風起雲涌,先是光明在全國自得其樂,各地都有自己的土品牌,突然,從內蒙古冒出一個「伊利」,攪得全國的奶品牌都豎起耳朵,警覺地看著市場;再突然,從內蒙古,從伊利卧榻之旁,又冒出個蒙牛,呼呼剌剌地侵略著大家的領地,甚至把伊利都甩在後邊,成長為液態奶領先者。於是,液態奶市場,競爭空前激烈!

在競爭和成長中,我們依然看到蒙牛的睿智和犀利!

首先,還是產品。

蒙牛的產品概念開始寬泛,開始圍繞生活需求,開發純牛奶之外的眾多產品。特濃奶、酸牛奶、甜牛奶、鮮奶干吃片等層出不窮。

在產品規格上,蒙牛敏銳地捕捉著消費者的心態,不斷推出250ml、500ml和1L的單支裝。

更令人欣賞的是,為了擴大超市的整箱銷售,蒙牛很早就推出了12盒裝的小箱包裝。這樣,就解決了很多家庭婦女采購時搬不動大箱的難題,在超市裡大受歡迎。

其次,是終端的推廣

當蒙牛發展起來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蒙牛幾乎沒有停頓過促銷活動!每逢周末或節假日,總能看到大堆大堆的蒙牛堆頭促銷,極具聲勢,贏得了很多的隨機購買機會。

蒙牛的這種經常到幾乎是常態的促銷,甚至令我懷疑,蒙牛的定價策略很高明。那就是促銷價就是其實際期望的零售價,但是,當他在商場報高了零售價之後,為自己經常性的促銷贏得了條件,可以經常搞促銷,經常帶給消費者心動和驚喜。如果是這樣,蒙牛的終端銷售,棋高一著

第三,是陳列

蒙牛在終端,毫無疑問是推崇整箱陳列。除了單支陳列外,蒙牛藉助其促銷,大量進行貨架上的整箱陳列。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整箱購買,習以為常,而蒙牛的這種陳列方式,恰恰擴大了單次購買量,自身銷量無疑增加很多。

第四、是有效的廣告和推廣

當蒙牛成為領先品牌時,我們可以看到,蒙牛開始設立品牌區隔,開始強化廣告拉動,開始重視事件營銷,而不是保守。我們看到,近期,蒙牛的廣告量很大,而且重視中央台的投放,藉助中央台,樹立領先品牌的權威形象。藉助中國載人航天的壯舉,蒙牛投巨資贊助,投巨資推廣,從電視廣告、路牌到終端,統一傳播,形成了極大的品牌沖擊和提升。

當品牌領先時,不保守,充滿銳氣,是蒙牛帶給我們的重要借鑒。

以上,是從純粹營銷的角度,考察了蒙牛成功的原因。從企業經營和成長的角度,蒙牛的成功還有以下原因:

第一是人。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要忽略,蒙牛背後的團隊。蒙牛的經營團隊,曾經是天下第一的伊利的「當家花旦」,蒙牛的策劃人,曾經是成功的伊利的策劃人。這個團隊,就像當初的步步高一樣,決不是簡單的幾個人,而是經營精英的集合,是智慧、經驗的集合,是社會資源的爆發點。

第二是蒙牛所處地方政府的支持

第三是蒙牛的戰略夥伴。據悉,利樂公司,對蒙牛的發展至關重要

第四是蒙牛的成功融資。在企業高速發展過程中,蒙牛得到了各方資金的支持,包括股市融資。

第五是蒙牛的機制。好的機制,能締造強大的生產力。從各方披露的信息來看,蒙牛建立一個能夠有效發揮人力資源能力的良好機制,企業運行在高效、積極、主動的狀態下。

第六是區位優勢。蒙牛做牛奶生意,有一個天然優勢,就是能蒙古大草原。大草原、無污染、奶源好、口味香、營養好,這很容易讓人接受。

成功自有道!

