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蘑菇菌的生產地在哪裡
中國有極為豐富的外生菌根菌,已知600種以上,例如傘菌類中的紅菇屬、乳菇屬、鵝膏菌屬、牛肝苗屬、腹苗類的硬皮馬勃菌屬、豆包菌以及子囊菌類的塊菌屬等。外生菌根菌的研究應用,對於發展林業育苗,促進林木生長發育以及綠化荒山、礦廠廢地有重要意義。
試驗表明;利用外生菌根可使樹木提前4~5年成材。另外,對外生菌根菌及其菌根關系的研究對進一步馴化野生食用菌,擴大優質食用菌栽培生產也具有實際意義。
【別名】雙孢蘑菇、洋蘑菇、洋蕈、洋菌、洋茸、西洋草菇
【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e) Sing,以子實體入葯。
【生境分布】於秋季雨後發生在菜園、田野、庭園等處。分布於各地。
木腐菌
中國比較明確記述為木腐菌的有500種左右。使本材發生白色腐朽的主要有多孔菌屬、雲芝屬、層孔菌等等,引起木質褐色腐朽的有牛舌菌、樺剝管菌等,另外常見的傘菌類木腐菌有側耳屬、香菇屬、猴頭菌屬等等。
白腐菌或褐腐菌所引起樹木或木材腐朽,可以說是有害的大型真菌,然而有害和有益往往是相對的。木腐菌和許多真菌被視力森林清潔工,它們能使枯枝、落葉分解歸還於大自然,參與物質循環,同時促使森林樹木天然的新陳代謝,維持生態平衡。而白腐菌是目前己知能夠將木質素徹底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的唯一生物。人們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它們來降解木質素。白腐菌產生的漆酶能降解造紙廢液中的難分解物質。
毒蘑菇
中國的毒蘑菇(毒菌)種類多,分布廣泛,資源豐富。在廣大山區農村和鄉鎮,誤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例比較普遍,幾乎每年都有嚴重中毒致死的報告。曾經被作為多發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因此,長期以來鑒別毒蘑菇是人們十分關心的事。有關方面曾做了大量的科普知識宣傳工作,但誤食中毒者仍屢有發生。因為鑒別毒菌並不容易,所以唯一的辦法,在野外最好不要輕易嘗試不認識的蘑菇,同時不偏聽偏信。必須在分辨清楚或請教有實踐經驗者之後,證明確實無毒時方可食用。如果吃了蘑菇發生了身體不舒服的感覺,應該及時到醫院診治,千萬不可大意。
我們可以把蘑菇中毒病例分成6種類型:
(1)胃腸中毒型:通常的中毒症狀是強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毒粉褶菌、臭黃菇和毛頭乳菇,黃粘蓋牛肝菌和粉紅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類型中毒,已知有80餘種。
(2)神經精神型:已知有60餘種。中毒症狀是精神興奮,精神錯亂或精神抑制等神經性症狀。如毒蠅鵝膏菌、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後可引起幻覺反應。
(3)溶血型:主要症狀是在1-2天內發生溶血性貧血,症狀是突然寒戰,發熱,腹疼頭疼,腰背肢體疼,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全身虛弱無力,煩躁不安和氣促。此類中毒症狀主要由鹿花菌引起。
(4)肝臟損害型:引起這類中毒有關的種約20餘種。除上述已提到含毒肽、毒傘肽的種類外,如環柄菇屬的某些種。
(5)呼吸與循環衰竭型:引起這種類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亞稀褶黑菇。死亡率較高。
