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突破水產養殖業的銷路問題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但回答起來比較難。我認為,突破的重點不是一門心思的回去找市場,搞答營銷,重點應該放在養殖的品種、先進的技術、消費者放心方面。比如海水養殖品種,海參、鮑魚、大菱鮃、美國紅魚等技術先進、實現工廠化規模養殖,商家主動登門求貨,實實在在的賣方市場,主動權在養殖戶手裡,市場他們說了算。淡水養殖中的草魚、鯉魚、烏鱧、甲魚銷路就比較難,需要找市場,擴大了成本。羅氏沼蝦、桂魚、大閘蟹等品種銷路就比較好。所以說:品種決定市場。
B. 水產養殖市場利潤
這么說吧,水產養殖的利潤是整個農業體系中收益最高的項目之一,但風險回也是非常之大。如答果沒有養殖經驗,建議先小打小鬧做一下,或者是到一些養殖場里做幫工,熟悉一下操作及流程。
另外,水產養殖的品種非常多,且效益差異巨大。例如草魚養殖,操作比較辛苦,不過技術已經相對成熟,風險較低,但利潤也很低,華中地區年收益約1000-2000/畝,廣東地區約3000-5000/畝。對蝦或其他特種養殖風險很高,即使技術很好的人也可能血本無歸,但其利潤非常高,養殖成功年效益大約為2-3萬元/畝。
還有一點,沒有養殖經驗的人,前兩年養殖通常都是不賺錢的(能確保不虧本就已經很不錯了),這是個技術活,一定要謹慎。
C. 市場營銷創意策劃題
一產品策略:走中高端品牌路線,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的提高,健康意識、內最求生活品容質的意識不斷增強,消費者逐步由普通轉向高檔消費。 二價格策略:採用聲望定價和分級定價方法,未來葡萄酒的價格屬於中偏上的范疇,所以在推廣時,我們的價格主要定在中等或偏上的范圍內。 三渠道策略:該公司已在全國建立了成熟的銷售渠道,走中高端路線,可尋求獨特的渠道模式,實現渠道與品牌的匹配。 如商場專櫃和專賣店、酒會現場銷售等。
四促銷策略:以消費促銷為主,首先要加強區域市場、創新,並以配置新穎、別致的宣傳品、展品等,推廣葡萄酒文化,達到公司品牌推介和促銷效果
D. 關於水產類市場營銷論文
給你個提綱,你自己補充吧。
陳述:所有的市場都有他一定的規律,市場的規律是可以用適時、專適質屬、適量、適價的產品,通過適合市場、適合消費群體、適合產品運作的營銷手段來改變和創造的。
下面,就如何選擇什麼市場目標談幾點看法:
1.市場定位:應根據我們的產品,選擇適合的消費群體和目標市場:(1)、高端市場,用於做產品形象;(2)、中端市場,用於主打規格的銷售;(3)、低端市場,用於取得話語權,增加消費者的認知度和產品知名度;......
2.產品定價原則:高端產品定天價,提高影響力;中端產品定實價,實實在在做市場,上銷量;低端產品定低價,保本經營占市場,擴大知名度,搶占市場份額。
3.渠道:以通路為主,渠道輔助,經銷商加盟,代理商折扣、零售終端同一價位,低價傾銷者,取消經營權。
4.傳播方式:動用高端(央視等)媒體做形象宣傳,一般媒體(省級)做產品宣傳,大眾媒體(市級)做詳細介紹產品宣傳,普通媒體(商場、賣場、海報)做促銷宣傳。
僅供參考,我只能給你這樣的幫助了,再說細一些,你要付費了!
