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市場營銷觀念的發展包括哪幾個階段
經歷了4p 、4c 、4r三階段。
4c是美國營銷大師勞特朋所創4c理論的簡稱,即:顧客的欲求與需要、顧客獲取滿足的成本、顧客購買的方便性、溝通。從關注4p轉變到注重4c,是當前許多大企業全面調整市場營銷戰略的發展趨勢,它更應為零售業所重視。
(一)顧客(customer):零售企業直接面向顧客,因而更應該考慮顧客的需要和慾望,建立以顧客為中心的零售觀念,將「以顧客為中心」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於市場營銷活動的整個過程。零售企業應站在顧客的立場上,幫助顧客組織挑選商品貨源;按照顧客的需要及購買行為的要求,組織商品銷售;研究顧客的購買行為,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要;更注重對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
(二)成本(cost):顧客在購買某一商品時,除耗費一定的資金外,還要耗費一定的時間、精力和體力,這些構成了顧客總成本。所以,顧客總成本包括貨幣成本、時間成本、精神成本和體力成本等。由於顧客在購買商品時,總希望把有關成本包括貨幣、時間、精神和體力等降到最低限度,以使自己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因此,零售企業必須考慮顧客為滿足需求而願意支付的「顧客總成本」。努力降低顧客購買的總成本,如降低商品進價成本和市場營銷費用從而降低商品價格,以減少顧客的貨幣成本;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盡可能減少顧客的時間支出,節約顧客的購買時間;通過多種渠道向顧客提供詳盡的信息、為顧客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減少顧客精神和體力的耗費。
(三)方便(convenient):最大程度地便利消費者,是目前處於過度競爭狀況的零售企業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如上所述,零售企業在選擇地理位置時,應考慮地區抉擇、區域抉擇、地點抉擇等因素,尤其應考慮「消費者的易接近性」這一因素,使消費者容易達到商店。即使是遠程的消費者,也能通過便利的交通接近商店。同時,在商店的設計和布局上要考慮方便消費者進出、上下,方便消費者參觀、瀏覽、挑選,方便消費者付款結算等等。
(四)溝通(communication):零售企業為了創立競爭優勢,必須不斷地與消費者溝通。與消費者溝通包括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店地點、商品、服務、價格等方面的信息;影響消費者的態度與偏好,說服消費者光顧商店、購買商品;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在當今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環境中,零售企業的管理者應該認識到:與消費者溝通比選擇適當的商品、價格、地點、促銷更為重要,更有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
總之,零售企業在組織市場營銷活動時,應該從零售企業的行業特徵出發,關注4ps的組合運用。同時,更應該了解、掌握當前許多大企業全面調整市場營銷戰略的發展趨勢,注重4c在零售企業營銷管理中的運用。
⑵ 市場營銷是向什麼方向發展的啊!!!!
