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基本的定價策略分為哪幾類
企業基本的定價策略有一下幾種:取脂定價策略、銷售時間差定價策略、 尾數定價又稱零頭定價、聲望性定價策略、招徠定價又稱特價商品定價、折扣營銷定價策略、固定利潤率定價策略和差別定價策略等。具體到某個企業的某個產品採用什麼樣的定價策略比較好,則要根據企業產品、相關產品、競爭對手採用的策略、企業目標等方面的情況,綜合分析。從而制訂相應的定價策略。你可以聯系我,具體的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企業都要為自己生產經營的商品制定適當的價格。價格的重要性在於: (一)價格影響著顧客的購買行為 (二)價格影響著競爭者的營銷行為 (三)價格影響著企業及其產品的市場形象 (四)價格制約著市場營銷組合中其他因素的安排 (五)價格制約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然而,價格是市場營銷組合因素中一個十分敏感而又難以控制的因素。價格的這種特點,既與價格的多方面影響有關,同時又與影響定價的因素較為復雜有關。那麼如何對商品定價呢?如何定價才能促進組織的發展呢?定怎樣的價才能實現組織的最終目標呢?這就牽涉到組織的定價策略問題了。 所謂定價策略,是指企業根據市場中不同變化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程度採用不同的定價方法,制定出適合市場變化的商品價格,進而實現定價目標的企業營銷戰術。可是,組織又應採取怎樣的定價策略呢?以下便是幾種常用的實用的有效的定價策略。 取脂定價策略,又稱撇油定價策略,是針對新產品的定價策略,指企業在產品壽命周期的投入期或成長期,利用消費者的求新、求奇心理,抓住激烈競爭尚未出現的有利時機,有目的地將價格定得很高,以便在短期內獲取盡可能多的利潤,盡快地收回投資的一種定價策略。其名稱來自從鮮奶中撇取乳脂,含有提取精華之意。採用這種策略應具備以下條件: (1)新產品有足夠的購買者而且願意接受較高的價格。 (2)新產品仿製困難使得競爭者難以迅速進入市場。 (3)新產品與同類產品、替代產品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和不可替代的功能。 (4)新產品採取高價策略獲得的利潤足以補償因高價造成需求減少所帶來的損失。 在此策略中降價可以提高在一段時間內在市場上佔主導的公司商品的銷售額,但對於市場較小的公司和商店用此招會虧損的,抬價更不可能,降價幅度太大,會產生顧客對商品質量的懷疑 銷售時間差定價策略:即企業對於不同季節、不同時期甚至不同鍾點的產品或服務也分別制定不同的價格。銷售時間差定價策略,可以沒有積貨的損失,也有增加銷售額的好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尾數定價又稱零頭定價,是指企業針對的是消費者的求廉心理,在商品定價時有意定一個與整數有一定差額的價格。這是一種具有強烈刺激作用的心理定價策略,這種定價方法多適用於中低檔商品。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價格尾數的微小差別,能夠明顯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一般認為,伍元以下的商品,末位數為9最受歡迎;五元以上的商品末位數為95效果最佳;百元以上的商品,末位數為98、99最為暢銷。尾數定價法會給消費者一種經過精確計算的、最低價格的心理感覺;有時也可以給消費者一種是原價打了折扣,商品便宜的感覺;同時,顧客在等候找零期間,也可能會發現和選購其他商品。 消費者一般都有求名望的心理,聲望定價就是利用商店或商品在消費者中的良好聲望,根據這種心理行為,企業將商品制訂比市場同類商品價高的價格,即為聲望性定價策略。 它能有效地消除購買心理障礙,使顧客對商品或零售商形成信任感和安全感,顧客也從中得到榮譽感。 聲望定價往往採用整數定價方式,其高昂的價格能使顧客產生"一分價格一分貨」的感覺,從而在購買過程中得到精神的享受,達到良好效果。 用聲望性定價策略必須慎重,一般商店、一般商品若濫用此法,弄不好便會失去市場。有良好聲望的商店用的方法,利潤會來的更快,更高。 招徠定價又稱特價商品定價,是一種有意將少數商品降價以招徠吸引顧客的定價方式。