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網路營銷影響因子

網路營銷影響因子

發布時間:2021-10-05 17:24:18

1. 影響網站SEO的重要因數有哪些

成都網路營銷,老漁哥分析因素如下:
1、div+css對SEO的影響;
2、靜態頁面對SEO的影響;
3、目錄級別對SEO的影響;
4、目錄文件名對SEO的影響;
5、頁面大小對SEO的影響。
當然影響網站SEO的因素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2. 網路營銷究竟做什麼啊

網路營銷是營銷的分支之一,是指企業(個人或者組織)使用互聯網工具進行行銷的方式。既然是營銷手段,那也不外乎以建立或傳播企業品牌核心信息為主。

網路營銷主要的手段是以網路產品為產品,網路上存在的所有素材都可以成為網路營銷的手段,比如網路新聞、論壇帖子、視頻、專題、專訪、sns、網游植入、圖片、音樂等等。

互動口碑營銷的五個關鍵詞,分別是熱愛、形式、內容、體驗、植入。

1、熱愛:互聯網時代,首先要熱愛網路,不熱愛就談不上應用。

2、形式:有多少種網路形式就有多少種網路營銷。目前口碑營銷(網路)按照傳播形式不同,主要分為新聞營銷、社區論壇營銷、視頻營銷、游戲營銷、段子營銷、博客營銷、音樂營銷、圖片營銷、SNS、插件技術等多種方式。如:PS軟體手繪康師傅茉莉花茶的傳播;夏普手機「極品富家女包包手機一打打的買」在SNS中傳播;網路文學的品牌植入如唐家三少在《生肖守護神》中植入奧迪Q7的傳播,等等。

3、內容:內容素材是傳播關鍵。這就要求多積累,多關注時事新聞和網路流行語。

4、體驗:玩遍網路,親自體驗。要想用好網路營銷,首先自己得去體驗各種方式,用不同的身份在網路世界裡進行體驗。

5、植入:比如諾基亞植入貓撲,度身定做論壇營銷等。

其次,WEB2.0時代,網路營銷是基於網路文化和網路特徵的全面品牌滲透。真正的口碑營銷是滿足事件營銷、話題營銷、新聞營銷三種因子的網路營銷,這三者均離不開策劃的力量,事件營銷通過線上線下結合,以真實撼動網民,順勢而為。話題營銷通過話題主宰一切,讓傳聞勝過新聞,劍走偏鋒;新聞營銷通過新聞發布,讓新聞為品牌保溫,潤物無聲。網路營銷的策劃,一定要用心研究你的客戶,要想與網民互動起來,其實首先要做到和團隊互動、和客戶互動,要認真研究輿論現象、社會主流,要多體驗、多感悟,線上和線下結合起來。他還用大量的實例和數據說話,分析了sns和論壇,認為論壇的影響力廣,而sns的互動性強。

網路互動整合營銷服務體系。1、網路口碑洞察體系:對網路進行監控,並進行輿情分析,隨時了解問題,才可能更好地解決問題。2、網路口碑塑造體系:通過話題和事件營銷,結合、藉助、搭建與社會熱點事件、人物等的多種微妙關系,通過網民對社會熱點的關注,將大眾關注度轉移到目標產品上,為企業產品塑造正面的網路口碑,提升品牌好感度。3、網路口碑維護體系: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發帖、頂貼過程,而是要有精準的受眾分析、精確的媒體分析、正確的互動方式、自然的話題切入點,從而正確開展企業及企業產品在網路受眾中的互動傳播。4、網路口碑修復體系:面對所有危機最好的應對辦法應該是預防,最好的解決結果應該是快速高效,因此,一套成熟的預防和應對機制是必備的。

3. 正准備論文 想寫關於網路營銷的 但覺得比較空 請高手指點 該如何入手 拜謝

寫好論文寫作五要素

論文寫作五要素之一:創新性
在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處於轉折,發現和革命的時期,像本世紀之初量子論誕生那種充滿重大發現的年代;像四十年代未至五十年代初發明晶體管的年代,像五十年代發現DNA雙螺旋結構從而開創分於生物學的激動人心的時期,創新是一種科學發現,它必將開創一個新的學科領域,對人類的認識在哲學的高度上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於這些科學革命時期的創新,學術界很容易理解和體會它的含義,這不屬於本文論述的重點;本文所關心的是處於科學技術平穩的發展時期,由一般科技人員撰寫的論文,它的創新性究竟是指什麼,請先看一下《Nature》與《Science》的說明. 《Nature》認為創新是科研成果新穎,引人注意(出入意料或令人吃驚),而且該項研究看來在該領域之外具有廣泛的意義,無論是報道一項突出的發現,還是某一重要問題的實質性進展的第一手報告,均應使其他領域的科學家感興趣.《Science》則認為,創新是指,對自然或理論提出新見解,而不是對已有研究結論的再次論證,內容激動人心並富有啟發性,具有廣泛的科學興趣.具體而言,就是說在已沉寂的研究領域提出創新思想,在十分活躍的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或者是將原先彼此分離的研究領域融合在一起. 讀者不難看出,上述要求並不是容易達到的,即使是在這兩種刊物上己發表的論文,也並不是都能達到這個要求,如果有10%的論文能達到這個要求也就相當不錯了,顯然這種要求是辦刊人員的奮斗目標和期刊的最高標准,為了比較,再來看一看《科學通報》,《中國科學》和《自然科學進展》這三種全國性綜合期刊對創新性的要求,它們的要求是共同的.即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具有創造性的.高水平和有重要意義的最新研究成果.讀者可能己注意到這里對創新性的要求與《Nature》,《Science》的要求不同之處在於沒有特別強調論文的內容應能引起科技界廣泛的興趣,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大家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作為國際科學期刊,《Nature》與《Science》強調這一點是應當的,也是可以實現的,他們可以從眾多的來稿中篩選出符合這一要求的論文;而國內期刊需要根據本國科研的實際需要和整個背景情況來慎重地對待這個要求,其實,隨著國家科學基金個人申請項目的逐年增多,申清人就可以既根據個人的專長,又根據當前國內外自己所熟悉的科學前沿進展確立科研選題,那麼假以時日,這個要求也就不難達到了.但是,需要特別指出的,像《Nature》與《Science》這樣著名的國際科學周刊,在全世界也只此兩家,我們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完全照搬那些不符合國情的東西,畢竟,意義重大的論文或研究成果一定會引起相關領域科技人員的關注. 筆者認為,一篇淪文或一項研究課規模不一定很大,但研究一定要深入,結果一定要深刻,要能反應研究者獨到的見解.這樣的論文列入高水平論文想必不會有疑問了.