蒙牛的成功,是智慧和勤奮的結果,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也是同行遲鈍、缺乏作為的結果。

從營銷的角度,祝願大家都從蒙牛的成功中汲取營養。

從國民健康和我自己健康的角度,期望蒙牛做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香濃的牛奶里,不要進行太多的增稠劑和香味劑的添加。

對社會負責,奉獻健康的產品,才能建設長久健康的企業。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0427929.html?si=5

Ⅱ 微信朋友圈裡的兼職靠譜嗎蒙牛全員營銷微商城是怎麼回事

感覺這個不怎麼靠譜的

Ⅲ 蒙牛最近怎麼了,為什麼好多人在微信賣蒙牛慢燃

據我所知,是因為很多微‏商‏都在代‏理‏慢‏燃,入口有燕麥顆粒,口感豐富,回味無窮~奶味不算很濃, 但是感覺淡淡的甜甜的,一句話就是好喝。現在已經是我家裡冰箱必備奶品了。

Ⅳ 蒙牛做了哪些跨界營銷蒙牛和滴滴合作過嗎

跨界抄營銷是近幾年營襲銷的熱潮,在本行業之外尋求同樣具有國際化臉譜的戰略合作夥伴,這是國際品牌的通行做法,蒙牛與可口可樂,蒙牛與江小白,蒙牛與滴滴都進行過合作,蒙牛以「讓每個中國人身心健康」為願景的蒙牛,通過與星巴克、NBA等的合作,成功將品牌效應做大。

