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場營銷學到底是什麼
市場營銷觀念
本章重點與難點
重點:市場營銷,市場和顧客讓渡價值的含義
難點:市場營銷觀念
1.1市場營銷的基本概念(1)
一,市場營銷的涵義
活動,行為 營銷活動管理 動態市場
Marketing
學科 市場營銷學 市場學
市場營銷是計劃和執行關於商品,服務和創意的設計,定價,促銷和分銷,以創造符合個人和組織目標的交換的一種過程.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1985)
市場營銷是指企業的這種職能,認識目前未滿足的需要和慾望,估量和確定需求量大小,選擇和決定企業能最好地為其服務的目標市場,並決定適當的產品,勞務和計劃(或方案),以便為目標市場服務.
—— Philip Kotler(1984)
市場營銷的通俗定義:
市場營銷就是商品或服務從生產者手中移交到消費者手中的一種過程.
是企業或其他組織以滿足消費者需要為中心進行的一系列營銷活動.
市場營銷學是系統地研究市場營銷活動的規律性一門科學.
可以從幾個方面理解市場營銷的涵義:
第一,市場營銷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宏觀市場營銷是反映社會的經濟活動,其目的是滿足社會需要,實現社會目標.微觀市場營銷是一種企業的經濟活動過程,它是根據目標顧客的要求,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從生產者流轉到目標顧客,其目的在於滿足目標顧客的需要,實現企業的目標.
第二,市場營銷活動的核心是交換,但其范圍不僅限於商品交換的流通過程,而且包括產前和產後的活動.產品的市場營銷活動往往比產品的流通過程要長.現代社會的交易范圍很廣泛,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壁壘,形成了普遍聯系的市場體系.
第三,市場營銷與推銷,銷售的含義不同.市場營銷包括市場研究,產品開發,定價,促銷,服務等一系列經營活動.而推銷,銷售僅是企業營銷活動的一個環節或部分,是市場營銷的職能之一,不是最重要的職能.
1.1市場營銷的基本概念(2)
二,市場定義及分類 :
(一)市場的概念
1,市場的定義
(1)狹義:
市場是商品交換的場所.如:趕墟,菜市,超市.
(2)廣義:
市場是指某種商品的現實購買者和潛在購買者的總和.
(3)現代市場的涵義不僅包括買賣雙方現實的和潛在的交換活動,而且主要是買方的活動,即認為市場是由具有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的消費者群所組成,是指某種商品的現實購買者和潛在購買者的總和.當人們提出"中國是個很大的市場"這一說法時,並不是指地理區域的大小,而是說明中國的市場需求量很大,包括現實的需求和潛在的需求.
2,構成市場的三個基本條件:
①可供交換的產品;
②賣主和買主;
③交易的價格及條件.
3,市場構成三要素:
人口
購買動機(慾望)
購買力
市場=人口×購買力×購買動機(慾望)
例:桂林市小汽車市場
=60萬人口 ×20%的人有購買力 ×50%的人有購買動機
①人口是基本要素,一般地人口多現實和潛在的消費需求越大.
②購買力水平的高低是決定市場容量的大小,如發達與不發達地區.
③購買動機是將購買力轉化為購買行為的催化劑.
(二) 市場的分類 (1)
1,根據市場出現的先後劃分為現實市場,潛在市場和未來市場
現實市場是指對企業經營的某種商品有需要,有支付能力,又有購買慾望的現時顧客.
潛在市場是指有可能轉化為現實市場的市場.
未來市場是指暫時尚未形成或只處於萌芽狀態,但在一定條件下必將形成發展成為現實市場的市場.
2,根據顧客的性質劃分為消費者市場和組織市場
消費者市場(又稱為消費品市場)是指為了個人或家庭消費需要而購買或租用商品或勞務的市場.
組織市場是指購買者由各類組織所組成的市場.組織市場又可分為生產者市場,中間商市場和政府市場.
(二)市場的分類(2)
3,從經濟學角度劃分市場模式
純粹壟斷市場.是一種不存在競爭或基本不存在競爭的市場,在這種市場上,一個行業只有一家企業進行產品的生產和經營,沒有或基本沒有其他的替代者.
寡頭壟斷市場.是由少數幾家大企業控制的市場.
壟斷性競爭市場.是最常見的一種企業市場模式.它是指在一行業中有許多企業生產和銷售同一種產品,且每個企業的產量只佔總產量的一小部分,有少量較大的企業佔有一定份額的市場.
競爭性市場.是指一個行業中有非常多的獨立生產者,每個企業都很小,他們都以相同的方式向市場提供同類的,標准化的產品.
