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市場營銷戰略的核心是什麼
當然是「企業獲取利潤」和「滿足用戶需求」。這是標准答案,兩者可以概括其他答主的基本上90%的答案。但我知道題主要的肯定不是這么籠統的東西,題主要的或許是更為具象的內容,例如定位、產品這種的。
但這個問題一旦具象化,就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了。因為不同時代的大師們都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答案之間甚至互相矛盾:
特勞特認為營銷的本質是定位;菲利普科特勒認為營銷的本質是STP和4P,而4P中最核心的是Proct(產品);麥卡錫認為營銷的本質是「滿足社會需求」;奧美創始人大衛奧格威認為營銷的本質是品牌形象;傳奇廣告人喬治路易斯認為營銷的本質是創意;尼爾森認為市場營銷的核心在於市場調查;BBDO創始人亞歷克斯· 奧斯本認為營銷本質在於洞察。幾乎每個大咖都有不同的見解,並且他們的理論和實操也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所以,我把題主的這個問題理解為:你認為營銷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營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洞察」,洞察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不是單個的元素,而伴隨著整個營銷過程的全部環節。
什麼是洞察?
和其他答主說的不同,「洞察」不是類似於「定位」的方法論,也不是類似於「產品」的營銷組成元素,也不是類似於「銷售」這樣的營銷目標。「洞察」的本質是一種思維方式,應該是每一個高階營銷人的思維模式。
所謂「洞察」,就是當你設計營銷4P(產品、渠道、價格、廣告)的時候,你必須站在你所面向的消費者群體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是什麼樣的性格?他們喜歡什麼?他們厭惡什麼?他們的行為和他們的真實意識各是什麼?他們的行為習慣是什麼?他們的社會階層和財富地位是什麼?他們喜歡什麼樣的產品?他們接受訊息的方式是什麼?他們的購物習慣是什麼?他們願意接受的價格是什麼?他們喜歡的廣告和創意是什麼?他們的文化認知是什麼?他們有什麼理由要購買我們的產品?
當一個營銷人在進行市場調研、市場定位、產品設計、渠道設計、廣告創意的時候,應該在腦海中不斷問起自己上面那些問題。洞察貫穿著整個市場營銷活動的全部,任何一個環節如若丟失了「洞察」,那整個營銷活動就會失去客觀性,就會不可避免地陷入「自嗨」。
❷ 從理論角度闡述市場營銷策略、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和重要性;
中國人講究師出有名,否則會一敗塗地,因為得不到大眾的認可和支持;「得道回多助,失道寡助」答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市場營銷的策略也需要遵循這一理念,否則,你沒給用戶任何好處,用戶平什麼支持你來買你的帳呢?所謂市場營銷策略就是認真分析市場需求之後,找到自己產品的切入點,從而制定出產品廣告宣傳方法、銷售激勵政策。廣告宣傳就是讓用戶知道這個產品對自己有好處,激勵政策是給經銷渠道以利好,讓渠道對產品銷售有積極性。這樣一來,你的產品就會有銷路了。
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企業的宗旨,它也遵循「師出有名」的原則,比如豪爵控股有限公司的企業宗旨就是:「通過不懈努力,向用戶提供一流的產品,通過辛勤耕耘,為社會開創美好的未來」,這一宗旨的含義就是向社會承諾豪爵要製造一流的摩托車而不是假冒偽劣,並通建立完善營銷渠道讓高品質的摩托車在全社會得到廣泛使用,從而完成企業的社會責任。
