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经开区:汇聚开放动能 多措并举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
今年,经开区着眼于实际工作,集中力量,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日常事务紧密结合,积极实践“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不断提升开放程度,多管齐下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跨境电商新兴业态的发展,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推动淮安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优化基础设施,吸引更多跨境电商企业。经开区打造了全市首个跨境电商通关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跨境电商业务数据的集中处理和交换,为全市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申报服务和技术支持。综保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的各项功能得到了细化和提升,新增了现场分拣区、理货区、贴标区等,扩容了保税仓储区,并增加了云平台监控设备和海关办公信息化设备。引入了9710、9810跨境B2B出口和1210保税网购进口等新模式。目前,盛世龙翔跨境电商产业园、三千橙供应链电商物流分拨、淮安祥和福贸易、深圳前海雅虎、葡赞供应链等多家企业已经入驻。
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完善的企业培育机制。今年以来,经开区组织人员前往苏州、郑州、常州、南京等地考察学习,与知名跨境电商和综合服务平台交流,汲取先进经验,制定并不断完善企业培育机制。结合淮安跨境电商综试区的10条优惠政策和其他地区优惠政策,区经发局牵头起草了《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八条措施》。
提供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发展。经开区工作人员走访区内及周边企业,宣传综试区优惠政策。与海关等部门密切合作,全程协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邀请专业报关公司为企业提供指导,帮助企业消除顾虑,增强信心。截至目前,已有庆鼎精密电子、淮安美妙电子、华胜塑胶、汉邦科技等多家传统外贸企业成功转型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出口额已超过2000万元。
⑵ 跨境电商全国有几个试点城市
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截至2023,国务院已批复建立165家跨境电商综试区,作为跨境电商发展创新高地,助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首个综试区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自2015年批复以来,创新发展,成为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模式最齐全的城市之一。跨境电商综试区分布广泛,覆盖全国各省。截至目前,共分为七批次。
1. 第一批(1个):2015年3月7日,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 第二批(12个):2016年1月6日,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宁波、青岛、深圳、苏州。
3. 第三批(22个):2018年7月24日,北京、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南昌、武汉、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西安、兰州、厦门、唐山、无锡、威海、珠海、东莞、义乌。
4. 第四批(24个):2019年12月15日,石家庄、太原、赤峰、抚顺、珲春、绥芬河、徐州、南通、温州、绍兴、芜湖、福州、泉州、赣州、济南、烟台、洛阳、黄石、岳阳、汕头、佛山、泸州、海东、银川。
5. 第五批(46个):2020年4月27日,雄安新区、大同、满洲里、营口、盘锦、吉林、黑河、常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
请注意,这里列出的是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批次和对应的城市,并非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的数量。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的具体数量可能会随着政策的变化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