商品的價格定的低於市價,一般都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這是適合消費者"廉"心理的。 折扣營銷定價策略是通過減少一部分價格以爭取顧客的策略,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用折讓手法定價就是用降低定價或打折扣等方式來爭取顧客購貨的一種售貨方式。 固定利潤率定價策略:就是計算出產品的成本,然後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潤,從而確定產品的價格。這是被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 差別定價策略:經濟學提出的三個基本條件,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使用各種方法造成產品的差別化,力爭避免赤裸裸的差別定價。常見的做法有以下幾種: (1)通過增加產品附加服務的含量來使產品差別化。營銷學意義上的商品通常包含著一定的服務,這些附加服務可以使核心產品更具個性化,同時,服務含量的增加還可以有效地防止套利。 (2)同批量訂制的產品策略相結合。訂制弱化了產品間的可比性,並且可以強化企業價格制定者的地位。 (3)採用捆綁定價的做法,捆綁定價是一種極其有效的二級差別定價方法,捆綁同時還有創造新產品的功能,可以弱化產品間的可比性,在深度銷售方面也能發揮積極作用。 (4)將產品分為不同的版本。 當然,為有效控制風險,有時在開始大規模實施差別定價策略前還要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試驗,具體操作上不僅要象亞馬遜那樣限制進行試驗的商品的品種,而且更重要地是要限制參與試驗的顧客的人數,藉助於個性化的網路傳播手段,做到這點是不難的。 實際上,正如貝佐斯向公眾所保證過的,亞馬遜此後再也沒有作過類似的差別定價試驗,結果,依靠成本領先的平價策略,亞馬遜後來終於在2001年第四季度實現了單季度凈贏利,在2002年實現了主營業務全年贏利。 綜上所述,在網路營銷中運用差別定價策略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在選擇使用時必須慎之又慎,否則,很可能適得其反,給公司經營造成許多麻煩。在實施差別定價策略時,通過使產品差別化而避免赤裸裸的差別定價是避免失敗的一個關鍵所在。
記得採納啊
『貳』 案例分析:關於定價策略
什麼樣的產品是好產品?我覺得應該是指一個對於它的目標市場來說,性價比最合適的產品。消費者永遠會選擇他認為最好的東西。你會買500塊的衣服,但是通常不會買2000塊的或者50塊的,因為對於目前的情況來說,500塊的衣服是最好的,你並不是買不起2000塊的,也當然買得起50塊的,那麼你不買,因為對於你來說,他們都沒有500塊的衣服好。
摩托羅拉的銥星手機,在當時大哥大可以用來行凶斗毆的年代,絕對是一個巨大的突破,手機體積大大減小,通話質量明顯提高,並且時滯問題也基本解決。但是銥星公司卻最終破產。導致一個公司破產的產品能稱為好產品么,即使它的質量在各方面都有巨大突破?
但是我么也會發現消費者往往也不是都理性的。有一個關於珠寶定價的故事。一個珠寶店經營狀況不好,於是老闆最終下決心離開這個行業,並決定半價出售珠寶。他離開珠寶店的時候,留了一張紙條給經理,告訴她調整所有珠寶價格,全部價格乘以二分之一銷售。
當他再次回到店裡的時候,驚喜地發現珠寶已經賣得差不多了。經理跟他說,她雖然不理解為什麼要對滯銷的珠寶提價,但是她卻驚詫於提價後商品出售的速度驚人。老闆不解地問:「什麼提價?我的字條是讓你價格減半。」事實情況是經理錯誤理解了老闆的意思,將所有商品價格都增加了一倍。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關於定價的例子。我跟Lilly經常去超市,有時我們會買些皮蛋或者雞蛋。通常情況下,Lilly是想也不想,就買最貴的。她不會比較品牌、考慮質量、包裝等,就會想當然選擇最貴的。
一些大的超市,會選擇生活中的易耗品,比如衛生紙、洗衣粉等,制定較低價格。因為他們發現,超市的消費群很大一部分是家庭主婦,他們趨向於比較不同超市的商品價格。而他們最常比較的就是衛生紙、洗衣粉等常用的消耗品,如果她們發現一家超市這類產品比其他超市便宜,就會想當然認為這個超市所有產品都比其他家便宜。這個現象的術語我忘記了~~有朋友記得的話提醒我一下啊!