企業的社會責任通過企業宗旨來體現,營銷策略則是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讓自己的產品實現暢銷,這是製造和銷售兩方面的最高准則,因此非常重要,沒有這兩個准則否則,你的企業一定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
❸ 企業戰略與營銷戰略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一、市場營銷戰略與企業戰略概述
1.市場營銷戰略
對於市場營銷戰略來說,就是企業為更好的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從長遠利益角度出發而制定的整體市場營銷活動。要了解市場營銷戰略,就要先了解市場,明確行業競爭重點,並從企業實際出發,制定戰略目標,確定市場定位。在市場營銷戰略通過以後,
運用短期可行操作檢查市場營銷戰略是否可行。
市場營銷戰略不僅可以使企業內部活動思想得到調節,還是企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所設定的長遠發展目標。良好的市場營銷戰略可以讓企業員工的思想凝聚在一起,更有利企業資源得以合理配置,並可以使企業所設定的目標在規定時間內實現,同時,也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合作夥伴,對促進企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良好的市場營銷戰略也可以全面了解客戶需求,採取合理措施將客源留住。
2.企業戰略
企業戰略就是企業聯系實際所確定的一種計劃,計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與競爭對手進行區別,並在同行中取得優勢地位。面對變化多端的市場,企業要長久穩定發展,就要聯系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企業戰略。通常情況下,越優質的企業戰略,企業所獲的利潤就越多。
二、市場營銷戰略與企業戰略之間的關系
1.傳統關系
由於市場營銷戰略的提出參照於企業整體戰略,所以,傳統觀念就將市場營銷戰略納入到企業戰略中,認為市場營銷戰略是企業戰略分支,簡單的說就是企業戰略產生了市場營銷戰略。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
很多企業運營工作都是企業管理者從持久發展角度得出的企業發展趨勢,然後,各個部門管理者以此為基礎制定出本部門的發展計劃。由此而來的計劃無論是市場營銷目標,還是市場營銷戰略都會受到企業戰略的影響。由於市場營銷戰略與企業戰略之間存在從屬關系,也就導致企業所制定的市場營銷戰略具有較大局限性。盡管在最初階段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合作夥伴,企業也會迎來發展高峰,但在一段時間以後就會失去原有優勢,不僅失去了客戶,還會失去市場先機,威脅到企業生存。
如某企業通過依靠廣告迎來了發展鼎盛時期,由於從廣告中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所以,在後期的發展中也就將廣告作為企業戰略,所有的市場營銷工作也以此為基礎,但廣告只能為企業拓寬市場,卻帶不來穩定客戶,所以,在一定時間以後就出現了發展困境,由此可見,以企業戰略定市場營銷戰略的方法已經行不通,應立即轉變兩者之間的關系。
❹ 市場營銷的戰略是什麼
答:一、市場營銷的戰略的內涵
1、市場營銷戰略是企業在現代市場營銷觀念下,為實現其經營目標,對一定時期內市場營銷發展的總體設想和規劃。
2、市場營銷戰略作為一種重要戰略,其主旨是提高企業營銷資源的利用效率,使企業資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3、由於營銷在企業經營中的突出戰略地位,使其連同產品戰略組合在一起,被稱為企業的基本經營戰略,對保證企業總體戰略實施起關鍵作用。
二、市場營銷的戰略的基本要素
1、企業使命:戰略管理者所確定生產經營的總目標和方向。
2、企業哲學:企業經營活動的所形成的價值觀、態度和行為准則。
3、資源配置:企業過去及資源和技能組合的水平和模式。
