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只知道抖音很火,可是品牌又該如何借勢營銷
建議用金蘭抖音視頻營銷助手試試,希望對你有用
⑵ 一個品牌的社會化話題,如何借勢營銷
一個品牌的社會化話題,除了有趣的內容吸引粉絲參與之外,能否引發各大品牌聯動,參與話題熱點的借勢,是快速放大,聚集不同粉絲受眾的致勝法寶。我們先看看有哪些品牌參與了借勢:
快消組
1. 杜蕾斯
杜杜作為借勢楷模,這次也很給力的參與了,且「漲知識上一點資訊,漲姿勢用XXX」的文案依舊保留杜杜風格,那個被遮蓋的填空題,粉絲們用腳趾都可以想到是「杜蕾斯」!
2. 王老吉
文案用了最近熱詞「藍瘦,香菇」,不過遮住的是什麼文字呢?看了粉絲回復是「上火」還是「火大」?你猜出來了嗎?
3. 怡寶
這句話與產品結合的不錯!
4. 立白
這個有點口號化了,是不是可以再social一點!
出行組
1. 神州專車
「有品,調調」,以及遮住的關鍵詞,這個結合也不錯,與品牌定位蠻符合的。
2. Uber
我看有網友回復說是「結婚」,感覺不太像,你覺得呢?
3. 嘀嗒拼車
這算是一次中規中矩的產品植入,「高富帥」、「XX豪車」……
4. 首汽約車
這算一次赤裸裸促銷廣告……此處省略500字!
互聯網組
1. 美團
借勢表達了自家品牌口號,「吃喝玩樂全都有」你覺得呢?
2. 大眾點評
這一組毫無懸念了……
3. 咕咚網
從壁咚到咕咚,不知道對你「有用」嗎?
4. 墨跡天氣
文案無懸念,稍微長了點。
5. 荔枝FM
這個預告活動比較好,以明星為吸引,推出熱門節目。
6. 芒果TV
《爸爸去哪兒》回歸到芒果TV,借勢話題推出節目消息。
7. WeMedia
我猜到你遮蓋的是什麼了……
汽車組
1. 一汽奔騰
遮住的大概是一款奔騰的新車吧?
2. 哈弗SUV
國民SUV,有品!
3. 一汽豐田
用填空題做知識普及推廣還是不錯的選擇!
4. 北京現代
「有料」與下面的預告文案結合還不錯,這個借勢就是為了推18日的一個發布會。
5. 寶沃汽車
沒有懸念的品牌借勢……
這一場群嗨的話題營銷,還在擴散中,更多品牌參與其中,借勢話題熱度,貢獻粉絲關注,互贏的互動中讓話題閱讀數飆升。
其實此次互動營銷,一點資訊作為發起者,在報紙廣告引爆、社交平台互動話題之外,也投放了大量線下廣告,以地鐵、戶外大屏、公交車體等廣告為主,對勢能的營造起到了立體包圍之勢。
與熱點結合的戶外廣告
地鐵廣告
地鐵廣告
公交車體廣告
在各大品牌玩得正嗨時,一個為網友准備的H5推出,不是品牌專屬,普通網友也可以通過H5應用自己定義製作一個#逼死強迫症的一點#話題,文案可以自己寫,也可以選擇模板。
我把此次營銷的鏈路做了一張圖分析一下:
以線下強勢廣告作為互動營銷的重要氛圍營造,通過報紙廣告作為「導火索」,不斷遞進式懸念以及大V等意見領袖的揭秘,再到10月14日,官方發起一個#逼死強迫症的一點#互動活動,引發各大品牌的借勢異業合作互動,然而發起者並沒有停止,通過面向C端用戶的H5讓整個活動完成全民轟炸。
從上面欣賞了部分借勢品牌的文案海報,以及梳理的鏈路,這些有著既定套路玩法,又有品牌借勢的驚喜,對於造勢的企業來講,這是一套值得借鑒的玩法。
有很多人會覺得,營銷為什麼都是套路,沒有套路的是突發事件,或者是一場危機,在預定的策劃中,有預料到的,也有驚喜或者不足,各種鏈路是為了執行更順利。
值得借鑒的亮點
這場由一點資訊發起的品牌狂歡,有哪些值得借鑒的亮點呢?
