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資營銷方案
如何才能開好農資營銷工作會議 1、明確會議的目的2、會議主題3、針對對象4、提出參會者感興趣的問題,解決問題4、交流互動5、結論,指明下一步方向,方案
B. 什麼是農資市場
農業生產資料種類繁多,按照產品的自然形態可劃分為若干類市場如化肥市場、種子市場、農葯市場、農機市場、農膜市場、飼料市場、獸葯市場等。目前鄉鎮、村級零售商比較分散,縣市農資市場一般集中在農業局附近,省級和地級農資市場相對比較集中。
1、政策調控不斷優化
首先,從事農資行業的,自然是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與調控的。比如《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到2020年農葯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等農資政策的實施,對於推進農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化肥減量增效、農葯減量控害起到了很好的方向指引和政策兜底作用。
2、農資產品類多量足
眾所周知,我國一直是化肥農葯等農資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在農資產品類產量上的優勢十分明顯。
就拿化肥來說,不僅僅有尿素、氯化銨、磷肥、鉀肥等單質肥,還有復合肥、水溶肥、緩控釋肥、有機肥等新型品種,而且隨著生物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更多的新肥已經在研製路上了。
3、農資產業現代化、信息化
不論是農資的上游的農資生產,還是下游的農資銷售物流運輸,基本上已經實現「互聯網+」,打破了傳統農資零售渠道為王的狀態,進入到了更為消費者則服務的用戶為王新時代。
4、農資銷售專業化、大戶化
在土地流轉、規模種植的推進下,農資行業也受到了明顯的影響,一些農資服務專業組織隨之涌現,會在農戶購買農資產品之後,做好相應的售後跟蹤服務,切實幫助農戶增產增收。
C. 農資行業的前景如何主要是化肥農葯方面的。
有人說農資行業是「萬年行業」。只要人類不毀滅,就要吃飯,就離不回開農業,就離答不開農資。中國大陸的農資行業,大體上經歷了;1.計劃經濟時期的省、地、縣三級批發模式。2.改革開放,與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相適應的夫妻店、路邊店模式。三.隨著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土地流轉、集約經營,農資行業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總之,為農服務的農資行業,要隨著農業的發展而發展、隨著農業政策的調整而調整營銷模式。同時,農資行業也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它在不斷造就百萬富翁億萬富翁的同時,也不斷的將一部分人邊緣化,甚至「逐」出農資行業。所以,你問前景如何,我說——光明、值得奮力一搏!
D. 如何做好農業市場營銷
農業涉及復雜的產業鏈條和市場環節,可衍生眾多的產品和業態,在市場化和品牌化的過程中,很容易誤入歧途,無論從事農業種植還是養殖,還是從事休閑觀光,農業已不再是單純的農業,牽扯之寬,跨界之廣,超乎我們的想像,如果企業缺乏對行業和市場的整體把握,建議和外部智業公司合作是明智的選擇。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即便企業對市場和行業有獨到的理解,也要有包容的心態聆聽不同的聲音,一個聽不進去反對意見的企業,決策再正確,遲早要遭受挫折。
簡單就是營銷
農業從產業上看十分復雜,從營銷上做,一定要簡單,再簡單,加多寶每年200多億的銷售額,就一個紅罐涼茶,而行業新進入者恆大卻涵蓋了飲用水、糧油等多個品類,每個品類都生存都有問題,農業企業,不需要涵蓋太多的產品和品類,大棗、枸杞、百合一大堆,沒有一個能站穩腳跟的產品,何苦呢?像加多寶那樣,就一個紅色的三片罐幾乎把各種渠道都搞定了,還給中國的飲料品類樹立了一個新品類--涼茶,這才叫牛。
小馬拉大車,是中小企業做不大的原因,總想把產業鏈從頭到腳吃干榨盡,放不下任何東西,很多小企業是被市場撐死的。
產品和功能要畫符號,產品力就是營銷力
食品在農業的佔比很大,要想在食品和飲料行業有所建樹,一定要在產品上下苦工,產品力第一,渠道力第二,品牌力只能排老三,不要妄圖靠營銷策略顛覆市場,產品力就是最好的營銷利器,就像娃哈哈,品牌也夠大了,但諸如啤兒茶爽那樣的許多產品,消費者照樣不買單。
So,好產品從開發、規劃期就找准了目標市場,確定了產品的核心功能,而且該功能就代表了潛在的、巨大的市場需求。
可以找武漢豐可思市場調查公司做個市場分析,調查報告可不能採用道聽途說得來的信息,一定要有嚴謹的調研過程得出詳實的數據。
F. 農資市場營銷有哪些手段
市場營銷的基本方法。
一,關系營銷,它是建立發展良好的顧客關繫上的一種市場營銷體系,讓顧客保持對某個企業或某一品牌商品的高度忠誠。因此建立和諧有利的商業關系,
需要企業與顧客及其他利益相關人之間,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它們強調不僅要爭取顧客和創造市場,更重要的是維護和鞏固已有的關系。它的主要內容是對顧客進行科學的細分與管理,