論文寫作五要素之二:可讀性

一篇科學論文的可讀性是至關重要的,應當引起作者的高度重視.可讀性是由如下因素決定的: 1.研究工作是否取得了實質件進展,所得結論是否可靠,結果是否深刻和有啟發性,如果是階段性成果,它對後續的研究有什麼指導意義,是否是重要發現的前奏. 如果研究工作沒有獲得階段性或最終的結果,就不應動手寫論文,靠一個平淡的研究工作無論如何是寫不出一篇好文章來的,因而也不可能是一篇具有可讀性的文章. 2.作者要對論文進行完整的構思,體現嚴密的邏輯思維,一項研究課題經過長期努力工作而得到結果時,就應當像藝術家構思一幅作品那樣,一絲不苟.精雕細刻,對論文的論述方式,內容的取材,學術思想的解釋,研究背景的介紹等等需要反復推敲,仔細斟的,以期作到論文的結論嚴謹,內容充實.論述完整.邏輯性強.如果作不到這一點,那麼論文就很難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了. 3.在論述方式上,要作到深入淺出,表達清楚.簡練.專業術語准確,前後一致,語言要規范,生動. 4.文字與插圖恰當的配合.國內相當多的論文在利用圖,表來生動地闡述學術內容方向還顯不足,隨著計算機三維可視化方法的普及,論文中採用彩圖,立體圖的趨勢將會增加,這可以避免過多的文字說明,而且效果也比較好. 5.論文的體例格式.雖然每一期刊都制定了能反映他們自己的風格和特點的體例要求,但大體上,學術期刊有一個共同的體例要求,讀者對此並不陌生,不過真正認真照著去作的卻不多,作者可能很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學術期刊為什麼要提出體例要求 須知這不是可以隨意對待的事.體例不僅保證了論文形式上的規范,也保證了內容上的可讀性,恰恰就是這一點被許多作者所忽視了,其中,論文的標題.摘要和關鍵詞這三者基本上決定了論文能否被期刊所採納和能否引起讀者的興趣.進入《科學文獻索引》的優秀期刊《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中國物理快報)一再申明:本刊特別注重文章的標題.摘要的編寫.目的在於提高文章的引用率.標題應該清晰地描述文章的內容,又能反映與其他文獻的區別.關於摘要,首先要求是對文章時主題及其所屬的領域和研究對象給予簡短的敘述,更重要,更嚴格的要求是對文章的理論或實驗結果,結論以及其他一些有意義的觀點給出情晰,明確,較具體的簡要的敘述.可見這三者對一篇論文是能產生畫龍點睛的效果的.國內有些論文的一個通病是喜歡包羅萬象的,大而空的標題,接著又是言過其實,空洞無物的掖要.例如說一次觀測就得出一個變化規律;一個演算法就解決了一個NP問題,等等,羅列的關鍵詞不能反映論文的中心議題,也不便於檢索,這樣就使得讀者沒有興趣再讀下去了,出現這樣的結果,何談淪文的可讀性 請看一下《Nature》在投稿指南第二條上對可讀性是如何解釋的:來稿應寫得清楚.簡練,以便讓其他領域的讀者和母語為非英語的讀者能能夠讀懂.基本的但又屬於專業的術語應作簡明解釋,但不要說教式的.在投稿之前請從事其他學科研究的同事對最終文稿在清楚易懂方面提供意見往往很有用.《Nature》雜志的編輯常常建議修改並重寫論文的摘要和正文的第一段(即引言),...,並保證文章和圖片對非該領域的讀者明確,能讀懂.這再清楚不過地說明了論文的可讀性是何等重要,《Nature》雜志一再最終文稿在清楚易懂方面提供意見往往很有用.《Nature》雜志的編輯常常建議修改並重寫論文的摘要和正文的第一段(即引言),...,並保證文章和圖片對非該領域的讀者明確,能讀懂.這再清楚不過地說明了論文的可讀性是何等重要,《Nature》雜志一再申明,論文是否利用最終決定權屬於編輯部,凡不符合他們要求的稿件,毋需深人閱讀即行退稿,道理很簡單,在大量來稿的情形下,編輯不可能花太大多的精力和時間去處理一篇可讀性很差的稿件. 談到可讀件,使筆者回想起在數學界流傳很廣的一件恢事.在本世紀之初,Hilbrt由於提出23個數學論題而名聲大振,有人間他何謂一3個好的數學選題,Hilbert毫不猶豫地回答:清晨與你漫步時,能向你遇到的第一位行人用10分鍾時問解釋消楚的數學選題.可見簡明,清楚,易懂是一篇論文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當然,《Nature》與《Science》不是專業雜志,他們特別重視論文可讀性是可以理解的,那麼,專業期刊是否就不必這樣認真對待可讀性問題呢,事實上,可讀件是指讀者在讀過你的文章之後,能夠明了你要說的什麼問題,是怎樣著手解決的,並不需要讀者非得全面理解你的論文的全部內容,因此,專業期刊同樣要求論文具有可讀件,如果一篇論文由於可讀性差而失去很多讀者,對於期刊本身而言,負面影響將是嚴重的.

