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款東風日產逍客2.0火自動檔帶不帶車身穩定系統和牽引力控制系統問4s店銷售說有,但在網上
這個真木有!!!嚴重鄙視東「日」!!!!
2. 日產途達為何銷量遲遲不見起色
實事求是的講,在正式上市之前,日產途達的關注度是相當不錯的,一度呈現出上市即熱銷的網紅車趨勢。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在去年日產途達正式公布了16.98-24.58萬元的售價之後,日產途達就迅速的淹沒在了市場中,而此前所積累的關注度,也變成了對於這輛車動力以及性價比方面的短板。
而在最近一段時間,日產途達又被曝出抖動的問題。
不過,在東風日產的陣營里,途達是一款非常尷尬的產品。在開發以及生產方式上,與納瓦拉(參數|圖片)同根同源的途達由鄭州日產主導完成開發。
而在銷售網路上,日產途達又開創了在東風日產和鄭州日產的兩個網路里同時銷售的先河,並且車輛的市場主導權由東風日產決定。
在東風日產作為市場主導的前提下,為了避免和鄭州日產扯上太多的關系,新一代帕拉丁的命名據說是在途達上市前的臨門一腳被否定掉的。
雖然我們實在想不明白東風日產這波操作的目的何在,但實際的情況是,途達把Xterra掐頭變成了Terra(參數|圖片),而帕拉丁的這個命名成為了歷史。
這樣一來,帕拉丁原本積累下來的口碑、市場認知度、情懷加持都不能夠落實到途達上。而接下來東風日產要做的,就是像推廣一輛新車一樣的去推廣途達。
難度也可想而知。而從途達目前所採用的這種一家企業生產一家企業銷售的模式,自然也存在著不少內部溝通的問題。
東風日產似乎也不熱衷於去花大力氣來做更多的市場投放。
從一開始,途達實際上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了。而沒有了情懷和市場口碑作為產品力的加成,日產途達上的短板就會變得很明顯。
首當其中的,就是途達的產品布局極其不合理。
目前,日產途達共推出搭載2.5L發動機的六款車型,在六款車型中,僅有兩款頂配車型為前期大肆宣傳的四驅版車型。
22.58萬元的四驅版入門車型的起步售價與車系16.98萬元的入門售價存在著巨大的價格斷差,這也就使得,途達看似非常合理的售價區間,在落地到真正的產品力上,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短板。
對於這樣一款硬派越野車而言,買個兩驅車根本沒有什麼價值。
起初,我們對於新一代帕拉丁的期待是這樣的,三排七座的硬派SUV,能上山下水,遊走於廣闊天地。
而途達在上市之後給到我們的形象卻是一個兩驅五座,上不了山下不了水,開起來像皮卡一樣顛簸毫無舒適性的產品。
可以這樣講,四驅版車型在布局上的被弱化,讓途達的短板被放大了出來。而四驅版車型的入門售價一旦價格上提到22萬元,日產途達現有的產品力就真的很難再去支撐起它的售價了。
所以,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途達的產品力。
在上市初期,日產途達最受詬病的短板主要出現在兩個層面,第一是動力,第二是剎車。現在,短板又多了一個抖動。
在動力方面,日產途達搭載了一台2.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35千瓦,最大扭矩231牛米。
對於這樣這樣一輛整備質量接近2噸的硬派越野車而言,這個動力配置多少會顯得有些單薄。
尤其是在渦輪增壓成為主流的情況下,途達的動力輸出數據真的不太好看。用作於極限越野,的確是差了點意思。
而在剎車方面,途達依舊延續的與商用車相同的後橋鼓式剎車,就有些逆勢而行了。這很顯然對不起這個售價。
從動力配置以及剎車的配置上來看,日產似乎一開始就把途達定義在了工具型SUV的細分市場里。使得其散失了乘用SUV細分化的這一巨大市場。
在不久前,日產途達又因為七速自動變速箱的抖動問題而上了熱搜。
這樣一來,途達就從之前備受期待的情懷越野車變成了一輛性價比極低,技術落後和質量一般的新產品。
於是乎,當消費者在面對選擇的時候,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 高層頻繁生變 東風雷諾副總裁洪浩已於年前離職
(文/張鈺翊)近日,有媒體爆出東風雷諾副總裁兼市場銷售部部長洪浩,已經在年前提出了離職申請,並獲得了總部批准。對此,東風雷諾表示「洪浩是由於個人原因離職的,目前還沒有公布接任人選。洪浩負責的部門行政事務由一位市場銷售部副部長暫時代理,具體業務各部門直接向管理層匯報。」
