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根據市場營銷學中價格策略理論,論述三種定價方法,並結合企業案例分析
1. 撇脂策略,也稱為高價策略,旨在通過高價配合高促銷活動來快速獲得消費者的認可。例如,黃金酒和腦白金就採用了這種策略。
2. 低價滲透策略,這種策略以較低的價格進入市場,迅速吸引消費者,例如格蘭仕的微波爐就採取了這種策略。
3. 顧客差別策略,這種策略根據不同顧客群體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制定不同的價格。例如,會員制度的實施,使得會員能夠享受更優惠的價格。
㈡ 市場營銷,商品價格的計算題,共有三題,求計算過程。
1、解:(1)商品價格=650 000+780 000/220 000=6.5(元/件)
(2)如果企業實現每月16萬元的預期利潤則
商品價格=650 000+780 000+160 000/220 000≈7.23 (元/件)
答:該企業為達到保成本水平而應確定的價格為6.5元/件;該商品的價格又應為7.23元/件。
2、解:銷售3萬件時企業所獲利潤:
利潤總額=單位商品利潤×銷售量=9×30 000=270 000(元)
假設市場競爭激烈,對方提出降價銷售的意見,該企業在沒有改變原經營規模的條件下是否願意接受呢?可以通過計算來得出結論:
3萬件原價商品價格=500 000+25×30 000+270 000/30 000≈50.67(元/件)
1萬件商品價格=50.67×0.6≈30.40(元/件)
單位邊際貢獻=30.40-25=5.4(元/件)
答:單位邊際貢獻大幹零,所以該企業願意接受訂單。
3、解:需求的價格彈性=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價格變動的百分比
用公式表示:E=|(Q2-Q1)/Q1/(P2-P1)/P1|
=|(8 000-5 000)/5 000/(50-90)/90|=|-1.36|≈1.36
因為當E=1.36>1時,所以該商品富有彈性,說明繼續降價能使銷量增加。
希望能為您有所幫助。
㈢ 案例休布雷公司的定價策略
案例休布雷公司的定價策略如下
休布雷公司在美國伏特加酒的市場上,屬於營銷出色的公司,其生產的史密孝夫酒,在伏特加酒的市場佔有率迭23%。60年代,另一家公司推出一種新型伏特加酒,其質量不比史密諾夫酒低,每瓶價格卻比它低一美元。
公司的市場營銷人員經過深思熟慮後,卻採取了將史密諾夫酒的價格再提高1美元,同時推出一種與競爭對手新伏特加酒價格一樣的瑞色加酒和另一種價格更低的波波酒。這一策略,一方面提高了史密諾夫酒的地位,同時使競爭對手新產品淪為一種普通的品牌。
休布雷公司案例
這個案例引出了「產品線」概念,休布雷公司的三種產品構成了一個產品線。營銷,要虛實結合,產品線中的幾種產品分別是不同的價格層次。
其中,某種產品或者某幾種產品是虛的,之所以要有這種產品,其實是為了烘托另一種產品。產品組合,通常由若干條產品線組成。產品線,是指同類產品的系列。
一條產品線就是一個產品類別,是由使用功能相同、能滿足同類需求而規格、型號、花色等不同的若干個產品項目組成的。一個產品項目,則是指企業產品目錄上開列的每一個產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產品線
㈣ 幾個市場營銷的計算題,成本加成定價
一:單位成本計算
單位成本 = (總固定成本 + 總變動成本)/ 產品總量
單位成本 = (20,000 + 30,000)/ 1,000
單位成本 = 50 元
售價計算
價格 = 單位成本 ×(1 + 成本利潤率)