Ⅳ 蒙牛乳業在微信上搞三級裂變營銷,發展下線代理,是不是非法傳銷呀!身邊的好多人都在做!國家規定這就

賣產品怎麼是傳銷呢請問,傳銷能給你貨嗎

Ⅵ 快消品牌如何做好微信營銷

快消品作為與人們日常生活最為貼近的消費品,時常在營銷創新方面走在時代的前列,從當年的大寶、健力寶到當今的洋河、加多寶等,它們均不同程度地引領了行業營銷的步伐。社會化媒體時代的來臨,使這些快消品品牌重新看到了機會。
自微信公眾平台開放以來,「微信營銷」這一詞就異常火熱。前有微信賣水果牛人月利潤4萬,後有微信賣酒達人月銷5萬,互聯網江湖上時常傳來的這些聲音令人艷羨不已,但這些案例雖也是快消品的成功營銷案例,卻終究只是一些個人商家的經驗,無法運用到品牌的微信營銷上。微信公眾平台開放不到一年的時間,快消品行業對於如何運用微信基本還在探索之中,連在微博上風生水起,時常做出令人拍案叫絕的諸如「對不起體」、「吶喊體」的加多寶也並沒有再微信上有精彩的表現。那麼快消品品牌該如何來做微信營銷呢?
陪聊式微信營銷
說到快消品的微信營銷,還是繞不開杜蕾斯(別跟我說杜蕾斯不算快消品,請問你一個月用幾盒?),它在江湖中首創的陪聊式營銷贏得了極高的江湖地位。 眾所周知,微信公眾平台也具有媒體屬性,但它與微博還是完全不同的,與微博相比,它的精準性、私密性和互動性更強。正是基於此,一開始,許多微信用戶是抱著能與品牌進行一對一式的聊天來收聽品牌的公眾賬號的,但大多數用戶在關注了品牌並試圖與其聊天之後,發現對方根本不像微信上的好友,而更像一部機器。於是在微信這個私密空間進行互動本來是一件可以為品牌加分的事,最後由於體驗不佳反而成了一件減分的事。相信有過這種糟糕體驗的用戶一定對品牌微信異常失望。 正所謂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服務,既然大多數品牌微信都不能在與用戶溝通上帶來良好的體驗,杜蕾斯就站出來填補了這塊空白。杜蕾斯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專門成立了8人陪聊組,與用戶進行真實對話,對話也一直延續微博上幽默、雙關的風格,使用戶對其「性趣盎然」。同樣是快消品品牌,飄柔在微信營銷上也走了這條路,不過它還在這方面做出了改良。 飄柔在微信中以「小飄」自稱,關注飄柔後,用戶會發現「小飄」不只能陪聊,唱歌(這一點有點像星巴克的自然醒專輯播放服務)、星座運程指導等也是樣樣精通。能有一個人陪你聊天,給你唱歌,跟你分享星座運程,這樣人性化的品牌可能沒人會不喜歡吧!陪聊式品牌微信滿足了許多用戶希望私密聊天的需求,因而廣受歡迎,但這種方式帶來的挑戰也比較大,當品牌收聽者達到一定數量級以後,需要更多的專職陪聊人員來維護,當人員不足的時候,很可能會影響收聽者的體驗,因此當收聽者達到一定數量後,品牌該如何改良這一模式,需要進一步考慮。
促銷式微信營銷
快消品唯快不破,什麼樣的營銷方式如果能夠對銷售起到直接的作用,那便達到了營銷的最大目的。作為在中國廣為人知的品牌,星巴克在中國有非常廣大的客戶群體,不少人關注星巴克,是希望能收到星巴克的優惠券或者優惠信息。 星巴克的微信賬號固然附有品牌傳播的任務,但它更大的目的是滿足客戶希望得到優惠的需求。星巴克的優惠信息不是生硬地告知,而是運用社會化營銷的方式:精美設計的海報、與時事結合、關愛般的文案都會使它的促銷信息看起來不那麼地生硬。星巴克的微信內容主要針對的是它的用戶,而它的促銷信息又滿足了用戶求優惠的最直接需求,因此它的內容推送並不會使大部分的收聽者反感。而與星巴克調性相符的促銷信息不只會吸引更多的關注,促進銷售,也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品牌傳播的任務。
客服式微信營銷
每一個品牌在進入微信公眾平台之前,都需要想清自己的定位,需要想清自己來微信公眾平台是干什麼的。許多品牌一窩蜂地湧入微信公眾平台,但進來後才發現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於是只能像運營微博那樣,整一點雞湯,發一點企業新聞,那基本上對於大多數收聽者來說,它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蒙牛這個品牌因其多次出現產品問題,常年來口碑一直備受詬病。去年蒙牛新總裁上任,並在不久發布「只為點滴幸福」的全新slogan,隨後包裝也全面革新,欲給消費者帶來「新蒙牛」的印象。 在社會化媒體端,蒙牛也試圖以全新的形象示人。蒙牛的微信公眾賬號於5月上線,其微信賬號雖然名字為「蒙牛乳業」,但從內容來看,其實它的定位是微信客服,主要意義在於與消費者溝通,回答消費者的一些疑問。 關注蒙牛乳業微信後,可以看到其下方有三塊內容:對話備忘、焦點提問和牛奶君說。