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舌尖上的中國》為什麼這樣紅
《舌尖上的中國》「山水臘肉」海報 CFP 圖
《舌尖上的中國》截屏圖《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 CFP 圖
一部紀錄片正在悄無聲息地紅遍全國,它就是《舌尖上的中國》。直到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這部紀錄片的導演陳曉卿仍然難掩激動之情。陳曉卿說,他是「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因此傳遞的不僅有美食,還有一種感動。他說:「往往在最邊遠閉塞的廚房裡,你能嘗到最好的人間味道。」
吃的味道
傳遞不同地域的文化
漁網被慢慢拉上來的時候,鏡頭卻迅速跳轉講述其它地方的捕魚場景……紀錄片中,這種類似的畫面經常出現,讓觀眾欲罷不能。而不少鮮為人知的習俗,則讓觀眾大開眼界。比如雲貴地區延續至今、古老的「新米節」,新米下來時,人們要舉行儀式,往禾倉里儲存稻米;新生兒降臨,親戚朋友帶來的禮物是大米。
同一種食材暢行南北,在不同地域嫁接、組合,誕生了具有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食物。陳曉卿告訴記者:「我們實際上是用『吃』來傳遞各個地域的不同文化,我們拍了食物的差異性,也拍了它們的共通之處。比如北方有涼皮,南方有米粉,這是稻米粉食的不同變種。比如桂林米粉,可能來自秦始皇命軍隊修築靈渠,北方的面條才在桂林有了一種新的形式——米粉。從飲食的角度,能看出中國是個大一統的國家。」
品味生活
人間味道或在邊遠處
有觀眾說,紀錄片充滿溫情;還有觀眾被紀錄片顛覆了以往的觀念:對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一直認為是琳琅滿目的菜系或技藝精湛的廚師,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美食背後勞動人民的純朴與智慧。
為拍這部紀錄片,陳曉卿及其團隊去了近100個地方,耗時差不多一年。還動用了諸多美食專家、文人雅士做智囊,並運用了Sony F3高清拍攝機拍攝。用陳曉卿的話來說,《舌尖上的中國》是向中國地方飲食文化致敬的產物。
陳曉卿說:「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廚師分級別,食材不分,每天吃著山珍海味並不意味著這種生活方式很高貴。大味必淡,往往在最邊遠閉塞的廚房裡,你能嘗到最好的人間味道。」
觸動情感
味道里有繞不開的鄉愁
這部以美食為題材的紀錄片,是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首部高端美食類紀錄片。不過,這個選擇不僅在於導演陳曉卿是個「吃貨」,還因為他希望以美食為窗口,讓海內外觀眾領略中華飲食之美,進而感知中國的文化傳承和社會變遷。
這部紀錄片,記錄了許多普通勞動者的勞作。農婦一大早帶著家人摘辣椒;漁民踩著高蹺捕魚……紀錄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浙江慈城,一對空巢老人最開心的時刻,是兒孫從寧波回來為他們製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年糕嘮家常,其樂融融。然而,短暫的團聚後,兒孫們各自開車離去,家裡又剩下這對老人。
因為這種觸動情感的內容,讓不少海外遊子看得熱淚盈眶,撥動了他們那根叫「鄉愁」的心弦。
「舌尖」效應 一部電視紀錄片竟帶火一個產業