這要根據產品特性結合市場調查的結論來斷定。
不知你的產品是什麼,目標市場的定位圍繞產品特性展開,然後根據目標客戶群的喜好、偏愛、收入等特點選擇營銷的方式和手段。
⑶ (市場營銷學科問題)產品生命周期成熟期的特點及營銷策略。
產品經過成長期的一段時間以後,銷售量的增長會緩慢下來,利潤開始緩慢下降,這表明版產品已開始權走向成熟期。
進入成熟期以後,市場需求趨向飽和,潛在的顧客已經很少,產品的銷售量增長緩慢,逐步達到最高峰,然後緩慢下降;該產品的銷售利潤也從成長期的最高點開始下降;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各種品牌、各種款式的同類產品不斷出現。
對成熟期的產品,宜採取主動出擊的策略,使成熟期延長,或使產品生命周期出現再循環。為此,可以採取以下三種策略:
1.市場調整。這種策略不是要調整產品本身,而是發現產品的新用途、尋求新的用戶或改變推銷方式等,以使產品銷售量得以擴大。
2.產品調整。這種策略是通過產品自身的調整來滿足顧客的不同需要,吸引有不同需求的顧客。整體產品概念的任何一層次的調整都可視為產品再推出。
3.市場營銷組合調整。即通過對產品、定價、渠道、促銷四個市場營銷組合因素加以綜合調整,刺激銷售量的回升。常用的方法包括降價、提高促銷水平、擴展分銷渠道和提高服務質量等。
⑷ 市場營銷四大基本要素是什麼
1、瞄準消費者的需求和期望,要了解、研究、分析消費者的需要與欲求,而不是先考慮企業能生產什麼產品。
2、消費者所願意支付的成本,了解消費者滿足需要與欲求願意付出多少錢,不要先給產品定價。
3、消費者購買的方便性,要考慮消費者購物等交易過程如何給消費者方便,不要先考慮銷售渠道的選擇和策略。
4、與消費者溝通,以消費者為中心實施營銷溝通是十分重要的,通過互動、溝通等方式,將企業內外營銷進行整合,把消費者和企業雙方的利益無形地整合在一起。
(4)市場營銷走向成熟是在擴展閱讀
4Cs營銷理論包括: 顧客、成本、溝通、便利。 加上機會以及市場變化為6C。
1、不銷售製造的產品,而要將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售出;
2、不要依競爭者或者自我的盈利策略定價,而是要通過一系列測試手段了解消費者為滿足需求願付出的成本;
3、不要以自身為出發點,想著網點怎麼布置,採用什麼樣的通路策略,而要關注消費者購買產品的便利性;
4、不是想著如何通過媒體傳播來提升銷量,而要和消費者互動溝通。
4R營銷理論是由美國學者唐·舒爾茨在4C營銷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新營銷理論。
4R分別指代關聯、反應、關系和回報。該營銷理論認為,隨著市場的發展,企業需要從更高層次上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企業與顧客之間建立起有別於傳統的新型的主動性關系。
現代市場營銷的特點與優勢 :80年代至今,為市場營銷學的成熟階段,表現在:a.與其他學科關聯,如經濟學、數學、統計學、心理學等;b.開始形成自身的理論體系;80年代是市場營銷學的革命時期,開始進入現代營銷領域,使市場營銷學的面貌煥然一新。
⑸ 市場營銷判斷題 求正確答案
企業的產品只要質量好,就不愁打不開銷路。 (×)
2.根據恩格爾定律,恩格爾系數增大,說明該國家或地區的生活水平提高。 (×)
3.社會市場營銷觀念就是要兼顧企業、消費者和社會三方的利益,以此實現企業利潤。(√)
4.消費者市場強調以消費者為中心,生產者市場強調以產品為中心。 (×)
5.偏好「美的」牌空調的用戶能津津樂道其優點,而對別的品牌空調的優點似乎一無所知,這是由於「選擇性記憶」的感覺過程引起的。(√)
6.集中營銷戰略是指企業不考慮各子市場的特性,而只注重共性,決定推出單一產品,運用單一的市場營銷組合,力求在最小的市場上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
7.市場細分就是把市場劃分得越細越好。 (×)
8.所有的企業和產品都應實行市場細分策略。 (×)
9. 生活方式屬於心理細分的細分變數。 (√)
10.如果幾乎所有的競爭對手都採用差異營銷戰略,那麼本企業也應毫不猶豫地採用差異性市場策略。 (√)
11. 市場細分是由美國營銷學家溫德爾·斯密提出的。 (√)
12.目標市場是指企業為滿足現實或潛在需求而開拓和要進入的特定市場。(√)