(6)光過敏性皮炎型:我國目前發現引起此類症狀的是葉狀耳盤菌。
食用蘑菇
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目前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通稱為蘑菇,學名為雙孢蘑菇。從野生種類中進一步篩選馴化優質生產菌種大有潛力。中國曾在世界上首次馴化並人工栽培成功了香菇、木耳、金耳、銀耳、草菇、金針菇、猴頭菌、竹蓀等,現已馴化了蒙古口蘑,而野生食用菌美味牛肝菌、羊肚菌、香杏麗蘑、鉚釘菇、粘蓋牛肝菌、正紅菇等也可以大量採集,供銷於國內外市場。
葯用蘑菇
目前中國葯用及包括試驗有葯效的大型真菌有500餘種,除了傳統葯用的茯苓、冬蟲夏草、靈芝外,近些年新發現並作為葯用的有雲芝、樹花、古尼蟲草等,以及假蜜環菌、安絡小皮傘、槐栓菌、乳白耙菌、黑柄炭角菌等等。
葯用部分主要是子實體,但有一些是通過現代發酵工業技術大量反制菌絲體來加工制葯。國內外研究試驗表明,天然的葯用真菌具有其獨特的優越性。目前在尋找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現代文明病的葯物方面,從包括真菌在內的中葯中篩選,無疑是前景看好的。
參考資料:網路
㈡ 蘑菇基地
蘑菇栽培技術
1、選擇菌種要淘汰菌絲斷裂或結塊、菌索老化、有黃水的菌種,有雜菌或有蟎蟲的菌種也不能使用。必須選用菌絲健壯,並呈扇形絨毛狀生長,而且只有少量菌索的菌種。無雜菌、無怪味、無蟲害的菌種,則為優質菌種。
2、配製培養料培養料的配製,應在播種前30天進行,一般我國北方在7月中旬配製。蘑菇是腐生性真菌,培養料必須腐熟,應是富含碳、氮的物質,而且鈣、磷、硫、鉀等成分要適當調配。
蘑菇培養料的碳氮比以33:1為宜,其質地必須疏鬆,有利於空氣流通。每100平方米栽培面積的培養料,需牛糞干2500千克、干稻草2 000千克、尿素30千克,分別粉碎後充分混合,加水使其達到濕潤程度,然後再加石膏粉調配酸鹼度(在中性偏鹼水平,一般加石膏粉60千克左右),然後攢成堆後拍實,蓋上塑料膜使其發酵。通過發酵消滅各種病蟲及雜菌。在配料發酵過程中,當堆內溫度超過75C時,就應適當翻動堆料,以利於增加新鮮空氣,重新升溫,反復殺滅各種雜菌。一般堆料要翻動4~5次,每次間隔3~5天。在發酵過程中,可用0.l%石灰調節酸鹼度,也可適當增加尿素或人畜尿,以補充發酵過程中碳、氮的營養損失。在堆料翻動過程中,要通過噴水措施調節濕度,以用手握培養料在指縫內有水滴但不滴下為宜。如堆料過濕側需要晾曬。為了保證殺蟲效果,在最後一次翻動堆料時,可噴施400倍液的敵敵畏,並及時覆蓋塑料膜,以保持葯效。配製好的培養料,應是褐色,無味,松軟,有彈性,無病菌,無害蟲,酸鹼度為氫離子濃度31.63~50.12納摩/升(PH7.3~7.5),比較濕潤,含水量為60%左右。
3.菇房與進料消毒。對用於生產的菇房必須進行徹底清掃,清除一切雜物,只留栽培架,用清水沖刷門窗和牆壁,再用60%的鹼水或5%的石灰水或3%漂白粉對菇房進行消毒。在進料前2天,每立方米用50克的硫磺,在嚴格密封的條件下進行熏蒸殺蟲。配製好的培養料在進菇房前,需在外面進行消毒,一般按照每100平方米的培養料,用2.5千克含量為40%的甲醛進行密閉熏蒸24小時。配料進房時用的工具和設備,也必須經過嚴格消毒。這樣,才能盡量減少雜菌進人菇房。
4、適時播種。我國北方一般在8月中旬,選擇晴天,將經過消毒的培養料趁熱運進菇房,均勻鋪開,作為蘑菇的栽培床。一般每平方米需鋪培養料50千克左右,鋪的厚度為15厘米,當培養料溫度降至25fC時即可播種。播種前,用0.3%高錳酸鉀溶液洗手和擦工具,並將菌種瓶子表面揩乾凈,播種時瓶口表層的菌種除掉不用,然後按8厘米的株行距進行穴播(一般瓶裝菌種,可播0.35平方米的栽培床),每穴深寬各3厘米。將菌種播人穴內,四周蓋上培養料,使中間稍露出土表,適當壓實,以利接觸培養料,促使菌絲萌發。也可將菌種掰成豆粒大小的顆粒,與培養料混合,均勻地撒播在栽培床上,適當拍壓即可。