價格 = 50 ×(1 + 20%)
價格 = 60 元
因此,按成本加成定價法,單位銷售價格為60元。
二:零售價計算
零售價 = 產品進價 ×(1 + 產品加成率)
零售價 = 2,000 ×(1 + 16%)
零售價 = 2,320 元
按零售價加成,這批彩電的零售價格為2,320元。
三:總成本計算
總成本 = 總變動成本 + 總固定成本
總成本 = 1.2 × 200,000 + 100,000
總成本 = 340,000 元
單位成本計算
單位成本 = 總成本 / 產品數量
單位成本 = 340,000 / 200,000
單位成本 = 1.7 元/件
單位售價計算
單位售價 =(總成本 + 利潤)/ 產品數量
單位售價 =(340,000 + 60,000)/ 200,000
單位售價 = 2 元/件
如果企業要保證60,000元的利潤,則定價為2元/件。1.5元/件 < 2元/件,且單位成本為1.7元/件,因此,如果1.5元/件虧損賣出。
如果有廠商向企業訂購50,000件產品,但出價1.5元/件,不接受。
在營銷中,廣告費用通常是最大的開支,尤其是對於快消品品牌。媒體費用可能佔到營銷預算的80-90%,甚至高達95%。因此,企業需優化營銷流程,識別各環節的機會與風險。
產品調研和市場研判是營銷的基礎,需有嚴密的科學判斷。基於此,確定營銷導向(產品、銷售、品牌、競爭),以增強執行的針對性和效果的可評估性。
明確營銷目標後,規劃區域市場、目標消費群體、傳播內容和效果評估指標。評估指標通常包括銷售量、招商額及品牌知名度、美譽度等。
在確定目標和傳播策略後,選擇適合的媒體類別和指標,考慮受眾價值和媒體價格。合理選擇媒體,量化評估指標,進行媒體資源管理。
有效的媒體資源開發需結合企業戰略和品牌戰略,發揮專業積累、人脈和經驗,確保媒體投放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㈤ 新產品定價的策略有哪些
美國一位名叫米爾頓·雷諾茲的企業家,1946年到阿根廷去談生意,偶遇市場上的圓珠筆,版雖早已問世,但由權於沒有批量生產而鮮為人知。
他認為圓珠筆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回到國內以後,一個月的潛心研究,就拿出了樣品,利用人們當時原子熱的情緒,取名為「原子筆」,雖然生產成本只有0.5美元,根據人們追新求異的心理,將價格定在12.5美元一支,零售價20美元,以顯示原子筆的非凡之處。一段時間後,這種筆以其新穎、奇特和高貴的形象風靡美國,訂單像雪片般飛向雷諾茲公司。半年時間,不僅收回了2.6萬美元的投資,而且獲得了155萬美元的豐厚利潤。隨著其他廠家的介入,競爭加劇,產品生產成本降至0.1美元,零售價賣到了0.7美元一支,但此時雷諾茲早已大大撈足了一把。
㈥ 求一道市場營銷案例分析題答案、、
這是以前一道專升本的一道題。下面是答案:
之所以要採取這種取脂定回價策略是因為答:
A 、「 珍珠陳皮 」 這種小食品生命周期短,生產技術一般比較簡單,易模仿,即使是專利產品也被競爭對手加以改進成為市場新產品,故應在該產品生命初期,趁競爭對手尚未進入市場之前以高價賺取利潤,盡快彌補研製費用和回收投資。
B 、「 珍珠陳皮 」 之所以敢採取取脂定價策略,還因為有如下保證: 1 、市場需求大; 2 、產品質量高,配料和包裝均較考究; 3 、產品迎合了消費者追求健美的心理,既能防止肥胖,又可以養顏; 4 、該 產品是新產品,無競爭對手。這些都為企業制定高價奠定基礎。
在此案例中企業不能制定低價,否則將導致利潤大量流失。若實行低價,一方面既跟 「 珍珠陳皮 」 名不符實,讓消費者懷疑產品的質量,也很難與其他廉價產品區別開來,需求量不一定比高價時大;另一方面該 產品生產工藝並不復雜,很快就會有競爭對手進入,採取低價根本無法收回投資等。
