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城市化對我國房地產市場營銷的影響因素

城市化對我國房地產市場營銷的影響因素

發布時間:2021-06-10 00:14:46

A. 人口城市化對市場營銷的影響

城市化程度是指城市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百分比,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活版動的重要特徵之一。城權市化是影響營銷的環境因素之一。這是因為,城鄉居民之間存在著某種程度的經濟和文化上的差別,進而導致不同的消費行為。例如,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村居民消費的自給自足程度仍然較高,而城市居民則主要通過貨幣交換來滿足需求。此外,城市居民一般受教育較多,思想較開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而農村相對閉塞,農民的消費觀念較為保守,故而一些新產品、新技術往往首先被城市所接受。企業在開展營銷活動時,要充分注意到這些消費行為方面的城鄉差別,相應地調整營銷策略

B. 制定目標市場概念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摘要衣食住行,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房地產開發是支持人們日常生活的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制定,使得房地產業成為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成員,面對市場的風雲變幻,房地產企業要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必須樹立現代的營銷觀念,掌握現代的營銷技術。我國的房地產營銷環境與營銷管理雖然經過二十年的市場觀念熏陶,但是我國的房地產在誠信問題、營銷創新、產品創新、以及管理體制等方面與國際接軌上有距離。本文分為四章,各章內容如下:第一章系統闡述了市場營銷管理的理論。第二章分別從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出發重點介紹了我國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問題。第三章分析了問題出現的原因。第四章針對各個問題分別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本文從市場營銷的基礎理論出發,分析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對解決我國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房地產 市場 對策
第一章 理論概述
第一節 房地產營銷的基礎知識
一、 房地產營銷的概念
市場營銷譯自英文marketing一詞。最早產生於美國,1960年美國市場營銷協會(AMA)定義委員會的定義:市場營銷是把產品或服務從生產者引導到消費者或用戶所進行的一切企業活動。房地產市場營銷是通過房地產市場交換滿足現實的或潛在的房地產需求的綜合性的經營銷售活動過程。它有以下幾層涵義:1、房地產市場營銷的目的是滿足消費者對房地產商品和勞務的需求。2、既包括現實需求也包括潛在需求。3、房地產市場營銷的中心是實現商品的交換,完成銷售活動。4、房地產營銷的手段是開展綜合的營銷活動。房地產營銷是市場營銷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市場營銷理論體繫上的。在房地產營銷的運用上主要由政府管理部門和房地產開發商。政府部門主要作為市場管理者對市場行為的監督以及對房地產開發商進行指導,披露市場供給需求信息,制定相關策略以利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房地產開發商主要是發現市場機會,進行營銷管理活動。1990年,美國企業營銷專家勞特朋提出了4C理論,4C即消費者的慾望和需求、消費者獲取滿足的成本、消費者購買的方便性、企業與消費者的有效溝通。4C理論的營銷主張重視消費者導向,其精髓是由消費者定位產品。
二、 房地產市場
長久以來國內對住房的要求就是能夠遮風避雨就行了,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房地產市場不僅僅局限於提供給人們遮風避雨的場所,而在引領住宅文化潮流上更是不遺餘力。房地產有其區別於其它產品的特點。房地產的特點:1、 地域的固定性和耐久性土地是房地產產品最重要的生產資料,由於土地的永久性和固定性,所以房地產的地點是固定的。而且房地產的自然壽命通常都超過50年,甚至於美國獨立戰爭時建造的房子仍在使用,很多房地產都是由於經濟的因素而重建或廢棄。2、 土地資源的相對稀缺性土地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使得部分的土地資源遭受破壞。隨著人口的增加,人類將要進一步加快土地利用的步伐,但是我們只有一個家,地球的陸地面積不會有大的增加,雖然通過填海造地人們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增加了面積,但是,世界上沙漠的面積增在加大,人類在未來的可利用土地面積將會變得越來越少。3、 使用價值上的收益性、不可替代性和永續性人的一天有1/3的時間是用於休眠的,而人的一天中留在建築物中時間還遠遠不止。今天,雖然科技異常發達,但是人類仍未能發明一種產品以替代房地產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4、 交換關繫上的高價值性和增值性房地產產品是多種勞動產品的綜合,其所需要的生產資料種類和數量多,所需工藝復雜,所以這就決定了房地產的價值高的特點。同時,由於用於房地產產品生產的土地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在人類利用土地資源的過程中,土地資源將會顯出物以希為貴的規律。然而,房地產的增值同時還取決於人們的心理預期。由於房地產的自身特點,房地產的市場供給與市場需求又有區別於其它產品的特點。房地產市場的需求特點:1、 房地產需求的廣泛性衣食住行是人們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活動。