2016年5月,東風雷諾營銷總部長熊毅離任,陳曦接任總部長一職。2016年11月,東風雷諾執行副總裁胡信東離職。2017年,東風雷諾市場部部長瞿剛離職。2018年10月,洪浩接替陳曦擔任東風雷諾副總裁兼市場銷售部部長一職。2019年4月,來自奧迪的葛樹文擔任東風雷諾總裁和雷諾集團中國區戰略協同副總裁,而同年7月,東風雷諾又宣布,魏文清正式接替翁運忠擔任東風雷諾董事長、常務副總裁。
目前來看,東風雷諾還沒有確認誰來接替洪浩的職位,不過,無論是誰來接住這個燙手山芋,他所面臨的挑戰都將是巨大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東風旗下有那些品牌
截止2019年9月5日,東風旗下品牌如下:
1、東風風神
東風風神是東風汽車公司旗下的自主乘用車品牌。由東風乘用車公司負責研發、生產,於2009年3月26日正式發布。
2、東風啟辰
啟辰品牌於2010年9月8日成立。秉承「品智生活 趣動由我」的全新品牌口號,東風啟辰以「共創價值,共謀福祉」為企業使命。
3、神龍
神龍汽車有限公司,1992年5月18日成立。2002年10月25日,由中國東風汽車公司與法國雪鐵龍公司的合資合作提升為與法國PSA標致雪鐵龍集團的合資合作,合資企業的中文名稱不變(以下簡稱「神龍公司」)。
4、東風雷諾
東風雷諾是東風汽車和法國雷諾汽車的合資品牌,於2013年12月5日,東風和雷諾組建東風雷諾的合資項目獲得了發改委的批准,雙方於12月16日舉行合資公司的簽約儀式。
5、東風風行
東風風行,是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的子品牌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是東風汽車公司在南方重要的載貨汽車和輕型乘用汽車生產基地,國家大型一檔企業。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 ( DFL )成立於2003年6月9日,是東風汽車公司與日產汽車公司戰略合作攜手組建的大型汽車合資企業,公司注冊資本167億元人民幣,雙方各擁有50%的股份。現任董事長竺延風,總裁內田誠。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部在武漢。旗下有: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東風啟辰汽車公司、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裝備公司七大事業部。
東風汽車主要生產基地分布在湖北、廣東、河南、遼寧、江蘇等地。
5. 可以在網上選購東風日產及新車嗎
買車最好還是要到4S店去購買,網上的騙局太多了,一步就小心就進了商家設的圈套了,白花冤枉錢
6.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的營銷業績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經多年的建設,已發展成為國家大型一檔企業,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3C管理體系認證。已成為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在中國南方重要的載貨汽車和輕型乘用車生產基地。面對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還將繼續實施、推進人性化、柔性化、精益化的管理,全面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和更加穩健的步伐,積極尋求對外合作,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柳汽人的智慧和勤勞,打造精品,創造名牌,實現新世紀更大的發展。 2010年10月份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銷售整車8936台,同比增長89%,實現銷售收入8.4億元。柳汽累計銷售81792台,同比增長82.8%,其中商用車銷售47945台,乘用車銷量33847台。1—10月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06.2億元,銷量、銷售收入目標雙雙提前實現,「180」目標超額完成。
