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王老吉的市場營銷分析
(我自己參加一個比賽的分析,簡單的把文字發上來,你看看吧)
1.准確的產品定位
2.用廣告加溫
3.巧妙運用網路宣傳炒作
4.終端出擊
1.准確的產品定位
——預防上火的飲料
王老吉以一種健康飲料的姿態迎合了現代廣大消費者崇尚天然、追求健康、預防上火的心理,變成了現代人「預防上火」的習慣性飲用的健康飲料。
2. 用廣告加溫
央視一套——晚間新聞聯播
(1)重新定位之後,加多寶當即決定投入1000萬人民幣;
(2)2003年底,廣告投放追加到4000萬人民幣;
「非典」期間投放了央視一套的黃金招標段;
(3)2004年,1個億;《嶺南葯俠》
3.巧妙運用網路宣傳炒作
5.12汶川大地震後的 CCTV「愛的奉獻」晚會中一個廣東加多寶(罐裝王老吉所屬公司)捐贈一億元人民幣。
4.終端出擊
1、選擇湘菜和川菜館、火鍋店作為「王老吉誠意合作店」;
2、牙簽、紙巾盒、牆上海報……
3、大小商店都有銷售;
缺點
1、功能性飲料有其天然缺陷。
(1)太過強調去火可以圈定一批忠實的消費者,但也把沒有「去火」打算的人群排斥在外。
(2)功能性飲料具有可替代性(因為去火產品不止一個王老吉)
2、品牌不統一,阻礙企業做大做強。
(1)1997年公司從廣葯集團租來紅罐「王老吉」的品牌使用權,租期為20年。租用使得品牌經營在可持續性上存在隱患。
(2)生產「王老吉」的三家企業(廣葯集團、香港加多寶以及王老吉後人王健儀主辦的香港王老吉國際有限公司)對市場的瓜分又阻礙了王老吉的做大做強。
3、王老吉究竟賣的是葯還是飲料。
目前已經有人開始質疑王老吉的去火功能,暫且不論,但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至今尚未解決,就是王老吉究竟是葯還是飲料,如果是葯,就一定有副作用,那麼它宣傳的「老少皆宜」是不是存在問題?如果不是葯,但它的宣傳是「可以去火」,那麼就是有葯的功效,喝這個飲料同樣會有副作用的擔心。
4、競爭激烈
如果放眼整個飲料行業,以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為代表的碳酸飲料,以康師傅、統一為代表的茶飲料、果汁飲料更是處在難以撼動的市場領先地位
Ⅱ 加多寶和王老吉的營銷戰到底誰贏了
鄧郁的回答:
1、充分競爭的快消品市場是一個長期競爭發展的過程,現在即蓋棺定論說誰贏了為時尚早。
2、從目前來看,植物飲料(涼茶)第一名和第二名激烈競爭,第三名「和其正」涼茶受到比較大的影響,銷量下滑得比較厲害。
3、就銷售量而言,加多寶和王老吉今年的銷量都有增長,加多寶領先。
Ⅲ 王老吉與加多寶的「網路營銷」誰更勝一籌
你好啊 飛天創富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感覺加多寶更勝一籌 ,不是更勝 而是勝的專多,從營銷屬方式 營銷團隊廣告等方面看 不是一個檔次的 。王老吉只是用以前的名氣,會被打壓下去的。但是有一個商機 就是同質化嚴重 ,需要更新新產品了 。
Ⅳ 王老吉與加多寶的銷量和命運會怎樣
2011年王老吉罐裝品規實現銷售160億,盒裝品規20億,按營銷經驗推算,個人見解為變局後加多寶與王老吉兩者加和上限不會超過180億;盒裝受變局影響上半年銷量會上升;罐裝銷量會下降,最終更有可能全年四六開或者三七開;去年年底前生產的絕版罐裝王老吉會受市場追捧。即使銷售規模與上年相同,凈利潤也會大幅下降,大量的成本耗費在廣告投入、渠道和網路建設、投資建廠以及終端促銷和價格戰上。 兩者酣戰,其他品牌涼茶也本著漁翁得利的心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比如和其正的廣告已不再是陳道明所代表的成熟紳士,而變成了群樂群享的年輕族,只是這個跨度有點大,如果你恰巧是前面的年齡圈和身份圈,就不知道這個品牌是否應繼續成為自己的歸屬。如果是低齡族,又會感覺這個品牌包裝有點板正,笨笨重重的有點老,味道還有點葯味。當做品牌延伸時並不是簡單地將廣告對象直接切換為想要拓展的人群,或者跟風別人都在做的人群。飲品要麼定位在全人群以求最大化,要麼是專屬人群定位打造忠誠消費者。從後者拓寬過渡為前者增加消費群是正常合理的,但如果都屬專屬人群定位就不能從南極一下搖擺到北極,從成熟商務型直接穿越為蹦蹦跳跳的天真爛漫,兩者都會找不到北,也只能都棄你而去。北方市場涼茶除此之外沒有更多代表品牌,但就快銷品而言,消費者對產品的更新頻率非常之快,廣葯不要簡單地認為擁有了王老吉的商標,就能毫不費力地復制出其以前的銷量和輝煌。