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市場營銷學》中的4P理論分析一檔熱播節目《中國好聲音》成功的原因。急急急!!需要1000字啊。!
傑羅姆·麥卡錫(.Jerome McCarthy)於1960年在其《基礎營銷》(Basic Marketing)一書中第一次將企業的營銷要素歸結四個基本策略的組合,即著名的「4P』s」理論:產品(Pro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由於這四個詞的英文字頭都是P,再加上策略(Strategy),所以簡稱為「4P』s」。
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暢銷書《營銷管理:分析、規劃與控制》確認了以4Ps為核心的營銷組合方法,即:
產品(Proct):注重開發的功能,要求產品有獨特的賣點,把產品的功能訴求放在第一位。「以精英的實力創造大眾文化」《中國好聲音》在創新理念和運作機制上非常先進、專業以及市場化,採用了平民化的視角,關注普通人的夢想,每個選手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好產品,節目的內容、形式、人物、設備,均有出彩之處。內容上,追求音樂夢想、執著拼搏的精神和用心歌唱的理念給更多追逐夢想的年輕人注入了「正能量」;形式上,「椅子很忙」的漂亮轉身和「擂台飆歌」的刺激都很好地吸引了大眾的眼球;人物上,從四大導師到實力驚人的學員們,再到專業的伴奏樂隊,頂級陣容聯袂是觀眾最樂於看到的;設備上,現場四把導師座椅直接從英國空運過來,總價高達320萬元,而現場頂級的音控設備、錄音設備、環繞全場的巨型LED屏等等也都造價不菲,這些硬體設備也是高品質節目的基礎。
價格 (Price):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制定不同的價格策略,產品的定價依據是企業的品牌戰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中國好聲音》吸引家多寶、蘇寧易購的眼球(在電商行業中,眼球經濟占據著入口),設立音樂基金、簽約好聲音選手,也是搶眼球的不同手法。引進節目,結合實際保留精髓.「第一次錄像後我們感覺這檔節目就會成功,片子出來的效果打動了我們所有人,大家都非常激動。」雖然引進國外先進節目樣本,《中國好聲音》並不是首開先河,但卻做得最原汁原味。不僅是那隻拿著麥克風的手的標志性LOGO,還有那把造價昂貴的椅子,就連椅子轉過來的後期聲效,都沒有走樣,堅持了原版節目的精髓——尋找真正的好聲音。
渠道 (Place):企業並不直接面對消費者,而是注重經銷商的培育和銷售網路的建立,企業與消費者的聯系是通過分銷商來進行的。《中國好聲音》按照制播分離、分成參股的資源整合模式,具備了利益一體化的產業鏈特性。這種運作模式值得借鑒,比如大膽地通過借船出海,專業化分工,通過嘗試制播分離,與市場化運作結合,打造全媒體、全營銷、全資源整合的產業鏈條,靈活運用參股、分紅、風險利益共擔手段。另外,在營銷方面,綜藝節目可以藉助社會力量,利用微博等社交媒體,讓話題、熱點、感動、懸念、期待不斷,攪動線上線下,激發企業、媒體、觀眾、網民所有的慾望。
促銷(Promotion):企業注重銷售行為的改變來刺激消費者,以短期的行為(如讓利,買一送一,營銷現場氣氛等等)促成消費的增長,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費者或導致提前消費來促進銷售的增長。從前台到後台,從製作到傳播,形成了製作方、播出方、導師、學員們甚至主持人都共同受益的局面。製作方自然賺的盆滿缽滿,浙江衛視的收視率也一舉登頂。導師們僅僅依靠\"好聲音\"的超高收視率帶來的曝光就收獲頗豐,學員們大都有了不錯的出路,16強選手報價都是10萬以上,這還僅是勞務費,學員中最高身價已超過30萬。