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營銷故事

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營銷故事

發布時間:2021-09-28 02:46:46

1. 青島啤酒的發展歷史

青島啤酒的歷史: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

1993年7月15日,青島啤酒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同年8月27日,青島啤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5年底,青島啤酒在全國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擁有60多家啤酒生產企業,公司規模和市場份額居國內啤酒行業領先地位。

(1)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營銷故事擴展閱讀:

產品特點

口味特點:風味純凈協調,落口爽凈,具有淡淡的酒花和麥芽香氣。

原料選用:麥芽:採用進口優質大麥,經青島啤酒獨特的制麥工藝精心制備而成;

大米:以國內領先的大米新鮮控制技術保證大米的優質新鮮,並採用適宜的代碼配比;

酒花:採用優質新鮮的青島大花和制定的優良香花;

水:釀造用水;

酵母:採用青島啤酒獨特的啤酒酵母。

釀造工藝

採用現代一罐法釀造工藝和獨到的低溫長時間後熟技術,歷經30多天精心釀制而成,同時通過國內領先的啤酒保鮮技術,保證啤酒口味的新鮮。

採用了優質麥芽、大米、酒花和水,經過糖化、過濾、冷卻、發酵、包裝等工序精製而成,它成功的原因在於獨特的釀造工藝和嚴格的工藝管理,在繼續傳統釀造工藝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技術改進,青島啤酒的釀制工藝已日臻完善,而獨特的後熟工藝和優良的酵母菌種更使其錦上添花,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優異和穩定。

公司制定了嚴格的高於國家標準的內部質量控制標准,從原料進廠到半成品加工直至成品出廠,須經過系統、嚴格的質量檢測。1995年公司已通過了由挪威船級社組織評審的ISO9002國際標准認證,標志著青島啤酒的質量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並已與國際接軌。

2. 我想寫關於青島啤酒發展的故事,有誰有相關歷年的資料嗎

在我國,能折射百年歷史的企業不少,但像青島啤酒百年來叫響海內外而不衰的卻不多。

2003年,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走完了100年的輝煌歷程。這一年,這家國有特大型企業的年生產能力達到400萬噸,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12.8%,出口量佔全國啤酒出口的50%以上。

青啤又開始了下100年的航程。新的航程將如何走?董事長李桂榮、總裁金志國的共同回答是:堅持國有控股,走股權多元化構架式的國際化大公司之路。

「跨國姻緣」引進「洋資本」

1月9日,當李桂榮談起青啤與美國安海斯—布希(A—B公司,即百威啤酒製造商)合作成功一事時,仍然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青啤進行了一次產權改革大突破。李桂榮坦言,依自己的實力,青啤與世界級大公司相比,差距可謂觸目驚心:2001年,僅A—B一家世界級公司啤酒銷量就近1500萬噸,同年銷售收入是青啤的23倍。

為了求生存,謀發展,青啤人換了個思路:與其競爭不如競合,但青啤一定要控股。

尋找了四五家公司,談了7個多月,最終他們與A—B公司締結秦晉之約。2003年4月1日,青啤公司向A—B公司頒發了首次兩批價值1.164億美元的債券證書,A—B公司向青啤公司頒發了付款證明,巨額「洋資本」進入青啤賬冊,為青啤發展奠定了雄厚的財力基礎。這樁「跨國姻緣」不但標志著雙方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實質性階段,還標志著中國啤酒業正在發生理性的質變,100%國有資本的青啤變成了股權多元化的混合經濟公司。

