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能告訴我一些關於米其林公司的詳細資料啊
米其林公司從輪胎廠到「生活產業」巨人
「百年老店」米其林,藉由技術創新、賽車行銷和旅遊數字化,重又煥發青春。
從打孔機、大型主機、PC到科技服務,藍色巨人IBM不再稱自己是「計算機公司」,但全世界人不會忘記IBM——當今世界,沒有永遠不變的產品,也沒有永恆的定位,卻可以有接近永恆的長青企業。
在汽車零配件這個很不主流的產業里,以製造輪胎起家的法國米其林(Michelin)公司,正如IBM般,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長青企業。在一九九六年歐洲媒體的一項品牌偏好調查中,產品一點都不「時尚」的米其林,竟然僅次於香奈兒(Chanel),成為「最受歡迎品牌」排行亞軍,連賓士車與可口可樂都不是對手!
米其林帝國身價創新高
這家從法國中部的小鎮Clermont-Ferrand起家的公司,原本只是製造腳踏車輪胎的工廠,從創業伊始在橡膠化工領域闖盪出「高科技」起,它一路伴隨著汽車工業的成長、起飛與成熟,至今已整整117年!即使「輪胎」這一行業已式微到不曾再和流行的語匯如「科技」、「創新」甚至資本社會中的「獲利」等被聯想在一起,但米其林這家公司的品牌過去五年來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現卻愈來愈亮眼,其變化幅度之大,連不少年輕的科技公司都望塵莫及。
2004年歐元狂飆,歐洲企業普遍受困出口萎縮的不利形勢下,米其林的年營業額卻寫下156億8900萬歐元的新高點,年度凈利高達5億1500萬歐元,每股獲利更達3.59歐元,在巴黎證商公會的CAC 40股價指數成分股中排行第三。取得這樣的佳績,米其林靠的是位於巴西與奈及利亞的6座天然橡膠樹農場,以及設在19個國家總共74座輪胎生產廠和遍布170個國家的龐大行銷系統,全年共生產出約1億9400萬條輪胎,同時向市場推出超過2000萬張地圖與指南手冊,所有這些構築起米其林跨行業、跨地域的龐大企業帝國。
靠思維和定位創新保第一
翻開長達百餘年的米其林歷史,它曾靠「技術創新」寫下不少第一,包括第一條可拆卸的輪胎、第一條可充氣的輪胎、第一條卡車輪胎,此外低壓輪胎、彩色輪胎、F1輪胎,甚至1915年出現的世界第一條「水泥馬路」,也都是這家公司的傑作。然而真正令米其林傳統產業長青的,卻不是技術,而是「思維創新」和「定位創新」。
在米其林的百年歷史中,它所遇到的轉型、擴張、尋找定位難關可謂無數。在兩次大戰前後的「民族工業」年代,它面臨的是德國大陸(Continental)、德國登陸普(Dunlop)這些歐洲品牌的競爭,輪胎廠必須在不同的民族國家設廠,來強調它的區域認同性。在1970年代後,新一波的全球化擴張,又讓米其林重新面對嚴苛的生存競爭。現任雷諾日產集團總裁、有歐洲「經營之神」稱號的戈恩(Carlos Ghosn)就指出:「米其林就是到了1980年代,才真正從一家歐洲區域型輪胎公司,走向全世界的。」
不過即使到今天,米其林已建立起如此龐大的全球化體系,但它的公司文化仍然保有不可思議的家族色彩。雖然早在1951年就在巴黎證交所公開上市,但從第一代的老艾鐸(Edouard Michelin Jr.)到1999年正式接班的現任執行長艾鐸(Edouard Michelin),一百多年來的經營權,依然維持在以「Michelin」為姓氏的家族繼承者手上,這在全球500強企業集團中,確屬稀有。
股權分配強調個人色彩
除了經營者的家族色彩之外,米其林的股權分配方式都相當特殊,除了像一般公司一樣持有上市股票的有限責任股東之外,它還有另一種屬於公司共同管理人才有的「普通合夥人股東」,換言之,股東必須以自己的財產來為公司財產擔負起無限的連帶責任。若公司經營不善而負債,普通合夥人在法律規范上,必須以自己的私人財產來承擔公司負債,且必須在股東大會同意的前提下,普通合夥人才能被認可或解職,而不能以持股比例自己片面宣布。在這樣的制度下,普通合夥人的薪水也與公司經營績效連在一起,而不是採用固定的薪水制。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特殊的文化與制度,讓米其林不僅保留了濃厚的家族色彩,也讓管理人的權力與個人色彩更為凸顯,更讓整個公司形成一種既活潑又保守的特殊氣質。