自從《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舌尖」便成了當下最熱門的詞彙之一,網友們自發創造了「舌尖上」的地方版,「舌尖上」的高校版……這個傳統媒體節目借力網路媒體成功推廣的案例,引起了不少網路營銷者的關注。
曾經在網路上成功推廣過《甄嬛傳》、《宮鎖珠簾》等項目的傳播研究者駱力分析道,這部紀錄片的題材很好,因為美食是最容易被各階層接受的話題。其次,它延伸出了各方面的話題,比如各個地方的觀眾看完後開始自發創作舌尖上的美食,這為紀錄片的熱播帶來了口口相傳的效應。第三,網購的推廣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
長期從事微博營銷的峻風文化公司資深營銷總監戎盼飛指出,淘寶數據顯示,自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開播之後5天內,共有5844791人上淘寶網找過零食特產,搜索次數達471萬次,搜索量環比增長13.54%,有2005萬人瀏覽相關美食頁面,成交729萬余件。5月24日,淘寶網推出「舌尖上的淘寶」,集納了紀錄片播出的幾十種美食特產,在短短24小時內,超過31萬人關注了「舌尖上的淘寶」,瀏覽量高達1000萬次,成交7萬多件。在此帶動下,食品相關類目支付寶成交額達2195萬元,環比增長16.71%。因此,盡管《舌尖上的中國》並沒刻意進行這方面的營銷,但網路上的強大影響力帶來了想像不到的後續推廣,《舌尖上的中國》也因此受益。
「舌尖」反思 一個好的營銷模式是抓住百姓的心
其實,《舌尖上的中國》還未播出,微博上已有很多人在議論。5月14日早上十點過,陳曉卿在微博上上傳了那幅「山水臘肉」的海報,用異常低調的語氣寫道:「今晚沒事都看看吧。不難看,真的。求各位親幫轉。」海報上有播出時間、頻道,還附帶了一條片花的鏈接。
直白而懇切的態度,讓這條微博很快便轉發了上萬次。
峻風文化公司資深營銷總監戎盼飛稱,雖然這部紀錄片沒有刻意在微博上營銷和宣傳推廣,但是導演陳曉卿的一條微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指出,當時片花里的鏈接是有很強的針對性的,不僅以美食這個題材吸引了眾多「吃貨」,同時展現了不同於以往紀錄片風格、更為國際化的敘事手段,吸引了微博上的文化人。另外,陳曉卿作為紀錄片導演和美食專欄作家,擁有十多萬的粉絲,他身邊又有許多文人朋友的轉發,口口相傳。因此,紀錄片尚未開播,就積累了好口碑。
隨著紀錄片的熱播,好多觀眾開始在網上展開激烈討論,一方面是紀錄片本身,另一方面則產生了「反舌尖」話題——食品安全。在戎盼飛看來,這種討論也是紀錄片走紅的推動力量,「越是爭論多,越是引發觀眾的好奇心,大家也就更願意去看這部片子了。」
「漂」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種常態。陳曉卿說:「在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大家族也在發生變化。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舌尖上的中國》因此有了一層厚重的歷史感。」
其實,《舌尖上的中國》不但在國內火,在國外也很受歡迎。央視紀錄片頻道總監劉文透露,他們已與德國、韓國、日本、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傳播機構達成銷售協議或意向。
駱力表示:「可能『舌尖』的成功有一些偶然的原因,但其方法值得研究和借鑒,這有助於傳統媒體在與網路媒體的競爭中,找到發展的有利機會。」
幕後故事
電視上的美食