1.1市場營銷的基本概念(3)
三,市場營銷的相關概念 (1)
1,需要,慾望和需求
2,產品
3,效用,費用和滿足
4,交換
5,市場
2. 市場營銷學名詞解釋
1需求:是指人們對於有能力購買並且願意購買的某個具體產品的慾望.即當有購買力支持內時,慾望便轉化成容需求.
2目標客戶:即企業或商家提供產品、服務的對象。目標客戶是市場營銷工作的前端,只有確立了消費群體中的某類目標客戶,才能展開有效具有針對性的營銷事務。
3商標:實質上是一種法律名詞,是指已獲得專用權並受法律保護的一個品牌或一個品牌的一部分。
4寬渠道:指製造商在某一區域目標市場上盡可能多地選擇中間商來銷售自己的產品。
5直接重購:即企業的采購部門根據過去和許多供應商打交道的經驗,從供應商名單中選擇供貨企業,並直接重新訂購過去采購的同類產業用品。
翻看了好些資料找到的,希望能解決樓主的問題!
3. 市場營銷學 名詞解釋
市場營銷環境抄:是指影響襲企業與目標顧客建立並保持互利關系等營銷管理能力的各種角色和力量,它可分為宏觀市場營銷環境和微觀市場營銷環境.
促銷:營銷者向消費者傳遞有關本企業及產品的各種信息,說服或吸引促銷消費者購買其產品,以達到擴大銷售量的目的。
交換:產品在最後進入消費領域之前,各個不同生產單位之間在產品生產 、運輸、包裝、保管等過程中的交換。
需求:在一既定的價格水平下,消費者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
4. 市場營銷學的定義
美國來市場營銷協會(AMA)於1985年對市場營銷自下了更完整和全面的定義:市場營銷「是對思想、產品及勞務進行設計、定價、促銷及分銷的計劃和實施的過程,從而產生滿足個人和組織目標的交換。」這一定義比前面的諸多定義更為全面和完善。
市場營銷學是市場營銷活動及其規律,即研究企業如何識別、分析評價、選擇和利用市場機會,從滿足目標市場顧客需求出發,有計劃地組織企業的整體活動,通過交換
,將產品從生產者手中轉向消費者手中,以實現企業營銷目標。
5. 市場營銷學是如何定義市場的
市場是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傳統觀念的市場是商品交換的場所。如商店、集市、商場、批發站、交易所等等。
狹義上的市場是買賣雙方進行商品交換的場所。
廣義的市場是指由那些具有特定需要或慾望,願意並能夠通過交換來滿足這種需要或慾望的全部顧客所構成的。
市場=購買者+購買力+購買慾望。
(3) 商品行銷的區域
例如:國內市場、國際市場。
(4) [coverage]∶比喻言論、風氣等所影響的范圍。
這種理論在群眾中是沒有市場的
(5)市場營銷(marketing):1.國際市場營銷(International Marketing)。國際市場營銷(International Marketing)是指企業超越本國國境進行的市場經營活動。國際市場營銷與國內營銷一樣,需要企業文化整合、市場調研、市場分析、市場細分、市場營銷組合、實行目標營銷等一系列營銷過程的戰略確定及戰術實施。在確定正確的市場定位後制定適當的營銷組合方案以滿足國際市場的需要,從而實現企業的利潤。國際營銷既要適應國內環境,又要適應國際環境,國際市場營銷比之國內市場營銷具有更大、更多的差異性、復雜性和風險性。2.國內市場營銷(Domestic Marketing)。
市場
基本解釋
1. [market]
2. 買賣商品的場所,把貨物的買主和賣主正式組織在一起進行交易的地方
農貿市場
3. 商品行銷的區域
國內市場
4. [coverage]∶比喻言論、風氣等所影響的范圍
這種理論在群眾中是沒有市場的
詳細解釋
1. 商品買賣的場所。
南唐 尉遲偓 《中朝故事》:「每閱市場,登酒肆,逢人即與相喜。」 清 蘭陵憂患生 《京華百二竹枝詞》:「新開各處市場寬,買物隨心不費難。」趙樹理 《三里灣·回驢》:「牲口市場在集市的盡頭接近河灘的地方。」
2. 商品行銷的區域。如:國內市場,國際市場,農村市場等。
3. 比喻思想言論影響所及的地方。多含貶義。
毛澤東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八:「不加批評,看著錯誤思想到處泛濫,任憑它們去佔領市場,當然不行。」
基本概念
市場起源於古時人類對於固定時段或地點進行交易的場所的稱呼,而此交易場所乃為消費者為了減少搜尋成本所形成。
今日,市場具備了兩種意義,其中一個意義是場所,如傳統市場、股票市場、期貨市場等等,另一意義為交易行為的總稱。市場一詞不僅僅只是場所,還包括了在此場所進行交易的行為。故當談論到市場大小時,並不僅僅指場所的大小,還包括了消費行為是否活絡。
市場雖為交易行為的總稱,但交易行為不一定是自由,尤其是在提供商品或選擇交易對象時,會因外部的干擾如法條、公約等加以限制。可以自由提供商品與選擇交易對象的稱為自由市場,反之則為非自由市場。
