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營銷品牌命名

營銷品牌命名

發布時間:2021-03-15 19:01:04

① 品牌命名的注意事項 如何品牌命名

品牌命名是現代企業行銷戰略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個好的品牌名稱,不是一個簡單的記號,它能強化定位,參與競爭,而且還以其可能隱含的形象價值使某一品牌獲得持久的市場優勢。反之,如果品牌命名不當,將會給以後的營銷帶來很多不利。美國一家著名的調查機構對全美作了一次品牌和銷售關系的調查,發現能在市場上幫助銷售的品牌僅佔12%,而有36%的品牌卻對銷售構成傷害。所以,我們有必要總結品牌命名中的注意事項,以期引起業界注意。
一、注意品牌名稱能否獲得保護
能否在法律上得到保護,這是品牌命名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如果不能得到保護,這個品牌名稱就不能真正屬於自己,就不可用。世界著名的宏基(Acer)電腦在1976年創業時的英文名稱叫Multitech,經過十年的努力,Multitech剛剛在國際市場上小有名氣,卻被一家美國計算機廠指控宏基侵犯該公司商標權。前功盡棄的宏基只好另起爐灶,前後花去近100萬美元來進行更改品牌名稱的工作。
二、勿與其他品牌相似
兩個品牌如果太相似,消費者常常分不清,自己品牌出名了往往讓對方沾光,對方的品牌不良,也會使自己產品受到傷害。避免名稱相近這一誤區,就要標新立異,盡量把品牌名做得讓別人難以模仿,也避免與別家的名號「撞車」。
三、名稱宜簡單、易記、上口
品牌名稱不能過於復雜冗長、晦澀難懂,應簡單易記。一些成功的品牌名稱如青島、999、娃哈哈等,都非常簡單好記、易於傳誦。IBM是全球十大品牌之一,它的全稱是「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難寫難記,不易傳播。後來該公司設計出了簡單的IBM對外傳播,取得了成功。我們也看到有些品牌叫什麼「細胞活能」「冬冠180」,讓人不知所雲。
四、勿自我標榜
有些企業在品牌命名中喜歡追求「大名」,比如「巨龍」、「超人」、「霸王」等,但消費者卻不會因為你的自我吹噓而認同你,僅有「響亮」的名字,卻沒有好的質量和服務,消費者最終還會離你而去。所以,倒不如起一個平實樸素的名字更好些。「微軟」的名字又小又弱,可並不妨礙它成為真正的強者。
五、避免引起負面聯想
品牌聯想,是決定產品能否暢銷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如小護士給人以「專業的化妝品」的形象,藍月亮洗手液給人的感覺非常干凈。好的命名,要給人一種正面的聯想,能讓消費者迅速產生認同感。但有些品牌卻給人以不好的聯想,如「力士」作為女性用品,給人的感覺卻是陽剛的味道更濃一些。「 鐵蛋」水餃,聽到這個名字你會覺得這樣的餃子好吃嗎?
六、使用縮略語要慎重
對於英文縮寫的起名方式,企業應盡量少用,因為僅有26個字母,全世界英文的起名數以萬計,很容易「撞車」,千萬別想著去效仿IBM、RCA、GE的命名方式,殊不知,這樣的命名是要有一定條件的:你的商品必須要有較高的知名度並取得了較大的成功。而且,用英文縮寫還需要用大量的廣告費用,來耐心地告訴消費者「W」代表什麼,「E」代表什麼,這種溝通很復雜,也極易讓人混淆不清。
七、要有國際視野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跨國營銷的發展,品牌命名必須考慮全球通用的策略,盡量擺脫區域化。如果一味抱著企業立足的根據地來定製品牌,無異於畫地為牢。許多品牌只所以做不大,就是因為其品牌區域特色太明顯。今天,全球各大跨國公司,均開始千方百計擺脫區域性的色彩,品牌發展到一處,都會溶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中國品牌也在為全球化做准備,「青島電視機」改名為「海信」、「廈新」改為「夏新」即是考慮到日後品牌發展的需要。
八、給未來發展留下空間
有一些品牌名稱暗示產品屬性,即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什麼類型的產品,如腦白金、五糧液、創可貼等,但需要指出的是,這類與產品屬性聯系緊密的品牌,大多實施專業化策略。如果一個品牌以後可能實施多元化策略,就要考慮到,如果企業將來做大了,想向另外的領域擴展,現在的名字是否還適合呢?國內很多企業在這一點上做得不夠到位,比如「娃哈哈」、「999」、「太陽神」等都在這方面吃了虧。所以,企業品牌命名時,還要考慮到為未來的發展「預留管線」。通常,一個無具體意義而又不帶任何負面影響的名稱,比較適合今後的品牌延伸,如索尼(SONY),不論是中文名,還是英文名,都沒有具體的內涵,我們不會把它和某一類型的產品聯系起來,這樣它可以擴展到任何領域。
九、品牌改名要慎之又慎
企業一旦感到原名不好時,多數已在市場運作了一段時間,這時企業改名,就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不僅要花費巨資重新打品牌,還會造成消費者流失。像ESS公司,更名為「EXXON」竟花費了2億美元。文章來源:中華起名網