這三塊內容部分起到了品牌的傳播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點開對話備忘中的歷史遺留問題,便可了解蒙牛過往的產品問題,主動正視過往的問題,這一點還是比較難得的。但蒙牛的主要工作還是放在了客服上,5月21日,蒙牛在微博發起「你的疑問,我的責任」活動,主動邀請網友到微信上提問,之後蒙牛微信便定調客服微信。 目前蒙牛微信的粉絲已超過2000名,蒙牛微信每天都會人工回復超過幾百個問題,隨著收聽用戶的增多,這個數量必然會越來越大,基於客服即品牌這一理念,這對蒙牛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品牌微信做客服的好處有兩個,一是不騷擾,強制被接收信息是大部分微信用戶厭煩的,而蒙牛品牌通過定位微信客服使收聽者在需要信息時才會收到信息,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二是可以在封閉空間內解決產品問題,關於這一點不少消費者可能遇到過買到有問題的產品卻投訴無門的情況,有了這個通道,消費者就多了一個投訴反映的途徑,而及時的客服處理也利於企業在源頭上防止企業危機。試想有一天,蒙牛所有的外包裝上都有微信二維碼,而消費者在買到有問題的產品後,就可以直接掃描然後與蒙牛反映問題了。 與消費者直接對話,是品牌的重要意義之一,在品牌營銷層面,客服的服務和表現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品牌,用客服服務來提升信任,進而凸顯品牌的形象,這便是客服微信的品牌營銷之道。
快消品品牌如何做好微信公眾平台
如果說促銷式營銷是滿足了客戶最直接的求優惠需求,陪聊式微信營銷是滿足了收聽者溝通的需求,客服式微信營銷就是滿足了用戶希望解決問題的需要。不同的品牌面對不同的用戶需要有不同的微信營銷策略,但筆者認為以下幾點是大部分品牌都可以借鑒的。
1.定位。
不同的品牌微信需要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不同的定位,這里的定位包括兩方面,首先是基於自身的定位,你是要做品牌、產品還是客服?自身定位不同,內容是不一樣的;其次是基於收聽者的定位,你的收聽者應該是你的鐵桿用戶、普通消費者還是經銷商,它的內容也是不一樣的。蒙牛微信的自身定位為客服微信,而收聽者定位為消費者,此定位使蒙牛專注於回答收聽者的疑問,解決收聽者遇到的問題。
2.無騷擾。
對於大多數微信用戶來說,他們最反感的就是公眾賬號高頻率地推送自己並不感興趣的內容。如何做到不騷擾,對大多數品牌來說是個難題,推送少了,起不到傳播的作用,推送多了,可能引起收聽者厭煩取消關注。但就微信這個相對私密的平台來說,品牌微博的內容應該做到寧缺毋濫,去繁從簡。如果品牌微信定位為客服,那就要盡量少發內容,主要精力放在互動和溝通上,如果定位為產品,就要對內容精挑細選,並選擇合適的對象推送,對於定位為品牌傳播的微信,一周推送的內容最好不要超過3次。
3.CRM客戶管理。
微信公眾賬號的後台可以對所有的收聽者進行分組管理,品牌微信一定不能忽略這個功能。一般來說,品牌微信可以建設六類收聽者,包括消費者,活動用戶,行業人士,媒體記者,企業員工和經銷商夥伴;而產品微信可以建設三類收聽者,包括潛在用戶,重度粉絲和會員。分組建好之後,再推送內容時可以分范圍推送。比如若推送內部新聞,可以推送給企業員工,若推送企業申明,可以推送給媒體、行業人士,若推送促銷信息,可以推送給消費者等等。這樣可以適量避免把不需要的內容推送給用戶的狀況。
4.雙微整合。
微信和微博是不同的兩個產品,一般的品牌都同時擁有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如何將二者更好地分工合作,是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分工方面,小米和蒙牛都是採用微博做傳播,微信做客服的策略,基於微博和微信屬性的不同,大多數品牌都可以採用這個策略。在合作方面,企業需要將兩個平台打通,首先是內容的打通,在這方面蒙牛的「你的疑問,我的責任」便實現了雙微的互通,蒙牛的「你的疑問,我的責任」發布於微博並在微博傳播,然後將有疑問者引入微信,當然更好的做法是再次將微信上的焦點問答、有趣對話等曬到微博上進行二次傳播。其次是粉絲的打通,微博上的粉絲很大部分也可以轉化為微信的粉絲,一旦粉絲轉化成功,他很可能主動將微信上的內容放到微博上來傳播。比如不少杜蕾斯微信的關注者就經常將一些有趣對話放到微博上,放大杜蕾斯微信曝光量的同時,吸引更多人關注杜蕾斯微信。 上面說了快消品品牌微信營銷的三種模式,一種陪聊式,一種促銷式,一種客服式,當然快消品品牌微信營銷一定不只限於這兩種模式,但無論是什麼模式,都是在做好上面說的定位、無騷擾、CRM客戶管理和雙微整合這四點的基礎上來做的,做好這四點才有可能進行微信營銷模式的創新。

