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荷蘭的市場營銷

荷蘭的市場營銷

發布時間:2021-06-30 07:49:48

① 求荷蘭的哪些大學的市場營銷專業比較有名(碩士1年制)專家進!

鹿特丹商學院成立於1966年,是荷蘭第一所商學院,也是荷蘭最大的商學院回之一。學校緊鄰鹿特丹答大學,教學設施完備。提供多種國際課程,涉及市場營銷管理,物流管理,財會和企業管理等專業,並提供多種形式的高等教育。

② 荷蘭的花卉產業為什麼這么發達優勢體現在哪些地方

荷蘭的花卉產業為什麼這么發達?優勢體現在哪些地方?
今天在知乎日報上看到這個話題,仔細看了答案不是很滿意,覺得可以做些補充。之前學過Michael Porter的微觀競爭經濟學,有個案例就是關於荷蘭花卉產業,去荷蘭的拍賣市場實地參觀交流過,行業內的人也認識幾個。翻了下之前的筆記,這里共享下。文章由HBS的案例總結而來,較長,可選擇性閱讀。
1.荷蘭概況
荷蘭是北海邊的一個小國,人口大概1700萬,與德國和比利時接壤。荷蘭在國際貿易方面有很悠久的歷史。截至2009年,荷蘭是世界上第22大的經濟體,人均GDP全球第9,達到$41,367。荷蘭的物流網路非常發達。就業市場受教育水平很高,大概33%的人有高等教育學歷。荷蘭對於國際企業的稅收有特別優惠,較歐洲平均水平要低,荷蘭的企業監管標准在世界上非常領先。在荷蘭做貿易非常容易,她是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和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成員國。荷蘭第三產業佔比GDP 73%,主要集中在物流,商業服務,銀行和保險等。石油和天然氣在2008年荷蘭出口額佔比9.4%,荷蘭是世界上第三大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商和歐洲第二大的出口商。鹿特丹是非常重要的國際石油轉運中心。荷蘭是傳統農業國家,農業貢獻了 2%的GDP和3%的就業,但在總出口額中佔比17%。
2.花卉產業
在鮮花交易市場的鮮花已經被採摘過,很容易腐爛,保鮮期為5-8天,主要交易的花卉有玫瑰(rose),康乃馨(carnations)和菊花(chrysanthemums)。花卉經過精心培育,以提高其品質,各種經過多代選擇的花卉能很好的滿足不同客戶群的需求。每個鮮花工廠的生命周期大概是3年,而每種花的成長周期則各不相同。鮮花的收割,評級和包裝一般都是手工完成。一旦經過採摘,鮮花非常容易腐爛。鮮花在運輸過程中有盒子保護,有各種不同尺寸的盒子能保證鮮花在運輸過程中不至於損傷,此外,高度發達的物流系統能控制運輸時的溫度,讓鮮花經過拍賣行,倉庫,零售商或者超市最終呈現到消費者面前時依然光鮮亮麗。
消費者購買鮮花用於做禮物,婚禮/喪禮等特殊場合,也作為室內裝飾或者公眾場合的修飾。鮮花價格根據其稀缺程度、質量和季節波動很大,富裕的國家人均鮮花花費很高,荷蘭在這項上排名第三,僅次於挪威和瑞士。50%以上的鮮花通過花店售出,雖然目前互聯網只佔鮮花銷售的1%,但是發展迅猛,潛力巨大。
全球主要花卉生產國有荷蘭、哥倫比亞和美國。而主要的出口商則是荷蘭、哥倫比亞、厄瓜多和肯亞。德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鮮花進口國,其次是英國、美國、荷蘭和法國。荷蘭通過拍賣會的形式大量進口鮮花再出口到歐洲或者世界其它國家。
3.荷蘭花卉產業集群
提到荷蘭鮮花就不得不提到鬱金香,這種花在1570年從土耳其進口到荷蘭,在1610到1637年間繁榮的鬱金香泡沫中,牛頓作為接盤俠損失慘重。早期荷蘭的鮮花主要出口到德國、法國、英國和俄羅斯,兩個鮮花交易市場(Bloemenlust and Centrale Aalsmeerse Veiling) 在1912年由鮮花種植商和中間交易商集資建成。隨著歐洲整體的經濟狀況提升,鮮花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多。到在20世紀60年代,荷蘭拍賣的鮮花經由卡車運送到歐洲各國,各個歐洲主要的鮮花出口商紛紛開始在荷蘭建立機構,截至2009年,KLM(荷蘭皇家航空)每天運送超過 10,000磅鮮花到美國。
早在20世紀50年代,荷蘭就開始在鮮花種植上和其它國家建立聯系。在鮮花的生產和創新上荷蘭人一直處在領先地位,如特別的物流管理和鮮花運輸(1972),人工照明(1978),溫室氣候控制(1983),機械種植和收割(1985)。