無論是用於生活還是生產,人們都需要房地產產品。2、 市場需求的多樣性人的個性特徵決定了要求有不同的房地產產品來滿足其不同的要求,有用於生產的也有用於投資的。3、 市場需求的永續性這是房地產使用價值上的必備性和不可替代性決定的,因為房地產是人們生活和社會生產的物質基礎。它不會因為技術的進步而被淘汰,而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對房地產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4、 市場需求的融資性由於房地產的價格昂貴,人們難以全部支付購房款,這就產生了由貸款和信用支持的融資活動。5、 房地產消費的長期性房地產是高價值性的產品,同時它的壽命也很長,所以房地產消費是長期性的。6、 市場需求富有彈性房地產市場的供給特點:1、市場供給缺乏彈性由於房地產具有位置固定,土地資源稀缺,使用價值的不可替代性和開發建設周期長的特點,不論市場需求量有多大,價格有多高,市場供給量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較大變化。2、市場供給區域性房地產產品的地點固定性決定了房地產產品只能提供給它的生產地點,所以房地產的流通過程中只有商流而沒有物流。3、市場調節的不完全性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現在仍有部分為公有住房,而且有的地區仍未按規定發放住房供公積金。人們根深蒂固的住房觀念是阻礙市場化進程的關鍵,現在仍有不少人認為住房應該由政府無償提供,這就難以啟動住房的消費發展,市場的調節作用就不明顯。由於我國的經濟發展在東部沿海地區比較快中西部比較慢,所以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成熟度在東部和西部、在城鎮和農村都存在較大的差距。在房地產營銷實踐中,這些地區與民族的差異是不可能被忽略的。現代地產營銷理論是現代營銷理論與地產營銷實踐的結合,只有在平衡分析中國的實際情況才能在營銷實踐中做得更好。
第二節 房地產營銷管理
一、房地產營銷環境
房地產營銷環境分析是整個營銷活動的首要環節,是房地產企業進行營銷決策、實現營銷目標的基礎。現代營銷的觀念的核心是以消費者為中心,企業營銷活動的出發點是消費者的需求。要分析研究並滿足消費者需求,必須對市場營銷環境作透徹分析。房地產市場營銷環境分析就是影響房地產企業的市場和營銷活動的參與者和影響力。它是房地產企業的生存空間,是企業營銷活動的基礎和條件,其顯著特徵是營銷環境的動態性。企業要能動地去適應環境。房地產市場營銷的微觀環境是指直接影響和制約房地產企業營銷活動的環境因素,包括企業、供應者、營銷中介、骨科、競爭者和社會公眾。市場營銷的宏觀環境是指間接影響企業與制約房地產企業營銷活動的社會力量,又稱間接營銷環境,它包括人口因素、經濟因素、自然因素、科學技術因素、政治和法律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等。
公 眾供應者供應者供應者[①]房地產企業微觀環境因素圖
在各種影響因素間將會相互影響,但是,並不需要死盯住每一個影響因素,我們在應對環境的影響時,最主要的是關注變化的影響因素所帶來的影響。
二、房地產市場調研和預測
房地產市場信息是指在一定時間和條件下,反映房地產市場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的狀況的知識、消息、情報和資料的總稱。房地產市場信息具體包括了房地產市場供求信息、房地產市場行情信息、房地產市場營銷環境信息、房地產市場交易信息、房地產市場反饋信息等主要內容。房地產市場信息的特徵:1、房地產市場信息具有社會性2、房地產市場信息具有多渠道、多層次性3、房地產市場信息具有靈敏性、時效性、流動性房地產市場管理者和房地產開發商對信息的利用程度和利用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政府角色可能更注重於房地產市場供求信息、房地產市場行情信息、房地產市場交易信息,但是作為企業,它將會更加看重房地產市場供求信息、房地產市場行情信息、房地產市場營銷環境信息、房地產市場反饋信息。因為,企業是為了要盈利的,它所需要的信息要能夠提供更多的競爭信息和顧客需求信息,但是政府作為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者就需要了解社會發展情況,以便做出指導性的決策。[②]房地產市場調研程序圖:
調研准 備非正式調研製定調研計劃初步情況分析確定調研目標
三、購買者行為分析
現代營銷理念的核心常常從調查、了解和分析顧客的需求及其購買行為為起點,進而制定營銷戰略與策略。因為產品市場實際上就是一群有著相似需求的顧客,房地產企業與獲取滿意的市場份額和市場銷售額,首先必須讓顧客接受其產品,而顧客的購買行為又是以其需求為基礎的。人的行為是受人的思想、情緒、感情、能力和行為動機等心理活動支配的,房地產購買者的行為受其心理活動支配,心理活動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心理學家們有各種觀點,按照「刺激——反應」學派的觀點,人們行為的動機是一種內在心理活動過程,看不見,摸不著,像是一隻「黑箱」是一個捉摸不透呢神秘過程。外部的刺激,通過黑箱(即心理活動過程)產生反應因其行為,只有通過對行為的研究,才能了解心理活動過程。這里所研究的是購買者對營銷刺激和其他刺激的反應。進行購買這行為分析將能夠有效地分辨顧客的購買動機和達到最終的購買行為。
確認需 要收集信 息評估選 擇購買決 定購後行 為[③]研究人們的購買行動有利於了解潛在的購買對象所處的心理階段,從而對購買者進行選擇性的宣傳,下圖是購買行為的決策過程:
四、房地產市場細分化和目標市場選擇
市場細分化是本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學者溫德爾·史密斯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所謂房地產市場細分化是指根據房地產消費者之間需求與慾望的差異,把整個房地產市場劃分為若干個具有大致相同的需求與慾望的消費者群,每一個消費者群成為一個房地產細分市場。房地產市場細分化作為一種觀念,是對現代房地產市場營銷觀念在認識上的一種深化。他的出現是房地產市場營銷管理研究中繼「消費者需求為中心觀念」之後又一次革命,使房地產市場營銷更趨完善和成熟。房地產市場細分化承認顧客對商品需求差異的客觀存在認為房地產市場不僅依靠結構層次、流通領域及其他標志做粗泛的劃分,以便從宏觀角度為企業提供市場營銷舉措的科學依據。房地產市場細分化的意義:1、市場細分化有利於房地產企業發現市場機會,選擇最有效的目標市場。2、市場細分化有利於房地產企業採取針對性的營銷策略。3、市場細分化有利於集中企業資源,提高經濟效益。但是,細分市場應該根據公司的資源進行,不能盲目的進行細化。在一個大的企業,進行細化是由其必要性的,但是在一個小的公司,其戰略應該定位在一個市場上,而不是把市場分得很細,這樣不利於集中資源。所以,在考慮目標市場細化時,我們應該考慮以下因素:1、企業的資源和能力2、產品的供求狀況3、市場的同質性4、產品在生命周期中所處的階段5、競爭對手的目標策略最終我們才能進行目標市場的定位,目標市場是企業最終要進入的市場,需要企業把它所有的資源投入到這一市場領域,但是通常我們要注意市場定位要服從於品牌戰略。
