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陶瓷藝術品消費者購買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調查問卷
1、你的職業( B)
A.學生 B.教師 C.白領 D.其他
2、你對陶瓷藝術品的印象( A)
A.漂亮 B.昂貴 C.古董 D.其他
3、你家裡或寢室有沒有陶瓷藝術品?(B )
有 B.沒有 C.不知道
4、你有沒有打算購買一些精美陶瓷回家,用作觀賞?(B )
A.有 B.沒有 C.不知道
5、因為什麼原因你不能購買精美陶瓷?( D)
A.經濟條件 B.家庭環境 C.交通不便 D.其他
6、如果上述問題都解決了,你會不會購買它?(B )
A.會 B.不會 C.不知道
7、你認為陶瓷藝術品的價格會在什麼區間( A)
A .20—100 B.100—300 C.300—500 D.500—1200 E其他
8、如果你來景德鎮旅遊,你會帶哪些紀念品回家?(D )
A.照片 B.陶瓷藝術品 C.非陶類特產 D.其他
9、你願意出多少錢來購買一個精美的陶瓷藝術品( A)
A.20—100 B.100—300 C.300—500 D.500—1200 E.其他
10、同一產品,你願意購買手工雕刻陶瓷還是機械雕刻陶瓷(C )
A .前者 B.後者 C.不確定
11、你覺得手工雕刻和機械雕刻的差別在於(C )
A.質量 B.外觀 C.細膩程度 D.價格 E.其他
12、如果機械雕刻比手工雕刻精緻細膩,而且價格低廉,你認為機械雕刻的陶瓷工藝品有市場潛力嗎?( A)
A.有 B.沒有 C.不確定
13、你認為陶瓷藝術品的工業化、大眾化發展有沒有可能?(A )
A.有 B.沒有 C.不確定
14、你覺得景德鎮能否發展成為一個陶瓷藝術品中心?(B )
A.能 B.不能 C.不知道
15、你覺得景德鎮陶瓷的發展方向在哪?( C)
A.日用陶瓷 B.建築陶瓷 C.藝術品陶瓷 D.其他
『貳』 潮州陶瓷的現狀分析
潮州陶瓷已形成瓷土礦開采、瓷泥瓷釉加工、陶瓷顏料生產、花紙製作、成品生產、彩烤、包裝等完整的陶瓷專業生產體系;陶瓷製品品種齊全,款式多樣,既有中西餐具、茶具、咖啡具等高、中、低檔的日用瓷、炻瓷、厚瓷成套和單件產品,又有造型優美、工藝精緻的工藝美術陳設瓷,還有建築瓷、園林瓷、衛生潔具瓷、工業陶瓷、電子陶瓷等共6000 多個花色品種。陶瓷業是潮州四大工業支柱產業之一,陶瓷製品歷來是潮州的傳統出口創匯產品,遠銷歐、美、非、亞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潮州陶瓷企業做內銷,這原本就不是潮州陶瓷企業的強項,既缺人才,又缺品牌;做外銷,有了訂單卻沒了利潤,可是不做又不行;關門停業,放棄多年苦心經營的事業又不甘心。這就是當前潮州大部分陶瓷企業所面臨的尷尬境地。
從當前潮州陶瓷產業的優勢來看,政府的重視、產業的規模、產品的豐富、企業閑散的資金存量、設備技術的完善、悠久的產業文化、人才的聚集、原材料的充足、交通的便利等都是潮州陶瓷產業升級的良好基礎。從當前潮州陶瓷產業的劣勢來看,政府的產業規劃欠科學、政府的整合政策粗放、產業研究機構功能不完善、國內外渠道不暢通、企業品牌意識差、缺少專業的營銷人才、行業組織功能缺失、企業融資困難、單個企業的信用等級偏低、市場信息不對稱、龍頭企業的影響力小、產品價格混亂、產品同質化嚴重等都是制約潮州陶瓷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要擺脫當前潮州陶瓷產業的困境並不難,關鍵是看潮州地方政府對陶瓷產業的重視程度。其實,潮州當地政府一味鼓勵企業上市的動機是好的,但如果過於追求數量可能就會出問題。我們經過近一個月的調研發現,潮州的陶瓷產業當前主要是缺乏一個完整的產業引擎,整個產業呈現出一種群龍無首的狀態。這是導致潮州陶瓷產業對外缺少競爭力的根本原因。
從解決潮州陶瓷產業發展的實際困難出發,當地政府可牽頭分別組建中國潮州日用陶瓷有限公司、中國潮州工藝陶瓷有限公司、中國潮州衛生陶瓷有限公司。這三家公司可為正式的股份有限公司,其發起股東可由政府下屬的一些國資機構、當地的陶瓷企業、當地的原材料供應商、當地的各種配套供應商、陶瓷經銷商等共同組成。三家公司分別承擔著當地相關企業的市場開拓、產品銷售、人才培訓、企業融資擔保、產品規劃設計、信息化管理、上市融資、爭取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終端價格監管、市場調研、品牌推廣等任務。在公司組建過程中,首先要導入第三方服務機構,以保證公司的規范操作。比如:品牌營銷顧問、財務顧問、投資顧問、法律顧問等。