5、播種後的管理。(1)通風與保濕:播種後2~3天內,要減少通風,加強保濕措施,以促菌絲萌發。播種3天後菌絲已經萌發,可適當加大通風量,並且通過噴水保持濕度。播後6~7天,清除被雜菌污染的培養料,並補種菌種,適當通風降濕,以防白黴和黑霉·175·發生。為了殺滅蟎蟲,可噴施0.2%敵敵畏,用量以每平方米400克為宜(參考表3-13「食用菌生產需用的主要農葯」)。如發現培養料內不長菌絲,可能是濕度過大或培養料內有氨氣,應加大通風,並在培養料上戳洞放出氨氣。如果培養料過干,則要噴水保濕。在正常情況下,播後半個月菌絲可以伸人料內10厘米左右。(2)覆土與保濕:覆土可改變培養料中菌絲生長的營養環境和濕度,促進子實體形成。覆土要用經過消毒的無雜菌、無蟲卵、保濕通透性好的砂壤土,調節酸鹼度以氫離子濃度31.63~100納摩/升(PH為7.0~7.5)為宜。消毒方法,用日光曝曬2天即可。隨後,將覆土製成直徑為1厘米和3厘米的土粒。當培養料表面長滿菌絲,而且培養料內菌絲已伸人10厘米左右時,就可覆蓋一層直徑為3厘米的粗土粒;5~7天後土粒空隙有菌絲時,可再蓋一層直徑為1厘米的細土粒。再過10天左右,在粗土粒與細土粒中間就有子實體形成,可以看到許多米粒大小的小菌蕾。這時,要適當噴水,以促出菇,一般每次每平方米噴水1千克左右,連噴水2大。在噴水的同時,要加大通風量,以減少細土表面濕度。以後,停止噴水,並減少放風,促使菌絲持續不斷形成於實體,達到連續出菇。當子實體長到玉米粒大時再恢復噴水,每天噴水1次,每平方米噴水1千克,以促使子實體快速膨大,多出成品。
6、採收期的管理。蘑菇從播種到採收,一般需要35~40天。我國北方從4月上旬至5月中旬為春季出菇階段,從10月初至12月初為秋季出菇階段。在出菇期要掌握好溫度和濕度。例如在秋季前期出菇多,後期出菇少,溫度應由高到低,濕度也應由大到小。當菌蕾大批出土,有玉米粒大小時,要適當多噴水,使細土粒含水量達20%左右(不粘手為宜),以促使出菇。一般每平方米噴水1千克,氣溫控制在25C左右。2天後減少噴水量,每天每平方米噴水500克左右,使土粒含水量保持在18%左右,氣溫控制在2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始終控制在90%左右。同時,通過對空間、牆壁和地面噴水調節溫度和濕度;通過加強通風換氣,保持菇房空氣新鮮,以利於子實體加快生長。
要適時採收。當蘑菇的菌傘長到3厘米以上時就可採收,采遲了則傘蓋裂開,有的變成薄皮菇,影響產量和質量。採收時先採密菇、大菇。為不傷及周圍小菇,應用快刀小心割下。在旺產期,有時每天可採收2次。每茬采菇後都要清理栽培床(培養料面),第二天可噴76%味精和50%糖水。也可將制豆腐的下腳水加3倍清水稀釋後,每平方米料面噴施1千克,以利於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的發育,增加商品產量。經過多茬採收後(一般3茬),當栽培床面上的菇稀少時,則可直接連根拔起,削根後分等級上市。一般每平方米可產蘑菇8~15千克。
㈢ 菌有幾種銷售模式,有幾種賣法
食用菌行業不同生產經營模式的特點
(1)傳統農戶生產模式
傳統農戶生產模式仍然是我國食用菌主要生產模式,主要特徵是千家萬戶各自以「手工作坊」的方式進行種植。由於菇農的素質和栽培條件不一,生產的產品單產小,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產品供應一般局限於固定的時間和季節,較難實現全年供貨;同時受銷售渠道限制,只能短距離銷售,市場競爭力較低。
(2)公司+農戶生產模式
