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鳳凰衛視的簡介
鳳凰衛視1996年3月31日啟播,以「拉近全球華人距離」為宗旨,全力為全世界華人提供高質素的華語電視節目。龐大的環球市場加上成功的擴展策略,令鳳凰衛視得以發展為一間在國際社會享有盛譽的跨國多媒體集團。
集團旗下的鳳凰衛視中文台、鳳凰衛視資訊台、鳳凰衛視歐洲台、鳳凰衛視美洲台及鳳凰衛視電影台透過AsiaSat-3, Eurobird, Telsat-12, Directv, Echostar, G3-C, Satmex-6等衛星直播平台,覆蓋亞太、歐洲、美洲、拉丁美洲、中東及非洲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除電視外,集團還致力發展其它多元化業務,包括周刊、出版、新媒體和廣播。與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合作組建了「北京同步廣告傳播有限公司」,以拓展國內廣播廣告等經營合作市場。2006年6月8日,中國移動(香港)集團有限公司入股鳳凰衛視,與鳳凰衛視結成戰略聯盟,共同開發、推廣和分銷移動內容、產品、服務和新媒體應用。
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於2000年6月30日在香港創業板掛牌上市。
鳳凰衛視成立十一年來屢獲佳績:在美國《財富》雜志的蓋洛普有關「中國人對品牌認知」的調查中,鳳凰衛視被選為中國大陸最知名品牌之一,是唯一入選的傳媒機構;鳳凰衛視連續六年入圍《亞洲周刊》舉辦的華商500強排行榜;連續六年被評為「中國最受尊敬企業」,並獲「2004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殊榮;2006年獲得「亞洲500最具價值品牌獎」獎項。其富創意的欄目及優秀的主持人和評論員亦深受好評,屢獲各界嘉許。此外,鳳凰網獲選為「2004中國最具影響力五家網站」之一,並入選 「2004中國商業網站100強」。
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亦在各類選舉中獲獎,有「傳媒智者」、「中國企業領袖」、「亞太最具創造力之華商領袖」、「全球華語節目供貨商領導者」之稱。2004年7月,劉氏獲香港特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2005年3月,劉氏增補為香港區全國政協委員。2005年11月,劉氏獲港府委任進入香港策略發展委員會經濟及與內地經濟合作委員會,成為該委員會40名非官方委員之一。自2005年開始,擔任國際艾美獎電視節主席。2007年2月,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頒與劉氏『安永企業家獎中國2006』之『傳媒業企業家獎』以表彰其領導鳳凰衛視在華人傳媒領域創造出的卓越成就和其富有遠見的領導才能及創新能力。
⑵ 鳳凰衛視與鳳凰網有什麼區別
一、載體不同
1、鳳凰衛視:鳳凰衛視是電視台,依託的是廣播電視信號。
2、鳳凰網:鳳凰網是網站,依託的是互聯網。
二、內容不同
1、鳳凰衛視:鳳凰衛視主要有六條頻道及兩大媒體,分別為: 中文台、資訊台、歐洲台、美洲台、香港台、電影台;兩大媒體分別為:《鳳凰周刊》、鳳凰新媒體(鳳凰網、鳳凰移動、鳳凰輕博客等)。
2、鳳凰網:鳳凰網不僅是控股的鳳凰衛視傳媒集團優質電視內容的網路傳播渠道,更整合了眾多專業媒體機構生產的內容、用戶生成的內容、以及自身生產的專業內容,提供含文圖音視頻的全方位綜合新聞資訊、深度報道、觀點評論、財經產品、互動應用、分享社區、在線網頁游戲等服務。
滿足主流人群瀏覽、表達、交流、分享、娛樂、理財等多元化與個性化的訴求,並反向傳輸給鳳凰衛視的電視平台,形成創新的網台聯動組合傳播模式,為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及視頻用戶提供豐富的內容與隨時隨地隨身的服務。
