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於企業而言,國際市場營銷能做什麼 它的價值是什麼
國際市場營銷(International marketing)是指商品和勞務流入一個以上國家的消費者或用戶手中的過程。換而言之,國際市場營銷是一種跨國界的社會和管理過程,是企業通過計劃,定價促銷和引導,創造產品和價值並在國際市場上進行交換,以滿足多國消費者的需要和獲取利潤的活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企業經營活動日益同國際市場發生緊密的聯系,許多企業由過去考慮「應該在國內什麼地方建立新廠或開辟市場」發展到現在考慮「應該在世界什麼地方製造或銷售新產品」。也就是說,企業跨國經營,不僅把國內生產的產品銷售到國際市場,而且在海外投資建廠生產及在國外銷售產品。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可口可樂、麥當勞等是典型的跨國公司。
在企業國際市場營銷中總是伴隨著相應的風險,而它們分別是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綠色壁壘、貿易政策和進出口配額等風險。面對風險企業又該如何是好呢?因此企業品牌聯播,即通過「新聞」的方式,多角度多層次地為企業、產品或人物進行宣傳,來吸引公眾的注意與興趣,從而獲取群眾口碑減少風險。而結合互聯網這一大平台,企業新聞聯播呈現出傳播速度快、影響面廣、效果長期等眾多優勢。品牌聯播所運營的精準企業新聞聯播,能讓信息從「焦點」變為「記憶點」,進而產生「賣點」,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都能為企業帶來積極的效應和價值。
國際市場營銷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基礎市場營銷學並無多大差異。許多指導國內企業營銷的原理和方法,諸如市場營銷調研、消費者行為分析、選擇目標市場、營銷組合策略、營銷戰略計劃、營銷管理等,均可用以指導國際市場營銷活動。二者的主要區別是:
環境不同
國內營銷是在企業熟悉的營銷環境(包括人口、經濟、社會文化、政治法律及競爭環境)中開展,國際市場營銷則要在一國以上的不熟悉的營銷環境中開展,同時還有受國內宏觀營銷環境影響,可見,國際市場營銷所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多變。
組合策略有區別
國際市場營銷活動受到雙重環境,尤其是各國環境的影響,使營銷組合策略復雜得多,難度也比較大。
(1)在產品策略方面,國際市場營銷面臨產品標准化與差異化策略的選擇;
(2)在定價策略方面,國際市場定價不僅要考慮成本,還要考慮不同國家市場需求及競爭狀況,而且成本還包含運輸費、關稅、外匯匯率、保險費等。此外還要考慮各國政府對價格調控的法規;
(3)在分銷渠道方面,由於各國營銷環境的差異,造成了不同的分銷系統與分銷渠道,各國的分銷機構的形式、規模不同,從而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4)在促銷策略方面,由於各國文化、政治法律、語言、媒體、生產成本等不同,使企業在選擇促銷策略的時候更復雜;
管理過程
由於各國營銷環境差異大,各國消費者需求又存在巨大差別,如制訂國際營銷戰略計劃及進行營銷管理,既要考慮國際市場需求,又要考慮企業決策中心對計劃和控制承擔的責任應當達到什麼程度等等問題。
❷ 聯想集團在國外的市場都有哪些國家。 詳細列表
Lenovo Group
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由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創辦,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
聯想的總部:
