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信營銷為什麼感覺現在做起來比微博營銷做的好
微博營銷的市場在我個人看來已經差不多接近飽和,受眾有些疲勞了,但是微信營銷現在確算是新起的營銷方式,而且微信營銷是一對一,點對點的營銷,微信具有很強的互動及時性,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帶著手機,就能夠很輕松的同你的未來客戶進行很好的互動,這一點是微博做不到的,除非你天天坐在電腦跟前。
⑵ 結合實際案例,比較微博營銷和微信營銷各自的優勢和不足
在信息接收方式方面,兩者同樣是通過客戶端,連接網路來接收信息,但信息接收方式仍然存在略微的不同。
微博客戶端運行後,雖然會提醒新微博更新,但如果長時間不看微博,信息很可能會被忽略。所以利用微博進行營銷宣傳時,需要發動不少「水軍 」或者是利用名人效應不斷轉發才能做到持久宣傳,廣而告之。而微信客戶端運行後,若消費者關注了商家的公共賬號,商家的宣傳文字、圖片、音頻可以直接一對多的強行到達每一用戶的微信客戶端中,保證百分百接受。但同時,若商家採用轟炸式微信宣傳,反而會導致客戶反感,而非吸引眼球,最終可能會刪除商家公共賬號。
在信息內容形式方面,微博的信息以140字以內的文字信息搭配圖片為主,若是電腦客戶端或者網頁版微博在線,可以瀏覽視頻信息。如今消費者更多的是以手機或平板電腦為主要信息接收端,故精煉的文字和吸引眼球的圖片成為微博營銷的主要手段。微信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快速送達的實時聲音信息,再搭配以文字和圖片,能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如今隨著微信功能的開拓,以及零和第三方平台的發展,商家可以通過微信進行商品推廣以及網路營銷。
對於名人效應方面,微博相較於微信起步較早,不但積累了大量的「草根 」用戶,還積累了不少明星用戶,微信如今也在大力發展名人效應,以用於營銷之中。如今,明星微博問答成為了明星與粉絲在線互動的主要方式,通常都是由劇組或商家發起的,一方面滿足粉絲與明星溝通的慾望,一方面借機進行營銷宣傳。此外,轉發廣告微博並抽取幸運用戶的營銷方式屢見不鮮,通常以明星發起或者以明星周邊產品為亮點進行微博營銷。微信同樣不甘示弱,巧妙運用其自身優勢發揮名人效應。微信獨特的實時音頻交流使明星訪談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不僅如此,粉絲甚至可以與明星進行音頻溝通,體驗「零距離 」接觸。商家可運用微信賬號發布音頻或是訪談音頻,並以「抽取幸運賬號 」為誘餌進行營銷宣傳。
在服務鏈方面,利用微博進行營銷的明星代言環節基本逗留在前期宣傳和活動直播,而微信與之不同的是,不但可以進行前期宣傳,而且商家的微信可以成為一個售後服務平台。消費者可以通過微信及時反饋產品信息,商家也直接通過微信平台及時解決消費者的疑惑,提升品牌形象。」這四個方面已清楚地表明了微信與微博之間的優劣之勢。
⑶ 淺析微信營銷和微博營銷的區別
微博比微信早誕生幾年,但是這兩種信息交流平台有著眾多的相似性,甚至連名字都非常的相近。因此人們常常把這兩種交流平台放到一起說,久而久之就有許多人將這兩個平台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混淆起來。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當前這兩個最熱門的平台究竟有哪些區別。
一、 客戶端不同
微博主要還是在PC客戶端(電腦),雖然微博也有自己的移動客戶端(手機),但用戶更習慣使用電腦登陸微博。而微信的個人用戶只支持移動客戶端,微信的公眾平台則只支持PC客戶端,因此普通微信用戶都是使用手機登陸微信的。
二、 平台的屬性不同