Ⅶ 蒙牛做了哪些跨界營銷有作用嗎

跨界營銷顧名思義是跨界合作,挑選好合作對象當然會有不一樣內的效果,這年頭品容牌聯名餐廳倒是見過不少,但是像蒙牛這樣不聯名、以直營形式跨界實在少見。提起蒙牛,很多人立刻會聯想到酸酸乳、牛奶以及內蒙古草原牧場,現在蒙牛跨界做起了飲品店「南小貝」,在奶源和品控方面都以奶製品的標准進行把控,目標是打造屬於蒙牛的自有品牌。

Ⅷ 蒙牛營銷

功的成長,離不開成功的營銷! 僅僅是短短的幾年,蒙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竟然屹立於奶製品的華山之巔,憑什麼? 研究蒙牛的營銷之道,能夠帶給我們很多關於營銷和企業成長的有益思考。 蒙牛營銷,至少有兩個成功的基礎:
第一, 是好產品

好產品製造強大的營銷力!

今天的營銷理論,五光十色,紛繁復雜,但是,身處企業,面對眾多經營要求,使用眾多營銷手法,其出發點,首先要有一個好產品。

我很認同國內一位資深營銷人的觀點,那就是,中國市場營銷成功的首要因素,是產品。蒙牛的成功,正是首先推出了一個好產品。

以廣州市場為例,2000年的廣州,並沒有太強的喝奶習慣,本地也有燕塘、晨光等品牌,伊利、光明、達能等也早已進入。但是,在蒙牛之前,推廣「鮮奶」、「酸奶」的很多,沒有哪一個品牌強勢推廣「純牛奶」!「純牛奶」雖然只是一個概念,但是,它讓消費者認為這種牛奶更有營養,比鮮奶更好。一個好的概念,使產品成功了一半,作為食品和日常消費品,如何實現反復購買,也是關鍵。蒙牛的純牛奶,恰恰是口感特別香,濃濃的,不甜不膩,那種香濃的感覺,很容易讓消費者認為這是好東西。正是有了這個好產品,蒙牛才能迅速征服消費者,侵略其他品牌。

而今,很多品牌只是醉心於產品概念的攫取,卻不去關注產品質量,導致嘗試性購買很多,反復購買很少,企業難於長久,很難做大。蒙牛在營銷中,既重視概念,又重視產品質量,值得眾多以為炒作概念的品牌思考。

純牛奶成功之後,蒙牛進軍冰淇淋市場,也是首先從好產品出發,一舉成功。例如,其開發的「隨變」冰淇淋,就是從大家經常說的口頭禪尋找概念,「隨變」這個名稱,很容易記憶,很容易對話,如,吃什麼冰淇淋?隨便(隨變)!通俗、幽默易傳播。

第二, 是從企業能力和產品優勢出發,執行切實可行的推廣

蒙牛第一次把自己推廣給消費者,靠的是有效推廣!

記得,第一次看到蒙牛,是幾年前。在廣州我居住的小區附近,幾個女孩子,在做液態奶的促銷。她們穿著有點不倫不類的蒙古族傳統服裝,請人們品嘗「蒙牛」這個新品牌,並打出了優惠的POP。純粹是出於職業習慣,我去品嘗了,並從方便的角度,買了一箱。

那是2000年的秋天,當時的廣州,並不流行喝奶。但是,當我喝了蒙牛之後,頓覺這個新生品牌的牛奶,「味道好極了」,又濃又香,口感遠勝於我曾經習慣的品牌。於是,我認定,如果這個品牌能堅持下去不死掉,堅持推廣,一定能贏得市場的認同。

於是,我成了蒙牛的消費者。慢慢的,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同事,他們的早餐牛奶也開始喝蒙牛了(原來很多人早上不喝牛奶的),而且,大家會相互交流,共同贊賞這個新品牌「真的味道很香啊!」

沒有太多廣告,蒙牛通過推廣,走出了「贏」銷第一部。

根據經濟學的觀點,資源總是稀缺的!蒙牛起步之初,雖然有所家底,但是,肯定不寬裕。一個剛剛起步的企業,如何踏出市場推廣的第一步,如何利用有限而寶貴的資源,去贏取第一場勝利?蒙牛提供了很好的案例。那就是,堅決根據企業的資源能力,從踏實的點對點的推廣開始!