五、房地產產品戰略
房地產企業營銷的首要目標就是要保證自己開發的房地產產品能夠進入目標市場,受到消費者和用戶的歡迎。使用產品戰略就是為了最大的占盡市場份額,但是房地產產品除了實物產品外,其售貨服務也是很重要的,這種售後服務就是物業管理。但是產品又分為三個層次:核心產品、有形產品、延伸產品。房地產中發展商所能提供的物業管理屬於延伸產品的范圍。但是,這種延伸產品又有可能不受到企業的支配,在我國物業管理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雖然我國知名的房地產商能夠提供最優良的物業服務,但是,最優良的物業服務不一定是適合中國的,只有居民能夠支付得起的情況下才能夠成為我國房地產發展商的追求目標。我國現在處在一個以產品開發為理念的時期,各種房地產的開發都圍繞房地產項目展開宣傳。但是營銷理念已經發展到以消費者為中心,在沒有對顧客的需求進行大范圍的調查是不能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的。我國的房地產開發從開始的突出產品功能轉向了以環境為買點的市場營銷理念。這標志著我國的房地產營銷從產品觀念向社會營銷的轉變。但是,我國的房地產營銷在很多地方都還停留在產品觀念。
六、房地產定價策略
房地產定價策略是房地產營銷活動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它與其他營銷策略組和共同作用於營銷目標。價格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繫到房地產企業的產品能否為消費者接受,市場佔有率的高低和企業利潤的多少,它是企業的主要競爭手段,使整個營銷組合中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在對房地產產品定價中,可以對項目的整體收益警醒定價,也可以對某一產品進行具體分析定價。房地產定價的程序圖
確定定價目標進行成本核算調查市場狀況綜合分析影響定價因素 選擇定價策略和方法確定產品市場價格實 施在房地產企業經營目標的基礎上確定企業定價目標,這是定價工作的起點對房地產企業開發經營的產品成本費用進行核算了解市場需求狀況和競爭者狀況、發展趨勢及其價格策略結合企業產品特點,綜合分析影響定價的因素,進而研究價格實現的可行性依據內外條件和成本核算,選擇定價策略和方法根據定價策略和方法以及價格最優原則確定本企業產品市場價格在銷售中實施所定價格,並把信息及時反饋到以上階段,進行價格調整[④]
項目定價的方法定價方法是企業為了在目標市場上實現定價目標,而給產品制定的一個及本價格或浮動范圍的方法。雖然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很多,但是企業在制定價格是主要考慮產品的成本、市場需求和競爭情況。產品成本規定了價格的最低基數,而競爭者價格和替代品價格則提供了企業在制定其價格時必須考慮的參考的參照系。在實際定價過程中,企業往往側重於對價格產生重要影響的一個或幾個因素來選定定價方法。房地產企業的定價方法通常由成本導向定價、需求導向定價、競爭導向定價和克比樓盤量化定價法三類。1、 成本導向定價成本導向定價是以成本為中心,是一種按賣方意圖定價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在定價時,首先考慮收回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投入的全部成本,然後加上一定的利潤。成本導向定價主要是由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利率定價法和售價加成定價法三種方法構成。2、成本加成定價法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定價方法,就是在單位產品成本的基礎上,加上一定的比例的於利潤作為產品的售價。售價與成本之間的差額即為利潤。這里所指的成本,包含了稅金。由於利潤的多少是按成本的一定比例計算的,習慣上講這種比例稱為「幾成」,因此這種方法被稱為成本加成定價法。它的計算公式為:單位產品的價格=單位產品成本*(1+加成率)其中,加成率為預期利潤占產品成本的百分比3、目標收益定價法這種方法又稱目標利潤定價法,或投資收益率定價法。它是在成本的基礎上,按照目標收益率的高低計算的方法。其計算步驟如下:(1) 確定目標收益率。目標收益率可表現為投資收益率、成本利潤率、銷售利潤率、資金利潤率等多種不同方式。(2) 確定目標利潤。由於目標收益率的表現形式的多樣性,目標利潤的計算也不同,其計算公式為:目標利潤=總投資額*目標投資利潤率目標利潤=總成本*目標成本利潤率目標利潤=銷售收入*目標銷售利潤率目標利潤=資金平均佔用率*目標資金利潤率(3) 計算售價。售價=(總成本+目標利潤)/預計銷售量目標收益率評定法的優點是可以保證企業既定目標利潤的實現。這種方法一般是用於在市場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市場佔有率較高或具有壟斷性質的企業。4、售價加成定價法這是一種以產品的最後售價為基數,按銷售價的一定百分率計算加成率,最後得出產品的售價。其計算公式為:單位產品售價=單位產品成本/(1-加成率)這種定價方法的優點是對於銷售者來說,容易計算出商品銷售的毛利率;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在售價相同的情況下,用這種方法計算出來的加成率較低,更容易接受。以上幾種成本定價方法的共同點是:均以產品成本為制定價格的基礎,在成本的基礎上加一定的利潤來定價。所不同的它們對利潤的確定方法略有差異。雖然較容易計算,但它們存在共同的缺點,即沒有考慮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情況