13.產品組合的寬度是指企業生產經營的產品線的數量。 (√)
14.企業增加產品組合的深度可以擴大經營范圍,分散風險。 (√)
15.產品在成熟期時,其利潤趨於穩定或已開始下降。 (√)
16. 品牌中可以識別但不能用口語發音表達的部分稱為品牌名稱。 (×)
17.企業在制定產品價格時,只考慮成本因素即可。 (×)
18.當需求價格彈性大於1時,企業在定價時可以通過降低價格達到薄利多銷和增加盈利的目的。 (√)
19.製造商給某些批發商或零售商一種折扣優待,促使他們願意執行某種市場營銷職能,這種折扣一般稱為現金折扣。 (×)
20.滲透定價策略的優點是能使新產品的投資取得最大報酬。 (×)
21.分銷渠道具有信息收集和促進銷售的功能。(√)
22.代理商在商品流通中對商品不擁有所有權。 (√)
23.按照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同一層次使用中間商數量的多少,可將分銷渠道分為寬渠道和窄渠道。(√)
24. 按照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有無中間商的介入,將分銷渠道分為直接渠道和間接渠道。(√)
25.密集分銷較適用於價格低的日用消費品。 (√)
26.大型機械設備適合採用間接分銷渠道。 (×)
27.社會贊助是企業常用的銷售促進的促銷方式。 (×)
28.人員推銷的缺點主要表現為推銷費用高。 (√)
29.拉引策略就是以企業的人員推銷為主,輔之以折扣等銷售促進手段,對中間商進行促銷,使之產生購買慾望。 (×)
30.如果市場區域廣闊,那麼應多用人員推銷,配合以廣告和。(×)
這是專業市場營銷老師給你做出的答案,
請採納,謝謝支持!
⑹ 市場營銷演變過程
1、萌芽階段(1900~1920)這一時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過工業革命,生產力迅速提高。
2、功能研究階段(1921~1945)這一階段以營銷功能研究為其特點。
3、形成和鞏固時期(1946~1955)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范利(Vaile),格雷特(Grether),考克斯(Cox),梅納德(Maynard)及貝克曼 (Beckman)。
4、市場營銷管理導向時期(1956~1965年)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羅·奧爾德遜(Wraoe Alderson),約翰·霍華德(John A.How ard)及麥卡錫(E.J.Mclarthy)。
5、協同和發展時期(1966~1980年)這一時期,市場營銷學逐漸從經濟學中獨立出來,同管理科學、行為科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理論相結合,使市場營銷學理論更加成熟。
6、分化和擴展時期(1981~)在此期間,市場營銷領域又出現了大量豐富的新概念,使得市場營銷這門學科出現了變形和分化的趨勢,其應用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展。
(6)市場營銷走向成熟是在擴展閱讀
國內市場營銷發展歷程:
1、引進時期 (1978~1982年) 在此期間,通過對國外市場營銷學著作、雜志和國外學者講課的內容進行翻譯介紹,選派學者、專家到國外訪問、考察、學習,邀請外國專家和學者來國內講學等方式,系統介紹和引進了國外市場營銷理論。
2、傳播時期 (1983~1985年) 經過前一時期的努力,全國各地從事市場營銷學研究、教學的專家和學者開始意識到,要使市場營銷學在中國得到進一步的應用和發展,必須成立各地的市場營銷學研究團體。
3、應用時期 (1986~1988年) 1985年以後,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市場環境的改善為企業應用現代市場營銷原理指導經營管理實踐提供了有利條件。
4、擴展時期(1988~1994年) 在此期間,無論是市場營銷教學研究隊伍,還是市場營銷教學、研究和應用的內容,都有了極大的擴展。
5、國際化時期(1995~) 1995年6月,由中國人民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和康克迪亞大學聯合舉辦的第五屆市場營銷與社會發展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