荷蘭的鮮花,包含再出口的話,在2009年佔到全球鮮花出口額的60%和歐洲的66%。超過90%的鮮花被出口到德國,法國,丹麥,芬蘭等國家。相對來說,在有自己鮮花生產的國家,如西班牙和義大利,荷蘭鮮花在當地的市場份額較低,分別只有20%和29%。荷蘭產的鬱金香和集合花佔到全球出口額的100%,而玫瑰也佔到24%。
3.1 鮮花種植商
截至2007年,荷蘭有大概3,770名鮮花種植商,他們能提供不同品種、質量和價格的鮮花。這些種植商們聯合起來整合鮮花的市場營銷和銷售,從2003年到2007,荷蘭鮮花的產值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達到56億歐元。
大部分鮮花種植商都是荷蘭鮮花協會(Dutch Flower Council)會員和荷蘭鮮花種植研究協會(Dutch Flower Grower』s Research Groups)的成員。荷蘭政府也積極參與到鮮花種植的環境保護工作中,以維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2 供應商
荷蘭是世界上鮮花花種培育和供應的領導者,也是世界級鮮花培育組織的集散中心,在這里各種新品種被源源不斷地培育出來。
3.3 拍賣行
Plantion和FloraHolland拍賣行交易超過20,000個品類的鮮花,而且每天有1,200到1,500個新品類被引進進來。荷蘭鮮花拍賣的交易量每年增長迅速,相應的拍賣基礎設施也在不斷投資建設中。
鮮花拍賣行是一個讓批發和零售商集中購買鮮花的市場,在這里鮮花被大量打包出售並重新分裝給零售商或者終端客戶。大量的鮮花包裝好後被集中運送到拍賣中心,通過機器自動分裝,然後打包成小的包裝用於展示和拍賣。
據估計大概80%的荷蘭鮮花是通過拍賣形式賣出,而在荷蘭鮮花拍賣會中賣的的鮮花佔全球鮮花交易的40%。
代表兩大拍賣行的是荷蘭鮮花拍賣協會(The Dutch Association of Flower Auctions)。該協會為鮮花行業知識共享、供應鏈合作、市場交流、政策法規影響等方面提供平台。
3.4 物流
鮮花經過銷售後會被運送到目的地。截至2008年,荷蘭有693家鮮花出口公司,物流費用佔到鮮花拍賣價格的20%。鮮花運送到目的地後會被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查,以保證產品質量和環境安全。
3.5 研發
Wageningen的國際植物研究中心是一個在鮮花培育和生物種植方面享有盛名的研究機構,能為荷蘭的鮮花產業提供很好的創新支持。
4. 競爭對手
截至2009年,有超過10個國家每年鮮花出口額超過1億美金。哥倫比亞,厄瓜多和肯亞是西半球崛起的三個鮮花供應商。而中國生產和消費鮮花的能力也與日俱增,有望成為這個市場上的有力競爭者。
哥倫比亞是全球第二大的鮮花生產商,僅次於荷蘭,其主要市場是美國。哥倫比亞出口的鮮花中物流費用佔到最終鮮花價格的75%到80%。
在1998到2008年間,厄瓜多每年鮮花出口額已13%的速度增長,達到了5.66億美金,其主要出口國家有三個:美國 (72%), 俄羅斯 (10%)以及荷蘭(6.7%)。同哥倫比亞一樣,厄瓜多的鮮花物流費用也佔到70%到85%之間。這點同荷蘭經營了差不多一個世紀的物流運輸網路無法相比。
截至2008年,70%的肯亞鮮花生產企業為荷蘭種植商所有,而鮮花產業是肯亞第三大外匯來源,僅次於旅遊業和茶業。肯亞的鮮花被運送到歐洲,通過荷蘭的拍賣網路賣往世界各地。聯同荷蘭農業部,Wageningen大學和肯亞農業部早在1994年就建立了學生交換項目。
盡管現在中國鮮花只佔到全球1%出口額,但是增長迅速,中國生產的鮮花90%流向了北京和上海。據統計,早在2007年,中國就擁有全球最大的鮮花種植基地,佔地72,700公頃的溫室和 224,600公頃室外種植地。昆明的鮮花市場和荷蘭的拍賣行也有過合作。
未來挑戰
荷蘭鮮花市場面臨價格上升和環境方面的挑戰。在2006到2008年間,天然氣的價格漲了一倍,而這個是荷蘭鮮花產業一個重要的供應。
此外,越來越多的拍賣行客戶只希望使用部分拍賣行的系統而非整套服務,如物流系統服務。荷蘭外的一些批發零售商也開始越過拍賣行,直接和鮮花種植商接觸,越來越多的交易在網上發生。
荷蘭鮮花產業下一步應該走向何處?是更關注於產業的增值服務:如物流支持和品種培育,還是進行本土生產以進一步提高競爭力呢?
參考資料:
The Dutch Flower Cluster (NOVEMBER 15, 2013), MICHAEL E. PORTER, JORGE RAMIREZ-VALLEJO, FRED VAN EENENNAA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來源:知乎www.hu.com