雖然微博和微信都能夠傳遞信息,但微博更傾向於社會化信息網路,發布的信息無論是好友還是陌生人可以看到。而微信則傾向於社會化關系網路,比較注重用戶圈子的維系,用戶在圈子當中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分享。
三、 信息內容的傳播范圍不同
在微博上,不論是關注的朋友還是沒有關注陌生人的微博,我們都能夠看到。但微信不同,只有在自己關注的圈子或被關注的圈子中能夠傳播用戶發布的信息,陌生人則無法看到,所以微信的傳播環境更私密。
四、 平台傳播特性不同
由於微博的傳播沒有限制,所以比較適合社會熱點的時時傳播。而微信中的信息傳播更加精準,用戶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所以微信是一個深度信息精確到達的平台。
五、 微博更具備媒體特性
微博每天發布的內容沒有限制,因此有海量信息被同化,單條信息價值貶值,並且用戶之間的關系相對微弱一些。雖然目前微信公眾平台每天只能群發一條信息,但是保證了單條內容的價值,而且用戶間的好友關系建立在雙方的共同意願上,因此用戶間的關系更牢固。總的來說,微博是一種淺社交、廣傳播的平台,而微信是一個深社交、精傳播的平台。
六、 兩個平台對於企業營銷的作用不同
微博更具有媒體的特性,因此更適合做企業品牌的曝光,維護公共關系和媒體關系,也可以做客戶關系的維護。而微信是個朋友圈化的平台,適合企業的信息推送,維護客戶關系,打折促銷活動。
參考:網路
⑷ 現在的微信營銷和微博營銷是什麼樣的營銷方式。 有誰知道啊 求解啊。
病毒式營銷方式,具備很強的客戶粘性。未來O2O模式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⑸ 微信營銷火了,微博營銷又是咋回事呢
微博、微信都是先年輕人關注最多的社交平台,我說了解的微博營銷,無非就是通過微博平台的自身優勢靈活性的最品牌、產品推廣。較為出名的《失戀33天》《野獸派花店》等事件,你闊以去看看,但是都是行家所為,成都較為出名的就屬年豐互動了吧!
⑹ 微博網路營銷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微博,即微博客的簡稱,是一個基於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台,用戶可以通過WEB、WAP以及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以140字的文字更新 信息,並實現即時分享。2009年8月,國內最大門戶網站——新浪網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成為門戶網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截至2011年8 月,中國微博用戶總數已突破2億[1]。微博引發了傳播方式進而生活方式的革命,它作為自媒體時代的一種新興的傳媒形態,通過「轉發」及「評論」功能實現 了信息的裂變式傳播,有網友說過:「當你的微博粉絲超過100個,你就是一本內刊;超過1000個,就是一個布告欄;超過1萬個,就是一本雜志;超過10 萬個,就是一份都市報;超過100萬個,就是一家電視台;超過1000萬個,就是一家省級衛視;超過1億個,那你就是CCTV。[2]」雖然這種說法有些 誇張但足以證明微博這種新型傳播媒介所具有的威懾力不容小覷。
由於信息傳播方式的簡單、精悍、便捷和即時性的特點,一些企業開始嘗試利用微博展開營銷活動,不少企業紛紛開通自己的官方微博,在微博上展示自己的產品, 塑造其品牌形象,這最為簡單、基礎、直線型的操作方法,猶如在網路上增加了一個即時、互動的平台,將信息以文字、圖片、聲音及視頻等形式綜合在一起呈現在 每一個微博用戶的眼前。
本課題通過分析當當網新浪官方微博的營銷模式,進一步探究其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並發掘其對國內微博營銷發展方向的參考價值。
二、微博營銷概述
1.微博營銷概念