據介紹,東風柳汽「180」目標,是指2010年東風柳汽提出的奮斗目標,即銷量達到80000輛,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業內專家評論,2010年商用車市場增長雖超過30%,但競爭卻趨於白熱化,面對群雄逐鹿的大市場環境,東風柳汽能以89%的增速傲視群雄,除了其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完備的技術支持外,對營銷和服務的規律把握也功不可沒。
據了解,東風柳汽在技術上先後與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日本、韓國等頂級設計公司合作,傾力打造現代化的先進製造系統;營銷網點達一千多家,並注重貼近用戶的顧問式營銷,提供給用戶的不僅是一款產品,而是包括生產規劃、投放回報在內的售前、售中和售後服務的一整套解決方案。面對越來越多的客戶支持,100億對於東風柳汽來說只是個新的起點,要向更大的目標前進。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堅持不斷提升產品科技含量、不斷完善售後服務體系,在鞏固了傳統出口市場的同時,成功開拓了海外新興市場。服務網路已經覆蓋鄰國越南全境。
據了解,2010年,東風柳汽海外業務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積極調整了出口戰略,鞏固傳統出口市場,開拓海外新興市場,尤其在東南亞地區的重點市場大力開拓了網路建設。東風柳汽公司針對越南市場的需求特點,在大量出口東風霸龍重卡、東風乘龍中卡等優質拳頭產品的同時,積極完善服務網路和提升服務水平。東風柳汽公司的營銷、配件、服務網路在越南全境實現了24小時配件、服務人員到位,48小時完成維修的要求。 2010年11月28日,東風柳汽2011年商務年會在廣西柳州召開,會上表示2011年東風柳汽全年的商用車銷量預計突破8萬輛,力爭達到10萬輛。據了解,東風柳汽在2010年提前實現「180目標」,商用車預計銷售5.5萬台,同比增長68.2%;乘用車預計銷售5萬台,同比增長91%,銷售收入共計超過120億。
2011年國內宏觀經濟指標平穩,經濟增速將在2010年的基礎上略有下滑,2011年國內GDP增速為9.0%左右,全年經濟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在此宏觀環境的影響下,中國的卡車市場2011年牽引車將繼續上升,自卸車增長空間有限,平板車需求相對平穩,公路運輸型車輛輕量化需求更明顯,其中牽引車高端化趨勢明顯,工程車需求更寬、更大、更長、更結實,且重型化趨勢明顯。
因此,東風柳汽在2010年銷量5.5萬的基礎上大膽上調2011年銷售目標至8萬輛,力爭達到10萬輛。東風柳汽的十二五開局年定位一級起跑期,柳汽將繼續強化戰略產品推廣,把握上量機會;強化各細分板塊在主流市場縮小與標桿差距;在營銷要素上與市場需求進行對標分析。之所以東風柳汽的2011年銷售目標有如此之大膽的規劃,主要基於柳汽日漸成熟的產品以及穩定上升的網路布局。
從2010年M6產品全面導入市場後反應看,M6產品戰略性轉型獲得成功,在中輕卡平台技術領先,質量可靠、穩定,必將成為中卡領航者;而M5經過3年市場驗證,已獲得用戶高度認可,進入成熟期,具備很強的市場優勢。2010年山西市場就從2009年的不到400台增至1000台,其中以M5與M6產品平台為主,足見這兩款產品已經在部分區域市場得到的驗證和肯定。
而在網路布局方面,將繼續深化和鞏固柳汽分網路營銷的理念,2011年將新增經銷網路60家,網路總數達到400家。其中形象店將達到320家。服務站的地市網路覆蓋率將超過88% ,平均服務半徑縮短,全國平均服務半徑<110公里 。配件二級網路的建設將新增200家,使得配件滿足率要高於72% 。
而讓東風柳汽更有信心參與未來競爭的還有在2011年柳汽即將推出的升級超重型卡車M7的面市,M7產品為一款在M5平台上進行品質提升的高效高安全高可靠性產品,將在十二五期間為柳汽的全面向重卡第一梯隊逼近奠定基礎,期望在十二五末的年銷量達15萬輛中發揮重要作用。 東風柳汽2010年11月22日在廣西柳州迎來百億元銷售慶典,這意味著柳汽已經成為國內主流汽車製造商,柳州也開始向千億汽車城挺進。根據東風柳汽的發展規劃,將實現商用車、乘用車攜手齊發展,雙雙跨入10萬輛以上的年產量。作為一傢具有40餘年歷史的企業,柳汽經歷了數次破局。2003年,東風柳汽整體進入東風公司與日產的合資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自此開始向重卡領域進軍,自主研發出霸龍重卡。2年之後,東風柳汽在重卡行業又一次實現突破,推出龍卡新一代美洲風格長頭重卡,實現了長頭重卡由中噸位向重噸位的跳躍。在商用車領域,東風柳汽將以10萬輛以上年產量的規模躋身中國主流商用車製造商,由於東風柳汽在重卡領域的迅速發展,將助力東風商用車實現中國第一,世界前三的中期事業計劃目標,而柳汽在重卡領域的技術積累將使其進入下一階段的高速發展期。