③ 有沒有一本書是荷蘭人寫的,叫Service Marketing,挺好的。請學過市場營銷的同學回答一下

營銷的書籍現在很多啦,美國的一些作者還是不錯的,可以去挑選些。比如定位,公關,施勞特系列的,都蠻不錯的

④ 留學荷蘭學什麼專業

樓主,看了樓上幾位的回答,我不得不給你講一下,不然良心不安!

首先,荷蘭能轉專業嗎?尤其是英語專業?!

答案是:不能!

1.從總的來說,荷蘭的轉專業是非常難的,綜合類大學,例如蒂爾堡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等基本可以說是不可能,但荷蘭部分應用科技類大學,以及高等專業教育大學是有提供轉專業的課程的。主要是以預科的形式完成轉專業。很不劃算。

2.也有一些學校對專業背景沒有要求,也無需念預科,可以直接轉專業,包括林堡大學的國際商務與市場營銷管理,金融管理碩士,以及格羅寧根大學的教育學碩士都不需要有專業背景,但有些雖然不需要專業背景,卻對工作經驗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所以你去不了。

3.另外需要強調的是,專科畢業生轉專業的難度比較大,最多隻可免去1年的本科大學課程。像這種情況的話,先專升本,再申請其他專業的碩士,是更理智的選擇,同時也節約了很多時間。

第二,我可以去其他國家嗎,哪個國家好,有哪些專業可以選擇?

樓主,我建議你去英國,是最直接、最經濟的選擇!下面給你列舉一下,你看看自己的職業規劃,結合自己的家庭條件和能力,選擇一下:

【旅遊,酒店管理】
斯特林大學, 肯特大學,伯明翰大學學院,斯克萊德大學等
【國際關系】
斯旺西大學; 朴次茅斯大學; 諾森比亞大學,提賽德大學
【物流】
赫爾大學,朴次茅斯大學,伯明翰城市大學,考文垂大學
【博物館研究】
萊斯特大學
【教育類】
斯特林大學,布魯內爾大學等

本來不想回答的,還是忍不住了,祝你夢想成真!

另外,有問題再問我吧,我喜歡負責到底:98719403

⑤ 公司注冊地在荷蘭,想在亞馬遜開通賣家賬戶,主要銷售市場也是荷蘭,應該如何操作謝謝

那你就入駐亞馬遜,看看入駐要什麼條件,滿足申請就可以了
首先執照和對公賬戶是必須的

⑥ 我是大二市場營銷專業在讀,想去荷蘭留學,還需要什麼條件可以申請荷蘭大學

"市場營銷屬於商科類專業
如果學生去荷蘭申請本科,那麼學生須提供合格的雅思內6.0+。
如果你打算赴荷蘭讀碩士容,屆時申請時須提供合格的雅思 6.5+,良好的大學成績,同時也需要提供GMAT成績。以 上是赴讀荷蘭的最基本本條件。
荷蘭的商科國際化程度高。這是荷蘭商科課程的最大特點。教育質量過硬,商貿環境良好。荷蘭地處歐洲的門戶位置,是歐洲大陸的交通中心、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經濟學人》雜志認為荷蘭是全球最適於進行國際貿易和投資的地方。是中國學生學習商科是一個最佳選擇。
"

⑦ 我想去荷蘭學習市場營銷,能告訴我怎麼開始嗎

業務培養目標: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營銷專等屬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營銷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市場營銷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營銷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營銷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現代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市場營銷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以及分析和解決營銷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國有關市場營銷的方針、政策與法規及了解國際市場營銷的慣例和規則;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及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⑧ 去荷蘭讀研要考什麼考試,我本科是市場營銷專業的,讀研不想讀本專業,請問有什麼專業比較適合呢