因此,定價是商品銷售一個很重要的營銷手段,通常情況下,從營銷的角度來看,定價主要有以下幾種策略:
a)成本加成定價法:在成本基礎上,加上一個利潤百分比。
b)撇脂定價法:高位定價一層層收取利潤。
c)滲透定價法:低價用於佔領市場份額。
d)競爭定價法:根據競爭強度定價。
e)消費者心理定價法:根據消費者心理狀態定價。
定價還必須跟企業經營的目標以及營銷方式相結合。通常情況下,有以下幾種選擇:
a)銷售導向型:目標是擴大銷售量。
b)利潤導向型:目標是獲得或增加企業利潤。
c)競爭導向型:價格決策目標是獲得競爭優勢。
跟營銷結合之後,有會衍生出很多具體的定價策略,比如:
a)折扣定價:現金折扣、數量折扣、交易折扣、季節折扣等。
b)心理定價:尾數或整數定價、品牌定價、習慣性定價、招徠定價等。
c)產品組合定價:以產品組合方式,從整體角度考慮定價策略。
d)歧視價格。。。
心理定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但國內企業運用的不是非常好。主要原因在於這個定價策略一定要建立在完備的調研基礎上,通過具體數字來做決策。說到這里,我就想提一個關於中西文化的差異在經濟學當中的體現。中國人往往很容易看到現象,然後描述這個現象,比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而西方人則會具體調研,他們一定要得到具體數字,經過他們的調研,發現,一個人如果有了好事,平均會告訴3.3個人,而有壞事發生的時候,平均會告訴11.1個人。對於數字的敏感,體現了西方人對於細節的追求。他們研究很多東西,都已經到了非常細微的層面。
到跨國的超市,或者國外的超市,你會發現,標注商品價格的數字,往往是5、8、0等等,很少出現4、7、1等。因為基於對消費者消費心理的研究,西方人發現,消費者對於價格的數字的反應是不同的,按照接受程度排序,依次為5、8、0、3、6、9、2、4、7、1。並且將這一發現理論化,認為帶有弧線的數字,對消費者似乎不帶刺激感,而不帶弧線的數字,如4、7、1就不是那麼容易被客戶接受了。
定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這個問題,我也對我常去的道順射箭館的定價策略做過一些分析。有機會寫出來作為一個案例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叄』 產品定價策略都有哪些
常見的六種定價策略有:折扣定價、心理定價、差別定價、地區定價、組合定價、新產品定價。
1、折扣定價是指對基本價格作出一定的讓步,直接或間接降低價格,以爭取顧客,擴大銷量。其中,直接折扣的形式有數量折扣、現金折扣、功能折扣、季節折扣,間接折扣的形式有回扣和津貼。
2、心理定價策略就是企業在制定產品價格時,運用心理學的原理,根據不同類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來制定價格,它是定價的科學和藝術的結合。
3、差別定價是指企業用兩種或多種價格銷售一個產品或一項服務,盡管價格差異並不是以成本差異為基礎得出的。
差別定價又稱「彈性定價」,是一種「以來顧客支付意願」而制定不同價格的定價法,其目的在於建立基本需求、緩和需求的波動和刺激消費。
4、所謂地區性定價戰略,就是企業要決定:對於賣給不同地區(包括當地和外地不同地區)顧客的某種產品,是分別制定不同的價格,還是制定相同的價格。
5、組合定價是處理企業各產品價格關系的策略。當一種產品屬於企業產品組合的一部分時,其定價目標是整個產品組合的利潤最大化,而非單個產品項目的利潤最大化。
常用方法包括產品線定價法、選購配件定價法、附屬品定價法、二部定價法、副產品定價法和產品捆綁定價法等。
6、新產品定價是企業定價的一個重要方面。新產品定價合理與否,不僅關繫到新產品能否順利地進入市場、佔領市場、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關繫到產品本身的命運和企業的前途。
新產品定價可採用撇脂定價法、滲透定價法和滿意定價。
『肆』 市場營銷學中的定價的基本策略是哪些
定價基本策略,是企業在特定的定價目標指導下,依據對成本、需求及競爭等狀況的研究,運用價格決策理論,對產品價格進行計算的具體方法。
定價策略主要包括成本導向、競爭導向和顧客導向等三種類型。
(一)成本導向定價法
以產品單位成本為基本依據,再加上預期利潤來確定價格的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中外企業最常用、最基本的定價方法。成本導向定價法又衍生出了總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邊際成本定價法、盈虧平衡定價法等幾種具體的定價方法。