4、競爭優勢:企業所擁有的獨特競爭優勢,通過企業活動所創造的價值與成本兩個指標來衡量。
三、為實現營銷戰略目標的營銷規劃在實施中必須注意的問題:
(1)識別環境的發展趨勢。
環境發展趨勢可能給企業帶來新的機會,也可能帶來新的難題,如新的法律、新的政策的實施,對企業營銷可能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影響,掌握環境的發展趨勢是企業制定戰略計劃的重要前提。
(2)識別各種機會。
有效地利用潛在的機會,對發展新產品、改進現有產品、發現產品的新問題,吸引競爭對手的顧客、開發新的細分市場都極為有利。
(3)用開闊的經營觀點召待企業生存的條件。
樹立市場需求觀念,把眼光放在廣闊的市場上以適應市場變化。
(4)充分利用現有資源。
運用同樣數量、同樣類型的資源去完成新的戰略目標。
(5)避免和聲譽較高的名牌商品展開正面競爭。
名牌商品都處於高度的商品保護地位,如果新商品只是一味模仿而無什麼改進,就很難取得成功。
(6)加強企業商品在市場上的地位,增加商品的競爭能力。
(7)廠牌引申。
將成功商品的廠牌用於新的優質商品,使顧客對新商品有良好的印象。
(8)明確規定企業發展方向。
企業不但要有具體目標,制定達到目標的措施規劃,而且應確定具體的時間進度。
❺ 從營銷的角度來看企業的經營戰略主要有哪些
從營銷的角度來看企業的經營戰略主要有:
1.領導戰略:
市場領導者在整個市場中佔有最大的市場份額,在價格變化,新產品開發,銷售渠道、分銷渠道見著、促銷戰略等方面對行業內其他公司起著領導作用,比如國內的聯想電腦、海爾、紅塔國外的通用汽車、英特爾、沃爾瑪等。作為市場的領導者他們營銷戰略的核心就是保持其原有的領導地位。
據此其戰略可分為三個方面。
(一)發現和擴大市場
其中包括1尋找新使用者、2尋找新用途、3擴大使用量。
(二)保護現有市場份額
其中包括1創新戰略、2堡壘戰略、3正面對抗戰略。
(三)進一步擴大現有市場份額
其中要考慮擴大市場份額與投資報酬率的關系和壟斷問題。
2.挑戰戰略:
市場挑戰者在行業中占據第二或是後為次,有能力對市場領導者和其他競爭者採取攻擊行動,希望取得市場領導者地位。
其營銷戰略是:
(一)確定戰略目標和競爭對手
包括確定戰略目標、選擇競爭對手和分析競爭對手。
(二)選擇挑戰戰略
包括1正面進攻、2側翼進攻、3包抄進攻、4迂迴進攻、5游擊進攻。
(三)特定的營銷戰略
3.追隨戰略:
市場追隨者在產品、技術、渠道、促銷等模仿市場領導者,他們觀察市場領導者的新產品藉以節約在產品開發、市場開發、信息收集等上的經費。減小支出和市場風險。根據其追隨程度可分為1緊密追隨、2有距離追隨、3有選擇追隨。
其營銷戰略是:
(一)競爭導向定價戰略
(二)市場發展戰略
(三)市場細分化戰略
4.利基戰略:
市場利基者是指專門為市場規模較小不被大公司感興趣的細分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公司,由於其的專一性也能形成利潤和發展。其營銷戰略就是實現專業化。
包括:
1、用戶專業化
2、垂直專業化
3、顧客規模專業化
4、特定顧客專業化
5、地理市場專業化
6、產品或產品線專業化
7、服務專業化
8、產品特色專業化
9、銷售渠道專業化
❻ 簡述你對企業營銷戰略的七個特徵的理解.並談談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
企業營銷戰略是企業市場營銷管理思想的綜合體現,又是企業市場營銷決策的基礎。認為制定正確的企業市場營銷戰略,是研究和制定正確市場營銷決策的出發點。企業營銷戰略的選擇又取決於各個公司的規模和在行業中的地位。在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中根據各公司在行業中的份額,將其分為領導者、挑戰者、追隨者或利基者。
市場追隨者在產品、技術、渠道、促銷等模仿市場領導者,他們觀察市場領導者的新產品藉以節約在產品開發、市場開發、信息收集等上的經費。減小支出和市場風險。根據其追隨程度可分為1緊密追隨、2有距離追隨、3有選擇追隨。其營銷戰略是
(一)競爭導向定價戰略
(二)市場發展戰略
(三)市場細分化戰略
❼ 市場營銷策略分析應該從哪些方面說.