在公司+農戶生產模式下,企業為農戶提供菌種、栽培技術支持,向農戶按協議價格收購產品,並負責產品的最終銷售;農戶則負責食用菌的種植,並按協議價格出售給企業。該種模式的優點是基本形成產業化格局,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但仍難以克服產品質量穩定性差、供應存在季節性等缺點,在生產的標准化及產品質量控制上無法滿足市場要求。
(3)工廠化生產模式
食用菌工廠化栽培是具有現代農業特徵的產業化生產方式。其採用工業化的技術手段,利用生物及工業技術控制光、溫、濕、氣等環境要素,在相對可控的環境條件下,組織高效率的機械化、自動化作業,實現食用菌的規模化、集約化、標准化、周年化生產。工廠化生產實現了不受區域和季節變化限制的食用菌周年生產,產品可全
年均衡生產和供應,產品品質高、產量穩定。食用菌生產除需具備農業知識外還涉及其他多學科知識,如微生物學、遺傳學、生態學、栽培學、氣象學等,而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在此基礎上還需具備製冷、機械、建築、保溫等工業技術,並應用農業企業化管理方式,屬於現代化高科技農業生產模式。與其他兩種模式相比,工廠化生產模式具有以下優勢:
① 生產效率更高。工廠化生產採用瓶栽或袋栽方式進行,生產過程實現機械化,生產的機械化進一步推動生產的標准化,從而實現產品品質和產量的穩定提高,在同等條件下,工廠化生產的效率比傳統模式高出約40 倍
3。另外,傳統生產模式的產量會受氣候等因素影響而變得不穩定,而工廠化生產模式產量穩定率平均可達90%以上,遠高於傳統生產模式。
② 更有利於保障食品安全。工廠化生產便於建立無害化食用菌雜菌感染和病蟲害的防治體系,便於對原輔材料進行檢測和選擇,便於對生產環境的檢測和監控,在產品安全衛生品質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目前,少數技術水平高的工廠化生產企業可以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農葯,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要求。
③ 產品質量更高、更穩定。工業技術的應用,使得工廠化生產中的菌絲體和子實體所處的環境基本一致並且穩定,為生產出品質高的產品奠定了基礎。由於工廠化生產的食用菌生長環境可控,生長需要的溫、光、水、氣、營養需求等均能定量化,因此工廠化生產出的食用菌的產品質量穩定可控。而傳統生產模式生產的產品的高度、含水量、菌柄的粗狀、菌帽的大小等無法達到統一,產品品質也不夠穩定。
④ 能實現周年化生產。工廠化生產環境可以進行人工調節,不受氣候影響,因此工廠化生產可以實現周年化,能夠常年穩定地供應市場,有利於公司銷售和客戶的穩定,同時有利於保持客戶對公司品牌忠誠度。
⑤ 產品附加值更高,效益更好。由於產品優質、安全、無公害,周年化供應,產品容易受到消費者青睞,便於建立良好的專業品牌,為企業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
⑥ 具備良好的可復制性,可實現企業規模的快速擴張。理論上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生物菌種具備無限繁殖的能力,沒有嚴格的地域限制,因此企業只要具備廠房、設備、資金等條件,可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快速擴張。
㈣ 大連什麼地方有賣蘑菇菌的
大連有幾個大型的蘑菇菌種生產廠家。你可以直接在網上搜索一下。
㈤ 蘑菇的菌褶下面是什麼
蘑菇的菌褶下面是
孢子
㈥ 東北野生蘑菇市場如何都有什麼用處主要在那些地區銷售
東北「三大蘑」