其他品牌涼茶也同樣不要簡單地認為鷸蚌相爭,兩者熱戰留下的市場縫隙就都是自己的,可樂、果汁、礦泉水、運動飲料都在共享同一市場,誰的營銷做得更出色市場份額就是誰的。包括加多寶也同樣不要簡單地認為自己只是換了王老吉的名字,脫了印著王老吉三個字的馬甲,其他什麼都沒有變,消費者還是會認這個感情這個口味的。市場風雲變幻,一切圍繞市場規律,圍繞渠道、終端以及消費者的選擇,誰擁有這些誰就擁有銷量,並不因為你是誰,你象誰而有所特殊。 對於廣葯我們沒有很強的信心認為一個從來沒有快消品經驗的葯企接手成熟如王老吉這樣如日中天的快銷品牌會很輕松就能成功,快銷品與葯品是兩個不同領域,從隊伍到渠道都要重新建立。僅僅是因為之前已有加多寶為其奠定好的雄厚的品牌積淀和基礎,靠這些積蓄和積累也可以坐享其成一段時間。但快速擴張人力能否跟上,管理能否跟上,成本控制能否跟上,營銷能力能否跟上,市場服務能否跟上。一系列的問題撲朔迷離。市場也會以廣葯接手以後與之前加多寶操盤時代的銷量和增長速度作橫向對比。盡管對於廣葯來說,利潤增長是一定的,只是多和少、快和慢的問題,如果成本控制沒做好或者銷售財務控制沒做好,全國性的巨資投入也是一個巨大風險。如果銷量比加多寶時代差的太遠,則又會被業內當作新版黃世仁的一個現實代表,產品別人做大了收回了,自己做又做不好,搞得里外不是。 非常時期才能檢驗出非凡的能力。之前順風順水滋潤慣了的加多寶在天災人禍面前是否具有足夠的抗壓性、快速的應變與處理能力、營銷能力是否真如宣傳的那麼強大都有待於市場的真實檢驗。之前可以靠重金一擲隔著電視機隔著時空和消費者做情感交流,所以當真正面臨危機時會感覺加多寶與消費者、合作者包括媒體的溝通不直接不及時不主動不煽情不給力,更在事件處理過程中爆出了一些不該出現的負面新聞。維穩是面對變局和困局首當其沖需要做到的,穩定員工和一切合作者,穩定軍心、穩定消費者、穩定渠道、穩定終端。即使人員需要調整也要本著員工自願的原則,願意走的給其自由和合理體現,願意留的以一當十。如果這時自亂陣腳得不償失。你不要的棄兵棄卒對手都會照單全收,對手自己摸索還需要時間還找不到門道,剛好被你送上門來。用你遺棄的兵馬對抗你,知己知彼的遭遇戰會給你製造足夠的麻煩。之前你傷他們有多深,對他們有多冰冷和殘酷,之後都會悉數和加倍還之於你。在戰場上我們寧願多一個朋友,也不願多一個敵人就是這個道理。即使出現動盪,企業也要善待追隨自己的每一個員工,發揮大家的合力,齊心協力度過難關。把這個外延擴展到企業外周的合作者和消費者上,得到的支持越多,就能更早步出困境。支持的獲得需要靠心與心的主動坦誠交流,在與消費者、合作者及各種內外溝通方面,加多寶還很欠缺,缺乏大品牌的造勢能力和交流引導能力。除了品牌的硬廣告實力,還要有符合其領袖氣質的精髓和實質。完整的營銷造就完美的品牌,其實加多寶的今天也是在補之前就實質營銷和實質管理而言欠下的功課,蛻變是痛苦的,但也意味著新生。做到了這些,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永遠只有自己。我們期待加多寶的新生。
Ⅳ 加多寶王老吉是無差異性營銷策略,差異性營銷策略,集中性營銷策略當中的哪種目標市場策略
差異性
Ⅵ 加多寶跟王老吉的區別
王老吉是廣葯集團的飲品,加多寶是涼茶的鼻祖。以前的紅罐王老吉品牌是加多寶運作的,後來廣葯看運作的那麼成功,就收回了品牌使用權,所以加多寶就用自己的品牌上了。
拓展資料:
1. 王老吉是王老吉涼茶的品牌,創立於清道光年間(1828年),被公認為涼茶始祖,採用本草植物材料配製而成,有「涼茶王」之稱。產品形式經歷了水碗涼茶——涼茶包——涼茶粉 ——涼茶飲料等載體變化。
2. 除了紅罐王老吉、綠盒王老吉外,2012年10月份成功推出500毫升和1.5升瓶裝王老吉涼茶。2012年12月27日王老吉涼茶家族再添「吉祥三寶」:固體涼茶、低糖涼茶和無糖涼茶,開創了涼茶產品新形態。2014年12月3日,王老吉訴加多寶虛假宣傳糾紛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法院判決加多寶方面停止使用含有「加多寶涼茶連續7年榮獲『中國飲料第一罐』」等用語的廣告,在指定媒體上連續七日刊登聲明以消除影響,並且賠償王老吉方面300萬元。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王老吉加多寶「配方案」做出終審判決,駁回加多寶上訴,維持原判。2017年8月16日,王老吉加多寶"紅罐之爭"終審判決:雙方共同享有。2018年1月,王老吉訴加多寶侵權案敗訴,3億賠償等訴求被駁回。
3. 加多寶是「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的簡稱,主要從事飲料、礦泉水生產及銷售。加多寶集團旗下產品包括金色罐裝、瓶裝、盒裝"加多寶"涼茶飲料和"昆侖山雪山礦泉水"。