㈦ 成功營銷十大經典案例:這些案例會給你帶來感悟
營銷是關於企業如何發現、創造和交付價值以滿足一定目標市場的需求,同時獲取利潤的學科。成功營銷有哪些經典的案例可以參考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成功營銷的十大經典案例,歡迎閱讀。
成功營銷的經典案例一 :刀郎營銷團隊
成功關鍵詞: 街頭營銷
市場成功營銷案例效果: 似乎在一夜之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夥子和他的歌就像狂風卷著山火一般迅速紅遍了整個中國。
除了獨具特色的產品定位外, " 刀郎 " 在定價、 渠道 和終端上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刀郎走紅的意義絕對不止於他本人,更為重要的是開拓了一個更廣泛的新市場成功營銷案例,讓人們看到中國內地大量二、三線市場成功營銷案例的巨大潛能。
營銷事件回放:
如果單從唱片銷量上看, 2004 年的中國樂壇只成就了一個人,那就是刀郎。
讓我們來看這樣一組數據:
刀郎的第一張個人專輯《 2002 年的那一場雪》銷量高達 270 萬張,這個數字相當於 9 個狀態最好的劉歡或者劉德華,巔峰時期的他們,單碟唱片總銷量不過區區 30 萬張,而《 2002 年的那一場雪》上市 15 天後,僅新疆地區的銷量就超出了這個數字,剛剛在香港發行時,甫一出手就曾奪得了香港地區當月的唱片銷量冠軍。現在如日中天的銷量冠軍周傑倫的唱片銷量都沒有超過 100 萬張。
2004 年的 元旦 前夜,作為刀郎的第一張個人專輯《 2002 年的那一場雪》的全國總經銷,廣東大聖 文化 傳播有限公司狠下心與刀郎簽下了保底數 5 萬張的銷售合同;但當刀郎的第二張專輯《喀什噶爾胡楊》准備推出時,大聖公司給出的保底數破天荒地高達 500 萬張以上,翻了 100 倍!要知道,一般一張白金唱片的銷量標志也不過 50 萬張。
2004 年 11 月,當刀郎的第二張專輯《喀什噶爾胡楊》還在後期製作時,訂單已經像雪片一般飛來,僅中國內地已超過了 500 萬張,而這個訂單數並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和海外其他銷售目的地。
從表面上看,刀郎的走紅似乎很意外,但實際上,這是一次精心策劃的,極具獨創性的營銷事件。除了獨具特色的產品定位外,其在定價、渠道和終端上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刀郎走紅的意義絕對不止於他本人,更為重要的是他開拓了一個更廣泛的新市場成功營銷案例,讓人們看到中國內地大量二、三線市場成功營銷案例的巨大潛能,而尋找更根源、更本地化的藝人和音樂也成為不少唱片公司新的音樂製作方向。
成功營銷的經典案例二: 可口可樂(中國)公司成功關鍵詞: 奧運營銷
市場成功營銷案例效果: 在銷量大升的同時,在 2004 年夏天佔領了品牌宣傳的戰略高地,成功遏制了老對手百事可樂的追趕風頭。
可口可樂借奧運營銷改變了與對 手相 持的局面,超然勝出。之所以能夠通過奧運營銷決勝市場成功營銷案例,正是因為其運用體育營銷的長期戰略和長線手法,這和大部分國內企業急功盡利心態、缺乏長期規劃以及實際運作中策略能力的缺失完全不同。
營銷事件回放:
" 申奧成功紀念罐 " 、 " 奧運新會徽紀念罐 " 和 " 奧運火炬傳遞紀念罐 " ,可口可樂的奧運營銷總是很早就開始打下伏筆。
