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一下在國內專做旅遊行業營銷策劃的公司多嗎
是張家界武陵源人,抄以前這的百龍天梯一直就跟索道在競爭,遊客不溫不火的,後來智美旅遊接管了營銷推廣,那人多的旺季都得排一兩個小時的隊,以前坐這個電梯就是為了上山方便,現在這么一炒都變成來張家界,就得先到世界第一梯,感受東方阿菲爾,才叫來過核心景區。
㈡ 微山縣南陽古鎮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微山縣南陽古鎮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10月3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1)景區景點開發與管理(2)旅遊商品銷售(3)旅遊策劃和市場營銷(4)停車場服務(涉及許可經營的,須憑許可證或批准文件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宋文博
成立時間:2007-10-31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82600000001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微山縣南陽古鎮旅遊管理委員會院內(微山縣南陽鎮南陽村)
㈢ 關於古鎮旅遊的探析
你這問題太大,爾等自知愚蠢,只能借知他人,且看聽之!願對爾之有用!
古鎮旅遊概況及選擇的原因
鎮是以非農業活動為主的人口居住區,其規模小於城市而大於村落,是介於鄉村與城市之間的過渡性聚落。城鎮(鎮)的出現是社會分工發展的結果,其文化形式以商貿為核心。
古老的歷史,優美的風景,營造了古鎮濃郁的文化氛圍。古鎮的斗拱飛檐,雕梁畫棟,滿載往日歲月的留影,也蘊含著都市裡少有的寧靜。古鎮觀光是品味古鎮旅遊文化最好的方式。古鎮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由民居、街道、店鋪、城池等眾多要素組成。古鎮作為一種聚落形式,蘊含著豐富的文化遺存,是一種文化資源,代表了人類歷史的縮影和文明的結晶。
古鎮以其閑適的文化、恬淡的生活態度和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正成為人們主要的旅遊目的地,經過20多年的發展歷程,古鎮旅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舉世矚目的成績。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們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的不僅是物質結果,而是一種伴隨旅遊產品帶來的不同尋常的經歷或感受。目前,中國古鎮旅遊產品設計較多停留在觀光層面,缺乏深度旅遊產品,滿足不了旅遊者的深層次需求,因此古鎮旅遊產品迫切需要轉型和提升。
體驗經濟時代來臨。它的出現展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孕育著消費方式及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適應體驗經濟的快慢將成為企業競爭勝負的關鍵。目前體驗經濟在經濟發達國家是備受關注的一種新的經濟形式,旅遊業作為最適合「體驗經濟」的生產和消費工具,其產品也趨向體驗化發展,人們對旅遊消費過程及其結果的體驗都非常重視,旅遊消費本質表現為旅遊者追求旅遊體驗,帶來旅遊消費動機、消費結構、消費水平、出遊方式等方面的變化。目前體驗式旅遊市場尚不成熟,但旅遊者、旅遊活動以及旅遊開發都表現出一些與以往不同的特點,以觀光為主流的旅遊產品正逐漸讓位於新、奇、特的感同身受的參與性體驗。
古鎮旅遊的體驗化趨勢。古鎮旅遊涉及面較廣,主要包括古鎮旅遊產品設計、營銷策略、資源保護、可持續發展對策等。鄰近大中城市或著名景區的古鎮具備了旅遊開發的資源、區位條件,在開發時既要研究旅遊者心理,又要提高旅遊地本身的吸引力,要針對不同需求的旅遊者設計出不同的旅遊產品。
古鎮旅遊的形式
古鎮旅遊的形式和內容應多種多樣,向文化性和體驗性趨勢發展;古鎮旅遊的類型存在梯層結構,在時序上呈現由低到高、由淺到深的發展趨勢,以文化為主要內涵的體驗旅遊是古鎮旅遊的最高層次;要努力實現體驗旅遊的最高層次,根據不同的旅遊者提供不同的體驗旅遊項目。
1、以水鄉特色為主。此類古鎮的典型代表為江浙一帶的水鄉古鎮如烏鎮、南潯、同里等,大自然和歷史共同造就了江南水鄉古鎮。這些古鎮處於太湖流域的江南平原,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江南古鎮建築的親水性,臨水空間別有情趣;湖泊縱橫為耕種漁桑創造了良好的自然條件,經濟發展,人口集聚,從而孕育了繁榮的古鎮文化。古語有雲:「東南財賦地,江浙人文藪。」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鎮之所以有魅力,關鍵是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蘊正是江南古鎮的靈魂。