荷蘭碩士申請要求雅思至少6.5,本科平均分最少80,相關專業背景。不能說換專版業絕對不行,但是權如果一點背景也沒有基本沒可能申請上。可以去 www.nuffic.nl 上搜一下學校和專業,建議多申請幾個學校和專業。流程很簡單,找到學校和專業,直接看學校的網頁裡面有要求,然後申請,寄材料,保持和學校聯系,等通知。建議去戰斗在荷蘭論壇去看看。

⑨ 荷蘭經濟怎麼樣

荷蘭經濟綜述

【荷蘭市場特點】
1、市場特點 :
荷蘭國內市場有限,但轉口市場十分廣闊,商品吸納量大。荷進口貨物中有60%直接運銷其他國家,20%在當地經加工後再出口,進口內銷產品僅佔20%左右。市場結構特點是由少數十幾家大型跨國公司組成,如荷蘭皇家石油公司、阿克蘇?諾貝爾集團、DSM化學公司、聯合利華公司、飛利浦公司、達夫卡車公司等;這些公司資本雄厚、技術先進、產品競爭力很強,並有著寬闊的銷售渠道和廣泛的國際銷售網路。荷蘭中小型公司也十分活躍,並面向國際市場。
2、對外經濟貿易關系:
荷蘭是歐盟的成員國,其主要的貿易對象是歐盟其他成員國。荷蘭75%的商品和服務貿易是在歐盟成員國之間進行的,
分別占荷蘭進口額和出口額的66%和79%,其中對德國貿易又占其進口和出口額的的25%和30%。在美洲市場以美國為主要貿易夥伴;在亞洲市場則以日本、中國、港台地區、新加坡和韓國為主要貿易對象。
3、主要進出口大類商品:
荷蘭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貧乏。除天然氣和少量的石油以外,幾乎沒有什麼自然資源。工農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絕大部分需要進口。因此,原材料和能源產品構成荷蘭的主要進口商品。除此之外,荷蘭也進口相當數量的油類、油脂作物以及化工產品和交通運輸設備。除天然氣和農產品以外,荷蘭的主要出口產品是:化工產品、食品加工機械、電子電器產品、機械產品、工業製成品、港口設備以及挖泥船等。
【荷蘭經濟飛速發展的重要支撐因素】
荷蘭經濟的特點是外向型經濟佔主導地位。產業部門齊全,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均高度發達。荷蘭社會經濟關系穩定,政府、企業和工會定期磋商,共同為經濟的繁榮發展作出努力。以下幾個領域是荷蘭經濟飛速發展的重要支撐:
【貿易大國】:荷蘭奉行自由貿易政策,貿易環境甚佳。 擁有高度發達的對外貿易體系,狹小的國內市場使荷蘭經濟一直具有強烈的國際取向,藉助其"歐洲門戶"的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設施和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荷蘭成為歐洲最大的貿易轉口國。對外貿易總量居世界第八位。據EIU預測,荷蘭在未來五年將成為全球最佳的業務經營和投資的地方。荷蘭經濟一半依賴於貿易,出口產品及服務總額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5%。據世貿組織對「全球商品進出口國家/地區排名」,荷蘭進出口貿易排在第八位。
【工業強國】:荷蘭工業特點國際化,主要工業領域為化工、食品加工、電子工業、金屬製造及加工、造船等。是西歐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著名的大型跨國集團公司有:殼牌石油公司、聯合利華公司、阿克蘇.諾貝爾公司、飛利浦公司、ING等,在世界500強中排在前50位。
【交通大國】:荷蘭擁有高度發達的水陸空運輸網路、分撥能力、通訊系統和完善的服務體系,荷蘭交通四通八達,空中、近海、內河、公路、鐵路組成了一個全方位立體交通網。鹿特丹港是世界第一大港,年吞吐量超過三億噸。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是歐洲三大貨運機場之一,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是歐洲第四大客運和貨運航空港。荷蘭的內河船隊占據了萊茵河、馬斯河上運輸量的53%;公路運輸占歐洲內陸流動卡車的27%。在這里可以迅速便捷地直抵全歐300多座城市,並可快速抵達中東和非洲。在歐洲955個分銷中心中荷蘭獨佔535席。
【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僅占總人口的5%。荷蘭是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農產品出口總量僅次於美國和法國。鮮花出口壟斷全球市場70%,荷蘭被稱為歐洲的"菜園子",蔬菜出口名列世界榜首,土豆種子出口、乳產品生產位於世界第一。荷蘭土地面積有限,20%是圍海造田開墾出來的,但農業以集約化經營為特點,採用高技術生產和現代化管理,給農業帶來高產、高質、高附加值。
【水利大國】:荷蘭地勢低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平面。其圍海造田和攔海工程為世界之最。三十年代,即修建了著名的30公里長的須德海攔海大壩。自1958年始實施投資300億荷蘭盾的攔水壩"三角洲"工程和耗資"十億馬克"的可移動式防洪大壩。荷蘭每年用於水利投資約45億美元,人均近300美元,是世界最多的國家之一。
【金融保險服務業強國】:荷蘭的金融和保險業亦聞名於世。荷蘭銀行(ABN AMRO)、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UP) 、拉博銀行和荷蘭農業銀行是荷蘭著名的四大銀行,均在世界最大的25家銀行之列,義務活動遍及世界各地。荷蘭AEGON保險公司是世界第三大保險公司。
【科學技術領先的國家】:荷蘭在環境技術、能源技術、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學和材料技術、水利工程等方面,處於國際領先地位。荷蘭制訂有積極的技術政策,全國每年投入科研的經費達100億荷蘭盾。