2004 年雅典奧運聖火 6 月 8 日抵達北京。作為雅典奧運火炬傳遞的主贊助商的可口可樂公司提前數月已經啟動了 " 雅典 2004 奧運火炬傳遞 -- 中國火炬手 / 護跑手選拔 " 活動,在中國的 20 多個城市裡選拔火炬接力選手和護跑選手。
很多普通的消費者得以通過可口可樂和奧運零距離貼近。
6 月 9 日 ,奧運聖火在北京城傳遞,准備充分、聲勢浩大的可口可樂成功地在北京城掀起了一場紅色旋風。可口可樂在 6 月 5 日 推出的 240 萬罐奧運火炬接力紀念罐在很多地方銷售一空。
8 月 4 日 下午,可口可樂 ( 中國 ) 在北京組織了一場以 " 為奧運喝彩,為中國加油 " 為主題的大型發布會。即將出征奧運會的劉翔、滕海濱、馬琳三位體育明星,成為雅典奧運會期間可口可樂新的形象代言人。以他們為主角拍攝的可口可樂新的 廣告 片在奧運會期間反復播放,同時,分別以這三位體育明星形象設計的 " 要爽由自己 " 可口可樂奧運包裝,也開始在全國市場成功營銷案例限量銷售。
奧運會過後可口可樂還通過央視展開了 " 後奧運營銷 " ,在 8 月 31 日 " 奧運特別節目 " 和 9 月 4 日 " 慶祝奧運健兒凱旋歸來 " 兩個特別節目中迅速決策,簽訂貼片廣告,抓住了難得的品牌傳播機會。
借著奧運的熱度,可口可樂 2004 年還精心設計了 " 要爽由自己 --2004 可口可樂奧運中國行 " 大型巡迴路演活動,並在全國范圍內舉行。與此同時,可口可樂在奧運期間還將其麾下的可口可樂、雪碧、芬達、醒目、酷兒作為促銷產品,以 100% 中獎率回報消費者。
成功營銷的經典案例3:微信大眾賬號關鍵字查找+陪聊式推廣
據知道,微媒體微信大眾賬號是最早一批註冊並完結官方認證的大眾賬號,從開端到現在,一向專注於專注新媒體推廣思維、計劃、事例、東西,傳達微博推廣常識,共享微博推廣成功事例。作為該賬號的殺手鐧,微媒體關鍵字查找功用不得不提。
用戶通過訂閱該賬號來獲取信息常識,微信大眾賬號每天只能推送一條信息,但一條微信不能滿意所有人的口味,有的訂閱者期望看推廣事例,而有些或許僅僅想要知道新媒體現狀,面臨需要多樣的訂閱者,微媒體給出的答案是關鍵字查找,即訂閱者可以通過發送自個注重論題的關鍵字例如“推廣事例”、“微博”等,就可以接收到推送的關聯信息。
當然,如果你發送個美女你好,小微或許認為你僅僅要聊聊天,如果你真實不吐不快,或許這樣的陪聊也是一個不錯的挑選。
成功營銷的經典案例4: 他她營養素水1.營銷事件回放:
"這是一個千年等一回的產品",他她水總裁周子琰經常這樣評價他她水。
在飲料行業,口味、成分、年齡、功能等縱向產品細分標准早已被眾廠家用濫,從 企業管理 飲料到 兒童 飲料,從功能飲料到情緒飲料,想在這些細分市場中出奇已經不可能,但從沒有人把飲料的消費人群做一個二元切割,而在這個極度追求個性和差異化的時代,為了適應男女個性、生活習慣、身體健康的需求,就貼上男女標簽。"我們能否'橫'切市場一刀,把我們的飲料也分出男女呢?" 周子琰說。
2004年3月,"他+她-營養水"正式推向市場,其獨特的創意立刻成為焦點,好評如潮,一周內產品訂貨量超過2億元,並在3個月內創下了6億元的訂貨量新高。
2.策略解析:
名稱的威力
在《定位》一書中,里斯和特勞特專門用了一個章節來探討品牌名稱的威力。他們這樣寫道:名字就是把品牌掛在預期客戶頭腦中的產品梯子上的鉤子。在定位時代,你能做的惟一重要的營銷決策就是給產品起什麼樣的名字。
"他她水"名稱的誕生過程非常艱難。"男士飲料、女士飲料"、"帥哥飲料、美女飲料"……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什麼東西能夠簡單直接地概括男女,又不顯得俗氣呢?"他"、"她"是兩個名字,在注冊產品名時怎麼辦?兩者如何聯系?