從米其林龐大帝國的組織架構來看,全球十二萬七千名員工,只分成十個一級的執行委員會來掌管不同產品的生產,以及亞、歐、北美三大區域市場和組織、財務等項事宜,組織架構其實相當扁平。新一代掌門人艾鐸接班後,也陸續出台了幾個企圖心旺盛的大動作,包括重新回到F1賽場,並加碼投入大量資源,讓米其林成為全球最大的賽車運動贊助商。此外也擴大舉辦能源車挑戰賽(Challenge Bibendem),卡住與未來新能源車的合作開發機會。更有甚者,該公司還大幅打造旅遊事業部門,不僅跨足車用導航系統,更結合手機、PDA與網站,形成一個龐大的數字旅遊服務網路。
百年旅遊事業跟上數字化
很難想像製造輪胎的米其林,發展地圖、旅遊指南到餐飲評鑒的「出版」事業,同樣也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早在1900年,第一本包含旅遊與美食等生活信息的《紅色指南》正式出版,印了35000本,同時《指南》上印了一行宣言:「這本手冊在這世紀之初誕生,未來也將走過這個世紀」。一個世紀過去了,這本開啟口袋書風氣之先的《紅色指南》,非但沒有消失,氣勢反而愈來愈盛,從原本獨霸的法語系國家,近來更擴張觸角,陸續發行紐約等英語文化地區的版本。據米其林自己的統計,目前《紅色指南》每年印量都超過55萬冊,而一百多年來,光是這本小書的總發行量,已經超過3000萬冊。
但如果只是這樣的成就,也難逃托先人庇蔭,以及法國精緻的文化霸權優勢之嫌。在百年基業的優勢下,2001年成立的「via Michelin「網站,將米其林的地圖、指南等訊息服務,統統合成數字化內容服務,會員可以通過這個網站,從手機中獲得旅遊的備忘服務。雖然這個網站目前的服務僅限於歐洲,但每年都吸引超過1000萬人注冊。未來的服務計劃,更將從網站擴充到以汽車為基礎的」遠距離行動通訊「上。
法式生活風格的最佳代表
隨著全球汽車產業愈發成熟,藉由不斷兼並整合來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似乎已是當然的選擇,輪胎業做為周邊零配件廠商,也步上了同樣的命運,2004年全球輪胎市場中,約有10億條輪胎被裝配到一般轎車與輕卡車上,約1億4000萬條輪胎被裝配到卡車上,整體總產值雖高達800億美元,但光是前三大集團(米其林、固特異、普利司通),就囊括了近60%的市場。如何在這個寡頭壟斷市場中持續保持產品競爭優勢,在產業結構變化中尋求新的競爭力,成為全球輪胎廠共同的生存考量。
不同於競爭品牌普利司通(Bridgestone)或固特異(Goodyear)仍專注在輪胎全產品線上,或是如德國大陸輪胎分心去生產煞車系統等零配件,甚至像義大利倍耐力(Pirelli)乾脆180度調整,直接轉投資到新興的通訊科技產業,米其林盡管難掩其封閉色彩,但從輪胎技術創新、賽車行銷到旅遊數字化服務,整體戰略其實更自成一套完整轉型邏輯:從劇烈變化的產業競爭中,尋找屬於自己的不變原則。
或許這也正是保守家族企業的特色:既不願也無法追逐大起大落的流行節奏,乾脆更腳踏實地地來編織屬於自己的瑰麗夢想。在當今米其林五花八門的生活產業版圖中,「Michelin」這個標志不只代表著輪胎,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符號,代表著現代人對法國文化的嚮往,更是傳統產業「高利潤「的代名詞。
米其林公司簡介
1946年6月4日上午11點正,米其林(MICHELIN)公司的一個送信員走進位於巴黎市列寧格勒街26號的法國專利注冊局,投遞一份厚厚的文件,這是一項對輪胎工業起著革命性作用的專利申請-輻射層輪胎(子午線輪胎)的誕生,輻射層輪胎的安全,耐用,省油及舒適,造成它的問世不僅對現代交通起了決定性的影響,也大大影響了人類的生活,輻射層輪胎的設計所帶來的沖擊是那麼巨大,以至40多年後的今天,傳統交叉層輪胎在歐洲幾乎完全消失了。現在,人們可看到,摩托車、汽車、地下鐵、推土機、飛機都相繼使用輻射層的輪胎了。