但是,堅實、艱苦的點對點的推廣,並不是無可奈何之舉,而是相對合理的資源發揮。想想蒙牛當年,沒有品牌號召力,如果僅僅是做拉動營銷,比較困難,投入大,風險大。但是,蒙牛好在哪裡呢?如前文所述,蒙牛是一個好產品,是一個概念超前、口味香濃的好牛奶!作為一個好喝的牛奶,你反復通過廣告說,不如讓消費者嘗一嘗!所以,從營銷的角度,從節省資源推廣的角度,實地推廣,推進市場對新品牌的接受,是蒙牛經濟而有效的舉措。

而市場上,太多奢望一喊成名的品牌,迷信廣告一喊,市場開花。其實,每一個成功的品牌,每一個拉動市場的廣告,都有其背後的基礎,廣告不過是其中的催化劑。每一個投廣告的老闆,在產品和營銷政策都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每一個企圖通過廣告一喊成功的品牌,都要慎重。

在切入市場成功之後,蒙牛開始大踏步前進,開始更強的侵略和超越。

近年,中國奶製品市場,風起雲涌,先是光明在全國自得其樂,各地都有自己的土品牌,突然,從內蒙古冒出一個「伊利」,攪得全國的奶品牌都豎起耳朵,警覺地看著市場;再突然,從內蒙古,從伊利卧榻之旁,又冒出個蒙牛,呼呼剌剌地侵略著大家的領地,甚至把伊利都甩在後邊,成長為液態奶領先者。於是,液態奶市場,競爭空前激烈!

在競爭和成長中,我們依然看到蒙牛的睿智和犀利!

首先,還是產品。

蒙牛的產品概念開始寬泛,開始圍繞生活需求,開發純牛奶之外的眾多產品。特濃奶、酸牛奶、甜牛奶、鮮奶干吃片等層出不窮。

在產品規格上,蒙牛敏銳地捕捉著消費者的心態,不斷推出250ml、500ml和1L的單支裝。

更令人欣賞的是,為了擴大超市的整箱銷售,蒙牛很早就推出了12盒裝的小箱包裝。這樣,就解決了很多家庭婦女采購時搬不動大箱的難題,在超市裡大受歡迎。

其次,是終端的推廣

當蒙牛發展起來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蒙牛幾乎沒有停頓過促銷活動!每逢周末或節假日,總能看到大堆大堆的蒙牛堆頭促銷,極具聲勢,贏得了很多的隨機購買機會。

蒙牛的這種經常到幾乎是常態的促銷,甚至令我懷疑,蒙牛的定價策略很高明。那就是促銷價就是其實際期望的零售價,但是,當他在商場報高了零售價之後,為自己經常性的促銷贏得了條件,可以經常搞促銷,經常帶給消費者心動和驚喜。如果是這樣,蒙牛的終端銷售,棋高一著

第三,是陳列

蒙牛在終端,毫無疑問是推崇整箱陳列。除了單支陳列外,蒙牛藉助其促銷,大量進行貨架上的整箱陳列。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整箱購買,習以為常,而蒙牛的這種陳列方式,恰恰擴大了單次購買量,自身銷量無疑增加很多。

第四、是有效的廣告和推廣

當蒙牛成為領先品牌時,我們可以看到,蒙牛開始設立品牌區隔,開始強化廣告拉動,開始重視事件營銷,而不是保守。我們看到,近期,蒙牛的廣告量很大,而且重視中央台的投放,藉助中央台,樹立領先品牌的權威形象。藉助中國載人航天的壯舉,蒙牛投巨資贊助,投巨資推廣,從電視廣告、路牌到終端,統一傳播,形成了極大的品牌沖擊和提升。

當品牌領先時,不保守,充滿銳氣,是蒙牛帶給我們的重要借鑒。

以上,是從純粹營銷的角度,考察了蒙牛成功的原因。從企業經營和成長的角度,蒙牛的成功還有以下原因:

第一是人。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要忽略,蒙牛背後的團隊。蒙牛的經營團隊,曾經是天下第一的伊利的「當家花旦」,蒙牛的策劃人,曾經是成功的伊利的策劃人。這個團隊,就像當初的步步高一樣,決不是簡單的幾個人,而是經營精英的集合,是智慧、經驗的集合,是社會資源的爆發點。

第二是蒙牛所處地方政府的支持

第三是蒙牛的戰略夥伴。據悉,利樂公司,對蒙牛的發展至關重要

第四是蒙牛的成功融資。在企業高速發展過程中,蒙牛得到了各方資金的支持,包括股市融資。

第五是蒙牛的機制。好的機制,能締造強大的生產力。從各方披露的信息來看,蒙牛建立一個能夠有效發揮人力資源能力的良好機制,企業運行在高效、積極、主動的狀態下。

第六是區位優勢。蒙牛做牛奶生意,有一個天然優勢,就是能蒙古大草原。大草原、無污染、奶源好、口味香、營養好,這很容易讓人接受。

成功自有道!

蒙牛的成功,是智慧和勤奮的結果,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也是同行遲鈍、缺乏作為的結果。

從營銷的角度,祝願大家都從蒙牛的成功中汲取營養。

從國民健康和我自己健康的角度,期望蒙牛做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香濃的牛奶里,不要進行太多的增稠劑和香味劑的添加。

對社會負責,奉獻健康的產品,才能建設長久健康的企業。

Ⅸ 蒙牛企業營銷戰略(簡單易懂)

1、攜手老大共創乳都

牛根生曾做過這樣的分析:從歷史上看,草原是牛的故鄉、奶的搖籃。千百年來,人們一提起內蒙古,首先想到的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膾炙人口的歌謠,不僅是寶貴的草原文化遺產,更是古人留給內蒙古的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從地域上看,世界畜牧專家認為,北緯45度左右是最佳的天然養牛帶;內蒙古大草原恰位於北緯40—45度。從產業看,全世界年人均消費牛奶約為100公斤,我國僅為10公斤;在我國,牛奶製品有著無比廣闊的市場空間,乳業被公認為朝陽產業。從現實看,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擁有量和牛奶增長速度均居全國第一;2000年,呼和浩特還確立了「奶業立市」的發展戰略。以上諸要素,都是內蒙古創乳業品牌得天獨厚的優勢所在。

整合歷史、文化、地理、經濟、現實的大背景、大資源,2001年6月,蒙牛公司攜手伊利以「我們共同的品牌——中國乳都」為主題,在呼和浩特市主要街道高密度地投放了公益燈箱廣告,將經營企業品牌與經營地區品牌有機地結合到一起。通過多種媒體的廣泛傳播,「中國乳都·呼和浩特」的概念已在國人心目中漸趨形成,蒙牛在為內蒙古創造了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的同時,不僅巧妙地擴大了自己的知名度,更打消了伊利的戒心。

蒙牛非常聰明的一點,就是非常清楚自己在特定的時間里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對於創業之初的蒙牛,首先需要佔領的是本地市場,那麼就不應該向國際知名品牌如達能、雀巢去借,也不應該向國內巨頭光明、三元去借。最好的選擇就是向伊利這樣的本地霸主借,借伊利的勢長自己的勢。同時借自己的地域優勢――呼和浩特這個全國最優的奶源之地。在這里,「中國乳都」之光除了照亮伊利,就是照亮自己了。而光明、三元等是無法借到這個光的。因此,他可以先在這里養精蓄銳,等到自己力量強大之後再沖殺出來。

2、借勢國際資本武裝

2002年12月19日,和林縣盛樂經濟園區蒙牛公司總部,一個隆重的簽字儀式正在舉行——3家著名的國際金融投資公司摩根士丹利、鼎輝、英聯共同向蒙牛投資2600萬美元。一般而言,企業是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才會產生對外融資的需求。蒙牛並不缺錢,為何要引進國際資本呢?蒙牛決策層有著自己深遠的考慮。