② 品牌名稱對品牌營銷有什麼影響

好的品牌名稱朗朗上口,形象容易被人記住,自然對品牌營銷有幫助.

③ 品牌如何命名才能讓人記住

一個好名字勝過1000萬廣告費 國內營銷人員常常忽視了品牌名稱的重要性。他們認為:「真正有價值的是產品本身,以及該產品為顧客提供的利益。」 不錯,產品確實重要。但是,與品牌名相比,產品就沒有那麼重要了。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對於一個品牌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名字。 在短期內,一個品牌需要一個賴以生存的獨特的概念或產品,但是在長期內,這種獨特的概念或產品就會漸漸地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你的品牌名稱和你競爭對手的品牌名稱上的區別。 所以,在打造新品牌時,你最重要的品牌決策就是給你的產品或服務取一個什麼樣的名字。 ◆一個品牌需要兩個名字 就象郵局給你送信一樣,每封郵件都根據信上的名字被放入格子中。 消費者心智中有兩種格子,一種格子是放產品品類,一種格子放品牌名。品類名和品牌名鎖定在一起時,這兩樣東西就產生了關聯。賓士和稱為「豪華轎車」的品類鎖定在一起;沃爾沃和稱為「安全轎車」的品類鎖定在一起;脈動和稱為「運動飲料」的品類鎖定在一起…… 一個品牌需要兩個名字,一個是品類名,一個是品牌名。而且品類名比品牌名更重要。 因為消費者的購買順序是這樣的,先考慮品類,再考慮品牌。消費者首先會想:「我渴了,我要啤酒」;其次才會想:「我該要哪個牌子的啤酒?」 因此,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新品類的名稱是什麼?如果你無法用簡潔易懂的語言定義這個新品類,這個新品類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在為新品類取名時,首先,要記住品類是通用名,它代表一個行業或產品類別;其次,品類名要體現一個概念或行業;在取名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准確描述新品類的好處,而是盡可能用簡單的方式表達出新品類所代表的行業。 來看看紅牛。該產品是含有微量二氧化碳和高濃度咖啡因的混合物,給它取的品類名叫「能量飲料」,它不僅簡潔,而且這個名字能讓人馬上想到一種與其他飲料的不同的新飲料類別。 為品牌取名,最重要的是強調品牌給消費者帶來的感覺和差異性。 功效性品牌以產品的某一功能效果作為品牌命名的依據,如賓士(汽車)、飄柔(洗發水)、捷豹(汽車)、美加凈(香皂)、舒膚佳(香皂)、汰漬(洗衣粉)、護舒寶(衛生巾)、銳步(運動鞋)等等。 情感性品牌以產品帶給消費者的精神感受作為品牌命名的依據,如登喜路(服裝)、金利來(服裝)、美的(家電)、百威(啤酒)、家樂氏(食品)、七喜(飲料)、富豪(汽車)、吉利(刀片)、萬事達(信用卡)等等。 ◆好名字要搶占資源,建立壁壘 中國市場的最大特色就是創新難、模仿快;因此,當你發現一個新品類時,你除了要想一個好的品類名,還要想怎麼建立跟進壁壘,先把品類大資源給牢牢佔住,讓對手即使要跟進,也難於下手。

