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下一個風口:體驗式營銷效果如何衡量
隨著消費者體驗在整個購物旅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廣告主也開始把更多的預算和精力轉到體驗式營銷上來。
借用體驗式營銷代理公司George P.Johnson的總裁Denise Wong的話來說,兩三年前,廣告主還把體驗營銷看做額外的支出,而現在他們開始把原本花在媒體上的預算都花在體驗上了。芝加哥代理公司AgencyEA的聯合創始人FergusRooney認為,「89%的內容都被消費者忽略了」,因此他的客戶在體驗營銷上的投入費用,以每年10%-14%的速度在增長。
廣告主預算在轉移,代理公司也在跟上。很多代理公司都為廣告主打造各種體驗活動,但對於代理公司來說,難的地方不在於如何打造一場體驗活動,而在於如何向廣告主證明,花的錢是值得的。一些代理公司把這個視作下一個風口,未來幾年裡,誰能制定出有說服力的體驗式營銷效果衡量標准,誰才能證明自己。
繞過消費者的屏障
體驗營銷並不是新的營銷方式,但引起廣告主重視並把預算大幅轉到體驗營銷,卻是最近兩年才有的事情。根據品牌體驗代理公司Freeman和數據公司SSI在2017年5月發布的《Freeman全球品牌體驗研究》數據顯示,三分之一的CMO表示將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把預算的21%~50%花在品牌體驗營銷上。
這種轉變背後有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傳統廣告被消費者所屏蔽,而體驗式營銷可以實現品牌與消費者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很多廣告主會發現,自己辛苦製作的數字廣告根本無法觸達消費者,甚至是一些精心製作的內容,也被消費者所忽略。「現在通過傳統廣告很難達到效果」,萬事達卡首席營銷官Raja Rajamannar表示,「消費者注意力越來越短暫,廣告主該如何繞過屏障,把品牌和產品的信息傳遞給消費者?」答案是體驗。萬事達卡已經在最近兩年把重心放在體驗營銷上。
「我們不僅傳遞信息,還給消費者一個嘗試的機會。」Denise Wong這樣評價體驗式營銷的價值。
更重要的是,如捷豹路虎北美體驗總監Michael Curmi所說,體驗是消費者為數不多可以直接與產品接觸的機會,也是品牌與消費者可以進行開放式對話的為數不多的機會。
「在營銷圈有個共識,品牌體驗能夠提高品牌忠誠度。」Freeman的CMO Chris Cavanaugh說,「60%的CMO認為,品牌體驗可以與核心受眾之間保持緊密的關系。90%的CMO認為品牌體驗能夠帶來與消費者面對面的互動。」
二是體驗營銷有很強的可分享性。當消費者在體驗活動中有收獲時,他們願意自發地通過社交媒體進行傳播,同時體驗活動也可以產生內容用於品牌的後續傳播。2017年5月,M&M's在推出新口味的焦糖時,在時代廣場做了一場體驗活動,它利用AR技術把時代廣場上的數字廣告牌變成一個M&M's拱廊,消費者用自己的手機就可以穿過拱廊。這個活動當天在時代廣場吸引了26000名消費者,在Twitter上,M&M's標簽#UnsquareCaremel被使用了超過2200次,並獲得了超過600萬的免費社交印象,到目前為止共獲得了4.66億的印象。
「體驗已經變得越來越可分享。」M&M's母公司瑪氏的公司事務與戰略計劃副總裁Andy Pharoah說,「社交媒體改變了一切。要成功,你必須要打造可參與互動的內容,如果沒有社交媒體的放大作用,體驗的價值也不會這么大。」
三是品牌可以在消費者的體驗中找到銷售轉化點。萬事達卡最近和施華洛世奇利用VR技術打造了一個電商新體驗,通過一個VR頭套,消費者可以看到施華洛世奇吊燈掛在不同的房間里的樣子,如果消費者在體驗的過程中對某款吊燈心動了,就可以直接在頭套上用萬事達卡下單購買。
「我們發現,消費者的體驗在整個過程中是無縫的,當他們在某個點心動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轉化成銷售。」RajaRajamannar說。
體驗營銷的硬指標VS軟指標
隨著廣告主預算的轉移,代理公司也開始從會議策劃轉向品牌體驗設計。例如代理公司GPJ就曾設計過一個體驗活動,讓一輛全新的道奇車在哈德遜河中央,穿過一個火籠駛上短程賽車道,同時還有5500名觀眾遠程觀看。
在聖迭戈動漫展,《銀翼殺手2049》設了一個虛擬現實體驗棚。
目前體驗營銷的效果衡量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其實衡量體驗營銷沒那麼復雜,只需要掃一眼受眾,就能知道你打造的體驗是讓受眾覺得「哇哦」還是「哦」,這是體驗營銷的軟指標。另一派則是數據派,凡事用數據來說話,這代表了體驗營銷的硬指標。
美國運通的全球夥伴關系和體驗營銷副總裁Deb Curtis就是持這種觀點的人:「數據變得越來越重要,對營銷人來說,有很多數據固然很好。但是體驗是一種情感連接,看消費者臉上的表情以及他們的反應,就是判斷體驗成功與否的最好標准。」
希望能幫到你!謝謝採納!