【「歐洲門戶」】: 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地處北海海岸、萊茵河及馬斯河的三角洲,坐落在萊茵河入海口附近,被人們稱作「萊茵河上的明珠」「歐洲的門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達的內陸運輸網,賦予鹿特丹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每年,鹿特丹港有約3萬艘來自世界各國的船舶掛靠,500多個定期航班駛往全球1000多個港口。鹿特丹是荷蘭的工業中心,也是商業(是僅次於阿姆斯特丹的第二大商業區)和運輸中心。
鹿特丹輻射面大,在其方圓500公里內有1億6千萬歐洲消費者,意味著鹿特丹是為綜合購買力達800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提供服務。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荷蘭人習慣節儉,講究實用。消費者習慣集中購買、自由選購,因此,超級市場、連鎖商店是荷蘭人常去的購物場所。消費者喜歡選購款式新穎,價格適中的商品,且更新換代較快。

【中國與歐盟、荷蘭的貿易關系】
歐洲統一大市場,人口密度大,購買力強,市場總值最高。歐盟於1995年、1996年相繼發表《中國—歐洲關系長期政策》和《對華合作新戰略》,將擴大和發展對華經貿合作關系提到了戰略性高度。
歐洲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2002年,雙邊貿易額為868億美元,與2001年相比增長17.8%,其中中國出口482億美元。中國出口主要有:紡織服裝、鞋、箱包、玩具、日用品、收音機、組合音響、醫葯、塑料製品、焦炭、工具、鋼材、腸衣、照明裝置等。目前歐盟已是中國第一大投資方(按實際投入計算)、第一大技術供給方,第三大貿易夥伴(僅次於日、美和香港)以及機電產品第二大出口市場(僅次於美國)。如果中國和歐盟的經濟不發生逆向變動,根據最近幾年中歐貿易的增速計算,預計到2005年雙邊貿易總額將突破1100億美元。
如上所述,荷蘭是歐洲的門戶,它已成為世界各國商人開發歐洲市場的首選場所。荷蘭又是第二歐亞大陸橋的歐洲終點(起點為我國連雲港)、溝通歐亞兩大市場的樞紐。
荷蘭是歐盟創始國之一。與其他歐盟國家一樣,在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遵循歐盟共同的對外經貿法規。
荷蘭十分重視發展與中國的關系,曾把1995年定為中國年。是年荷蘭首相訪華,承諾提供一筆12.5億荷蘭盾混合貸款,約合6.5億美元,執行期為1996年—2002年。此後雙方高級官員頻頻互訪。1995年12月,荷蘭發展合作大臣普龍克和當時的外經貿部部長吳儀會談時,宣布對華提供長期發展援助的決定。1996年3月,中荷兩國政府簽署了中荷關於發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確定中荷在扶貧、環保、林業、培訓和教育領域開展合作。1999年荷蘭女王訪華,2000年朱總理訪問了荷蘭,雙邊關系又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中荷兩國貿易往來可追溯到17世紀。新中國成立與其建交以後,雙方經貿關系主要從90年代開始,雙邊貿易額穩步上升,1995年突破40億美元,1997年50億美元,1998年59.95億美元,1999年64.23億美元,2000年79.23億美元。2001年87.39億美元,2002年約9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2.6%,其中中國出口額81億多,佔83%以上。在中國對歐盟15國的出口中荷蘭占第2位。