④ 如何給一個新品牌命名

這是因為有太多太多的著名品牌由此誕生,更是因其神奇般地帶動了一個新品類的茁狀成長。比如商務通、康師傅、背背佳等等品牌便是如此。知名度低的產品盡量(不一定)不要去給副品牌命名,主要任務是在終端賣產品,集中精力傳播主品牌的知名度並貼身跟進領導品牌,以免浪費資源,增加傳播的負擔,另擇適當的時機見機行事。 目前,我在此主要闡述的則是如何給一個已成形、已具規模的品牌新推出一個新產品,即將上市推廣的情況下如何結何市場、結何產品本身、結何目標消費者利益需求,不違背主品牌個性和形象,不違背品類特徵的前提下去命名的。或者說就主品牌,就新產品如何去創造一個概念性副品牌。其本質是對產品線的補充、延長和擴展,增加了品牌和產品線的長度和寬度的形象,從而在分享主品牌資源的同時,節約資源,集約經營,拉動需求,創造市場契機。但也並不排除給新產品、新品牌命名時做參考。 優秀的撰文能力是一種手藝、一門技術。盡管如此,但廣告公司創作部的撰文還是有三怕:一怕給新產品命名,二怕寫標題,三怕寫廣告語。當接到一個給新產品命名的Brief時,腦袋大了好幾個圈是常有的事,眼前看到一大堆技術性很強的技術術語,恍惚中大千世界人來人往,名稱橫飛,概念顛倒,面對這一切,怎樣將產品的技術演繹、歸納、提煉成產品語言、市場語言、目標消費者利益語言,費盡渾身解數,利用文字去娛樂消費者,的確頗費功夫,咬文嚼字,惜墨如金如此等等的看家本領,一一上陣,還得要有大海撈針的功夫。好在俗話講「真金不怕火煉,好文案不怕考驗。」 技術語言→產品語言→市場語言→消費者語言 對產品技術資料的層層梳理,抽絲剝繭從而創造性發現獨特的產品USP甚至UEP(情感賣點),是給新產品命名的良好基礎。這是跟當下消費者需求多樣化和中國這個特殊的市場環境分不開的,因為幾千年來,作為具有「智慧語言」之美譽的漢語/漢字,天生就具備傳播的潛力,你可能說不全「四書五經、 二十五史」、「五講四美三熱愛」「四大名著」這些符號化概念的具體內容,但你一定熟悉它,聽說過這類信息,一定知道確有其事,偶爾還舉例證明給別人看,因此說中國是一個語言傳播的國度。由此,想必這也是給新產品命名的一個大環境之下的一家之言吧。(希望不會扯得很遠)。況且更重要的是使信息傳播簡潔化、符號化、信息化、通俗化、形象化。 一、新品命名形式 縱觀市場品牌形象(或品牌的市場形象)是靠企業形象、產品形象、服務形象、社會(pR)形象、技術形象等等多元形象所支撐的,致使與市場,與目標消費群有一個良好、有序的雙向互動溝通,天長日久形成品牌積累,達成營銷目的,建立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忠誠度。依據本人多年的作業經驗,給新品的命名形式大約有以下十二個類別: 1、 與主品牌有關:系主品牌的補充、擴展的延伸,使主品牌個性、形象更加多層次、多角度。在原則上與主品牌的個性和形象並不違背。比如海爾的大王子、小王子、雙王子、帥王子、金王子、快樂王子等等。並有在副品牌後輟加上具體參數功能點的趨勢。這些命名其實是對海爾代言人海爾兄弟的另外一種詮釋。促使產品名稱口語化、通俗化、特徵化、符號化,在某種程度上使產品更加人性化,充滿較強的人文特徵,產品親和力無限倍增,充分體現出「廣告就是應用常識將復雜的信息簡單傳播」的深刻精髓。小天鵝的小宰相,小小天鵝;美的空調亦是如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2、 與品類有關:為突出其品類某種特有的特徵或屬性而命名,使產品換代層出不窮。比如手機品類的諾基亞:3210、3310、3330、8850、8855、8210、8250、6100等等。摩托羅拉V60、V66、V70、TI9I;西門子2188;愛立信T28、T29等同是如此,究其原因只是因其定位為高科技信息產品,在講究「數字改變生活」的今天,其產品命名的數字化特徵是顯而易見的,簡直就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3、 目標消費群有關:因為無論什麼樣的產品最終是要回到目標消費群手中,在新產品命名的同時讓其感覺到倍受關注,有利可圖,顯性或急性地讓其受益是必要的。娃哈哈:兒童是目標消費群,盡管其鮮有購買權。化妝品的目標消費群是大多女性消費者,故而名稱也比較斯文、優雅,感性化、女性化容易讓人聯想到女性:潘婷、海飛絲、舒蕾、飄柔、雅芳、花王、夏士蓮等等。進口洗衣機品牌惠而浦的目標消費群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收入階層,其副品牌命名就比較洋氣歐化:阿波羅、維納斯、雅典娜。 