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枇杷的網路營銷

枇杷的網路營銷

發布時間:2021-07-17 16:03:20

A. 枇杷怎樣在網上銷售

可以在淘寶網上開個店。

B. 關於枇杷的典故傳說

蘇東坡「客來茶罷空無有,盧橘楊梅尚帶酸」。有人問他:盧橘是什麼果子?他說「枇杷是也」。後來有些書里也跟著說「枇杷,一名盧橘。」我想,這多半是蘇學士「想當然耳」。因為,在司馬相如的《上林賦》里說「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幾樣東西是並列陳述的。可見盧橘是盧橘,枇杷是枇杷,中間是不能劃等號的。李時珍說:「注《文選》者,以枇杷為盧橘,誤矣。」是很對的。

楊萬里寫枇杷詩道:「大葉聳長耳,一梢堪滿盤。荔枝多與核,金橘卻無酸。雨葉低枝重,漿流沁齒寒。長卿今在否,莫遣作園官。」前面六句,對枇杷的性狀還算描述准確,但沒有詩味。雖然孔夫子說過,讀詩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但詩歌畢竟不是植物教科書。郭沫若寫《百花齊放》,就是一個失敗的著例。楊萬里的這首枇杷詩倒像開了郭氏這類詩的先河。至於最後兩句,更不知他說些什麼。司馬相如雖然在《上林賦》中寫到了枇杷,但他並沒有表現出饞涎欲滴的模樣,也沒有如孫猴子有偷蟠桃的記錄,做不做園官有什麼打緊?

C. 枇杷的歷史

枇杷原產中國,栽種歷史已非常悠久。根據《周禮地官》:「場人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珍異之物,珍異葡萄枇杷之屬。」文中有夾注,註解為東漢鄭康成所作。由此可知,至少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前,枇杷已為中國人民作為果樹栽植了。據說它最初產於四川的夾江,到了唐代,枇杷已被列為貢品,產地逐漸擴展到大江南北。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有「淮山側畔楚江陰,五月枇杷正滿林」的詩名,來形容當時枇杷栽培的盛況。以後它又傳往國外,日本、法國、英國、印度、阿爾及利亞、智利、澳大利亞、墨西哥、阿根廷等許多國家。

D. 為了讓文宮的枇杷火起來,政府採取了什麼措施

文宮枇杷品牌響了。經過多年的連續打造,仁壽1997年獲「中國枇杷之鄉」稱號,2001年被國家質檢總局命名為全國農業標准化——枇杷綜合標准項目示範縣,2002年被列入四川省天府枇杷產業帶,「仁壽枇杷」在「2002四川·中國西部農業博覽會」上獲得「名優農產品」稱號,2006年「文宮」牌枇杷獲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2007年3月,仁壽12.3萬畝枇杷獲「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枇杷)標准化生產基地」稱號,成為枇杷產業獲此殊榮的全國第一縣,同年12月,「文宮」牌枇杷獲第一批四川省名牌農產品稱號。去年,仁壽枇杷再添殊榮,獲「四川省特色效益農業生產基地」稱號。今年,「枇杷地域保護標志」的各項申報資料已經被農業部審批通過,只待頒牌。

枇杷節當辦「大」

經過9屆枇杷節的拉動,枇杷充實和打造了仁壽農業大縣的名片,有力地樹立和宣傳了仁壽良好的形象。但是,將來枇杷節該如何辦?基層幹部有個共同的願望:枇杷節當辦成「大節」,辦出「大氣」。在采訪中,許多人對現在的枇杷節,都有一種感覺:「自己辦給自己看」,「關起門自娛自樂」。

連續九屆枇杷節,形式基本雷同:請歌星助陣、在成都召開推介會、舉辦枇杷游園活動……也逐漸暴露出在縣域外影響不夠、檔次不高等問題。由於種種原因,記者沒能采訪到相關縣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全局性的「高見」和辦節的成敗得失,但是,來自基層和一線幹部、群眾為仁壽如何辦好枇杷節提出了許多真切的「低見」。

一、走出去,帶「節」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去。

據了解,成都部分客商對文宮枇杷有所了解,而普通消費者卻對文宮枇杷知之甚少,他們多言龍泉枇杷,卻少聞文宮枇杷。從全國來看,除了四川外,文宮枇杷多銷往雲南、重慶、貴州等省市。原因就在於,仁壽枇杷節「走出去」還不夠。

利用各地招商「據點」,把枇杷帶出去,在外全面開花舉辦枇杷推介會,送人品嘗,甚至把枇杷送進中南海,同時,請來中央級媒體,甚至海外媒體,更大范圍地推銷、宣傳文宮枇杷,讓世人一提到枇杷,就想到仁壽,想到文宮,一提到仁壽,提到文宮,就想到枇杷。