東北大小興安嶺及長白山區,是我國野生食用菌的重要產區之一。元蘑、榛蘑、猴頭蘑被人們稱做東北「三大蘑」,當然,林海中的可食用的菌種極多,估計至少有150種左右。
元蘑生於榆、椴等闊葉樹腐木上,秋末天氣轉寒時生長的數量反而更多,所以又稱凍蘑;榛蘑多生長在殼斗科的榛、櫟林中。元蘑和榛蘑的產量大,多加工成干品,在市場銷售。猴頭蘑生長在森林樹木上,菌體上生有白色細軟的肉刺,干後形似猴頭因而得名,其實它更像刺蝟,所以又名刺蝟蘑。猴頭比較珍貴,雖然在我國其他林區也有出產,但都不及東北林區的個大質佳。另外,猴頭也是著名的「八珍」食品之一。黑龍江興安嶺林區還是木耳的重要產區之一。雖然木耳在這里的生長季節短,但因朵大、肉厚、色澤好而出名。
元蘑(亞側耳)別名黃蘑、凍蘑、晚生北風菌,隸屬於層菌綱、傘菌目、白蘑科、亞側耳屬。是我國東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分布於河北、黑龍江、吉林、廣西、陝北、四川等地。我國大部分地區只要條件適宜均可栽培。 一、形態特徵子實體肉質、覆瓦狀疊生或叢生。菌蓋直徑3—12cm,扁半球形至平展,半圓形或腎形。有後沿,寬3—12cm。黃綠色或帶褐色,有短絨毛,邊緣漸光滑,表皮易剝開。蓋緣內卷後反卷。菌肉白色且厚。菌褶稍密,白色或淺黃色。菌柄側生,短或無柄,有絨毛或鱗片。孢子印白色、光滑、臘腸形,4.5—5.5微米×1—1.6微米。囊裝體棱形,中部膨大,29—45微米×10—15微米。 二、生活習性秋季生於櫟、楊、樺樹林或其他闊葉樹的枯樹木上。
榛蘑
又名蜜環菌蘑,口蘑科。子實體中等大小。齒蓋直徑4~14厘米,淡土黃色,蜂蜜色至淡黃褐色,老後棕褐色,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鱗片,有的近光滑,邊緣具有明顯的條棱。菌肉白色。菌褶白色或稍帶肉粉色,直生至延生,稍稀,老後出現暗褐色斑痕。菌柄細長,圓柱形,稍彎曲,長5~13厘米,粗0.6~1.8厘米,顏色同菌蓋,常有縱條紋和毛狀小磷片,纖維質,內部松軟變至空心,基部稍膨大。菌環乳白色,生柄上部,幼時呈雙層。孢子印白色。孢子無色或稍帶黃色,光滑,橢圓形或近卵圓形,7~11.3微米×5~7.5微米。夏秋季在林中地上、腐木上、樹樁上或樹根部成叢生長,常引起樹木的根腐病。榛蘑分布在吉林、通化、白山、延邊等林區,是一種普遍採食的野生食用菌,市場上常有出售。子實體含有D-蘇醇(D-threitol),C4H10O4及維生素A,治腰腿痛、佝僂病、癲癇等。可預防視力減退,夜盲症、皮膚乾燥、並增強對呼吸、消化道傳染病的抵抗力。菌絲體發酵物製成的蜜環菌片對高血壓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美尼爾氏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疾病引起的眩暈病人治療效果較好。對改善肢麻、失眠、耳鳴、中風後遺症等也有作用。從蜜環菌中分離山葡聚糖和多肽聚糖,有抗癌作用,對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達70%~80%。
猴頭
又名猴頭蘑、刺蝟菌、齒菌科或猴頭菌科。子實體中等至大型 ,直徑5~10厘米,最大可達30厘米,呈扁半球形或頭狀,由無數肉質軟刺生長在狹窄或較短的柄部,刺細長下垂,長1~3厘米,新鮮時白色,後期淺黃至淺褐色,子實層生刺的周圍。孢子無色光滑,球形或近球形,含 油滴,5.1~7.6×5~7.6微米。人工栽培生物學效率可達70%,即1千克乾料產0.7千克鮮猴頭,栽培品種為長白山猴頭。野生以秋季發生較多,多生於櫟等闊葉樹立木上或腐木上,分布在吉林、延邊、通化等長白山區。猴頭為我國佳餚名菜,是重要的野生或栽培的食用菌,可深層發酵培養獲得菌絲體。據測定,每百克猴頭子實體,含蛋白質26.3克、脂肪4.2克、碳水化合物44.9克、粗纖維6.4克、水分10.2克、磷856毫克、鐵18毫克、鈣2毫克、硫胺素(B1)0.69毫克、核黃素1.89毫克、胡蘿卜素0.01毫克。猴頭菌子實體所含的多糖體和多肽類物質,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其發酵液對小白鼠肉瘤180有抑製作用。