「看得吃不得」
陳曉卿說,享受美食和製作美食節目是兩回事。一道菜出來,先要拍下來,吃的時候肯定便已經冷了。如果沒有時間,還吃不了。
陳曉卿還透露了一個小秘密:其實電視上的許多美食只是好看卻不能吃。「一份美食,你想讓它新鮮欲滴,在視覺上帶給觀眾刺激,最好是趁它沒熟的時候。以前有一個非常好的朋友叫阿米,現在已出過好幾本書。後來我去她家吃飯,她蒸的魚特別漂亮,但是我一筷子下去,魚肉是生的。你看到雜志上很多東西,其實都是沒熟的。」
《舌尖上的中國》執行總導演任長箴透露,導演班子組建起來後,第一件事就是找中國烹飪協會,請教關於烹飪的學問。面對這些烹飪界的大腕兒,導演們提的問題卻非常外行。比如他們問釣魚台國賓館的行政總廚:「國宴吃什麼?」行政總廚回答:「國宴在某種意義上已經不好吃了,因為國宴必須很精緻,所以味道主要是淡。」
Ⅱ 百度知道問答推廣:應該怎樣回答問題
要避免問答、評論被刪除,提問、回答或評論就不能違反「知道協議」,一旦違反,「知道」管理人員有權不提前通知用戶直接刪除,並不退回您為提問支付的任何費用,還將依照有關規定作相應處罰,情節嚴重者,「知道」有權對其做出關閉部分許可權、暫停直至刪除其帳號的處罰。
Ⅲ 樂視視頻的產品特色
定位為「互聯網時代的電影公司」,在出品、發行優秀影片的同時,旨在互聯網2.0時代背景下建立「一定三導」和「五屏聯動」的O2O電影市場系統,為觀眾提供從線上到線下全方位的觀影及增值服務。樂視影業擁有張藝謀、陸川等諸多電影界大牌主創。2014年,樂視影業出品發行13部電影,票房約24億,位列國內民營電影公司前三甲。
重點頻道
樂視電視劇
樂視電視劇版權庫涵蓋內地強檔、港台時光、韓泰風尚、歐美范兒、經典劇場等多類劇集,電視劇總量超過100000集。樂視提前鎖定2013年熱門影視劇的80%,含《新天龍八部》、《非誠勿擾之新戀愛時代》、《新編輯部故事》、《武則天》、《女人幫》、《曹操》等熱門大劇。
樂視網獨創的大劇營銷模式(Sunflower模式),將其獨播劇《甄嬛傳》打造為網路視頻史上流量最強的「劇王」,為其帶來超過35億的流量。《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獲得了不菲的流量,進入「十億俱樂部」。而在非獨家熱播劇目《陸貞傳奇》、《新笑傲江湖》、《賢妻》等同業競爭中更是獲得了全網用戶覆蓋數第一的優異成績。
樂視電影
樂視電影擁有5000多部正版影片,其中1080P高清近2000部, 3D影片可達近100部。同時樂視逐步開拓了與索尼、派拉蒙、米高梅、哥倫比亞、迪斯尼、環球、華納等國際製片公司的合作。2013年,電影頻道開創了電影「准同步」播出的新紀元,並將拿下80%年度票房熱片的網路版權。
樂視體育
樂視網體育頻道匯聚了足球、籃球、高爾夫、網球等受眾最廣的體育項目,通過賽事視頻直播、視頻回放、原創節目等多種形式為用戶帶來最及時、最高清、最立體化的體育賽事視頻體驗。版權方面,樂視網體育頻道內容涵蓋了歐洲五大聯賽、中超、2014巴西世界盃預選賽、CBA、歐洲籃球冠軍聯賽、中網、澳網、ATP、WTA、MLB、世界棒球經典賽等眾多大型精彩賽事的視頻直播及點播權益,並且是這些賽事的獨家互聯網電視合作夥伴。此外,樂視網體育類自製節目也是精彩紛呈,《體育早班車》、《數說CBA》、《中超故事會》等原創節目,上線後獲得了廣大體育迷的青睞。隨著今後更多精彩賽事版權的不斷增加及PC端、移動端、TV端新產品的不斷推出。
樂視製造
樂視製造是樂視網自製內容的統一品牌,涵蓋自製劇、自製綜藝節目、微電影等節目類型。《女人幫·妞兒》創下10億播放量的紀錄,再次刷新自製劇最快破億紀錄,在網路風雲榜躍居「七日關注」第6位,並榮獲2012微電影金瞳獎「最具商業價值網路劇集金獎」,成為2012網路自製劇「劇王」。《我懷了你的孩子》,上線第5天,播放量便突破了1000萬,兩周流量突破1億,躋身網路搜索電視劇排行榜第7位,超越衛視熱播電視劇, 2013年3月上線的北漂勵誌喜劇《我叫郝聰明》播放量突破5000萬,片尾曲也榮登豆瓣音樂榜首,並被QQ音樂收錄。2013年5月推出的《唐朝好男人》,上線當日播放量即突破百萬,躋身網路搜索風雲榜古裝劇排行第三位。