論文寫作五要素之三:信息量

信息量是源於通信領域而逐漸普及成為大眾與媒體頻繁使用的一個詞,將它與一篇科技論文聯系起來,是指在篇幅有限的情況下,論文本身能向讀者提供多少有關該論題的信息.筆者在《Chinese physics Letters》的投稿規范上看到,它是指"要盡可能多地給出有關研究的信息,盡可能少地運用investigate(調查),study(研究),disuss (討論)等詞,並舉例作了進一步解釋,如"The cross section is (6.25±0.02)就比"The cross section is measured"包含更多的信息量.通俗地講,讀之前或許不知道,或者模糊不消或不確切的知識在讀過該文之後不僅獲得新知識,還消除了模糊不清或不確切之處,就說明這篇文章包含較多的信息量.簡言之,當你讀完一篇文章後獲得的新知識越多,說明它的信息量就越大.顯然,"多點測量"的信息量要比"6點測量"少得多,前者給出的是模糊的,不確切的信息,而後者則是清楚的.確切的信息.
現在,國內外一些著名期刊對論文的篇幅作了嚴格限制,這樣作的意義何許呢 顯然新的學術思想,新的實驗,新的發現......等等創新結果是決定論文信息量的關鍵,但是不可否認,篇幅的嚴格限制會促使作者想方設法刪除那些與文章主題關系不大的或次要的內容,作者面對篇幅的限制,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構思論文的框架,選擇最重要的素材,採納最恰當的表述方式並對文字的敘述仔細推敲,這樣作的結果,一般來說論文的內容充實了,(信息量上增加了,主題鮮明了,論文的質量也相應地提高了.
著名的國際學術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的編輯首先對來稿從標題,圖表,數學公式直到參考文獻逐一計算所佔的行數,總行數絕對個能超過46O行,否則即退回作者重新修改,精練內容到符合要求為止.篇幅雖少但內容不充實,論文包含的信息量太少則很難被編輯,申稿人認為是篇好文章,退稿是預料之中的事.
從上可知,限制論文篇幅隱含著對信息量的要求,只要作者認真對待,反復修攻,精練自己的敘述方式,就能夠改善論文的質量,尤其是增加信息量在這方面值大家借鑒的是,Watson與Crick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論文發表在《Nature》上,只有約500字和一幅DNA的雙螺旋圖,就是Penzias和Wilsoh發現字宙大爆炸的3K背景輻射的技術觀測論文也只有一頁篇幅,而這兩篇論文則使作者分別獲得了諾貝爾生物醫學獎與物理學獎.