周子琰他們先後起了50多個名字,比如"維他、維她"、"他呀、她呀"、"酷仔、靚妹"等,在一次起名會上,當"他+、她-"閃現後,現場所有的人都有一種"找到了"的感覺。
"他、她",為目標顧客群--心理年齡在18~35歲的消費者留下了充分的聯想餘地,避免因名稱的某種特質而拒絕了另一類人群;產品本身是一種營養素水,"+"和"-"既體現了產品"男加體力女減體重"的特質,又暗合產品的性別屬性,使男女要喝不同的營養素水的產品訴求得到很好的體現,含有肌醇、牛磺酸,能為男人及時補充活力的"他+"和含有蘆薈和膳食纖維,能幫助女人減肥,保持秀美靚麗的"她-"共同構成了"他她營養素水"概念。在對產品名稱感到新鮮而產生首次嘗試後,又給了消費者重復消費的理由,借功能性飲料奠定的市場 教育 基礎,進一步將消費者保健的願望落到實處。
成功營銷的經典案例5: 聯想聯想的 2999 元電腦與 AMD 合作是英特爾沒有想到的。
長期以來,英特爾如同一架精密儀器,很少犯任何哪怕是細微的失誤。十幾年來,它建立起來的市場成功營銷案例攻防體系非 AMD 朝夕之功即可撕破,英特爾對各大 PC 廠商操縱已經到了得心應手的程度。英特爾通過控制各廠商的產品數量、推出檔期和價格,把握這些沒有核心技術的 OEM 廠商的生產和產品命脈,在中國建立起以聯想、方正、同方、 TCL 等直供客戶為基礎的壟斷體系。從技術研發、產品更新、市場成功營銷案例推廣、渠道運作等方面來看,在各種規則的名義之下,君王一般的英特爾給生態鏈下的 OEM 廠商們豐厚的利益引誘。當利潤逐漸削薄的 PC 業變得愈發困窘時,英特爾的 " 銀彈攻勢 " 越發成為各 PC 廠商欲罷不能的魔咒。
在此大背景下, AMD 在中國市場成功營銷案例上要做的就是:穿過一片足以讓自己窒息而亡的英特爾黑森林,一點一點撕開英特爾的嚴密防線。
2004 年給 AMD 提供了一個機會。這一年也被 PC 業界公認的 " 死亡之年 " ,在這一年中,中國所有 PC 廠商利潤都跌到了最低點。
越來越多的企業一邊忙於不堪目睹的價格戰,一邊竭力游說英特爾提供更優惠的處理器價格,但英特爾為維護壟斷利益始終不肯讓步,於是造成 PC 銷量攀升但利潤卻在一路下滑的局面,作為亞太區 PC 老大的聯想也不例外。 2004 年中,聯想集團純利只微升 3.5% ,聯想股票價格應聲而落。
在推出 2999 電腦前,聯想曾和英特爾有過多次溝通,但是英特爾堅持表示不希望聯想推出低端產品。但在競爭對手的夾擊之下,聯想的低端策略不得不執行,由此,只能把目光投向了價格更低的 AMD 。
以 2004 年底的處理器價格比較, AMD 主頻為 2.2G 的處理器價格僅為 400 元,而英特爾的賽揚 2.2G 左右的處理器價格卻要 480 元,而在高端市場成功營銷案例上, AMD 的處理器價格優勢更大,奔 4 處理器 3.0G 價格大約在 1700 元左右,而 AMD64 位處理器 3.0G 價格只有 1500 元不到。
作為英特爾國內最大客戶,聯想的倒戈讓英特爾失去了一統江山的局面。習慣了中國廠商對自己言聽計從的英特爾公司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國市場成功營銷案例上的反叛。情急之下,英特爾公開指責聯想推出 2999 元的產品不能滿足用戶基本應用需求。英特爾中國公司董事長楊旭認為 " 這是聯想對客戶不負責任 " 。
除了以降價方式打壓 AMD ,英特爾也以同類產品抵制 AMD ,此外,英特爾也在數字家庭等領域廣結同盟,提前為 AMD 設下陷阱。
客觀上看,和英特爾苦鬥了 33 年, AMD 在 2004 年雖大有斬獲,但依然是小弟弟。
正如《商業周刊》所言, "AMD 在 2004 年市場成功營銷案例份額上升超過 1%…… 在 2005 年期間, AMD 或許真的能從英特爾那裡搶走不少市場成功營銷案例份額。近一段時間以來, Sun 推出的一些伺服器使用了 AMD 的晶元,作為英特爾的老對手, AMD 正憑借新技術而大出風頭。 "