三、主體不同
1、鳳凰衛視:不以香港作為主要目標市場,鳳凰衛視雖已設立香港台,但其主要目標對象是全世界包括海外華人觀眾。中國大陸地區三星級以上涉外賓館可以收看到,家庭用戶可以通過數字電視機頂盒中的特許服務(境外頻道)模塊收看鳳凰衛視。
2、鳳凰網:鳳凰網是鳳凰衛視旗下的一個媒體。
⑶ 顧家家居品牌戰略創新如何搶占市場
品牌傳播策略創新,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品牌戰略傳播策略創新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品牌傳播的效果和成本。營銷渠道創新,中小企業在資金薄弱的情況下,需要另闢蹊徑,「不走尋常道」,以在超低成本的基礎上,實現產品向消費者的有效「轉移」。
「服務,是考驗一個企業能持續穩固發展的重要能力。作為中國家居行業領導品牌戰略的顧家家居,始終專注於顧客滿意度的提升。為應對新媒體時代溝通渠道的變革,近日,顧家家居成立了由副總裁牽頭的「顧客滿意辦公室」。此辦公室將重點圍繞網路溝通渠道,通過對微博、網路報道的實時監測,在日均超過千條的信息中及時收集、整理、反饋與品牌戰略相關的內容,並對相關建議、反饋、投訴進行快速、高效的回復與處理,通過這一渠道的建設,強化與客戶的溝通和反應能力,提升客戶滿意度,打造家居行業的第一服務的品牌戰略。」
企業在經濟市場中要被消費者熟知,需要建立起具備自身特色對品牌戰略,從而中小企業需要對自身的品牌戰略進行高效的創新,使其可以被更多的消費者所熟知。
品牌戰略一、產品創新
包括產品本身的功能創新以及產品包裝的創新。可口可樂的產品創新主要是在產品包裝上的創新。空調、彩電等家電產品以及計算機、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創新則主要集中在功能創新。
品牌戰略二、品牌傳播策略創新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品牌戰略中的傳播策略創新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品牌傳播的效果和成本。我們提倡「一分錢做品牌」的超低成本品牌運作理念,這就直接要求企業要在品牌傳播策略上加強創新。例如,遠卓品牌機構在運作詩諾爾珠寶旗下雪孩子珍珠品牌時,發動了震撼整個珠寶界的「珠鑽之爭」,在沒有花費一分錢傳播費用的前提下,獲得了包括CCTV、鳳凰衛視等權威媒體在內的數萬次免費報道,不僅將雪孩子珍珠品牌實力充分展示了出來,推至了行業「第一品牌」的寶座,而且極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國珍珠的品牌形象。
品牌戰略三、營銷渠道創新
中小企業在資金薄弱的情況下,需要另闢蹊徑,「不走尋常道」,以在超低成本的基礎上,實現產品向消費者的有效「轉移」。例如,遠卓品牌在操作某竹筍品牌的時候,在充分分析了行業特徵、消費者行為特徵、渠道現狀的基礎之上,虛實結合,變輔助渠道為主要渠道,重點在餐飲終端進行推廣,從而避開了昂貴的渠道費用和競爭對手的狙擊,獲得了空前成功。
⑷ 鳳凰衛視中文台的鳳凰品牌
鳳凰衛視中文台節目包括中外電視的代表作,並集新聞資訊、體育、音樂、電視劇於一身。鳳凰衛視中文台的節目取向,主要代表亞洲華人地區內各種社會文化動態及觀眾的生活方式和口味,以新鮮的題材,多樣的形式,清新的風格,新奇的內容,引領觀眾走向一個嶄新的視聽空間。
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於二零零年六月三十日在香港創業板掛牌上市。
⑸ 鳳凰衛視的核心競爭力
由鳳凰衛視淡傳媒核心競爭力
在媒介業集體下海試水、國際傳媒巨頭虎視耽耽的市場環境下,打造傳媒的核心競爭力已經成了中國傳媒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唯一途徑。那麼究竟什麼是傳媒業的核心競爭力,傳媒怎樣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本文將以鳳凰衛視為個案,分析傳媒核心競爭力問題。