論文寫作五要素之四:參考文獻

將參考文獻列為評價一篇論文質量的標准之一,可能會使讀者和作再感到驚奇,甚至產生異議,這並不奇怪.因為筆者認為,參考文獻在一篇論文中的地位,以往是被大大忽視了.現在有了《科學文獻索引》,就不難理解參考文獻在論文中的重要作用了,由美國賓州的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倡導的按論文被引用的次數來評價研究成果的思想就產生了SCI,它除了收錄論文的作者,題目,源期刊,摘要,關鍵詞之外,還特意將論文所列的參考文獻全部收錄下來,這樣就能把一篇論文同其他論文之間有學術意義的聯系勾畫出來,從而溝通了不同作者群體之間的學術聯系,並進一步統計出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即某一期刊在連續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為A,第三年它被引用的次數為B,影響因子IF=B/A,意指該刊兩年內所發表的論文在第三年彼引用的平均次數.它反映了該期刊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在不同刊物上發表文章其難易程度相差可能很大.可見參考文獻對計算影響因子和評價論文水平所引起的巨大作用.
當然,有一些非常優秀的論文並不一定刊登在影響因子很高的期刊上,例如Lorenz的"確定性非周期流";Feigenbaum的"非線性變換的普適測度特性"以及Shannon的"通訊的數學理論",等等,用IF作為唯一衡量標准顯然是不公允的,偏頗的.
對於作者來說,一項研究工作從選題開始就離不開閱讀文獻資料,在撰寫論文時,一定要將你產生新的學術思想之前最重要的文獻列舉出來,說明當時的研究所達到的水平;在研究工作開展中,受哪些文獻資料的啟發,從哪些論文中獲得了教益,促進了研究進度,屬於這類的文獻均應列出,寫論文時應對論文涉及的學科內容進行檢索,看看是否遺漏了重要的相關文獻,有一個感人至深的事例,就是孟德爾(Mendel J.Gr)的豌豆雜交實驗,他把從兩年實驗中總結出的雜交組合法則發表在"自然研究協會"的雜志上,幾乎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他去世16年以後,三位有名的生物學家彼此獨立地再次發現了他得出的組合法則,他們是荷蘭人de Vries,奧地利人Tschermak-Seysengg和德國人Correns,他們同在1900年遞交了自己的論文,為慎重起見,又不約而同地各自查找了有關豌豆雜交實驗的全部資料和論文,恰巧同時發現孟德爾早於他們30多年就發現了雜交遺傳的規律,為了表示對前人的敬仰和尊敬,他們各自在論文中將該規律稱作孟德爾定律,如果他們三人輕視論文中的參考文獻,那麼其後果將會多麼今後世人遺憾啊!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總之,一篇論文所代表的研究只能起到承前啟後孔作用,除了自己獨立而創新的那一部分內容外,在論文中不必也不可能對涉及到的相關問題逐個詳細論述,這時給出有關的參考文獻,以說明結論,觀點,數據的來源,讀者如想深入了解這個問題就可查閱文獻,這樣一來,文獻就成了自己論文的補充和完善,編輯,審稿人將根據論文中開列的文獻消單初步判斷該論文的水平以及作者對有關學科的背景知識水平,自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判斷作者的科學道德,如果不是受文獻檢索條件的限制,你未能在論文中列出與你的研究密切相關的主要文獻,讀者,編輯和審稿人可能會看作是一種不良學風,這對你的事業可能會產生嚴重的損害.
參考文獻的選擇是一項極為嚴肅的事,它關繫到論文的可信度和作者的聲譽,論文的作者對所開列的主要文獻均應認真閱讀過,並向讀者保證論文中某處引用的參考文獻的確與該處的內容有關,文獻發表的刊物,年代,卷號,標題,頁碼同樣應核實無誤,期刊的編輯人員花在這方面的時間和精力是很多的,但許多作者對此卻了解甚少,採取了輕慢的態度.
國內學術論文在引用參考文獻上存在以下問題
1, 為了省事,轉引二手文獻,既不核對,自己也沒有看過或瀏覽過,引用是否恰當,准確,一般則很少考慮.
2, 只引自己的論文,這既是自負又是無知的表現,讀者,編輯和審稿人認為只引作者自己的論文,說明作者的研究課題沒有引起同行的關注,不屬於熱點課題,也不屬於前沿課題,同時還認為作者對當前該領域各相關學科的進展不了解,起碼很長時間沒有查閱文獻資料或閱讀學術期刊了.對於這類論文國內編輯部一般採取十分寬容的作法,就是退請作者作補充,因為出現這類現象的作者有些還是學術界資深的研究員;國外這類現象很少見,遇上了自然是作退稿處理.
3, 閱讀的是中文文獻,引用的是外文文獻.以D.Marr的《Vision》一書為例,該書由於創立了視覺的計算理論而在國際上久負盛名,國內很及時翻譯出版了中文本,成為從事生物視覺.計算機圖像處理,機器人視覺研究的必讀之書,遺憾的是,不少作者在中文期刊論文中卻引了該書的英文原著,實際情況是,英國原著在全國沒有幾本,就是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也沒有,那麼許多讀者是從哪裡得到原版著作閱讀呢,中文版是幾位專家歷經干辛萬苦完成的一本語言流暢,表達准確,可讀件很高的譯著,當你從中學得了有用的知識後,為什麼只引用英文原著,而不引用中文譯著呢
4, 引用文獻中近三年之內的比例少,這自然和國內外文期刊少,同內讀者獲得外文期有較大時間滯後有關,隨著Inlernet的發展,這種情況會得到改善.
筆者將參考文獻作為判斷一篇論文質量的標准之一,相信會被越來越多的作者,讀者,編輯同仁以及審稿專家理解和認同.論文寫作五要素之五:署名與致謝