你可以從之所以採取這個營銷策略的原因開始說,分析市場來分析為什麼會有這個營銷策略,包括目標客戶的選擇、市場的定位等等
然後從理論上分析這個營銷策略執行後應該產生的效果,得到什麼收益,可能產生的問題
第三、結合實際分析產生了什麼效果,得到了什麼收益,和預測的有什麼偏差,為什麼會有偏差,發現了什麼問題
第四、解決已經出現的問題,對營銷策略進行反饋分析,為下面的策略實施提供信息
❽ 市場營銷企業三大發展戰略
市場營銷企業三大發展戰略主要有文化價值觀,戰略選擇和商業模式。
第一:文化價值觀
文化價值觀本身是什麼?中國知識分子傳統上有一種使命感。五四以來,中國知識分子的這種使命感具有了現代意義,並且和中國人的生存尊嚴日益相關。所以,我覺得如果你有使命感,就會把自己的熱情,把自己的更大的精神投入到事業中來。如果與韓國、日本比較,韓國到現在為止對民族的尊嚴追求仍然是支撐著它的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日本已經弱化了。我認為,中國作為一個後發展的國家,我們的企業家、我們的咨詢師、我們的管理學家都有責任讓中國有尊嚴地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當你的事業和人生價值高濃度地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文化價值觀就構成了取得成功的一個先決條件。
第二:戰略選擇
簡單而言,我在這十年做了三件事:企業戰略、產業戰略、區域戰略。我覺得這三個事情有高度的耦合性和相關性。實際上做任何一項企業戰略都需要對那個企業所處的產業,尤其是對產業價值觀、產業價值鏈有個比較透徹地了解,對產業的演變規律有深切地把握。經濟越全球化,和世界聯系越密切,產業發展模式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在做戰略選擇時,更重要的是把握規律。我的體會有(源自《易經》)六個字:①變易;②恆易;③不易。變化是事物發展規律的核心,我們要在變化中找到持續的、穩定的變化規律,從變化中找到不變的本質。可以這樣講,產業的發展模式核心源自企業創新,企業能不能做好企業戰略、能不能做好產業選擇,從哲學意義上來說是能不能有一套方法,把產業演變的主要趨勢找到,做出正確的戰略選擇。
第三:商業模式
新經濟、互聯網經濟開始把商業模型推到了一個非常高的位置。但是互聯網經濟泡沫破滅了,商業模式是不是就隨著破滅了?我認為不是。商業模式是引導新經濟發展、在新時代發展自己企業的一個根本環節。在某種意義上說商業模式已經取代了企業戰略。那麼企業要做什麼,怎麼做?一般說做什麼是第一位的,怎麼做是第二。但是當你做新業務、從事新產業、創新無窮大的時候,「怎麼做」比「做什麼」更重要。即商業模式比戰略還重要。在新經濟條件下,那些基本的管理要件都有了0—100%的創造,可以100%外包,也可以100%自己做;所有職能都升了級,都有升了幾級的操作。那麼商業模式就是指所有的要件無論在升級還是未升級的情況下都有0-100%的演變。對商業模式的理解中有個說法就是講故事。講故事就要回到戰略,即你的人物情節、你的流程是不是能夠有邏輯地、理性地融合在一起;故事的發展要與邏輯、常識高度地融合在一起。
❾ 市場營銷:從市場發展戰略的特徵分析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性
「戰略」這個概念最初只存在於軍事領域。戰爭講究謀略。謀略有大有小,大謀略叫「戰略」,小謀略叫「戰術」。戰略與戰術的區別是:戰略針對全局問題,戰術針對局部問題;戰略針對長期問題,戰術針對短期問題;戰略針對基本問題,戰術針對具體問題。
1965年,美國的一位專家發表了《企業戰略論》。從此以後,「戰略」這個概念就進入了企業領域。軍隊從事戰爭,企業從事競爭,兩者雖然本質不同,但都存在一個「爭」字。企業既然要參與競爭,就要在競爭中講究謀略。企業謀略也有大小之分,大謀略是戰略,小謀略是戰術。在企業領域很少有人使用「戰術」這個概念,雖然很少使用,但它是客觀存在的。企業謀略不能有大無小。企業的小謀略只能被稱為「戰術」。
「企業戰略」是企業中各種戰略的總稱,其中包括發展戰略、競爭戰略、營銷戰略、技術開發戰略等。這些戰略的基本屬性是相同的,都是對企業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的謀略,不同的只是謀劃角度。
