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文化差異對市場營銷組合策略的影響
我們知道,市場營銷最終是基於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消費者之所以要購買消費內是因為想獲得價值,價值可分容為物質的價值與精神的文化價值,物質價值是消費者最初級的價值,就如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倫基礎需求一般,而精神文化價值是馬斯洛高級需求,任何行業產品消費其實都從基礎需求向高級需求進化發展的,所以,可以想像到文化對於消費的影響力。
好,基於這個原理,再來回答你的問題,文化是一個很復雜的東西,人類各種樣式的東西都可以稱為文化,但由於地理、生態、人文等各方面不同,造成人類文化差異,價值觀認同千差萬別,而市場營銷組合策略的提出,必須要實現消費者的價值為前提,當消費者價值觀千差萬別時,那麼市場營銷組合策略也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但必須堅持一點,必須要基於行業、競爭者、消費者、企業自身資源,形成品牌定位,從定位出來實現最終品牌價值。望採納!!!
『貳』 跨文化營銷策略應考慮哪些因素
1)開展跨文化培訓。對於國際營銷人員進行跨文化培訓,是防止和解決文化沖突的有效途徑,跨文化培訓可以加強人們對不同文化環境的反應和適應能力,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群之間的溝通和理解。通過提高營銷人員對文化的認識和敏感度以及語言溝通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企業在進行跨文化營銷中可能出現的溝通不良,提高市場調研質量,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由於文化差異帶來的企業內部摩擦。
2)根據文化差異設計企業產品。文化對人的影響最終是通過行為流露出來的,這就是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往往是通過購買行為的差異表現出其所屬的文化群體。因此,在進行國際市場營銷時,一定要把他們所屬文化的特性設計到產品中去以適應他們的文化個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費者可能審美觀念完全不同,由此產生的需求也會大不相同,如果企業本著一致的原則來設計產品,那麼很可能在某國極為暢銷的一產品出口到另一國去就變得無人問津,所以個性化的產品設計在跨文化營銷中是極為重要的。只有充分滿足目標市場的消費者需求,才能使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3)本地化策略。在進行跨文化營銷時,企業除派遣本國營銷人員之外,還可僱用大批的當地職員,這些雇員比本國營銷人員更為熟悉當地的風俗習慣、市場動態以及政府方面的各項法規,而且和當地的消費者容易達成共識,這無疑為跨國企業在當地拓展市場、站穩腳跟提供了巨大便利。除此之外,企業還可以和當地的市場調研機構、廣告代理商等合作開發市場,以彌補由文化差異給企業帶來的劣勢。
4)促進異國的文化變遷。文化變遷策略是指利用母國強大的文化優勢,抓住開發國文化變遷的時機,使開發國文化順應自身的需要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營造新的營銷環境,創造出新的消費需求。從可口可樂、麥當勞、必勝客這些美國企業對中國快餐市場的沖擊,我們就可以看到文化變遷力量之巨大。但是由於文化差異的長期性,這一過程並不容易實現,這需要跨國企業長期堅持不懈的營銷,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異國消費者購買觀念的轉變。同時,文化變遷策略也只能在文化相對開放性比較大、包容性較強的文化環境中才能得以實現。
『叄』 文化因素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
只有認真研究和分析各文化要素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營銷...
二、文化因素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
傳統觀念認為,市場營銷是一...