特色頻道
樂視動漫擁有《刀劍神域》、《我的妹妹哪有這么可愛》、《歌之王子殿下》等新番動畫的獨家播放版權,與迪士尼、尼克、奧飛等國內外優秀的動漫公司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
樂視娛樂是全面的娛樂視頻信息綜合站點,旨在為廣大網友提供電影、電視、音樂、明星、八卦、綜藝等全方位的視頻資訊報道。樂視娛樂的直播及新聞報道已全面覆蓋國內外各大電影電視節、頒獎禮、發布會及其他重大娛樂事件現場。
樂視綜藝覆蓋選秀、情感、訪談、生活、時尚、紀實、搞笑等多種類型的電視台強檔綜藝節目,包括《我是歌手》、《快樂男聲2013》、《中國夢之聲》等,同時擁有《星月私房話》等原創精品綜藝節目,以滿足不同人群的收視習慣和不同領域的關注需求。
樂視音樂提供最全最新的MV、現場、紀錄片等高品質音樂視頻內容,並已實現全終端覆蓋,包括PC版音樂頻道、移動客戶端「看音樂「、TV版等版本。
樂視風尚是樂視與樺榭集團聯合創建的國內第一個視頻風尚頻道,通過《天使愛美麗》、《風尚IN坐標》、《時裝周》、《愛現場》、《愛大片》等多個欄目,展現國內外最領先的潮流風尚。
樂視汽車內容涉及新車報道、行業新聞、試乘試駕、原創視頻、車模風采、汽車賽事等,為廣大網友帶來眾多優秀且有新意的汽車內容。在原創試車方面,樂視汽車在堅持汽車內容原有的嚴謹性、科學性同時,創新融入了更多的娛樂元素,打造出更符合網友觀看習慣的試駕體驗;引進的國內最受歡迎的汽車欄目,在網路上具有非常高人氣;除此以外,全新的訪談節目、汽車微電影等。 採用量產成本定價模式,開創了智能手機生產廠商公布BOM(物料成本清單)的先河,超級手機引領已經手機行業進入硬體免費時代,並且樂視打造的以服務為核心的生態型終端,已經讓手機跨入生態時代。
樂視集團還構建起雲視頻開放平台、電商平台、廣告平台、大數據平台等,其中,雲視頻平台擁有10T帶寬,超過600個節點遍布全球各個角落。樂視商城已經位列中國十大B2C電商第七。
「SEE計劃」是樂視未來十年最重要的戰略計劃之一,移動互聯時代,汽車產業面臨一場巨大革命,「SEE計劃」將復制樂視生態垂直整合的成功模式重新定義汽車,通過完全自主研發,打造超乎想像的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建立汽車互聯網電動生態系統,使中國汽車產業彎道顛覆歐美日韓傳統巨頭,有效解決城市霧霾及交通擁堵,讓人人都能駕駛超級汽車呼吸純凈空氣。
Ⅳ 推手兇猛怎麼樣
張叄作為一個網路推手,總是如打太極圈一樣,在柔綿中將剛勁的負面消息化於無形之中,我個人以為,這倒是應了太極拳譜所言「化即是發,發即是化」。化掉危機的同時也是進攻,進攻的同時也化掉自己的危機,不給對手可乘之機。如此營銷戰略怕是得「修煉」很多年,捷徑或許通過《推手兇猛》這本書能參知一二。 我於2003年曾參加過國家二級營銷師培訓,其時對「一把手」等產品的營銷方式已是驚嘆不已,如今看到《推手兇猛》中張叄的營銷手法更是驚嘆,中國傳統文化如果利用得好,果然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上文說過,我對營銷也是頗感興趣的,大學期間做過很多類似的工作,讀研期間時,在這個季節經常是清晨三點左右起床騎自行車去濟南堤口路水果批發市場協助家人銷售草莓。那時雖然懂一些營銷理論,也看過很多類似於《世界上最偉大的營銷員》《營銷學》等有關營銷的書,但是並沒有真正地深入進去,只是覺得營銷這個行業頗有挑戰感,有畢業後從事這一行業的想法。