在『好聲音』中,當選手出現負面消息時,欄目組就會通過另一檔輔助節目『真我酷聲音』來正面回應和反饋,讓話題發酵,在質疑中確保節目和選手的正面人氣。」「『好聲音』與以往選秀不同,不做海選和排名,以及過早的媒體投票,更多靠專業老師的適配選擇。明星變身導師,而四位評委的搭配,搖滾、通俗、大腕、草根。楊坤的經歷;庾澄慶的港台背景;劉歡和那英的男女大牌搭配,都非常符合對音樂選擇的豐富和多元性。也能吸引更多不同年齡、喜好、特點的觀眾收視。」導師被選拉近距離專業又溫馨與以往的選秀節目的不同,在於導師要被選。「好聲音」的導師,堪稱如今國內所有選秀節目最大牌的組合,但是他們並沒有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據節目組一位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介紹,四位大牌導師不但非常專業地培養學員,就算有些已經離開了舞台的學員,他們也十分關切。「兩場導師考核下來,我們非常吃驚,因為學員們和最初比起來已跳躍式地成長。」在台前,大家看到學員們的精彩表現,但導師們卻是幕後的主角。
Ⅱ 中國好聲音的贊助商有哪些
中國好聲音的贊助商有10來個。包括蘇寧 娃哈哈 啟力 搜酷 網路 優酷 加多寶 愛奇藝 56等。加多寶集團特約冠名贊助。
出現最多的就是加多寶了
「好聲音」與「好贊助」不了情:
「完美收官。」加多寶集團品牌管理部副總經理王月貴在第二季加多寶《中國好聲音》結束後這樣點評。
從第一季的6000萬元,到第二季猛增至2億元,加多寶付出的巨額冠名費能否獲得相應的收益是外界一直質疑的焦點。「選秀節目蜂擁而上,好聲音關注度受挑戰」、「觀眾審美疲勞」等「唱衰」聲不斷。
不過,第二季「好聲音」仍然沒有讓加多寶失望。CSM46城數據顯示,第二季加多寶《中國好聲音》15期平均收視率高達4.61;此外,搜狐視頻的點擊量高達30多億次,微博話題討論量高達1.24億次,其影響力和關注度遠超過第一季。
加多寶和「好聲音」的兩度聯姻除了讓「好贊助」加多寶順利完成品牌轉換,也使加多寶與好聲音融合成為一個不可拆分的整體。
加多寶的「天使投資」
盡管「唱衰」聲不斷,但第二季加多寶《中國好聲音》還是賺個盆豐缽滿:從 3.62%、4.17%、4.63%、4.885%,到 5.03%、5.08%,再到5.103%,第二季加多寶《中國好聲音》開播前七期節目即達到歷年來中國電視綜藝節目首播收視率的最高紀錄,巔峰之夜的收視率更是一度突破6。
「今年《中國好聲音》繼續發力,連老牌的《快男》和今年的選秀新星《中國夢之聲》、《最美和聲》最高收視也不過在2左右。節目品牌價值凸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尹鴻亦在微博上評論 《中國好聲音》「專業品質,精良製作,有星光也有性情,節奏控制不急不亂,讓《中國好聲音》的確出類拔萃,燦星製作度過了續集危機的質疑。」
第二次冠名《中國好聲音》的加多寶也對這樣的結果頗為滿意。加多寶在給中國經濟時報的回復中表示,在兩季《中國好聲音》成為最火爆娛樂節目的過程中,加多寶作為獨家冠名商也實現了從去年品牌成功轉換到如今市佔率逾八成。
「回想第一季用6000萬元取得《中國好聲音》的冠名權時,這個節目還只是一個計劃書,我們的領導層拿出了很大的魄力。」王月貴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中國好聲音》重點突出的是「正宗好聲音」,以「正宗好涼茶」為宣傳口號的加多寶正是看重了這一點。由於《中國好聲音》的播出正值涼茶銷售旺季,藉助《中國好聲音》的熱點效應,加多寶在去年9月就已完成了全年銷售目標。
另一方,通過加多寶的 「及時雨」,《中國好聲音》擺脫了節目製作上的資金掣肘順利開播,一路收視狂奔破7,成為了繼青歌會、超女之後,又一個開辟娛樂節目新紀元的里程碑式欄目,並帶動浙江衛視成為衛視中的佼佼者。