鳳凰衛視,這個10年前才成立的香港電視台,現在無疑是中國「核心競爭力」最強的媒體之一。1999年,美國《財富》雜志刊出國際知名的蓋洛普調查公司「中國對品牌的認知」的調查顯示:鳳凰衛視被選為國內最知名的品牌之一,與「麥當勞」齊名;2001年,北京美蘭德信息公司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鳳凰衛視被觀眾認為是「最具影響力的商業華語衛視」。鳳凰衛視已被譽為「中國的CNN」。
一、傳媒核心競爭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這樣描述核心競爭力的特徵:核心競爭力是組織中的集體性認知,尤其是那些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整合各種技術流派的能力;核心競爭力是指溝通能力、參與能力及跨組織間合作時深深的契約關系;核心競爭力不會隨著被使用而減弱,隨著它的每一次被應用,它都是得到提升;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企業競爭力的源泉,其他各方面的競爭力都來源於核心競爭力。鑒於核心競爭力的特徵,筆者認為傳媒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擁有以下特徵:
1.整體性
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核心競爭力特徵的第一、二點,就提出了核心競爭力是「組織中的集體性認識」,是各方面能力的總和。因此,作為傳媒的核心競爭力也必須是多種要素的集合體,而不是僅僅一方面優勢的體現。經常有人說將「新聞」、「評論」培養成傳媒的核心競爭力,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新聞、評論等節目樣式只能說是媒體的核心產品。也有人認為人才、知識產權、品牌是核心競爭力,這同樣是不準確的,這些只能是傳媒核心競爭力的核心資源。只有整合媒介中的各種資源和各方面能力,才能形成該傳媒的核心競爭力。
從鳳凰衛視來看,它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媒介立場、節目內容、人才以及大型活動等多方面共同作用才得以形成的。對於大陸的觀眾而言,鳳凰衛視仍然帶有「境外媒體」的身影;而對於西方國家的強勢媒體而言,這個身處東方的華語媒體又是他們不可忽略的挑戰者。在這樣的處境之下,鳳凰衛視將自己定位為「兩岸三地的橋梁」、「第三者」,在製作節目過程中遵循「無明顯政治、利益色彩」的策略,因而節目尤其是新聞節目更為客觀全面。新聞類節目是鳳凰衛視的核心產品,對重大國際事件的報道是鳳凰衛視確立自身媒體地位的法寶。陳魯豫、竇文濤等主持人的睿智、瀟灑、有活力是鳳凰衛視另一個核心要素。而鳳凰不失時機地舉辦大型活動,如1999年大型跨國行走采訪報道的「千禧之旅」等活動、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的「鳳凰號下西洋」活動、成立周年的慶典活動等等,使得其品牌形象得到進一步擴張。
2.遞進性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核心競爭力特徵的第三點說到核心競爭力會越用越強,對於傳媒來說,就是隨著時間推移、媒介運作,媒介的競爭力不會越來越弱,反而會越來越明顯,呈現強者越強的趨勢。
鳳凰衛視直播節目的發展印證了這點。從1997開始,鳳凰衛視即開始加大資訊報道,增加現場分量,引領直播潮流。如果說這個開始還是一個臨時行為,是一個「頭腦風暴」,那麼到後來的香港回歸、黛安娜葬禮、北約轟炸「大使館」、朱鎔基訪美、「9.11」,一次次的現場直播使得鳳凰衛視現場駕馭能力不斷得到提升,整個媒體綜合實力不斷得到展現。
3.獨特性
任何一個傳媒的核心競爭力必須是獨一無二