『肆』 國際市場營銷中的文化因素及如何實現跨文化營銷
一、在國際市場營銷中,我國企業應考慮的文化環境因素主要有
1價值觀——價值觀念是一種信仰,它闡明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或說一種總的偏愛。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在價值觀念上常常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價值觀包含個人主義強度指數(IDV)、權利距離指數(PDI)和風險規避指數(UAI).如在美國,美國人的風險規避指數較我國國民要低,也就是說美國人更喜歡冒險和挑戰。
2社會禮儀、儀式——在不同的國家內,會有一些不同的風俗習慣,這也是社會禮儀、儀式的一方面。風俗習慣是人類社會代代相傳的思想和行為規范,也是消費者的一種消費形式。禁忌是風俗習慣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成功的營銷活動總是與對目標市場的消費者風俗習慣的了解、分析、研究相聯系的。例如,不同國家的商人有不同的商業習慣和禮節,談判的風格和禮節也各不相同。比如,美國人喜歡邊吃邊談,所以與美國人談生意多在餐桌上,德國人很注意體面,注意形式,但比較缺乏靈活性。在日本和新加坡,商業名片是通向商業交易的頭等重要的人場券。遞交名片時,應雙手呈上,微微鞠躬,並懷著感激的樣子欣賞一番。只有懂得了這些,才能帶來商業交往上的方便。
3文化符號——文化符號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語言,語言是思想、文化和信息交流的工具,要進入國際市場,就必須了解各國的語言文字,並掌握它,這對於溝通思想、掌握市場信息、做好產品介紹和廣告宣傳工作,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國一些出口商品的主要顧客是散布於世界各國的華僑和華裔人士,因此商標標簽上的文字應該避免使用簡體字和拼音文字,否則顧客看不懂。此外,還應注意語言文字的翻譯問題。翻譯實際上是兩種文化的交流,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現錯誤。例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生產的「Nova」牌汽車,在美國很暢銷,但是銷往拉丁美洲卻無人問津,原因是拉美許多國家都講西班牙語。而「Nova」一詞在西班牙語中譯為「不動」,試想一下,誰願意買「不動」牌汽車呢?相反,「Benz」和「BMW」這兩個汽車品牌在翻譯成中文時卻翻譯得恰到好處
『伍』 急求國際市場營銷學的題目,一個是說明進入國際市場的原因,利益和風險。一個是文化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
1.進入國際市場的原因無非就是「市場開拓」,找尋本企業競爭力更強的國際市場;回
利益點就在於,答進軍國際市場有更多的市場需求和更相對薄弱的競爭環境,導致企業感覺有利可 圖;
風險是在於是否能根據不同的宏觀微觀環境做出相應的本土化戰略及策略調整。
2.文化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這個也是企業將面臨的一大重要風險要素:即企業的產品定位和經營模式是否能成功的根據當地不同的政治、文化、經濟規則做出調整,是否能修改完善成優質的本土化產品和模式,對企業來說就是一大考驗;
『陸』 為什麼國際營銷中要考慮文化影響
企業在進行國際營銷活動時,必須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國家商人的經商習俗,做到入境問俗,入鄉隨俗,否則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國際營銷者在設計產品、包裝時,要注意各地審美觀念和價值觀念的差異性,不可把本國消費者的審美偏好和價值觀念強加給目標市場國的消費者,以造成營銷障礙。
在國際營銷中,在確定產品包裝色彩時,一定要注意它是否在目標市場國代表了不好的意義,是否符合當地消費者的審美觀念。另外,在設計產品時也要注意是否適應當地消費者的價值觀念,否則就有可能造成產品的滯銷。
例如在一些發達國家,人們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快,所以方便食品如速溶咖啡、快餐、一分鍾米飯很受歡迎,但在經濟不發達、不怎麼重視時間的國家如有些拉美國家,方便食品就不受歡迎。那裡的家庭主婦寧願買咖啡豆也不願意買速溶咖啡,因為在她們眼中,買速溶咖啡是懶惰的表現。
(6)文化因素對國際市場營銷策略的影響擴展閱讀
物質文化質量的高低和完善程度直接影響了國際營銷的方式、規模,如運輸、能源、溝通媒體包括廣告促銷策略、商業設施包括分銷渠道選擇等。國際營銷者在把握東道國的物質文化時,要注意到各國不同的物質文化水平直接影響購買者對其所需產品的質量、品種、使用特點及其生產、銷售方式的要求。
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社會發生變化的,文化變化的過程中總是文化借鑒和文化融合的現象,從總體來看,文化變化總是向著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方向變化。文化變化有時為企業從事國際市場營銷帶來機會,有時卻造成企業國際營銷的威脅。
『柒』 在國際營銷過程中,文化因素有何影響
社會文化的影響深遠而廣泛,在國際營銷活動中尤其如此.國際營銷是跨國界,跨文化的活動,不同國家文化差異對其影響很大:在本國市場上成功的營銷策略在他過異文化中可能行不通,甚至招來厭惡,抵制;在本國文化中屬於表層文化的因素,在他文化中可能是必須嚴肅對待的"禁區"……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營銷者仔細分析,並在充分尊重他文化的基礎上,有創新的實現跨文化營銷目標.那些有民族特色,又不對他文化構成厲害沖突的營銷努力往往會受到歡迎.