三家公司組建後,可在國內每個省會城市設立一個「中國潮州陶瓷直銷基地」,每個基地均可由當地擁有大店的商家投資組建(日用、工藝和衛生陶瓷可分別找一個代理商),該基地主要承擔潮州陶瓷在當地的分銷任務。對於投資直銷基地的商家來說,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下列優惠政策:品牌在當地的獨家代理權、可優先作為公司發起股東、可幫助提供流動資金貸款擔保、可幫助提供人才培訓、可享受公司的信息化服務、可享受政府的產業優惠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而各基地必須做到:公司統一配貨、店面風格統一、終端價格統一、服務理念統一、對外形象統一、品牌名稱統一、信息管理統一等。對於上游的製造企業來說,可根據自己的產品類別來選擇公司,並與公司簽訂長年的供貨協議。製造企業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下列服務:產品銷售、品牌推廣、生產所需的流動資金擔保、產品規劃設計、人才培訓、信息化服務、品牌規劃包裝、信用擔保、技術服務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對於這三家公司來說,它們都可以發展為幾年後的上市公司。公司的利潤來源便是從產品的供銷價中提取15%—20%作為營銷管理費,這種提價決不會影響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這其中10%可作為企業利潤,5%—10%可作為企業的宣傳、稅收、管理、培訓、客戶接待等成本。外銷可適當地增加一些管理成本。而這三家公司的操盤手必須在社會公開招聘,董事會認可後授其企業的經營自主權,並充分採用現代企業的管理手段。
總之,要確保這三家公司一兩年內引進風險投資,三年後掛牌上市。從產業理論上講,這三家公司的出現,將直接解決當前潮州陶瓷產業存在的官、產、銷、學、研的嚴重脫節問題,也為潮州陶瓷產業製造了三個大引擎。它不僅使產業分工更加明晰,同時也使潮州的陶瓷產業增強了免疫力和對外競爭力。漢高祖劉邦說,沒將請將,沒勢造勢。如今,夾江、晉江、德化、淄博、法庫、高安、景德鎮等陶瓷產業基地也都像潮州一樣存在著產業引擎缺失的問題。如果各地政府或行業協會能及時為當地產業裝上一個引擎,中國陶瓷產業的發展前景絕對是一片光明。
『叄』 中國現代陶瓷的現狀
中國現代陶瓷的現狀
http://www.mycollect.net/blog/BlogShow.asp?f_id=2108
『肆』 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2005年景德鎮陶瓷工業緊密圍繞建設「經濟重鎮、旅遊都市、特色瓷都」這一戰略目標,以省部共建景德鎮國家陶瓷科技城工程全面啟動為契機,高標准建設陶瓷產業、研發、教育和交流四大基地,構築陶瓷發展平台,千年瓷都在新一輪發展中煥發出勃勃生機,陶瓷產業呈現出持續健康發展態勢。全年陶瓷工業產值預計完成25億元,比2004年增長21.95%,比2000年增長93.8%,年平均遞增14.2%;陶瓷產品銷售收入預計完成24.37億元,比2004年增長16%,比2000年增長251.2%,年平均遞增20.2%;陶瓷出口創匯預計完成2200萬美元,比2004年增長31.42%,比2000年增長24.86%。
在過去的一年,景德鎮陶瓷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大陶瓷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出台了一系列促進陶瓷發展的有力措施,陶瓷產業呈現出可喜的變化。
一是陶瓷園區建設進展順利。為加快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整合陶瓷資源,打造陶瓷發展平台,陶瓷園區建設從2003年底開始啟動。2005年陶瓷工業園區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發展」的思路,3平方公里起步區的建設初具規模。投資1.7億元的園區內道路、水、電、氣等各項基礎設施已基本建成,已有台資、美資及退城進園等40家企業入園建廠,並有一批企業已於2005年建成投產。
作為省部共建景德鎮國家陶瓷科技城四大基地之一的陶瓷科技園,是以陶瓷人才、科研、交流基地為依託,消化、吸收、孵化新材料技術的產業集群基地。為使其打造成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全國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示範區,2005年陶瓷科技園按照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標准,完成了8.12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及2.2平方公里的起步區詳規,園區基礎設施快速推進。目前,已有海暢法藍瓷、勤飛公司和清華大學博導創辦的新紀元精密陶瓷有限公司等23家企業入園辦廠,其中8家屬於高技術工業陶瓷企業。