現在人們一想起輻射層輪胎,也就自然地聯想起「米其林(MICHELIN)」這個在輪胎界享有頗高威望的名字,近百年來,米其林為世界輪胎的進步不斷地研究、發明、創新……。
米其林逾百年前於法國的克萊蒙費朗建立。在漫長的歷程中,米其林集團自1889年發明首條自行車可拆卸輪胎與1895年發明首條轎車用充氣輪胎以來,在輪胎科技與製造方面發明不斷。現在,米其林集團在五大洲設立74家工廠,6個橡膠種植園;分別在法國、日本、美國及中國設有研究與測試中心,在超過170個國家設立了銷售與市場機構。每年,米其林集團在全球生產19020萬條輪胎,2230萬份地圖及旅遊指南。
米其林集團全球現僱傭大約125,000名員工,負責集團生產及推廣的眾多品牌——米其林, BFGoodrich (百路馳), Uniroyal,Kleber, Riken, Siam, Taurus ,Stomil-Olsztyn, Laurant, Wolber, Tyremaster, Icollantas以及回力。集團2002年的綜合凈銷售額為156億歐元,佔全球輪胎市場份額的19.6%。
除了輪胎以外,米其林集團還生產輪輞、鋼絲、地圖及旅遊指南。其中地圖與指南出版機構是該領域的領導者。著名的法國「紅色指南」在2000年已有100歲。
賽車運動長期以來與米其林的歷史密不可分。1998年米其林集團慶祝其逾世紀的轎車、摩托車及自行車賽車運動。米其林於2001年重返一級方程式。
□米其林集團與中國
米其林1988年在香港成立了銷售辦事處。為進一步加強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又於1989年在北京成立了首個代表處,負責產品推廣及籌備分銷網路。現米其林在上海,廣州,成都,沈陽及香港都設立了營銷辦事處,銷售網路遍布全國。
1995年底,米其林集團與沈陽市達成協議,成立米其林沈陽輪胎有限公司(MSTC)。它是米其林首個在中國的合資項目,為於1973年成立的沈陽輪胎廠提供有效的技術轉讓。1996年底,沈陽工廠正式投入生產。1997年,米其林又增設三家合資公司,其目的主要生產米其林品牌的轎車,輕卡及卡車輪胎,以滿足國內不同消費者的需要。該4家合資企業於2002年1月1日完成合並工作,並於2003年8月1日成為一家外商獨資公司。至此,米其林在沈陽合資企業的總投資額為1.5億美元。
2001年4月,米其林集團投資2億美元與上海輪胎橡膠股份有限公司(STRC)聯合組建了上海米其林回力輪胎股份有限公司(SMW)。新公司繼續生產回力品牌的轎車與輕卡子午線輪胎,並於2002年底開始生產米其林品牌的輪胎。米其林在中國的總部也由北京遷移到了上海。
與此同時,米其林在上海成立了研發中心。研發中心著力滿足中國當地以及外資車輛製造商的技術需求。它還為輪胎的原材料供應商如天然橡膠和鋼絲廠家提供技術指導。另外,米其林已同意為上海輪胎橡膠集團的卡客車子午線輪胎生產設施提供技術支持。
2001年12月,米其林(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它為米其林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亦顯示出米其林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
□米其林輪胎人的故事
米其林輪胎人(米其林寶寶)的構思源於米其林公司在1894年裡昂舉辦的一次展覽會上,展台入口處那由許多不同直徑的輪胎堆成的小山啟發了愛德華·米其林:「如果有了手臂及腿腳,它就是一個人了!」
於是在1894年4月,一個由許多輪胎做成的特別的人物造型出現了,上面有畫家奧加羅普的簽字。從此米其林輪胎人便開始出現在海報上,他手擎一隻裝有釘子和碎玻璃的杯子說道:「Nunc est bibenm」這句意為;「現在是舉杯的時候了」的拉丁語來自古羅馬詩人賀拉思的一句頌歌,寓意是米其林輪胎能征服一切障礙。這句話立刻成為一句口號,在幾個月的時間里,「米其林輪胎人」被明確地以法語命名為「Bibenm」。
