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市場營銷的三條基本原理
一、以市場實際狀況作為開展市場營銷的依據;
二、按照企業實際目標需要開展有效工作;
三、著眼於解決企業面對的市場問題開展營銷工作。
市場營銷的第一目的是創造顧客,獲取和維持顧客;要從長遠的觀點來考慮如何有效地戰勝競爭對手,立於不敗之地;
注重市場調研,收集並分析大量的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在環境和市場的變化有很大不確實性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決策;
在變化中進行決策,要求其決策者要有很強的能力,要有像企業家一樣的洞察力、識別力和決斷力。
(1)三元閉包與市場營銷擴展閱讀:
市場營銷的營銷原則
1、誠實守信的原則
誠實守信又是基本層的道德要求的最基礎部分,它是企業經商道德的最重要的品德標准,是其它標準的基礎。在我國傳統經商實踐中,它被奉為至上的律條。
2、義利兼顧的原則
義利兼顧是指企業獲利,要同時考慮是否符合消費者的利益,是否符合社會整體和長遠的利益。利是目標,義是要遵守達到這一目標的合理規則。二者應該同時加以重視,達到兼顧的目標。義利兼顧的思想是處理好利己和利他的關系的基本原則。
3、互惠互利原則
互惠互利是進一步針對企業的營銷活動的性質,提出的交易中的基本信條。 互惠互利原則要求在市場營銷行為中,正確地分析、評價自身的利益,評價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對自己有利而對利益相關者不利的活動,由於不能得到對方的響應,而無法進行下去。
而對他人有利,對自己無利的,又使經濟活動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4、理性和諧的原則
理性和諧的原則是企業道德化活動達到的理想目標模式。
在市場營銷中,理性就是運用知識手段,科學分析市場環境,准確預測未來市場發展變化狀況,不好大喜功,單純追求市場佔有率,而損失利潤;或像營銷界一直抨擊的秦池一樣,不問自身的生產條件,只為"標王"而付出高昂的代價,最終只能自食惡果。
⑵ 如何准確理解市場、市場營銷、市場營銷管理這三個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市場抄:狹義上的市場是買賣雙方進行商品交換的場所。 廣義上的市場是指為了買和賣某些商品而與其他廠商和個人相聯系的一群廠商和個人。市場的規模即市場的大小,是購買者的人數。
市場營銷:是指個人或集體通過交易其創造的產品或價值,以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贏或多贏的過程。指企業的具體活動或行為,這時稱之為市場營銷或市場經營。
市場營銷管理:是為了實現企業目標,創造、建立和保持與目標市場之間的互利交換關系,而對設計方案的分析、計劃、執行和控制。市場營銷管理的本質是需求管理。
⑶ 市場營銷STP三者之間的關系
三者是先後關系。
企業要先在一定的市場細分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目標市場,最後把產品或服務定位在目標市場中的確定位置上。
細分市場不是根據產品品種、產品系列來進行的,而是從消費者( 指最終消費者和工業生產者)的角度進行劃分的,是根據市場細分的理論基礎,即消費者的需求、動機、購買行為的多元性和差異性來劃分的。通過市場細分對企業的生產、營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3)三元閉包與市場營銷擴展閱讀:
選擇目標市場一般運用下列三種策略。
1、無差別性市場策略
企業把整個市場作為自己的目標市場,只考慮市場需求的共性,而不考慮其差異,運用一種產品、一種價格、一種推銷方法,吸引可能多的消費者。這種策略的優點是產品單一,容易保證質量,能大批量生產,降低生產和銷售成本。但如果同類企業也採用這種策略時,必然要形成激烈競爭。