1、總成本加成定價法。在這種定價方法下,把所有為生產某種產品而發生的耗費均計入成本的范圍,計算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合理分攤相應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標利潤率來決定價格。
2、目標收益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又稱投資收益率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的投資總額、預期銷量和投資回收期等因素來確定價格。
3、邊際成本定價法。邊際成本是指每增加或減少單位產品所引起的總成本變化量。由於邊際成本與變動成本比較接近,而變動成本的計算更容易一些,所以在定價實務中多用變動成本替代邊際成本,而將邊際成本定價法稱為變動成本定價法。
4、盈虧平衡定價法。在銷量既定的條件下,企業產品的價格必須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做到盈虧平衡、收支相抵。既定的銷量就稱為盈虧平衡點,這種制定價格的方法就稱為盈虧平衡定價法。科學地預測銷量和已知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是盈虧平衡定價的前提。
(二)競爭導向定價法
在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上,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這種定價方法就是通常所說的競爭導向定價法。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
1、隨行就市定價法。在壟斷競爭和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條件下,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憑借自己的實力而在市場上取得絕對的優勢,為了避免競爭特別是價格競爭帶來的損失,大多數企業都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即將本企業某產品價格保持在市場平均價格水平上,利用這樣的價格來獲得平均報酬。此外,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企業就不必去全面了解消費者對不同價差的反應,也不會引起價格波動。
2、產品差別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是指企業通過不同營銷努力,使同種同質的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不同的產品形象,進而根據自身特點,選取低於或高於競爭者的價格作為本企業產品價格。因此,產品差別定價法是一種進攻性的定價方法。
3、密封投標定價法。在國內外,許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設備和建築工程項目的買賣和承包、以及出售小型企業等,往往採用發包人招標、承包人投標的方式來選擇承包者,確定最終承包價格。一般來說,招標方只有一個,處於相對壟斷地位,而投標方有多個,處於相互競爭地位。標的物的價格由參與投標的各個企業在相互獨立的條件下來確定。在買方招標的所有投標者中,報價最低的投標者通常中標,它的報價就是承包價格。這樣一種競爭性的定價方法就稱密封投標定價法。
(三)顧客導向定價法
現代市場營銷觀念要求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必須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並在產品、價格、分銷和促銷等方面予以充分體現。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方法叫做顧客導向定價法,又稱「市場導向定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主要包括理解價值定價法、需求差異定價法和逆向定價法。