這是米其林的網站,也有你想要的。
www.michelin.com.cn
B. 米爾頓·科特勒的營銷理念
米爾頓·科特勒在營銷學領域有深厚的造詣,他研究發展了大量的營銷分析和系統工具,並在營銷和商業流程變革領域出書立著,其最新著作是關於中國市場營銷戰略的《慧眼看中國》,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米爾頓·科特勒先生是業界公認的企業發展戰略,營銷戰略、收購與兼並品牌管理策略、迂迴營銷、城市營銷、關系營銷、營銷工程和戰略計劃信息系統管理應用方面的領導先鋒。他親自主導科特勒營銷集團之300多家財富500強客戶的咨詢和培訓項目,直接參與督導企業營銷戰略的落實,深得客戶團隊的贊賞。這些公司包括: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 通用電器(GE),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 杜邦集團(Dupont), 美洲銀行(Bank of America), 默克制葯(Merck), 米其林公司(Michelin), 冠軍國際(Champion International),J.P摩根銀行(J.P.Morgan),南方貝爾,摩托羅拉,蓮花,北電網路,拜爾制葯,輝瑞制葯,殼牌,Amoco Chemical, 福特汽車,李維斯牛仔褲,麥當勞和SAS航空等等。並直接參與督導企業營銷戰略的落實,深得客戶贊賞。
米爾頓·科特勒的品牌觀
米爾頓認為,品牌必須首先具備五個要素。
知名度
美譽度
獨特性
相關性
彰顯性
C. 市場營銷學
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
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生於1931年,現任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終身教授,具有麻省理工大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及其他8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他見證了美國40年經濟的起伏坎坷、衰落跌宕和繁榮興旺的歷史,從而成就了完整的營銷理論,培養的一代又一代美國大型公司的企業家。並且他是庄丞父子公司資助的終生名譽教授,與其胞弟共同經營菲利浦營銷咨詢公司,曾經多次獲得美國營銷界最高榮譽。他曾著有二十本著作,其中包括全世界企管碩士課程最廣泛使用的營銷學教科書——《營銷管理:分析、計劃、執行和控制》,這本書被翻譯成18國文字在58個國家發行。
菲利普科特勒「對全球經濟發展對具影響力的十位管理大師之一」,被稱為「現代營銷之父」。他多次獲得美國國家級勛章和褒獎,包括「保爾D康弗斯獎」、「營銷卓越獻獎」、「查爾斯庫利奇獎」。他是美國營銷學會(AMA)第一屆「營銷教育獎」的獲得者,也是至今唯一3次獲得過《營銷雜志》年度最佳論文獎――阿爾法卡巾帕普西獎(Alpha Kappa Psi Award)的人。
他亦曾擔任許多跨國公司的企業顧問,這些企業包括IBM、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 T)、默克制葯(Merck)、霍尼韋爾(Honeywell)、美洲銀行(Bank of America)、北歐航空(SAS Air;ine)、米其林(Michelin)等等。此外,他還曾擔任美國管理科學聯合市場營銷學會主席、美國營銷協會董事長和項目主席以及彼德德魯克基金會顧問。
科特勒博士一直致力於營銷戰略與規劃、營銷組織、國際市場營銷及社會營銷的研究,他的最新研究領域包括:高科技市場營銷,城市、地區及國家的競爭優勢等。他創造的一些概念,如「反向營銷」和「社會營銷」等等,被人們廣泛應用和實踐。
