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奧運營銷的奧運營銷的方案
贊助與冠名是奧運營銷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運用得最多,投資巨大的方法,一般都為大品牌、大企業所用。比如Visa公司就把贊助視為整合營銷溝通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並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雖然投資巨大,但回報甚豐。 它贊助過的活動除了奧林匹克運動會以外,就連美國十項全能隊、NBA夢之隊、美國體操聯合會等等都不放過,由此可以看出贊助給企業與產品帶來的好處。
奧運營銷
當然,公司贊助的目的一方面是為接受方提供資助以外,更多的是能從賽事本身得到更多的宣傳,而這種宣傳效果要遠比普通電視廣告要好得多。一個人在激動不已的情況下接受一個產品與在電視機前昏昏欲睡的情況下接受一個產品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商家為了要實現這一特定的商業目標,才肯投入巨資。
很多跨國公司也都願意贊助奧運會活動,從而讓自己的品牌獲得更大的提升。比如奧林匹克的全球合作商就有博士倫、IBM、 《時代》 、Visa(付款系統)、可口可樂、柯達、松下、施樂等等等。
除了贊助以外,冠名也是個不錯的方式,比如曾經爭取冠名權的就有雅芳、尼桑、寶馬、麥當勞等等,它們都從冠名的過程當中,獲得了相當的好處。
2008年奧運會預計在2003年1月開始實施共同市場開發計劃,預期10家國際企業集團將成為組委會合作夥伴,10~15家企業集團將成為組委會的贊助商。到時具體競爭情況如何,我們只有試目以待了。 奧運期間,電視、廣播、報紙等各大媒體都將成為焦點,也將成為商家與產品競爭的真正舞台,如何能在這方面前瞻性的進行投入,也必將成為致勝的關鍵所在。
這一點從申奧過程中就有了很大的體現。單是央視連續14小時的申奧直播收視率一直穩定在70%,申奧成功後收視率一度攀升到88%的創紀錄數字,與央視聯盟的海爾集團的手機廣告被反復播放,這一連串的數字不能不讓各商家垂涎。
另外,各種戶外媒體也將成為競爭的注意點,如何能在奧運期間,讓品牌能在各個角落形成一個統一鮮明的視覺系統,商家從現在開始計劃與打算,其實並不算為時過早。 真正的奧運營銷與品牌精品打造過程,除了賽事本身以外,在前期如何能借用奧運資源,結合自己的產品創造出一種「本土奧運文化」,也很重要。
這一點從美國柯達公司借日本長野辦1988年冬奧會之機,一舉攻進被富士公司壟斷的日本膠卷市場這一案例,就能給各商家以很大的鼓舞。事實上,柯達公司在這之前是經過了長時間精心准備與籌劃的,而並不是奧運賽時時的突發奇想,這一點要引起我們的足夠注意。
比如我們的商家,完全可以在奧運之前,創造一些本土的奧運文化,從而為奧運期間的成功突破打下基礎。
例如某一產品或商家,完全可以就此想很多辦法,進行連續的品牌打造工作。比如可以結合申奧紀念日舉辦各種紀念與慶祝活動,一方面與消費者互動,另一方面暢導一種文化或精神,並進行廣泛傳播,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
⑵ 耐克在奧運年有哪些重大的營銷活動(比如它贊助了劉翔)謝謝,急
耐克營銷策略的成功,在於其手中的明星牌和大眾牌。從營銷上看,以明星做廣告至少有三種收效:增加銷售額、提高知名度、改善形象。早在1984年,耐克就投資100萬美元來推廣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喬丹。1987年,喬丹在NBA聯賽中以一個漂亮的飛身扣球贏得了該隊進軍決賽的資格。於是,電視廣告中出現了這段清晰的慢動作片子:他左躲右閃、起步飛身、空中灌籃,此瞬間滿場的閃光燈如星星閃爍,喬丹足上的耐克鞋猶如火箭助推器般劃出優美的弧形軌跡。從那天起,這種運動鞋成為市場寵兒,是美國人就得擁有這種運動鞋。飛人喬丹鞋(Air Jordan)更震動了運動鞋行業,該牌子推出當年就賣了1.3億美元。到1990年,喬丹牌運動服和運動鞋為耐克每年獲得約2億美元收入,而銷售總額達26億美元。而鞋類市場分析家更認為,喬丹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他的影響和價值所帶來巨大商業收益,當為直接銷售額的兩倍。
客觀地說,這些效益在時間上和影響力上都不能歸結於耐克網站,它是傳統廣告媒體的功效所至。但在大眾層面上,網站的營銷效果將與日俱增。通過該網上建立的一對一營銷模式,耐克在體育用品行業中的競爭力將極大增強。它將以不同的規則、更靈活便捷的方式在不同層面上控制整個行業,以明星化、個性化、交互化服務培養各國、各年齡層段客戶對耐克品牌的忠誠度,以保持並擴大其擁有的廣大顧客群。