『貳』 什麼是體驗營銷
體驗營銷是指企業通過採用讓目標顧客觀摩、聆聽、嘗試、試用等方式,使其親身體驗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讓顧客實際感知產品或服務的品質或性能,從而促使顧客認知、喜好並購買的一種營銷方式。這種方式以滿足消費者的體驗需求為目標,以服務產品為平台,以有形產品為載體,生產、經營高質量產品,拉近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一)體驗營銷的體驗形式
由於體驗的復雜化和多樣化,所以《體驗式營銷》一書的作者伯恩德·H·施密特將不同的體驗形式稱為戰略體驗模塊,並將其分為五種類型:
1.知覺體驗
知覺體驗即感官體驗,將視覺、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等知覺器官應用在體驗營銷上。感官體驗可區分為公司與產品(識別)、引發消費者購買動機和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等。
2.思維體驗
思維體驗即以創意的方式引起消費者的驚奇、興趣、對問題進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為消費者創造認知和解決問題的體驗。
3.行為體驗
行為體驗指通過增加消費者的身體體驗,指出他們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型態與互動,豐富消費者的生活,從而使消費者被激發或自發地改變生活形態。
4.情感體驗
情感體驗即體現消費者內在的感情與情緒,使消費者在消費中感
受到各種情感,如親情、友情和愛情等。
5.相關體驗
相關體驗即以通過實踐自我改進的個人渴望,使別人對自己產生好感。它使消費者和一個較廣泛的社會系統產生關聯,從而建立對某種品牌的偏好。
(二)體驗營銷的操作步驟
1. 識別目標客戶
識別目標客戶就是要針對目標顧客提供購前體驗,明確顧客范圍,降低成本。同時還要對目標顧客進行細分,對不同類型的顧客提供不同方式、不同水平的體驗。在運作方法上要注意信息由內向外傳遞的拓展性。
2.認識目標顧客
認識目標顧客就要深入了解目標顧客的特點、需求,知道他們擔心、顧慮什麼。企業必須通過市場調查來獲取有關信息,並對信息進行篩選、分析,真正了解顧客的需求與顧慮,以便有針對性地提供相應的體驗手段,來滿足他們的需求,打消他們的顧慮。
3.從目標顧客的角度出發,為其提供體驗
要清楚顧客的利益點和顧慮點在什麼地方,根據其利益點和顧慮點決定在體驗式銷售過程中重點展示哪些部分。
4.確定體驗的具體參數
要確定產品的賣點在哪裡,顧客從中體驗並進行評價。譬如理發,可以把後面的頭發修得是否整齊,發型與臉型是否相符等作為體驗的參數,這樣在顧客體驗後,就容易從這幾個方面對產品(或服務)的好壞形成一個判斷。
5.讓目標對象進行體驗
在這個階段,企業應該預先准備好讓顧客體驗的產品或設計好讓顧客體驗的服務,並確定好便於達到目標對象的渠道,以便目標對象進行體驗活動。
6.進行評價與控制
企業在實行體驗式營銷後,還要對前期的運作進行評估。評估總結要從以下幾方面人手:效果如何;顧客是否滿意;是否讓顧客的風險得到了提前釋放;風險釋放後是否轉移到了企業自身,轉移了多少;企業能否承受。通過這些方面的審查和判斷,企業可以了解前期的執
行情況,並可重新修正運作的方式與流程,以便進入下一輪的運作。
(三)體驗營銷的主要實施模式
體驗營銷的目的在於促進產品銷售,通過研究消費者狀況,利用傳統文化、現代科技、藝術和大自然等手段來增加產品的體驗內涵,在給消費者心靈帶來強烈的震撼時促成銷售。
體驗營銷主要有以下八種實施模式:
l. 節日模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傳統的節日觀念對人們的消費行為起著無形的影響。這些節日在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同時,也深刻影響著消費行為的變化。隨著我國的節假日不斷增多,出現了新的消費現象——「假日消費」,企業如能把握好商機便可大大增加產品的銷
售量。
2.感情模式
感情模式通過尋找消費活動中導致消費者情感變化的因素,掌握消費態度形成規律以及有效的營銷心理方法,以激發消費者積極的情感,促進營銷活動順利進行。
3.文化模式
利用一種傳統文化或一種現代文化,使企業的商品及服務與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形成一種社會文化氣氛,從而有效地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觀念,進而促使消費者自覺地接近與文化相關的商品或服務,促進消費行為的發生,甚至形成一種消費習慣和傳統。
4.美化模式