設在紐約的Purchase,同時在中國北京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羅利設立兩個主要運營中心,通過聯想自己的銷售機構、聯想業務合作夥伴以及與IBM的聯盟,新聯想的銷售網路遍及全世界。聯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員工。研發中心分布在中國的北京、深圳、廈門、成都和上海,日本的東京以及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羅利。
聯想的總部設在紐約的Purchase,同時在中國北京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羅利設立兩個主要運營中心,通過聯想自己的銷售機構、聯想業務合作夥伴以及與IBM的聯盟,新聯想的銷售網路遍及全世界。聯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員工。研發中心分布在中國的北京、深圳、廈門、成都和上海,日本的東京以及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羅利。
新聯想——夢想的結合
1981年,IBM設想在一個新的層面——個人層面——上發展計算能力,以便將信息技術的潛能和生產力從大型機擴展到人們的家庭和工作中去。1981年8月12日, IBM正式發布了歷史上第一台PC,從此人類就進入了個人電腦時代。1992年一個傳奇而響亮的品牌—ThinkPad誕生了!24年來,IBM個人電腦事業部在個人計算領域中不斷發展和創新。其中,作為Think戰略的重要支持部分ThinkVantage 技術(TVT)起了重要作用。TVT技術的目標是使Think品牌下的PC產品具有自我監控、自我配置、自我優化和自我恢復的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戶的PC總體擁有成本,最終幫助客戶贏得商業成功。
1984年,在世界的東方,柳傳志帶領的10名中國計算機科技人員前瞻性的認識到了PC必將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懷揣著20萬元人民幣(2.5萬美元)的啟動資金以及將研發成果轉化為成功產品的堅定決心,這11名科研人員在北京一處租來的傳達室中開始創業,年輕的公司命名為「聯想」(legend,英文含義為傳奇)。在公司發展過程中,聯想勇於創新,實現了許多重大技術突破,其中包括了研製成功可將英文操作系統翻譯成中文的聯想式漢卡,開發出可一鍵上網的個人電腦,並於2003年,推出完全創新的關聯應用技術,從而確立了聯想在3C時代的的重要地位。憑借這些技術領先的個人電腦產品,聯想登上了中國IT業的頂峰,2004年時聯想已然連續八年占據中國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
1994年,聯想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4年後,聯想生產了自有品牌的第一百萬台個人電腦。2003年,聯想將其英文標識從「Legend」更換為「Lenovo」,其中「Le」取自原標識「Legend」,代表著秉承其一貫傳統,新增加的「novo」取自拉丁詞「新」,代表著聯想的核心是創新精神。2004年,聯想公司正式從「Legend」更名為「Lenovo」。
今天,這兩家有著相同夢想的公司在聯想的名下攜起手來。聯想在2005年5月完成對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的收購,這標志著新聯想將成為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的領先者——年收入約130億美元,服務於世界各地的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
我們的價值觀
聯想公司及員工鄭重承諾,以下四個核心價值觀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基礎:
成就客戶——致力於客戶的滿意與成功
創業創新——追求速度和效率,專注於對客戶和公司有影響的創新
精準求實——基於事實的決策與業務管理
誠信正直——建立信任與負責任的人際關系
秉承銳意創新與追求卓越的傳統
聯想的創新精神和IBM個人電腦事業部不斷尋求突破的傳統在今天的聯想得到了延續,新聯想將是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IT巨人。
