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市場營銷案例在哪找

市場營銷案例在哪找

發布時間:2021-06-09 21:16:10

『壹』 尋找市場營銷案例分析

案例主體:中國移動通信公司
市場地位:市場霸主
市場意義:憑借其品牌戰略和市場細分戰略,將中國電信市場從資源競爭帶入了營銷競爭時代。
市場效果:動感地帶的用戶已遠遠超出一千萬,並成為移動通信中預付費用戶的主流。
案例背景:中國移動作為國內專注於移動通信發展的通信運營公司,曾成功推出了「全球通」、「神州行」兩大子品牌,成為中國移動通信領域的市場霸主。但市場的進一步飽和、聯通的反擊、小靈通的攪局,使中國移動通信市場彌漫著價格戰的狼煙,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戶資源、提升客戶品牌忠誠度、充分挖掘客戶的價值,成為運營商成功突圍的關鍵。
作為霸主,中移動如何保持自己的市場優勢?
「動感地帶」2003年營銷事件回放:
2003年3月,中國移動推出子品牌「動感地帶」,宣布正式為年齡在15歲-25歲的年輕人提供一種特製的電信服務和區別性的資費套餐;
2003年4月,中國移動舉行"動感地帶"(M-ZONE)形象代言人新聞發布會暨媒體推廣會,台灣新銳歌星周傑倫攜手「動感地帶」;
2003年5月-8月,中國移動各地市場利用報紙、電視、網路、戶外、雜志、公關活動等開始了對新品牌的精彩演繹;
2003年9月&12月,中國移動在全國舉辦 "2003動感地帶M-ZONE中國大學生街舞挑戰賽",攜600萬大學生掀起街舞狂潮;
2003年9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的M-Zone網上活動作品在新加坡舉辦的著名亞洲直效行銷大會(DM Asia)上,獲得本屆大會授予的最高榮譽--"最佳互動行銷活動"金獎,同時囊括了"最佳美術指導"銀獎及最佳活動獎;
2003年11月,中國移動旗下"動感地帶"(M-ZONE)與麥當勞宣布結成合作聯盟,此前由動感地帶客戶投票自主選擇的本季度"動感套餐"也同時揭曉;
2003年12月,中國移動以「動感地帶」品牌全力贊助由Channel [V]聯袂中央電視台、上海文化廣播新聞傳媒集團主辦的"未來音樂國度--U and Me!第十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評選活動。
「動感地帶」策略解析
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普通溝通工具,伴隨著3G浪潮的到來,手機將憑借運營網路的支持,實現從語音到數據業務的延伸,服務內容更將多樣化,同時更孕育著巨大的市場商機。
而同其它運營商一樣,中國移動旗下的全球通、神州行兩大子品牌缺少差異化的市場定位,目標群體粗放,大小通吃。一方面是移動通信市場黃金時代的到來,一方面是服務、業務內容上的同質化,面對「移動牌照」這個資源蛋糕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分食的狀況,在眾多的消費群體中進行窄眾化細分,更有效的鎖住目標客戶,以新的服務方式提升客戶品牌忠誠度、以新的業務形式吸引客戶,是運營商成功突圍的關鍵。
一.精確的市場細分,圈住消費新生代
根據麥肯錫對中國移動用戶的調查資料表明,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無線市場,從用戶絕對數量上說,到2005年中國的無線電話用戶數量將達到1.5&2.5億個,其中將有4000-5000萬用戶使用無線互聯網服務。
從以上資料可看出,25歲以下的年輕新一代消費群體將成為未來移動通信市場最大的增值群體,因此,中國移動將以業務為導向的市場策略率先轉向了以細分的客戶群體為導向的品牌策略,在眾多的消費群體中鎖住15歲&25歲年齡段的學生、白領,產生新的增值市場。
鎖定這一消費群體作為自己新品牌的客戶,是中移動「動感地帶」成功的基礎:
1、從目前的市場狀況來看,抓住新增主流消費群體:15歲&25歲年齡段的目標人群正是目前預付費用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預付費用戶已經越來越成為中國移動新增用戶的主流,中國移動每月新增的預付卡用戶都是當月新增簽約用戶的10倍左右,抓住這部分年輕客戶,也就抓住了目前移動通信市場大多數的新增用戶。
2、從長期的市場戰略來看,培育明日高端客戶:以大學生和公司白領為主的年輕用戶,對移動數據業務的潛在需求大,且購買力會不斷增長,有效鎖住此部分消費群體,三五年以後將從低端客戶慢慢變成高端客戶,企業便為在未來競爭中佔有優勢埋下了伏筆,逐步培育市場。
3、從移動的品牌策略來看,形成市場全面覆蓋:全球通定位高端市場,針對商務、成功人士,提供針對性的移動辦公、商務服務功能;神州行滿足中低市場普通客戶通話需要;「動感地帶」有效鎖住大學生和公司白領為主的時尚用戶,推出語音與數據套餐服務,全面出擊移動通信市場,牽制住了競爭對手,形成預置性威脅。