4. 常亞平的代表性成果


1、Zhu, Dong Hong; *Chang, Ya Ping. Negative Publicity Effect of the Business Founder's Unethical Behavior on Corporate Image: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3, 117(1):111-121 (通訊作者,SSCI 收錄,FT45期刊)
2、Zhu, Dong Hong; *Chang, Ya Ping; Luo, Jian Jun.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C2C communication on purchase decision in online communities from a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adoption model.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016, 33(1): 8-16. (通訊作者,SSCI收錄)
3、Zhu, Dong Hong; *Chang, Ya Ping; Chang, An. Effects of free gifts with purchase on online purchase satisfac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uncertainty, Internet Research. 2015, 25(5), 1-18. (通訊作者,SSCI收錄)
4、Zhu, Dong Hong; *Chang, Ya Ping. Effects of interactions and proct information on initial purchase intention in proct placement in social gam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roct familiarity.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2015, 16(1): 22-33. (通訊作者,SSCI收錄)
5、Chang, Ya Ping; Gao, Yin; *Zhu, Dong Hong. The impact of proct regret on repurchase inten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15, 43(8), 1347-1360. (SSCI收錄)
6、Wu, Jin Feng; *Chang, Ya Ping. Multichannel integration quality, online perceived value and online purchase intention: A perspective of land-based retailers, Internet Research, Accepted.(通訊作者,SSCI收錄)
7、Chang, Ya Ping; Dong, Xuebin.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consumer interaction behaviour on purchase intention in an SNS environment: evidence from China. Information Development,Accepted. doi:10.1177/0266666914556821(SSCI收錄)
8、Zhu, Dong Hong; *Chang, Ya Ping; Luo, Jian Jun; Li, Xin. Understanding the adoption of location-based recommendation agents among active users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2014,50(5): 675-682.(通訊作者,SSCI收錄)
9、Chang, Ya Ping; Xuebing Dong; Wei Sun.Influence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 on consumer purchase inten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14,42(2): 321-330. (SSCI收錄)
10、Zhu, Dong Hong, *Chang, Ya Ping. Investigating consumer attitude and intention toward free trials of technology-based servic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30(1): 328–334(通訊作者,SSCI收錄)
11、Zhu, Dong Hong, *Chang, Ya Ping. Understanding motivations for continuance intention of online communities in China: A comparison of active users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virtual communities.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2014, 30(2): 172-180(通訊作者,SSCI收錄)
12、Chang, Ya Ping, *Zhu, Dong Hong, The role of perceived social capital and flow experience in building users' continuance intention to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in China,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2, 28(3), 995-1001 (SSCI收錄)
13、Chang, Ya Ping; *Zhu, Dong Hong. Understanding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doption in china: a comparison of pre-adoption and post-adop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 27(5), 1840-1848(SSCI收錄)
14、Chang, Ya Ping; *Zhu, Dong Hong; Wang, Simon Hao. The influence of online game service quality on loyalty: an empirical study of MMORPG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11, 39(10), 1297-1302(SSCI收錄)