2、以古建築群為主。如果說江南古鎮是小家碧玉,則此類古鎮是鄰家大哥,充滿了人間煙火的寬容,以古建築群為主要特色,以安徽宏村、西遞、福建泰寧最為典型。皖南古鎮背依黃山余脈,周圍群山環抱,峰巒疊翠,為一個風光秀美的盆地,完好保存著最有特色的明清古民居群,在中國明清建築史上獨樹一幟,有著高超的建築藝術、濃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地方特色;福建泰寧保存著完好的古建築群,以明代民居建築真品和尚書第建築群聲名遠揚。
3、以歷史文化為主。此類古鎮以山西張壁、廣西興安、廣東石灣鎮為典型,除了優美秀麗的古鎮風光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最主要的特點是古鎮依靠人工活動而賦予更多文化和歷史底蘊,資源更注重歷史性,當地遺址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如張壁是中國現存的保存完好的一座融軍事、生產、居住、宗教為一體的古代「袖珍」城堡,古鎮不大卻集中包容了夏商古文化遺址、隋唐古文化地道、金代墓葬等許多文物古跡。石灣鎮陶瓷文化源遠流長,被稱為「南國陶都」 ,河宕貝丘遺址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
4、以民族風情為主。此類古鎮與上述類型的最大差別在於文化中融入民俗,以民族風情為主,兼顧秀麗的自然風景,以內蒙古室韋為代表。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周邊鄰里不同民族的相互交往和融匯,導致了悠久的室韋文化,是蒙古族發祥地,中國唯一的俄羅斯民族鄉,如今的室韋還保存著古代蒙古族生活生存風貌,尋根、祭拜、觀光、考察給古鎮旅遊又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古鎮旅遊產品設計
1、古鎮旅遊產品設計現狀。目前古鎮旅遊產品種類多樣,開發日新月異,但仍存在諸多問題,表現為旅遊產品仍以資源型為主,簡單模仿其他地區,導致雷同缺乏特色,如江南水鄉古鎮的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同時古鎮旅遊產品開發缺乏完整規劃的指導,開發粗放、經營粗放,競爭方式還處於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在開發上缺乏深層次的文化性和體驗性,現有許多旅遊產品多為初級觀光型,不能滿足顧客需求,未把旅遊經濟理解為體驗經濟。
2、古鎮旅遊產品設計。古鎮旅遊產品開設計須轉換思路,提倡產品策劃、個性化服務,重視對體驗旅遊活動的開發。根據上文古鎮旅遊的類型和旅遊者的心理需求,古鎮旅遊產品可設計成觀光、休閑度假、修學、科考、養生等多種形式。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旅遊者,應設計多種選擇。
(1)節事體驗游。節事的舉辦涉及面廣,影響力大,有視覺、味覺、嗅覺、聽覺等全方位的參與或體驗,古鎮旅遊產品開發可採用這一方式,如南潯有馳名中外的楫里湖絲,明清時代大批絲商的出現,可舉辦體現絲商文化的節慶,學習前輩們的經商之道,在商品經濟的今天儒商的理念仍具有借鑒意義。
(2)美食養生游。古鎮以閑適恬淡的生活為主,其飲食也以健康、養生、原生態為特色,遊客可以品嘗家常菜,並融入到製作過程中,如江南一帶有吃年糕,清明團,端午粽等習俗,參與其製作過程,別有一番樂趣,體驗古鎮人民的生活生產場景,感受純朴的水鄉文化,將觀光、休閑、娛樂、餐館、體驗等結合融為一體。
(3)文化展示游。各古鎮根據自身文化遺存特色開辟古文化展示區,通過實物或其他方式展示古鎮的歷史、人文、民俗等,引導旅遊者進行古鎮歷史文化、風情民俗鑒賞,讓旅遊者在游覽過程中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如石灣的陶瓷文化等都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展示出來。
(4)探幽訪古游。在古街古巷中進行探幽訪古,感受傳統簡單的飲食起居,品味古鎮的滄桑歲月,感悟人生,發思古探幽之情。如江南水鄉古鎮可採用這一游覽方式,讓遊客自主地漫步在古街上,感受當年古鎮上曾發生過或驚心動魄的事跡,或閑適恬淡的生活氣息。
(5)民俗風情游。品嘗當地風味飲食,參與節慶、廟會、祭祖等民俗活動,或深入當地居民中間,體會民俗風情。具有濃郁俄羅斯風情的古鎮室韋,可舉辦相關節日,讓旅遊者品嘗風味菜,欣賞當地獨特的建築風格,體會少數民族的民俗特色。