的,即其他媒體所不具備的,至少是目前尚不具備的。而且,一個媒體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其他媒體難以模仿的。因為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是在長期的經營生產過程中積累形成的,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而這種內在的東西是外界學不來的。
拿鳳凰衛視來說,個性的主持人是其獨特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在香港,主持人被稱為「藝人」,即要求用個性的傳播方式調動觀眾興趣。相對於大陸媒體在做節目時「規定能說的內容」,鳳凰衛視只「規定不能說的內容」。鳳凰衛視不追求千篇一律的播音風格,也不要求所謂的「鳳凰化」,只要求發揮每個人的個性、學識、氣質。這樣一來,獨特的主持人風格盡顯鳳凰衛視獨特的底蘊和張力,無論是「結巴的老頭評論員」阮次山,還是「平民主持」楊錦麟,都是其他媒體無法企及的「法寶」。
二、傳媒核心競爭力的形成
傳媒核心競爭力的問題直接關系著媒體自身的存亡與發展,因此如何打造傳媒的核心競爭力這個問題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關注。對此筆者認為應該從打造以下三個「核心」入手:
l.核心受眾
在當今形勢下,大眾傳播已經處在由「大眾」走向「分眾」,由「廣播」走向「窄播」的轉型時期,一家傳媒想把全體受眾「一網打盡」,已經不太可能了。確定獨特的受眾定位、特定的受眾對象和市場空間,是打造傳媒競爭力的第一步。
十年來,鳳凰衛視將自己的受眾定位為全球華人。經過多年的努力,鳳凰衛視目前已進入亞太、歐洲、北美等七十五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了世界華人主要聚居區,擁有近5000萬收視戶。「9.11」過後,爭奪國際和中國事務第一解釋權的搏弈悄然拉開序幕,許多駐華大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每次他們給國內撰寫報告,對一件事情可以參考、引用的電視媒體來源,一是央視,再是鳳凰。由此可見,鳳凰已經建立起自身的核心受眾,並在核心受眾中擁有不同凡響的影響力。
2.核心內容。
傳媒業與工商企業最大的不同,就是傳媒業是靠提供新聞信息服務來吸引受眾的注意,然後將受眾的注意力「二次售賣」給廣告商,而其獲利的絕大部分來自於二次售賣的廣告收入。因此,新聞信息內容在傳媒業的競爭中便成為最關鍵的因素,這也是眾所周知的「內容為王」的實質。
在人們眼中,「鳳凰」敢於報一些國內媒體不敢報的新聞,主持人敢於說一些內地主持人不敢說的話。其實這是個錯覺。在新聞節目的題材選擇上,只要是新華社、中央電視台或者《人民日報》等指標性的中央級媒體沒有報道的,鳳凰衛視絕對不會報道;但只要是指標性的中央級媒體報道了的,鳳凰衛視就一定會報道,而且一定是做深度報道,新聞背景、分析等等一應俱全,做到同祥的題材,內容一定比內地新聞更豐富、更好看。譬如最近「鳳凰」每晚都分集播出《畢業生》紀錄片,而這個片子早在去年末就在CCTV《紀事》節目中播出過。正因為鳳凰選擇了高考過後這個比較好的播出時間,且打破央視原先播出樣式,採用分集播出,並且每集由主持人穿插介紹相關背景、提出討論,使得同樣的片子在不同的媒體產生截然不同的反響。
3.核心人才
媒介內容有賴於傳媒人才的勞動,因此傳媒的競爭最根本的就是人才的競爭。如何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發揮人才的優勢,是媒體生存的另一關鍵。