在他的《營銷管理:分析、計劃、執行和控制》一書中,他闡述了公司、業務單位與營銷戰略的關系;營銷計劃的產主等問題。這些都受到營銷環境中經濟、政治、法律和法規、技術及社會文化力量的影響。書中還闡述了社會責任和道德在營銷決策中所扮演的角色,並討論了全球經濟一體化中營銷的特性及其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科特勒博士的著作甚多,其中《營銷管理》一書更是被奉為營銷學的聖經。其它被採用為教科書的還有:《非贏利機構營銷學》、《新競爭與高瞻遠矚》、《國際營銷》、《營銷典範》、《營銷原理》、《社會營銷》、《旅遊市場營銷》、《市場專業服務》以及《教育機構營銷學》、《亞洲新定位》和《營銷亞洲》。
參考資料:http://www.ourznbbs.com/thread-101410-1-1.html
D. 學市場營銷,應該看什麼書
市場營銷這個專業其實並不難學,不至於像題主說的一頭霧水呀!想學好市場營銷其實還是很簡單的,建立專業的知識體系是第一步哦。關鍵還是要選對入門教材,其實關於營銷的核心專業知識統共也沒有多少,關鍵還是要看實踐了,推薦你看下《營銷管理必讀12篇》。以下為轉來的書評,希望對你有幫助。
想徹底掌握一門學科,讀書是最好的方法。而說起市場營銷書籍,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當屬《營銷管理必讀12篇》了。
關於市場營銷方面的大部頭書籍其實有很多,譬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所謂的「營銷聖經」《營銷管理》、《定位》等等。這些大多嚴格遵循教科書的套路,理論和內容乏善可陳,毫無新意,絲毫點不起全身心投入學習、立即行動的慾望。
如果只看一本營銷書籍,那麼我推薦你看《營銷管理必讀12篇》。
相關閱讀:市場營銷學的學習方法
(一)全面系統地閱讀,弄懂教材
每門學科都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市場營銷學也是這樣。初學者首先應該弄通弄住每章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要理解,不能僅僅滿足於死記硬背;要完整地理解,不能似是而非。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遇到不懂的地方多問幾個為什麼,這是學好一門學科的基礎和最起碼的要求。其次,應該運用系統方法學習這門課。任何學科的重點理論和命題皆存在於一個完整的系統之中、片面追求重點理論和命題的把握,忽略系統中的輔助性理論和命題,就會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歧義。不要孤立地去抓重點,重點就像紅花一樣,需要綠葉的陪襯。只有綜合掌握系統理論以後,才會真正理解「重點」在某些問題中的地位。
(二)正確使用有關的自學輔導書
使用自學輔導書,應注意兩點,一是要處理好自學輔導書與教材的關系。自學輔導書是以指定的教材和大綱為依據來編寫的,它主要是幫助考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內容,解答考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但是,教材是基礎,教材的內容是輔導書無法涵蓋完的。只有弄通弄懂了教材內容,輔導書才能產生畫龍點睛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不要陷人題海戰術。試題只是幫助考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通過作題,會把一些掌握不準的東西弄准,也可把一些雜亂無章、頭緒繁多的東西條理化、系統化。但是,如果教材上的理論就沒有領會,題做得越多,反而會使人越糊塗。