目前,青啤國有資本持有30.56%股份,仍然是青島啤酒的最大股東,而A—B公司所有債券轉換成股權後為20%股份,成了青啤的最大非政府股東。

「洋高管」帶來「洋觀念」

「洋資本」進來了,「洋觀念」也來了。

「檢查設備的梯子為什麼豎立在車間?」青啤人不明白,這「洋人」怎麼問了這么個問題,梯子不就是這么放嗎?「洋人」以為青啤人沒有聽清楚,建議「將梯子掛到牆壁上,既安全又擴大空間。」「對呀,多少年來,我們怎麼沒有想到。」令他們沒有想到的還有許多,建議將所有閥門、開關、控制節點上,編上號,便於查找問題……自從青啤公司與A—B公司聯盟後,在青啤公司總部或車間進進出出的工作人員中,多了兩個金發碧眼的「洋面孔」,這就是非執行董事伯樂斯和監事雷納德,他們兩人分別進入青啤公司人力資源和公司治理委員會以及財務與審計委員會。

難解決的是啤酒的「口味一致性。」A—B公司共有12家生產廠,所生產的啤酒口味都一樣。「原來我們只是認為消費者說好喝就行,哪裡還想到口味一致。別說我們青啤的48家生產廠達到口味一致,就是一家廠里罐裝和瓶裝的啤酒口味就不一樣,不同時間裝的不一樣,不是一個操作工操作的不一樣……」為了達到口味的一致性,青啤五廠的冉群總工程師按照「洋高管」提出的「關鍵工序控制點回顧」法,在車間與操作工一起,對生產工序上的一個控制點一個控制點觀察、摸索、討論、記錄,已經奮戰了10個月,解決了200多個問題。初戰見效,五廠產的啤酒含氧量由百萬分之四毫升降到低於百萬分之一毫升,口味基本達到一致,而離A—B公司的標準是千萬分之五。

集團公司決心已定,按國際化管理法操作去做,一年不行兩年,兩年不行三年,最後實現所有生產廠家口味一致。

股權變化變出「新法則」

「反對票0票,100%贊成。」當捏著一把汗的美國A—B公司的代表聽到這一結果時,懸著的心終於落地。這是2003年夏季,發生在青啤公司臨時股東大會上的情景。此次大會主要表決青啤公司和美國A—B公司合作的事。

早在1993年,美國A—B公司就持有青啤5%股權。因此,按規定,在這次股東大會上,第一大股東———青島國資局的代表和A—B公司代表,都必須放棄投票權。這就意味著,青啤的「獨立股東」將對青啤與A—B聯盟做出最後決定。如果擁有多數股權的「獨立股東」最終否決青啤與A—B聯盟,此次合作便告吹。因此,美國A—B公司代表表現出強烈的擔心。

這次股東大會,讓人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現代市場經濟法制的「威嚴」。權力層和大股東已不能為所欲為,這就是股權變化帶來的新法則。用青啤決策者的話說:國有企業從對上級政府負責,到確立以投資者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和對全體股東負責,這是一個質的變化。目前,青啤已經形成了董事長、總裁、監事會主席3人分設和不得兼職的體制,形成了一種董事會決定干什麼,總裁研究怎麼干,監事會監督哪些不能乾的良好權力制衡及監督機制。

據透露,在吸收公眾股、法人股和外資股後,青啤還將吸收人力資本股。青啤在改革中加固基業,酒將越釀越香,事業更加長青。

青島啤酒公司簡介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特大型企業,始建於1903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啤酒生產企業。1993年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並在香港和上海上市發行H股和A股股票。2003年4月,青啤與世界最大的啤酒釀造商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正式合作。

青島啤酒是國際市場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國品牌,目前暢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佔中國啤酒出口總量50%以上。

目前,青啤公司已在全國17個省市建立起自己的生產基地,並建立和完善了遍布全國的市場營銷網路。啤酒生產能力、品牌價值、產銷量、銷售收入、市場佔有率、利稅總額等多項指標均居國內同行業首位。截止到2003年底,青啤公司實現產銷量300萬噸,銷售收入68.2億元,實現利稅17億元,出口創匯4138萬美元。