NIKE沒有贊助08奧運會
北京奧運會的贊助計劃由三級架構組成:一級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合作夥伴」,二級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贊助商」,三級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供應商」。北京奧組委合作夥伴有:中國銀行、中國網通、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移動、大眾汽車(中國)、阿迪達斯、強生、國航、人保財險和國家電網
⑶ 體育營銷十大經典案例的內容簡介
2010年是體育的大年,冬奧會、世界盃、NBA中國賽、亞運會……頂級賽事交相輝映,央視體育報道亮點不斷,體育傳媒大有可為。體育活動的影響力在當代達到了頂峰。奧運會、世界盃等重大賽事真正成了全人類的盛典。這一影響力的形成,根本原因在於大眾傳播的迅猛發展。通過媒體,體育活動跨越了地緣的界線,直接呈現在世界各地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的眼前。從某種程度上說,媒體成就了體育。而與此同時,體育也成就了媒體。成功的體育活動,成為媒體最有價值和吸引力的內容。依託體育運動,媒體變成受眾不可缺少的夥伴,牢固地樹立了媒體的形象。
隨著市場的成熟,品牌日益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這個不進則退的競爭環境中,對希望做大做強的企業而言,沒有屬於自己的品牌是寸步難行的。沒有品牌基礎的企業需要盡快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而有一定品牌基礎的企業,面對激烈而殘酷的市場競爭,更要不斷地深化品牌的內涵和進行謹慎的品牌管理。與此同時,中國的傳播環境越來越復雜,大眾媒體高度密集,新媒體又帶來新的沖擊,在這個環境中,品牌管理在使用廣告等傳統手段時,也必須要在充分利用各種強勢傳播平台,以新的方式,深入地與消費者進行溝通。體育營銷則是首選的傳播方式之一。
《2010十大體育營銷經典案例》甄選了2010年度中國市場上體育營銷的十大經典案例,對提升中國體育營銷的水平,探討中國特色的體育營銷的規律模式,促進中國體育營銷的進一步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體育營銷經典案例的深入研究,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體育營銷意識,強化企業的體育營銷能力,而且進一步助推了企業的全球體育營銷,錘煉了體育營銷的理論和評價指標體系。
⑷ 求比較經典的體育營銷案例,最好是近期的~
說一下近期的體育營銷案例,近幾年不少品牌都開始體育贊助,通過運動會來增加品牌的曝光度。
8月26日至9月8日,勞力士以官方贊助商的身份,參與了美國網球公開賽(US Open)並為大會賽事提供指定時計。今年,曾在美國公開賽奪得五連勝的勞力士代言人羅傑·費德勒及其他勞力士代言人如盧卡斯·普伊、格里戈爾·迪米特洛夫、卡洛琳·沃茲尼亞奇等頂尖球員都會重返紐約,參與此次賽事。
觀察腕錶行業近年來的動向會發現,但凡大一些的高端品牌,都有自己支持的體育賽事項目。那麼他們為什麼那麼熱衷於贊助體育運動?真相只有一個,就是撬動品牌營銷。
一般概念里,體育營銷一是指將體育本身作為產品營銷,二是指運用營銷學的原量,以體育賽事為載體而進行的非體育產品的推廣和品牌傳播等營銷現象。
腕錶品牌贊助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對其品牌資源的利用是非常綜合立體的——一方面,在這些體育賽事里,贊助商的產品露出往往會非常豐富、多元,且腕錶常常會因有趣、有用而令人產生較高的好感度;另一方面,腕錶品牌也會大力贊助一些在專業領域有較高知名度的運動員,甚至讓他們擔任代言人,以他們命名一些限量款產品,共享這些優秀運動者們在專業領域的高光時刻獲得的好感度、曝光度加權。
⑸ 奧運會的贊助商應怎樣通過奧運會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A.通過對奧運會的贊助以達到商業上的成功,還需要有效的市場營銷 C.VISA國際組織是全球最大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贊助商
麻煩採納,謝謝!