在全球范圍內,聯想為客戶提供屢獲殊榮的ThinkPad筆記本電腦和ThinkCentre台式機,並配備了ThinkVantage Technologies軟體工具、ThinkVision顯示器和一系列PC附件和選件。
在中國,聯想個人電腦產品的市場份額達近三分之一。憑借其領先的技術,易用的功能、個性化的設計以及多元化的解決方案而廣受中國用戶歡迎。聯想已連續8年保持中國排名第一。聯想還擁有針對中國市場的豐富的產品線,包括移動手持設備、伺服器、外設和數碼產品等。
聯手IBM,提供完整解決方案
聯想和IBM結成了旨在為企業客戶提供最佳體驗的戰略聯盟。雙方達成了具有重大意義的長期協議,據此,客戶可以享受到IBM世界級的客戶服務機構和全球融資機構的服務,聯想還可利用IBM強大的全球代理和銷售網路。
聯想的客戶可以依靠整個IBM團隊——包括銷售、服務和金融團隊——得到IBM全面的端到端IT解決方案。作為5年承諾的一部分,IBM還將向聯想提供服務保證,並向聯想的客戶提供租賃和融資安排。通過這一長期合作關系,客戶將以最低的總體擁有成本獲得最好的產品。
眾多的研發人才
新聯想的客戶將從聯想與IBM個人電腦事業部卓越的研發能力中受益。新聯想設在中國、日本和美國的全球研發中心為全球PC技術的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新聯想人才濟濟,他們贏得了數百項技術和設計獎項——包括2000多項專利——而且開創了諸多個業界第一,當然,未來還將有更多。
聯想研發團隊的最終目標是改善個人電腦擁有者的整體體驗,同時降低總體擁有成本。這一承諾使聯想在競爭中獨樹一幟,吸引了那些要求真正通過創新提高生產力的個人電腦客戶。
全球公民
聯想承諾成為一名負責和積極的企業公民,不斷改善經營,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聯想堅信企業是社會的一個重要部分,並致力於與員工和當地社會一道改善人們工作和生活的質量。
2003年,在中國非典肆虐的巔峰時期,聯想捐款支持預防這一疾病,此外,聯想員工也踴躍捐款。2005年,聯想向南亞海嘯受災國捐款。
聯想還積極支持中國的體育和健身事業。1999年,聯想贊助了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兩年後,又贊助北京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
肩負社會責任和熱心慈善事業是聯想和IBM的個人電腦事業部秉承的共同價值觀。IBM的個人電腦事業部向全球許多非贏利組織捐贈ThinkPad筆記本電腦和ThinkCentre台式機,其員工也為當地事業志願工作數千小時。
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
放眼全球,聯想集團於2004年作為第一家中國企業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作為國際奧委會的全球贊助商,聯想集團將為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獨家提供台式電腦、筆記本、伺服器、列印機等計算技術設備以及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這些大型體育營銷計劃將幫助聯想將其品牌推向世界。
❸ 聯想以什麼方式進入國際市場
收購IBM PC的領域 打造品牌的全球宣傳 從而在國際得到關注 品牌進入國際市場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來至那方面的壓力 是企業更加多難處理的問題。。。
❹ 聯想公司的國際市場營銷策略是什麼
樓主,在網路里直接搜索淺析聯想的國際市場營銷策略,裡面詳細的說清楚了。我替你搜索過了,我手機沒辦法發,所以您自己搜下。望採納。
❺ 聯想集團跨國經營的動因
1、在計算機國際市場營銷方面,聯想公司既缺「硬體」——海外銷售渠道和關系;
2、聯想缺「軟體」——國際營銷經驗和優秀的國際營銷人才,所以這無疑是其薄弱環節。