但是一家不容二「虎」啊,老公既以做此行業,我自然須要另謀行業,以圖照顧孩子。世界上所有的行業其實都是相同的,正如書中張叄所說的人際關系最多不超過六個人就會轉回原地。我認為由張叄的推手故事所折射出來的一些東西不但適用於營銷也適用於我目前的工作及育兒工作。 張叄的網路營銷課之所以成功,在於他對聽眾的心理把握極透「如果想要在這些前輩面前贏得尊重,就必須有一手絕活,否則,課上不到一半,台下就會有大班人尿遁」。從這個角度看,我和張叄是同行,但是卻沒有他的深刻認知。我做不到從容地面對前輩,所以在他們聽課的時候我總是小心翼翼,連原本的那點活潑都消失殆盡,這倒應了《甄嬛傳》中雍正所言「倒是從容了很多」,只不過從容的不是我,是那些聽課的前輩,我的緊張與無措已經讓他們一下就從容地給出了分數。如果我和張叄一樣,將自己的位置擺正,那就將是另外一番場景,因為坐在台下之人無論多麼高的身份,只要往那裡一坐,他就是來聽課的學生。 人生活著真的不是那麼舒適如意,時時處在危機之中。正如今天下午一樣,我在全神貫注弄領導交代的任務,結果這時我參與課題的領導打電話來問我論文的進展,本來我是想說正在看書理思路,結果一時沒思慮周全,先說了正在做其他領導布置的工作,正要准備說我其實一直在看書理思路時,打電話的領導只說了一句「我明白了」就掛了電話,弄得我到現在心情都不好。講台上可謂能言善辯,怎麼關鍵時刻就掉鏈子呢?也許如《乾隆王朝》中乾隆對黃杏兒所說的那句「你家大老爺還是個書生」。連帝王都因書生之氣犯傻,何況是我這種沒有任何修為的「書生」呢!我的這個公關危機在張叄那裡或許是很容易就能處理的事,可是之於我就是個心結了,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撂下手頭的工作,全力以赴看書寫論文了。因為處理這個危機電話解釋、飯局道歉都沒有意義。 人生處處充滿危機,即便是見字不見面的網路營銷,也是這樣的,由此及彼,有危機感才有進步。
Ⅳ 互聯網帶來哪些企業的變化,增加了多少銷售額範本
由於互聯網營銷使企業的產品開發和促銷等成本降低。
過去的十五年間這句話正在如今的各個行業中應驗著,從報紙、書籍、電視、電影、音樂,到幾乎任何類型的零售商,汽車、房地產、電信、航空公司和酒店,虎嗅跟大家一起來回顧下互聯網對這些傳統行業的改變。
1.膠片
在膠卷時代,柯達曾是絕對王者,占據全球2/3的市場份額;最鼎盛時期擁有全球超過14.5萬名員工,地位相當於今天的蘋果或谷歌。然而,在數碼大潮的沖擊下,膠片時代的王者柯達已經走到了英雄末路。
數碼相機對於傳統市場的沖擊已經令傳統膠片企業不堪重負,結構與事業部的調整波及業界的所有廠家。來自富士的預測分析顯示,如果設2000年的總需求為100作為參照指數,到2006年將下降至40,2011年不足10。
柯達曾押寶相片存儲終端,但好像人們更喜歡在互聯網上跟朋友分享圖片。2012年1月,伴隨著柯達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用來紀錄影像的膠片逐漸走出人們的生活。
2.郵政
郵政曾是通訊業的支柱,但隨著互聯網和電子郵件的盛行,人們已習慣於在網上發送email、聯系業務,人們需要紙質信件、明信片的時候越來越少,加上不斷高企的油價,使身陷窘境的郵局雪上加霜。
以美國為例,2011年美國郵政遞送總量為2030億件,相比2010年減少了95億件,收入減少28億美元。有專家預計今年郵遞總量為1750億件,比2011年減收70億美元。
郵政總局向美國郵政監管委員會提出關閉700家郵局,以節省開支。以後這個數字可能會增加到1000個。
3. 唱片