商品經濟運行的載體或現實表現。相互聯系的有4層含義:一是商品交換場所和領域;二是商品生產者和商品消費者之間各種經濟關系的匯合和總和;三是有購買力的需求;四是現實顧客和潛在顧客。市場是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勞動分工使人們各自的產品互相成為商品,互相成為等價物,使人們互相成為市場;社會分工越細,商品經濟越發達,市場的范圍和容量就越擴大。同時,市場在其發育和壯大過程中,也推動著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市場通過信息反饋,直接影響著人們生產什麼、生產多少、以及上市時間、產品銷售狀況等;聯結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產、供、銷各方,為產、供、銷各方提供交換場所、交換時間和其他交換條件,以此實現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各自的經濟利益。
市場上各種商品的交換關系,形式上表現為物與物的交換,實質上體現著交換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因而反映一定的社會關系。市場上商品交換關系的性質,決定著市場的社會性質。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性質決定了市場的實現首先是為資本家實現其剩餘價值,商品運動受剩餘價值規律、資本積累規律的驅使,因而決定了市場的資本主義性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性質決定了市場上所發生的交換關系是作為公有制主人的廣大勞動者之間的平等互助的關系,市場的實現首先是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因而決定了市場的社會主義性質。
市場類型的劃分是多種多樣的。按產品的自然屬性劃分,可分為商品市場、金融市場、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房地產市場等;按市場范圍和地理環境劃分,可分為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城市市場、農村市場等;按消費者類別劃分,可分為中老年市場、青年市場、兒童市場、男性市場、女性市場等。
1.含義:所謂市場,從一般意義上講,就是指商品交易關系的總和,主要包括買方和賣方之間的關系,同時也包括由買賣關系引發出來的賣方與賣方之間的關系以及買方與買方之間的關系
2.分類:交易對象——生產資料市場、消費資料市場、生產要素市場
交易范圍——地方市場、國內市場、國際市場
交易數量——批發市場、零售市場
3.現代市場的主要特徵:
①統一的市場——意義:不僅使消費者在商品的價格、品種、服務上能有更多的選擇,也使企業在購買生產要素和銷售產品時有更好的選擇
②開放的市場——意義:一個開放的市場,能使企業之間在更大的范圍內和更高的層次上展開競爭與合作,促進經濟發展
③競爭的市場——競爭是指各經濟主體為了維護和擴大自己的利益而採取的各種自我保護的行為和擴張行為
努力在產品質量、價格、服務、品種等方面創造優勢
意義:充分的市場競爭,會使經濟活動充滿生機和活力
④有序的市場——要完善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市場監管體系
意義:市場有序性能保證平等競爭和公平交易,保護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4.市場的交易原則: 自願原則 平等原則 互利原則 商業道德
「市場可以增加50%的稅收,而它也同時會增加由奢侈品所產生的笑臉的數目:
第一種 和 第二種 奢侈品 = 1 個笑臉
第三種 和 第四種 奢侈品 = 2 個笑臉
第五種 和 第六種 奢侈品 = 3 個笑臉
第七種 和 第八種 奢侈品 = 4 個笑臉
當城市成長並且繁榮起來後,住在城市鄰近區域的農夫、工匠、技工們就會開始互相交易並且對城市的經濟產生貢獻。顯而易見的,最好的交易方式就是在城市中有一個集中的地方,像是市場,可以讓人們在此提供貨物以及買賣服務,方便人們尋找貨物及接洽生意。當一個城市的市場變得龐大而且更開放時,城市的經濟活力也相對會增長起來。」
而市場營銷中的市場則是人口+購買力+購買慾望,這就明顯區別了市場的區別。因此作為營銷人員要明白其中的區別真的很重要。
現在的市場形式有傳統市場,資金市場,信息市場,勞動力市場,服務市場,房地產市場和技術市場。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對市場籠統的定義為:為了滿足某種特定的需求和慾望而購買或准備購買某種特定商品的消費者群體。
