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理解人口因素對房地產營銷管理的影響
人口因素對房地產企業營銷的影響及對策 人是市場的主體,區域人口規模與增長率,人口的年齡結構、家 庭結構以及人口的遷移等,都對房地產開發的定位以及營銷有顯著的 影響。 城鎮人口數量的變化包括兩個方面:城鎮人口的自然增長和機械 增長。這兩方面的變化對房地產需求的影響具有較大的差異。人口的 自然增長並非對房地產產生現實的需求,二是二三十年後的潛在需 求。因為新生嬰兒既無購買住房的能力,也沒有購買住房的需求。從 另一個角度來看,新生嬰兒的增多會導致家庭的撫育成本增高,家庭 的可隨意支配收入減少,對住房的消費也隨之減少。人口的機械增長 則對房地產產生現實的需求。這些遷入人口絕大多數是靠購買住房來 解決居住問題的。 人口結構。從年齡亞文化群來看,由於不同年齡的消費者在行為 方式和消費需求上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我國人口的年齡結構變化趨 勢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也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中國總體人口結構從 「成年型」向「老年性」轉變。從而使得房地產剛性需求的主體縮小。 然而,其中還有一種現象在改變這種需求的結構,那就是家庭人口結 構由「金字塔」型向「倒金字塔」型的轉變。在「金字塔」型的家庭 人口結構下,家庭人口規模呈指數級增長,不斷分解為一個個「核心 家庭」,所需房屋的數量和面積不斷增長,這就是傳統的「分家」模 式。在「倒金字塔」的家庭人口結構下,人口數量自上而下逐層減少。 例如現在城市中的部分「三口之家」住進了上百平米的商品房中,若 干年後隨著兒子的娶媳或者女兒的出嫁,如此大面積的房屋對於兩位 老人來說必然會產生部分「閑置」,而房屋的結構和設施卻未必符合 老年人的需求。 對策: 房地產市場頑固的剛性需求似乎不受其他宏觀經濟變數的影響,國家的金融和財政政策只能影響它的彈性需求。這也許就是現階段利 用金融和財政政策來調控房價未取得實質性效果的原因。「經濟」的 本意就是經世濟民,為了滿足普通市民對於房地產的剛性需求,政府 也許應該加大力度建設經濟適用房,把房地產需求的「基」給穩住。 隨著人們對「家」的精神概念的追求,住宅將從滿足生存需要,實現向舒適性轉變。這就對房地產項目的建材、結構和設計提出了新 的要求,同時房地產開發商還應該在物業服務和社區文化等方面多下 功夫,提供房屋核心產品以外的精神文化附加值。 針對人口結構對房地產營銷的影響,在老年型社會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投資老年公寓之類的房屋。
㈡ 人口變動對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有哪些
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價格虛高,有的利潤在百分之三十以上。房價過高,普通的工薪層,藍領層,打工層奮斗幾十年還買不起一套房子,更不要說那些普通百姓,貧困人口。國人談房色變,人人淪為房奴。為了還房貸,大家省吃儉用,家電不換了,衣服不買了,名牌不穿了,旅遊不起了。總之,壓縮一切開支用來換房貸---------這大概就是內需不振的首要原因吧。
如果房價回落了,老百姓就可以用房價回落節省下來的錢去消費,去提振內需,拉動內需。而開發商由於房價利潤較高,回落對他們的影響不會太大。
㈢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影響
1.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結構的影響
老年人的消費心理較為特別,偏愛老品牌,對自己熟悉並認可的商品和服務情有獨鍾,喜愛物美價廉,經久耐用的商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給新產業、新服務的發展造成一定阻礙。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對老年飲食、老年服飾和養生保健用品等均有較大需求。這些老齡產業將在「需求拉動」的作用下迅速發展,促進產業和經濟結構調整,這既能滿足老年人口的消費需要,又能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發展。
2.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結構的影響
(1)人口老齡化對勞動人口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帶來勞動適齡人口占總人口中的比例下降,勞動力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給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阻礙。人口老齡化將帶來勞動人口的高齡化,相較於年輕勞動人口,高年齡段的勞動人口思想保守,進取精神不足,從而導致社會的主導精神趨向保守,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化社會中變得落後。