「三名戰略」是鳳凰衛視打造核心人才的經典概括,即打造「名主持人、名評論員、名記者」,其實質就是重視人才的引進、培養與發揮。有人曾經指出鳳凰人才的一個怪現象:很多主持人在別的地方默默無聞,到了「鳳凰」卻大紅大紫。劉長樂總結其在用人方面的經驗時說:「一個方面是要有潛質的人,另一個方面是鳳凰的造星術並提供其自由發揮的舞台。這兩方面都不可偏廢。」鳳凰衛視在引進人才時一般是讓主持人自由發揮一陣子,然後再根據其個性特點進行包裝,為主持人量身定製節目,使主持人的個人魅力和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和展示。與此同時,鳳凰衛視還在頻道中大量播出主持人、評論員、記者的形象宣傳片,播出頻率也非常高。另外,「鳳凰」將旗下主持人、評論員、記者打造成如同娛樂圈的明星,通過他們在其他媒體的頻頻曝光,使觀眾在接受了鳳凰衛視名人的同時,也進一步接受了他們所代表的電視台———鳳凰衛視。內修素質、外塑形象,這就是「鳳凰」打造核心人才的方法。
綜上所述,傳媒的核心競爭力是媒體在長期運作中形成的整體性的、獨特的、動態的能力資源,支持著媒體在傳媒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而現實中,並不是所有媒體都已經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對於每個媒體來說,打造核心競爭力成了當務之急。當然,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期的積累、堅持和開拓。
⑹ 鳳凰衛視在觀眾心中的地位為何越來越低
因為自己沒有獨特的節目,像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這種頂樑柱,留不住自己的觀眾,所以才導致收視率下降,地位越來越低。
曾幾何時,鳳凰衛視曾經是內地人看世界的重要窗口,人們能從這里看到與內地電視台不一樣的東西。但隨著內地電視行業的興起,以及互聯網影響力的擴大,鳳凰衛視無法再像過去那樣提供不一樣的東西,於是就逐漸衰落下去。
互聯網技術沖擊狀況下,電視台節目中間的市場競爭就愈來愈猛烈,從而觀眾對電視欄目的規定也就愈來愈高,哪檔綜藝節目在製作和主持人上保證更精美、更有特色,那麼就能從這當中制勝。反過來,假如千篇一律,當然也就逐漸取代。根據之上的說法也可以看出,鳳凰衛視在觀眾心目中影響力降低並不是不經意的,只是必定的結果。
⑺ 鳳凰衛視是怎麼成長起來的
無法想像,如果從事的不是傳媒行業,一個誕生至今不過7年歷史,年營業額只有8億左右的境外電視傳媒,能如此迅速地在全世界的華語觀眾中,建立起鮮明的形象和品牌來。更為重要的是,它始終不渝地要扮演這樣一個角色——一個全球性的華語衛星電視台。它,叫鳳凰衛視。
1996年3月31日,鳳凰衛視正式啟播,由「今日亞洲」和「香港衛星電視」各佔45%,中國銀行旗下的華穎國際集團持有另外的10%,三家共同組建鳳凰衛視有限公司,經營原來「香港衛星電視」除台灣地區以外的中文節目,劉長樂擔任董事局主席和行政總裁。雖然香港衛星電視此前在大陸已經擁有3000多萬客戶群,不過,鳳凰作為香港惟一一家全部用普通話一天24小時晝夜播出的電視台,「易幟」之後,在風險巨大、競爭激烈的電視傳媒市場,作為非強勢媒體的鳳凰,必須從開始就尋找一條品牌依託之路。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意味著要從零開始。
從博弈論的角度來說,冒險性的創新將是鳳凰這樣的新生勢力脫穎而出奪取市場份額的最佳策略,大約也是它惟一的途徑。而從這一點上來說,理解鳳凰在隨後7年中的冒險和創新並不難,難的是,到目前為止,鳳凰一系列的冒險和創新策略贏得了顯而易見的成功。
標識創意
台標是一家商業電視台最重要的標識,而鳳凰獨特操持的台標給每一個見過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上去,鳳凰就像中華民族的傳統圖騰龍一樣,在傳統中代表了民族的話語,然而,鳳為陽,凰為陰,在東方意識形態與西方意識形態之間,鳳凰取得了微妙的平衡,而玄妙之處在於,鳳凰的台標在中國傳統的、封閉的意識形態中找到了出口,由陰陽盤踞的兩只鳥所組成的台標中,所有的口都是開放而非封閉的……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台標的音樂,猶如催眠師的密語,進行著一次次洗刷心靈的儀式。