C. 城市化對房地產業的影響

一 中國房地產業的發展水平
房地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為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做出了貢獻。據有關部門的統計,2003年直接拉動GDP增長1.3個百分點,間接拉動0.6~1.2個百分點。2003年中國房地產業在開發投資高速增長中,供銷兩旺,供求總量基本平衡,供應結構漸趨合理,價格走勢平穩的良好勢頭。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從1978年的3.6平方米提高到2003年的11.4平方米。2003年1~9月份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6495億元,同比增長32.8%,高於固定資產投資增幅(31.4%)1.4個百分點,占同期固定資產投資的25.1%。商品房施工面積增長27.8%,其中,新開工面積增長30.4%。購置土地面積2308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4.7%,增幅平穩下降。土地開發面積1136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8.9%,與前兩年增幅持平。商品房竣工面積增長34.9%,銷售面積增長35.9%。銷售面積增幅大於同期竣工面積增幅1個百分點。通過2003年12月「國房景氣指數」所屬的八個分類指數的走勢與10月相較,房地產市場呈現2升6降的格局。其中,竣工面積、土地開發面積、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土地轉讓收入、商品房空置面積和資金來源分類指數呈現下降趨勢;房地產開發投資、新開工面積分類指數繼續保持上揚勢頭。可以說,中國房地產市場總體上是健康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房地產業發展中仍然還存在一些不利因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二 中國房地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①資源的浪費與流失。由於開發失控和無序發展,導致土地資源的大量浪費和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1992~1993年的「開發區熱」和「房地產熱」高潮時全國形形色色的開發區達上萬個,規劃佔地1.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全國當時的城市建成區總面積,而真正實現有效開發利用的僅為2%左右。

②商品房空置量增加,而且正在進一步擴大。僅1993年底商品房空置面積達到5000萬平方米,此後這一指標持續上升,2000年達9000萬平方米。截止到2003年11月底商品房空置面積已突破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5%,其中,空置一年以上商品房面積為4220萬平方米。國際慣例商品房的空置率一般是控制在10%左右,而中國房地產開發的空置房已超過了這個指標。雖然建設部領導多次強調消化空置房,許多地區空置房也有些下降,但總的情況來看,中國的空置商品房仍然繼續上升,現已接近20%。

③房地產開發中的短期行為,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開發單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致使建築密度過高、容積率過高,缺少綠色空間,一些房地產開發建設忽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

④房地產業發展與金融業關系尚未理順,房地產開發缺乏穩定的資金來源。房地產金融基礎體系欠完備,國外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住房消費信貸一般佔到整個房地產信貸總額的70%左右,而我國消費信貸占房地產信貸的比例不到10%,僅占銀行全部貸款總量的1%。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中國房產業面臨的一項戰略任務。

三 中國房地產業的可持續性分析
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資源在當代人群之間及代與代人群之間公平合理的分配」。因此,房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是既要滿足當代人對房地產的各種需求,又要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為後代人的生產生活創造必要的空間發展條件。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應把房屋、業主和環境三要素作為一個整體,重視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和保護,爭取實現向自然的索取與對自然的回報之間的平衡。其目標包括:房地產業的發展既要與整個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相協調,也要與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相協調;房地產業的發展要與人口發展、環境發展、資源利用相協調;房地產業的發展既要滿足當代社會的需求,還要考慮後人開發的餘地,決不能進行掠奪性開發;房地產業的發展要使開發效益與資金效益得到較好的協調。從而實現土地資源的永續利用、住宅業的穩定協調發展、房地產市場完善與人居環境的改善等多方面目標和要求。從而,推進中國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

①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避免浪費。土地資源是房地產業發展的命脈。但土地資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土地資源的永續利用是實現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房地產市場發展與人居環境改善的基本前提,對於有限的土地資源,要按照可持續原則開發利用。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房地產開發通常是對城市邊緣土地進行開發,因此要注意保護好這一地區的農用地,防止過多的農用地成為城市建設用地。農地轉變為非農用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規劃的規定,有關的政府部門應該嚴格把關。對於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用地的農用地,要提高其使用效率。嚴格執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有關規定,即對未投資開發或投資未達到一定比例的土地,嚴禁轉讓;在一定時間內不進行投資的,政府應無償收回,從根本上抑制炒地皮、哄抬地價現象的發生。要根據城市規劃,對各類用地及郊區新入市的農用地合理配置,以實現土地資源高效配置。