7. 中國汽車營銷網
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整理的海關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汽車商品累計進出口總值為668.78億美元,其中進口總值259.82億美元,同比增長24.45%,出口總值408.96億美元,同比增長45.31%。
同時,來自汽車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汽車進口市場依舊活躍,累計進口量超過30萬輛,達到31.42萬輛,同比增長37.80%,與上年同期相比,進口量凈增8.62萬輛。
1月28日,被業內外譽為"中國版J.D.Power"的中國汽車品牌滿意度調查,歷時半年多調研,由聯信天下市場調查機構在北京發布了首個調研結果:2007中國汽車品牌銷售滿意度調研報告。上海大眾斯柯達在眾多品牌中,以831分名列榜首,排名第二名與第三名的品牌,分別是823分的一汽豐田和819分的廣州本田。前十位依次還有:上海通用別克、一汽奧迪、廣汽豐田、上汽榮威、北京賓士、上海大眾、東風日產。報告預測,中國私人用戶消費強勁,2008年中國汽車市場將持續向好,產銷將增長22%以上,有望突破1000萬輛大關。
數據顯示,2007年的行業總體滿意度平均分為764分,比上年度增長27分,各整車廠對行業整體的進步都有所貢獻。值得關注的是,這次調查公布了全部品牌的銷售滿意度排名。在所有品牌中,上海匯眾以704分的水平墊底,居於倒數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別為南京菲亞特(709分)和上海華普(713分)。滿意度較低的品牌還有:鄭州日產、北京克萊斯勒、福田汽車、天津一汽、長安汽車、昌河汽車、東南三菱。
中國汽車品牌銷售滿意度調查反映了消費者對汽車銷售服務的滿意程度。新車銷售滿意度調查得出的滿意度指數,主要是根據前期廣告宣傳、銷售及交車過程中,影響消費者滿意度的八項要素來做評估。SSI 總分為1000分。分數越高,表明對銷售過程的滿意度越高。這八項要素依重要性排列分別為:交車流程、銷售負責人、成交條件、交付時間、廣告信息、保險裝潢、銷售體制及設施、書面手續。這項調查主要基於顧客在購買新車的3至8個月期內的評價。2007年的SSI調研是在17396位新車主的反饋基礎上作出的,涵蓋了全國26座主要城市的48個汽車品牌。
據介紹,2007年上市的上海大眾斯柯達的總銷售滿意度指數排名最高,在銷售人員、交車過程及4S店設備等要素上,表現較其他同等級的競爭對手優秀,這也是斯柯達之所以能夠勝出的關鍵。
一汽豐田以8分的差距緊隨上海大眾斯柯達之後排名第二,在交易條件、書面文件及交車時間方面較優。廣州本田汽車以4分之差的成績僅次於一汽豐田,比2006年增長42分,是這次調查中提高幅度最大的品牌。
北京現代在2006年的SSI調查中,表現頗為突出,有著大幅進步。然而,到了2007年,卻由去年總排名第五名的位置,落到總排名十七名的位置;另外,入市不久的榮威在八項因子中表現優秀,在營業時間、營業體制的便利性、前台及接待室等設施、員工的態度及禮貌方面獲得好評,首次躋身前十行列。
這項調查除了以八大項目為評分標准以外,同時也以是否落實28 項具體銷售標准來衡量銷售表現,這些標准指的是經銷商在銷售及交車過程中,所提供給消費者的服務。調查結果顯示這些銷售標準的執行率很高,在28項標准中有多達25項有提供給至少七成的消費者;不但如此,大部分銷售標準的執行率與2005?的時候比起來,也都有提升。特別是豪華車系的進步幅度更是明顯,平均滿意度較2005年進步了58分,而非豪華車系則平均也成長了26分。
中國汽車品牌滿意度調查組委會負責人表示,消費者對銷售服務的期待已經越來越高,如果想跟其他品牌在銷售滿意度上有所區別,廠商就必須突出自己的表現,要更努力提供良好的銷售和交車程序,以及附加值較高的服務項目。
該項調查表明,隨著網路環境成熟,63%的中國車主使用互聯網選購新車;75%的中國汽車消費者受汽車廣告的影響尋找新車的信息;58%接受調查的消費者表示購車時會受價格因素的影響;82%的消費者對交車過程滿意;84%的消費者擔心車價持續走低會影響安全性能。此外,自2005年以來,在承諾的時間內交付汽車滿意的比例增長了27%,交付承諾的配置並且外觀清潔無損的汽車的比例增長了32%,向客戶充分解釋保修條款的比例增長了7%。