浙江衛視營銷中心副主任樓志岳也對媒體表示,很佩服加多寶團隊的執行力和營銷能力,「他們押寶成功了,我們沒讓他們失望。」
正因為與第一季《中國好聲音》的愉快合作,加多寶經過與郎酒集團50多個回合的激烈競價,最終以2億元再度拿下第二季獨家冠名權。這也讓《中國好聲音》的製作方燦星有底氣在第二季一開始就提出需要一億元的製作費用:包括8000萬元的製作成本,2000萬元的音響設備,甚至還有80萬元一把的導師轉椅。
對於如何利用第二季 《中國好聲音》造勢並與品牌產生關聯,加多寶決定鞏固第一季留給觀眾的印象,二度攜手依然圍繞「正宗」+「紅罐」的策略,希望讓「正宗」與「紅罐」成為好聲音的最具聯想力的標簽。
在消費者認知上,通過線下促銷裝與線上「加多寶中國好聲音日」的結合,實現對品牌資產的強關聯與消費者心智的佔領,最後形成加多寶與《中國好聲音》越來越成為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形象,使「加多寶中國好聲音」成為一個品牌。
「對熱點節目贊助,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作用比直接投放硬廣更直接,加多寶顯然是抓住了這一點。隨著傳播方式日益多元化,營銷方式也隨之發生改變,在普通的電視節目和電視劇中插播的效果越來越差。因此企業紛紛採取分散傳播方式。」博蓋咨詢公司董事總經理高劍鋒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
「好聲音」背後的「營銷鏈」
作為《中國好聲音》獨家冠名的贊助商加多寶,通過有效的資源整合傳播,強化與消費者互動,助推《中國好聲音》的影響力。根據CSM46城數據,15期平均收視率高達4.6,搜狐視頻點擊量超過35億次,同時基於加多寶涼茶、加多寶中國好聲音的官網、微博、微信等自有平台開展消費者互動活動,其中加多寶中國好聲音的網路平台參與人數已經超過一億人,微博話題量也過1億多次,活動總曝光量40多億次。
去年,加多寶在「好聲音」上的大獲成功,拉高了「好聲音」的市盈率,關注「好聲音」的品牌多了起來,但加多寶無疑站在更高的起點,因為去年的合作,已經為加多寶培育出了一批可供延展的話題資產。
「加多寶是投資方也是合夥人。」王月貴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反復強調。加多寶也希望不僅僅只是被認為是贊助商,在第一季,加多寶就利用自身渠道資源,與浙江衛視在西安、武漢、北京、廣州等地進行了10多場推介會,並且讓「加多寶中國好聲音」的宣傳海報遍布終端銷售渠道。而第二季加多寶做得更多。
在節目開播前,針對對於第二季主持人華少極速口播的全民期待,加多寶就與圖片語音社交平台啪啪合作開展了繞口令挑戰賽,從一開始就吸引了大量觀眾。
在此基礎上,加多寶在傳統和新媒體雙線出擊,覆蓋線上、線下,形成媒體全渠道的立體化傳播,把「正宗+紅罐」的理念植入。
在「好聲音」開播之前,加多寶發起了「唱·飲加多寶直通中國好聲音」大型網路報名+6城推介會活動,並同時推出該活動的促銷裝產品,粉絲購買加多寶,即可將拉環上的「加油碼」輸入到活動網站,為自己喜歡的「好聲音」選手加油。而粉絲的投票權,也就變身為購買力,將偶像投票轉換為貨幣投票,實現了粉絲效應的商業變現。
「此外,作為《中國好聲音》的冠名贊助商,加多寶擁有片頭露出、主持人口播、現場植入、電視節目包裝體現等權利,這些是一般情況下冠名贊助商都會擁有的權益。但加多寶很好地利用了這些權益,比如,同樣是主持人的口播,什麼時候播、怎麼播;加多寶如何出現在節目畫面中,如何取景等等細節,都做了細致的探討和考究。」王月貴說。
藉助微信的語音互動功能,加多寶還發起了可隨時隨地唱兩句的「微信好聲音」活動,將「好聲音」你唱我評的模式搬到了線上,主打「導師原聲點評」,讓「好聲音」走近大眾身邊。而這一互動過程被加多寶植入了相關信息,同時對消費者進行了「場景教育」。