②重視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平衡。房地產業發展要與人口發展、環境發展、資源利用相協調。生態保護水平的差異,將會極大地影響房地產的價值,房地產生態價值的實現是房地產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在開發的同時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使房地產業成為城市生態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開發的過程中要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塑造環境優美、和諧的社區。在2003年9月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城市開發專業委員會在北京珠江國際城舉辦的「房地產文化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一直認為,21世紀的房地產競爭已經逐漸上升到文化競爭,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文化力比政治力和技術力對房地產業的作用更持久,更廣泛,更深遠。

③完善房地產金融體系,建立和發展房地產金融二級市場。長期以來金融信貸一直是制約房地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房地產業進一步發展一直面臨資金來源、期限錯配、資金流動性等的約束。為實現房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完善房地產金融體系,著手研究建立住房抵押貸款二級市場,實現抵押貸款的證券化,將一、二級市場作為一個整體納入金融大循環,打通房地產市場與資本市場的聯系。根據統計,世界個人住房貸款佔全社會貸款比為20%,但我國卻只有1.6%。鑒於我國房地產業有效需求不足的現狀,房地產金融信貸應更多地向消費信貸轉移,實現房地產業的生產——消費的良性循環。

④加快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第一,長期以來,中國過分注重對增量房地產征稅,而忽視了對存量房地產征稅。優化稅收結構是房地產可持續發展的源泉。第二,企業在觀念、產品方面的創新。不能片面追求環境、降低容積率、人均居住用地超過規范要求。房地產業必須進行環境成本核算。由於中國執行的是土地資源無價或低價、產品高價的價格政策,壓制了資源再生產活動的積極性,刺激了人們對土地的消費需要,乃至浪費。因此,實現房地產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第三,是消費觀念的創新。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住房消費往往有梯度消費意識和借貸消費意識,導致中國房地產市場潛在需求大,有效需求相對不足。因此,更新消費觀念促進潛在需求的轉化,是保證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第四,要注意在市場服務領域的創新。實現中介(經紀)、物業管理有新的形式和內容,住房貸款等繁瑣的手續要簡化、科學、利於操作。第五,中國房地產業目前已處於數量和質量並重的時代,而作為創新主體的企業要生存並壯大,惟一的出路是創新。

⑤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監督,健全房地產相關的法律法規。在促進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政府有兩件必須要做的事情。一是減少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的政府行為,根除腐敗,杜絕暗箱操作,嚴格執法,取消不合理收費。二是逐漸完善房地產相關的法律法規。目前,雖然中國已經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法》,實踐證明這兩部法律對於1990年代的房地產市場的規范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我們要注意到現在房地產已步入較為理性發展的階段,已購土地是否能在兩年內開發應當由企業根據市場狀況自己決定。有些企業擔心管理部門收回,而不顧市場需求強制性進行開發投資,把上一輪的過量批地變為新一輪的過量開發,這種做法勢必帶來不良後果。這就要求政府要盡快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此外,還要保證房地產法規與其他法律法規的協調配合,要在其他法律法規中充實有關房地產的內容。

四 中國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是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很多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了探討。評價指標體系大都從人民生活、經濟、環境三個方面進行綜合。根據胡學鋒(2000)提出的評價指標,人民生活方面主要反映收入增長及人口的增長與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相互促進作用,包括人均居住面積、居民住房成套率、居民居住面積、住房價格收入比、房地產業從業人員增長率、銀行住房消費貸款增長率、城鎮人口增長率等7項指標。經濟方面反映的是房地產業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協調性和相互影響,有房地產業增加值、人均房地產業環保增加值、房地產企業環保總資產貢獻率、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房地產企業環保全員勞動生產率、房地產企業環保成本費用利潤率、房地產價格指數、房地產銀行貸款償還率等8項指標。環境反映房地產業的生態效益,包括全社會房屋使用效率、房地產開發小區綠化覆蓋率、建築垃圾及污水排放量、土地有效利用率、土地開發面積增長率、農業用地被徵用面積增長率等6項指標。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fdc/654846.htm

D. 房地產營銷管理房地產營銷管理

目 錄

摘 要
衣食住行,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房地產開發是支持人們日常生活的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制定,使得房地產業成為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成員,面對市場的風雲變幻,房地產企業要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必須樹立現代的營銷觀念,掌握現代的營銷技術。我國的房地產營銷環境與營銷管理雖然經過二十年的市場觀念熏陶,但是我國的房地產在誠信問題、營銷創新、產品創新、以及管理體制等方面與國際接軌上有距離。本文分為四章,各章內容如下:第一章系統闡述了市場營銷管理的理論。第二章分別從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出發重點介紹了我國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問題。第三章分析了問題出現的原因。第四章針對各個問題分別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本文從市場營銷的基礎理論出發,分析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對解決我國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房地產 市場 對策