(三)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其理論涉及到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考生在學習時,應注意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為此,要做到兩點,一是勤於思考。遇到一些難以掌握的概念或理論,不要僅限於記憶,要結合實際多思考。
(四)用自己的語言整理筆記 讀書筆記是學習的好幫書,它可以總結、加深你學習的成果。但是,不要把讀書筆記等同於課堂筆記。讀書筆記是對書本知識和課堂知識的總結和概括,你可用簡單的一兩句話或一兩個字把復雜的理論提煉出來。這樣,整個課本學下來,筆記上裝的全是你自己的東西,這不僅利於你對課本的理解,更有利於你考前的復習。
E. 市場營銷書籍推薦
理論部分
有效的營銷理論的武功招式是雙手互搏,左手傳統營銷(道、法),右手游擊營銷(術);內功就是洞察人性。
傳統營銷部分:
1、科特勒《市場營銷原理》建立營銷思維框架——>特勞特《定位》完善營銷思維框架中關於STP的部分——>2、舒爾茨《整合營銷傳播》完善營銷思維中關於4P的部分——>3、中國古代典籍了解中國人的價值觀、商道、情理法、心理以及戰略戰術,將營銷思維中國式營銷化,了解中國。在中國玩營銷,世界的是中國的,中國的還是中國的。
游擊營銷部分:《游擊營銷》、《低成本快營銷》、《中小企業營銷完美指導手冊》《羅賓漢營銷》、《所羅門營銷學》,等等,想到再繼續補充。這一部分不應為理論所束縛,任何低成本高傳播的方法都應該為我所用,不擇手段,飛花摘葉都是營銷。
人性部分:
1、《奸的好人》系列建立對人性興趣,啟蒙——>2、主流的消費者行為學書籍,例如《影響力1》《影響力2》《顧客為什麼購買》《紫牛》《買》《激活消費者心理需求》《迷戀》《無價》《怪誕行為學》《重來》《本能》《錯覺》《粘住》,等等不一一列舉。——>3、在心理學層面升華對人性的認識,《人類行為202個秘密》、《100種心理欲求》——>4、在權謀層面升華對人性的認識,任何有關人性的書籍都可以閱讀,推薦《羅織經》、《榮枯鑒》、《反經》、《資治通鑒》、《韜晦術》、《止學》、《解厄學》、《度心術》、《冰鑒》、《予學》、《觀人經》——>5、在人生層面升華對人性的認識,釋道儒任選一家深入研究。這一境界波某自己都沒有達到,所以就暫不推薦。
實踐部分
引用奧格威的話——營銷不是為了銷售,不能帶動銷售,就不是營銷。
銷售是營銷的目的,也是營銷的結果。若撇開銷售談營銷,營銷只能停留於理論層面。
實戰派的對立面不是理論派,而是學院派。國內營銷教育無法造就營銷大家的原因就在於學院派們的清談,認為「市場高於銷售」,認為「市場工作勞心銷售工作勞力」認為掌握一些傳統營銷中的所謂國外先進理論、模型就能做好企業營銷,甚至漠視或根本不知道游擊營銷的存在。這就造成了國內大多數企業市場部與銷售部的脫節的現狀。
如果不想做百無一用的學院派,為學習營銷而學習營銷,就應該以銷售為切入點。找一個銷售代表的工作(如果是學生可以考慮兼職工作),完成由銷售代表到銷售經理再到營銷總監的晉升過程(期間推薦閱讀一些提高心態與銷售技巧的書籍,例如《NLP銷售魔法》、《催眠方法入門》、《NLP致勝行銷學》、《絕對成交》,等等。自己感覺可操作的的銷售類書籍都可閱讀,無非勾魂奪心洗腦催眠,沒有絕對真理,只在於理論結合實踐的程度,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再輔以理論部分市場營銷理論的學習,相信你在營銷之路上會有所成就。
祝一路順風。
F. 米其林輪胎標志
米其林輪胎標志設計有點類似埃及的木乃伊,雖說在設計中並未融入過多的質感效果,前面的米其林吉祥物與後面正方形包圍的大寫「MICHELIN」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加上純凈的科技藍色背景設計將米其林的科技感更加的凸顯出來。
米其林公司創建於1889年的法國克萊蒙費朗。在100多年的時間中,米其林公司經歷了持續不斷的創新和發展。現擁有世界五大洲的業務運營以及位於歐洲、北美和亞洲的研發中心。
米其林輪胎在全球超過170個國家中進行產品營銷。米其林公司全球共有113529位員工、69家製造工廠和2個橡膠種植園。年產1.9億條輪胎、1700萬冊地圖和指南。