⑹ 體育贊助銷售效果的案例有哪些
對於銷售效果的衡量簡單的來看贊助是否促進了銷售:各個零售店交易量的增加多少回、是否創造了潛答在銷售機會數量、帶動了與贊助有關的直接實際銷售增長。或者是計算銷售量的增加比率和贊助利率(每投入1單位的贊助費所獲得的利潤)。
以一個手機製造商為例,設定了一個季度消費者調研來衡量贊助對銷售的影響。通過對設定的數據進行系統分析,該公司了解到其贊助真的能刺激消費者願意將其產品列入考慮范疇;接著與銷售關聯。分析顯示,第一個四分位數和最後一個四分位數贊助之間的差距達10倍之多。
也可以對比贊助前後的市場佔有率。1997年,三星三星集團乃至整個韓國正面臨著金融危機。但為了改變自己「三流品牌」的形象,並迅速走向國際市場,與國際奧委會達成TOP贊助協議,成為了國際奧委會的TOP贊助商。這家韓國企業先後贊助了長野、悉尼、鹽湖城、雅典、都靈、北京、溫哥華、倫敦、索契以及里約奧運會。
以手機為例,在1999年,三星手機的全球佔有率不過5%,到了2006年上升到11.6%,而到了去年,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發布的2015年度智能手機市場報告顯示,其總出貨量已經達到3.248億台,全球范圍內的市場佔有率高達22.7%。
⑺ 阿迪達斯針對奧運會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營銷策略
阿迪是唯一的奧運會服裝贊助商,就是說,只有它可以出帶有奧運會標志的服裝鞋帽,這里說的是奧運會的表示和阿迪的標志在一起出現哦。這是它作為贊助商享有的排他權利。
另外,它也是本屆奧運會的特許生產商,所謂特許生產商,是指它有權利在服裝鞋帽上使用奧運會標志,同時不能出現阿迪自己的標志,等於生產的事奧運會的特許產品,通過這兩種形式,它已經穩穩地獲得了非常巨大的市場。
而其他運動品牌只能通過一些隱性市場的廣告,以及贊助國家或者運動項目的代表隊來和奧運會掛鉤。
⑻ 求奧運主題的營銷策劃方案
世界最大的啤酒瓶蓋「奧運五環」拼圖
青島啤酒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策劃案
【活動主題】
黃石迎奧運 共創吉尼斯
【活動時間】
2008年8月2日
【活動地點】
團城山人民廣場或黃石市體育館
【活動概述】
2008,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所有炎黃子孫的心與北京共振。為了表達了253萬黃石人民對第29屆北京奧運會的祝福之情,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的前5天,用「藍、黃、黑、綠、紅」五種顏色的青島啤酒瓶蓋,拼出奧運五環圖案,啤酒瓶蓋總量在10萬個以上,同時在「奧運五環」圖案下方,用瓶蓋拼出「黃石人民預祝北京奧運會圓滿成功!」字樣。這一時刻將把「青島啤酒」和「黃石」的名字一起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史冊。
這是一場集娛樂和挑戰為一體的大型市場公關營銷活動,這更是一場張揚「青啤」實力、彰顯黃石民眾團結與活力,眾志成城迎奧運的一項新的挑戰。這一活動將「青島啤酒」與「吉尼斯世界紀錄」有機結合,充分彰顯了黃石經濟文化的內涵,以黃石人自己的方式參與奧運,並以奧運精神激勵黃石人開拓進取,建設美好家園。
屆時活動將邀請省市領導、世界冠軍、行業精英、高校學生等社會各個層面的人一起來參加這次活動,共同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
【活動辦法】
一、活動准備階段:(2008年元月1日-2月29日)
1、與啤酒瓶蓋生產廠家聯系,特製「藍、黃、黑、綠、紅」五種顏色的青島啤酒瓶蓋;