由於每個消費者的生活環境與背景不同,對於美的要求也不同,這種不同的要求也反映在消費行為中。
人們在消費行為中求美的動機主要有兩種表現:一是商品能為消費者創造出美和美感;二是商品本身存在客觀的美的價值。這類商品能給消費者帶來美的享受和愉悅,使消費者體驗到了美感,滿足了對美的需要。
5.服務模式
對企業來說,優越的服務模式,可以征服廣大消費者的心,取得他們的信任,同樣也可以使產品的銷售量大增。
6.環境模式
消費者在感覺良好的聽、看、嗅過程中,容易產生喜歡的特殊感覺。因此,良好的購物環境,不但迎合了現代人文化消費的需求,也提高了商品與服務的外在質量和主觀質量,還使商品與服務的形象更加完美。
7.個性模式
為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企業開辟出一條富有創意的雙向溝通的銷售渠道。在掌握消費者忠誠度之餘,滿足了消費大眾參與的成就感,同時也增進了產品的銷售。
8.多元化經營模式
現代銷售場所不僅裝飾豪華,環境舒適典雅,設有現代化設備,而且集購物、娛樂、休閑為一體,使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也可娛樂休息。同時也使消費者自然而然地進行了心理調節,從而還能創造更多的銷售機會。
(四)體驗營銷的注意事項
1. 設計好的體驗
企業著力塑造的顧客體驗應該是經過精心設計和規劃的,即企業要提供的顧客體驗對顧客必須有價值並且與眾不同。也就是說,體驗必須具有穩定性和可預測性。此外,在設計顧客體驗時,企業還須關注每個細節,盡量避免疏漏。
2.量身定製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當產品和服務被定製化以後,其價值就得到了提升,提供的產品與顧客的需求也最接近。大規模地定製可以將商品和服務模塊化,從而更有效地滿足顧客的特殊需求,為他們提供優質價廉、充滿個性化的產品。此外電子郵件、網站、在線服務、電話、傳真等通訊手段,使公司可以迅速地了解客戶的需求和偏好,為定製化創造了條件。
3.在服務中融入更多的體驗成分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而服務更容易模仿,所以在服務中增加體驗成分可以更好地突出個性化和差異化,更好地吸引消費者。
4.突出以顧客為中心
以顧客為中心是企業實施體驗營銷時的基本指導思想。體驗營銷首先要考慮體驗消費的環境,然後才考慮滿足這種消費環境的產品和服務,這是一種全新的營銷思路,充分體現了顧客至上的思想。
5.注重顧客心理需求分析和產品心理屬性的開發
當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其心理方面的需求就會成為其購買行為、消費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企業營銷就應該重視顧客心理需求的分析和研究,挖掘出有價值的營銷機會。為此企業必須加強產品心理屬性開發,重視產品的品位、形象、個性、感性
等方面的塑造,營造出與目標顧客心理需求相一致的心理屬性。
6.構造基於體驗的價值鏈
就是將產品的研發拓展到相關領域中去,形成完整的價值鏈。
(五) 總結
體驗營銷以拉近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為重要經營手段,成為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新武器。但體驗式營銷並不是適合於所有行業和所有產品,產品只有具備有不可察知性,其品質必須通過使用才能斷定的特性,才可以運用這種方式。
體驗營銷(Experential Marketing)要求企業必須從消費者的感寫(Sense) ,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動(Act ),關聯(Re-late)五個方面重新定義,設計營銷策略此種思考方式突破了「理論性消費者」的傳統假設,認為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除了包含知識、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以外,還包含感官、情感、情緒等感性因素。體驗營銷的運用和引入從某種程度上給我國ERP產業帶來了「春天」。
在傳統的ERP營銷模式中,客戶只是被動地接受ERP企業的理念和產品。自己主動想了解的部分則很難獲取。而與注重ERP產品特色、功效的傳統營銷相比,體驗式ERP營銷更注重用戶的體驗。這些體驗產生於客戶光前經歷對其感覺、內心和思想的觸動。並將企業品牌,客戶聯系起來。體驗所帶來的感覺、感情、認知和關系價值最終也將取代產品的功能價值。此外,體驗營銷考慮到了用戶的需求。