『捌』 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什麼,其如何影響國際市場營銷
在國際市場營銷中,文化環境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對於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如下。
1.語言
據語言學家聲稱,目前世界上起碼有3000多種語言。其實,每種語言就是某種文化的代表,以此類推,當今世界亦有3000多種文化。語言文化的這種多樣性就給國際市場營銷工作帶來了更大的困難。目前最流行的語言有英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企業進行跨國界經營活動,必須與外國的政府、顧客、中間商、雇員等各方面進行溝通,了解顧客的需求,向顧客介紹企業及產品,說服顧客購買,稍有不慎就可能犯錯誤。
2.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不可低估。因為宗教信仰與社會價值觀念的形成密切相關,對人們的生活習慣、生活態度、需求偏好及購物方式等都有重要影響。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宗教已經滲透到個人、家庭、社會群體的各個方面,甚至對某種食物、衣物的接受,對於某種消費行為的認可,都會受到宗教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決定了產品促銷的成敗與否。比如,在一些國家如果廣告過多的涉及到人體表演,就被認為是不道德的,這種產品自然也會被拒之門外。
3.價值觀念
價值觀念是一種信仰,它闡明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或說一種總的偏愛。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在價值觀念上常常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在時間觀上,美國人崇尚「時間就是金錢」,「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推到明天」,因而他們談生意的安排得緊,常常是一見面就談,而且是今天來,明天走。然而這在阿拉伯國家卻可能視為傲慢無禮、不尊重人,他們喜歡慢慢來,掌握世界各國的時間觀念有利於國際市場營銷決策的制定,把時間觀念和辦事效率結合在一起。美學觀念是一種文化中的審美觀。世界各國在美學觀念上有很大的差異。如在產品的款式,顏色等方面,西方的一些國家,新奇、獨特、表現個性為他們的審美觀,東方人講究端莊、典雅。企業在國際市場營銷過程中,尤其在產品設計、製作、包裝決策等方面應准確理解和把握各國的美學觀。
4.家庭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國外家庭對國際市場營銷具有重要作用,很多產品都是以家庭為單位購買的。在富裕的工業國家,一般流行「nuclear family」(小家庭),只包括父母和子女的家庭;在最窮的國家,則是「extended family」(大家庭),如數代同堂的家庭。如現在,美國離婚率很高,而且美國人普遍晚婚,婦女婚後要參加工作的人數也在增加,這就關繫到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對家庭購買決策起到何種作用。因此,企業在進行跨國經營時,應根據國外家庭的狀況,適當地調整營銷策略。
5.社會階層
等級和社會階層一般代表非倫理性社會群體,雖然劃分的基礎不同,但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上是一樣的,即它形成一些market segment(子市場)。確定社會階層有很多標准,一般包括教育、收入和職業。在國際市場營銷中,應根據不同社會階層有差異地進行產品定位和市場定位。總之,我國企業要針對性研究目標市場國家的文化環境,從而採取不同的國際市場營銷策略,迎接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
『玖』 哪些社會文化因素影響企業營銷
淺議文化因素對企業國際營銷活動的影響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自然會滲透到社會的每一角落。現代社會以國界為主形成不同的地域,因而國與國之間存在顯著的文化差異。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從產品出口、專利許可、控股兼並到境外設廠投資,各國的企業界正在把越來越多的精力和財力投向國際市場。如何在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取勝和發展,已成為企業決策層考慮的大事。在企業國際營銷活動中,考慮東道國的文化因素差異及差異程度十分重要。國際營銷人員只有善於分析和掌握異國的文化環境,