荷蘭主要經濟產業

【工業】
國際取向是荷蘭工業的特點,不僅體現在外銷方面,也包括在海外廣泛設立生產基地並與外國企業開展合作。主要工業領域為化工、食品加工以及金屬加工業,其中食品加工業為最大的行業。此外還擁有規模可觀的印刷與電子技術業。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學綜合企業的「家基」所在地。荷蘭的金屬加工業主要擅長於機械製造。由於廣泛地應用電子控制系統,荷蘭在食品加工機械、運輸工具以及食品與化工生產裝置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能源業】

荷蘭的能源公司在內陸與北海屬於荷蘭的大陸架上同時進行石油與天然氣開采。特別是通過開采荷蘭北部的大型天然氣田,使得荷蘭成為西歐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鹿特丹為供應西歐的能源起著重要作用;通過港口大量地進口原油,並在港口附近設有巨大的煉油裝置。原油與石油產口主要通過輸油管道直接從港區送往德國和比利時的工業中心。
【服務業】
服務業日益成為推動歐洲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過去二十年來 ,服務業已經發展成荷蘭最大的經濟行業。過去十年間,商業服務輸出的增長比貨物出口的增長要快。服務業內最重要的領域為貿易,其次為運輸與通訊,建築、商業服務以及銀行與保險業。服務業的大多數公司主要活躍於國內市場。但運輸業、技術咨詢以及貿易公司則更注重國外市場。荷蘭的三大銀行為荷蘭銀行、ING國際財團和荷蘭合作銀行,均列在歐洲的前25家大銀行之內,在世界各金融中心均有業務處。
【交通、運輸與通訊】
荷蘭有著悠久的運輸傳統。位於北海之濱,萊茵、馬斯與斯海爾德三大河流都從荷蘭境內入海;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荷蘭發展成通往歐洲的門戶,隨著歐洲境內邊界的取消,這一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荷蘭在歐洲集散網路上至關重要的地位,也吸引了眾多的國際公司在此落戶。遠洋貨輪每年運送數千萬噸的貨物到鹿特丹--世界上最大的海港。阿姆斯特丹的斯希波爾國際機場是歐洲第4大客運、貨運航空港。為了維護荷蘭作為至關重要的中轉國的經濟地位,並保證抵達各商業中心的便利,荷蘭政府採取了各項措施以緩解交通壓力。鼓勵「多人共乘」、自行車、步行、通過電信手段遠距工作等,尤為注重鼓勵使用公共交通設施。
荷蘭的公交系統每年完成的乘客公里總數約達250億。這是由火車、城市與區域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共同實現的。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市更擁有地鐵系統。城市內與區域內的公交主要使用公共汽車。公共汽車、有軌電車、和地鐵使用一種特別的價格體系:整個國家分成不同的「交通區」,使用一種全國通用的「條票」,乘客按旅行「交通區」數的多少在條票上「列印記」,以固定的費率支付費用。鐵路交通由荷蘭鐵路公司負責。來往於大多數大城市間的現代化「城際特快火車」,每半小時即發車一輛。
荷蘭的運輸業收入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8%,在歐洲運輸市場上佔有很大的份額。鹿特丹港30多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為了維持這一領先地位,鹿特丹港在持續不斷地進行現代化改造。其它的重要海港還有阿姆斯特丹港、費爾森/艾默伊登港,代爾夫宰爾港、埃姆斯哈芬港、弗利辛恩港等。
除斯希波爾國際機場外,荷蘭還有16家大大小小的機場,其中較大的為鹿特丹的塞斯廷霍芬機場和馬斯特里赫特的貝克機場。乘客可通過鐵路或公路舒適快捷地抵達荷蘭各大城市。荷蘭皇家航空公司KLM為荷蘭最大的航空企業,接下來還有馬梯耐爾、特蘭沙維亞以及荷蘭航空公司。後幾家公司主要提供度假客運服務。其中馬梯耐爾航空公司也經營國際貨運。
荷蘭擁有高度發達的電子通訊基礎設施,是歐洲電纜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所有的電信交換中心都是數字式的,這使得在同一條線路上可同時進行通話與信息傳送;通過個人電腦進行通訊往來,「視像會議」與圖文傳真已經是每個用戶都可以使用的通訊手段。

【農、林、牧、副、漁】
荷蘭盡管是一個小國,但卻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產品出口國之一。1995年向全世界的農產品出口達720億荷盾。荷蘭農業產品中,約80%出口到其它歐盟國家,其中尤以德國為最多。但荷蘭也從他國進口農產品原料,主要用於牲畜飼料與食品加工業(如咖啡、茶和可可等)。
耕種業一直是荷蘭農業的重要部分。盡管近年來耕種面積大大減少,目前約為80萬公頃,但由於近幾十年來產量的提高,每公頃的收獲量卻大大提高。近年來農民以耕種馬鈴薯、小麥和甜菜為主,作牲畜飼料用的玉米種植量也增長很快。耕種地中約四分之一用於種植玉米。荷蘭產的馬鈴薯,尤其是「種馬鈴薯」,銷往全球。