(6)藝術逍遙游。古鎮所處環境大多山清水秀,古建築與山光水色結合在一起,自然與人文交相融合,構成一幅幅優美靜寂的圖畫,可以此為基礎,組織開展繪畫、攝影等藝術活動。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的宏村古鎮則應充分發揮其藝術特色,注入體驗元素,吸引愛好藝術的遊客和藝術家們前來旅遊。
(7)輕松度假游。清靜的環境,優美的風光,淳樸的民風,對長期居住在都市裡的人來說,確是輕松度假、調整身心的好去處,選擇有特色的民居客棧住上三五天,在古鎮古樸的環境氛圍之中或玩棋牌,或閉目養神,或在周圍散步、登山,使之達到放鬆心情、舒緩精神的目的。
總之,古老的建築,古樸的環境、豐富的文化遺存、閑適恬淡的生活狀態等,是古鎮進行旅遊開發的資源條件。有關旅遊部門應利用古鎮旅遊資源,開發出適銷對路的旅遊產品,採取適宜的體驗旅遊方式,充分展示古鎮旅遊資源的魅力,讓旅遊者更好地對古鎮進行欣賞、理解和品味,融入到古鎮的文化中去,達到滿意的旅遊效果。
㈣ 閬中古城以什麼為旅遊經營理念
風水古城——四川閬中和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一同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名列四大古城之中。2004年,又成功躋身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行列。閬中歷史悠久、名人薈萃、科甲鼎盛、古跡眾多 、文物璀璨,古城的地理環境、城市選址及建築布局,融山、水、城為一體,契合傳統的風水理論。古城之中,三國文化、科舉文化、宗教文化交相輝映,被專家譽為「多元文化和諧共融的典範」。2006年至2008年三年期間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達460多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0多億,然而在2006年前,閬中年接待遊客不足30萬人次,閬中這座沉睡千年古城再次「復活」,這對四川旅遊業來說簡直就是一個旅遊奇跡,這個景區能開發成功在四川乃至中國旅遊界都具有深遠意義。是什麼讓它如此成功? 以下將從景區開發、經營管理、核心競爭力打造、線路設計,商業模式、盈利模式做簡單解碼。
解碼一:體制創新是成功的保障
「政府主管,企業運作,政府營造環境,企業經營市場」,這是閬中市政府為開發閬中旅遊,而實施體制創新策略。在05年底,閬中市政府成立四川閬中名城經營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名投公司」,市長任董事長、分管旅遊的郭宗海副市長任總經理,公司對古城進行獨家開發經營,整體規劃、市場化運作。使古城的所有權和開發權、經營管理權相分離,名投公司設立兩個職能部門,經營部和投資管理部。經營部負責古城旅遊的經營管理,制定營銷計劃、策劃執行古城內的活動、銷售網路建設等;投資管理部負責融資和古城資源調配等。後來被業界稱「閬中模式」。這是對國有旅遊資源,政府經營的一種突破,也是對旅遊開發方式的突破,政府成為指導者、協助者,企業成為古城開發的主導者,這體現了當地政府在發展旅遊業上的一些觀念和體制上有益嘗試。對四川後來的旅遊風景區的開發起到了非常大的典範作用。
解碼二:重視市場調查,產品配置順應市場
「名投公司」,在開發閬中古城之際,正是我國旅遊從自然觀光向休閑度假旅遊快速轉型之時,國內大量以自然資源為主要賣點的景區,經營日趨艱難,人們已經不滿足於簡單的「走馬觀花」趕路型旅遊了,而是更喜歡在旅遊的過程中使身體和身心得到放鬆。
如何開發閬中古城,古城以什麼樣的形象面對市場,通過對國內外許多古城、遊客做了大量的調查,對本地主要市場的需求做了詳細的分析(當時的他們的市場策略是先做成渝兩地市場,在成熟後將營銷模式復制到其他市場中),他們發現成都、重慶旅遊需求潛力和慾望相當大,兩地城鎮居民的旅遊消費呈典型的休閑度假特徵,因此,在後來的項目設置、引進、古城資源的組合上就基本按照市場的需求來設置。
在節目設置上,白天有張飛巡城、巴象鼓舞、復古馬車、秀才中舉、閬中儺戲、坐遊船游江等,夜間有皮影戲表演、民歌對唱、放河燈祈福、街頭藝人、更夫打更等,坐在有著2300多年的古城裡,感受跨越時空的錯覺,豐富的消費體驗讓人流連忘返。
常規旅遊銷售線,名投公司選取古城幾十個景點最具特色的景點組成套餐,以套票的形式打包銷售,根據遊客的消費需要,分為三種,其中「貢院+張飛廟+華光樓+民俗會館」最受遊客喜愛,為了更好的讓遊客游覽閬中,以閬中作為目的地旅遊,設計出閬中古城一日游產品線、閬中古城+錦屏山+嘉陵第一江山二日游產品,作為旅遊線產品,設計出閬中+劍門關、閬中+儀隴、閬中+廣安等產品,點面結合,多種方式推介銷售閬中古城。
解碼三:科學規劃,策劃設計獨到
