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王老吉是怎樣進行市場細分和開展市場營銷活動
一、市場細分:
1、消費者行為細分:
王老吉根據消費者各自所需以及影響行購買的因素進行對消費者行為的細分比如夏日炎炎的時候,王老吉就會更加暢銷。
2、消費者人口細分:
它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不同人的興趣愛好來對此進行細分,來了解王老吉自己本身對不同階段人群所形成的作用概念。
比如有適宜兒童的消熱解毒的,有適合上班族緩解壓力的,還有適合老年預防上火的。
3、地理細分:
根據各地區的需求量進行細分,比如在兩廣、南方等地區,因地理環境的緣故,人們有喝涼茶的傳統習慣,王老吉頗受歡迎,故此在這地方銷售量較大。
而在北方地區沒有喝涼茶的習慣,銷量下相對較少,所以在餐館,火鍋店等地方相繼出現。
4、消費者心態細分:
王老吉根據消費者為了「預防上火」而購買,打廣告「怕上火,喝王老吉」,因此在人們心中便有了一個概念。就是覺得王老吉具有預防上火的功能,這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消費者心態了。
二、市場營銷
1、規避「涼茶的地方缺陷,聚焦人人「怕上火的共性。
王老吉在宣傳上採取了一個技巧,即突出「預防上火這個人人都需要的中醫概念,避開了北方人並不認同的「涼茶概念
2、王老吉在宣傳上採取了一個技巧,即突出「預防上火這個人人都需要的中醫概念,避開了北方人並不認同的「涼茶概念。
王老吉聯合廣東、香港、澳門其他17個涼茶品牌,經由三地文化部門的聯合申報,涼茶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狹窄市場轉向廣普市場。
王老吉的定位從最初的餐館顧客,開始轉向家庭、戶外、辦公室、網吧、酒吧,力圖告訴顧客,它是一種廣普飲料;再者,其適宜的范圍,也從最先的「飲食上火轉向了熬夜上火、季節變化、區域氣候導致上火等方面。
4、事件營銷。
2003年「非典之後,鍾南山在接受電視采訪時的一句話為涼茶做了一次價值不可估量的廣告——「廣東人自古以來就有喝涼茶的習慣,喝涼茶對抵抗SARS病毒有良好效果……王老吉借勢大力推廣,迅速鋪向大江南北。
5、廣告宣傳。
一則好的廣告,能起到誘導消費者的興趣和感情,引起消費者購買該商品的慾望,直至促進消費者的購買行動。
拓展資料:
2013年4月,H7N9禽流感病毒橫行,疫情發生後,王老吉1.828億愛心基金快速啟動了全省首個H7N9專項公益項目,為抗擊H7N9禽流感,王老吉1.828億愛心基金於8日向江浙滬皖等省份、地區和機構一舉捐贈款葯品共計800萬元。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廣葯王老吉1.828愛心基金第一時間調集300萬元物款,並於當天組織120人的廣葯王老吉愛心基金救援隊,由王老吉大健康董事長親自帶隊送往災區,是廣東省首家對4.20雅安地震進行愛心捐贈的企業基金會。
參考資料:網路-王老吉
② 王老吉與加多寶啥關系啊,誰對誰錯呢
這么說吧,無抄所謂對錯。
陳鴻道當初確實不是用的正當手法取得的商標。
被廣葯收回去無可厚非。
但廣葯等人家長胖了就吃確實不厚道。
現在加多寶的媒體攻勢比較強勁,
所以輿論偏向他。
我個人覺得消費品還是看個人喜好,
喜歡哪個喝哪個,別管那麼多。
另外這兩種涼茶都含有很高的糖分,
不比可樂少,最好少喝。
③ 加多寶較王老吉優勢何在王老吉為更好發展應如何做
加多寶的優勢:原抄有的銷售渠道掌控襲、強力的市場推廣能力、外加沒有離開的市場銷售精英人員。
王老吉現在好比是養了一隻能下金蛋的母雞,但卻不知如何讓它又快又高效地下蛋,現在又搞系列產品,好比想一下多養幾只下金蛋的雞,問題是你原有那隻「王老吉涼茶」母雞的蛋都還沒下成,這不是本末倒置、緣木求魚么,私以為還是把「王老吉涼茶」這個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些,踏踏實實先把涼茶這個市場做下來,再以「王老吉」系列謀劃更大市場。
④ 請問哪位大蝦知道,王老吉(加多寶)全國銷售市場區域的劃分啊
按省市劃分…有廠商供應商…代理商…層層劃分銷售…
⑤ 現在市場上出現的全是加多寶,王老吉哪裡去了,
王老吉也還在啊,包裝差不多,都是紅罐,價格相差幾毛錢,只是廣告加多寶打得狠,可能過兩年王老吉要拜拜了,前兩年的和其正現在就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