微博營銷以微博作為營銷平台,進行信息發布、品牌展示、用戶交流、客戶關系管理等一系列營銷行為實現營銷目標的網路營銷策略。每一個聽眾(粉絲)都是潛在營銷對象,每個企業利用更新自己的微型博客向網友傳播企業、產品的信息,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和產品形象。微博營銷,選擇 ,四川陶諾網路科技,專業
2.微博營銷的特點
企業只需要用實名在網站上注冊一個微博,並進行信息及時地更新發布,就可以在網路上快速建立起企業的品牌形象,准確有效地將企業的各種信息傳達給企業的潛 在客戶,還可有針對性地回答客戶的咨詢並且得到客戶的反饋信息,在這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企業本身就與客戶建立了一種情感關系。總的來看,微博營銷具有立體 化、低成本、高速度、強互動這四個最突出的特點。
(1)立體化。微博作為一個平台,具有空間的擴展性和信息海量化的特點,通過它可以將所有品牌信息加以整合,將品牌傳播有關的所有元素通過網路進行聚合。 微博營銷可以藉助先進多媒體技術手段,從文字、圖片、視頻、音樂、鏈接、APP的開發和植入等展現形式對產品進行描述,從而使潛在消費者更形象直接的接受 信息。
(2)低成本。傳統媒體有著其固有的市場,依然在傳播中佔有很大的份額,然而巨額的廣告推廣費,讓許多企業望而卻步。互聯網的出現,開辟了精準傳播的一條 蹊徑。微博營銷的出現更是改變了高成本營銷的狀態。開通企業官方微博成本很低,企業只需注冊一個微博賬號,即可發布自己企業的微博,展開營銷活動,它可以 直接帶來潛在用戶,降低客戶開發成本。
(3)高速度。微博的傳播方式不再是傳統媒體的線性傳播而是一種「裂變式傳播」,它的傳播速度和廣度很大且具有「一鍵轉發」功能[3]。如果起初發布信息者的關注者只有幾十人,一旦被「粉絲」多的用戶繼續轉發,看到這條訊息的人將迅速增長到幾千人甚至上萬人。
(4)強互動。用戶在對企業產品或服務發出質疑、請求幫助等信息時,對他們進行實時跟蹤的企業便可以快速了解到相關信息並通過微博評論回復、私信等方法解決用戶的問題,相應地,微博也是企業深度了解消費者的平台。
微博營銷改變傳統營銷所打造的硬邦邦、高人一等的品牌距離,讓品牌變得像朋友一般真實、親密。企業微博營銷不但可以幫助潛在消費者了解產品功能、答疑解難,還能及時有效地得到消費者的反饋信息,做好公關工作從而促使企業不斷改進自身不足、樹立優良企業形象。
⑺ 微信營銷相比微博營銷的優勢是什麼啊
微信可以讓抄傳統企業與客襲戶之間距離更近,微信公眾平台信息的到達率是100%,可以實現用戶分組、地域控制在內的精準消息推送。讓企業想傳達的信息曝光率大大增加,這樣,微信公眾平台上的粉絲質量要遠遠高於微博粉絲
⑻ 大家對微信微博營銷有什麼看法
2010年逐漸發力的新浪微博,目前已達到五億多用戶,至今仍然在尋找合適的商業化形式,整體營銷效果開始呈現疲軟態勢。 2011年1月至今,微信用2年的時間突破了3億用戶,隨著智能手機用戶的增長,未來的移動互聯趨勢已經顯而易見。微信與微博,各有千秋 當大家聚焦於微信這一全新營銷領域的同時,很多人不禁要問,微信與微博有什麼不同? 1.平台屬性。微信是一個社會化的關系網路,用戶關系是這個網路的紐帶。通常是真實的人際關系,屬於移動的SNS。微博則是社會化的信息網路,信息關系是這個網路的紐帶,媒體屬性強,影響范圍則更廣。 2.產品形態。微信主要是對話、交流與溝通。微博則是快速表達、信息的瀏覽與傳播。 3.傳播屬性。微信是精準的一對一推送,所形成的閉環交流。微博是面向所有粉絲的廣泛覆蓋,傳播是開放性的。 4.人群屬性。微信是精準的人群覆蓋,關注者為高粘性用戶。微博是基於興趣的關注,粘性普遍偏低。 5.時間同步性。微信的實時提醒功能,使它的傳播為同時。微博默認為時間排序,可通過智能排序、熱門微博、搜索等功能實現差時傳播。
微信這一平台非常寬廣,但成型的運營模式還未誕生。