就產量來講,園藝業是荷蘭最大的農業分支。荷蘭的鮮花聞名於世,被空運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不出24小時,地球的另一邊的桌上花瓶里就可插上一束荷蘭的玫瑰。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鮮花與球莖出口國,1995年的出口額達53億荷蘭盾。
畜牧業的最大分支為乳畜飼養,接下來則為牲豬、家禽、綿羊、家畜與小牛及山羊飼養。近幾十年來,通過研究工作和現代技術的應用,傳統的乳畜飼養方法大為改進,奶牛的飼養、產奶以及牛奶儲存在許多飼養場已經完全自動化。通過人工授精進行選擇性育種,加上喂養改善,使得奶牛能大量產奶。現在,一頭奶牛年產7000升牛奶決不算稀奇,而1950年則僅為3800升。
農產品與園藝產品、肉類和奶製品的加工生產是荷蘭農業的一個主要分支。目前,荷蘭的各種食品與飲料及煙草產值佔了全部工農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以上,因此成為荷蘭的支柱產業之一。食品與飲料及煙草業的產值占整個農業產值的60%。該加工行業最重要的原料是馬鈴薯、牛奶和肉類。

荷蘭的漁業以深海和近海捕撈為主,同時還養殖貝殼類水生動物並進行內河捕撈。荷蘭的深海與近海捕撈主要由獨桅帆船與拖網漁船船隊進行。小得多的獨桅帆船則在近處漁場捕撈鰈魚、鰨魚、鱈魚以及小蝦等,主要在北海的中、南部捕撈。
荷蘭致力於實現可持續的、對環境無害的農業生產形態。目前使用的是集約式生產,農民們施用化肥與殺蟲劑,這會對自然環境產生破壞作用。因此荷蘭作了大量的努力,以尋找能保護自然環境的農作物與園藝栽培方法。改用生物保護法來對付病蟲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此外還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來開發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
【新聞媒體】
言論自由是荷蘭政治制度的基石之一。無論對廣播電視還是出版業,荷蘭政府奉行一種旨在維護與促進媒體的獨立性與多元性的政策。《新聞法》中特別強調各廣播電視機構自行決定其項目的形式與內容。對出版業政府也同樣強調無權干涉其內容。然而,鑒於媒體界扮演著至關重要的、向所有公民提供信息的角色,政府必須相應地為之創造條件,使其能最佳地發揮作用。
荷蘭出版業的各主要分支為:日報、地方報以及期刊雜志。最大的全國性日報為《電訊報》、《綜合日報》、《國民報》。此外還有很多的區域性報紙,發行量通常相當大。地方報不是每天都發行的,一般為每周1至3次,主要在較小行政區發揮著重要的、傳播地方性新聞的作用。幾乎每一個荷蘭家庭都訂有日報。1974年建立的新聞基金,可為報紙與期刊提供財務支助,以幫助其度過困難時期。支助可以採用貸款或補貼的形式,但為臨時性的,即一段時間以後,有關出版機構必須要重新靠自己的力量維持。日報出版業高度集中在幾家出版社手上:最大的日報綜合企業為「聯合出版公司」,其次為電訊報公司,VNU以及維戈訥。期刊類分為:議論性的、大眾性的、廣播電視的以及行業性的。主要的議論性刊的發行量不算很大,但其見解性的議論產生的影響卻相對很大。大眾性期刊的發行量明顯地高很多,如婦女雜志《解放》和《瑪格麗特》的發行量分別為75萬與52.5萬份。廣播電視期刊的發行量同樣也很大,其中除了普通的文章外,還包含大量的廣播電視節目信息。
自二十年代以來,荷蘭就採用一種公眾廣播(電視)體制:即節目的播放由不同的廣播電視協會負責,各協會代表著社會上不同的分支。這一制度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目前的各廣播電視協會為:一般性的、耶穌教派的、社會民主派的、天主教派的、進步主義的以及耶穌教派的,他們的營業執照為期五年,到2000年為止。他們各自負責整套的節目,包括:信息、教育和娛樂節目,此外還有荷蘭廣播電視基金會,所有的公眾廣播電視機構都在這個基金會的旗下進行合作;以及荷蘭節目基金會,它主要播放各類年青人與少數民族文化性節目。在公眾廣播電視播放時間內,也可以為教堂、宗教組織、政黨、政府機構以及教育廣播電視機構安排播放時間。