蒙牛的長遠目標是做「世界牛」。三家投資公司注資蒙牛後,均派出董事進入蒙牛董事會,使蒙牛的法人治理結構國際化,從而相應提升蒙牛的經營管理水平,使其向國際水準看齊。三家投資公司皆為實力不菲、知名度很高的國際財團。作為專業化的國際投資公司,在其投資行為發生後,必須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公布其交易信息。三家投資公司注資蒙牛後,也必須遵循上述程序。這就意味著蒙牛藉助國際資本的跳板縱身躍入了國際視野從而迅速擴大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蒙牛乳業在香港上市,摩根士丹利是兩家保薦人之一。

蒙牛的戰略時間表是:2003年,中國乳業領導品牌——已經做到了。2010年,世界乳業領先品牌——蒙牛團隊正以國際化的眼光、理性的思維、飽滿的激情,向著目標闊步前行。

3、贊助申奧初顯身手

借勢,看似比較容易,人人都可以借。但如何才能借得對,借得准,卻不是像說的那樣簡單。在《紅樓夢》里一心要掌握賈府實權的薛寶釵說過一句話:「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不管企業也罷,個人也罷,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好風」,自然也上了「青天」。那種只靠自己的力量達到成功的觀念早該扔掉了。

2001年炎熱的夏季,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申奧」事件上,奧運會歷來是商機無限,剛剛起步僅兩年的蒙牛瞄準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時機,打算藉助「申奧」的東風為「奧組委」捐助1000萬,打響在全國市場的第一炮。蒙牛當時的想法是:既然要借公益活動提升品牌,就必須搶占最佳資源,做中國「申奧」成功後的第一個捐款品牌,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品牌價值。經過慎重推敲,蒙牛將捐款日定在了2001年7月10日,此時「奧組委」即將成立,並且距離「申奧」成功的7月13日僅僅提前3天,正是萬眾矚目,翹首以待的時候,蒙牛此時出招,可將傳播效果最大化。

蒙牛當時想了一個恰倒好處的捐款理由:內蒙古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是蒙牛的大本營,在1999年蒙牛成立之初是一片荒地,是北京市西城區對口幫扶捐資100萬元,啟動了盛樂經濟園區,可以說蒙牛與盛樂經濟園區是同步發展起來的,蒙牛正是藉助這個淵源,喊出了「北京援我100萬,我助北京1000萬!」的口號。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蒙牛在這個時候捐款,讓人們感覺到了中華民族「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

因此,蒙牛打出了「一厘錢精神,千萬元奉獻」的旗幟,意思是蒙牛在每袋牛奶、每根雪糕的銷售收入中各提取一厘錢,累計提取1000萬元,分期分批捐給「奧組委」,這樣,蒙牛的公益行為就天衣無縫的與消費者聯系在了一起,讓每個購買蒙牛產品的消費者感覺到為「申奧」做了貢獻,即體現了消費者的個人價值,又升華了蒙牛品牌形象,可謂一箭雙雕。

閱讀全文

與蒙牛微信營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慢病隨訪人臉識別推廣方案 瀏覽:188
什麼是禮品營銷方案 瀏覽:997
生態基地的策劃方案 瀏覽:921
志願者服務隊換屆策劃方案 瀏覽:697
電子商務公司前置審批 瀏覽:17
茅台醇電子商務是傳銷 瀏覽:656
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知識 瀏覽:451
酒吧舞台人員策劃方案 瀏覽:243
4s店周末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99
跑步賽事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90
教師跟崗培訓方案 瀏覽:147
安全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64
校本培訓使月學校教育經費方案 瀏覽:569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 瀏覽:263
電子商務基礎理論與實踐a卷 瀏覽:564
電子商務協會上海 瀏覽:699
銷售技巧培訓方案 瀏覽:548
國際書畫展策劃方案 瀏覽:71
促銷活動結果分析 瀏覽:958
商場節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