2、差別性市場策略
把整個市場細分為若乾子市場,針對不同的子市場,設計不同的產品,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目前只有力量雄厚的大公司採用這種策略。
3、集中性市場策略
在個別少數市場上發揮優勢,提高市場佔有率。採用這種策略的企業對目標市場有較深的了解,這是大部分中小型企業應當採用的策略。
三種目標市場策略各有利弊。選擇目標市場時,必須考慮企業面臨的各種因素和條件,如企業規模和原料的供應、產品類似性、市場類似性、產品壽命周期、競爭的目標市場等。
⑷ 市場營銷三要素是什麼
市場營銷的三大要素
一、產品(含一切有形與無形的產品)
這里指的產品,不僅是指產品的直觀(物理)意義,還包含產品的無形或社會、心理意義。其實,一個成熟的產品它必然會帶著極深的市場營銷烙印,它是市場營銷階段對產品的不斷反饋不斷消化不斷改進的結果。從市場營銷的實際效果來看,產品本身的使用價值和外延意義對市場營銷所起的正面作用,已經開始大於產品的市場價格所起的正面作用。因此,產品是市場營銷的第一要素。
二、渠道(通路)
自有產品銷售史來,掌握了渠道,市場營銷就已經成功了八分。
三、促銷(廣告、宣傳)
促銷是與以上兩個要素密不可分的。必定是以上兩個要素的延伸和必然。為了打動經銷商,我們可以在產品還未進入通路前先宣傳,營造產品需求空間和需求氣氛。同樣的,為了使通路保持良性運動和有效的利用促銷費用,也可以在產品進入通路後再進行宣傳。這兩種方式不是絕然割裂的,更不是可以隨意使用的。
⑸ 三元閉包屬於網路什麼結構因素
三元閉包屬於網路什麼結構因素,是網路的拓撲結構嘛
⑹ 市場營銷中的4P和3C分別指的是什麼
4p:
產品策略(Proct Strategy),主要是指企業以向目標市場提供各種適合消費者需求的有形和無形產品的方式實現其營銷目標。其中包括對同產品有關的品種、規格、式樣、質量、包裝、特色、商標、品牌以及各種服務措施等可控因素的組合和運用。
定價策略(Pricing Strategy),主要是指企業以按照市場規律制定價格和變動價格等方式實現其營銷目標,其中包括對同定價有關的基本價格、折扣價格、津貼、付款期限、商業信用以及各種定價方法和定價技巧等可控因素的組合和運用。
分銷策略(Placing Strategy),主要是指企業以合理地選擇分銷渠道和組織商品實體流通的方式實現其營銷目標,其中包括對同分銷有關的渠道覆蓋面、商品流轉環節、中間商、網點設置以及儲存運輸等可控因素的組合和運用。
促銷策略(Promotioning Strategy),主要是指企業以利用各種信息傳播手段刺激消費者購買慾望,促進產品銷售的方式實現其營銷目標,其中包括對同促銷有關的廣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公共關系等可控因素的組合和運用。
3C:公司自身(Corporation); 公司顧客(Customer); 競爭對手(Competitors)。
只有將公司、顧客和競爭對手三者整合起來,進行統一考慮,才能奠定企業戰略優勢,把握戰略精髓,取得經營成功
⑺ 5種市場營銷觀念的案例
5種市場營銷觀念的案例分別是:
第一,生產觀念。福特T型車以其低廉的價格使汽車作為一種實用工具走入了尋常百姓之家,該車的巨大成功來自於其亨利·福特的數項革新,包括以流水裝配線大規模作業等,從第一輛T型車面世到它的停產,共計有1500多萬輛被銷售,美國亦自此成為了「車輪上的國度」。福田的名言「無論消費者喜歡什麼樣的車,我只生產黑色的」
第二,產品觀念。美國愛爾琴鍾表公司自1869年創立到20世紀50年代,一直被公認為是美國最好的鍾表製造商之一。該公司在市場營銷管理中強調生產優質產品,並通過著名珠寶商店,大百貨公司等市場營銷網路分銷產品。1958年之前,公司銷售額始終呈上升趨勢,但此後其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開始下降。