到2005年,青啤公司產量將達到500萬噸;2010年實現800萬噸,進入世界啤酒行業前列。

這是報紙上的,你改改再用吧

3. 青島啤酒在國際上出名么

青島啤酒在國際上有名,青島啤酒是最早進入國際市場的中國品牌之一。1906年,在慕尼黑國際啤酒博覽會榮獲金獎;1948年,青島啤酒開始大批量出口至新加坡,當地《星洲日報》稱該啤酒質量遠駕於其他啤酒之上,當地僑商爭求其代理資格。

1972年,青島啤酒進入美國市場,1988年在美國的銷售量已達124萬箱,到現在仍然是美國市場上銷量最大的亞洲啤酒品牌。截至目前,青島啤酒遠銷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1個國家和地區。

(3)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營銷故事擴展閱讀

國際著名啤酒

1、百威

世界知名的啤酒品牌,1876年誕生於美國,創始人是Adolphus Busch,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百威啤酒於1995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以其獨特品質在超高端啤酒市場占據了主導地位。

2、科羅娜

以其獨特的口味成為世界上銷量第一的墨西哥啤酒,美國進口啤酒排行第一名,由莫德羅啤酒公司生產。

莫德羅啤酒公司位於墨西哥,創建於1925年,在當地有八家酒廠,年產量達到4100萬噸,在本國的市場佔有率達60%以上,科羅娜 CORONA EXTRA是其主力產品,也是世界第五大啤酒品牌。

4. 誰有市場營銷有關青島啤酒的案例分析和答案

這道題的答案不是白給的。我是做專業情報收集的,可Q交流> 5 2971 043 6

5. 青島啤酒的發展史各位不要吝嗇!