近年來,在4S店洽購的比例不斷提高,此次的調查中,有92%的新車購買者是在4S店中商談的。其中,有84%是在他人陪同下前來的,與配偶及孩子一同洽購的比例較高。此次調查表明,陪同者的意見和情緒對購車者形成較大影響,對這部分人群的尊重和關心有利於滿意度提高。同時,利用實車介紹商品及推薦試乘的措施,而且通過資料進行各種說明的實施率對消費者形成購買行為,89%的消費者認為重要。
這次調研還表明,消費者的分布結構也發生了較大變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其中,中西部地區比東南地區上升6%,一般中小城市的消費者比2006年增加三成,農村的消費者受新農村建設影響也呈增長趨勢;整個市場中,六成以上仍然是男性消費者主導,而購車者的平均年齡41歲與2006年相比則下降了3歲;27%的家庭擁有兩部車子以上;值得關注的是,22%以上的調查者表示是二次購車或換車,預測未來三年將是使用車輛5~8年的消費者換車新一輪高峰。此外,調查中也發現有近半數的新車車主在購車過程中曾經考慮購買其他車型,而這些車主在影響銷售滿意?的八項要素上的評分,全都低於那些?曾考慮其他車型的車主。雖然在2006 ?SSI調查結果中,就已經初步表現了這種現象的產生,但今?這兩類消費者在"成交條件"這個要素的評分上差距明顯拉大。報告就此指出,那些購車時曾經比較?同品牌或車型的消費者,整體而言是比較難被取悅的客戶,他們對品牌或車型在價格及交?條件上的差異更為敏感。
8. Nissan的歷史
日產汽車公司現已成為全球最成功、最具活力的汽車製造商之一,目前正在計劃在中國大力發展業務。日產在中國市場早已家喻戶曉,自1972年首輛公爵車出口到中國後,日產一直致力於擴大在中國的生產和銷售業務。目前,日產的一些車型已經由不同的中國合作夥伴來生產,而且日產在中國的客戶群也在不斷壯大。 1984年,根據中國政府七五期間導入小型商用車製造技術的政策,日產與中國政府簽署了技術和貿易方面的協議。根據該協議,日產為一汽提供了Atlas和Caravan的本地製造技術。一汽在1993年年初開始了小型貨車和麵包車的本地化生產。 1993年3月,日產與鄭州輕型汽車公司組建了合資企業,並達成了技術支持協議。雙方建立的合資企業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於1995年10月開始生產皮卡。1999年,該公司開始生產和銷售全新的皮卡。 2000年8月,日產與東風集團公司的風神汽車有限公司簽訂了在中國生產藍鳥汽車的技術使用協議。2001年,藍鳥的本地產量已經達到了18,505台。 此外,日產還在北京和廣州建立了銷售和服務培訓中心,旨在提高售後服務的質量。截至2002年5月底,日產在中國已經擁有了42家授權服務中心和27家零部件授權代理商。 1994年6月,日產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目的是加強銷售和市場營銷活動。該公司現在正在中國建立一個銷售網路基礎,為未來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作好准備。2002年4月份,日產公司總部設立中國事業室,該部門直接對日產首席執行官負責。 現在,在中國的公路上,人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日產車,其中包括豪華型的風度以及普及型的陽光轎車。享譽全球的運動型多功能車奇駿(X- Trail)即將進入中國市場,對於那些喜歡越野車,同時又追求駕駛的豪華和舒適的駕駛員來講,這將是一款理想的車型。目前已經實現本地化生產的乘用車包括美觀、舒適的藍鳥,和將要生產的Paladin運動型多功能享(SUV)。 日產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日產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總部設在香港,是日產汽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為1,600萬港元,有35名員工,在北京和廣州設有地區辦事處。日產汽車(中國)在中國境內銷售風度(Cefiro)、陽光(Sunny)、奇駿(X-Trail)、途樂(Patrol)、佳奔(Urban)、碧蓮(Civilan)和皮卡車,為日產的新老客戶了解、認識和購買日產的最新車型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機會。 