第三,推銷觀念。腦白金是珠海巨人集團旗下的一個保健品品牌,該品牌創立於1994年,由於其成功的市場營銷策略,在數年時間內,腦白金成為中國大陸知名度最高和身價最高的保健品品牌之一,年均利潤可達3.5-4億人民幣,2005年春節期間的銷售額更是達到8.2億人民幣。
第四,市場營銷觀念。戴爾理念非常簡單:按照客戶要求製造計算機,並向客戶直接發貨,使戴爾公司能夠最有效和明確地了解客戶需求,繼而迅速做出回應。這個直接的商業模式消除了中間商,這樣就減少了不必要的成本和時間,讓戴爾公司更好地理解客戶的需要,消費者定製並提供具有豐富配置的強大系統。
第五,社會營銷觀念。貝因美經過認真的分析和研究,發現種族不同,民族飲食文化也不同,只要生產出真正符合中國嬰兒特質的產品,指導家長正確地養育孩子,才能真正獲得社會的認同,實現社會利益的同時也能有效地實現企業利益。(育嬰工程,您的育嬰專家,貼心的母嬰顧問)。
溫馨提示:現在還有其他幾種觀念,關系營銷理念-安利公司,綠色營銷理念-農夫山泉,文化營銷理念-小豬佩琪,知識營銷理念-會議營銷等。
⑻ 什麼叫市場營銷的三元細分法
市場營銷的三元指的是:產品、人群、場景。
在一個企業中,只對產品重視程度高,那隻是一個傳統型企業,只有對產品、人群、場景均衡重視的企業才是真正的營銷型企業。
跳出傳統的產品概念來源
產品首先跟技術進展相關,其次與消費者需求拉動相關,第三是產品的表現形式。今天的市場上,大部分領域的產品高度同質化,因此產品表現形式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比如說福田在早期的微型卡車,跟別人的車在技術上是同質的,但大家都是人家刷藍色的漆,它就刷白色,它還把轎車的反光鏡放在卡車上,外觀就有很大改觀。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意識到產品形式的重要性,例如現在飲水機領域的研發人員大多專注在飲水機械研發上,對飲水機外型的工藝革新就推動不夠,結果大家可以看到,現在不同級別寫字樓和不同檔次民居使用的飲水機的樣式都是沒有太大區別的,與其他辦公傢具和室內傢具產品的分層化形成鮮明對比。
進一步說,關於產品發展,需要研究三個主要的方面:
一是消費者內在需求碎片。個體的消費者本身無法清晰完整地表述出對於產品發展具有重大和系統定義的新要求。這種需求景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定數量的消費者提供的觀察和深度探索中得到的碎片連結成的。消費者表達消費需求的依據:第一,在過去經驗中他所知最好的;第二,經驗中的缺憾;第三,朦朧的嚮往,在受到一些新的場景、見識與知識的刺激時會產生一些朦朧的新的期待。比如說酷的感覺,需要用很多東西來表現:第一,玩一般人不玩的東西,高處不勝寒;第二,把一件常人覺得費勁的事情不經意的辦好了,沒有費什麼力氣;第三,把什麼事情辦好了還一臉冷漠不說話。所有這些酷的特徵都具有強而不熱烈的特點。
第二個是關聯產品的影響。所有產品之中沒有產品是孤立的,人們對於產品的使用方式、感受及新的需求會受到其他關聯產品的配合影響。零點調查最新的研究發現,40%的人感到手機對手錶的消費選擇有影響;38%的人認為服裝影響到手錶的形態、設計以及樣式;項鏈與戒指分別是20%強。而有些產品在影響產品某個形式因素上起主導作用,比如汽車影響消費者對於形狀的整體看法,汽車時興流線的同時,手機流行趨勢也是流線,手錶中圓潤的也比較多。整合、關聯、鏈式服務是一種傾向,在消費品中也是同樣的。所以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存在著鏈式消費的趨勢,而在產業的角度看就存在著鏈式服務的需要。所以關聯性研究幫助我們從看來不相關的其他產品的發展中發現新的消費趨勢,了解消費者的新的消費需求特徵。
第三方面,競爭新品刺激,競爭者提供的新品有助消費者需求的外顯與有形化,使其進入較為便利的遴選過程。這方面處在時尚前端的國際新品所起作用尤大,只有處於最前端的產品才能起這種引導作用,以時尚來講,巴黎、米蘭、紐約等地屬於世界的時尚中心,次級的東京、香港,再次級北京、上海,再次級的省府及地級市,下一級不創造更大價值的時尚,只會對前端的時尚進行變異,所以對競爭新品的研究也有助於我們找到我們應該選擇的產品。