二、是樹「仁壽枇杷」,還是「文宮枇杷」,當統一。

目前,在包裝上印「文宮枇杷」盒子繁多,五花八門,沒有一個統一的標識,消費者很難分辨。長此以往,不僅不利於「文宮牌」枇杷品牌的成長,反而會砸壞「文宮牌」枇杷的牌子。現就出現了這樣難分難解的知識產權糾紛。

「文宮牌枇杷綠色食品A級認證」,當年所有資料、申報經費等均由文宮鎮鎮政府操辦,但是,卻以「文宮枇杷協會產銷服務中心」名義申報。「認證」拿下來了,也起到了很好的品牌效應,可與此同時,「認證」成了協會的「獨享」,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包裝盒上注其標識就會被協會高喊「侵權」,並要依法維權。政府申辦下來的公共資源,卻為個體獨享,文宮鎮政府大喊「冤大頭」,「有苦說不出」。然而,從嚴格的法定意義上說,協會沒有錯,它才是「認證」的法定主體。

再者,賣的是「文宮牌」枇杷,辦的卻是「仁壽縣枇杷節」,對外宣傳的究竟是「仁壽枇杷」,還是「文宮枇杷」,不統一,不確定。

如此品牌「散打」、「不統一」,極不利於全縣果農受益。因此,人們建言,當統籌、統一,以政府名義樹造一個區域品牌——要麼「仁壽枇杷」,要麼「文宮枇杷」,使之成為全縣果農可共享的知識產權,讓所有果農都能從中受益。

三、凝煉枇杷文化,市場化辦節。

目前,枇杷節的文娛演出,許多群眾都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前往,「熱鬧」過後,缺乏最親切的本土文化,能留在人們腦海津津樂道的沒幾幕。與其縣財政年年花錢辦「小節」,不如集中財力,三年一小節,五年一大節,要辦就辦得「大氣」。

圍繞枇杷,挖掘枇杷的文化內涵,將「枇杷文化」衍生成仁壽人特有的一種本土新文化,並把諸如「抬工號子」一類的本地特色文化,搬上枇杷節,編、唱自己的歌,編、跳自己的舞,辦出亮點,演出特色,整出氣勢,讓全縣人民和各地來賓在枇杷節上,不僅品嘗到甘甜清純的文宮枇杷,還能享受到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另一方面,辦枇杷節,沒有一個總指揮,就一紙文件,安排相關部門、相關鄉鎮各行其是,缺乏統籌;詢問相關事宜,這個部門可以說一點兒,那個部門也可以說一點兒,就是說不全,同時,他們也可一點兒不說,只說「我們管得很少」,極不利於全縣枇杷的「整體推銷」;有些具體經辦者也感到頭痛:「年年叫我們想點子辦節,腦殼皮都摳爛了也沒想出更好的點子」。為此,有人建議,市場化辦節,引進專業策劃公司,委託其根據縣上的主要意圖全權策劃、包裝,也許能辦出有創意的枇杷節。

四、建水果專業市場,實現「農超」對接。

每年的枇杷上市期,就是文宮鎮村幹部最累的時期,因為,他們每天兩三點鍾就得起床,上213線,規范枇杷市場,勞神又費力。現在的文宮枇杷市場,幾乎全是以街為市、以路為市,果農將採摘的枇杷天不見亮就送至場鎮賣,全在213線上擺攤,成天上千名客商帶來幾百輛車,也全停靠在213線上,除此,別無它處可賣枇杷,可停放車輛,市場散亂,不規范,隱藏著許多不安全等不確定因素,文宮鎮全體鎮幹部、村組幹部每天都得值深夜班「維穩」,維護一個正常的交易秩序。

對此,仁壽縣商務局副局長侯寒松建議說,應以文宮為中心建大型水果批發專業市場,不僅銷售枇杷,還銷售全縣的梨、棗子、清見等水果,並逐步實現果農與超市的對接即「農超」對接,引進大型超市到仁壽建大型水果采購基地,甚至可發展網路營銷。這樣,一可緩解交通壓力,二可減少百姓舟車勞頓之苦。

在本次枇杷推介會上,成都的幾家大型超市就與仁壽縣相關協會簽訂了今年枇杷的采購協議,根據采購的數量和品質,由協會組織。侯寒松說,這就為「農超」對接開了一個好頭。

針對中、下等果不好鮮銷的情況,文宮鎮石家村村支書杜從雪等人建議,招商引資也要圍繞水果深加工,引進生產枇杷膏、枇杷花茶、枇杷飲料等的企業,將中、下等果一並解決,以徹底解除仁壽水果的後顧之憂。

五、農業結構調整當改變思路,整合資源集中打捆打造。

為鼓勵調整結構,政府採取每畝補貼50元鼓勵,經過多年的組織發動,現在有些鄉鎮結構調整已近飽和,每年縣上還是照此下達指標,給予補助,一些鄉鎮表冊上的面積就可能造出很多「水分」,領了「空餉」。好心,好政策,沒有辦出實事。為此,不少人建言,用財政資金補貼結構調整的政策,應該「剎車」,應因「鎮」而宜。對「無地可調」的鄉鎮,政府應把財政資金用來補助和鼓勵協會或果農加強管理,提高品質,創建品牌等,以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拉動作用,促進全縣果品品質、果品品牌的進一步提升。