1903年8月15日,通過德意志銀行募集了40萬墨西哥銀元的股本金,香港盎格魯·日耳曼啤酒公司的德國商人與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年產能力2000噸,生產淡色啤酒和黑色啤酒。
1906年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生產的啤酒在慕尼黑博覽會上展出,獲得金牌獎。
1916年 9月16日,日本國東京都的"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以50萬銀元買下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更名為"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青島工場"。仍生產黃啤酒和黑啤酒,商標有「札幌」,「太陽」,「福壽」和「麒麟」等品牌。當時有日本籍職員15名,日本籍工人7名,中國工人164名(其中女工12名)。
1939年 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青島工場興建制麥車間。當時製造麥芽的設備為中國國內僅有。
1942年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青島工場大規模擴建,增建了儲酒罐,改進了糖化室,包裝室安裝了一整套裝酒設備,使啤酒年產量增加到4663噸。
1945年日本投降後,當時的青島市政府派員接管了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青島工場,留用人員295名,徵用日籍技術人員8名,廠名易為"青島啤酒公司"。 1946 12月5日,青島啤酒公司由行政院山東青島區敵偽產業處理局接管,定名為「青島啤酒廠」。
1948年 第一批青島啤酒出口至新加坡。
1949 6月2日,青島解放,青島啤酒廠更名為「國營青島啤酒廠」。
1950年為擺脫啤酒花原料依賴外國進口的被動局面,在青島市郊嶗山縣創建了酒花生產試驗場,試種了32畝酒花,獲得成功。
1954年4月,首批500箱(4打裝)青島啤酒發往香港。
1963年10月,在全國啤酒質量評比會上被評為國家名酒並獲唯一金獎。
1964年創造了著名的「青島啤酒操作法」,在全國啤酒行業推廣;
1972年進入美國市場,1988年在美國的銷售量已達124萬箱,是亞洲出口到美國最大的啤酒品牌。
1981年美國有影響的消費品雜志《華盛頓人》舉辦的「華盛頓國際啤酒會」, 評比美國從世界各國進口的350種啤酒,青島啤酒戰勝聯邦德國及荷蘭等國的名牌啤酒,獲第一名。
1985年7月,青島啤酒再次獲得「華盛頓亞洲啤酒評比會」冠軍。
1987年5月19日,在美國密西西比州的國際啤酒評比中,青島啤酒戰勝近400家國際和當地啤酒,在當選的15種啤酒中得分最高,名列榜首。
1990年青島啤酒在澳門的銷量已佔當地啤酒市場總銷量的64%。
1991年9月24日,青島啤酒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蒙頓國際評比大賽上獲金質獎。
青島啤酒創辦「青島國際啤酒節」。其後,青島啤酒節每年舉辦一次,年參節人數達幾百萬(2006年青島國際啤酒節被評為「中國十大節慶之首」)。 1992 青島啤酒在義大利成立歐洲辦事處。
1993 年 7月15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 8月27日,青島啤酒股票有限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96年3月7日,青島啤酒向美國發行一級存股證(ADR)獲美國證券及交易委員會批准正式開始交易。
7月1日 青島啤酒股票正式選入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30指數」。
1998年青島啤酒實施「大名牌發展戰略」,率先在全國開展大規模兼並擴張。 2001 青島啤酒榮獲「中國最受尊敬企業」,以後六次榮獲該獎項。
青島啤酒提出由「做大做強」向「做強做大」轉變,發展戰略由「擴張」轉向「整合」。
2002年青啤公司《啤酒風味物質圖譜技術的開發應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青島啤酒百年華誕[1]
2003年8月15日,青島啤酒迎來百年華誕。
2005年6月起,青啤公司與中國奧委會新聞委員會等共同組織「青島啤酒-我是冠軍」活動,點燃了全民的奧運激情,將每個觀演者轉變為充滿激情的參與者,讓每個人都一起來分享奧運的激情與夢想。
年初,青島啤酒為配合奧運營銷戰略,獨創並實施了集「品牌傳播、產品銷售、消費者體驗」於一體的「三位一體」營銷戰略。
在整合積聚力量之後,公司戰略由「整合」向「整合與擴張並舉」轉變。
7月,青島啤酒在台灣高雄建立生產規模10萬噸啤酒生產工廠,是青島啤酒在中國大陸以外實現生產的重要標志。
8月11日,青島啤酒與北京奧組委簽約,成為北京2008中國啤酒贊助商。
2006 年2月27日,青啤公司《啤酒高效低耗釀造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科研項目再次榮獲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啤酒行業唯一一個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企業。
3月28日,在距2008北京奧運會倒計時500天之際,青島啤酒成功推出了奧運新產品——歡動啤酒,歡動啤酒是「為奧運而生」的運動型啤酒,其「低熱量,高能量」的特點迎合了大眾熱衷運動,提倡健康生活的潮流。
2007 4月15日,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共同舉辦「青島啤酒·CCTV·傾國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紹的中國名城」大型電視活動,讓奧運激情在城市間傳遞,讓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國。同時用「三位一體」的營銷方式讓品牌和城市互動共贏。
2008汶川大地震後,青島啤酒合計捐款1357萬元,並啟動愛心家園計劃和開展心理援助。
4月22日,青島啤酒向全球發起了「全球奧運激情徵集活動」,通過中英 文雙語網站Cheers-China與全世界一起分享激情、見證奧運。[1]
2011年8月3日,青島啤酒(揭陽)公司年產60萬千升啤酒生產基地項目在廣東揭東經濟開發區新區隆重舉行奠基儀式,建成後青島啤酒在廣東的產能將超過200萬千升。[2]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災難發生後的第一時間,青島啤酒公司在確認所屬四川各單位員工平安無事的同時;立即啟動向地震災區的緊急援助,通過中國紅十字會青島分會向雅安災區緊急捐款800萬元;並著手組織青啤員工向災區奉獻愛心;此外,歷時五年的「青島啤酒地震災區心理援助項目」也將溫情繼續。

6. 青島啤酒的起源

青島啤酒廠始建於1903年8月15日,是由英德商人合資興建的,起初被稱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年產能力2000噸,生產設備和原料全部來自德國。