1、理解價值定價法。所謂「理解價值」,是指消費者對某種商品價值的主觀評判。理解價值定價法是指企業以消費者對商品價值的理解度為定價依據,運用各種營銷策略和手段,影響消費者對商品價值的認知,形成對企業有利的價值觀念,再根據商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來制定價格。
2、需求差異定價法。所謂需求差異定價法,是指產品價格的確定以需求為依據,首先強調適應消費者需求的不同特性,而將成本補償放在次要的地位。這種定價方法,對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場上制訂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價格,或使不同商品價格之間的差額大於其成本之間的差額。其好處是可以使企業定價最大限度地符合市場需求,促進商品銷售,有利於企業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
3、逆向定價法。這種定價方法主要不是考慮產品成本,而重點考慮需求狀況。依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最終銷售價格,逆向推算出中間商的批發價和生產企業的出廠價格。逆向定價法的特點是:價格能反映市場需求情況,有利於加強與中間商的良好關系,保證中間商的正常利潤,使產品迅速向市場滲透,並可根據市場供求情況及時調整,定價比較靈活。
『伍』 企業營銷中的定價策略研究
才10分就要論文啊?起碼100分啊!算了,看你沒多少分給你個吧:
消費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的心理現象和行為規律。消費心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在日常購買行為中的心理活動規律及個性心理特徵.消費心理學是消費經濟學的組成部分。研究消費心理,對於消費者,可提高消費效益;對於經營者,可提高經營效益。
消費心理是影響消費者實施消費行為的眾多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
不是所有的消費心理都能轉化為消費行為的;
也不是所有的消費行為都是由消費心理引發的。
產生什麼慾望,是個人問題,可以用消費心理學的方法研究;如為什麼或怎樣產生對異性的需求;
滿足慾望的6W(何時、何地、何手段等)2H(何代價等)如何選擇,則是消費行為學問題,要用以文化人類學為基礎的「消費行為學」來研究。如,是通過搶婚、還是上帝安排、還是父母之命、還是自由戀愛來滿足對異性的需求;
「消費行為學」認為,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的因素有:
文化因素(文化、亞文化、社會階層);
社會因素(相關群體、家庭、角色與地位);
個人因素(年齡、生命周期段、職業、經濟環境、生活方式、個性、自我概念);
心理因素(動機、認知、學習、信念、態度)。
消費心理僅僅是影響消費者實施消費行為的一部分因素,而不是全部。
二者的分別,不是可有可無的;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營銷史上的多數企業的勝敗得失,促銷活動方案或策劃者本人的優劣判斷,往往都是以二者的區別為起點的。
端正促銷目的:消費行為VS消費心理
應該是定價策略吧
以下是我在網上找的 比自己說的好 就引用了 還有案例
定價策略是指企業根據市場中不同變化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程度採用不同的定價方法,制定出適合市場變化的商品價格,進而實現定價目標的企業營銷戰術。
(一)新產品定價策略
新產品的定價是營銷策略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它關繫到新產品能否順利地進入市場,能否站穩腳跟,能否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目前,國內外關於新產品的定價策略,主要有三種,即取脂定價策略、滲透定價策略和滿意定價策略。
1、取脂價策略
取脂定價策略,又稱撇油定價策略,是指企業在產品壽命周期的投入期或成長期,利用消費者的求新、求奇心理,抓住激烈競爭尚未出現的有利時機,有目的地將價格定得很高,以便在短期內獲取盡可能多的利潤,盡快地收回投資的一種定價策略。其名稱來自從鮮奶中撇取乳脂,含有提取精華之意。
案例1:
柯達如何走進日本