「謀定而後動」,對於景區開發更是如此,為了更好的釋放古城資源能量,「名投公司」通過考察最後確定北京綠維創景旅遊規劃公司為閬中古城做規劃,遵循「修舊如舊,保護古城風貌」的原則,與古城風格不相符的建築一律拆除,對古城內經營業態做規劃調整,恢復古代街市風貌,同時恢復古城原有已經毀壞建築。恢復修建了中天樓、火神樓、風水文化博物館等。投入資金全面翻新古城街區街面石板路,再現古城古街風貌。
引進經過市場考驗過後具有一定生命力的項目,引進後又就地改進創新,為了盤活古城沿江的土地資源,通過招商,引進上海大眾地產、浙江東海置業等地產企業,根據規劃統一部署,沿江修建了「中華閬天城」、「城南天下」、「嘉藝廣場」,不僅改善了古城沿江風貌,而且成為遊客休閑新場所。
解碼四:凸顯核心競爭力,提煉推廣口號
閬中水繞三方,山圍四面,嘉陵江繞城而過,呈一個巨大「U」字型。 風水理論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俱全,被專家稱為傳統風水理論的典型模式,古城棋盤式建築風格,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風水理論的一座城市,被譽為風水古城,被確定為中國風水觀光旅遊目的地,2300年的歷史積淀,多種文化交相輝映,保存完好的1.78平方公里的古城區,是目前中國四大古城還生活居民的唯一古城,被專家喻為活著的「古城」,(其他古城多是商業經營為主,基本沒有當地居民居住)。
閬中新城與古城有多條街道和馬路相連,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古城,由於當地政府的保護,古城既有歷史的沉澱的烙印,同時充滿了現代氣息。結合閬中古城的特徵,提煉出「天、地、人·古韻遺風 山、水、城·風情閬中」作為閬中古城的營銷口號;,巧借唐代大詩人杜甫名句「閬中盛事可斷腸,閬中城南天下稀」作為提煉形象口號,閬中天稀,與四川境內其它景區構成「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險、閬中天下稀8221; 凸顯閬中古城核心競爭優勢。體現資源的稀缺、稀有,是人們尋幽訪古、休閑旅遊的絕佳去處。
㈤ 國內古鎮的現狀
江南古鎮發展模式之問題
1、就古鎮做古鎮
在分析的古鎮中,除了周庄和高科技產業聯動以外。期於幾乎全是單純的依靠門票收入來帶動古鎮的保護和發展。沒有形成古鎮以外的附加值。旅遊產業要素比較匱乏。還處在就古鎮做古鎮的局面。
2、產品同質化明顯
由於幾大古鎮都處於江南,所以具有明顯的江南水鄉特徵。大都是重復性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氛圍。很難形成差異化的突破。
3、游覽觀光多、休閑度假少
目前,古鎮大多是以接待觀光客為主,還是典型的門票經濟,還沒有完全形成真正的休閑、度假市場,而後者恰好是旅遊收入的主要來源。
4、產業缺乏突破
目前江南古鎮的旅遊發展幾乎全依賴於古鎮的旅遊收入,缺乏對古鎮發展的產業突破嘗試。
【國內著名古鎮的開發模式】
一 麗江發展模式——麗江模式
「麗江模式」,即政府投入巨資實施,通過建章立制,使積極的保護與旅遊開發有機結合。其行動計劃的實施包括建立機構、制定遺產保護資金管理機制和在核心區鼓勵傳統文化的開展。主要包括:
1、文化經營:從戰略高度經營民族文化產業。比如:打造的「納西古樂」「麗水金沙」「太·陽·火」等文化產業品牌。長期舉辦國際性學術交流論壇。為避免本土文化消亡,建立了東巴文化原始生態保護區,頒布管理條例,並建立東巴文化傳習院,傳授象形文字和東巴化。
2、古城風貌打造:投資5000萬元,實施古城的給排水和污水管網工程;出資200萬元,支付古城房租,請納西族知名文人、學者、手工業者在古城開館授藝,形成26戶納西文化傳播點, 將77戶帶有現代商業氣息的商家遷出古城,挽留古城土著居民。恢復古城的文化風貌。將一座「死城」變成「活城」。
3、發展模式:創造了「民族文化和經濟的成功對接」的「麗江現象」和「世界遺產帶動旅遊發展」的「麗江模式」 ,外國一些遺產地的成功經驗已被付諸實施。
4、開發保護: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系;處理好遺產保護與旅遊業之間的協調關系
5、可持續發展:著眼未來,不追求黃金周的短期效應,而志在可持續發展。
二 平遙發展模式——政府主導
一是組建成立全省旅遊行業首家股份制企業平遙古城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二是門票管理體制的改革,實施古城景區門票一票制,大大加快了平遙古城由社區向景區的轉變過程;
三是組建成立了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和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形成了旅遊業政府主導,民營、股份齊頭並進的局面。
四是通過打包整合旅遊資源,開發多層次的旅遊產品,實現旅遊業向農村的延伸與輻射。全縣14個鄉鎮中,將有11個鄉鎮的30多萬農民從中受益。