為了揚「技術」之長(聯想公司以中國科學院為後盾,有著雄厚的技術開發實力,這是其主要長處),避「國際營銷」之短,聯想公司進軍海外市場的第一步,並不是貿然投資創建自己的銷售渠道和關系,而是在香港尋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香港導遠公司和中國技術轉讓公司,於 1988年初,建立了一個合資經營的計算機銷售公司——香港聯想電腦公司。
❻ 國際市場營銷與國內市場營銷的聯系與區別是什麼
聯系:國際市場營銷與國內市場營銷他們的基礎理論與框架基本內是一樣。從營銷原容理和方法上看,他們有著相通之處,企業在國內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如 營銷調研 市場環境分析 目標市場選擇 4P戰略 以及營銷活動的管理
區別:營銷環境不同 國際的比國內要復雜和困難的多 不管是環境的分析還是適應都難
營銷組合策略不同 可以依次從4p來分析
營銷管理過程不同 由於國際營銷比國內營銷活動要復雜 所以國際營銷的管理過程涉及國外
❼ 聯想的國際市場環境
在國內市場還沒有佔領絕對優勢之際,就開拓國際市場。聯想主流的業務在收購IBM筆記本業務後轉變成幾個方向,其核心的仍然是電腦與手持終端,而後者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手機。
說電腦,只要我們去海龍轉一圈就能夠感覺到電腦市場的競爭是何等的激烈,作為民族品牌的聯想(無論是更名前的舊聯想也好,還是更名後的新聯想)在國際品牌戴爾、三星、索尼、華碩還有國內的方正、清華同方等在內的表現上看似乎並不是很突出。(為了使這篇評論更加具有意義我啟封了閑置已舊的聯想昭陽筆記本電腦,而放棄使用辦公配置的戴爾。)在供大於求的今天,消費者可以選擇的品牌很多,為何要選擇聯想?而放棄配置更高,性價比更好的其他國際品牌?我實在找不出合適的理由來。另外從我了解的情況看,一些知名的公司包括諾基亞、摩托羅拉在內員工辦公的標配依然找不到聯想的身影,而是我們每天都在罵其不厚道不人性化的戴爾。有人可能要會說,聯想定位是二三級消費市場,那麼試問既然都放棄了一級消費市場,何來的國際品牌一說?說到這里要提到IBM筆記本電腦,被聯想收購之前給人的感覺是大品牌,但收購之後打上了「中國製造」的標簽後,我們不得不反思其質量是否跟以前的IBM一樣好,雖然現在沒有評測機構給出同樣型號IBM不同產地的對比分析,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雖然我們還要購買IBM電腦,這是由於IBM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就是商用電腦。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似乎忽略了,哦,IBM現在實際上是聯想了。這跟從戴爾過來的現任聯想高級總裁的觀點卻很不同,他曾經給媒體這樣說,雖然IBM商標的使用權還有2年沒有到期,但如果用戶喜好聯想,聯想方面會考慮提前把所有的IBM電腦標簽換成Lenovo。這句話說的滴水不漏,請注意幾個如果,請注意這個高鼻樑藍眼睛的傢伙說的「用戶」。我很想知道一旦我自己購買的IBM筆記本被招回要換成Lenovo的標簽之後,這個筆記本本身會不會貶值?
從數據上說,04年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聯想將付出17.5億美元的成本代價。其中,聯想將為此支付給IBM至少6.5億美元的現金和價值至多6億美元的聯想集團普通股。同時,還將有5億美元的凈負債轉到聯想名下。具體到資金的來源和調度,而在04年的時候聯想有4億美元的現金,但在此次並購時,聯想的股東和投資機構認為全部使用現金完成並購並非最優的方式,因此聯想並購動用的資金包括自有現金和部分來自銀團的美元貸款,使資產負債率達到27%左右,聯想的股東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結構和比例。根據聯想2004-2005中期年報顯示,聯想共有約值31億元的港幣現金,另外還有30億元的港幣銀行授信額度。為了完成此次收購,除去股票外,以6.5億美元現金和5億美元的負債來看,聯想將面臨11.5億美元的現金支出,可以說,為了實現這次收購,聯想已經傾囊所有了。
❽ 聯想如何開拓國際市場
國有外貿公司如何開拓國際市場?