『貳』 有什麼好的市場營銷案例的網站啊網站推薦

作為一個營銷人,這個我特別有發言權
給你推薦一些每天我都必看的,以及一些好的工具。
案例:
數英 https://www.digitaling.com/
socialbeta https://socialbeta.com/
廣告門 http://www.adquan.com/
場庫 https://www.vmovier.com/
ads of the world https://www.adsoftheworld.com/
動腦雜志 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list?category=%E8%A1%8C%E9%8A%B7%E5%89%B5%E6%84%8F
素材/靈感:
即刻 https://www.ruguoapp.com/
TOPYS https://www.topys.cn/
好奇心日報 http://www.qdaily.com/
設計:
Behance https://www.behance.net/
站酷 https://www.zcool.com.cn/
LOGO情報局 https://www.logonews.cn/
500px https://500px.com/
數據:
艾瑞咨詢 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shtml
騰訊大數據 http://data.qq.com/reports
新榜 https://www.newrank.cn/
工具:
草料二維碼生成
碩鼠下載視頻工具 http://www.flvcd.com/
GIF編輯-soogif https://www.soogif.com/
GIF錄屏 http://gifcam.en.softonic.com/
微信公眾號排版-壹伴 http://yiban.io
搞笑截圖網 http://we.wwei.cn/
改圖寶 http://www.gaitubao.com/
記住我,我的名字叫廣州樂頤網路。

『叄』 在哪可以看到介紹市場營銷策劃案例的資料

http://study.qmvip.com/3.html
http://study.qmvip.com/s6.html很多

『肆』 尋找一個市場營銷的案例!

一個流傳千年的猶太人分遺產的故事,結果看似矛盾卻存在著一個貫穿始終的分配原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奧曼的論文解開了這個千古之謎,首次從現代博弈論角度證明了古代猶太人的裁決完全符合現代博弈論的原理。

作者簡介:張平,哲學博士,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現執教於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

古代猶太人中,精通律法的文士們被稱作「拉比」,拉比們不僅研究猶太教律法,而且擔任民事法庭的法官,進行民事案件的裁決。猶太教法典《塔木德》時代(公元1~6世紀),拉比們就已經具備了出色的博弈論知識。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奧曼在198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從一個小故事揭示了古代猶太人解決公平問題的智慧。

《塔木德·婦女部·婚書卷》

若有人娶了3個妻子後死亡,這個妻子的婚書(所規定的婚姻中止補償)為1瑪內(等於100組茲),那個妻子的為200組茲,另一個妻子的為300組茲,而那裡只有1瑪內,則由她們平分;若那裡有200組茲,則1瑪內者取50組茲,200組茲與300組茲者各取3個金第納爾(1金第納爾等於25組茲);若那裡有300組茲,則1瑪內者取50組茲,200組茲者取1瑪內,300組茲者取6個金第納爾。同樣,若3個人在同一錢袋內放了錢(合夥做生意),無論是虧損還是贏利,都照此分配。

神秘的「婚書」

「婚書」是古代猶太男子在結婚時給妻子的憑信,上邊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萬一婚姻中止(死亡或離婚),丈夫將賠償妻子多少錢。《塔木德·婦女部·婚書卷》第十章第四節中記載了一場財產糾紛。在這個案例中,一名富翁在婚書中向他的3位妻子許諾他死後將給大老婆100塊金幣,二老婆200塊金幣,小老婆300塊金幣(為簡單起見,錢幣都改換成金幣)。可是等他死後人們清算遺產的時候,發現這名富翁撒謊了,他的財產不夠600塊,只有100塊、200塊或者300塊,那麼,這時候他的3位妻子各應該分多少金幣?拉比們規定的財產分配方案(簡稱「塔木德方案」)見表1。

按照通常邏輯,這個表格顯然存在嚴重的問題。因為這3個人應得遺產的比例為1∶2∶3,而在拉比們的裁決中,只有在遺產數為300塊金幣的情況下這一比例才成立。很多猶太經學家很早就看出了這種矛盾,至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矛盾,這些分配方法背後是不是存在著一個貫穿始終的分配原則,卻無人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成了一個千古之謎。