五是為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營造良好的旅遊業發展環境,遵循開發服從保護的原則,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旅遊發展要素,不斷加快旅遊配套設施建設。
六是通過各種節慶活動對外營銷平遙古城。如平遙國際攝影節、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等。
三 鳳凰發展模式——經營權轉讓
2001年10月14日,鳳凰縣政府將鳳凰古城、南方長城等八大景點經營權轉讓50年,黃龍洞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在經營期內向鳳凰縣支付轉讓費8.33億元。轉讓後雙方對文物保護確立這樣一條經營思路:景點文物是企業經營賴以生存的根本,在保護的前提下有效經營、開發,取得良好的效益,從而更好地確保文物保護經費的落實和充分利用。而政府與旅遊業強手聯合後,雙方積極打造新的旅遊產品組合,城市建設、景點整修、環境保護、對外宣傳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進展。 截止到2004年,鳳凰古城的旅遊收入已經超過了3億。
㈥ 旅遊產品營銷環境分析
摘要:對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開發進行優勢、劣勢、機遇、威脅四方面的SWOT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產品創新開發的具體策略:積極發展觀光游覽型鄉村旅遊;不斷探索商務會議型鄉村旅遊等。 關鍵詞:城郊鄉村旅遊;SWOT分析;濟南市 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資源相當豐富,數量眾多、類型多樣,其中,可供開發的旅遊資源點非常多,已經成為濟南市城郊旅遊資源的主體組成部分。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地也逐漸成長為濟南市民周末休閑度假、運動健身的理想去處。 一、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開發SWOT分析 (一)優勢 1.城郊鄉村旅遊資源數量多、規模大、種類豐富、特色鮮明 濟南市城郊地區擁有數量眾多的鄉村旅遊資源,並且有些資源體量比較大;資源種類也非常豐富,既有地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等自然資源,也有古建築、歷史古跡、民俗風情等人文資源;其中,有些旅遊資源具有鮮明的特色,比如,九頂塔民俗風情園、金象山滑雪場等。 2.濟南市民平均出遊率高,城郊鄉村旅遊具有良好的基礎市場 根據客源市場分析可知,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的目標市場主要是濟南市民,因此,濟南市的城市化發展水平、市民的「富裕程度」等將直接影響城郊鄉村旅遊的發展層次與規模。濟南市擁有近300萬常住人口,市民人均收入較高,其中,2004年濟南市非農業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12 005元,並以年均9.1%的速度增長,這在全國都處於較高的水平。這就為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提供了最基本的市場保障。 3.濟南市區位條件優越,內外交通發達 濟南市位於京滬鐵路、膠濟鐵路交叉點上,又是京福高速、濟青高速、濟聊高速、104國道等重要交通要道的交匯處,區位條件非常優越;並且濟南市已經建成以高速公路為主框架的城市交通環線,內外交通非常發達。濟南市公交體系逐漸完善,交通網路已經延伸到至城郊各主要鄉村旅遊點,並在市區主要路段開辟了旅遊巴士,從而使市區遊客能更容易地進入城郊進行鄉村旅遊活動。 (二)劣勢 1.鄉村旅遊資源開發的質量和特色仍顯不足 目前,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開發者和經營者對「鄉村旅遊」的認識還停留在淺層次上,使得大多數鄉村旅遊產品仍以簡單的鄉村觀光、「吃農家飯」等為主,對參與性活動的安排較少,鄉村資源的旅遊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實際上也是國內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2.淡旺季明顯,對旅遊接待形成巨大壓力 由於濟南市處於我國北方地區,四季明顯,鄉村旅遊景觀四季差異很大,使得城郊鄉村旅遊淡旺季突出,其中,春夏兩季是鄉村旅遊最好的季節,許多旅遊點經常會出現產品、設施「季節性短缺」現象;而秋冬季節由於景觀效果較差,溫度較低,使得遊客很少進入。