什麼是現代市場營銷,國內外學術界有許多不同看法。筆者認為,所謂現代市場營銷就是企業通過市場識別、創造並滿足特定顧客的需求的系統的經營活動,它的實質就是把滿足特定顧客的需求貫穿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始終。可見,滿足目標顧客的需求是現代營銷的核心。這就告訴我們,企業的經營要以顧客為中心,而不是將企業贏利放在第一位。如果不以顧客為中心,企業不可能獲利,確切地說,不可能獲得持久的贏利能力。同樣,企業的國際營銷也要體現這個精神。國際營銷指的是企業通過國際市場以某種有形與無形商品滿足一個以上的國家與地區的顧客與用戶需求的經營活動。國際營銷與國內營銷最大的不同就是環境的不同,這不僅給企業帶來了國內沒有的機遇,而且也孕育著巨大的風險。因此,國有外貿公司應用現代營銷理論來指導外貿業務,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1.加強對國際市場的調研,做到對目標市場的情況心中有數。海爾公司有一句名言:「市場永遠不變的規則就是市場永遠在變」。外貿屬於國際營銷的范圍,國際營銷與國內營銷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市場營銷環境的不同。環境的不同既給企業帶來了國內營銷沒有的機遇,也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風險。這就需要企業加強對國際市場的調查。目前,國有外貿公司需要加強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企業內部要設立專門的機構或專人負責,將其費用列入企業的成本。要將對國際市場的調查工作制度化、經常化。現在有的企業在開辟市場或遇到困難時,比較重視市場調查;在營銷順利時,就忽視這項工作。這是很要不得的。
(2)市場調研內容要防止只注意對特定產品的微觀調查,還要注重調查與公司業務有關的宏觀環境因素。當然,微觀調查的質量對於出口產品的業績有著直接的聯系,但是如果對出口產品市場的語言與文字、宗教信仰、價值觀念、家庭特點、風俗習慣等文化因素,對於出口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市場規模與結構、國民收入、人均購買力、通貨膨脹率、銀行、金融、保險等經濟因素以及政治制度、政治的穩定性、民族情緒等相關因素心中無數,也就是說對直接與間接影響市場的宏觀因素不了解,也很難打開市場,特別是長期地佔領目標市場。
(3)要多渠道地開展市場調查,確保調查的可靠性。特別是對於出口數額大的國家,調查應該採取委託調查與自己獨立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在進行國際化經營時,我國有的企業失敗的教訓之一就是調查的內容術准確,其中不少就是由於調查渠道單一造成的。市場形勢千變萬化,有時只依靠一家咨詢公司調查很難准確地反映真實的情況,特別是對於大的項目,最好通過多渠道調查,在這方面多花些錢是值得的。
2.對國際市場進行科學的市場細分,為自己尋找與眾不同的目標市場。現代營銷的核心可以概括為STP營銷,即市場細分(segmenting)、目標營銷(targeting)與市場定位(positioning)。探討世界各國企業經營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從營銷方面來說就在於能否運用STP營銷戰略。STP營銷的第一步就是進行市場細分,所謂市場細分就是企業按照某種標准,將准備進入的某一整體市場分成能滿足若干消費者群體的子市場。國際市場細分同樣如此,具體地說,它包含宏觀與微觀細分兩層含義。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與地區,企業究竟進入哪一個國家或地區最有利?這就要求企業根據經濟、文化、地理等標准細分後,決定進入哪一個國家(地區)或哪幾個國家(地區),這就是宏觀細分。每一個國家(地區)顧客的需求是千差萬別的,企業不可能滿足所有顧客的需求,只能滿足某一類或某幾類顧客的需求,這就是微觀的細分。當企業決定佔領一類或幾類於市場時,這就是目標營銷。最後企業還要用能夠發揮企業優勢的特點來與目標市場上的競爭相區別,這就是市場定位。
