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羅輯思維》能夠風靡的詳細原因是什麼
以下來自豆瓣用戶的分析,從受眾,內容,營銷,形式幾個角度做的分析:
1、受眾。羅輯思維受眾特點:年輕、網路深度用戶、追求知識、追求有趣。
2、內容。羅輯思維視頻的賣點是「幫你讀書」。這個賣點正中受眾的痛點:年輕、有求知的慾望,但是沒有富裕時間和精力選書、讀書。羅輯思維幫助受眾創造了以下價值:1)提供品味。根據羅振宇及其團隊的知識儲備,幫助受眾在眾多暢銷書中選出高質量的。2)節約時間。讀一本書可能要花一個月,但是看一期《羅輯思維》只需要一個小時。在《羅輯思維》中,還幫助受眾做了一些調查研究,直接提供結果,節約了受眾時間。3)提供趣味。單純看書學習是很枯燥的。羅振宇將「吸收知識」和「上網」結合在一起,大大降低了「娛樂」的罪惡感。
用一期最新的《羅輯思維》來做例子,這一期做的是鄭也夫的《吾國教育病況》。1)話題抓住了網路的熱點。高考改革,#讓數學滾出高考#等。這一點保證了點擊量。2)提供獨特觀點。什麼是素質教育?數學的目的不是提升素質,而是區分人。大學擴招是偽命題。計劃生育導致里教育分流不能。看了這些觀點,不管正確與否(很有商榷的餘地),再看看《羅輯思維》的受眾,能夠預期到他們是很有興趣的。3)提供增量信息。《羅輯思維》的團隊幫助受眾調查了德國教育分流的情況,節約了受眾的時間。
3、形式。《羅輯思維》的視頻製作是很精良的。畫面明亮,錄音高質量,視頻的節奏清楚,中間有兩次中斷,介紹書,介紹羅輯思維的微信信息,給了觀眾一個休息腦子的時間。整個視頻看下來不會累。如果翻一下羅輯思維最早的幾期,比較一下畫面的精緻程度、錄音的質量以及節目的節奏,其中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
4、營銷。《羅輯思維》明顯和優酷網有密切的合作,優酷在首頁推薦新一期的視頻,現在每期都能有50萬以上的點擊量。(http://www.douban.com/note/314105516/這個視頻是優酷網和羅振宇開會的過程,可以說明雙方的合作是很深入的。)這個點擊量給羅振宇帶來了大量的微博和微信粉絲,而微博和微信又給羅輯思維的受眾帶來了互動的渠道,進一步加強了品牌忠誠度。《羅輯思維》的一個極大優點是一個笨功夫,就是可期待性非常高。《羅輯思維》的質量未必精妙絕倫,但是每期都能達到一定的質量,而且對自己的slogan絕對忠實:幫你讀書。就像麥當勞肯德基,東西未必多麼美味,但是你再進去之前,就知道我要吃到的是什麼東西了。堅持的時間久了,自然聚集起了受眾。堅持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你試試?一開始沒什麼知名度的時候,是很難的。
5、營收渠道。受眾聚集起來了,而且是一群很有購買潛力的受眾,營收幾乎是不用多想的事情。貼片廣告、出版社合作、賣書、拉贊助,搞會員,隨便怎麼玩都可以。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謝謝
Ⅱ 分析羅輯思維自媒體營銷方式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首先我說一下我來喜歡的原因自吧。
1 我覺得資料全面。羅胖子看的書非常多,對於每一件事情 都講究考證,都是有史料記載的。
2 我覺得他分析事情的時候不帶如自己感情的色彩。多方面的看待事情。
3 他的語言比較有魅力。 不是死板的給觀眾敘說事件,比較詼諧,讓聽者比較容易理解。
4 方式比較獨特。 它屬於脫口秀這一類的
這只是我喜歡的原因
Ⅲ 《羅輯思維》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邏輯思維」2012年底上線,由羅振宇和獨立新媒體創始人申音推出幾個月後,他們上網、支付會員系統推出更震驚了業界內外,「思考」突然就佔了160萬元,這個邏輯,以其強大的商業實現的功能公開展示。
第二,它也是最創新的價值,其受眾的整合,將322萬人通過微信,稱為「自由人的自由聯合。」
他們可以相互合作以產生「難以想像」的價值。這是傳統媒體在這一立場上從未考慮過的,也是一種創新的地位。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劇,人們生活在一個社區,但由於不同的家庭環境和個人追求,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越來越不同。社會群體變得多樣化和支離破碎。」受眾定位的邏輯構建平台的整合思維」,在這個平台上有相同的價值觀的人不僅可以找到對方,還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朋友,愛情,婚姻,事業,成為一個社區,等等,「邏輯思維」的社會個體的發現他們的社區有相同的價值觀,提供了一系列的願景,使他們充滿了好的想法和社區生活的期望,並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發展,實現願望。
Ⅳ 投行稱羅輯思維2017利潤過億,羅輯思維是做什麼的
近日,一位接近羅輯思維核心高層的人士稱,《羅輯思維》公司主體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醞釀2018上市計劃,並與多家券商投行進行溝通。某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亦透露了上述消息。該投行人士補充表示,投行方面曾向羅輯思維方面提出過海外上市的方案,但羅輯思維方面已經決定將上市地點放在A股市場。
我認為羅輯思維是一家大型的在線知識服務商,通過推出各方面的教育節目來掙錢。
Ⅳ 羅振宇的《羅輯思維》這檔自媒體節目大家看完之後感覺怎麼樣
運營了4年的知識類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宣布了一次重大改版。
這類「知識服務」正是為了滿足當下「知識焦慮」這一現象。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在於社會底層的因素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動,主要體現在:
第一,人的時間正在碎片化;
第二,學習越來越是終身化;
第三,學習越來越跨界化。
傳統的出版業和教育業對此也有解決方案。不過,在當前的情形下,羅振宇認為很多方案本身就有問題。
「不計成本的做研究,是專業學者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知識是否碎片化不是最重要的。」 在羅振宇看來,用戶時間的碎片化已經是既成的事實,用戶選擇用碎片化的學習來填充這些時間,是有價值的真實需求。
很多人對於得到 App 上付費內容發出最大的質疑是,目前很多付費實驗的結果表明,文章的打開率並不如預期,很多用戶買了之後不看,次年還是否會繼續付費值得思考。
在這樣的情況下,內容付費產業的邏輯是否存在?知識付費和碎片化學習是一門可持續的生意么?