4. 加多寶集團出品的涼茶依據傳統配方,採用上等本草材料配製,秉承傳統的蒸煮工藝,經由現代科技提取本草精華、調配而成;其內含菊花、甘草、仙草、金銀花等具有預防上火作用的本草植物。加多寶集團是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大型專業飲料生產及銷售企業。旗下產品包括金色罐裝、瓶裝、盒裝"加多寶"和"昆侖山雪山礦泉水"。集團於1996年推出了紅色罐裝涼茶。2015年4月推出金色罐裝涼茶。
5. 2012年7月6日,廣葯集團與加多寶公司於同日分別向法院提起訴訟,均主張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的權益,並據此訴指對方生產銷售的紅罐涼茶商品的包裝裝潢構成侵權。2017年8月16日,王老吉加多寶"紅罐之爭"終審判決:雙方共同享有。 2018年1月,王老吉訴加多寶侵權案敗訴,3億賠償等訴求被駁回。
6. 2000年,作為王老吉商標的持有者,廣葯集團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簽署合同,約定其對「王老吉」商標的租賃期限至2010年5月3日。此後,雙方簽署了兩份補充協議,將商標租賃時限延長。但由於加多寶賄賂廣葯集團原總經理李益民300餘萬港元,又續簽10年。2011年12月,雙方正式對簿公堂,在380多天後,仲裁結果才最終宣布。
7. 價值1080億元的「王老吉」商標合同爭議案,隨著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2年7月13日終審判決書,駁回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關於撤銷王老吉仲裁結果的申請。這意味著持續達445天的王老吉商標案件正式以廣葯集團的完勝大結局,廣葯集團收回鴻道(集團)有限公司的紅色罐裝及紅色瓶裝王老吉涼茶的生產經營權。王老吉商標租賃早已逾期,廣葯集團收回合法合理。
8. 據裁決書,廣葯集團與鴻道集團簽訂的《「王老吉」商標許可補充協議》和《關於「王老吉」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補充協議》無效;鴻道集團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雙方各負擔50%仲裁費。該裁決為終局裁決,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9. 廣葯勝訴後,倪伊東稱,將保留向加多寶追訴2010年5月3日起損失的權利。所要求賠償金額內部還在商議中,尚未確定。「會結合生產經營運作情況,以及商標侵權的國際慣例。」加多寶悄然「去王老吉化」。
10.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紅綠王老吉之爭」如火如荼的時候,加多寶已經悄然啟動去王老吉化」。從2011年年底,加多寶出品的紅罐王老吉涼茶產品啟用新設計產品包裝,此舉被外界認為是「去王老吉化」的開端。一段時期內,紅罐包裝上一面是「王老吉」,一面打著「加多寶」。
11. 另一方面,廣葯積極招兵買馬。「紅綠之爭」並未公開懸念之際,廣葯集團已發布緊急招聘公告。5月10日,在廣葯集團官網,其發布了「第一期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第一期緊急招聘」稱全資子公司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緊急招聘3000名「快消人才」。此舉被外界解讀為,提前為「紅罐」王老吉招賢納士。
Ⅶ 加多寶和王老吉的區別
1、品牌創立時間不同。加多寶是加多寶集團在1996年才被授權許可使用的商標,王老吉則是創始人王澤邦在1828年,也就是清道光年間創立的品牌。
2、所屬企業不同。加多寶是總部在香港的外資企業,王老吉是總部在廣州的民營企業 。
3、產品形式經歷不同。加多寶從最早創立之初就以紅罐涼茶進行銷售,而王老吉經歷了水碗涼茶,涼茶包,涼茶粉三種形式,最終才有了現在的罐裝涼茶。
4、產品包裝不同。加多寶主要以紅色罐裝為主,王老吉主要以綠色盒裝和紅色罐裝為主。
Ⅷ 王老吉和加多寶之間的關系,王老吉和加多寶的銷量哪個高
王老吉與加多寶公司本來是合作關系,後來因為糾紛分了家,加多寶贊助好聲音可以說風頭無兩,王老吉銷量就差很多,兩個公司還在打官司,已經打了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