唱片業衰落的原因很多,盜版盛行、數字下載沖擊、電視選秀層出不窮、音樂原創能力弱、包括各類商業潛規則,都在使中國唱片業一步步走向深淵。早期的蠟盤唱片、黑膠唱片到後來的磁帶、CD,幾乎都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消失了。
根據英國音樂工業組織BPI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英國唱片市場銷售總量為1億1千320萬張,而英國2004年唱片銷售量的峰值為1億6千340萬張。其中2011年CD銷售量比2010年下降12.6%,總量為8620萬張。而該數據還顯示,CD唱片占整個唱片市場的76.1%,電子唱片佔23.5%,黑膠唱片佔0.3%。
在中國,「唱片快成笑話了。創作者費了這么大勁,正版唱片就賣幾千張。」歌手劉歡日前接受采訪時說,像《甄嬛傳》影響這么大的電視劇,原聲大碟也就首發3000張,「這就是正版唱片的銷量。」
4.書店
新的一輪的傳統書店倒閉潮正以一種令人沮喪的速度在全球蔓延。2011年7月22日起美國連鎖書店Borders開始關閉旗下的399家店面。Borders曾是美國第二大傳統圖書零售商,有著40年的歷史,一度被認為是全美最佳書店,巔峰時期銷售額更是達到40億美元。
國內的書店境遇也不容樂觀。去年上海季風書店關閉第三家門店的關門,北京人文學術書店風入松已宣布停業,杭州的「光合作用」倒閉。越來越多的傳統書店都沒能逃得過相同的結局,僅2007年到2009年,中國民營書店就減少了10000家。
從亞馬遜的興起與Borders的倒掉我們可以看出,傳統零售書店已經淪為電子商務網站競爭的犧牲品。
(在線零售增長對線下圖書零售沖擊)
如圖表2011年圖書在線銷售佔30%,預計到2015年在線市場份額53.9%,意味著2015年同店銷售額只有2011年的67.44% 。這種情況,還是在整體圖書消費保持年均10%的復合增長率,而實際上無紙化的電子化和盜版情況,並不有助於改善這種情況。
5. 報紙
面對新技術新媒體的沖擊,報紙已死的論調已經流行了好多年,但互聯網時代報紙真會消失嗎?
2009年7月,據《大西洋月刊》報道,這一年的前七個月美國已有105家報紙倒閉,裁減了近1萬個職位,一季度報紙廣告銷售下跌了30%,前25家大報中,有23家訂閱量減少了7%至20%。
2012年1月,據英國《衛報》報道,由於政府補貼大量縮減(從每年的1.42億英鎊減少到0.44億英鎊),義大利近百家報紙將面臨關閉。
推薦新媒體批評學者胡泳的一篇文章《報紙已死,報紙萬歲》,通過對兩家報紙——一家是沒有任何歷史包袱的、純粹以網路形式出現的新秀《赫芬頓郵報》,另一家是百年老店、在新時代要完成新轉型的《紐約時報》——的案例分析,本文指出,一個新的、多樣化的新聞業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報紙正處於一個長期性的結構變化的初始階段。
6.印刷
面臨來自互聯網的巨大沖擊,包括維基網路在內的網路網站的成功,促使大英網路全書出版公司今在今年三月宣布,已經有240多年歷史的大英網路全書將不會繼續出版,轉而以數字形式出版發行。
印刷市場持續縮小還體現在油墨產量上。來自日本經濟產業省統計資料表明,日本印刷油墨產量早在1995年就已超過40萬噸,2006年達到45.5萬噸,創歷史最高產量紀錄。但2007年後產量有所減少,2009年後減少到不足40萬噸,2011年印刷油墨產量和銷售量繼續下滑,為歷史新低。
7.電視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電視是人類獲取信息及娛樂的最主要方式,在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但是根據最近艾瑞咨詢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過去3年,北京電視機開機率從70%下降到30%。而且面對新媒體技術尤其是視頻網站的沖擊,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一代開始拋棄電視。