國度、不同區域甚至不同的民族都會產生不同的審美觀念。各國消費者在審美觀念上差別很大。如綠色在中國代表生機勃然、健康和活力。所以凡代表綠色環境的商品、綠色食品都在中國大受歡迎。而在泰國、馬來西亞綠色代表著疾病和危險,是為人所忌諱的一種色彩。又如亞洲人比較喜歡傳統的具有東方古文明的美,而歐洲人卻有著保守、沉穩以及浪漫的欣賞角度。企業應根據既定市場所在地消費群體的審美觀來開發和包裝宣傳自己的產品,否則會因審美觀的差異而受到消費者抵制。我國某企業生產的高品質瓷器、餐具出口,中方設計人員考慮到向美國出口,善於分析和掌握異國的文化環境,進而了解並滿足異國顧客的不同需求,才能取得經營的成功。重視文化因素是開展國際營銷活動的一個基本准則。
『拾』 文化因素對營銷環境的影響
透視市場營銷中的文化影響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使開拓市場成為各國企業家的重要任務,但是要在激烈競爭中開拓市場並非易事。有專家得出的結論認為,市場營銷的受挫或失敗,十有八九是由於文化因素造成的。二十一世紀企業競爭的核心企業文化,二十一世紀的企業管理是文化管理。一家國際性的雜志《電子世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就「什麼是在全球市場上做生意的最大障礙?」這個問題在全球范圍內向國際營銷人員詢問,結果在所列的八
大障礙中文化差異被列在首位,其次是法律法規、價格競爭、信息、語言、交貨、外匯、時差等。
一、文化差異對營銷的影響
文化差異形成的障礙是多方面的,表現為物質文化、語言文字、審美觀、傳統習慣、宗教信仰、態度價值觀、社會組織機構的差異等方面,這使得國際營銷環境變得異常復雜。文化是社會大眾所共同具有的行為特徵,由於文化具有互感性,繼承性和學習性,它自然會滲透到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乃至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由於現代社會的文化地域分界仍較為明顯,因此文化的差異也就反映在國與國之間的差異,反映在不同地區之間差異,甚至同一地區內也會顯現出多種截然不同的傳統文化。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特色,日本人設計的產品普遍小巧、精緻、玲瓏,這是與日本特有的島國文化分不開的。義大利人被稱為世界設計大師,每年從設計促進該國產品銷售的努力中可收益近千億美元。在著名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里,最多的收藏品是來自義大利。這種才能是義大利源遠流長的文化所哺育的,是無法與之競爭的。上海家用化學品廠的一批發乳在日本銷售不佳,究其原因,在於裝發乳的瓶子是黑色的,日本人不太喜歡,但該產品在中東卻大受歡迎。綠色在中國代表生機盎然,在馬來西亞卻代表疾病和危險。非洲人習慣於罐頭裡面裝什麼,外面圖案就畫什麼。英國人出口到非洲的罐頭外面畫了三個大美人,結果一個也賣不出去。美國人談生意安排得很緊湊,常常是一見面就談,而且言明今天來,明天走,對時間抓得很緊,但這在阿拉伯國家卻可能被視為傲慢無禮,不尊重人,他們寧可慢慢來。凡此種種,一般地說,市場營銷面越廣,產品越獨特就越需要對
各種文化成分作深入研究,須對各種文化成份進行分析,並且注意它對營銷努力的影響。文化是相關聯的整體,要考慮其構成因素之間相互作用和綜合作用的結果。
二、文化的滲透性和變動性
各國各區域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反映出一個民族所特有的內在的東西,但文化並不是靜止不變的,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外部環境的變化會發生劇烈碰撞,具有滲透性和變動性。
其實任何一種現有的文化都是對以往文化的一種變革,而且隨著科技、經濟和飛速發展,國際間各種交流、信息量的增加,文化的反思、借鑒,它的變化也在加快步伐。人們常說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之間都存在著代溝,必然會感嘆文化的變化之快。可口可樂因美國軍人而快步走向世界,海灣戰爭英美聯軍進駐中東,給阿拉伯文化帶來的沖擊則更為世人所注目。伊朗有越來越多的婦女正要求露出頭發和雙手,文化的變化既給企業帶來挑戰,也帶來機遇。