2、設計出「奧運五環」拼圖的圖案尺寸,並計算出活動中各色啤酒瓶蓋所需的數量;
3、向政府有關部門上報活動方案,爭取更多的政府部門參與主辦本次活動;
4、研究和制定本次「青島啤酒」大型營銷活動的銷售政策,比如:幾個啤酒瓶蓋換一瓶青島啤酒;酒店和居民小區的啤酒蓋兌換政策等。
二、活動組織階段:(2008年3月1日-7月19日)
1、在市區各大酒店和大型居民小區設立「青島啤酒」瓶蓋收集箱,兩至三周對啤酒瓶蓋進行一次分色整理、集中收集和數量統計;
2、召集百名活動志願者,並給參與挑戰的每一位挑戰者頒發挑戰證書和贈送文化衫;
3、活動場地的定址。
三、活動實施階段:(2008年7月20日-8月2日)
1、活動所需的「青島啤酒」瓶蓋集中收集和分色統計整理;
2、參與挑戰活動的志願者進行培訓;
3、活動場地的布置以及安全保衛工作等;
4、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申報。
【活動賣點】
策劃一:青島啤酒五色瓶蓋特製包裝隆重上市暨「黃石迎奧運,共創吉尼斯」活動啟動儀式
賣點1:向媒體展示「奧運五環」色彩的啤酒瓶蓋,並在新聞發布會上用五色瓶蓋特製包裝青島啤酒擺出一個「奧運五環」創意示意圖;
賣點2:黃石市委領導帶頭開啟並捐獻首個活動啤酒瓶蓋。
策劃二:黃石名人捐獻啤酒瓶蓋
賣點1:世界冠軍程菲捐獻;
賣點2:黃石十大經濟風雲人物或百位企業家或黃石百位文化名人捐獻;
賣點3:黃石百家企業員工捐獻。
策劃三:捐獻啤酒瓶蓋龍虎榜和奧運幸運星抽獎
賣點1:每兩周在商業中心舉辦一次瓶蓋現場徵集活動,現場兌獎,前50名捐獻者在媒體公布和獎勵;捐獻瓶蓋成績可以累計,累計數量最高者給予重獎;
賣點2:每捐獻10個瓶蓋可獲得搖獎券一張,通過電腦搖獎,抽取「奧運幸運星抽獎」2008名。
註:獎勵為青島啤酒和奧運會紀念品
策劃四:百名活動志願者大徵集
賣點1:徵集與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同月同日出生之人。最少徵集29名,年齡29歲,出生日期為8月8日出生的青年男女;
賣點2: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者報名條件之一:捐獻五色瓶蓋各兩枚以上,方獲得申請表格。
策劃五:吉尼斯世界紀錄高調收官
賣點1:五位重要領導人各持一枚不同顏色的瓶蓋,在最後一刻填滿「奧運五環」拼圖;
賣點2:五色瓶蓋停止生產,收藏價值提升;
賣點3:「奧運五環」拼圖展覽一周,供市民拍攝紀念,門票收入全部捐獻希望工程。
【活動宣傳】
一、以《東楚晚報》和《黃石日報》為主要宣傳陣地,同時整合電視、廣播、戶外、網路等多種傳播途徑,並通過東楚網•黃石新聞網互聯全國,引起省內外新聞媒體的關注;
二、通過不斷的活動新聞炒作,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
三、活動廣告宣傳費用約x萬左右,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費用5萬。
【活動特色】
一、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之際,創造黃石首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主題,能激發廣大黃石市民的參與熱情,以及市民對「青島啤酒」的鍾愛;
二、通過活動推廣,尤其是與廣大消費者的互動,極大推動「青島啤酒」的銷售;
三、本活動依託《東楚晚報》和《黃石日報》等主流媒體,具有超強的權威性、公信力和影響力,能極大地樹立「青島啤酒」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