幾乎由這樣一枚經過精心設計的台標,敏銳的觀察家們就可以清晰地察覺出鳳凰在其後7年的發展歷程中,作為媒體所將秉持的話語傾向。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鳳凰深諳大眾媒體的宣傳藝術,將悅目的、富有煽動性的形象與大眾的幻想結合,卻消除了意識形態堅硬的邊界。在千差萬別的世界各地,華人獲得了共同的形象感召。
正如法國鬆鬆群體心理學家莫斯科維奇所言,「形象最主要的目的一直是要影響並支配群眾,從而大規模地造就他們。」這正是鳳凰台標隱藏的秘密。人才創新
不拘一格的人才使用,充分體現了鳳凰以務實為基礎的用人創新觀念。雖然鳳凰號稱聚集了兩岸三地的電視製作精英,但是,熟悉鳳凰軌跡的人可以清晰地看到,因為大陸人才「性價比」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因素,鳳凰將大陸當成了它最重要的人才儲備基地,中國第一流的電視人才——原廣播學院的副院長王紀言、電視系副主任鍾大年,在鳳凰擔任執行總裁、藝術總監這樣的重要業務角色,而活躍在台前的名主持人,無論是魯豫、竇文濤,還是董嘉耀、梁東,甚至包括閭丘露薇,皆是出自大陸。而鳳凰通過對主持人強大的包裝來推展品牌,則幾乎成了鳳凰低成本擴張的最大法寶。劉長樂曾經自豪地說,鳳凰是一個人頂幾十個人,這樣說的一個重要前提是,鳳凰給了員工足夠的平台和條件去施展和實現自我。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因采訪戰爭三進三出阿富汗、兩進兩出伊拉克而備受矚目的鳳凰采訪主任閭丘露薇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坦率地說,「鳳凰是一個很善於把什麼樣的人放在合適位置的企業。它善於用人,可以為人度身定做一些欄目,到目前來講,鳳凰是最適合我的地方。」
明星制並不是鳳凰的首先發現,但是,作為華人電視傳媒,鳳凰卻將好萊塢顛撲不破的金科玉律率先用於對媒體人的強大包裝之中,甚至青出於藍。
結果是,它面對的是大陸一批傳媒擁躉程度不同的效法和模仿。
內容為王
默多克喜歡將「內容為王」掛在口上。不過,電視傳媒人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一件事情:形式是內容的一部分。這里所說的形式與內容,並不是哲學上的概念。
概括地說,鳳凰的優勢是三板斧:快,全球性,直播,這正是當代全球電視傳媒發展的趨勢。特別是鳳凰衛視對伊拉克戰爭的直播報道,突破連續直播100個小時的記錄,這對其他華語電視傳媒形成了極大的壓力。央視新聞頻道的推出,從某種程度而言,正是直接競爭的結果。
今日的鳳凰,年8億左右的營業額,還遠遠不足以抗衡央視的年營業額,不過,這些數字都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央視的收視壟斷地位和鳳凰在大陸的收視限制。
而對於內地電視傳媒來說,鳳凰節目形態的層出不窮和日益翻新,提供了模仿的樣板。但是真正重要的創新,則來自觀念。而自由的空間是創新觀念的最佳池塘。
品牌魔方
我一直詫異鳳凰上投放廣告的大多數廣告客戶來自內地,而絕大多數的普通話觀眾是無法收看到鳳凰衛視的。閭丘露薇解釋說,「我覺得還是蠻吻合的,比方說很多的廣告是內地的企業,鳳凰很大的一部分觀眾都是在內地。在東南亞和華人區也是有很大的影響。」從經濟的角度,這並不能完全解除我的疑問,但是從品牌傳播的角度,鳳凰證明了它經營模式的可行性。
對比內地傳媒和鳳凰的廣告推介會議,所有的人都會對鳳凰強大的推廣手段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鳳凰的經營價值,很大一部分就再源於廣告客戶這些深入腦海的印象——品牌,已經成了一隻魔方。對比央視的廣告時段報價,鳳凰的價格優勢無疑成了購買行為的推動劑。難得之處在於,身為媒體,鳳凰非常明白自身的局限與揚長避短。
然而,作為一個急速擴張的企業,鳳凰在贏得同業尊敬的同時,也必須清晰地看到未來的陷阱。諸如資源與全球性目標的協調,日益龐大的機構與隨之而來的官僚組織,還有如何保持持續不斷的企業創新。