體驗營銷(Experiential Marketing)是站在消費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和聯想等五個方面,重新定義、設計的一種思考方式的營銷方法。這種思考方式突破傳統上「理性消費者」的假設,認為消費者消費時是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消費者在消費前、消費中和消費後的體驗才是購買行為與品牌經營的關鍵。比如當咖啡被當成「貨物」販賣時,一磅賣300元;當咖啡被包裝為商品時,一杯就可以賣25元;當其加入了服務,在咖啡店中販賣,一杯最小要35~100元;但如能讓顧客體驗咖啡的香醇與生活方式,一杯就可以賣到150元甚至好幾百元。星巴克(Starbucks)真正的利潤所在就是「體驗」。在施密特博士(Bernd
H.Schmitt)所提出的理論中,營銷工作就是通過各種媒介,包括溝通(廣告為其之一)、識別、產品、共同建立品牌、環境、網站和消費者,刺激消費者的感官和情感,引發消費者的思考、聯想,並使其行動和體驗,並通過消費體驗,不斷地傳遞品牌或產品的好處。
『叄』 體驗營銷是什麼
體驗式營銷,是營銷從傳統工業生產到客戶導向的升級,是物質匱乏到產品過剩,是專計劃屬經濟到市場經濟,是滿足生存消費到生活消費升級的過程,是馬斯洛理論從生存需要到自我實現的必然過程。體驗式營銷,通過看(See)、聽(Hear)、用(Use)、參與(Participate)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調動消費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動(Act)、關聯(Relate)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重新定義、設計的一種思考方式的營銷方法。這種思考方式突破傳統上「理性消費者」的假設,認為消費者消費時是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消費者在消費前、消費中和消費後的體驗才是購買行為與品牌經營的關鍵。大家很清楚的看到,買奶粉的給孩子沖奶試飲,賣油的煎炒聞香,賣按摩椅的在機場,4s店免費體驗,都是體驗式營銷設定的場景,總結下來就是,讓消費者,看到,聽到,吃到,摸到,想到,然後買到,上癮後,建立了品牌忠誠度後,下次,再來!!!!
『肆』 什麼是體驗式營銷
體驗營銷指的是,通過看(See)、聽(Hear)、用(Use)、參與(Participate)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調動消費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動(Act)、聯想(Relate)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一種新型營銷方法。
現在無論是互聯網公司還是實體企業都越來越重視體驗式營銷。
互聯網所形成的網路有很多可以讓商家直接與消費者對接的體驗接觸點。這種對接主要體現在:瀏覽體驗、感官體驗、交互體驗、信任體驗。通過上述這些體驗活動給了消費者充分的想像空間,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用戶參與和分享的興趣,提高了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
『伍』 什麼是體驗式營銷
體驗式營銷是指在銷售當中,讓客戶參與其中,親身體驗產品的功能性專,在不同產品的對比屬下,體現銷售產品的優點,從而進行一系列產品的銷售的行為。體驗式營銷,在全面客戶體驗時代,不僅需要對用戶深入和全方位的了解,而且還應把對使用者的全方位體驗和尊重凝結在產品層面,讓用戶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體貼的一種營銷方式。
望採納
『陸』 體驗式營銷說了那麼多,哪些品牌真的做到了
體驗式營銷是一種營銷模式,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好像所有品牌都在走體驗式營銷的路,只能說做的比較好的品牌,沒有做到的品牌,你這個做到是一個做到極致的說法,但是用戶體驗是無止境的是在變化的!體驗營銷也是要隨之變化的!
『柒』 體驗式營銷模式是什麼
體驗式營銷是指復在銷售當中,讓制客戶參與其中,親身體驗產品的功能性,在不同產品的對比下,體現銷售產品的優點,從而進行一系列產品的銷售的行為。體驗式營銷,在全面客戶體驗時代,不僅需要對用戶深入和全方位的了解,而且還應把對使用者的全方位體驗和尊重凝結在產品層面,讓用戶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