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政府網路宣傳如何規范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網路作為一個開放的平台,人人都有權發表自己的思想和看法的機會。應當加強組織部門在宣傳組織工作經驗做法、加強輿情收集、引導廣大網民樹立正確輿論意識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一、政府網路宣傳現狀1、新聞發布條數少、網站訪問量不大,新聞更新不及時。2、新聞內容刻板單調,不注重個性化、雙向性,服務意識不強。3、新聞選擇標准沒有以受眾為中心,網站宣傳內容缺乏時效性、人情味與趣味性。4、有些政府網站太注重商業包裝與市場化運作,弱化了公共服務職能。二、對網路宣傳輻射和帶動作用的認識1、以政府官方網為立足點,樹立輿論導向,進而帶動其他網路媒體的宣傳。2、通過網路媒體的宣傳,帶動其他媒體的宣傳。3、通過網路媒體的宣傳,帶動網路調研的發展、跟進。4、以網路宣傳、網路調研的需要,與辦公自動化一起,形成促進網路開發利用的強大動力,加速網路建設、開發和利用,更好履行政府職能,提升政府在民眾的正面形象。5、以互聯網上宣傳、調研的成果,豐富和活化區域網,增強區域網與工作人員工作、生活、學習的親和力、吸引力,加速網路建設、開發和利用。6、藉助網路宣傳、網路調研關於檢察隊伍建設的豐富內容和區域網建設培育起來的技術基礎,通過上網、瀏覽、搜索、下載、鏈接、撰稿、錄入、編輯、發送、傳輸等等一系列機上操作和網上操作,對政府公職人員獲取信息方式、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產生深刻影響,加速了他們運用網路能力的養成和提升。7、形成網路宣傳、網路調研和各項業務工作、隊伍建設的良性互動。三、規范好政府網路宣傳的幾點看法和建議。1、推陳出新,講究適用性和貼近性,寓宣傳和導向於傳播和服務之中,在網站建設中凸顯出政府的各項職能,要極力營造出正確的輿論以引導網民,同時在網站設置上要方便民眾了解和參與,進而塑造一種親民形象,拉近政府和人民的距離。2、政府宣傳要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在網站上要堅決拋棄不適用的旁枝末節,一些用處不大的功能,逐步樹立起政府權威與品牌,常此以往也有利於政府工作順利開展。3、政府在網路宣傳過程中要加強管理,提高網路媒體的經營水平。政府要加強網路新聞宣傳人才的培養,網站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這個復合既是業務上的復合,如懂技術,懂新聞,懂管理,懂經營,又是人品、精神和業務上的復合。因此很有必要吸納專業的新聞人才以及網路營銷人才,共同致力於規范政府網路宣傳的事業中去。除了政府網站為主體的網路宣傳外,通過其它途徑的宣傳以及宣傳細節上都應該有所認識。有段時間,一些其它網路論壇上經常出現的組工網路宣傳評論文章引起了部分網民的質疑,甚至反感,應引起重視。對此,想提幾點建議。第一要處理好「冷」與「熱」的關系。組織工作因其本身具有的業務性、保密性較強等特點,就宣傳方面來講,有著「冷門」的特質。而娛樂、財經、軍事、體育、游戲等新聞因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和時效性、新奇性等特點,往往更易於為民眾接受,一些爆炸性的新聞很容易成為熱點話題。在論壇里,經常會出現我發我的組工宣傳評論文章,你發你的爆炸性新聞,互不相乾的現象。對閱讀者來說,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因此,筆者建議,宣傳工作不妨參與到熱點話題中,比如在熱議黨代會和全國「兩會」精神、解讀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言論、抗擊重大自然災害、向先進人物學習以及社會重大事件反響等方面,尋找與組織工作相聯系的話題來撰寫文章。即可起到宣傳組織工作的作用,將「冷」變成「熱」,又可了解輿情,引導好社會輿論。第二要處理好「疏」與「導」的關系。誠然,目前社會上還是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現象,有一些民怨,以至於有同感的網民會發帖支持。如果不引起重視,加以疏導,就有可能破壞社會的安定和諧。對此,筆者建議,組工幹部應克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做好「疏」與「導」的文章。所謂「疏」,就是要疏通網民情緒,使之能平靜下來,理性對待。所謂「導」,即澄清解釋和反駁引導。對因政策等原因而產生誤解誤會的網民,應從政策和法理依據上及時澄清解釋;對散布歪風邪說的,要以事實和依據嚴正義辭予以反駁,加強引導,切實維護好一方穩定。第三要處理好「質」與「量」的關系。當前,一些組工幹部在網路論壇上發表了不少網評文章,然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恐怕主要還是一個「質」的問題。就網評工作來說,「量」是基礎,「質」是靈魂。網路宣傳推廣要觀點鮮明,邏輯嚴謹、層次清晰,語言朴實,盡量貼近群眾,貼近社會。只有「質」與「量」達到統一,這樣的文章才會有人看,才不會引發質疑和反感,才會正確引導輿論,達到凈化網路環境的目的。(作者:周曉曦)
Ⅱ 中央政府是怎麼看待網路營銷
科特勒說:商務的核心是營銷,比爾·蓋茨:21世紀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在電子商務專中的基礎和核心屬是網路營銷,電子商務包括了網上營銷、線上支付、線下物流等各個環節。而在整個電子商務的環節中,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就是網路營銷。網路營銷是企業營銷的組成部分,是以互聯網為手段展開的營銷活動,是電子商務的基礎和核心。以後企業的營銷將包括市場營銷和網路營銷,營銷人員不僅會傳統的營銷還要會網路營銷。 在網上還有許多人將網路營銷和傳銷混為一談,傳銷的網路營銷是指人際網路營銷,是利用人際關系進行的產品銷售。據《禁止傳銷條例》的定義,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Ⅲ 國家對網路營銷的看法
明打擊,暗保護!不支持,也不反對!