第一章 理論概述
第一節 房地產營銷的基礎知識
一、 房地產營銷的概念
市場營銷譯自英文marketing一詞。最早產生於美國,1960年美國市場營銷協會(AMA)定義委員會的定義:市場營銷是把產品或服務從生產者引導到消費者或用戶所進行的一切企業活動。房地產市場營銷是通過房地產市場交換滿足現實的或潛在的房地產需求的綜合性的經營銷售活動過程。它有以下幾層涵義:1、房地產市場營銷的目的是滿足消費者對房地產商品和勞務的需求。2、既包括現實需求也包括潛在需求。3、房地產市場營銷的中心是實現商品的交換,完成銷售活動。4、房地產營銷的手段是開展綜合的營銷活動。房地產營銷是市場營銷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市場營銷理論體繫上的。在房地產營銷的運用上主要由政府管理部門和房地產開發商。政府部門主要作為市場管理者對市場行為的監督以及對房地產開發商進行指導,披露市場供給需求信息,制定相關策略以利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房地產開發商主要是發現市場機會,進行營銷管理活動。1990年,美國企業營銷專家勞特朋提出了4C理論,4C即消費者的慾望和需求、消費者獲取滿足的成本、消費者購買的方便性、企業與消費者的有效溝通。4C理論的營銷主張重視消費者導向,其精髓是由消費者定位產品。
二、 房地產市場
長久以來國內對住房的要求就是能夠遮風避雨就行了,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房地產市場不僅僅局限於提供給人們遮風避雨的場所,而在引領住宅文化潮流上更是不遺餘力。房地產有其區別於其它產品的特點。房地產的特點:1、 地域的固定性和耐久性土地是房地產產品最重要的生產資料,由於土地的永久性和固定性,所以房地產的地點是固定的。而且房地產的自然壽命通常都超過50年,甚至於美國獨立戰爭時建造的房子仍在使用,很多房地產都是由於經濟的因素而重建或廢棄。2、 土地資源的相對稀缺性土地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使得部分的土地資源遭受破壞。隨著人口的增加,人類將要進一步加快土地利用的步伐,但是我們只有一個家,地球的陸地面積不會有大的增加,雖然通過填海造地人們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增加了面積,但是,世界上沙漠的面積增在加大,人類在未來的可利用土地面積將會變得越來越少。3、 使用價值上的收益性、不可替代性和永續性人的一天有1/3的時間是用於休眠的,而人的一天中留在建築物中時間還遠遠不止。今天,雖然科技異常發達,但是人類仍未能發明一種產品以替代房地產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4、 交換關繫上的高價值性和增值性房地產產品是多種勞動產品的綜合,其所需要的生產資料種類和數量多,所需工藝復雜,所以這就決定了房地產的價值高的特點。同時,由於用於房地產產品生產的土地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在人類利用土地資源的過程中,土地資源將會顯出物以希為貴的規律。然而,房地產的增值同時還取決於人們的心理預期。由於房地產的自身特點,房地產的市場供給與市場需求又有區別於其它產品的特點。房地產市場的需求特點:1、 房地產需求的廣泛性衣食住行是人們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活動。無論是用於生活還是生產,人們都需要房地產產品。2、 市場需求的多樣性人的個性特徵決定了要求有不同的房地產產品來滿足其不同的要求,有用於生產的也有用於投資的。3、 市場需求的永續性這是房地產使用價值上的必備性和不可替代性決定的,因為房地產是人們生活和社會生產的物質基礎。它不會因為技術的進步而被淘汰,而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對房地產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4、 市場需求的融資性由於房地產的價格昂貴,人們難以全部支付購房款,這就產生了由貸款和信用支持的融資活動。5、 房地產消費的長期性房地產是高價值性的產品,同時它的壽命也很長,所以房地產消費是長期性的。6、 市場需求富有彈性房地產市場的供給特點:1、市場供給缺乏彈性由於房地產具有位置固定,土地資源稀缺,使用價值的不可替代性和開發建設周期長的特點,不論市場需求量有多大,價格有多高,市場供給量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較大變化。2、市場供給區域性房地產產品的地點固定性決定了房地產產品只能提供給它的生產地點,所以房地產的流通過程中只有商流而沒有物流。3、市場調節的不完全性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現在仍有部分為公有住房,而且有的地區仍未按規定發放住房供公積金。人們根深蒂固的住房觀念是阻礙市場化進程的關鍵,現在仍有不少人認為住房應該由政府無償提供,這就難以啟動住房的消費發展,市場的調節作用就不明顯。由於我國的經濟發展在東部沿海地區比較快中西部比較慢,所以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成熟度在東部和西部、在城鎮和農村都存在較大的差距。在房地產營銷實踐中,這些地區與民族的差異是不可能被忽略的。現代地產營銷理論是現代營銷理論與地產營銷實踐的結合,只有在平衡分析中國的實際情況才能在營銷實踐中做得更好。
第二節 房地產營銷管理
一、房地產營銷環境
房地產營銷環境分析是整個營銷活動的首要環節,是房地產企業進行營銷決策、實現營銷目標的基礎。現代營銷的觀念的核心是以消費者為中心,企業營銷活動的出發點是消費者的需求。要分析研究並滿足消費者需求,必須對市場營銷環境作透徹分析。房地產市場營銷環境分析就是影響房地產企業的市場和營銷活動的參與者和影響力。它是房地產企業的生存空間,是企業營銷活動的基礎和條件,其顯著特徵是營銷環境的動態性。企業要能動地去適應環境。房地產市場營銷的微觀環境是指直接影響和制約房地產企業營銷活動的環境因素,包括企業、供應者、營銷中介、骨科、競爭者和社會公眾。市場營銷的宏觀環境是指間接影響企業與制約房地產企業營銷活動的社會力量,又稱間接營銷環境,它包括人口因素、經濟因素、自然因素、科學技術因素、政治和法律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等。
公 眾供應者供應者供應者[①]房地產企業微觀環境因素圖