E. 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及趨向如何,面臨那些問題,如何解決
產養殖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水養殖作為水產養殖的支柱產業,為國民經專濟建設屬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但隨著海水養殖業的迅猛發展,海區污染、蝦塘老化、黑臭底泥淤積、大規模災難性病毒病的爆發和流行等問題迅速暴露出來,使人們對傳統掠奪式養殖模式提出質疑。生物修復技術(Bioremediation)是國內外近10年發展起來的最新環境工程技術,已被成功地應用於土壤、城市河湖、地下水,近海洋面的污染治理和農業、畜牧業、水產養殖等多個領域,並成為二十世紀環境科技發展最快的高新技術領域之一。和傳統掠奪式養殖模式不同,生物修復技術應用於水產養殖,並不通過大量使用高營養的餌料和抗生素提高養殖產量,而主要通過生物-生態措施,修復受損的池塘生態系統,加速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增加水體溶氧,改善水質和池塘自凈能力,提高水產養殖產量和品質,實現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
F. 水產養殖在當今的市場大不大,風險與收益呢有哪位資深高人能給我詳細說說,以後考慮投資此方面。
這么說吧,水產養殖的利潤是整個農業體系中收益最高的項目之一,但風險也是非內常之大。如容果沒有養殖經驗,建議先小打小鬧做一下,或者是到一些養殖場里做幫工,熟悉一下操作及流程。
另外,水產養殖的品種非常多,且效益差異巨大。例如草魚養殖,操作比較辛苦,不過技術已經相對成熟,風險較低,但利潤也很低,華中地區年收益約1000-2000/畝,廣東地區約3000-5000/畝。對蝦或其他特種養殖風險很高,即使技術很好的人也可能血本無歸,但其利潤非常高,養殖成功年效益大約為2-3萬元/畝。
還有一點,沒有養殖經驗的人,前兩年養殖通常都是不賺錢的(能確保不虧本就已經很不錯了),這是個技術活,一定要謹慎。
G. 水產養殖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水產養殖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其一,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加劇。未能擺脫產業發展是建立在對資源、環境等生產力要素的大量佔有、依賴甚至是破壞的基礎上,生態安全問題已成為制約水產養殖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外部水資源緊缺和污染制約了水產養殖,水產養殖排污又影響了外部環境。
其二,養殖病害頻發,引發較大經濟損失。傳統養殖方式和管理與現代漁業不相適應,盲目追求高產,造成病害頻發,養殖產量和效益受到很大影響,對養殖業健康發展構成重大影響。不合理和不規范用葯導致養殖產品葯殘,影響到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消費和出口貿易,制約了養殖業的發展。
其三,基礎工程設施薄弱,集約化程度亟待提高。養殖設施落後,技術含量低,已嚴重不能滿足現代水產發展的要求,制約了我國水產的健康發展。我國的池塘養殖,基本上沿襲了傳統養殖方式中的結構和布局,僅具有提供魚類生長空間和基本的進排水功能,池塘現代化、工程化、設施化水平較低。
其四,良種選育研究滯後。人工選育的良種很少,占水產養殖總產量70%以上的青草鰱鱅等主要養殖種類目前仍依賴未經選育和改良的野生種。
其五,水產養殖產量與飼料需求存在較大差距。在水產養殖方面,每年大約有3000萬噸以飼料原料的方式投喂,粗放式水產養殖導致資源浪費,環境惡化。比如草魚養殖產量近510萬噸,對飼料需求量為760萬噸;鯉魚養殖產量近300萬噸,對飼料需求量為450萬噸;鯽魚養殖產量近260萬噸,對飼料需求量為390萬噸;鯿魴養殖產量近73萬噸,對飼料需求量為110萬噸;青魚養殖產量約53萬噸,對飼料需求量為79萬噸。
其六,水產養殖發展空間受到擠壓。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建設用地的擴張造成水面灘塗被蠶食和佔用,內陸可養殖水面減少,養殖水面開發利用遇到了困難,引發了漁民權益保障和生產生活安置問題。
其七,質量安全和市場監管問題。科技創新能力不足,新型替代漁葯和疫苗研發滯後,種質退化、飼料技術落後等影響質量安全;開放式的養殖場所對外源環境污染難於控制,造成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超標;執法監管手段有限,面對分散養殖和產品流通經銷,監管難於完全到位;質量標准缺失和進口國標准缺乏銜接,使我國水產品在出口貿易中遭遇不公正的待遇。
其八,水產品加工技術水平不高,加工能力十分有限。水產品加工技術特別是大宗產品加工綜合利用技術尚不成熟和配套,直接影響了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
H. 如何把握水產品市場抓好水產養殖
綜觀水產品市場,分析水產養殖的新形勢、新特點,針對如何適應水產品市場的變化,提高版水產養殖效益,2003年的水權產品養殖,宜從以下三個方面選擇: 一是在品種上,應逐步壓縮贓、編肥水性濾食魚類;適當控制草編等草食性魚類;穩定發展鰓魚、烏鰻、白魚等肉食性魚類和蝦類、甲魚;大力推進珍珠、黃顆魚、泥鰍、黃鱔、河蟹等水產品;有選擇地發展北魚南移的蛙縛魚、鮮魚等冷水亞冷水魚類和適應在本地養殖的大口鰓、龜類等名特優引進品種;開發養殖本地溪流土著性倒刺靶、斑妮、石蛙等特色水產品。 二是在養殖方式上,選擇採用全新的混養、仿野生、超常規格的養殖新理念。突破原常規品種僅水體空間利用和餌料生物間利用的混養觀念,進行利用低值常規魚養殖,混養高檔高價值魚和魚、蝦、蟹、珍珠、甲魚等名優品種不同形式的合理搭養、混養。遵循水產品生長周期、餌料生物和生態環境的規律,運用人工模擬和相近的養殖方式進行魚蝦蟹鱉等生態仿野生養殖。在人們司空見慣的水產品品種、商品規格中,養殖一些新特品種或超常規的水產品,以特殊和稀有,吸引消費創利。 三是理智地選擇無公害、綠色水產品的養殖生產。環保健康型水產品質的消費是必然趨勢,追求綠色無公害水產品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