擁有55年歷史之久的亞洲電視台在2011年10月申請破產似乎可為電視衰落作個注腳,雖然亞視擁有免費無線電視台的通行證,但在新媒體時代,亞視失去了競爭的優勢,同時這也是傳統無線電視台發展的困局。
8.零售商
蘇寧為什麼恍若夢醒般地發力電商,因為張近東們感覺到了可能被顛覆的寒意。顛覆的力量,自然來自京東等純互聯網血統的電子商務公司。
Ⅵ 那些網路小說被拍電影或電視劇 或改變成游戲 最新數據 還請大蝦羅列一下哈 謝謝
步步驚心 誅仙 傾世皇妃 未央·沉浮(美人心計)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許我向你看 我在回憶里等你 幻城 後宮·甄嬛傳 千山暮雪 鬼吹燈 星辰變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
感覺嘛,要看人家導演和編劇了,不過勸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小說中的感覺還是難以復制的,起碼在角色上就會感覺不同。
--網上找到的 希望對你有用
Ⅶ 口碑營銷應該如何做
那口碑營銷怎麼做呢?以下六點打造口碑營銷:
第一:產品「有爆點」
首先要策劃一個引起關注的爆發點,讓產品在消費者口中形成口碑效應,有了這個點消費者才能感興趣,消費者才會主動關注產品跟企業的信息,並且會通過自己的媒體平台傳播這些信息,比如在朋友圈發布買了什麼產品得了什麼獎品,或者參加什麼學習達到什麼級別並被哪些授予證書等,這樣才有了引發口碑傳播的基礎。
還有某商城促銷產品,以性價比限量款等打造產品賣點,消費者拿到一款性價比如此之高的產品,一定會安耐不住激動地心,通過自媒體論壇等分享,並圍繞此產品的品牌向周邊朋友分享。
春節回家就聽朋友買了一輛十多萬的車,把這個車企的其他產品都給吹了一個遍,讓一桌子吃飯的朋友都對這個品牌有了從新的認識,這樣也影響了將要買車的朋友,口碑營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問題,表示先去看看朋友買的品牌其他款式,這就是產品有爆點引發的口碑效應,要圍繞消費者的需求做爆發點,站在消費者角度考慮產品的價格、服務、售後,並真的做到消費者有售後,售後有保證,這樣才能引起他們的關注。
口碑營銷怎麼做呢?有哪些口碑營銷成功
第二:受眾「有話題」
口碑營銷最重要的是讓消費者願意傳播,消費者願意高談闊論,品牌通過爆點引發話題,口碑營銷的主要任務,是樹立產品口碑,並設法讓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這樣人們才能持續關注與傳播。
如:某款汽車策劃了一場新品促銷活動,本月提車除了價格優惠還有保險贈送,發朋友圈另外贈送汽車內飾裝飾燈,此活動一出當時准備提車的,還有同時關注幾個品牌准備入手的消費者,即開始形成圍觀,既然是新品肯定也有自己產品的噱頭,省油、空間大、配置高、發動機高配、自動變速箱、懸架好、安全系數高、適合小白領等話題會越聊越多,逐漸形成發酵話題,產品話題氛圍能夠促進銷售,消費者也有教育消費者的心態,自己買的產品品牌肯定是有眼光有遠見的,會教育身邊的朋友消費者來選購產品品牌,這也就讓話題再一次升級。
還有一些話題炒作事件快速發酵的,如:喝塗料,砸冰箱,洗冰浴等話題炒作事件,任何目的都要引導品牌的正向發展為主,別最後劍走偏鋒一發不可收拾了。
口碑營銷
Ⅷ 中國最美的風景
1/10分步閱讀