目前我國國有外貿公司在運用STP營銷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對自己的出口市場沒有細分,出口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近些年來由於國內獲得外貿經營權的企業越來越多,出口競爭的壓力很大,不少公司沒有對國際市場進行細分,往往是一個好的產品。好的市場大家一踴而上,在同一市場上進行無差別競爭,最後紛紛陷入惡性降價競爭。這樣不僅使企業的利潤越來越少,而且由於有時價格低於成本,使有的國家對我國某些出口產品提出反傾銷投訴。二是重視宏觀細分,輕視微觀細分,造成市場定位模糊。有的企業在選擇目標出口國家時,確實下了不少功夫來選擇哪些適合自己產品出口的國家,如我國的中葯產品主要向兩類國家出口,一類是日本、東南亞、香港、台灣等受中國文化影響較深的國家和地區,直接向它們出口傳統的中葯材;另一類是發達國家,將中葯按照西方人的服用方法與習慣做成西葯的形式向它們出口。但是對於出口國家的內部市場的微觀細分卻做得不夠,因為目標國家中的顧客並不是鐵板一塊,企業應該對目標市場進行科學的細分,找出目標顧客的需求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銷售。例如,1998年海爾公司按照冰箱與冰櫃的大小對美國冰箱市場進行細分,結果在競爭激烈的美國冰箱市場上細分出了一個被眾多公司忽視的170升以下的冰箱市場。這是由於美國家庭小型化趨勢的結果。於是,海爾公司制定了一個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結果大獲成功,當年的市場佔有率達到25%。
3.克服經營上的主觀性,注意各國的文化差異。我們許多國有外貿公司在理論上也知道,國際營銷與國內營銷的最大區別就是營銷環境的差異性。但是在營銷的實踐中卻往往忘記了「適者生存」的道理,用自己的主觀想像代替客觀的差異,結果犯了一個自我參照準則的錯誤。「自我參照準則」(Self-Reference Criterion,簡稱SRC)是國際營銷人員中的一種文化錯位現象,指的是國際營銷人員經常自覺或不自覺地用母國的價值觀念作為判斷其他國家的商業文化與行為的標准。這是國際營銷中的「常見病」,如不注意克服,勢必造成誤解,影響企業的營銷。因此,企業營銷就要使產品的名稱、品牌、包裝、廣告都符合出口國的消費者習慣。
4.樹立顧客導向的觀念。顧客導向是現代市場營銷的核心理念之一。現代營銷倡導顧客導向的意義在於,當企業的產品不被國外顧客接受,打不開目標國市場時;或原先具有很大優勢的產品被國外的競爭對手的產品所取代時;或企業經過精心策劃的出口策略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時,是從自己方面找原因,還是埋怨國外的顧客不識貨?應該說,還是你不識國外的顧客,也就是說你對國外顧客的特點、購買習慣、購買地點、消費心理等因素了解不夠。不是國外市場不具備條件,而是你木適應市場,不適應顧客。我們不少企業在遇到這些問題時,總是不從自己方面找原因,而常常怨天尤人,木是將責任推到顧客身上,就是抱怨市場不成熟,而沒有看到自己的問題。另一種態度是從自己方面找原因,看看自己的產品、營銷計劃在哪些方面不適應目標顧客的需要,在哪些方面不適應市場的變化。這是一種正確的態度。
5.樹立整體渠道概念。從事國際營銷的企業,必須建立整體渠道概念。整體渠道概念指的是企業進行國際營銷時,不僅要考慮國家間渠道,而且還要考慮產品銷售目標國的國內分銷渠道,即產品到達目標國消費者手裡的全過程,包括產品在目標銷售國的渠道結構、環節、加成率、渠道成員的狀況、推銷方法、目標顧客的特點以及該產品的市場容量,本企業產品的市場份額及競爭對手的狀況。在我國外貿出口企業中,強調樹立整體渠道概念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國有外貿公司最重視的是出口創匯,只要把產品賣給國外的客戶似乎就完成了任務,不太關心產品經過多少環節如何到達國外顧客的手中。這是一種缺乏長遠眼光的短視行為。企業出口的最終目的是佔領國外的市場。在這方面,西方跨國公司的經驗很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他們的一些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後,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採取各種方法開拓我國市場上,有時甚至以犧牲短期利潤為代價,力爭產品的市場份額逐漸擴大,最終完全佔領我國市場。樹立整體渠道概念有利於促進我國產品長期、穩定的出口,而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的經營戰略:企業出口的目的是單純賺取外匯,還是佔領世界市場?在這方面,目前國內的諸如創維、美的、康佳、聯想等一些企業的出口與國際化經營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在他們看來,產品出口後不是銷售的結束,而是營銷的開始。由於他們對產品出口國的營銷渠道了如指掌,所以在銷售產品的同時,配合良好的售後服務,以增加顧客的滿意度。他們的目標是使企業與商品的品牌在目標國中獲得良好形象。