(2)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素質的影響
高年齡勞動力相較於年輕勞動力,生理和心理機能都有所下降,思維開始固化,接受和掌握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降低,工作效率下降,導致勞動者的綜合素質減弱,不利於勞動生產。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興的產業和行業不斷產生發展,落後的傳統產業和行業逐漸衰退消失,老化的勞動者面對職業變換日益頻繁、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的現狀,其適應能力較差。
㈣ 人口老齡化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是什麼
人口老齡化,少子化,這些都是對房地產市場不利的因素,不少人看跌房地產市場也是由於這個原因,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是個大趨勢,如果政策沒有180度的大轉彎或者是女性生育意願突然大幅提升的情況下,這個趨勢是很難改變的。80後是繼60後的又一個生育高峰,80後的人口有2.2億,90後是2.08億,10後是1.63億,00後是1.62億,也就是說「00後+10後」比「80後+90後」少生了1億左右的人口。關鍵是現在每年的生育人口數量還在呈現遞減之勢。
過去20年中,城鎮人口多了4.7億,全國上百萬個村莊消失了,筆者生長於農村,親身經歷類似的事情就不少,這個趨勢未來還會持續,而且還會加上一個趨勢,那就是未來還會有不少鄉鎮甚至是縣城都會逐漸蕭條。水往低處走,人往高處走,這是經濟規律,也是人性,所以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對房地產的長遠影響是巨大的,未來全國的房價很難出現普漲的局面,越是核心的城市,房價越有支撐,而人口持續流出的城市,房價會逐漸「鶴崗化」。
㈤ 人口環境中人口老齡化,家庭生命周期理論對營銷的影響
1 、人口數量。人口越多,若果收入水平不變,日用品需求量就越大,那麼市場也就越大。
2 、人口的速度增長促進了市場規模的擴大。因為人口增加,其消費需求也會迅速增加,哪么市場潛力也就會越大。
㈥ 人口老齡化對中國房價有何影響
即使人口老齡化帶來青年人口數量下降,但人口增加必然使得房地產市場需求的持續上漲。老人出於養老的需求,與子女一起居住會存在著諸多的不便,如兩代人生活習慣、思想觀念、消費習慣的差異,作息時間的差異,處理問題意見不一,再加上日常起居不便,住在一起時間短尚能忍受,時間一長難免出現矛盾。所以,未來住宅的需求會進一步增加。
㈦ 請從市場營銷的角度出發分析人口老齡化對未來市場影響
消極的影響來
1.贍養老人的費源用在中國一般是由國家·企業·個人共同承擔的,如果老齡化嚴重,會增加社會的負擔。甚至使經濟放緩。
2.會使我國勞動力缺乏,社會也會同樣缺少活力
積極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會促進一些醫療等一些和老人有關的行業的發展,從這個角度看,會刺激經濟的發展
㈧ 論述人口老齡化對房地產市場及房地產營銷管理的影響。
2011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佔比為13.26%,總數內為1.79億,65歲及以容上的老年人佔比為8.87%,絕對數接近1.2億。到了2013年底,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佔比已達9.7%。
從增幅來看,2000年起每年以0.2個百分點~0.4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這意味著中國的老齡化進程正在加速。老齡化加速的一個結果就是,社會經濟發展活力下降,因為幹活的人少了。
兩套房的背後
不遠的將來,爺爺奶奶留一套房,外公外婆留一套房,確實是90後以及年齡更小的群體所面臨的情況。
在這兩套房背後,是加速的老齡化。人口老齡化,國際上有個通用的指標,即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一國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准。
如果按第二個標准衡量,中國在2000年左右就進入老齡化社會了,2000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為6.96%,2001年該數據為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