現代市場營銷把市場形容為「流動的消費者群體」也由此而來。
6. 市場營銷學 名字解釋 問答題
多給你一些,我整理過的,希望對你學習營銷有所幫助。
47個市場營銷基本概念
1、市場營銷 / 行銷(Marketing):指用調查分析、預測、產品發展、訂價、推廣交易成實體配銷技術來發掘、推廣及滿足社會各階層人士對商品或勞務需求的一系列活動。
2、營銷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是為了實現企業目標,創造、建立和保持與目標市場之間的互利交換和關系,而對設計方案的分析、計劃、執行和控制。
3、競爭者:競爭者一般是指那些與本公司提供的產品或服務類似,並且有相似目標顧客和相似價格的企業。
4、STP營銷:是企業營銷戰略的核心,即實行市場細分化(Segmenting)、目標化(Targeting)和定位(Positioning)。
5、市場(Market):在營銷者看來,賣主構成行業,買主則構成市場。市場包含三個基本要素,即有某種需要的人,為滿足這種需要的購買能力和購買慾望,用公司來表示就是:市場=人口+購買力+慾望。
6、市場細分(Segmenting):就是指企業通過市場調查、根據顧客對產品不同的需要和慾望、不同的購買行為與購買習慣,指導某一產品的整體市場分割成需要不同的若乾子市場的分類過程。
7、目標市場(Targeting Market):目標市場是指企業經過比較、選擇、決定作為服務對象的相應子市場。
8、市場定位(Positioning):根據所選定的目標市場上的競爭對手現有產品所處的位置和企業自身的條件,從各方面為企業和產品創造一定的特色,塑造並樹立一定的市場形象,以求在目標顧客心目中形成一種特殊的偏愛。
9、市場營銷組合(Marketing Mix):企業為了滿足目標顧客群的需要而加以組合的可控制的度量。
10、產品(Proct):是指能提供給市場,用於滿足人們某種慾望和需要的任何事物,包括賣場、服務、場所、組織、思想、競爭者等。
11、服務(Service):用於出售或者是同產品連在一起進行出售的活動、利益或滿足感。
12、整體產品=核心產品+有形產品+附加產品
13、核心產品(Core Proct):是指消費者購買某種產品時所追求的利益,是顧客真正需要的東西。
14、有形產品(Tangible Proct):是核心產品藉以實現的形式,即向市場提供設實體和服務的形象。
15、附加產品(Augmented Proct):是顧客購買有形產品時所獲得的全部附加服務和利益,包括提供信貸、免費送貨、售後服務等。
16產品組合(Proct Mix):指一個企業提供市場的全部產品線和產品項目的組合或搭配,即經營范圍和結構。
17、產品線:指互相關聯或相似的一組產品,即通常所謂的產品大類。
18、產品組合的廣度(Width):是指一個企業生產經營的產品大類的多少,即擁有的產品線多少,多則寬,少則窄。
19、產品組合的深度(Depth):產品線中的每種產品所提供的花色、口味、規格的多少。
20、產品組合的長度(Lenpth):指企業所有產品大類的總和。
21、產品組合的相關性(Consistency):指各個產品線在最終使用生產條件、銷售渠道或其他方面的相關聯的程度。
22、產品生命周期(Proct Life Cycle):即一種新產品從開始構思、開發上市直到被市場淘汰為止的整個時期。由四個階段組成:導入期(介紹)、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
23、新產品:凡是能給顧客帶來的新的滿足、新的利益的產品。
24、市場營銷渠道(Markering Distribution):指配合起來生產、分銷和消費某一產品生產者的商品和服務的所有企業和個人。
25、分銷渠道/通路/分配渠道(Distribution Channel):某種商品和服務從生產者向消費者轉移過程中,取得這種商品和服務所有權或幫助所有權轉移的所有企業和個人。
26、批發商:主要從事將貨物或服務銷售給為了轉賣或商業用途而進行購買的客戶的公司和個人。
27、零售商/零售店:零售包括所有向最終消費者直接銷售商品和服務,以供其個人及准商業用途的活動。
28、專業商店/專用品賞點(Specialty Store):專業商店是產品線深而長的商店,如服務店、鞋店、書店等。
29、百貨商店(Department Store):百貨商店一般銷售幾條產品線的產品,尤其是服裝、傢具和家庭用品等。
30、超級市場(Supar Market):是一種大型、廉價、自選式的商場,主要經營食品、雜貨及家用器具等。
31、便利商品/雜貨店/士多店(Convenience Store):這是一種小型的在居民區附近的商店,主要是經營日用消費品,經營品種不多,價格也適中,營業時間長,以附近居民為主要銷售對象,如7-11。