1. 品牌LOGO與名稱的深度傳遞
這次對一點資訊的LOGO,及「一點」,還有Slogan「你想要的,一點就夠」都是很不錯的傳遞。
2. 眾多品牌參與的粉絲互補及產品結合
此次多品牌聯動,其中從快消、汽車、互聯網等眾多行業的知名品牌,其粉絲年輕化、社會化,交叉互補,同時每張海報下面都有對XX頻道的關注提醒,又引導到一點資訊平台上。
3. 巧用報紙媒體引爆話題
用報紙做廣告引爆的案例有很多,單純講懸疑,時間間隔不能太長,要不容易被遺忘或者被競品借勢,在報紙投放廣告,重點還是作為導火索,需要通過新媒體做引爆。
4. 利用社交平台增強粉絲參與
在企業策劃事件營銷上,最怕的是按照既定套路的自嗨。如何讓更多品牌參與,同時轉化粉絲,讓更多普通用戶參與才是營銷價值,比如此次多品牌的聯動推動用戶參與填空題,各品牌微博下面互動量不錯,同時推出H5讓普通網友也可以製作自己的話題。
這一次一點資訊的投放規模應該不是小數目,但是從線上活動看,貌似在多品牌聯動上更多是品牌契合引發的品牌自願參與。類似這樣的策劃每年都有一些不錯的案例,如果你可以策劃某某體,且能引爆一個行業甚至全行業,創意自然是成功的。
⑶ 又是一年高考季,看看品牌商如何玩轉借勢營銷
品牌商家可以針對高考,這一全民話題設置互動,線上線下都可結合。線上高考話題——發動明星名人談自己高考趣事、製作相關高考表情包,發動全民參與高考感受等等。線下高考獻愛心——如設置高考護送班車、家長陪考愛心點設立,食品品牌可設置「辛苦高考套餐」等。
在高考前後時段,品牌商家也可以設計H5病毒傳播、軟文,重點時間可以是高考前後、備考,父母、考生、朋友等各種角度,打情懷牌,設計相關高考紀念等,引發高考共鳴。下面五招,可助力高考經濟成功掘金。
第一招、 為考生「加油」系列
這是最尋常的借勢方法,如果品牌商和代理商創意不足或者時間趕不及,可以用這枚「萬金油」硬蹭熱點。沒錢的靠創意,不差錢的可以直接送產品。
1、騰訊地圖
全國的高考學子:今天的你們,只需一心赴考,圖Sir負責為你們保駕護航!沖刺的日子,同學們,加油!
2、魅族高考613分送手機熱點大事件營銷
以魅藍新品發布時間6月13日為創意點,把考生分數與魅族新品建立直接關聯,以新浪教育為主傳播陣地,打造高考熱點整合營銷大事件。
以簡單粗暴的高考613分送手機,直擊高考TA痛點(無門檻,考到613分就免費送手機,有效的利益刺激),把考生分數與魅族新品建立直接關聯,迅速引發目標TA關注,引發強烈的口碑傳播效應。
第二招、 煽動吃瓜群眾懷舊情結
除了考生和父母這些高考重災戶之外,吃瓜群眾也是品牌商和代理商的營銷對象。高考是國民之痛,通過懷舊、回憶的方式製造熱點話題,很容易引發學霸、學渣等老司機的共鳴。
可口可樂
問高考為何物,總有感動無數。年度情感記錄大片《我們的高考》誠意上映,橫跨大半世紀,總有一處能找回你的學生時代~
第三招、 開發互動游戲
有互動才有銷量。設計互動話題或者直接開發一款小游戲,吸引網民加入是比較理想的營銷方式。
比如騰訊在微信和QQ發出的高考心願紅包,兔展製作的高考准考證生成器,都成功引起了考生和網民的積極參與。再比如小豬CMS開發的4款H5熱點游戲——《沖刺金榜》、《高考風暴》、《最後的復習》、《忙碌的考生》,可用在高考期間的熱點營銷活動上,比如「玩游戲送高考大禮包」、「玩游戲送旅遊門票」、「玩游戲送升學基金」等等。餐飲、商城、金融、教育培訓等等行業均可以利用這幾款游戲達到線上互動、引流、轉化的營銷目的。
第四招、 幫助考生和家長解決難題
高考是很多功能飲料和對考生狀態有幫助的食品品牌商通過營銷來直接掘金的黃金時機。只要能夠對孩子高考哪怕有一點點幫助的機會,父母都不會放過。比如,王老吉根據夏季營銷「表上火」主題制定的#高三黨,表上火#話題上線,並迅速在官方微博放出三組風格迥異的主題海報,為高考品牌借勢搶先佔位。
第五招:趁機做公益
如果你的產品對考生不具備直接利益點,你可以考慮做公益營銷。比如神州專車在北京、廣州、廈門等全國范圍內啟動「神州專車愛心送考」活動,全天候免費提供專人專車接送服務,助力高考學生安全出行,有效實現了品牌營銷。鏈家全國 5000 多家門店臨時擔任「高考休息站」,供考生家長免費乘涼休憩、飲水、免費列印復印、免費上網、免費開放衛生間。
做高考借勢營銷的商家遠不止這些,小編也不一一列舉了......上面成功借勢高考都有個共性,創意形式不一,但調性積極正能量,可勵志可祝福。全社會都在關注高考這場盛事,無論是借勢,還是與之息息相關,我們都有同一個希望,希望考生能夠放鬆心態,高考加油!