1906年,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生產的啤酒在慕尼黑博覽會上展出,獲得金牌獎。

1916年9月16日,日本國東京都的"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以50萬銀元買下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更名為"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青島工場"。

仍生產黃啤酒和黑啤酒,商標有「札幌」、「太陽」、「福壽」和「麒麟」等品牌。當時有日本籍職員15名,日本籍工人7名,中國工人164名(其中女工12名)。

(6)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營銷故事擴展閱讀:

青島啤酒驚喜亮相啤酒節

1、知名啤酒敞開喝

酒客們只要來到青島啤酒大篷,就可以體驗到青島啤酒奧古特和青島啤酒黑啤這兩款最新鮮啤酒,領略世界金獎品質的魅力。

而除此之外,青啤大篷還提供純生、原漿、白啤、IPA、藍莓和葡萄果味等不同口味的啤酒,滿足酒客們的不同需求,平時喝過的沒喝過的青島啤酒一應俱全,均可在現場品嘗。

2、史上超大狂歡區

在啤酒大篷區最引人矚目的,是位於中間位置的青島1903大篷和奧古特大篷,兩個大篷並肩而立。「往年青島啤酒大篷往往一座難求,而今年青島啤酒的兩個啤酒大篷的規模擴大到約5000平方米,可以同時容納3000多名酒客盡情狂歡。」

青啤大篷的負責人曾超介紹,青島啤酒的兩個飲酒大篷會有不同的風格側重,青島啤酒大篷依舊以狂歡為主題,而奧古特大篷則有略微舒緩的氛圍。

7. 青島啤酒的歷史

青島啤酒的歷史: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

1993年7月15日,青島啤酒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同年8月27日,青島啤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5年底,青島啤酒在全國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擁有60多家啤酒生產企業,公司規模和市場份額居國內啤酒行業領先地位。

(7)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營銷故事擴展閱讀:

青島啤酒包裝箱的鑒別:

青島啤酒包裝箱規格640ml*12瓶、355ml*24瓶、296ml*24瓶之分,分為出口紙箱、內銷紙箱兩種。

內銷酒箱面上的青島啤酒字全的英文字母及棧橋圖形用的是大紅色,箱面上標有:「中國啤酒唯一馳名商標」和「此包裝僅限中國境內銷售」的文字,字體是宋體,比例適當,色澤均勻,印刷清晰。

出口酒箱面上的青島啤酒字體的英文字母及棧橋圖形等用的是深綠色,字體是正楷,間架結構協調規范,比例適當,色澤均勻,印刷清晰。

出口、內銷包裝箱絕大部分用熱熔膠封口,從封口處打開檢驗,有兩道熱熔膠,呈條狀痕跡,箱面上有激光射碼機列印的生產日期,由點組成的數碼,每個點有擴漲感。

假冒包裝箱的印刷質量粗糙,箱面上字體及圖形色澤暗淡,不均勻,字體印刷清晰,紙箱粗糙且軟,包裝箱用漿糊或膠水人工刷膠封口,無熱熔膠條,生產日期是用塑膠刻制人工蓋上的,由點組成的數碼,每個很死板,地擴漲感。