加多寶圍繞「好聲音」製作的一系列營銷活動,均實現對《中國好聲音》贊助資源的多重利用,並從視覺上、聽覺上、體驗上全面固化加多寶與「好聲音」的品牌關聯。「簡單的參與形式、超低的互動門檻,都讓更多人願意主動來關注『好聲音』和加多寶,這讓加多寶的贊助商的身份顯得不那麼生硬,同時也讓品牌信息在這種趣味性的游戲形式中觸動消費者的心智。」高劍鋒分析。
Ⅲ 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第一季廣告贊助有哪些
出現最多的就是加多寶了
「好聲音」與「好贊助」不了情:
「完美收官。」加多寶集團品牌管理部副總經理王月貴在第二季加多寶《中國好聲音》結束後這樣點評。
從第一季的6000萬元,到第二季猛增至2億元,加多寶付出的巨額冠名費能否獲得相應的收益是外界一直質疑的焦點。「選秀節目蜂擁而上,好聲音關注度受挑戰」、「觀眾審美疲勞」等「唱衰」聲不斷。
不過,第二季「好聲音」仍然沒有讓加多寶失望。CSM46城數據顯示,第二季加多寶《中國好聲音》15期平均收視率高達4.61;此外,搜狐視頻的點擊量高達30多億次,微博話題討論量高達1.24億次,其影響力和關注度遠超過第一季。
加多寶和「好聲音」的兩度聯姻除了讓「好贊助」加多寶順利完成品牌轉換,也使加多寶與好聲音融合成為一個不可拆分的整體。
加多寶的「天使投資」
盡管「唱衰」聲不斷,但第二季加多寶《中國好聲音》還是賺個盆豐缽滿:從 3.62%、4.17%、4.63%、4.885%,到 5.03%、5.08%,再到5.103%,第二季加多寶《中國好聲音》開播前七期節目即達到歷年來中國電視綜藝節目首播收視率的最高紀錄,巔峰之夜的收視率更是一度突破6。
「今年《中國好聲音》繼續發力,連老牌的《快男》和今年的選秀新星《中國夢之聲》、《最美和聲》最高收視也不過在2左右。節目品牌價值凸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尹鴻亦在微博上評論 《中國好聲音》「專業品質,精良製作,有星光也有性情,節奏控制不急不亂,讓《中國好聲音》的確出類拔萃,燦星製作度過了續集危機的質疑。」
第二次冠名《中國好聲音》的加多寶也對這樣的結果頗為滿意。加多寶在給中國經濟時報的回復中表示,在兩季《中國好聲音》成為最火爆娛樂節目的過程中,加多寶作為獨家冠名商也實現了從去年品牌成功轉換到如今市佔率逾八成。
「回想第一季用6000萬元取得《中國好聲音》的冠名權時,這個節目還只是一個計劃書,我們的領導層拿出了很大的魄力。」王月貴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中國好聲音》重點突出的是「正宗好聲音」,以「正宗好涼茶」為宣傳口號的加多寶正是看重了這一點。由於《中國好聲音》的播出正值涼茶銷售旺季,藉助《中國好聲音》的熱點效應,加多寶在去年9月就已完成了全年銷售目標。
另一方,通過加多寶的 「及時雨」,《中國好聲音》擺脫了節目製作上的資金掣肘順利開播,一路收視狂奔破7,成為了繼青歌會、超女之後,又一個開辟娛樂節目新紀元的里程碑式欄目,並帶動浙江衛視成為衛視中的佼佼者。
浙江衛視營銷中心副主任樓志岳也對媒體表示,很佩服加多寶團隊的執行力和營銷能力,「他們押寶成功了,我們沒讓他們失望。」
正因為與第一季《中國好聲音》的愉快合作,加多寶經過與郎酒集團50多個回合的激烈競價,最終以2億元再度拿下第二季獨家冠名權。這也讓《中國好聲音》的製作方燦星有底氣在第二季一開始就提出需要一億元的製作費用:包括8000萬元的製作成本,2000萬元的音響設備,甚至還有80萬元一把的導師轉椅。
對於如何利用第二季 《中國好聲音》造勢並與品牌產生關聯,加多寶決定鞏固第一季留給觀眾的印象,二度攜手依然圍繞「正宗」+「紅罐」的策略,希望讓「正宗」與「紅罐」成為好聲音的最具聯想力的標簽。