鄉村旅遊經營戶經常是忙半年、閑半年,使得很多鄉村旅遊服務設施長時間閑置,難以長期保持供需平衡。 3.專業人才缺乏,經營能力弱 除了幾個主要的鄉村旅遊景區是由旅遊開發公司科學經營外,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開發的主體仍為當地的鄉村業戶,他們長期與土地打交道,還未擺脫小農意識,缺乏現代服務觀念,服務意識低下,市場開拓能力較差,這也是制約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綜合接待水平進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三)機遇 1.山東省建設500個「旅遊強村」的政策推動 在2006年5月召開的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上,省旅遊主管部門明確提出,在「十一五」期間,「要在全省推廣旅遊興縣、旅遊興農經驗,強化鄉村旅遊規范管理,繼續實施『旅遊扶貧工程』,大力開展紅色旅遊、民俗旅遊、農業旅遊,力爭在『十一五』期間建設30個旅遊強縣、100個旅遊強鄉(鎮)、500個旅遊強村,推動鄉村旅遊向規范化、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並將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扶持和鼓勵。這一針對性政策的出台,使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的開發面臨著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 2.回歸自然的社會趨勢,使鄉村旅遊日趨時尚 城市化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方便、給人們的發展帶來更多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比如,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生活緊張、「城市病」等,這就使鄉村旅遊越來越受到更多城市旅遊者的青睞。濟南市城郊鄉村景觀秀美、旅遊資源豐富,能夠很好地滿足濟南市民日常休閑、回歸鄉村田園的願望。 (四)威脅 1.重復性開發,造成資源浪費 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點較多,雖然類型豐富,但仍存在同質競爭、重復開發等問題,比如,卧虎山國際滑雪場、金象山滑雪場就存在這種競爭。對於各種形式的「垂釣園」、「農家樂」等鄉村旅遊區(點),其競爭程度更加激烈。這種現象必須通過規劃、管理和引導,並進行協調與平衡,才能避免過度競爭。 2.鄉村文化和生態環境較為脆弱 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地主要處於南部山區和東部丘陵地帶,尤其以南部山區為主,這里的森林植被保存較好,水資源豐富,但是,生態環境脆弱,很容易因為旅遊者的大量進入而遭到破壞;當地的鄉村傳統文化也面臨著消失、變異的威脅。因此,這里的鄉村旅遊開發一定要充分注意對傳統鄉村和鄉村環境的保護,必須把環境保護特別是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的保護放在重要的地位。 二、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產品創新開發策略 通過分析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並針對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的資源特色,提出具體的鄉村旅遊產品開發策略: (一)積極發展觀光游覽型鄉村旅遊 觀光游覽型鄉村旅遊以產業化農業園、特色蔬菜園、林木花卉種植基地、漁牧養殖基地、鄉村農舍、溪流湖泊等為旅遊對象,開發以親近自然、走近自然為主題的旅遊項目,使遊客通過觀賞游覽和參加簡單的鄉間勞作,感受浪漫、寧靜、自然、親切的田園氣氛,滿足在奇山秀水間得到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需求。 以濟南市歷城區仲宮鎮劉家村為例。該村交通便利,省道327線穿村而過,村南八里峪廣泛種植杏樹、桃樹、蘋果樹等,形成了大面積的果園。在當地政府的組織下,該村成為歷城區歷屆春季賞花會的重要賞花區,賞花會期間遊客可以參與桃花觀賞游覽活動,從而吸引了大批濟南市內遊客。 而對於歷城區仲宮鎮支家嶺村來說,過去該村旅遊資源基礎差,經濟基礎薄弱。後來該村投資了500多萬元建成奶牛小區,現已養奶牛1 000多頭;村裡還拿出30多畝地扶持群眾發展技術含量較高的養殖業,鼓勵村民進行奶牛、蛋雞、生豬等規模化飼養,這就為該村開展觀光型牧業提供了優質條件。 (二)不斷探索商務會議型鄉村旅遊 商務會議型鄉村旅遊是在田園環境優美的鄉村地區,通過修建住宿、餐飲、娛樂等一體化設施,吸引市內商務遊客和會議人士前來觀光度假、娛樂休閑,為他們進行商務洽談、會議培訓等提供理想之地。 以濟南市城郊柳埠鎮湧泉山莊為例,該山莊環境優雅清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其便利。它東鄰風景名勝四門塔,背靠青山綠水,四季陽光沐浴。山莊因為有一天然地下泉水長年不枯而得名。湧泉山莊功能完善、設備齊全,是集餐飲、娛樂、學術交流、商務洽談等為一體的綜合旅遊地,其內部裝修極為考究,既有現代建築風格,又能體現出民族典雅之風。山莊設有客房30餘套,其中,包括商務套房、標准客房、單人間;餐飲部設有零點大廳一個,可同時容納200餘人就餐;還設有大中小會議室3個,可供舉辦大型會議、學術交流、婚宴等。 [1] [2] [] [] (三)全面開展體驗參與型鄉村旅遊 1.體驗農園 體驗農園是通過建設一些親情農園、度假農場等場所,讓遊客與家人一起度過一段鄉村生活,從中體會休閑和放鬆,體驗農業勞動的艱辛和喜悅,之後還可以回來收獲自己和家人們一起勞動的果實。體驗農園提供了遊客與村民交流的機會,使遊客充分體驗農家生活的樂趣和鄉村居民的熱情,因此,這種旅遊產品非常適合家庭旅遊、都市白領和青少年以及中遠程文化旅遊者。體驗農園可以開發的活動項目有:農田耕作、花草栽植、農田灌溉、牛羊放牧、農產品收摘與加工等,這樣就可以讓遊客充分參與和體驗勞動過程,深入鄉村生活,感受勞動之美,豐富旅遊經歷。 以歷城區西營鎮為例,該鎮位於濟南市南部山區,群山環抱,山青水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該鎮還與濟南市三大旅遊熱點相鄰,並且交通方便,省道327線、港西公路貫穿境內。當地以盛產蘋果、板栗、核桃、杏、柿子等各類干鮮果品著稱,全鎮果園面積達到7.2萬畝,年產量2 000萬斤,形成了濟南南部山區大型果品生產基地。該鎮今後就可以利用現有的水果種植資源,在主要交通道路兩側培育幾個體驗型水果採摘園,開發果品採摘、果樹認養等項目。 2.民俗生活體驗游 濟南市城郊民俗文化內容豐富,諸如生產民俗、生活民俗、社會民俗、信仰民俗、游藝民俗等都獨具特色,這為濟南市民體驗鄉村民俗風情、了解民俗文化、實現精神交流提供了機會。可以結合民俗手工藝品開發製作、民俗節慶活動、民俗主題游樂園建設等,深入開發濟南市城郊民俗生活體驗旅遊。 以濟南市城郊九頂塔民族風情園為例,該園集民族文化、民俗風情、民居建築、民間藝術於一體,每天還舉行苗族「上刀山下火海」、佤族「甩發舞」等大型少數民族歌舞演出。遊客可以身著民族服裝,與少數民族演員一起載歌載舞,歡慶「火把節」、「潑水節」等少數民族節日,也可以參加少數民族婚俗表演,親自感受吊橋、溜索、攀岩、鞦韆等饒有興趣的娛樂項目,並可以在民族村品嘗各少數民族的風味小吃,購買各地多姿多彩的民族工藝品。 3.森林徒步探險游 濟南市城郊南部山區隸屬於泰山余脈,區內植被茂密、溝壑縱橫、水系發達、泉水眾多,葯鄉國家森林公園、蟠龍山森林公園、臘山森林公園等亦在區內。可以在這些森林公園內,設計開發森林徒步探險旅遊。遊客深入神秘的自然空間進行探險獵奇,可以暫時遠離喧囂的都市,這也是遊客實現自我價值的很好的旅遊方式。當然在開發此種旅遊產品時,要做好旅遊線路的策劃、鄉村大本營的建設等,以便充分保障遊客的安全。 (四)大力發展教育型鄉村旅遊 1.鄉村生態科考游 發展鄉村生態科考旅遊,能夠增加遊客對鄉村生態的基本認識,讓他們不再是被動的旅遊,而是通過更為積極的游覽學習,來進一步了解自然,培養對大自然的感情。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利用濟南市城郊原有的鄉村生態旅遊資源,發展地質科考游、森林科普游、觀鳥旅遊等旅遊活動。 2.農業科技展示旅遊 濟南市城郊鄉村地區已經建立起許多農業科技示範項目,諸如章丘市垛庄鎮林果科技示範園、章丘市水寨鎮生態科技示範園、平陰縣玫瑰科技示範園、濟陽縣太平鎮設施瓜果科技示範園等。在今後的項目建設中,應逐漸增加其旅遊功能,提高旅遊吸引力和科普教育功能。可以將傳統手工勞作與高科技的農業科技展示結合起來,在充分展示現代農業的發展成果的同時,營造自然純朴的傳統農業景觀和濃厚的鄉土氣息,從而使旅遊者在兩者的對比中對先進的現代農業科技產生自豪感。 (五)引導發展鄉村古鎮文化旅遊 濟南市城郊地區仍遺留有歷史久遠的鄉村古鎮,其中以歷城區仲宮老街為代表。仲宮老街位於仲宮鎮政府以西500多米處,老街古稱終軍寨,呈封閉狀態,南北兩端有城樓式建築。街上有多條通向東西方的窄短胡同,整條老街蜿蜒崎嶇,南北兩端閣樓旁挖有十多米見方的大水塘,形似巨龍戲水,為理想的風水寶地。古代曾在此設驛站,南北驛道貫穿其間,既為官府傳遞公文,又為商賈提供販運貨物之便利,因此,早在唐代便逐漸形成街道,開展集市貿易。老街有多處名勝古跡,如南北閣樓、清真寺、漢白玉終軍像、古代民居、老街石板路等,有的尚保存完好。