⑺ 市場營銷觀念的演變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關注的重心是什麼
市場營銷觀念的演進分為哪幾個階段?這幾種營銷觀念是在什麼環境下產生的?各回有哪些特點?答
市場營銷觀念的演進可大致分為五個階段:生產觀念階段,產品觀念階段,推銷觀念階段,市場營銷觀念階段和社會市場營銷觀念階段。
生產觀念產生於1900—1920年,產品供不應求的年代,以生產為中心,認為消費者喜歡廉價的產品。在生產觀念下公司主要通過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及降低成本來獲利。
產品觀念重疊於生產觀念後期和推銷觀念前期之間,以品質為中心,認為消費者喜歡質量、外形最優良的產品。在產品觀念下公司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和取得消費者對該公司優質產品的信譽而獲利。
推銷觀念產生於1930—1950年,以銷售為中心,不管是否合乎消費者的需求。在推銷觀念下公司通過提高銷售量而獲利。
市場營銷觀念產生於1950—1970年,產品供大於求的年代,以消費者為中心。在市場營銷觀念下公司通過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慾望而獲利。
社會市場營銷觀念產生於1970年並發展至今,統籌兼顧企業利潤、消費者需要和社會利益。在社會營銷觀念下公司以生產綠色產品、提高效率、關心長期社會福利,而贏得顧客獲利。
⑻ 市場營銷的發展方向是
營銷策略論文
虛擬企業的營銷策略分析
[摘 要]虛擬企業概念的提出,為具有不同資源與優勢的企業構建企業動態聯盟提供了理論依據;本文從虛擬企業的概念分析入手,在明晰虛擬企業的特點和運行平台環境的基礎上,對虛擬企業的營銷策略進行了探討,為虛擬企業制定營銷策略提供借鑒。
[關鍵詞]虛擬企業;虛擬組織;營銷策略;虛擬營銷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0)52-0065-02
1 虛擬企業概念的分析
虛擬企業理論的創始人,美國機械工程學會名譽理事戈德曼、內格爾和普瑞斯1991年在他們合作完成的研究報告《21世紀製造企業研究:一個工業主導的觀點》中指出:在市場變化加快、全球性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單個企業僅僅依靠自己內部資源的整合已難以滿足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該報告首次提出了虛擬組織(Virtual Organization)的概念,並提出了以虛擬組織為基礎的敏捷製造模式,即以競爭能力和信譽為依據,選擇合作夥伴,採用動態聯盟的形式,以增強企業整體的競爭能力,在最大程度上滿足用戶需求。到目前為止,學者們對虛擬企業的定義沒有制定統一的標准,有關虛擬企業的定義學者們主要從虛擬產品、信息網路、運行方式三個方面來表述虛擬企業的概念。實際上,所謂的虛擬企業(Virtual Enterprise),是當市場出現新機遇時,具有不同資源與優勢的企業為了共同開拓市場,共同對付其他的競爭者而組織的、建立在信息網路基礎上的共享技術與信息,分擔費用,聯合開發的、互利的企業動態聯盟體。虛擬企業的出現常常是參與聯盟的企業追求一種完全靠自身能力達不到的超常目標,即這種目標要高於企業運用自身資源可以達到的限度。因此,企業要求突破自身的組織界限,與其他對此目標有共識的企業實現全方位的戰略聯盟,共建虛擬企業,才有可能實現共同的目標。
2 虛擬企業的特點及其運行平台環境
2.1 虛擬企業的特點
(1)虛擬企業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完整的經濟實體,不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這些企業可能是供應商,可能是顧客,也可能是同業中的競爭對手。這種新型的企業組織模式打破了傳統的企業組織界限,使企業界限變得模糊。
(2)虛擬企業是因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結盟的,一旦合作目的達到,這種聯盟便可能宣告結束,虛擬企業便可能消失。因此,虛擬企業可能是臨時性的,也可能是長期性的,虛擬企業的參與者具有流動性的特點。