Ⅳ 針對網路營銷的現狀我國政府應該做出什麼解決對策
現在網路營銷非常成熟了,用戶量很大,競爭也很激烈,核心是如何運作。
Ⅳ 有哪個網路營銷專家給政府做過培訓
前天在中國科院聽了一堂有關網路新營銷的公開課,是原阿里巴巴一淘網市場總監蔣虹老師主講,講了網路營銷對傳統企業的顛覆,網路營銷為企業帶來的新商機,以及面對網路營銷的發展趨勢,企業應該抓緊實施網路品牌戰略和全員營銷戰略,很有感觸。
Ⅵ 對於現今的網路營銷國家,地方政府、企業和社會分別持有怎樣的態度)
應該是支持的,而且也是一種非常便利的方式。
Ⅶ 甘肅的網路營銷是政府背後支持嗎
我們先來看兩個事實:第一、外資直銷企業充斥海內市場,民族企業競爭力低下,國有資金大量外流。中國入世時承諾:必需對外資企業開放直銷行業。現在的實際情況是良多的國際直銷大國已經殺入中國,還有更多的企業磨拳擦掌伎癢,而我們的民族直銷企業不管是數目、規模、實力,仍是著名度都遠不及外資企業。外資傳銷企業大量的進入我國,能給我們創造的效益無非就是稅收、廠房和從業者微少的工資,但是從我國流出去的資金是無法估量的,早在98年我國政府取締傳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量國有資金外流。拿現在在我們國家做老大的安利公司打比方,它的英文名AMWAY,中文翻譯就是「美國之路」,大家可以從它一年的營業額看看,僅安利公司一家直銷企業一年從我們國家拿走多少錢。第二、中國的就業題目十分嚴峻。我早在前面的博文里說過,中國的就業題目十分嚴峻:80後的大學生的工作還沒有不亂,90後又粉墨登場,全國各地的人才市場幾乎是每天爆滿,兵役制以前三年還包分配,現在兩年出來還得自己找活干,98年以後下崗的工人到現在還有在政府大門前靜坐示威的,就連最誠實的農夫也由於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政策的實行走了出來。我們國家仍是天然劫難最多的國家,每一個天然劫難的發生都會「開釋」出好多人,這些人的安頓題目不得不說是一個大題目。假如你以為這不是事實的話,我建議你先去做個全面的調查再來關注這個話題。
從以上兩個事實我們可以得出這樣兩個結論:第一、良多中國人對創業機會極其渴想,而直銷正好創造了大量的創業機遇。第二、那些外資直銷企業靠什麼生存?靠銷售網路,銷售網路是由人組建起來的,我們中國人憑什麼會成為他們的銷售員,憑什麼為他們建立銷售體系?憑的就是直銷業特有的事業機會。我們中國人大都有「崇洋媚外」的情結,前段時間的「家樂福」事件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都說不去那裡買東西,可人家不照樣賣的很好嗎?同樣的道理,在直銷公司提供的事業機會眼前,又有多少人會選擇自己的民族企業呢?
所以,我個人以為:在面臨這樣一些題目時,國家支持連鎖銷售這樣一個行業是很正常的。
國家支持連鎖銷售行業的原因非常簡朴,概括起來就兩句話:培養民族直銷人才,醞釀民族直銷文化。大家可以參考這樣一個題目,我們國家是01年加入的世貿組織,直到06年才頒布了《直銷治理條例》,這幾年政府在做什麼,豈非僅僅是在看行情嗎?政府又不是傻子,傳銷進入我們國家都十好幾年了,早也該看膩了吧。我們真正應該做的就是利用有限的時間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直銷人才。
Ⅷ 政府是如何進行網路營銷的
應該與第三方企業合作的,或者扶持一個政府名下的企業,使用網路營銷工具來進行網路營銷
Ⅸ 網路營銷的發展優惠政策
以前是有的,現在基本沒有了。如果你有好的項目和網路營銷相結合,可能得到一些政府支持。
Ⅹ 呼和浩特政府對網路營銷有什麼政策
前期籌備過一個網路營銷公司,但是扶持力度幾乎是沒有
但是你要是要開展這樣的活動那麼有一些證件都是必要辦理的我可以給你一下意見,如果覺得有用 請採納 或者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