我市是國內蘑菇主產區之一,栽培歷史悠久,廣大菇農已熟練掌握蘑菇標准化生產技術,其產品質量居全省之最,成為農民致富的一項短平快項目。據統計2005至2006產季,全市蘑菇種植面積742.6萬平方米,產量6.872萬噸,創產值3.57億元,佔全市農業產值的13.2%。
市食用菌辦和市食用菌協會經多方調查分析,做出了2006至2007產季蘑菇市場行情看好的預測:一是蘑菇是綠色食品,國際需求量每年按8%遞增,國內內銷需求量更大;二是2005至2006產季冬菇剛上市時每公斤價格4元,春菇每公斤最高上升到7.20元;三是今年鹽水菇價格一路飈升,副品往年每噸價格在3000元左右,今年7月份每噸價格達7200元,9月份上升到9200元,創歷史新高;鹽水菇級品每噸則達11000元至12000元,供不應求。四是目前全省蘑菇罐頭生產廠家產品零庫存。
市食用菌辦負責人邱劍泰希望各生產區適當增加種植面積,廣大菇農要早備料,早投產,搶占市場賣好價。同時在生產中更要嚴格自律,把好質量關,按照世貿組織植物檢疫的新要求,從栽培場所、菌種選育、生產工藝、採收加工、包裝運輸全流程實施無公害生產,特別是嚴禁使用高殘留農葯。同時,要搞好安全生產,防止二次發酵過程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發生。
㈦ 紅蘑菇養殖基地在東北哪
識別毒蘑菇一看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臟地帶。二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艷,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三看形狀。無毒蘑菇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無菌托,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稈上有菌輪,菌托稈細長或粗長,易折斷。四看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稈,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五聞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六是測試。在採摘野蘑菇時,可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不變色則無毒。七是煮試。在煮野蘑菇時,放幾根燈芯草、些許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有毒,變黃者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八是化學鑒別。取採集或買回的可疑蘑菇,將其汁液取出,用紙浸濕後,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色的則有毒。
㈧ 哈爾濱那裡有批發干貨如蘑菇等
道外區的南極市場假貨多,可以去文昌街的黑森產品店,純綠色的干貨
㈨ 請問哪裡有賣蘑菇菌種的
一般食用菌生產規模比較大的地區都有蘑菇菌種生產銷售。不知你是哪個地區的。最好說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