(6)米其林市場營銷策略擴展閱讀
米其林輪胎的服務
創新服務
米其林的強勁對手普利司通、固特異等已把昔日的「輪胎爭霸」戰略,調整到了「服務爭霸」。而「服務爭霸」的核心環節就是市場上星羅棋布的零售終端。
零售終端的業主是中國中小企業的投資者,米其林要贏得「輪胎爭霸」,必須落實到這些中國的合作者身上。而米其林移植母公司在歐洲僅與代理商合作不與零售渠道直接打交道的做法,並不適應於當下的中國市場。接下來該怎麼辦?
「在中國啟動與零售商『零距離』的戰略,是公司在全球運營上非常罕見的做法。」米其林(中國)轎車及輕卡替換市場渠道部經理劉鵬表示,這是米其林針對中國市場的戰略創新,同時,打破了公司在歐美市場上的傳統營銷模式,將米其林在中國的運營重心從產品轉向了網路建設和服務。
在網路建設方面,劉鵬告訴記者,米其林已完成了基礎架構體系。包括輪胎專賣店和汽車配件店兩大渠道。而各渠道從非選擇零售商、初級、高級到頂級分為不同級別,
各級別又包含不同針對性的零售商。但劉鵬也表示,類似的零售網路架構,競爭對手也在滲透,彼此要競爭的是附在這一架構上的服務模式創新。
相比網路建設,服務模式建設難度更大。主要問題是服務模式很容易陷入同質化競爭。比如米其林從母公司引進的「隨你行」計劃,與普利司通的「汽車保姆」計劃就非常相似。
按照米其林對「隨你行」的最初設計,一開始就刻意突出了自己的終端渠道,消費者只要在米其林任意一家「隨你行」服務指定零售店購買兩條輪胎,就可以享受「隨你行」提供的專業服務,比如免費24小時道路救援和輪胎扎釘免費修補等。
雖然米其林降低了門檻,客戶只要購買一條輪胎就可享受該項服務,但在普利司通的「汽車保姆計劃」同樣出現了類似的服務內容。這讓米其林的零售終端在市場上頗為尷尬。
G. 米其林的中國
米其林1988年在香港成立了銷售辦事處。為進一步加強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又於1989年在北京成立了首個在中國大陸的代表處,負責產品推廣及籌備分銷網路。現米其林在上海,廣州,成都,沈陽,武漢,西安及香港都設立了營銷辦事機構,銷售網路遍布全國。在台灣省也有銷售組織和機構。
1995年底,米其林沈陽輪胎有限公司成立,成為米其林集團在中國的第一家合資公司,並於2003年依法轉變為外商獨資企業。到現在為止,米其林沈陽輪胎有限公司的總投資額為1.5億美元。
2001年4月,米其林集團與上海輪胎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TRC)等股東聯合共同組建了上海米其林回力輪胎股份有限公司(SMW),總投資額2億美元。SMW繼續生產回力品牌的轎車與輕卡子午線輪胎,並於2002年底開始生產米其林品牌的輪胎。
2001年,米其林集團將其在中國的總部由北京遷到上海。當年米其林(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成立,為米其林集團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支持,亦顯示出米其林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長期重視。
與此同時,米其林集團在上海成立了研發中心。研發中心致力於滿足中國本土以及外商投資車輛製造商對車輛配套輪胎的技術需求,它還為輪胎原材料供應商,如天然橡膠和鋼材供應廠家等提供技術指導。
2011年4月18日,米其林集團宣布,已與雙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華誼集團簽訂諒解備忘錄,以建立一家合資企業,為中國市場生產和銷售回力牌轎車和輕卡輪胎。該項目與米其林在快速增長市場發展業務的戰略承諾完全相符。項目尚有待於最終協議的簽署,以及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的批准。新公司將由米其林持股40%,中方持股60%。它將運營一家正在安徽省無為縣建設的工廠。