柯達公司生產的彩色膠片在70年代初突然宣布降價,立刻吸引了眾多的消費者,擠垮了其它國家的同行企業,柯達公司甚至壟斷了彩色膠片市場的90%。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膠片市場被富士所壟斷,富士膠片壓倒了柯達膠片。對此,柯達公司進行了細心的研究,發現日本人對商品普遍存在重質而不重價的傾向,於是制定高價政策打響牌子,保護名譽,進而實施與富士競爭的策略。他們在日本發展了貿易合資企業,專門以高出富士l/2的價格推銷柯達膠片。經過5年的努力和競爭,柯達終於被日本人接受,走進了日本市場,並成為與富士平起平坐的企業,銷售額也直線上升。
2、滲透定價策略
滲透定價策略,又稱薄利多銷策略,是指企業在產品上市初期,利用消費者求廉的消費心理,有意將價格定得很低,使新產品以物美價廉的形象,吸引顧客,佔領市場,以謀取遠期的穩定利潤。
3、滿意價格策略
滿意價格策略,又稱平價銷售策略,是介於取脂定價和滲透定價之間的一種定價策略。由於取脂定價法定價過高,對消費者不利,既容易引起競爭,又可能遇到消費者拒絕,具有一定風險;滲透定價法定價過低,對消費者有利,對企業最初收入不利,資金的回收期也較長,若企業實力不強,將很難承受。而滿意價格策略採取適中價格,基本上能夠做到供求雙方都比較滿意。
(二)差別定價策略
所謂差別定價,也叫價格歧視,就是企業按照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反映成本費用的比例差異的價格銷售某種產品或勞務。差別定價有四種形式:
1、顧客差別定價
即企業按照不同的價格把同一種產品或勞務賣給不同的顧客。例如,某汽車經銷商按照價目標價格把某種型號汽車賣給顧客A,同時按照較低價格把同一種型號汽車賣給顧客B。這種價格歧視表明,顧客的需求強度和商品知識有所不同。
2、產品形式差別定價
即企業對不同型號或形式的產品分別制定不同的價格,但是,不同型號或型式產品的價格之間的差額和成本費用之間的差額並不成比例。
3、產品部位差別定價
即企業對於處在不同位置的產品或服務分別制定不同的價格,即使這些產品或服務的成本費用沒有任何差異。
例如劇院,雖然不同座位的成本費用都一樣,但是不同座位的票價有所不同,這是因為人們對劇院的不同座位的偏好有所不同。
4、銷售時間差別定價
即企業對於不同季節、不同時期甚至不同鍾點的產品或服務也分別制定不同的價格。
案例1:
蒙瑪公司在義大利以無積壓商品而聞名,其秘訣之一就是對時裝分多段定價。它規定新時裝上市,以3天為一輪,凡一套時裝以定價賣出,每隔一輪按原價削10%,以此類推,那麼到10輪(一個月)之後,蒙瑪公司的時裝價就削到了只剩35%左右的成本價了。這時的時裝,蒙瑪公司就以成本價售出。因為時裝上市還僅一個月,價格已跌到1/3,誰還不來買?所以一賣即空。蒙瑪公司最後結算,賺
『陸』 折扣定價策略有哪些
企業為了回報顧客的某些購買行為,常常會採用折扣形式給消費者讓利。也就是說,企業會對其基本價格進行調整,這些價格調整被稱為折扣或折讓。
1.現金折扣策略
現金折扣是對及時付清賬款的消費者的一種價格折扣。現金折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改善現金周轉情況,減少欠款及壞賬損失。
2.數量折扣策略
數量折扣是指企業對大量購買的顧客所給予的一種折扣。一般情況下顧客購買數量越大,企業給予的折扣也就越大。數量折扣又分累計數量折扣與非累計數量折扣兩種。
累計數量折扣是指顧客在規定的一定時期內,購買商品達到一定數量或一定金額時,企業按照總量大小分別給予不同的折扣;非累計折扣是指規定顧客一次性購買某種商品達到一定數量或一定金額時,企業給予相應的折扣優惠。
3.交易折扣策略
交易折扣策略,又稱商業折扣或功能折扣,是企業根據各類中間商在市場營銷中擔負的不同功能所給予的不同折扣。企業採取該策略的目的,是為了擴大再生產,爭取更多的利潤,或是為了佔領更廣泛的市場,利用中間商努力推銷產品。
交易折扣的多少,隨行業與產品的不同而不同。相同的行業與產品,要視中間商所承擔商業責任的多少而定。如果中間商提供運輸、促銷、資金融通等功能,對其折扣就較多;否則,折扣將隨功能的減少而減少。一般而言,給予批發商的折扣較大,給予零售商的折扣較小。
4.季節折扣策略
季節折扣是企業向某些購買非時令商品或服務的消費者所提供的一種折扣。企業採用季節折扣,可以加快產品流通和資金周轉,減輕庫存費用,減少時間風險。
5.折讓策略折讓,又叫津貼或補貼,是企業對作出額外貢獻者的一種價格補償。折讓在實踐中有推廣折讓、免費服務折讓和特約優惠折讓三種形式。
『柒』 網路營銷中常用的價格策略
價格策略主要有:
折扣
免運費
滿額減
優惠券
當然有時候也會用到產品策略,如買一送一,送小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