方法比較靈活多樣。一般適合第三產業。另外,企業還可以通過建立顧客俱樂部、顧客信用卡、會員卡制度、對重要顧客設立專門的關系經理等等方法,對顧客進行主動管理。
二,整體營銷,整體營銷依賴於企業各部門及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把市場營銷與公關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傳統的針對最終消費者的營銷擴展到了針對環境因素中所有重要行為者的營銷。它包括供應商、分銷商、最終顧客、職員、財務公司、政府、同盟者、競爭者、新聞傳媒和一般大眾,核心思想是合作。
三,直銷,直銷是一種分銷商業模式,它有明確的目標客戶群體,沒有中間銷售環節,可以度量銷售效果,企業利用銷售人員可以把產品直接銷售出去。像安利、玫琳凱是國內直銷典型的成功案例,它們通過面對面的溝通加上專業服務和利潤倍增的模式,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如今不少企業也在嘗試效仿這種市場營銷模式。
四,服務營銷,對於一個服務性行業來說,提倡服務營銷對提高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服務營銷也叫有形商品的無形營銷。在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生產手段極其先進,信息化、網路化社會已經到來的現代社會,不同企業生產的同類或近似產品,其設計、製造、質量、科技含量等不相上下,產品有形部分的屬性如品質、功能、特性等方面的差異較小。消費者購買時對商品的判斷與選擇,主要不再只依據商品的有形屬性,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商品的無形屬性的一面,
G. 農資業務員如何提升銷量 詳細
農資業務員如何提升銷量? 農資業務員目前年輕的雖經驗淺薄,但闖勁很大;年齡較大的經驗豐富,但是對市場疲倦、失去激情。如何向市場要銷量,提升自己的業績呢?筆者以為以下幾個方面可供大夥參考: 1 農資業務員應該根據市場需求,積極調研市場,把握客戶需求,策劃生產銷售讓消費者認可並購買的農資產品。要提升銷量,就必須提高產品力。不斷提高產品對目標消費群需求的對應度,以及提高產品與同類競品的競爭力,這就是提升凈銷量的主要途徑之一。 2 終端存銷量盡管還沒有轉化成凈銷量,但是提供了轉化成凈銷量的機會。如果產品連終端都擺不上去,經銷商或分銷商那裡的存銷量就可能變成滯銷量了。 3 從眾心理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心理。我曾經在大街上發過產品宣傳單,仔細觀察過,如果來了一群人,只要一個人不要你的宣傳單,那麼其他的人都不會要。只要一個人接了你的宣傳單,其他人就是你不給他,他也會主動和你要。 我也親自做過站櫃促銷,同樣的情況,有一個人買,圍觀的人就都會買。沒人買大家都不會買。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就是典型的從眾心理,人們在許多情況下,會看眾人的行動而行動。 因此,農資銷售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心理,進行宣傳推 廣農資產品。 4 農資產品在成熟的市場,一般都是比較成熟的產品在市場銷售。在成熟的市場要想突破現有的銷量桎梏,只能增加產品數目來刺激市場,達到原先老產品不動搖,新產品增加量,從而達到提升銷量的目的。 5 在新市場,一般需要靠一定數量的客戶群來共同開發市場,使市場達到一定規模方能上量。因此,農資業務員在某一市場要提升銷量,首先看看你的客戶數是否足夠覆蓋市場面,如果市場覆蓋不了,就需要增加客戶來開發空白市場,從而達到增加銷量的目的。
H. 如何做好農資銷售
由於南北方市場情況、經銷商情況各異,促銷手段也不盡相同, 首先:「到有魚的地方去釣魚」,即確定好主推(質量過硬、有賣點、有上量潛力、利潤適當)產品,了解清楚自己的重點市場在哪裡、重點經銷商有哪些,確定好促銷對象。抓好重點客戶,確保精力集中投放,做到資源優化配置。筆者今年在公司全年的銷售方案中提出1311、1511工程,即在一個區域找出三個五個重點縣,一個重點產品銷售超過一千件,以重點產品上量帶動其它產品銷售。這是硬性任務,納入個人全年考核。天天說要抓重點,天天提8020法則,可是真的一到現實中廠商雙方卻都在做撒胡椒面工作,這是大多數廠家和經銷商在銷售過程中的通病。平均分配資源只能導致平庸的業績,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合理利用、分配資源,努力營造優勢市場、重點市場、最能出銷量、最有潛力的賣場是區域銷售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次:依據市場情況,經銷商自身情況結合多方面因素制訂適合自己的、差異化的促銷方案。舉例分析:河南豫北某市場經銷商在部分鄉鎮召開以村級為主經銷商推廣座談會,讓銷售終端更下沉了一步,此舉更進一步擴佔了市場份額。河南臨潁某客戶利用本地機動車費用低的特點,在小麥殺蟲劑銷售旺季來臨時租一部分機動三輪車,給車主經過短暫的培訓,在車上掛上條幅,開車到田間地頭現場給農民做實驗,只打一桶水,產品效果出來後發放宣傳頁給農民指明購買地點,再到另外人多的地方宣傳,這種方法成功的拉動了產品的銷售。雲南某經銷商經常到農民田間地頭去收集作物病蟲害發生圖片和用戶照片,晚上召集農民把照片做成幻燈片播放,講解病蟲害防治技術和產品推廣。此人在農民心目中威信很高,正如本人所言的那樣,利用農民身邊能看到的東西進行宣傳最有說服力。隨著終端消費者的日益成熟,過去曾風靡一時的抽獎、贈送、購物獎卡等促銷方式將不再合乎潮流,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把戲」早已被農民看穿了,這樣的障眼法再玩下去已沒有了意義。前幾年用的比較成功的方案現在用起來未必成功,以前失敗的方案現在用起來一定失敗,因為市場在變。促銷成功的妙訣就是要做到和別人有一點點不同。