企業發展戰略是關於企業發展的謀略。企業發展是成長、壯大的過程,其中既包括量的增加,也包括質的變化。企業發展也需要謀略,對企業發展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的謀略就是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發展戰略有四個特徵:一是整體性,二是長期性,三是基本性,四是謀略性。整體性是相對於局部性而言的,長期性是相對於短期性而言的,基本性是相對於具體性而言的,謀略性是相對於常規性而言的。企業發展戰略必須同時具有這四個特徵,缺少一個特徵就不是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發展戰略不是企業發展中長期計劃。企業發展戰略是企業發展中長期計劃的靈魂與綱領。企業發展戰略指導企業發展中長期計劃,企業發展中長期計劃落實企業發展戰略;前者是綱,綱舉目張。
企業發展戰略意義是由企業發展戰略本質特徵決定的。因為企業發展戰略有四個本質特徵,所以它的意義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謀劃企業整體發展很重要。企業是一個由若干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局部構成的整體。局部有局部性的問題,整體有整體性的問題,整體性問題不是局部性問題之和,與局部性問題具有本質的區別。企業發展面臨很多整體性問題,如對環境重大變化的反應問題,對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整合問題,對生產要素和經營活動的平衡問題,對各種基本關系的理順問題。謀劃好整體性問題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要時刻把握企業的整體發展。輪船撞上冰川,全部客倉都進水,所有乘客都遭難。不要認為經理們都能把握企業整體發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經理到處可見。
第二,謀劃企業長期發展很重要。企業存在壽命,壽命有長有短。投資、經營者應該樹立「長壽企業」意識。為了使企業「長壽」,不但要重視短期發展問題,也要重視長期發展問題。企業長期發展問題不是短期發展問題之和,與短期發展問題具有本質的區別。希望「長壽」的企業面臨的長期性問題很多,如發展目標問題、發展步驟問題、產品與技術創新問題、品牌與信譽問題、人才開發問題、文化建設問題。打希望長壽的企業就要關心未來。對未來問題不但要提前想到,而且要提前動手解決,因為解決任何問題都需要一個過程。為了吃桃子,三年前就要種桃樹;為了防老,年輕時就要生孩子。要正確處理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關系。到了夏季,農民不但要忙於夏收,也要忙於夏耕和夏種。預測未來是困難的,但不是不可能的。誰也想像不到未來的偶然事件,但總可以把握各類事物的發展趨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領導人不關心企業未來,只知道「火燒眉毛顧眼前」,就等於拿企業的壽命開玩笑。應當指出,不關心企業未來的領導人甚多,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就倒閉的企業為數眾多。
第三,在對企業發展進行整體性、長期性謀劃時把握基本性問題很重要。樹葉長在樹枝上,樹枝長在樹叉上,樹叉長在樹幹上,樹干長在樹根上。在一個企業,樹葉性的問題有成千上萬,樹叉性的問題有成百上千,樹根性的問題可就不多了。這類問題雖然不多,但非常重要。要是樹根爛了,任憑你怎麼擺弄,樹葉也不會再綠。領導人要集中精力謀劃企業發展的基本性問題。假如企業發展的基本問題解決不好,那麼即使再發動員工努力奮斗也不會收到成效,甚至越努力奮斗賠錢越多。領導人要增強基本問題意識。不要只注意把決定的事情辦好,也要注意決定本身是否有毛病;不要只忙於擺脫困境,也要忙於鏟除困難產生的根源。
第四,在研究企業發展時謀略很重要。企業發展戰略不是常規思路,而是新奇辦法。企業發展戰略應該使企業少投入、多產出,少挫折、快發展。謀略是智慧結晶,而不是經驗搬家和理論堆砌。智慧之中包含知識,但知識本身並不是智慧。智慧與知識具有本質的區別。許多軍事家都有「空城計」知識,但沒有諸葛亮那樣的智慧,先知為智。智慧是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也是對信息的機敏反應。謀劃企業發展靠智慧,謀劃企業整體性、長期性發展靠大智慧。謀劃企業發展固然要借鑒先進理論和先進經驗,但如何借鑒還要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