在各種影響因素間將會相互影響,但是,並不需要死盯住每一個影響因素,我們在應對環境的影響時,最主要的是關注變化的影響因素所帶來的影響。
二、房地產市場調研和預測
房地產市場信息是指在一定時間和條件下,反映房地產市場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的狀況的知識、消息、情報和資料的總稱。房地產市場信息具體包括了房地產市場供求信息、房地產市場行情信息、房地產市場營銷環境信息、房地產市場交易信息、房地產市場反饋信息等主要內容。房地產市場信息的特徵:1、房地產市場信息具有社會性2、房地產市場信息具有多渠道、多層次性3、房地產市場信息具有靈敏性、時效性、流動性房地產市場管理者和房地產開發商對信息的利用程度和利用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政府角色可能更注重於房地產市場供求信息、房地產市場行情信息、房地產市場交易信息,但是作為企業,它將會更加看重房地產市場供求信息、房地產市場行情信息、房地產市場營銷環境信息、房地產市場反饋信息。因為,企業是為了要盈利的,它所需要的信息要能夠提供更多的競爭信息和顧客需求信息,但是政府作為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者就需要了解社會發展情況,以便做出指導性的決策。[②]房地產市場調研程序圖:
調 研 准 備非正式調研製定調研計劃初步情況分析確定調研目標

三、購買者行為分析
現代營銷理念的核心常常從調查、了解和分析顧客的需求及其購買行為為起點,進而制定營銷戰略與策略。因為產品市場實際上就是一群有著相似需求的顧客,房地產企業與獲取滿意的市場份額和市場銷售額,首先必須讓顧客接受其產品,而顧客的購買行為又是以其需求為基礎的。人的行為是受人的思想、情緒、感情、能力和行為動機等心理活動支配的,房地產購買者的行為受其心理活動支配,心理活動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心理學家們有各種觀點,按照「刺激——反應」學派的觀點,人們行為的動機是一種內在心理活動過程,看不見,摸不著,像是一隻「黑箱」是一個捉摸不透呢神秘過程。外部的刺激,通過黑箱(即心理活動過程)產生反應因其行為,只有通過對行為的研究,才能了解心理活動過程。這里所研究的是購買者對營銷刺激和其他刺激的反應。進行購買這行為分析將能夠有效地分辨顧客的購買動機和達到最終的購買行為。

確認需 要收集信 息評估選 擇購買決 定購後行 為[③]研究人們的購買行動有利於了解潛在的購買對象所處的心理階段,從而對購買者進行選擇性的宣傳,下圖是購買行為的決策過程:

四、房地產市場細分化和目標市場選擇
市場細分化是本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學者溫德爾·史密斯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所謂房地產市場細分化是指根據房地產消費者之間需求與慾望的差異,把整個房地產市場劃分為若干個具有大致相同的需求與慾望的消費者群,每一個消費者群成為一個房地產細分市場。房地產市場細分化作為一種觀念,是對現代房地產市場營銷觀念在認識上的一種深化。他的出現是房地產市場營銷管理研究中繼「消費者需求為中心觀念」之後又一次革命,使房地產市場營銷更趨完善和成熟。房地產市場細分化承認顧客對商品需求差異的客觀存在認為房地產市場不僅依靠結構層次、流通領域及其他標志做粗泛的劃分,以便從宏觀角度為企業提供市場營銷舉措的科學依據。房地產市場細分化的意義:1、市場細分化有利於房地產企業發現市場機會,選擇最有效的目標市場。2、市場細分化有利於房地產企業採取針對性的營銷策略。3、市場細分化有利於集中企業資源,提高經濟效益。但是,細分市場應該根據公司的資源進行,不能盲目的進行細化。在一個大的企業,進行細化是由其必要性的,但是在一個小的公司,其戰略應該定位在一個市場上,而不是把市場分得很細,這樣不利於集中資源。所以,在考慮目標市場細化時,我們應該考慮以下因素:1、企業的資源和能力2、產品的供求狀況3、市場的同質性4、產品在生命周期中所處的階段5、競爭對手的目標策略最終我們才能進行目標市場的定位,目標市場是企業最終要進入的市場,需要企業把它所有的資源投入到這一市場領域,但是通常我們要注意市場定位要服從於品牌戰略。

五、房地產產品戰略
房地產企業營銷的首要目標就是要保證自己開發的房地產產品能夠進入目標市場,受到消費者和用戶的歡迎。使用產品戰略就是為了最大的占盡市場份額,但是房地產產品除了實物產品外,其售貨服務也是很重要的,這種售後服務就是物業管理。但是產品又分為三個層次:核心產品、有形產品、延伸產品。房地產中發展商所能提供的物業管理屬於延伸產品的范圍。但是,這種延伸產品又有可能不受到企業的支配,在我國物業管理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雖然我國知名的房地產商能夠提供最優良的物業服務,但是,最優良的物業服務不一定是適合中國的,只有居民能夠支付得起的情況下才能夠成為我國房地產發展商的追求目標。我國現在處在一個以產品開發為理念的時期,各種房地產的開發都圍繞房地產項目展開宣傳。但是營銷理念已經發展到以消費者為中心,在沒有對顧客的需求進行大范圍的調查是不能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的。我國的房地產開發從開始的突出產品功能轉向了以環境為買點的市場營銷理念。這標志著我國的房地產營銷從產品觀念向社會營銷的轉變。但是,我國的房地產營銷在很多地方都還停留在產品觀念。