在過去7年的時間中,鳳凰無情地攪拌了華語傳媒的格局和潮流,並帶來勃勃生機,然而此時,鳳凰正在衍生著深刻的、決定未來的變化。
鳳凰衛視
1996年12月12日鳳凰衛視直播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選舉過程。
1996年11月9日鳳凰衛視與新加坡廣播機構簽署進入新加坡有線電視網的合同
⑻ 鳳凰衛視的品牌節目有哪些
鳳凰的節目表地址http://jiemu.ifeng.com/channel/FHZW.htm
-----------------------------------------------------------
若麟經常主持資訊台的《子夜財經》
⑼ 在鳳凰衛視做廣告的國內企業有哪些
TCL
貝因美
富貴鳥
格力
紅牛
金利來
金龍魚
金螳螂
康寶
美的
蒙牛
帥康
太太樂
未來之窗
徐福記
雅戈爾
伊利
維維
中移動 電信
濰柴動力
三一重工
⑽ 鳳凰傳媒跟鳳凰衛視、鳳凰網是一家公司嗎
鳳凰傳媒跟鳳凰衛視、鳳凰網不是一家公司,他們沒有關系。
鳳凰傳媒是國內最大的出版發行集團之一,出版集團經濟規模連續兩年位列國內出版行業首位,圖書發行規模已經連續19年保持全國第一,是除人教社以外,惟一擁有完整的自有產權教材產品體系的地區傳媒集團。
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性華語衛星電視頻道。鳳凰衛視是華語媒體中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是中國大陸地區最先獲得落地權的境外電視媒體之一。總部位於香港,大陸中心在深圳。
鳳凰網是鳳凰衛視旗下的的資訊網,1998年6月開通。鳳凰網連續多年來入選中國綜合門戶網站前五名。2006年10月18日鳳凰網改版,並全新命名為「鳳凰新媒體」。
(10)鳳凰衛視品牌營銷策略擴展閱讀:
鳳凰衛視的創作背景:
1996年,劉長樂旗下的亞洲有限公司,與香港衛星電視有限公司及華穎國際有限公司,在香港共同創立了鳳凰衛視有限公司。經過多年努力,鳳凰衛視已成為在國際間享有聲譽的媒體品牌,並於2000年6月30日在香港創業板掛牌上市。
鳳凰衛視總部位於中國香港,大陸資訊演藝中心位於深圳。主要服務中國內地、港澳台、歐洲和美洲等地區觀眾,鳳凰衛視中文台於1996年3月31日取代亞洲衛星公司發射的中星6B「衛視中文台」的頻率啟播,鳳凰衛視旗下的鳳凰衛視中文台、鳳凰衛視電影台、鳳凰衛視資訊台、鳳凰衛視歐洲台、鳳凰衛視美洲台、鳳凰衛視香港台透過中星6B、EUROBIRD衛星及美國DIRECTV和ECHOSTAR衛星直播平台,覆蓋亞太、歐美、拉丁美洲及非洲逾150個國家和地區。
鳳凰衛視是少數幾個獲得中國大陸部分地區落地權的非大陸媒體,主要在香港和北京作為運營團體。更是首家海外電視台獲准在中國合法廣播;而事實上,早在1996年鳳凰衛視開播以來,在中國多個城市的酒店和高級住房以及政府辦公室,已經可以接收到鳳凰衛視的節目信號。
中國大陸珠三角地區及少數縣級地區的普通居民家中,可通過有線電視網路接收鳳凰衛視節目信號,鳳凰衛視在中國大陸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不過對於以前面向亞洲播出的衛視中文台來說,其覆蓋面縮小了不少,因為之前的衛視中文台已經進入了全國的有線電視系統,而不是只有珠三角地區。
鳳凰衛視還擁有鳳凰周刊和鳳凰網,使集團成為一間在國際社會享有盛譽的多媒體跨國機構。集團並致力發展多元化業務,包括與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合組「北京同步廣告傳播有限公司」,以拓展國內廣播廣告等經營合作市場。
鳳凰衛視主要有六條頻道及兩大媒體,分別為: 中文台、資訊台、歐洲台、美洲台、香港台、電影台;兩大媒體分別為:《鳳凰周刊》、鳳凰新媒體(鳳凰網、鳳凰移動、鳳凰輕博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