在消費者認知上,通過線下促銷裝與線上「加多寶中國好聲音日」的結合,實現對品牌資產的強關聯與消費者心智的佔領,最後形成加多寶與《中國好聲音》越來越成為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形象,使「加多寶中國好聲音」成為一個品牌。
「對熱點節目贊助,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作用比直接投放硬廣更直接,加多寶顯然是抓住了這一點。隨著傳播方式日益多元化,營銷方式也隨之發生改變,在普通的電視節目和電視劇中插播的效果越來越差。因此企業紛紛採取分散傳播方式。」博蓋咨詢公司董事總經理高劍鋒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
「好聲音」背後的「營銷鏈」
作為《中國好聲音》獨家冠名的贊助商加多寶,通過有效的資源整合傳播,強化與消費者互動,助推《中國好聲音》的影響力。根據CSM46城數據,15期平均收視率高達4.6,搜狐視頻點擊量超過35億次,同時基於加多寶涼茶、加多寶中國好聲音的官網、微博、微信等自有平台開展消費者互動活動,其中加多寶中國好聲音的網路平台參與人數已經超過一億人,微博話題量也過1億多次,活動總曝光量40多億次。
去年,加多寶在「好聲音」上的大獲成功,拉高了「好聲音」的市盈率,關注「好聲音」的品牌多了起來,但加多寶無疑站在更高的起點,因為去年的合作,已經為加多寶培育出了一批可供延展的話題資產。
「加多寶是投資方也是合夥人。」王月貴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反復強調。加多寶也希望不僅僅只是被認為是贊助商,在第一季,加多寶就利用自身渠道資源,與浙江衛視在西安、武漢、北京、廣州等地進行了10多場推介會,並且讓「加多寶中國好聲音」的宣傳海報遍布終端銷售渠道。而第二季加多寶做得更多。
在節目開播前,針對對於第二季主持人華少極速口播的全民期待,加多寶就與圖片語音社交平台啪啪合作開展了繞口令挑戰賽,從一開始就吸引了大量觀眾。
在此基礎上,加多寶在傳統和新媒體雙線出擊,覆蓋線上、線下,形成媒體全渠道的立體化傳播,把「正宗+紅罐」的理念植入。
在「好聲音」開播之前,加多寶發起了「唱·飲加多寶直通中國好聲音」大型網路報名+6城推介會活動,並同時推出該活動的促銷裝產品,粉絲購買加多寶,即可將拉環上的「加油碼」輸入到活動網站,為自己喜歡的「好聲音」選手加油。而粉絲的投票權,也就變身為購買力,將偶像投票轉換為貨幣投票,實現了粉絲效應的商業變現。
「此外,作為《中國好聲音》的冠名贊助商,加多寶擁有片頭露出、主持人口播、現場植入、電視節目包裝體現等權利,這些是一般情況下冠名贊助商都會擁有的權益。但加多寶很好地利用了這些權益,比如,同樣是主持人的口播,什麼時候播、怎麼播;加多寶如何出現在節目畫面中,如何取景等等細節,都做了細致的探討和考究。」王月貴說。
藉助微信的語音互動功能,加多寶還發起了可隨時隨地唱兩句的「微信好聲音」活動,將「好聲音」你唱我評的模式搬到了線上,主打「導師原聲點評」,讓「好聲音」走近大眾身邊。而這一互動過程被加多寶植入了相關信息,同時對消費者進行了「場景教育」。
加多寶圍繞「好聲音」製作的一系列營銷活動,均實現對《中國好聲音》贊助資源的多重利用,並從視覺上、聽覺上、體驗上全面固化加多寶與「好聲音」的品牌關聯。「簡單的參與形式、超低的互動門檻,都讓更多人願意主動來關注『好聲音』和加多寶,這讓加多寶的贊助商的身份顯得不那麼生硬,同時也讓品牌信息在這種趣味性的游戲形式中觸動消費者的心智。」高劍鋒分析。
據加多寶透露,對「好聲音」的討論與轉發@加多寶涼茶官方微博的數量,比@中國好聲音官方微博還要多,甚至是網友對現場投票之類的質疑等,都@加多寶求「劇透」。
Ⅳ 中國好聲音品牌營銷策略分析 的英文翻譯
Analysis on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The Voice of China"
Ⅳ 中國好聲音吉克雋逸代言了哪些品牌啊,到處都是她的廣告!