六、房地產定價策略
房地產定價策略是房地產營銷活動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它與其他營銷策略組和共同作用於營銷目標。價格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繫到房地產企業的產品能否為消費者接受,市場佔有率的高低和企業利潤的多少,它是企業的主要競爭手段,使整個營銷組合中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在對房地產產品定價中,可以對項目的整體收益警醒定價,也可以對某一產品進行具體分析定價。房地產定價的程序圖

確定定價目標進行成本核算調查市場狀況綜合分析影響定價因素 選擇定價策略和方法確定產品市場價格實 施在房地產企業經營目標的基礎上確定企業定價目標,這是定價工作的起點對房地產企業開發經營的產品成本費用進行核算了解市場需求狀況和競爭者狀況、發展趨勢及其價格策略結合企業產品特點,綜合分析影響定價的因素,進而研究價格實現的可行性依據內外條件和成本核算,選擇定價策略和方法根據定價策略和方法以及價格最優原則確定本企業產品市場價格在銷售中實施所定價格,並把信息及時反饋到以上階段,進行價格調整[④]

項目定價的方法定價方法是企業為了在目標市場上實現定價目標,而給產品制定的一個及本價格或浮動范圍的方法。雖然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很多,但是企業在制定價格是主要考慮產品的成本、市場需求和競爭情況。產品成本規定了價格的最低基數,而競爭者價格和替代品價格則提供了企業在制定其價格時必須考慮的參考的參照系。在實際定價過程中,企業往往側重於對價格產生重要影響的一個或幾個因素來選定定價方法。房地產企業的定價方法通常由成本導向定價、需求導向定價、競爭導向定價和克比樓盤量化定價法三類。1、 成本導向定價成本導向定價是以成本為中心,是一種按賣方意圖定價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在定價時,首先考慮收回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投入的全部成本,然後加上一定的利潤。成本導向定價主要是由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利率定價法和售價加成定價法三種方法構成。2、成本加成定價法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定價方法,就是在單位產品成本的基礎上,加上一定的比例的於利潤作為產品的售價。售價與成本之間的差額即為利潤。這里所指的成本,包含了稅金。由於利潤的多少是按成本的一定比例計算的,習慣上講這種比例稱為「幾成」,因此這種方法被稱為成本加成定價法。它的計算公式為:單位產品的價格=單位產品成本*(1+加成率)其中,加成率為預期利潤占產品成本的百分比3、目標收益定價法這種方法又稱目標利潤定價法,或投資收益率定價法。它是在成本的基礎上,按照目標收益率的高低計算的方法。其計算步驟如下:(1) 確定目標收益率。目標收益率可表現為投資收益率、成本利潤率、銷售利潤率、資金利潤率等多種不同方式。(2) 確定目標利潤。由於目標收益率的表現形式的多樣性,目標利潤的計算也不同,其計算公式為:目標利潤=總投資額*目標投資利潤率目標利潤=總成本*目標成本利潤率目標利潤=銷售收入*目標銷售利潤率目標利潤=資金平均佔用率*目標資金利潤率(3) 計算售價。售價=(總成本+目標利潤)/預計銷售量目標收益率評定法的優點是可以保證企業既定目標利潤的實現。這種方法一般是用於在市場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市場佔有率較高或具有壟斷性質的企業。4、售價加成定價法這是一種以產品的最後售價為基數,按銷售價的一定百分率計算加成率,最後得出產品的售價。其計算公式為:單位產品售價=單位產品成本/(1-加成率)這種定價方法的優點是對於銷售者來說,容易計算出商品銷售的毛利率;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在售價相同的情況下,用這種方法計算出來的加成率較低,更容易接受。以上幾種成本定價方法的共同點是:均以產品成本為制定價格的基礎,在成本的基礎上加一定的利潤來定價。所不同的它們對利潤的確定方法略有差異。雖然較容易計算,但它們存在共同的缺點,即沒有考慮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情況

E.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對房地產需求的影響是什麼

城市化的水平越高,說明這個城市發展得越有活力,同時也可以刺激房地產的發展,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這里買房子

閱讀全文

與城市化對我國房地產市場營銷的影響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家裝易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17
日本電子商務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 瀏覽:616
稅收專項檢查培訓機構方案 瀏覽:359
影視策劃方案模本 瀏覽:745
發改委電子商務 瀏覽:280
小淘電子商務 瀏覽:146
工廠315促銷方案怎麼寫 瀏覽:776
電子商務成功企業案例 瀏覽:424
合肥開業典禮策劃方案 瀏覽:424
中國電子商務城 瀏覽:547
林業培訓方案 瀏覽:776
義烏電子商務發展情況 瀏覽:436
餐飲店開張策劃方案 瀏覽:388
電子商務專業申請 瀏覽:787
中醫護理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912
新品推廣規劃方案 瀏覽:28
光棍節旅遊策劃方案 瀏覽:227
新近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792
新員工培訓結訓方案 瀏覽:506
營銷活動策劃方案鹵肉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