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快速发展
(一)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要做好乡镇专物流站规划工作,货运站是属电商物流接口,农村电商物流物流站点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内容。
(二)做好政策引导
制定促进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环境,积极引导快递、第三方物流企业向农村发展,提高农村物流供给能力,降低农村物流成本。
(三)确定试点企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农村供销社及客运站为节点,确定1-2家农村物流试点企业,培育扶持,发挥试点企业的示范作用。
(四)加强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的建设
农村物流包括实体网、信息网两个部分。实体网一般按三级站场框架搭建:县(市)分拨中心作为农村物流的集散中枢,乡镇物流站作为农村物流的中间层节点,村设物流点作为农村物流的基层末梢。信息网则以建设农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主要手段,通过三级分层建设、部门联通、吸引供需各方,解决农村物流信息共享问题。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发展农村物流存在成本高、资金周转慢。回报率低、经营风险大等不利因素,政府应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服务,从而调动企业兴办农村电商物流的积极性。
2. 农产品物流成本高居不下,怎么完善
近几年来,农村电商被一一挖掘改善,虽然为农产品助力了不少,但对于物流成本方面还是有很大问题。
农产品电商,尤其是生鲜电商,更多的是人们构筑了一个很美的梦,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获取想要的新鲜的水果、蔬菜等生鲜产品。而且农产品电商的未来一直是被普遍认可的,但是事实上,农产品电商在实际的运作中却面临很多难以跨越的鸿沟。
如今,即使是在农村里,快递代收点和网店基本已经有了,那可以首先推进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及及时促销以免滞留。
另外就是现在农产品供应链比较落后,所以以现在的物流方式运输,一些农产品很容易在运输的过程中变质,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推出定时、定点、定线的农村电商物流“货运班线”模式,拓展县到乡镇双向物流运输服务,提高农村物资运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
归根结底,生鲜电商是定位和路径问题,究竟是为了让农产品上网还是为了更好地通过网上销售农产品需要深思,最终也还要与传统路径相融合。如果普通农产品能便捷地在社区实现网上交易和就地送配的无缝对接,也许生鲜电商的大问题就真的破解了,最终“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过如果对于自己还是有难度的话,这里我推荐一个大商创的农村电商解决方案,它是以农村需求为核心,全面构建集PC、APP、微信于一体的终端设施,为消费者提供最为贴心的跨屏购物体验。关键是采用了卖家自提或就近配送,切实匹配农村特色,有效规避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3. 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现在从事农村电商行业的商家非常多,其实这个农村电商目前有发展的前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农村电商现在存在哪些问题呢?具体又有哪些解决的措施呢?
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
1.交通不便,物流网络不够发达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交通落后,物流网络无法延伸至每村每户,造成了农村电商在物流配送方面的难题。
由于缺乏健全的物流体系,一些偏远地区的网购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再加上缺乏专用的农业运输技术设备,鲜活的产品极易发生腐坏,再加上农村交通不发达,配送点分散,因而对农村电商的发展了直接影响。
2.网购与网售的失衡
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电商的业务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失衡状态。相对于生产方面,产需供求不平衡直接影响着真个市场的平衡,农产品需求量已剧增,价格猛涨,却依旧出现农产品滞销问题。
农村地区网络购物规模远大于网络销售规模,电商“逆差”严重。相比于城市电商,农村电商发展仍然有一些差距,电商生态环境仍有待改善。
3.缺乏电商人才
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多变,且对实践性要求较高,高校培养的电商人才难以符合就业要求,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本身就有很大的人才缺口。《县域电子商务人才研究微报告》显示,县域网商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预计于2016年超过500万人。另外,农村与城市在经济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也使得电商人才不愿下乡。
4.品牌塑造和品牌营销能力不足
因没有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自然处于劣势。与跨境生鲜相比,中国农产品更是没有竞争力可言。
无论是天猫、淘宝、京东还是其他平台,放眼望去,商品林林总总,看的眼花缭乱,店铺竞争力也就显得不足。所以对于农村电商来讲,建立品牌才是出路。
农村电商问题解决的对策:
1.交通不便,物流网络不够发达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交通落后,物流网络无法延伸至每村每户,造成了农村电商在物流配送方面的难题。
由于缺乏健全的物流体系,一些偏远地区的网购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再加上缺乏专用的农业运输技术设备,鲜活的产品极易发生腐坏,再加上农村交通不发达,配送点分散,因而对农村电商的发展了直接影响。
2.网购与网售的失衡
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电商的业务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失衡状态。相对于生产方面,产需供求不平衡直接影响着真个市场的平衡,农产品需求量已剧增,价格猛涨,却依旧出现农产品滞销问题。
农村地区网络购物规模远大于网络销售规模,电商“逆差”严重。相比于城市电商,农村电商发展仍然有一些差距,电商生态环境仍有待改善。
3.缺乏电商人才
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多变,且对实践性要求较高,高校培养的电商人才难以符合就业要求,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本身就有很大的人才缺口。《县域电子商务人才研究微报告》显示,县域网商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预计于2016年超过500万人。另外,农村与城市在经济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也使得电商人才不愿下乡。
4.品牌塑造和品牌营销能力不足
因没有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自然处于劣势。与跨境生鲜相比,中国农产品更是没有竞争力可言。
无论是天猫、淘宝、京东还是其他平台,放眼望去,商品林林总总,看的眼花缭乱,店铺竞争力也就显得不足。所以对于农村电商来讲,建立品牌才是出路。
在以上的内容中为大家介绍了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如果这些问题能够解决的话,农村电商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确实也因为这些问题,一些商家对这方面没有自信。
4. 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
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全区千村电商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X发〔2015〕X号)和《关于申报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通知》(X发〔2015〕X号)精神,推动XX镇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使农民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网上购物条件,同时活化农产品流通,支持农村青年创业,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贡献,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依托XX镇特色优势产业和产品,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支持建立具有XX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支持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机制,不断提升XX镇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拓宽我镇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XX镇的地理和特色优势,打造品牌、品种、品质,以农产品流通、优质水稻、制种玉米、蔬菜、华泰农特色农产品、锁阳酒、清真牛羊肉、庙庙湖旅游等为重点,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发挥电子商务优势,突破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操作和物流配送、人才等瓶颈,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全面提升。
(三)整合资源,完善功能。与便民服务、产业发展、农产品流通、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整合各类资源,构建电子商务代购代销服务体系,降低农民购物成本,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建设内容
引导、支持电商进入农村,提高电商在XX镇农村的应用范围,培育电商经营主体,发挥电商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快递配送等居民生活类电子商务生态链。
(一)建设主体
在全镇范围内建设五个村级(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合理规划站点布局。
(二)建设标准
各站点按照县人民政府《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方案》(XX发〔2015〕XX号)的要求进行建设。
(三)功能设置
提供网络配送服务、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农村青年创业服务等功能,满足居民需求。
四、实施步骤
(一)情况摸底(9月15日-9月30日)
组织全镇基本情况调查,包括经济发展、产业基础、电商基础和物流快递情况。
(二)制定方案(10月8日-10月15日)
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报县商务局、县财政局备案。
(三)宣传带动(10月16日-10月25日)
召开动员大会,利用多种媒体宣传,推动企业早准备、早宣传、早落实。
(四)推动实施(10月26日-12月31日)
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及流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依法开展招投标,确保安全,推动工作实施。
五、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XX镇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成员职责。
六、要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宣传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各项措施,增强企业信心,举办培训班、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二)加大政策配套和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融资机制。
(三)加强农村电子商务行业监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建设和统计体系,规范电子商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