15、*Chang, Ya Ping; Yan, Jun; Luo, Jin; Zhang, Jin Long. Online in-game advertising effect: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match between games and advertising, Journal of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11(1), 63-73, 2010(ABI、EBSCO收錄)
16、Chang, Ya-Ping; Yan, Jun. Benz Car Destroyed in China---A Case of Cross-Cultural Marketing,Journal of Euromarketing,2002,Vol. 12,No. 2,71-86.(ABI、EBSCO收錄)
17、常亞平,陸志願,朱東紅. 在線社會支持對顧客公民行為的影響研究------基於品牌社區的實證分析,管理學報,第10期,2015年(CSSCI收錄)
18、常亞平,董學兵,虛擬社區信息內容特徵對信息分享行為的影響研究,情報雜志,第1期,2014年(CSSCI收錄)
19、吳錦峰,常亞平,潘慧明,多渠道整合質量對線上購買意願的作用機理研究,管理科學,第1期,2014年(CSSCI收錄)
20、常亞平,孫威,張金隆,研究生團隊創新氛圍的影響因素研究,科研管理,第7期,2013(CSSCI收錄)
21、閆幸、常亞平,社交網站虛擬禮品購物價值對購買意願的影響研究,管理學報,第2期,2013年(CSSCI收錄)
22、常亞平、夏保國,網路營銷:管好第三方評論,北大商業評論,第10期,2013年
23、閆幸、常亞平,企業微博互動策略對消費者品牌關系的影響——基於新浪微博的紮根分析,營銷科學學報,第1期,2013(CSSCI收錄)
24、常亞平,肖萬福,覃伍,閻俊,網路環境下第三方評論對沖動購買意願的影響機制:以產品類別和評論員級別為調節變數,心理學報,第44卷,第9期,2012(CSSCI收錄)
25、常亞平,羅勁,閻俊,服務補救悖論形成機理研究,管理評論,第24卷,第3期,2012(CSSCI收錄)
26、常亞平,朱東紅,李榮華,感知產品創新對沖動購買的作用機制研究,科研管理,第33卷,第3期,2012(CSSCI收錄)
27、吳錦峰,常亞平,候德林,網路商店形象對情感反應和在線沖動性購買意願的影響,商業經濟與管理,第8期,2012年(CSSCI收錄)
28、閆幸,常亞平,微博研究綜述,情報雜志,第9期,2011年(CSSCI收錄)
29、塗曉春,常亞平,員工非工作上網行為研究:基於組織因素的實證,管理學報,第12期,2011年(CSSCI收錄)
30、常亞平,劉興菊,閻俊,張金隆,虛擬社區知識共享之於消費者購買意向的研究——基於共享主體的視角,管理科學學報,第14卷,第4期,2011(CSSCI收錄)
31、常亞平,邱媛媛,閻俊,張金隆,虛擬社區知識共享主體對首購意願的作用機理研究,管理科學,第24卷,第2期,2011(CSSCI收錄)
32、常亞平,韓丹,姚慧平,張金隆,在線店鋪設計對購買意願的影響機制研究,管理學報,第8卷,第6期,2011(CSSCI收錄)
33、常亞平,朱東紅,社交網站用戶參與動機的測量,圖書情報工作,第55卷,第14期,2011(CSSCI收錄)
34、常亞平,覃伍,閻俊,研究生團隊隱性知識共享機制研究,科研管理,第31卷,第2期,2010(CSSCI收錄)
35、常亞平,朱東紅,基於應答者視角的網路調查參與行為影響因素研究,圖書情報工作,第54卷,第2期,2010(CSSCI收錄)
36、常亞平,鄭宇,朱東紅,閻俊,企業員工文化匹配、組織承諾和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管理學報,第3期,2010年(CSSCI收錄)
37、閆幸,常亞平,SNS研究綜述,情報雜志,第11期,2010年(CSSCI收錄)
38、塗曉春,常亞平,張金隆,員工非工作上網行為個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工業工程與管理,第5期,2010年(CSSCI收錄)
39、王珍義,常亞平等,中國會計不道德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於組織和社會環境的視角,管理學報,第6期,2010年(CSSCI收錄)
40、常亞平,陳亮,閻俊,高校學生評教誤差形成機制研究——基於學生態度的視角,高教探索,第1期,2010年(CSSCI收錄)
41、常亞平,宗樹闊,中國高校學生貧困度測評體系和評價模型構建研究,高教探索,第1期,2009年(CSSCI收錄)
42、常亞平,姚慧平,韓丹,張金隆,電子商務環境下服務補救對顧客忠誠的影響機制研究,管理評論,第21卷,第11期,2009年(CSSCI收錄)
43、常亞平,朱東紅,張金隆,影響消費者重復網上購物行為因素的實證研究,管理評論,第21卷,第4期,2009年(CSSCI收錄)
44、常亞平,劉艷陽,閻俊,張金隆. B2C環境下網路服務質量對顧客忠誠的影響機理,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第29卷,第6期,2009年(CSSCI收錄)
45、常亞平,朱東紅,張金隆,虛擬社區知識共享與消費者品牌轉換的關系研究,管理學報,第11期,2009年(CSSCI收錄)
46、常亞平,蔣音波,閻俊,基於組織因素的高校學術不端行為影響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管理學報,第2期,2009年(CSSCI收錄)
47、常亞平,鄭宇等,中國企業文化測量體系的構建研究,預測,第4期,2009年(CSSCI收錄)
48、常亞平,閻俊,方琪,企業社會責任行為、產品價格對消費者購買意願的影響研究,管理學報,第1期,2008年(CSSCI收錄)
49、常亞平,蔣音波,高校學者學術道德不端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於個人因素的數據分析,科學學研究,第6期,2008年(CSSCI收錄)
50、常亞平,呂彪,基於B2C環境的物流配送模型改進,工業工程與管理,第4期,2008年(CSSCI收錄)
51、常亞平,侯曉麗,閻俊,基於RSR法的高校圖書館滿意評價體系及模型構建研究,情報科學,第11期,2008年(CSSCI收錄)
52、常亞平,侯曉麗,劉艷陽,中國高校大學生求學滿意度測評體系和評價模型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第9期,2007年(CSSCI收錄)
53、常亞平,朱東紅,基於消費者創新性視角的網上購物意向影響因素研究,管理學報,第6期,2007年(CSSCI收錄)
54、常亞平,姚慧平,劉艷陽,獨立學院學生求學滿意度影響因子的敏感性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6期,2007年(CSSCI收錄)
常亞平,中國紡織業的產業分析和發展戰略研究,中國紡織出版社
常亞平,閻俊,企業道德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
常亞平,反傾銷案例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
常亞平,資源富集地區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
常亞平,服裝廠管理模式,中國紡織出版社
常亞平等,人力資源管理,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常亞平,呂彪,服裝市場營銷,湖北美術出版社
常亞平,朱東紅. Adoption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In Z. Yan (Ed.) Encyclopedia of Cyber BehaviorAlbany, NY: IGI Global, 2012