中國好聲音結束後就挺紅的,代言產品多就是應證吧,藝人都這樣
Ⅵ 《中國好聲音》主持人華少念的廣告詞內容
正宗好涼茶正宗好聲音歡迎收看由涼茶領導品牌 加多寶為您冠名的加多寶涼茶中國好聲音喝啟力 添動力娃哈哈啟力精神保健品為中國好聲音加油 。本屆中國好聲音所有學員當中四位導師最得意 的門生將踏上娃哈哈啟力音樂夢想之旅。
發簡訊 參與互動立即獲得蘇寧易購的100元優惠券感謝 蘇寧易購對本節目的大力支持。我們的好聲音學 員如果獲得三位或者三位以上導師認可即可獲得 蘇寧易購提供的1萬母音樂夢想基金。感謝上海 新錦江大酒店為中國好聲音導師提供的酒店贊助 。
2005年,華少開始在浙江衛視主持電視節目。2007~2010年連續四年與朱丹搭檔主持浙江衛視《我愛記歌詞》《愛唱才會贏》。2012年至2015年,華少連續四年主持了四季《中國好聲音》;2012年,他還製作並主持了《王牌諜中諜》《華少愛讀書》,推出個人首本自述書籍《夢想,不過是個痛快的決定》,推出個人單曲《幾十平國王》。
2013年,進軍央視主持劇場版《謝天謝地你來啦》,並跨界演出電影《他沒有兩個老婆》,主演賴聲川監制話劇《絕不付帳》。2014年,主持央視一套廚藝真人秀節目《中國味道》,並登上央視春晚主演小品《擾民了你》。2015年7月,親自導擔任製片人和導演製作情侶真人秀《出發吧愛情》;同年以導師身份加盟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下半年以BOSS身份加入浙江衛視《燃燒吧少年》,同時參加央視《了不起的挑戰 》,成為六人MC之一。
2016年3月,由華少擔任總導演兼總製片人的節目《蜜蜂少女隊》播出,同月受邀參加第18屆華鼎獎頒獎典禮,榮獲「中國最佳主持人」獎項。10月主持《中國新歌聲》總決賽,回歸聲音的舞台。主持《中國新歌聲》總決賽,回歸聲音的舞台;主持浙江衛視大型原創音樂挑戰節目《夢想的聲音》;同時參加大型原創明星旅遊實景真人秀《我們十七歲》,攜手郭富城、林志穎、孫楊、范明、韓東君重回青春時期的旅行生活。
Ⅶ 《中國好聲音》中主持人說的那段關於加多寶的廣告詞是(完整的)
加多寶涼茶與浙江衛視即將開播的《中國好聲音》共同具有原滋原味、正宗的品牌內涵,這是加多寶涼茶與中國版《THE VOICE》的結合點。浙江衛視7月13日起周五21
Ⅷ 求華少<中國好聲音>開場白,一大堆廣告的那個,神一樣的語速。
正宗好涼茶,正宗好聲音。歡迎收看由涼茶領導者加多寶獨家冠名的加多寶中國好聲音。這個夏天還是熟悉的味道,還是好聽的聲音。百雀羚草本,天然不刺激,中國好聲音由百雀羚草本天然護膚品獨家特約播出,本屆好聲音四位導師最得意的門生將踏上百雀羚天然草本音樂之旅。天翼好網路,傳遞好聲音,互動上翼聊。中國電信天翼飛Young邀您參與我們的節目互動,贏取飛Young五千元純流量大禮包。
(8)中國好聲音品牌營銷擴展閱讀
華少憑借用47秒念完長達350字的廣告詞而走紅網路,在「逆天口播」爆紅之前,華少在《中國好聲音》的位置一度被外界形容為「雞肋」,在鏡頭前露臉的機會少得可憐。但沒有露臉不代表沒有價值,在《中國好聲音》的舞台上,華少是維系觀眾、選手、導師三方的唯一紐帶,也是在後場與選手及親友團溝通的橋梁。朱丹離職後,華少一人撐起了浙江衛視娛樂節目的大旗 。
華少簡介
華少,原名胡喬華,1981年3月16日生於浙江杭州,中國主持人,演員。
華少是個藝名,他的原名胡喬華。之所以取「華少」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喜歡的劉德華在《孤男寡女》里叫「華少」,這個藝名從電台一直用到了電視台。在尚未大紅大紫的時候,華少就早早的走進婚姻的殿堂,他的妻子秦利鴿是華少所主持的王牌欄目《我愛記歌詞》的編導,和華少算是同事。
雖然華少是大名鼎鼎的名嘴,但秦利鴿則一直躲在背後很少露面。2007年,華少和秦利鴿的寶貝兒子米樂出生,綽號「文哥」,更是讓這段低調的夫妻更為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