到2011年底,米其林在中國有超過6,700名員工,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為保持其全球統一的產品和服務質量以及更好地為客戶服務,米其林集團在中國的公司繼續致力於生產和提供世界領先的產品和服務,著力於執行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並積極培訓和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和職業素質,以使員工和企業共同成長和發展。
H. 如何做輪胎的營銷策劃
1、主動公關:跟車行、車迷俱樂部、車友會等聯誼搞一些活動,不要廣告味太濃專,可以組織個活動之屬類,也可以做一些你能承受的住的贊助。
2、找合作夥伴:同行或相類似的行業,可以試著搞搞合作。
3、發展幾個重要的客戶,或者做幾個有代表性的案例,以後的推廣可以利用。
I. 誰推薦幾本好的營銷書籍
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
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生於1931年,現任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終身教授,具有麻省理工大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及其他8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他見證了美國40年經濟的起伏坎坷、衰落跌宕和繁榮興旺的歷史,從而成就了完整的營銷理論,培養的一代又一代美國大型公司的企業家。並且他是庄丞父子公司資助的終生名譽教授,與其胞弟共同經營菲利浦營銷咨詢公司,曾經多次獲得美國營銷界最高榮譽。他曾著有二十本著作,其中包括全世界企管碩士課程最廣泛使用的營銷學教科書——《營銷管理:分析、計劃、執行和控制》,這本書被翻譯成18國文字在58個國家發行。
菲利普科特勒「對全球經濟發展對具影響力的十位管理大師之一」,被稱為「現代營銷之父」。他多次獲得美國國家級勛章和褒獎,包括「保爾D康弗斯獎」、「營銷卓越獻獎」、「查爾斯庫利奇獎」。他是美國營銷學會(AMA)第一屆「營銷教育獎」的獲得者,也是至今唯一3次獲得過《營銷雜志》年度最佳論文獎――阿爾法卡巾帕普西獎(Alpha Kappa Psi Award)的人。
他亦曾擔任許多跨國公司的企業顧問,這些企業包括IBM、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 T)、默克制葯(Merck)、霍尼韋爾(Honeywell)、美洲銀行(Bank of America)、北歐航空(SAS Air;ine)、米其林(Michelin)等等。此外,他還曾擔任美國管理科學聯合市場營銷學會主席、美國營銷協會董事長和項目主席以及彼德德魯克基金會顧問。
科特勒博士一直致力於營銷戰略與規劃、營銷組織、國際市場營銷及社會營銷的研究,他的最新研究領域包括:高科技市場營銷,城市、地區及國家的競爭優勢等。他創造的一些概念,如「反向營銷」和「社會營銷」等等,被人們廣泛應用和實踐。
在他的《營銷管理:分析、計劃、執行和控制》一書中,他闡述了公司、業務單位與營銷戰略的關系;營銷計劃的產主等問題。這些都受到營銷環境中經濟、政治、法律和法規、技術及社會文化力量的影響。書中還闡述了社會責任和道德在營銷決策中所扮演的角色,並討論了全球經濟一體化中營銷的特性及其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科特勒博士的著作甚多,其中《營銷管理》一書更是被奉為營銷學的聖經。其它被採用為教科書的還有:《非贏利機構營銷學》、《新競爭與高瞻遠矚》、《國際營銷》、《營銷典範》、《營銷原理》、《社會營銷》、《旅遊市場營銷》、《市場專業服務》以及《教育機構營銷學》、《亞洲新定位》和《營銷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