5. 關於電子商務的畢業論文怎麼寫啊誰能幫我找些資料哦,謝謝!

【關鍵詞】營銷; 電子商務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 它的功能擴展到商務。目前電子商務發展到網上... 電子商務對中小貿易公司影響與對策日期:2009-02-25 02:48:03 點擊:24 好評:0 摘要:電子商務規模和范圍的飛速擴大所帶來的巨大利潤,... www.wsdxs.cn/html/Electronic/

6. 關於電子商務的畢業論文怎麼寫啊誰能幫我找些資料哦,謝謝!拜託各位大神

如何認識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狀況 摘要 介紹了電子商務的概要及利用電子商務進行交易的三個階段,目前在我國的發展情況及應用,我國電子商務的 發展面臨問題與對策。 關鍵詞 電子商務 B2B 虛擬市場 所謂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遠程通信技術,實現整個商務(買 賣)過程中的電子化、數字化和網路化。人們不再是面對面的、看著實實在在的貨物、靠紙介質單據(包括現 金)進行買賣交易。而是通過網路,通過網上琳琅滿目的商品信息、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統和方便安全的資金 結算系統進行交易(買賣)。 事實上,整個交易的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信息交流階段:對於商家來說,此階段為發布信息階段。主要是選擇自己的優秀商品,精 心組織自己的商品信息,建立自己的網頁,然後加入名氣較大、影響力較強、點擊率較高的著名網站中,讓盡 可能多的人們了解你認識你。對於買方來說,此階段是去網上尋找商品以及商品信息的階段。主要是根據 自己的需要,上網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和商品,並選擇信譽好服務好價格低廉的商家。 第二階段是簽定商品合同階段:作為B2B(商家對商家)來說,這一階段是簽定合同、完成必需的商貿票 據的交換過程。要注意的是:數據的准確性、可靠性、不可更改性等復雜的問題。作為B2C(商家對個人客 戶)來說,這一階段是完成購物過程的定單簽定過程,顧客要將你選好的商品、自己的聯系信息、送貨的方式、 付款的方法等在網上簽好後提交給商家,商家在收到定單後應發來郵件或電話核實上述內容。 第三階段是按照合同進行商品交接、資金結算階段:這一階段是整個商品交易很關鍵的階段,不僅要涉 及到資金在網上的正確、安全到位,同時也要涉及到商品配送的准確、按時到位。在這個階段有銀行業、配送 系統的介入,在技術上、法律上、標准上等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網上交易的成功與否就在這個階段。 電子商務發展的特點:更廣闊的環境:人們不受時間的限制,不受空間的限制,不受傳統購物的諸多限 制,可以隨時隨地在網上交易。更廣闊的市場:在網上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很小,一個商家可以面對全球的消 費者,而一個消費者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商家購物。更快速的流通和低廉的價格:電子商務減少了商品流 通的中間環節,節省了大量的開支,從而也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更符合時代的要求:如今人 們越來越追求時尚、講究個性,注重購物的環境,網上購物,更能體現個性化的購物過程。 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的買賣雙方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也打破了舊有工作經營模式,它通過網路使企業面 對整個世界,為用戶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全天候服務。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與應用 1.電子虛擬市場發展 電子商務活動的空間是電子虛擬市場(Elect ronic Marketplace),電子虛擬市場是由 Internet上企業、政府組織和網民組成的網上市場,網上市場的擴張速度和發展直接影響著電子商務的發展 速度和前景。自從1994年Internet的商業化以來,在短短5年時間內90%以上的世界500強公司建設有網站,30%的企業商務網站開始為顧客提供售後服務或直接進行網上商務活動;目前全球網民從1994年的 100萬增加到1998年的1.3億,預計到2005年全球網民將達到10億。雖然中國Internet起步較晚,但自從 1994年接入Internet後我國的網上市場也得到快速增長,並且形成了一定的網上市場規模。根據我國網路 管理機構CNNIC最近一次統計表明,我國的網民已從1998年底的210萬增加到1999年6月底的400萬, 而且預計今年將接近1000萬網民。由於Internet的技術性,上網網民一般學歷知識較高,在我國,80%以上 的都受過高等教育,80%以上的在2135歲之間,而且50%以上的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因此從市場營銷 角度看這些網民屬於消費領導型而且具有很高的購買潛力和消費能力,它是一個巨大的網上商機等待開發。 作為電子商務的主導力量,我國企業也紛紛設立網站,目前約有3萬多個在Com下注冊的商用域名,在半年 之內竟增長了一倍,我國一些大企業也紛紛設立商務站點開拓網上商機,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是我國政 府的上網年,目前政府機構上網踴躍,在.Gov下注冊的域名在一年之內翻了三倍達到1600多個。 2.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 電子商務的發展起源於70年代的ED I應用,我國海關是最早引入ED I進行 報關,經過幾年的完善發展目前企業可以在企業通過上網申請報關;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始於Internet的商用 發展,目前電子商務活動發展較快的是網上銷售、網上促銷、網上服務。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還處在起步階 段。 3.電子商務環境發展 在傳統實物市場進行商務活動是依賴於商務環境的(如:銀行提供支付服務、媒 體提供宣傳服務、法律配套服務等),電子商務在電子虛擬市場進行商務活動同樣離不開這些商務環境,並且 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基本的電子商務交易系統包括企業的電子商務站點、電子支付系統、實物配送系統三部 分組成。為大力推動電子商務發展,在中國人民銀行牽頭下我國商業銀行聯合成立了聯合認證(Certified Access)委員會為網上交易提供認證服務,以保證交易的合法性和可識別性。我國的一些商業商業銀行也紛 紛開通網上支付服務,如招商銀行的」一網通」,中國銀行的電子錢包,和最近建設銀行開設的網上銀行服務 為推動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我國積極引進一些國際標准作為國家標准,推動我國電子商務 發展與國際接軌。但須認識到是,我國電子商務環境還是滯後於發展需要的,因此加強法律完善和出台相關 政策扶持電子商務發展勢在必行,這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經驗,下面將重點分析面臨的問題並討論相應 的對策。 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面臨問題與對策 (1)電子虛擬市場培育:我國的Internet發展還任重道遠,對消費者培養教育和ISP的壯大發展是電子 虛擬市場發展的基礎所在。 (2)電子商務應用:電子商務的應用是一系統性的問題,涉及到消費者、企業和政府機構等多方面因素。 例如:在發貨及貨運系統方面缺乏選擇性;上網資費太貴和速度太慢仍然是阻礙電子商務的最主要因素 (3)電子商務環境完善:中國發展電子商務的環境(網路基礎建設等運行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網上 支付、信息安全、認證中心建設等條件)逐步完善已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建立了基本的條件。 [參考文獻] 〔1〕丹尼爾·阿莫 電子商務 變革與演進[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3 〔2〕孫寶文 王天梅 電子商務系統建設與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洪蘭 吳公社 製造企業電子商務系統規劃設計[J].中國機電工業 2005;(6) 〔4〕國內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http://hotec.info/ec/research/3240.html