寧靜的天堂:湖南鳳凰古城
鳳凰縣城古稱「五竿」,歷史可以追溯至先秦,至清朝在此屯軍後方改稱鳳凰。它位於湖南湘西自治州西南邊,總面積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37萬,是一個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縣。
鳳凰像一幅山水畫,山青水秀、人傑地靈,完好的保留了苗族、土家族的建築風格。靜靜的沱江穿城而過,江流舒緩、水平如鏡,舟行款款,如滑動在琉璃之上。遠處畫橋如虹,飛閣垂檐,極盡清麗典雅之風致。兩岸青山吐翠,城郭巍峨,懸樓吊腳,一並倒影在清流之中。城內,縱橫交錯的明清石板街斑斑駁駁,沉澱了鳳凰商賈雲集、文化薈萃的輝煌過去。戲台上,原始戲劇活化石儺堂戲與地方經典陽戲正輪番上演。或洗衣勞作、或討價還價、或匆忙趕路的當地人,用韻味獨特的湘西土話、苦辣咸酸的飲食習慣以及蠟染和銀飾等格調清雅的民族工藝渲染著延續千年的湘西市井圖。城外,熊希齡故居、沈從文墓地以及黃永玉的「多翠樓」都足以讓你被鳳凰得天獨厚的靈氣所折服。遠眺天邊,戰火紛飛後遺世獨立的明萬曆年間南方長城仍吐露著曾經的雄壯氣勢。
交通貼士:
可先坐車到吉首,然後坐汽車到鳳凰。吉首到鳳凰的汽車非常多,下火車可直接到汽車站坐車到鳳凰。也可先花1元錢坐車到乾州,從乾州再坐車到鳳凰。也可從懷化下火車,坐汽車來鳳凰,但汽車不像吉首那樣方便。鳳凰汽車站每天有二班車,11點和15點,雖都不大准時,但非常安全。切不可坐18時後懷化至銅仁的車(路過鳳凰),不準時也不安全。
Ⅸ 甄嬛傳中崔槿汐的扮演者孫茜的老公是誰 速答
姓名:蔡遠航
性別:男
國籍:中國
生日:1月22日
高中:北京四中
大學: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做過6年學齡前兒童,15年演員,15年營銷策劃人, 啟明東方暖大型活動副總裁.
影視作品
1983年《西遊記》里放魚的小唐僧
1986年《末代皇帝》里喊著「還我三大殿」的溥儀
1990年《婉君》里少年時期的周伯健
1992年《小爽的一家》里的陳陽(小爽的同學,其中有一集全是)
1991-1993年北京電視台「校園內外」主持人
1992年春節北京電視台「男孩子.女孩子」晚會主持人
1996年-1998年北京電視台「京城不夜天」主持人
1998年《網路里的愛情故事》里的蔡總
感情經歷
蔡遠航在北京世貿天階巨幕下用最浪漫的方式向女友孫茜求婚。「嫁給我,好嗎?」當這句話出現在巨幕上時,孫茜還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此刻的她,還完全蒙在鼓裡!
孫茜是近年迅速躥紅的女星,她最廣為人知的角色便是《後宮甄嬛傳》中的「崔槿汐」,一個與「甄嬛」孫儷攜手面對宮廷惡斗的溫婉女子。在拍攝《甄嬛傳》之前,孫茜和蔡遠航就已經在一起,而且相當甜蜜,蔡遠航更是幾次來劇組探班,對孫茜的呵護讓劇組的其他演員都非常羨慕並感動。劇中演員說,因為蔡遠航用情很深,連旁人都受到了感染,以孫儷為首的一撥女演員還曾把孫茜圍堵起來「談判」,讓她「必須」要嫁給蔡遠航。
為了策劃這次求婚,蔡遠航很早就做了周密准備,他不僅提前准備好了求婚視頻,還讓自己好友將毫不知情的孫茜「騙」到了現場。直到巨幕開始播放兩人相處的甜蜜時光時,孫茜還有些沒反應過來。伴隨著最後的求婚宣言,蔡遠航捧著一大把玫瑰,高舉戒指半跪在孫茜面前時,直接讓孫茜迸出了幸福喜悅的淚水。得到好友的喜訊,與孫茜一起出演《甄嬛傳》的孫儷,立即轉發了蔡遠航好友的微博,並感嘆「這一天終於來了,老蔡等久了!」其他參演演員也都在第一時間送上了微博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