4、 與產品的USP有關:這類新產品命名是以USP為基礎的,比如方太黃金灶。就是以該產品金黃色面板作USP的,其優點是抗壓、抗爆、耐高溫、電子脈沖打火等直觀屬性所決定,故命名為黃金灶,該產品Slogan:永遠的家。借黃金常識性的故有價值來比喻家的雋永、和諧、幸福到永遠。而小天鵝直頻洗衣機因其USP是主控數字晶元、直流無刷電機而得名,其產品Slogan:直頻科技、奔騰洗滌。類似的還有小天鵝的保水系列產品,創維健康電視的「不閃的,才是健康的」皆是一轍而出。 5、 與產品銷售地域有關:比如寶潔公司的系列產品其名稱在大陸與港台就不一樣。 6、 與音節有關:新產品在命名時要注意音節是否響亮和發音是否順暢。命名的主要目的是讓目標消費群直呼而出,在發音上當然務必講究一番。比如:寶馬、別克、旁氏、朵而、蘭蔻、潘婷、樂百氏等等。在音節上就比較響亮,順達,講究開口呼、響亮的開音節發音。 7、 音譯或意譯:主要是外資企業的產品因國際化而全球統一標識及稱謂。比如:得寶紙巾、護舒寶、汰漬、碧浪、福特、賓士、寶馬等等。 8、 與方言有關:北方:醬油;南方:生抽、老抽。 9、 與產品產地有關:主要表現在酒類產品:茅台、杏花村、青島、珠江、黃河、燕京。 10、無任何意:朵而、格蘭仕等等。 11、與品牌奠基者有關:王致和、本田、松下等等。 12、與社會潮流趨勢有關:創維健康電視,綠色空調、健康空調。 二、新產品命名原則 市場上,任何概念都是事先設計的,目標受眾的接受與認同是否就是我們所期望的呢?信息在傳播中受眾是否就完全按設計好的邏輯所接受呢?我看這就未必,故而在長時間的作業中,本人悟出了一些給新產品命名的原則,就此與各位看官分享。 1、 新產品名稱一定要測試。對此一觀點最好的注釋是「沒有 正確的測試,就沒有傳播權」,這就是80%的新品上市不注重概念測試,想當然做市場,最終導致失敗的致命症結所在。也就是說,一個產品的成功與否在它的名稱上已經一見高下了,像商務通,就很有代表性地成為一個品類的代名詞。 2、 新產品名稱要吻合主品牌個性和形象。新產品的產品形象終歸要算在主品牌的頭上,不要讓新產品影響主品牌的正面形象。 3、 新產品名稱要緊扣新產品獨特的USP。比如小鴨的納米洗衣機,納米技術在當時是一個全新概念,也是該洗衣機與竟品相比較的優勢所在,故而新產品名稱為小鴨納米洗衣機。又比如我曾經給一個掌上電腦產品命名為「隨身PC」及「彩屏」。(比手機中的「彩屏」名稱早整整8個月。) 4、新產品名稱要迎合目標消費群的利益點。比如具有「全球十大電視品牌」稱號的「創維健康電視」,其「健康」的利益點已為廣大消費者普遍所承認,它所蘊涵的意義不只是新產品命名簡單層面,而是產品的一次成功定位,更是一個典型的細分市場成功的經典案例。 5、 產品名稱要易記、易懂、易識別、易聽、易上口。比如海爾的王子系列產品,美的空調的星系列產品。 6、 新產品名稱要有正面效應。 7、 新產品名稱要容易產生聯想(相關性)。 8、 新產品名稱要簡潔。 9、 新產品名稱要具有品類特徵。 10、新產品名稱要稱市場化。 11、新產品名稱要與竟品有區別。 12、新產品名稱要注重概念化、規范化、語言傳播、語境的運用。 三、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新產品命名推廣方法 像其他的事物一樣,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新產品的上市推廣成功,也是有方法的。於是,我總結經驗認為:新產品的命名其實質是依據新產品的定位建立一個概念,然後去整合地推廣它。當然相應的「新產品上市推廣六步法」就是: 第一步,從品牌/產品定位開始入手,即所謂的「正本清源」便是。 第二步,依據策略發現新產品獨特的USP或UEP,尋找新品的機會點所在。 第三步,緊扣USP命名,並進行測試;「名不正言不順」在信息傳播上也是很適合的。 第四步,賦予USP化的產品slogan,給受眾一個記憶點或承諾或利益點。 第五步,設計一個Icon,便於整合整體傳播活動並便於讓受眾識別。 第六步,尋找一個載體,找一個受眾喜聞樂見的創意載體讓他記住。 案例:小天鵝洗碗機: 1)經過慎密的調查發現台式洗碗機之定位及獨特USP:強磁洗滌。 2)命名小天鵝台式W P4-4161型洗碗機:強磁台式洗碗機。 3)產品slogan:強磁洗碗機,靈巧更干凈。 4)設計小logo貼於產品機身+產品slogan; 5)玻璃杯作載體。 綜上所述,一個成功的新產品命名,其上市推廣成功率的系數是顯而易見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下次在傳播作業時你可以小試一把,再回頭看我說的是否正確。