⑷ 有哪些讓你佩服的借勢營銷案例
其實借勢營銷有很多。比如如果一個電視劇或者一個電影一個動漫火了,馬上淘寶就會有相關的產品,比如各種同款或者周邊。
⑸ 傳統品牌借勢互聯網營銷怎麼做
互聯網營抄銷是改變了營銷的一種手段或方式,但是並沒有改變營銷的本質,聽過很多講座,說什麼互聯網把營銷的本質都改變了,其實都是言過其實。
與傳統的營銷手段比,互聯網的營銷呈現幾個特徵,一時分散性和碎片性,二是傳播由集中的傳播,轉向了點對點的傳播,三是幫助消費者可以獲得越來越多的信息,打破了原有信息不對稱的情形,原有的商業模式下,往往商家利用了信息不對稱獲得了利益。
但是,實際上營銷的本質沒有變,就是如何正確的,將你的賣點,傳遞給你的細分需求的群體。其實也是一種口碑的傳播,以前我們說口碑,比如買個電視,往往左鄰右舍的口口相傳了,而現在互聯網的情形下,你的消費體驗,可以通過網路,傳遞到遙遠的角落。
綜上,傳統品牌借勢互聯網,其實就是思考一下,如何讓口碑的傳播,可以通過互聯網快速的傳播出去。
互聯網營銷下的兩個趨勢,一是去中心化,不要指望廠商自己集中傳播出去的營銷會起作用,二是第三者立場,用戶自發的一個使用體驗報告,比自己宣傳好很多。
⑹ 有哪些比較成功的品牌營銷案例可以借鑒的
1、杜蕾斯感恩節」十三撩」文案
杜蕾斯已經成為熱點營銷的代名詞,而2017年感恩節,杜蕾斯一次性調戲了13個品牌,包括綠箭、德芙、士力架、宜家等,被撩的品牌們也紛紛機智回應,立即成為火熱的話題營銷。
這種品牌互相調戲的方式其實很常見,但是每一次都能引爆市場,關鍵點就看文案能不能撩倒大眾對品牌的那個「嗨點」。
2、扎心了老鐵!網易雲音樂扎心地鐵文案
2017年3月,網易雲音樂把APP上點贊數最高的數百條樂評印滿了杭州市地鐵1號線和整個江陵路地鐵站,紅底百字簡直搶眼。這些文案條條走心,讓人留下深刻的影響。
這種由用戶的UCG產生的內容,一直是市場的經典玩法。而知乎的全部內容,不都是如此嗎?在APP運營推廣中,值得借鑒。
3、小朋友畫廊,」1元最美公益」
8月29日一早,朋友圈在一個晚上全部淪陷,大家紛紛在購買自己的畫作做屏保。這些從小自閉症朋友的繪畫著實驚人,風格不同,大家可以通過微信購買,非常便利。
當公益與小朋友、藝術掛鉤,沒有道德綁架,而且具有個性化;1元購畫,參與門檻低;以朋友圈的平台,容易形成從眾心理,取得刷屏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這些活動由騰訊公益牽頭,具有品牌背書。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得到激發,活動在極短的時間內,據達到了初步設定的1500萬的目標。
4、芝麻信用地鐵長長長文案
6月6日芝麻信用在上海地鐵投放了一組長廣告,形式非常新穎,被譽為壓到鍵盤的文案,腦洞極大。
⑺ 奧運來了,各大品牌如何借勢營銷
世界盃吧 比如vivo就靠微博關鍵詞「世界盃」買斷 營銷
⑻ 借勢營銷的常見營銷手段有哪些
1. 借品牌
有效藉助已有知名品牌,可以快速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比如在奧運期間的奧運營銷,就是典型代表。奧運會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體育盛會,受到了全球的注目。特別是商界奇才尤伯羅斯創造性地將奧運和商業緊密結合起來,並使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成為「第一次賺錢的奧運會」以來,奧運經濟越來越成為眾商家關注的焦點。比如在北京申奧活動中,可口可樂、通用汽車、喜力啤酒、農夫山泉、富士膠卷等公司都積極參與,這些企業圍繞奧運賽事除了投入贊助費外,還從公益、文化、熱點等各個角度採取了一系列相關的營銷活動。