二是陶瓷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隨著建設「經濟重鎮,旅遊都市,特色瓷都」目標的快速推進以及陶瓷生產基地的打造,景德鎮陶瓷招商引資引企取得突破性進展。繼台灣台達、海暢、東璟,美資常青、賈泊氏等16家台外資及國內知名品牌企業來瓷都落戶,協議投資近4億元。2005年陶瓷招商引資又出現良好勢頭,相繼有日本華玉株式會社、香港遠景、台灣大源、澳洲東福盈、佛山歐神諾、上海大邦、瑞景等企業來景投資陶瓷及配套項目,同時一些在建台外資項目也加大投入,擴大生產規模。
三是國有企業改革穩步推進。陶瓷國企改革、產權改制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相繼有東風、藝術、景興瓷廠,原料總廠、建材廠等國有企業全面改制,安置職工後實施退城進園,新組建成一批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現代陶瓷企業。同時,宇宙瓷業公司破產已經啟動,景陶瓷廠也完成政策性破產的准備工作,陶瓷工業公司已有25000多名職工通過改製得到了安置,確保了國有企業的穩定,陶瓷股份公司保持穩中有進的勢頭,正在加大投入,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在發展中尋求新的發展和突破。
四是陶瓷科技創新步伐不斷加快。2005年國家日用及建築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基礎建設和科技創新方面取得新進展,分析測試中心與日用及建築陶瓷中試車間基本建成,工程中心的硬體建設繼續完善。在科技創新活動中,中心一方面加快發展高技術陶瓷,另一方面提升改造傳統陶瓷。目前工程中心在研項目100項,新立項14項,部分項目已被列為國家「科技攻關引導項目」。同時,陶瓷科技資源整合正有序進行,工程中心與省陶研所、市陶研所、市特陶所等科研院所的整合方案已經制定,國家陶瓷產品檢測中心也正在加緊運作。在此基礎上,陶瓷教育資源重組加速。景德鎮高專、景德鎮陶瓷職工大學、景德鎮電大、師范已整合為景德鎮學院,學院普通全日制在校生數達12000多人。
『伍』 陶藝市場分析,有哪位朋友可以幫詳細解答嗎用營銷知識
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逐步進入快車道,這里強調的"進入"是一種自身文化姿態的主動進入,是外來文化被吸收、接受並被認同的進入,是高等陶藝教育在國內普遍實施的人才戰略進入,也是陶藝從其他藝術的夾縫中崛起的進入。回顧中國現代陶藝發展的這幾年,最大的難度依然是陶藝文化身份的確立問題,而非中國陶瓷身份的認同問題。因為在傳統陶瓷領域中國的"話語權"是世界公認的結論,而中國陶藝(現代陶藝或者當代陶藝)的"話語權"卻微乎其微。如何來看待 "陶藝文化身份"的問題,我想主要通過以下三點來認識:
一,中國陶藝文化在全球陶藝文化背景下所保持的唯一性。離開這個唯一性,中國陶藝的發展就無法在傳統與當代之間找到必然的血脈聯系與民族文化認同感;
二,中國當代陶藝的發展與世界陶藝的發展所保持的距離性。這種距離不是隔閡、矛盾、落後、敵對以及文化所帶來的差異性,而是一種自身文化的自主性與獨立性。我們既要在創新意識上保持與世界陶藝文化發展的同步性,也要抓住機遇尋求突破並保持自身文化的自主性;
三,陶藝自身語言的邊緣化要有一定的界限性。如今,各種陶藝作品在一味"求新獵奇"的創新旗號下,不斷在綜合材料上加以改良與創新,作品的韻味(泥味、火味、釉味)逐步淡化,創作內容與形式均背離陶藝本體走向陶藝的邊緣,模糊的陶藝發展語言將導致陶藝這類文化體系的崩潰與瓦解,這也是陶藝文化身份的最底線。
『陸』 【2019年整理】中國陶瓷行業宏觀市場現狀
2019年行業產量、收入齊回升
從產量方面看,2012年-2017年全國衛生陶瓷製品產量逐漸上升,2012年全國衛生陶瓷製品產量已達16055.2萬件,到了2017年全國衛生陶瓷製品產量增長至21789.6萬件,同比增長4.73%。2018年全國衛生陶瓷製品產量達到了20659.69萬件,同比下降5.19%。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衛生陶瓷產量為1.6億件,同比增長11.40%。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馬桶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