6.注重服務質量。重視產品質量是國有外貿公司的光榮傳統,以質取勝是我們從事國際貿易的基本經營理念,目前我們要在此基礎上樹立雙重質量的思想,即從重視有形產品質量過渡到既重視有形產品質量,又重視附加在有形產品上的服務、維修、送貨等無形產品的質量上,即服務的質量上。目前重視有形產品質量主要表現為,一是要用國際標准來規范產品的質量,如企業要通過相關的ISO9000的質量標准體系。二是用有代表性的發達國家的標准來保證產品質量,特別是出口到西方發達國家的產品,更是如此。三是有的行業與產品還要通過倡導環境保護的ISO14000的標准及烏拉圭回合通過的有關環境標准。重視附加在產品上的無形產品質量即服務質量,主要指的是國際貿易的售前、售中、售後所提供的一系列的服務,具體說,為客戶提供的購買某種產品的貸款或融資、相關保險、咨詢、培訓、送貨、安裝、維護保養、提供繼續購買優惠等。
7.進行多元化市場營銷。近年來,許多國有外貿公司開始由單一業務向綜合經營的多元化方向發展。從業務比較單一的經營模式轉向多元化的經營模式,這對於絕大多數國有外貿公司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們決不是單純追求多元化,多元化是公司發展的一種戰略,決不是公司發展的目的。多元化必須圍繞外貿公司的核心優勢進行,只有從核心優勢中拓展出的多元化才是有生命力、有效益的多元化。不同的外貿公司具有不同的優勢,有的具有市場與客戶的優勢,有的是人才的優勢,有的表現為對某類產品的生產、倉儲、運輸、國外市場渠道等綜合經營的優勢,有的則在掌握國際市場信息方面具有優勢。因此,具有不同優勢的國有外貿公司應該根據自己的優勢,向某一行業的橫向或縱向拓展自己的主營業務,這樣的多元化是在自己熟悉的行業、領域中擴展,既顧舊又求新,將多元化的風險降到最低點。
❾ 大蝦們幫忙想想聯想集團國際營銷的成功之道是什麼!非常感謝~
成功之道
你自身就是一座金礦:你自身就是一座金礦。普通人只發揮了他蘊藏能力的十分之一,與應當取得的成就相比較,我們不過是半醒著,我們只利用了我們身心資源的很大一部分。每個人都是一個沉睡的巨人。記住,你為成功而生,不為失敗而活;你為勝利而來,不為失敗低頭;你要歡呼慶祝,不要哀訴。你不能意識不到自身的價值,而成為一個社會包袱和下層者;你要時時充滿奮斗的激情。
你是有價值的:你自身就是一座金礦。如果你善於去開發這座金礦,想信每個人都會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成為一個成功者。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不要被眼前的挫折,失意遮住了眼睛,從而喪失對前途的信心。正確的方法是,你要發現自己的價值,積極尋找能體現你價值的地方,時時充滿奮斗的激情。
在荒野上走自己的路:荒野上本沒有路,你有勇氣走出一條路,你就能知道別人,你就是一個成功的人。踩著別人的腳印走,你永遠成不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永遠不會有創新的,也永遠不會獲得成功。在荒野上走自己的路,這話啟示我們,生活中奮斗的人們都要有不怕吃苦、不怕困難、勇於創新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你邁身成功不產竭的動力。
成功需要冒險精神:有的人總擔心失敗,他們總會找出很多合理化理由來使自己不去冒險,最後,他們一事無成。做任何一件事,完成任何一種工作都不可能有百分百的把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時常有風險,只是風險率低些罷了。世界上總要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要不然,世界上就不會有那麼多偉人、著名科學家和諾貝爾獎獲得都。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往往能成為一個成功都。冒險總比坐以待斃好。想成功,就得有冒險精神!