第三、促銷方案的連續性,看到成功銷售方案背後的東西,我把它歸結為可持續銷售。為什麼天豐素暢銷十年而不衰,為什麼大多數產品是「各領風騷一二年」?這就是十年磨一劍與追求眼前利益的區別。當前不少企業、商家搞促銷,認為眼前的商品銷售完就萬事大吉了,先把錢裝進自己口袋裡再說,不考慮下一步商品的銷售情況。促銷不能一銷了之,促銷不能僅僅面向當前,如果沒有長遠的戰略思考、完整的市場規劃,僅是為提高當年回款或沖貨而做短暫促銷,殺雞取卵,我建議還是不做的好。市場規劃量力而行,如果做不到十年的規劃,那就做五年的,甚至三年、二年的,今年的鋪墊工作做好了,明年的工作會水到渠成。「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促銷的理論依據是通過一定的方式及手段激發消費者的從眾消費,作為促銷規劃者、實施者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要時刻理智地審視促銷、推進促銷,讓促銷趨於理性化,使促銷成為市場運作長遠規劃中的一部分。
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智者相逢快者勝,對農資經銷商來說,促銷方案在具體實施中,應整體聯動地實施促銷計劃,商家搭台,廠家支持,農戶參與,各方面借力,整體聯動,快速出擊的促銷才會更有實效。要想做好旺季促銷工作,必須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工作,而且要將三方面緊密結合起來。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誰做好了促銷,把握了終端,誰就是真正的贏家。
一家之言,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前輩斧正。
I. 什麼是農資行業,現在農資行業是什麼現狀
農資,即農用物資,指農業生產過程中所需物質資料,包括種子、飼料、農機、化肥、農葯等。農資行業上游為大宗原料,下游為農產品,大宗原料價格周期、下游農產品生產周期、以及農資行業自身投資回報周期等因素,導致農資行業本身具備一定周期特徵。
參考發達國家,農資行業普遍呈寡頭壟斷格局。這一方面是因為農資產品技術含量較高,高額的研發投入需求使得行業具備規模經濟特徵;另一方面,行業上游為大宗原材料,通過規模采購進一步降低成本,實現產銷良性循環,強者恆強。
盡管農資行業具備一定周期特徵,在農業現代化進程已結束、寡佔格局已形成的發達國家中,仍不乏收入、利潤持續增長的農資行業龍頭公司。
中國是世界農業大國之一,各農資子行業市場規模總計約兩千億元以上。同時,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起步較晚,相對國外發達國家,各農資子行業的普及率相對不足、集中度相對較低,行業龍頭的成長空間較大。
農資行業發展趨勢
種子:約500億元市場空間,十一五期間種子平均商品化率達到63%,CR10約20%。分種類看,油菜、玉米、棉花種子商品化率已達到較高水平,分別為99%、98%、83%;而水稻、小麥種子商品化率則相對不足,分別為65%、40%。
飼料:約8000億元市場空間,2011年工業飼料普及率約為40%,CR10約30%。主要飼料品種中,豬料、水產料普及率分別約為32%、23%,提升空間仍大。
農機:約3000億元市場空間,2010年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約52%,CR5約25%。以水稻為例,2008年,我國水稻種植機械化程度為13.7%,收獲為51.2%,日本水稻栽秧和收獲的機械化率則分別達到98%和99%,差距明顯。
化肥:約7000億元市場空間,2008年化肥復合化率至31%,CR10約30%。
農葯:約1000億元市場空間,為世界重要農葯加工基地,CR10約20%。2012年中國國農葯產量為355萬噸,出口比例近一半。
盡管農資企業面臨廣闊的成長空間,但2012年農地經營景氣度回落時,各農資子行業普遍經歷了利潤下滑的周期波動。下游格局分散是農資行業成長屬性受壓重要原因。
中國農民人均耕地面積僅為美國的5%,接近日本。資源稟賦和人口現狀制約下,中國農業發展採取小規模家庭經營模式。這一政策在改革開放初期取得了一定製度績效,但這種以均田為特徵的承包制度,形成了以散戶為主導的農地經營現狀。
以散戶為主導的農地經營背景下,經營個體經濟意識相對較弱,部分農戶未能充分認識到農資產品對經營效率的提升作用,影響致農資產品普及率持續提升;經營個體專業能力相對不強,對農資品牌的識別能力不足,導致農資行業集中度提升受限。普及率、集中度雙雙受限的環境下,農資行業成長屬性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