微信運營套用微博模式不可取微信營銷雖然有趣,但是想像一下,你的微信關注了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公眾平台的時候,原本的便捷與娛樂,也可能轉化成一種壓力。 很多企業仍然在用做微博的方式去經營微信公眾賬號,每日信息推送、互動游戲等等,但由於微信平台自身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微博運營的方式。這樣會帶來的後果就是過度營銷。
微博的形式可近似於關注訂閱,通過分組功能,我們可以選擇閱讀或者不閱讀。但微信大多不是這樣,我們關注一個賬號,就會接受到它推送過來的信息,除非進行屏蔽設置。 由過度營銷將引發一個新的問題,就是流失率的提升。當某個賬號推送了太多我並不需要的廣告信息時,我可以立即取消對它的關注。或者當我關注這個賬號後,並沒有給我帶來相關價值時,也會立即取消關注。 由此,我們可提出這樣的三個問題 1.如何推翻以往微博的營銷方式進行創新? 2.如何強化與受眾溝通的同時減少信息轟炸? 3.如何在適當的范圍內提升用戶的活躍度與使用粘性? 首先,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們需要先來探討一下企業使用微信公眾平台的目的。整體來看,不外乎是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並實現營銷目標。 另外,微信公眾平台是比較適合做SCRM的,即社會化客戶關系管理。溝通的及時性與私密性能夠幫助客戶信息資料庫的建立。在當前情況下,這也只是一個建議,由於人員成本以及微信平台只保存最近7天的信息,真正投入使用還有待功能的豐富完善。 其次,對於公眾平台的明確定位,是客服還是品牌,是傾聽還是講述。不少企業都希望能夠建立起一個二合一的微信平台,所有的問題在這里都能得到一並的解決,當然這是一個理想中的狀態,在現實的執行工作中,將帶來種種問題。微博賬號與其粉絲之間是點對點的狀態,有些提問通過粉絲間的交互即可得到高效解答。但微信官方公眾賬號的粉絲之間是沒有聯系的,這對公眾賬號的回應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於一些品牌的官方微博與微信平台是由代理公司代為運營,運營人員對於產品銷售等方面的信息了解不夠全面,解答粉絲提問時可能由於延遲而造成不滿情緒加重。 雖然微信公眾平台的定向發布功能提供了初步的big date的傾向,但這也在某一方面成為巨大壓力。 第三,即微信的互動創意形式。在內容當道的今天,產出的優質內容依然是一個平台存活的重點。在微博里常用的分享抽獎在微信當中沒有了生存空間,一對一的交流又將品牌的曝光度進行了限制,目前常用的方式有回復參與抽獎或者與微博打通,但是交互形式的單一導致審美疲勞以及平台轉移的過程中也會降低一些用戶的參與。 一些具備實體店的品牌還利用了微信會員卡、LBS等相關功能,進行O2O營銷,初見成效。不過大多都是淺嘗輒止,能夠持續帶來新鮮感的活動太少,用戶在使用一次優惠後可能失效,隨即停止關注。一次性的營銷活動無謂於殺雞取卵,逐步的積累忠實的活躍粉絲才是營銷的價值所在。 第四,意見領袖的參與。在微博運營當中,KOL的加入已經成為了明碼標價的一個部分。但在微信領域中,草根大號與紅人是否還能分一杯羹?微信近期的一系列整頓工作當中,顯然沒有對草根紅人持鼓勵態度。一方面,微信朋友圈的分享會助長過度營銷的態勢,導致用戶體驗降低。通過微信進行高效的引流是好事,但未必你發的內容更剛好戳中我的視覺G點。 另一方面,KOL的關注者只能進行單一互動,相互之間缺乏交流,積極性較差。自說自話卻沒有旁觀者,何來樂趣? 第五,KPI的考量。雖然自微博誕生以來,大家對於微博的KPI制定方式都有各自的看法與觀點,單純的粉絲與轉發量雖然過於片面,但至少有據可循。那麼微信的私密特點使得連片面的標准都難以建立,如何對營銷效果進行評判? 結語微信是一片新的戰場,眾多品牌已經開始跑馬圈地。在新媒體領域,延續舊法固然保守安全,但贏家也許會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