再比如著名的奧巴馬女郎,也是藉助了奧巴馬的個人品牌才「一脫成名」。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其實「脫」了不一定就能出名,關鍵是看在誰面前「脫」。
2. 借渠道
在實施網路營銷時,通暢的推廣渠道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但是不是每個企業都有條件和能力建立自己的渠道。所以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想辦法藉助別人的成熟渠道來進行推廣。
在這個方面,軟體行業用得是比較深入的,比如最常見的一種手段就是軟體綁定。經常喜歡嘗試軟體的朋友應該比較有感觸,在安裝一些小軟體時,經常推薦和提示你安裝一些相關的其他軟體。而一些惡劣的軟體,則根本不提示,直接強行幫你安裝,比如金山毒霸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你甚至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被安裝上的。
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360衛士手機版,會有一些諸如「清理加速」、「軟體管理」、「手機殺毒」等方面的功能,如果你以為這些都是360衛士手機版自帶的功能,那就錯了,當你運行這些功能的時候,相應軟體才會下載到手機里,這樣利用360衛士手機版這個渠道,360就可以同時推好多款與手機優化相關的軟體了。
3.借事件
所謂熱門事件,關注的人肯定多,所以藉助這些熱門事件宣傳一下自己的公司或產品,比如杜蕾斯的官微,基本上網路中出現一點熱門事件,他們都能借上力,推出一個巨牛無比的文案,達到自己品牌營銷的目的。
另外,提起借熱點事件,想起另一個事件了:
第22屆冬奧會開幕式上,名為「俄羅斯之夢」的冰雪盛宴之中卻出現了一點小小的瑕疵。在體育場上空漂浮的五朵雪絨花本應該慢慢展開最終變形為象徵著奧運會的五環形象,但右上角的一朵雪絨花卻因為故障並沒有展開。「五環變四環」,這樣的失誤通過電視轉播呈現在了全世界觀眾們的面前。
國際奧委會對奧運商標的授權使用管理非常嚴格,沒經授權的商家是不能使用奧運相關元素的。但「四環」並不在奧組委授權范疇之內,商家使用的話,算不上侵權,各大商家敏銳的抓住時機,結合自己產品發揮想像:
一家名為zazzle的在線創意網站很快就推出了名為"索契故障"t恤衫,裡面有各種顏色可以選擇,但是價格不菲,男款需要22.95美元,女款也要19.95美元。國內電商迅速跟進,推出了其中的白色男款T恤,一位淘寶賣家一天就賣出了五百多件。
紅牛飲料則以「打開的是能量,未打開的是潛能」作為宣傳標語,使得網友吐槽活動繼續升溫。
中國聯通推出營銷廣告,你做不到的,沃來幫你。
有瀏覽器廠商戲稱,五環沒打開,是IE瀏覽器太慢,不如換一個試試。360、聯想等公司也把自己公司logo放在缺席的五環處,通過公司微博賬紛紛借機營銷。
互聯網中借勢營銷應用的非常廣泛,除了上面說的三種情況,還可以借名人效應,但不管是借渠道、借事件還是借名人,最核心的關鍵點在於,一定要是大眾所關心的,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