32、連鎖店:連鎖店包括兩個或者更多的共同所有和共同管理的商店,他們銷售類似產品線的產品,實行集中采購和銷售,還有可能具有相似的建築風格。
33、傳播/溝通(Communication):傳播是人類信息交流的過程,是人與人之間信息的傳播與分享。
34、銷售促進(SP)/營銷推廣:指企業運用各種短期誘因,鼓勵購買或銷售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促銷活動。
35、整合營銷傳播(IMC):IMC基本想法是將一定的傳播活動一元化,即一方面把廣告、促銷、公共關系、直接營銷、CI、包裝與新聞媒體等一切傳播活動皆歸屬於廣告活動;另一方面使企業能以統一的傳播資訊傳達給消費者,即Speak with one voice (用一個聲音去說)
36、直接營銷/直效營銷(Directing marketing):是指為了在任何地方產生可度量的反應或達成交易而使用的一種或多種廣告媒體的交互作用的市場營銷體系。
37、推銷(Selling)/人員推銷:是指企業的從業人員通過與顧客(潛在顧客)的人際接觸來推動銷售的促銷方法。
38、事件行銷(Event Marketing):指企業整合本身的資源,通過具有企業力和創意性的活動或事件,使之成為大眾關心的問題、議題,因而吸引媒體的報道與消費者的參與,進而達成提升企業形象,以及銷售商品的目的。
39、助銷/協銷:公司通過投入人、財、物等各類資源,全面系統的支持經銷商銷售,即稱「助銷」。它是由廠方人員管理控制下的系統支援,是一種銷售管理體系,通過對經銷商、零售終端的管理完善客戶服務,強化市場開發管理的渠道運作理念。
40、深度分銷:企業發揮品牌的價值,以人員推廣為手段,聯合市場夥伴——經銷商直接對銷售終端進行服務,達到擁有終端網路目的的一種分銷方式。
41、公共關系(Public Relation,PR):組織在經營管理中運用信息傳播、溝通媒介、促進組織與相關公眾之間的雙向了解、理解、信任與合作。為組織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
42、市場生動化:通過有效的環境規劃、氣氛營造、商品陳列等手段,是企業的產品在末端通路即售點更加能夠吸引消費者的光臨,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最終促銷消費者購買,實現整體銷售的迅速提升。
43、CIS / CI / 企業識別系統:CI是團體組織(特別是企業)對自身的理念文化、行為方式及視覺識別進行系統的革新,統一的傳播塑造出富有個性的組織形象,從而獲得內外公眾組織認同的經營者管理戰略。
44、MI(Mind Identity):理念識別是CIS中的靈魂,通常被稱為企業或團體組織的「心」,是CI的基本精神所在。
45、BI(Behavior Identity):行為識別也稱為活動識別。被看作為企業的「手」,是指在企業理念指導下企業全體員工達成共識和自覺遵守理念要求的行為、工作方式。
46、VI(Visual Identity):視覺識別,通常被比喻為企業的「臉」,是指企業標志的識別符號。
47、資料庫營銷:是建立維持、使用顧客資料庫和其他資料庫(產品、供應商、零售商)的過程,其目的是聯系和交易。
7. 市場營銷學主要的內容是什麼
市場營銷學主要的內容是主要包括:
1.目標市場的選擇與分析;
2.競爭對手的分析;
3.消費者消費行為分析;
4.制定戰略、戰術;
5.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的制定等.。
市場營銷的基本內容
1、定義:現代市場營銷是以消費者需要為中心,長期地、綜合地、動態地謀求企業持續發展的經營活動,是以市場調查、營銷環境分析為基礎,以經營戰略為指針,從制定市場營銷目標到市場營銷管理的完整體系。
2、核心內容:現代市場營銷的核心可以被概括為STP營銷,即細分市場、選擇目標市場和產品定位。由於消費者需求差異的客觀存在,因此可以說,任何一個企業也無法滿足一個廣闊市場上的所有消費者的需求。所以,研究某些特定市場的特性,根據消費者需求的差異性進行市場細分,選擇適宜的特定的消費者群作為企業服務的目標市場,是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重要內容。
3、基本要素:「4P」營銷組合 1950年左右,尼爾.鮑頓開始採用「市場營銷組合」的概念。1960年,美國營銷學家傑羅姆.麥卡錫提出了著名4P組合即產品、價格、地點和促銷的營銷組合。而菲利普科特勒教授提出了政治和公共關系兩個P。接著,他又提出了戰略營銷過程必須先於戰術營銷組合的制定。戰略營銷計劃過程也是一個4P過程:研究、細分、優先、定位(P.)。只有在搞好戰略營銷計劃過程的基礎上,戰術營銷組合的制定才能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