(3)虛擬企業的運行中信息共享是關鍵,而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和通信手段使得溝通更為便利。採用通用數據進行信息交換,使所有參與聯盟的企業都能共享設計、生產及營銷的有關信息,從而能夠真正協調步調,保證合作各方能夠較好合作。
(4)虛擬企業在完成某一項目或任務時,項目或任務按照並行工程的思想被分解為相對獨立的工作模塊,促使承擔分解任務的各方能夠充分調動和使用他們的資源而不必擔心核心技術或核心知識被泄露。並且各個合作模塊可以並行作業,項目或任務的主持者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通信手段在其間不斷地溝通與協調,從而保證各個工作模塊最終的互相銜接。
(5)虛擬企業是集合了各參與方的優勢,尤其是技術上的優勢而形成的,因此,在產品或服務的技術開發上更容易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使其開發的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處於領先水平。
2.2 運行平台環境
(1)信息網路環境。虛擬企業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只有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與設施,虛擬企業才能對顧客需要作出及時的反應。虛擬企業是准市場企業,兼具中等程度的企業與市場特性,通過大量的雙邊規則與其他企業發展聯系,企業活動在很大范圍,甚至全球范圍內開展,需要高效快速傳遞,沒有完善的信息網路環境,分散化的工作關系無法有效協調。
(2)知識網路環境。知識網路是指通過信息網路將各具核心能力的企業連接起來,構成「核心能力」網路。虛擬企業既要利用企業內部的知識網路,更要將內部網路與其他虛擬企業的知識網路連接,形成一個全球范圍之內的知識網路。知識網路的出現,使傳統的線創新模式被新的創新模式所取代,通過科學、工程、產品開發、生產、營銷之間的反饋環路和邊疆的交互作用來創新,這種創新稱為交互創新。
(3)物流網路環境。在商品市場中,有形商品的銷售實現必須依靠物流系統來完成,完善的物流網路環境才能保證商品快速、准時、低成本、便捷流暢的到達消費者手中。其中物流活動中的運輸、倉儲、裝卸搬運、配送、流通加工等活動對物流網路的效率有重要的影響。
(4)契約網路環境。從契約角度研究,虛擬企業是通過大量間續式雙邊規則的實際形態就是虛擬企業形成的「契約網路」。契約網路的建立是在對合作對象的核心能力是否具有互補關系的確認基礎上,首先形成骨架性的契約網路即一級網路,然後,在此架構下再由任何一個企業向下繼續發展次級契約網路來完成的。契約網路的維護主要不是靠制度規范、再談判等手段對契約進行適當調整,而是靠彼此之間的真誠信任來維持長期合作關系,否則就難以保證虛擬企業低成本運作特徵。
3 虛擬企業的營銷策略分析
3.1 網路營銷策略
網路營銷(E-Marketing)就是以國際互聯網路為基礎,利用數字化的信息和網路媒體的交互性來輔助營銷目標實現的一種新型的市場營銷方式。簡單地說,網路營銷就是以互聯網為主要手段進行的,為達到一定營銷目的的營銷活動。網路營銷是虛擬企業營銷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口碑營銷、網路廣告、媒體營銷、事件營銷、搜索引擎營銷(SEM)、E-mail營銷、 資料庫營銷、簡訊營銷、電子雜志營銷、病毒式營銷、問答營銷、針對B2B商務網站的產品信息發布以及平台營銷等。
3.2 虛擬產品策略
虛擬企業的營銷活動並不一定需要擁有自己的產品,其產品可以實現虛擬化。Nike(耐克),最大的運動鞋製造商,卻沒有生產過一雙鞋;可口可樂公司,只掌握產品的專有配方技術和品牌,其他則都是虛擬的;世界頂尖的飛機製造公司,卻只生產座艙和翼尖; IBM公司的個人電腦,處理器是英特爾公司的,軟體是微軟公司的;國際貿企業就是通過虛擬產品的形式代理著形形色色的國際貿易產品的。不僅如此,虛擬核心企業在擁有某些核心營銷要素,如專利、品牌、專有技術或市場、營銷渠道等時,就可以將其產品虛擬化,通過外包生產、OEM方式或聯合開發來滿足市場需求。由於虛擬產品是強強聯合的產物,因此其質量更有,成本更低,先進性更強。