針對外界這一疑問,羅振宇透露,目前得到App上單篇文章的打開率在30%左右,而目前提供免費內容的微信公眾號的打開率僅為5%。即便在出版業,「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這樣的現象也再正常不過了。
正如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很多人買了高檔廚具並不一定會天天做飯,買了機械鍵盤的人不見得是頂級游戲玩家,羅振宇認為,當下內容付費產業應該用產品化的思路去運營知識服務。
「不管用戶是否使用產品,但是他買了,滿足了自己內心的焦慮,就是產品的功能之一,『買了不看』是媒體人的思維,是傳播沖動的心裡作祟。」羅振宇說。
Ⅵ 羅振宇的《羅輯思維》這檔自媒體節目如何
就我個人而言 我是羅胖腦殘粉
先貼一段視頻 這是10個月前 羅胖和優酷財經的同志在一起討論《邏輯思維》時的視頻
羅振宇策劃新節目-4一共有五個片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來看看。
在這段視頻中,羅胖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邏輯思維這個節目的核心價值。
他自己在當時的給出的答案是,對於圖書觀點的梳理和解讀。
而在現在已經播出16期的情況下
邏輯思維目前的依舊遵循當時的一個初衷
而我認為其作為一個優秀的自媒體節目的理由如下:
1 羅振宇本人的才華,以及他對於自我營銷的深度理解
我訂閱了邏輯思維的維信,曾經在微信平台上問過羅老師為什麼在知乎有帳號卻從來不參與社區活 動,本來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結果卻得到了羅老師「因為平台太多,難以管理」的回答。我並不知道這是其本人的回復或是由團隊進行操作,但這樣的用戶體驗感是極佳的。另外如果你有心在新浪微博上搜索@羅振宇的微博,會發現大多數會得到本人的回復。這說明羅老師對於每一個用戶都進行了個性化的服務和有針對性的探索。
2 類讀書類節目的缺失和市場需求
知乎有一個話題是書籍推薦,回答頻次非常高,原因在於讀書是一件私人的並帶有個人品味和價值觀的事情,分享書籍會給人以分享價值觀的愉悅和尋求志同道合者的潛在需求。而在傳統電視領域有得大媽者得天下,收視率的壓力使得很多讀書節目不得不遠離黃金時間,多在半夜時分進行播放,《百家講壇》則屬於現象級的事件,受到多方資源的照顧。那麼回過頭來,在視頻時代,各大視頻網站主打的依舊是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但是《曉說》的成功給很多人看到了知識分享領域這塊巨大的藍海,中產階級的崛起,意味著其在各個領域對於質感的要求日漸提升,細分到電視節目,便有了《邏輯思維》《曉說》這樣知識分享類節目的市場需求。
3 專注於剖析事件內在的邏輯機理和抓取熱點事件的能力
在已經出品的16期節目中,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羅老師首先給你一個「錨」,即在對於傳統事物的不同觀點,進而對事物本身進行解構分析,引經據典,最後在邏輯上說服你,這樣的節目首先對主講人的要求極高,因為這一套邏輯必須有充分的理由支撐並經得起推敲,而對於觀賞者同樣要有一定要求,這就為未來的盈利模式找到了一個極有潛力的目標群體。而著16期的選題不用我多去評析,我自己是樂在其中,尤其是u盤化生存這一概念給了我很多深思。
在某種意義上說,「邏輯思維和知乎是知識分享領域的兩條發展路線」
期待他們都越來越好
--------------------------
4.21補充在最新一期的羅輯思維和曉說中,都開始出現了合作的廣告商,並以內容表現者的身份存在,由此可見自媒體的脫口秀節目已經在積極探索自我盈利的方式了。
這是一件必然發生但需要無盡探索的道路。
有道雲筆記和羅輯思維的合作是平台間的合作,相對契合。
mini 和曉說的合作則讓我覺得突兀,有種夾生飯的感覺。
但向這樣在這條路上單槍匹配作戰的你們致敬每一個商業模式的探索都是過往模式的顛覆,是對無知事物的挑戰加油琢磨著是不是要寫點書評 向老羅討點書看
Ⅶ 小米VS羅輯思維,誰才是社群營銷的最終贏家
社群是小米,自媒體是邏輯思維。
Ⅷ 市場營銷專業課程
廣告學,市場營銷學,品牌,公關,這些都是要涉獵的,但最重要的是要有羅輯思維,文案是必須的,文案不行想做好市場營銷,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