⑤ 品牌名字別人用了應該怎麼做營銷啊

小品牌,就抄不要指望通過品牌名稱來打天下了。
突出對耳麥本身的描述:通過「耳麥」耳機「」頭戴式「高音質」「高性價比」等等相關詞彙作為檢索關鍵詞,同時將品牌名稱加進去。
試想,不知道你們耳機的品牌,除了廠家自己,誰會在搜索引擎中查找一個自己根本就不了解的品牌?
而且常規來看,大家都會在網上搜索諸如「耳麥」一類的關鍵詞。
所以,建議還是不要直接一上來就正面去做樂彤的文章,讓品牌水到渠成,後期加力為好!

⑥ 品牌命名四原則

貴派電器營銷學來院院長郭漢堯源老師指出:
第應該符合品牌核心定位。
前面我們講過,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定位和價值取向。那麼品牌名稱必然要符合企業屬性,去表達品牌的定位和價值,這樣才能便於傳播的一體化。
第要注意與競爭對手區隔化。
世界戰略管理大師波特(Porter)認為,企業的競爭必須實現差異化。意思是盡量與競爭對手提供「與眾不同的主張」。目前我國主要商品已進入相對過剩的經濟時代。企業大規模生產的結果是產品單差異不明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速,現在企業正經歷全面的「同質化」。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和人本意識的強化,消費者要求產品能體現自我個性。如果沒有差異化,品牌將淹沒在 「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最終都成為「同志」。沒有差異,也就不可能有品牌。
第三,要符合目標顧客的價值審美個性。
第四,品牌名稱要與良好的視覺圖案和符號相匹配。

⑦ 品牌命名從市場營銷層面應遵循什麼原則

好聽易記朗朗上口,與你的產品正相關,能夠讓人們產生正面積極的聯想。

⑧ 品牌的營銷名詞

定位、推廣、消費者畫像、市場營銷策略
1、企業根據其市場營銷戰略,在對其產品(或服務)進行包裝、定價、分銷、促銷、售後服務等方面採取的具體實施方案、方法及對策。
"市場營銷策略"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市場營銷策略是指企業為了滿足消費者及用戶的需求,在對市場、產品和消費者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企業的市場營銷組合,從而達到銷售商品,獲取利潤的目的。
2、市場營銷策略是指企業為了擴大銷售,提高市場佔有率,而在對市場、產品和消費者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市場客戶的需求,對產品銷售活動進行全面策劃的過程。
他的具體目的是:
被營銷的對象按著品牌企業的戰略目標,從而作出企業希望達到的行為模式。
市場營銷在不同的時期,要達到的目的各有不同,含義也不一樣。
例如:1、在品牌初面世的時候,他主要是要你留下印象(無論對生產企業,或者是企業旗下的品牌),不一定要你記得它的優缺點等等。如:腦白金初期的廣告,相信廣告語你我都能記得。又如:現在移動推出的國內先進水平的新業務時(3G),目的就是要你知道3G。再如:現在紅塔、雙喜、玉溪等香煙為主要業務的集團企業,他們的廣告一般人更難理解,「人高人為峰」,一般人根本理解不過來,但是,這些企業營銷的目的是非常清晰的,目的就是讓某些人感受到這個企業、這個品牌的品質和使用這個品牌的優越感。
2、在品牌奠定一定基礎之後,他的目的主要就是品牌的延展,這里會衍生出功能、服務、功效等廣告形式,如:洗滌產品,無論新老品牌,都是將其品牌名稱、主要功能或者優惠等在一段廣告中表現出來。又如:保健產品,也是這樣。再如:化妝品。它們都是希望在短期內迅速打開市場、建立品牌知名度的。
3、在品牌的相對老化時,他的目的是製造新的市場沖擊,如:王老吉,它的變革可以說是徹底的,無論從針對的消費市場、產品本身等方面,最後用一套全新的形象作宣傳推廣,繼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寶馬,在國內從面對頂峰人士逐漸過渡為面對精英人士,從製造頂級系列到頂級及中高檔次同步。
可以說,它們的目的就是在你心中換一個形象,而且在廣告中給你帶來全新的視角沖擊。
其實,它的成功與否是有沒有將你「營銷」到位,按著品牌企業的戰略目標走(即,你被「廣告」之後有沒有按著廣告的形式被引導),而最終作出企業希望達到的行為模式(一般是購買行為,但不全是)。