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 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是日產的合資企業,成立於1993年,總部設在河南省鄭州市。公司的注冊資本為2.5億人民幣,員工人數為1.800人,主要生產日產應卡車和東風3-噸卡車。鄭州日產於1995年10月開始批量生產日產應卡車,並積極參與各種銷售和市場營銷活動。日產汽車公司目前擁有鄭州日產30%的股份,鄭州輕型汽車廠和中信汽車公司分別持有35%的股份。 風神汽車有限公司 風神汽車公司是東風集團公司的子公司,成立於2000年3月,目前共有2,500名員工,東風擁有60%的股份,台灣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擁有 40%的股份。風神有在中國生產日產藍鳥汽車的技術許可,並成功地使藍鳥汽車成為舒適駕駛的代名詞。風神汽車公司2001年的產量是18,505台。 日產的業務活動 1972年11月:日產開始向中國出口公爵(Cedric)轎車 1985年3月:日產汽車公司北京辦事處成立 1986年12月:日產向中國一汽轉讓Atlas雙排駕駛室的製造技術 1988年3月:日產向一汽轉讓Caravan車的車身技術 1991年12月:日產培訓中心在北京和廣州成立 1992年2月:廣州辦事處成立 1993年3月: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成立 1994年6月:日產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 1994年12月:日產與中國南京汽車公司簽署atlas駕駛室的技術轉讓和許可協議 1995年10月: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開始製造日產皮卡 1996年6月:日產參加'96北京國際汽車展 1997年7月:日產參加'97北京國際汽車展 1998年6月:日產參加'98北京國際汽車展 1999年1月: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開始製造全新日產皮卡 2000年3月:風神汽車有限公司獲得生產日產藍島汽車的許可,並於1997年開始在中國生產此車。 2001年5月:藍鳥車型改進 2002年6月:日產參加'02北京國際車展 2002年9月:日產汽車及東風在中國簽訂全面戰略性合作夥伴協議
9. 2019年銷量榜:一汽大眾強勢奪冠,吉利汽車超越東風日產
文|凌清?圖|車宇世界、網路
溫馨提示:車宇世界,被網友稱為車圈老幹部,只做最真實的車評。有問題,來投稿,我們本年度開通車主來稿欄目,歡迎各位車主交流。每周,車宇世界會推出不同車型文章,為大家提供購參考。
之前的文章,車宇世界為大家盤點了2019年營銷、車型等。本篇文章,我們將會為大家盤點2019年車市的那些事情。2019年,銷量前15名車企中,有哪些車企增長最為迅速,又有哪些車企下降最為嚴重。
當然,車宇世界本篇文章的盤點,主要基於乘聯會發布的數據。
2019年銷冠總冠軍:一汽-大眾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一汽大眾累計銷量為2046189,同比增長0.5%,占據市場份額9.7%。不難看出了,在基數如此大的基礎上,一汽大眾還能逆勢取得增長,奪得2019年銷量冠軍。這個數據是非常喜人的。
值得注意的是,一汽大眾旗下新推出的SUV車型如探岳、探歌等,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銷量。
聲明:本文為車宇世界運營部原創文章,凌清審閱,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車宇世界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本文拒絕任何形式的抄襲、改編等行為,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愛車,就來車宇世界,您的專屬選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我怎麼沒找到 東風日產的那個租車服務叫什麼名字來的
叫易租車,現在在各店都設有專員的,如果離寮步近的話可直接來莞樟店找小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