公眾廣播電視一共擁有三大全國性電視網與五大全國性廣播網,此外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區域性廣播電台,全荷蘭共有約400家地方性公眾廣播電台。公眾廣播電視的財務支持靠的是收取「廣播電視費」和廣告收入。廣告由STER機構負責。廣告在不同的節目之間播放。公眾廣播電視不實行將一個節目中途打斷來播廣告的方法。自1992年起,荷蘭也出現了商業性電視。除RTL4與RTL5外,還有維羅妮卡、SBS6、TV10以及音樂工廠。另外,荷蘭也有商業性的廣播電台。幾乎每一個荷蘭家庭都與電纜網路連通。大量的國內外公眾與商業發射台都通過電纜風絡播放節目,如BRTN、ARD、ZDF、BBC、TV5、CNN以及MTV等。
荷蘭國際廣播公司是一家獨立的公眾廣播公司,向全世界播放廣播與電視節目,為那些長期或臨時逗留國外的荷蘭人或對荷蘭及其文化感興趣的人們服務。RNW每天都用荷蘭語、英語、西班牙語、印尼語以及帕皮阿門托語播放節目。廣播節目通過短波、中波、地方調頻波以及通訊衛星播放,包含很多的新聞與當前的各種活動大事、體育和天氣等節目。電視節目則出售給經過授權的各國公司播放。荷蘭廣播事業培訓中心,為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人員提供節目製造培訓,並負責世界范圍的有關合作。
【勞工】
荷蘭勞工以穩定性高、教育程度高、生產力高、能說多國語言、工作態度友善開放而著稱。荷蘭勞資關系一向和諧,近幾年來,荷蘭勞工因罷工所損失的工作天數在歐洲國家中堪稱最低。
【對外貿易】
以國際眼光看,荷蘭的國內市場不大。鑒於此,許多公司都以外銷的方式朝國外發展。處於西歐的優越地理位置,非常有利於荷蘭業務活動的國際化。長期以來,許多非歐洲公司也看中荷蘭的區位優勢,而紛紛在荷蘭設立其歐洲總部,以朝歐洲市場發展。由於這些因素,荷蘭國際貿易產值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荷蘭經濟在國際貿易市場上起著重要作用。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國家名單中,荷蘭列在前10位內。貿易平衡結果傳統上一直為順差,國際收支經常帳戶的結果也是如此。荷蘭經濟繁榮高度仰賴國際貿易,故此養出了一批國際營銷人才,這是企業攻佔歐洲市場的絕佳利器。
【科學技術】
由於荷蘭擁有的天然資源不豐富,因此全社會都很注重知識的改進與開發。在各公司企業,大學和研究院所就職的科研人員達6萬以上,每年的科研投入為100億荷蘭盾;其中各公司企業佔50%,而大學與貿易研院所則各佔25%。荷蘭研究人員辛勤努力獲得的科研成果,占歐盟科學論文數量的7%,歐盟專利的6%。在荷蘭大約有5000家公司擁有自己的研究部門,以革新其產品和生產工藝。在這方面最重要的公司為五大跨國公司:飛利浦、殼牌、阿克蘇·諾貝爾DSM以及聯合利華。

⑩ 本人市場營銷專業,去荷蘭讀研究生。荷蘭有哪些大學開設市場營銷專業的研碩士羅列下

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 蒂爾堡大學 阿姆斯特丹大學 等等 自己查吧

閱讀全文

與荷蘭的市場營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店開業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931
雙11促銷活動通知 瀏覽:832
縣域支行村鎮營銷方案 瀏覽:541
有關評選的策劃方案 瀏覽:198
電子商務專業自我評價怎麼寫 瀏覽:383
電子商務經驗交流材料 瀏覽:998
我國電子商務的缺乏核心競爭力 瀏覽:519
ibm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瀏覽:271
電子商務從小數據到大數據的轉變 瀏覽:691
2014年我國零售業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瀏覽:552
化妝品元旦促銷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32
漢朝電子商務外包 瀏覽:121
聚淘電子商務 瀏覽:772
皮草推廣方案 瀏覽:534
汽車經銷商促銷方案 瀏覽:52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唯品會 瀏覽:688
義烏電子商務的現狀 瀏覽:125
中國商超edi電子商務 瀏覽:377
淘寶女裝推廣策劃方案 瀏覽:261
ktv啤酒促銷活動主持人台詞 瀏覽: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