7. 如何做好網路口碑營銷

1、極致的服務或產品,當一個產品做到極致之後才能夠產生口碑,遠超用戶預期的版產品或服務,才能權夠引爆用戶的傳播。
2、出其不意的的關聯,產品本身並沒有顯著特色,那麼就需要做到出其不意,一定要和別人想的不一樣才能夠引發關注。
3、建立可以與粉絲互動的平台組建自己的粉絲通、網站以及論壇平台,便於向消費者傳達商家的理念以及訴求,也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傳達心聲解決需求的渠道。這兩點相互循環作用,讓商家和消費者有效的互動。
4、重視消費者的心聲。消費者的心聲很難獲取,當他們遇到不好的待遇或者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時,最可能的發泄方式就是分享負面信息給朋友,當這些信息傳遞到商家時,已經蔓延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所以需要重視消費者的心聲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心聲。
5、優質的品牌內容。內容是營銷的支點,當內容不能夠吸引人們的關注,必將花費更多的力氣才能將口碑撐起。好的內容是需要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塑造產品的價值,用價值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將消費者關心、需要了解的信息通過網站、博客、視頻、產品資訊等方式展示給消費者,內容與消費者產生關聯,才能夠吸引他們的關注,帶有情感的宣傳,更能夠打動用戶的心。

8. 怎樣提高電子商務網站訪客的轉換率

影響電子商務網站轉化率的因素分析通過調查研究我們認為,影響企業電子商務網站轉化率的因素有網站品牌、商品吸引力、客戶服務、顧客行為、用戶體驗、流量質量等因素,其中每一因素又包括很多影響因子,這使得電子商務網站的轉化率變得更加復雜。提高電子商務網站訪客的轉化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和採取應對措施:
(1)流量質量網站的流量是網站運行的基礎,網站的流量質量直接影響著網站的發展。觀察一些網站後發現有的網站流量不大,但是收益很好,而有些網站有著不錯的流量,卻收益很差,這就是網站的流量質量問題。
影響流量的子因子主要包括:
①用戶訪問來源:自行輸入網址,關鍵詞流量還是活躍用戶/企業客戶流量。
②搜索關鍵詞的分布:如果關鍵詞很分散,要看是否跟網站主題匹配,越匹配越有價值。如果關鍵詞很集中,要看時間分布,如果在網路前排的時間太短,則不太穩定。
(2)顧客行為對網站績效的影響是相當巨大的,找准顧客行為因素各子因素對網站轉化率的影響規律,能夠使企業在未來的競爭中掌握主動。
①搜索關鍵詞的用戶真實需求。關鍵詞搜索是滿足顧客網站瀏覽時查找所需產品或服務的一個重要工具,是顧客真實需求的體現。有效運用關鍵詞搜索不僅能增加網站流量,提升網站排名,從而獲得最好的網站宣傳及推廣效果。
②顧客忠誠度,重復購買率。早在1989年《哈佛商業評論》上有這樣一組數據:如果客戶保持率提高5個百分點,則每個客戶的平均價值增長25%~100%。因此,企業如何通過電子商務網站保持客戶的忠誠,從而促使顧客重復購買尤為重要。
③用戶真實點評。企業電子商務網站運營的同時必須能夠做到了解用戶對網站或企業的真實點評,使企業隨時了解客戶對網站的真實想法,並能夠及時改進網站的版塊和內容。
④引導老客戶進行轉介紹。任何一個企業的電子商務網站都不能忽視引導老客戶介紹新客戶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利用網路營銷。
(3)用戶體驗不僅決定著在線客戶的交易成功與否,也決定客戶對於企業品牌、電子商務網站的忠誠度。
影響用戶體驗的子因子有:
①網站訪問速度。訪客進入網站的第一感覺就是網站的響應速度,如果打開速度超過10秒,企業可能永遠失去了這個訪問用戶。
②網站形象。網站形象表現主要體現在網站整體是否符合用戶體驗,完備的網站內容,漂亮簡潔的網站界面讓網站的美化度、專業度、信息度都做到最好,提高網站整體形象。
③網站的實用性。網站的實用性主要體現在網站的設計符合用戶習慣,容易操作,購物車流程優化;網站的層次合理,導航清晰;網站互動能力強,有用戶反饋、網站論壇、網站博客等互動性欄目;有必要的在線客服服務。

閱讀全文

與網路營銷影響因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用卡銷售推廣方案 瀏覽:89
洛陽上海市場那個電子商務叫什麼 瀏覽:679
新產品上市推廣策劃方案 瀏覽:531
女神節銀行保險沙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04
電子商務網站評價ppt 瀏覽:959
淺析電子商務對市場營銷的影響論文開題報告 瀏覽:178
人社全年技能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312
醫療網路營銷總監簡歷 瀏覽:558
活動慶典策劃方案 瀏覽:631
合肥市跨境電子商務 瀏覽:266
如何做平台策劃方案 瀏覽:774
網路營銷試題答案 瀏覽:145
2017雙12促銷活動廣告語 瀏覽:56
教師培訓經費申報方案 瀏覽:536
為什麼電商培訓方案ppt模板 瀏覽:488
2018中職班主任培訓方案 瀏覽:453
組織建設基層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370
雲智造電子商務崑山 瀏覽:347
商場促銷活動宣傳詞 瀏覽:236
校園網路信息化培訓方案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