⑨ 給營銷取個大氣的活動名 (活動後將會成為一個品牌形象)

暈,剛看了小米的參與感,有一章是講活動名的,活動名字主要關繫到活動的二次傳播,名字要直接簡潔,有吸引力,不如你就把返利多少直接說出來。

⑩ 品牌命名一般方法

貴派電器營銷學院院長郭漢堯老師指出:
①按產品或行業特點取名:
「南極人」和「北極絨」---保暖內衣,還沒穿到身上光看名稱就感覺到暖和;
「婷美」---「挺美」諧音,做女人當然「挺」好;
「勁霸」、「拼」牌、「雄」---主張男人的力量。這三個品牌經常出現在拳擊、武術比賽的贊助中,這與其名字的硬朗是分不開的;
「愛慕」、「宜而爽」---內衣講究更多的就是「愛」和「爽」;
「聖雪絨」、「童王」、「獸王」(皮衣)---指望成為所在行業之「王」。
上述方法的第一出發點就是「符合品牌核心定位」。
②以怪求勝:21世紀是一個性張揚的時代,人們不再「人雲亦雲」,開始特例獨行、大行其道,尤其一些前衛的服裝企業往往喜歡注冊較「酷」的商標,以「怪」取勝,爭取一鳴驚人。
③以「土」求勝:相對前衛派,喜歡玩沉默與深沉的人士也不少,一些看似土裡土氣的名字在如今這個個性張揚的時代亦倍受喜愛。
這兩種取名方法的目的是「盡量去與競爭對手區隔化」。
④按階層和目標顧客細分取名:
以階層取名的,以目標顧客群的生存狀態取名的,這一種取名的特點是通過名稱直接表達品牌對顧客的細分和價值取向,消費者需要去「對號入座」,符合了「目標顧客的價值審美個性」。
⑤以「名」得名。一些事物有了名氣後,我們便請它來助興自己的企業,雖有投機取巧之嫌,有時卻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模仿取名。以國外、國內知名服裝企業品牌的名稱稍做修改進行商標注冊,混淆視聽,在似是而非之中省財省力便可搶得先機,也不失為一處好辦法。
⑥以洋求「洋」:
以數字、字母取名,意會取名。很多品牌名稱是具有一定含義的,一個富有深刻含義的名稱有時易於讓人接受。以地名取名:直接引用地名為產品增加了一定的地域情感。
⑦以動植物取名:

閱讀全文

與營銷品牌命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國電子商務的缺乏核心競爭力 瀏覽:519
ibm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瀏覽:271
電子商務從小數據到大數據的轉變 瀏覽:691
2014年我國零售業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瀏覽:552
化妝品元旦促銷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32
漢朝電子商務外包 瀏覽:121
聚淘電子商務 瀏覽:772
皮草推廣方案 瀏覽:534
汽車經銷商促銷方案 瀏覽:52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唯品會 瀏覽:688
義烏電子商務的現狀 瀏覽:125
中國商超edi電子商務 瀏覽:377
淘寶女裝推廣策劃方案 瀏覽:261
ktv啤酒促銷活動主持人台詞 瀏覽:141
新聞稿的策劃方案 瀏覽:450
中國電子商務認證平台 瀏覽:547
縣科協幹部意識形態培訓方案 瀏覽:141
重慶物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37
電子商務收稅 瀏覽:195
汽車行業的微信營銷方案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