美國人的文化對許多國傢具有重大的影響,但是再仔細回想一下,人們發現美國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相當大的變化。從價值取向來看,比較值得重視的是人們從普遍制度化的忠誠度轉向個人潛能的發揮與個人的滿足。這主要體現在對休閑的偏愛、享樂主義、模式導向、對安全感的需要等等方面。以往由於美國地大物博的大國胸襟,而產生對一切的追求是越大越好的傾向,房子要大,車子要大,而現在轉向「小即是美」,因而許多美國青年以駕駛日本汽車為時髦,同時對東方文化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認同感。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且是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大國,按照市場營銷學家菲利普·科特勒的說法,「需求是指對有能力的購買並且願意購買的某個產品的慾望。」對需求的實現關鍵是要有支付能力的人,中國人口基數大,購買慾望也就大,隨著中國老百姓收入的增加,購買的慾望也會變成需求。大概眾多的外資、外國品牌進入中國都是沖著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潛在市場而來的吧。因為誰擁有中國市場,誰就擁有21世紀。松下、日立、三洋、豐田、東芝、夏普等等,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產品就把中國市場攪了個七葷八素的,到了上世紀90年代,伊萊克斯、GE、惠爾浦、3M、西門子、飛利浦、IBM等一批新面孔又從天而降,大大地改變了中國人的傳統生活習慣、方式。麥當勞是消費的
文化,吃麥當勞決非吃其麵包和薯條本身,麥當勞是否真的很好吃,只有天知道。歐美人喜歡吃麥當勞情有可原,他們是游牧民族。而農耕民族,比如吃慣大米喝慣醬湯的日本人,還有拿筷子吃面條的中國人,居然也樂此不疲,用手抓薯條張嘴吃麵包。因為麥當勞改變了東方人的飲食習慣,讓亞洲人接受並迷戀於薯條與麵包,把巨量的牛肉與飲料塞進消費者的嘴裡。
當一九七九年第一批西方模特兒踏著貓步在京、津、滬的大舞台上表演以推銷她們的產品時,多少國人為此目瞪口呆,大呼不可。但不過幾年,我們的時裝模特隊也走出國門創匯去了。一九九O年北京亞運會期間需100名模特小姐,廣告一登二天內有近2000名姑娘報名參加,有軍人、學生,也有幹部和農民。而到今天此類事已是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看來前些年不太接受的事已深入民心。真不知發展下去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光景,隨著文化經濟的發展,文化變遷的速度之快是人們始料不及的。
三、在市場營銷中如何面對動態的文化
廣東一家紅木傢具廠將一批高檔紅木雕刻傢具運往西方,結果銷路不暢,大虧血本。其原因是雕龍畫鳳太多太繁,最主要的是其雕刻內容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等的作品西方人不了解,產品的工藝價值、欣賞價值在老外面前遭到抹殺。
市場營銷人員不能憑主觀直覺以自己的文化背景為參考或簡單地將此地成功的經驗移至它地來設計產品的式樣、包裝、色彩或進行促銷宣傳,等得到錯誤發生時,才恍然大悟。這就需要當地的經銷商、代理商、廣告公司的緊密配合,避免造成損失。
中國傳統哲學強調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調和,國人擅長「相結合」,也是儒家中庸所體現的東方文化特徵。只要一說中國特色那必然有「相結合」,但是「相結合」只是在原來就已存在的基礎上進行「搭配」,如果只是這樣就沒有創新。中國未來管理發展的方向可以結合東西方管理文化精粹進行融合,但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還要有所創新,在企業操作層面上,一貼葯方不會在任何一家企業中都是靈驗的,因為不同的企業文化不同。西方經濟學同我們原來的經濟學能結合嗎?西方的管理理論與我們的管理理論能結合嗎?這肯定有一些難度。人與人之間的接受能力、反應的差異都是不盡相同,同理企業與企業之間也存在著許多不同點,有一些企業原來自身發展得挺順利,後來由於去兼並合資了一些其他企業而惹得麻煩不斷,因為觀念是不可兼並的,文化是不可兼並的。去接管一個企業的最大陷阱,不是埋伏在被接管的企業中的債務,而是這一企業本身具有的傳統。既然兩個企業是在不同的環境和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可能不多,傳統的技術容易被融合,而文化和管理卻不易融合,它需要有個緩慢的過程。
由於文化是動態的,企業的管理有其一般的規律以外,還有企業個性。我國企業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結合自身的因素採取適合自身管理的方法,因地制宜地有所創新,才能給企業注入新的動力。同一家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也要根據國別、地域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對企業營銷人員來說,了解當地文化,如何將自己融入當地文化,或通過努力引導、改變當地的文化,有利於企業的發展,這樣將會給企業帶來長足發展的機會,增加企業的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