創新思維是成功的通行證: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個人需要創新,社會需要創新,否則,你就會被時代所拋棄。我們看到,很多人本來素質不錯,條件也不錯,但就是因為思想保守,沒有創新意識,結果錯過了一個又一個機會。世界上本沒路,走的人多了,就變成了路。但人不能老走別人的路,一個人的成功,就是因為他走了一條別人不曾走過的路。創新思維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有志者、事竟成,這是創新者的性格。創新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創新者往往就有這樣的頓悟。
敢為天下先:成功者大都是那些敢為天下先的人。他們一般被人尊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很多人沒能成功,就因為他們怕與眾不同,害怕被「槍打出頭鳥」,他們安於現狀,安於平穩,因此,他們遠離了成功。要想成功,既需要敢為天下先,又需要有敢為天下先的積極品質,盲目的大膽,沒有思考,沒有計劃,沒有對策的天下先,不但不會使你成功,而且會使你一敗塗地,輸個精光。因此,只有那些善於思考,有眼光,有毅力的人,先行才會無往而不勝。
把不可能從你的字典里刪掉:有些人面對一件事和一項工作,在不行動和沒積極思考的情況下,便認為不可能就一筆勾銷。這是不自信和軟弱的表現,它妨礙人成功。我們每個人都有創造的潛能,並創造奇跡。把「不可能「從你的字典里刪掉。如果你面對問題時受到不可能觀念的騷擾,你的潛能將會永遠處於沉睡狀態,你將總是懷疑,對任何事都是猶豫不決。
快樂與否由自己決定:世界上有許多寂寞的人,他們渴望愛與友誼,卻得不到;他們希望幸運能降臨在自己頭上,但終無所得。他們一味地等一味地盼,就是不願付出。當你將美好的事物與人分享,就會給你帶來更美好的事物;當你與別人分享快樂時,你會更快樂。快樂是一種感受,只有感覺到,才能享受到,這就是說只有知足才能常樂。一個快樂的人,是一個有修養人的人,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是一個有抱負的人,快樂的人,容易成功。
勇氣使人立於不敗之地:勇氣是指人的一種敢作敢為毫不畏懼的氣魄,它是人的一種積極性格品質。勇氣是人立志成功的基礎。沒有勇氣,就沒有前進的動力,沒有勇氣,就沒有希望,沒有勇氣,就沒有最後的勝利。要戰勝挫折,就需要有勇氣。有了勇氣才有信心,才會採取一系列行動。無論任何事,只有勇敢的嘗試,就會有收獲。那些成功的人都認為,如果懼怕失敗而放棄任何嘗試的機會,那麼就不會有進步,更不會成功。
機遇垂青於果斷的人:機遇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指機會,很多沒有成功的人士抱怨說,自己就是沒有機遇,要是自己有機遇,也會出人頭地,到處風光。果斷性是以周密的考慮為前提的。具有果斷性的人,總是對自己的行動目標,行動方案和可能後果等,具有深刻的認識和清醒的估計。生活中奮斗的很多人不是沒有機遇,他們往往與機遇擦肩而過,這是因為他們不果斷,甚至優柔寡斷。因此,只有那些果斷的人,才會抓住機遇,問鼎成功。
成功需要激勵: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有時會感到山窮水盡,陷入絕境,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多麼希望有人來幫助我們,激勵我們。激勵是一劑興奮劑,激勵是一個成功圖,激勵更是阿里巴巴口中的咒語。激勵會使一個陷入絕境的人,看到希望。激勵會使險惡的境地柳暗花明,激勵會使人的視野海闊天空。我們每個人在挫折面前,如果都能尋些自慰自法,多做些自我激勵,鼓足自己的勇氣,那我們就不用再去冒險進行心理防禦,卻同樣能夠寬心。
學會與人溝通: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建立起的,也不是憑借某一技巧就可成功的,需要在人生的長河中,用你的智慧,用你的誠實,用你的追求逐漸營造。與人溝通永遠不嫌遲,不要因為害怕對方可能的反應,以致遲遲不敢溝通。你必須優化你的生活環境,善於溝通,與更多的人交朋友。當你的成功經驗越來越多,你的自信心也會越來越充分,你的人際關系處境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