假設我們將這三個方面都研究完了,這樣就會產生一個這樣的一些產品集合:交集部分是風險度很低的主打產品;站在前沿的獨特產品;緊隨競爭者的產品和基於本地需求的產品。要想減低產品研發成本中的浪費現象,又有較好的市場成功率就要具備至少以上四點中的任意一點,而強勢品牌的產品可以是這四者或者其中幾者的組合設計。
研究者從這三個方面的資料中抽離出概念元素,組合出概念,再由研發人員按照概念來設計概念產品,為不同產品確定其在產品組合中的位置:有些產品是體現品味的,有些產品是形成現金流的,有些產品是為了培養市場的,在這個前提下再為每一個產品確定價格、傳播模式、主打概念、分布渠道等。
人群特性定義機會模式
現在人們已經知道,不同人群有不同特性,這個專屬特性將決定這個人群的消費選擇,因此,很多產品在進行定位選擇的時候,就只選擇一個特定的人群做。這種策略叫做聚焦策略。在現在的歐美市場上有很多「縫隙市場」,因為很多其他的市場都被占據了,所以就選擇做小群體的生意,所用的模式就是這個。
但實際上,因為受到了其他群體的影響,很多人群的消費觀和消費行為都超越了本群體的特性,據此就出現了其他兩種產品定位模式:拼合策略和鏈動策略。拼合策略主要指做一個市場的同時會對相近的幾個群體有所影響;鏈動策略則是利用社會群體間的影響鏈來確定針對的群體,但是在上端的影響可以擴散到下端,而選擇在下端市場進入容易,逆向上攻很難成功。以飄柔為例,飄柔針對的是白領女性的,但是在實際的使用經驗中,更下層的女性也在使用;而非常可樂定位在下端,就很難回溯到前端群體。
很多企業用於人群的研究投入與產品研究投入相比差得很遠,而實際上,人群變化在根本上決定著對於市場要求的變化。特別需要指明的是,對人群研究要使用實景研究,比如研究在實景中的青少年群體應注重夥伴群體研究,而針對很多家庭化消費產品,應注意抽取全體家庭成員的全戶研究。
在場景中演繹品牌意義
特定消費人群尋求特定產品的社會價值往往會通過一個特定的場景。
一個人沒有具體場景就不能確定其具體的角色。比如一個人走在街上,這個人算誰呢?一個場景中的行為模式決定了所適用的角色互動規則。見面拍肩膀,表明他們是哥們;兩個人見面就說久仰,這表明兩個人應該是比較平淡的關系。場景也決定意義:在一個模擬的廣告場景中,旁白站在企業的角度說我的質量值得信賴,給人的感覺這就是一個花了錢來吹牛的場景;如果你說生活值得信賴,就好象在說每個人的生活中是有值得回報的,因此給人帶來的感覺就會是充滿陽光和善意的。
場景研究包括社會風氣與氛圍(如現在的趕時尚的風氣)、模擬場景(廣告與路演)、交易場景(現場服務空間)等幾個層次。場景研究的結果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一些已然成為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的流行文化,並在產品形式和傳播風格的選擇中考慮這些流行文化的影響。對場景的研究也可以幫助我們考慮是使用反映現實消費場景還是理想化場景的模擬傳播形式,還可以幫助我們適當地組織終端的服務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消費者的品牌追逐和社會認同,受到場景因素的強烈影響。
對於場景的研究,不必進行大量獨立研究。其中設計宏觀場景(風氣、地位研究等)可與人群研究結合,也可以設計一些獨立的定性研究活動。而與服務場景與模擬傳播場景的研究,則可以和產品研究進行整合,也可以設計一些獨立的測試型定性研究活動。
當我們能夠把產品研發、人群理解和場景設置這三者實現有機的統一的時候,我們就能更好地掌握可以系統設計出有效的品牌管理的邏輯,也能使得人為建構的品牌奠基在消費深刻的內在需求及其變遷之上。那些把握消費者深層價值觀,又能不斷追隨消費者表面需要變化的品牌就能同步實現自己的延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