可以在充分保護老街古跡的同時,利用古老而傳統的民舍,開展住宿農家、領略古鎮風貌、理解古鎮文化內涵的古鎮文化體驗旅遊。可以組織遊客進行農家訪問,到農家做客,與純朴熱情的村民交流,體驗古鎮居民質朴的生活方式。 (六)廣泛開展購物型鄉村旅遊 濟南市城郊鄉村地區蘊涵著豐富的物產資源,很多地方特產經過加工、包裝後,就可以成為深受遊客喜愛的旅遊商品,這為開展購物型鄉村旅遊提供了物質基礎。通過研究旅遊者的興趣、愛好,進而開發出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旅遊紀念品、旅遊日用品、土特產品、特色食品等,供遊客參與購買活動,可以豐富遊客的鄉村旅遊經歷。 濟南市城郊在發展購物型鄉村旅遊時,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開發鄉村旅遊商品:(1)土特產品系列,包括各地盛產的特色水果、海鮮、農作物等,如歷城紅玉杏、平陰玫瑰、章丘大蔥、龍山小米、明水香稻、明水白蓮藕、福牌阿膠、靈岩綠茶等;(2)旅遊紀念品系列,包括特色工藝品、印刷與出版物、鄉村景點紀念品、民族風情紀念品、生產工具紀念品等種類,如魯綉、長清木魚石、黑陶、魯綉、絹花、麵塑等;(3)特色食品系列。由於不同鄉村地區自然環境各異,從而形成不同的飲食習慣和食品系列,這些地方特色食品對外來旅遊者具有很大吸引力,可以開發設計成地方特色旅遊商品進行銷售。如濟南的糖酥煎餅、盤絲餅、酥鍋、饊子、油旋等。這些鄉村旅遊商品可以擺設在水果採摘園、鄉村工藝作坊、鄉村集市等地方,這樣可以方便遊客隨時購買,並爭取讓遊客親自參與製作某些旅遊工藝品等。開展鄉村旅遊購物活動,既做到了就地取材,變廢為寶,又突出了鄉村體驗旅遊的參與性;既能提高鄉村旅遊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流通成本,又為遊客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七)在有條件的鄉村地區重點開發綜合型鄉村旅遊 綜合型鄉村旅遊就是將各類鄉村旅遊產品集中於一體進行開發,使其具有觀光游覽、商務會議、體驗參與、科普教育、旅遊購物等功能,從而全方位滿足旅遊者的需求。 以濟南市城郊歷城區柳埠鎮龍門山莊為例,該山莊已初步建立起集農家休閑、旅遊觀光、採摘垂釣、餐飲娛樂、避暑度假等為一體的鄉村旅遊產品體系。山莊內有一片杏林,色澤鮮亮的杏子可供遊客隨手採摘品嘗;樹下菜園中有黃瓜、茄子、西紅柿等蔬菜,遊人可以任意採摘,也可以在田間勞動,嘗試勞動的樂趣。遊客還能在路邊的吊床上休息,在竹林中納涼,可以喝山泉水浸泡的香茶,可以吃農家的媳婦宴等。遊客返回時,還可以購買當地無污染、無公害的山雞蛋、山河魚、薄荷芽、灰灰菜、花椒芽等土特產品。 網上案例,僅供借鑒。
㈦ 烏鎮是如何成為中國古鎮旅遊營銷發展的奇跡
從1999年尚未開發的衰敗古鎮,到21世紀初成為享譽國內外風情旅遊古鎮,並被聯合國專家考察小組譽為「烏鎮模式」。烏鎮用幾年的時間創造了中國旅遊的奇跡。
烏鎮開發的模式經驗有典型意義,它在管線地埋、河道清淤、修舊如故、控制過度商業化等方面的成就,一直以來都是全國古鎮保護開發中首創或成功運作的典範。烏鎮在開發中堅持「歷史遺產保護和再利用」,具體實施了遺跡保護工程、文化保護工程 、環境保護工程等「三大工程」,令烏鎮充分再現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水鄉古鎮風貌,由此形成一個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休閑觀光區。
此外烏鎮更在不斷完善和充實景區品牌文化內涵上進行創意突破,除向世人展示烏鎮特有的民居水閣、老宅深巷、船拳皮影和民間作坊以外,還深層次地挖掘了民間傳統文化,把許多鮮為人知的民間節俗、壽俗、禮俗、婚俗、衣俗等和豐富多彩的「蠶文化」推向旅遊前沿,讓茅盾筆下的「老通寶家鄉風情」走出千百年塵封的古鎮。烏鎮還舉辦了「第五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儀式」;連續兩年舉行了民俗風情濃郁的「烏鎮香市」,從而獲得了媒體及遊客的極大關注。
在2004年到2005年,周邊各古鎮在門票價格提升上大做文章的時候,烏鎮卻將更多精力來培養客源市場,因此後來居上,成功超越周庄。
在營銷傳播上烏鎮更是加大了投入,聘請影視明星劉若英做形象代言人,以「一樣的古鎮,不一樣的烏鎮」為訴求,在傳播上與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取得了突破性成功。
諾獅李也認為,烏鎮的成功主要在於兩點:一是順應旅遊發展趨勢,在其他古鎮著眼於「門票經濟」發展的同時,烏鎮立足於「區域經濟」發展的目標,並進行客源地市場的精耕細作,抓住了旅遊發展的先機。二是在於傳播上的借勢突圍,以邀請當紅明星做代言的形式,借勢當紅明星的人氣,在極大程度上提升了烏鎮的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