對於各部門的各項目「遍地灑金」,效果不突出等現象,有人建議當整合水利、農業、林業等各種項目資源,集中打捆使用,重點突出幾個有影響的品種或區域,建一點成一點,建一片成一片,建出大氣勢、大氣魄,按農家話說就是建的點、片拿出來「見得客」,枇杷、棗子、桃子、梨子、清見等水果可如此,新農村建設等所有建設均可如此。

E. 枇杷的特徵是什麼

枇杷為亞熱帶常綠果樹,冬花夏實。初夏果實成熟時,正值水果淡季。果實柔軟多汁,酸甜可口,有清熱、生津、解渴的功效,與冰糖燉食可治咽喉炎。除鮮食外,枇杷還可加工製成糖水罐頭等加工品。葉片可入葯,製成的枇杷露、枇杷膏是潤肺止咳的良葯。枇杷單產較低,產量常受氣候條件及管理水平影響,市場上供應的優質果實數量不多,故在氣候、土壤適宜地區選栽優良品種頗具開發價值。枇杷樹形優美,枝葉終年常綠,果實形色俱佳,且管理方便,適應性強,所以也是庭院栽培中的優良樹種。

F. 枇杷的屬性是什麼呢

枇杷屬涼性。枇杷富含蛋白質,纖維素,果膠,灰分(鈉、鉀、鐵、鈣、磷)及維生素B1、C、β-胡蘿卜素等色素。果醬含葡萄糖、果糖、蔗糖、蘋果酸!枇杷的主要葯效是潤肺、化痰、止咳、平喘、通氣、小兒驚風!

G. 枇杷的用途

枇杷的功效與作用
枇杷的營養成份
營養價值:
1.枇杷中所含的有機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對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有相當的作用;
2.枇杷中含有苦杏仁甙,能夠潤肺止咳、祛痰,治療各種咳嗽;
3.枇杷果實及葉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常吃可以預防四時感冒;
4.枇杷葉可晾乾製成茶葉,有泄熱下氣、和胃降逆之功效,為止嘔之良品,可治療各種嘔吐呃逆。

食用效果:
味甘酸、性平;核:味苦、性平,入肺、胃經;
清肺生津止渴;核,祛痰止咳,和胃降逆;
主要用於治療肺熱和咳嗽、久咳不愈、咽干口渴及胃氣不足等病症。

H. 有關枇杷的多詩加意思

有關枇杷的詩句有很多你可以上網查一下,例如天平山中這句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譯文:細雨蒙蒙打濕了楝花,在南風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樹的果實都慢慢變熟了。順著山路慢慢地走著,竟不知路途遠近。沿路的黃鶯鳴叫著把我送到了家。

I. 枇杷是怎樣形成的

別名 盧桔

學名 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

英名 Loguat

薔薇科(Rosaceae)枇杷屬(Eriobotrya)植物。本屬約有30種,大多分布在亞洲南部,其中原產中國的有15種,栽培的僅本種,其餘的可作為砧木或育種材料。

枇杷原產我國。章恢志等的研究認為,四川大渡河中下游地區為原產中心,野生枇杷廣泛分布在川、黔、鄂、滇等省。古書記載和近代考古的結果都證明,我國早在漢代就有枇杷栽培,距今至少有2000多年的歷史。枇杷最早由我國傳到日本,被稱為「唐枇杷」,以後再傳到許多亞熱帶國家和地區。我國和日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枇杷生產國,其他如印度、以色列、義大利、阿爾及利亞、巴西、美國、喬治亞等國也有栽培。我國的枇杷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各省(區)。在南亞熱帶,以福建的莆田、台灣的台中較為集中,廣東、廣西、貴州、雲南、海南等熱區也有栽培。當前生產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實生樹仍佔有較大的面積,有待進一步良種化、區域化;栽培管理粗放,單產低、商品價值不高,效益較低;鮮果的包裝、保鮮、運輸問題突出,亟待研究解決。

閱讀全文

與枇杷的網路營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概論知識點總結 瀏覽:29
上海魅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5
幼兒園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770
文成電子商務 瀏覽:770
無錫電子商務賽 瀏覽:441
三八婦女節活動方案策劃戶外 瀏覽:965
煙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776
副校長培訓班方案 瀏覽:558
昆明旅遊推廣方案 瀏覽:337
上海布魯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86
產業扶貧技術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754
葯店五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3
酒店會員節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752
ppt辦公軟體培訓方案 瀏覽:500
老年人金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44
安全培訓教育小組方案 瀏覽:742
旅遊的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204
電子商務師考試資料網 瀏覽:592
中山佛山網路推廣方案 瀏覽:819
崗位培訓技能大賽活動方案 瀏覽: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