3.3 虛擬服務策略
虛擬產品的服務作為整體產品的組成部分,同樣受到企業的重視,但擁有良好產品的企業並不一定擁有令顧客滿意的服務。虛擬企業可以藉助良好信譽的營銷服務中介來履行服務職能,實行服務外包。虛擬服務策略就是通過服務外包的形式或聯合服務的形式來滿足顧客的服務需求,虛擬企業依靠動態服務聯盟來提升自己的服務水平。
3.4 虛擬價格策略
傳統企業的價格策略都是由企業自己制訂的,企業把價格行為作為競爭的重要手段,因此,價格是企業自身的行為,很難將其外部化。虛擬企業在價格制訂過程中,將價格策略虛擬化:①委託權威部門協助其制訂價格;②企業在制訂價格時,讓中間商和顧客參與;③價格倒推,先制訂一個顧客所能接受的價格,然後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蘇寧和國美電器在集中采購活動中,經常採用價格倒推模式,虛擬價格注入了強烈的需求導向因素,因此,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3.5 虛擬渠道策略
渠道是產品從生產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的必由通道。虛擬企業從最終消費者的利益出發,將傳統企業的渠道策略虛擬化,來減少渠道費用,加強渠道寬度,強化渠道的管理,減少流通的環節,提升渠道的競爭力。第一種是虛擬策略電子商務渠道的建設,例如,Dell(戴爾)公司在中國市場將傳統的渠道改為網路直銷與服務。通過Internet網,企業面對的市場一下擴展到全球的任何一個角落,縮短了與顧客的距離,渠道的長度縮短了、而渠道的覆蓋面卻大大拓廣,並且渠道成本大幅度減少,企業甚至還可以在網路中建立自己的「專賣店」。虛擬網路渠道既是對傳統渠道的補充,也是對傳統渠道的挑戰。第二種是營銷渠道外包。經產品的分銷外包給有實力和市場控制力的企業。第三種是構建水平渠道聯盟、縱向渠道聯盟、混合渠道聯盟,共享對方渠道成果,控制同類產品市場,減少渠道競爭損失和浪費。
3.6 虛擬促銷策略
促銷策略是市場營銷組合的基本策略之一。促銷策略是指企業如何通過人員推銷、廣告、公共關系和營業推廣等各種促銷方式,向消費者或用戶傳遞產品信息,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興趣,激發他們的購買慾望和購買行為,以達到擴大銷售的目的。虛擬促銷策略包括三層含義,第一是網上促銷(網上折價促銷、網上贈品促銷、網上抽獎促銷及積分等)是指利用Internet等電子手段來組織促銷活動,以輔助和促進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的購買和使用。第二是促銷活動外包給專業的咨詢或策劃公司。第三是構建相關產品的促銷聯盟。例如,英特爾公司與PC機廠家的聯合廣告;麥當勞與可口可樂聯合展示等。虛擬促銷加強了產品、企業與顧客的溝通,促進了銷售,降低了促銷費用。
參考文獻:
[1]吳先鋒.虛擬企業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8(7):86-88.
[2]郭雪飛.企業虛擬營銷方式探析 [J].商業時代,2009(33):26-27.
[3]王曼瑩.區域虛擬企業市場營銷模式研究[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9(6).
[4]張德干,寧紅雲.虛擬企業聯盟構建技術[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⑼ 市場營銷觀念是在什麼背景下產生的
市場營銷觀念產生的背景
1、商品經濟高度發展,法律制度比較完善,形成了較公平的競爭環內境容;
2、買方市場全面形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3、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出現和發展,使商業競爭超出了國界;
4、科技的持續、高速發展,使產品更新換代加快,為人們對產品差異性的需求提供了物質基礎;
5、全球環境保護主義的出現,影響和制約著企業的市場營銷。開發無污染、低耗能的綠色產品,成為世界消費市場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