從份額上看,要走出英特爾的陰影, AMD 還差得很遠,但從營銷角度看, AMD 已經沖破英特爾長期製造的包圍圈,越來越多的主流廠商在 PC 和伺服器中都開始大規模使用 AMD 的處理器,英特爾固若金湯的大堤已經被撕開,決堤也不是沒有可能,這也許是 AMD 越來越被看好的真正原因吧。從在正規 PC 廠商的產品中罕有被採用,到 AMD 晶元在中國的銷量已經佔到全球銷量的 15% 至 18% 。在中國, AMD 與英特爾將進入巷戰階段。
下一頁更多精彩“成功營銷的經典案例”
㈧ 顧客差別定價的例子
顧客差別定價的例子在市場營銷中屢見不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優惠券、促銷活動、會員折扣以及地域定價差異。
首先,優惠券是差別定價的一種直觀體現。商家通過發放優惠券,對不同的顧客群體進行價格歧視。例如,在超市購物時,持有優惠券的顧客可以享受到特定商品的折扣,而沒有優惠券的顧客則需按原價購買。這種方式既能刺激消費者購買慾望,又能幫助商家擴大銷售量,實現利潤最大化。
其次,促銷活動也是差別定價的一種重要形式。商家會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促銷活動,如“買一贈一”、“滿額減免”等,以此來吸引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這些促銷活動實質上是對不同購買時機的顧客進行差別定價,使得在促銷期間購買的顧客能夠享受到更低的價格。
再者,會員折扣是另一種常見的差別定價策略。許多商家都會設立會員制度,根據會員的等級或積分情況給予不同的折扣。比如,高級會員可能享受到更高的折扣率,而普通會員則只能享受基礎折扣。這種定價方式不僅能夠增強顧客的忠誠度,還能幫助商家篩選出高價值客戶,進行更精準的市場營銷。
最後,地域定價差異也是顧客差別定價的一種體現。由於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消費習慣以及購買力存在差異,商家往往會根據這些因素調整產品在不同地區的售價。例如,一款電子產品在一線城市的價格可能會高於二三線城市,以反映出不同地域市場的消費能力和需求狀況。
綜上所述,顧客差別定價的例子包括優惠券、促銷活動、會員折扣以及地域定價差異等。這些策略都是商家為了最大化利潤、拓展市場而採取的靈活定價手段,旨在滿足不同顧客群體的需求。
㈨ 撇脂定價的案例以及分析
一、撇脂定價:高端策略的奧秘
撇脂定價,一種在產品上市初期採取高價策略,旨在快速回收投資並最大化利潤的營銷手法。企業之所以選擇這種方式,源於消費者對高價產品價值的認知,以及市場中特定消費者的購買力和價格接受度。
二、背後考量:市場定位與消費者心理
在市場上,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可以作為撇脂定價的基石。關鍵在於捕捉到一批願意為高品質和獨特體驗付出高價的消費者,如對價格不敏感的富裕階層。
三、經典案例解析
哈根達斯:以其純天然材料和「冰淇淋中的勞斯萊斯」美譽,撇脂定價策略在於高運營成本的投入,如全球化的原料宣傳和浪漫的店鋪設計,強調品質與追求。無競爭對手的差別化優勢使其得以實施。
香奈兒和雅漾:中國高端化妝品的高價策略,利用市場認知差異和關稅稅率的誤導,實為在產品早期獲取利潤。蘋果的iPhone系列同樣如此,高價策略吸引了消費者對新品的追捧。
華為、OPPO、VIVO:高端手機的定價策略,基於高技術投入和消費者對高端產品價值的認知,確保利潤回收。
索尼與蘋果的對比:索尼撇脂定價失敗案例揭示,品牌實力、產品差異化和上市速度對於策略的成功至關重要。
四、策略的應用與喊正孝挑戰
撇脂定價策略成功與否,取決於消費者的需求差異、市場接受度以及品牌力。優點在於通過逐步定價策略適應市場變化,避免庫存風險,但定價過高可能引發消費者反感。因此,企業需要平衡定價與市場需求,找到合適的價格區間,才能真正發揮撇脂定價的清亮威力。總的來說,撇脂定價是一種高明的營銷手段,但並非所有產品和市場都適用。理解消費者心理,巧妙運用策略,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