8. 金志國的青啤故事

青島啤酒公司前身為國營青島啤酒廠,始建於1903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啤酒生產企業。其生產的青島啤酒為國際市場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國品牌之一,已行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3年,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並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公司股票分別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九五」以來,青島啤酒公司在「大名牌戰略」帶動下,實施了「名牌帶動」式的資產重組,率先在全國掀起了購並浪潮。青島啤酒公司在國內17個省市擁有48家個啤酒生產廠和3個麥芽生產廠,構築了遍布全國的營銷網路,現年啤酒生產能力達500萬噸。
原料危機:
大麥、啤酒花等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使一直保持近15%增長速度的中國啤酒行業迅速陷入危機。二者占據了啤酒原料成本的大部分,其中僅大麥所佔份額就達40%。
由於乾旱導致的澳大利亞大麥出口急劇減少和加拿大大麥出口擴張有限直接影響了中國進口大麥的價格。二者是中國最大的大麥進口國,占據了中國大麥進口量90%的份額,而國內啤酒行業使用的大麥有近一半依靠進口。
盡管青島啤酒尚未透露2007年具體利潤額,不過據青島啤酒2007年上半年報顯示,其啤酒銷量255.9萬噸,同比增長12.4%,其凈利潤達到3.6681億元,增長幅度達69.2%。
「面對巨大的成本壓力,青啤首要的任務就是活下去,能夠活下去就是勝利。」青島啤酒董事長李桂榮曾如此表示。「我們將通過價值鏈整合來實現利潤的增長,努力降低消耗。」金志國說。據他透露,青啤主要過強化集團化采購、調整產品結構、工藝技術改進等措施消化成本上漲的壓力。目前,青啤正在組建戰略投資中心、製造中心和營銷中心,希望藉此實現由小價值鏈到大價值鏈的整體轉型。據悉,組織架構調整後的各板塊負責人已經陸續到位,原青啤華南區總負責人、集團副總裁嚴旭被聘任為集團營銷總裁,原來的總釀酒師樊偉被聘任為生產運營總裁。與青島啤酒的應對方式不同,青啤的老對手——燕京啤酒(000729行情,股吧)和華潤雪花開始將觸角向產業鏈前端滲透。據燕京啤酒董事長李福成透露,燕京啤酒計劃在國內打造5-6家大麥原料基地,以應對國際大麥價格瘋長。據悉,燕京啤酒規劃的大麥原料基地產能有望達到20多萬噸。除了燕京啤酒,華潤雪花也有類似動作。去年,華潤雪花已經與國內重要的啤酒花生產商新疆兵團農二師二十七團達成長期合作協議。該兵團目前已種植3500餘畝啤酒花新品種,並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將啤酒花種植面積擴大到8000畝。
整合、擴張並舉,有危就有機。
在金志國看來,眼前啤酒業的寒冬將給啤酒業帶來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啤酒業的冬天將持續3-5年,能挺過這段時間的小企業不多,即將被淘汰的一大批企業給大啤酒企業帶來並購機會。」金志國說。
據國內一家啤酒企業的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華潤雪花、青啤、燕京等國內前10大啤酒企業所佔的市場份額為66.8%,顯然還有不少集中空間。對此,青島啤酒戰略發展總部部長黃克興曾表示,青啤的並購對象將是產能在20萬噸以上、效益較好、符合市場布局要求的啤酒企業,重點鎖定省會城市。除了青島啤酒,華潤雪花、燕京啤酒等國內一線啤酒巨頭都表示過強烈的擴張慾望。華潤雪花大股東華潤創業副總經理鄺文謙曾表示,該集團今年的資本性開支中40億港元將投入啤酒業務上。據他透露,去年華潤雪花收購的10家啤酒廠,令其總產能提升了25%。

閱讀全文

與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營銷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眾贏電子商務是真的嗎 瀏覽:195
產品培訓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78
重視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132
國際電子商務示範法最新版 瀏覽:543
淺談電子商務對東莞企業的影響 瀏覽:727
消防培訓演練實施方案 瀏覽:976
銀行合規制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9
電子商務投資協議 瀏覽:789
315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420
河南星光電子商務 瀏覽:855
市場營銷學知到測試答案 瀏覽:420
學市場營銷的可以找什麼工作 瀏覽:220
市場營銷策劃專員崗位職責 瀏覽:633
如何讓避免跨界電子商務逃稅 瀏覽:141
非公黨建外出培訓班培訓方案 瀏覽:231
安全培訓方案模板下載 瀏覽:489
縣級教師培訓團隊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67
移動開門紅營銷方案 瀏覽:814
零食促銷方案範文 瀏覽:765
季度促銷活動獎勵方案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