直到1985年,羅伯特·奧曼和另一位科學家發表了一篇題為「《塔木德》中一個破產問題的博弈論分析」的論文,這個謎才算解開。這篇論文首次從現代博弈論角度證明了古代猶太拉比們的裁決完全符合現代博弈論的原理。從此,這個猶太法典中的「三妾爭產」故事就成了人類認識博弈論的最早實例之一。解開這個謎的第一把鑰匙其實仍在《塔木德》里。

《塔木德損害部中門卷》第一章第一節為財產沖突的雙方提供了如下解決原則:

兩人抓住一件大衣,這個說,這是我發現的;那個說,這是我發現的。這個說,這全是我的;那個說,這全是我的。則這個人要發誓其中所擁有的不少於一半,那個人要發誓其中所擁有的不少於一半,然後平分。若這個說,這全是我的;那個說,這一半是我的。則說全部擁有者要發誓其中所擁有的不少於四分之三,說擁有一半者要發誓其中所擁有的不少於四分之一,前者拿四分之三,後者拿四分之一。

《塔木德》所提出的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財產爭執解決原則,這一原則被稱為「爭執大衣原則」。這一原則主要包含以下兩項內容:

1.爭執雙方只分配有爭議部分,不涉及無爭議部分。所以宣稱擁有一半大衣的那位將首先失去了一半大衣,只能跟宣稱擁有全部大衣的那位平分半件大衣。

2.爭執中提出更高要求者的所得不得少於提出較低要求者。

羅伯特·奧曼論文的貢獻在於找到了這兩段之間的聯系。在研究了這兩段經文以後,論文提出了以下定理:

塔木德方案是唯一一個與爭執大衣原則相一致的解決方案。

以三妾爭產問題作例子,根據塔木德方案:在遺產只有100塊金幣時,三位妻妾都有同樣的權利要求獲得全部遺產,因此三人平分符合「爭執大衣原則」。

在塔木德方案中,三妾中的任意兩人之間,財產分配結果也符合爭執大衣原則。當遺產金幣數為200塊時,大老婆和二老婆共獲得125塊(等於兩個人爭125塊),由於大老婆最多隻能得到100塊,所以二老婆首先獲得25塊。剩下的100塊由於兩人都有權獲得全部,所以按爭執大衣原則平分,這樣,大老婆獲得50塊,二老婆獲得75塊。此時,兩人間的財產分配結果均符合大衣爭執原則。

在遺產為300塊的情況下,大老婆和二老婆爭150塊,出於同樣的原則,二老婆先獲得50塊,然後兩人平分剩下的100塊。這樣大老婆獲得50塊,二老婆獲得100塊。

更妙的是,塔木德解決方案不僅保證財產分配中任意兩人所得與爭執大衣原則相一致,而且任意兩人的所失也與該原則一致。當遺產為200塊錢時,二老婆應得200塊,實得75塊,損失125塊,小老婆損失225塊,二老婆和小老婆共損失350塊。而按爭執大衣原則,由於二老婆的要求是200塊,所以小老婆先損失150塊,與此同時,由於小老婆的要求是300塊,所以二老婆也要損失50塊。這樣只剩下150塊的損失由兩人平分,各損失75塊,加起來正好是二老婆損失125塊,小老婆損失225塊。

如何分配,千古一問

《婚書》中只指明了分配方案,但原文和註解中卻沒有任何計算方法,故此成了一個千古之謎。根據專家們猜測,塔木德解決方案的計算方法有兩個。

方法一很簡單,就是平分,財產總數除以分產人數。

方法二稍微復雜一點,先找出要求最少的那一位(我們稱為第一位),然後把其餘各位看成一個集團,在這雙方之間進行第一次分配。由於集團中的任何一位要求都高於第一位,所以如果
第一位跟集團間的分配符合爭執大衣原則的話,那麼他跟集團內任何一位間的分配也應該符合該原則。然後集團成員之間再將所得用同樣方法進行第二次、第三次分配,以此類推。

具體到「三妾爭產」的故事,在遺產金幣數為200塊的情況下,大老婆與二老婆小老婆集團進行第一次分配。由於大老婆只要得100塊,所以二老婆小老婆集團先獲得200-100=100塊。剩餘100塊則在雙方間平分,大老婆得50塊,二老婆小老婆集團再得50塊。在第二次分配中,二老婆小老婆對她們在第一次分配中獲得的150塊有全部要求權,因此兩人平分,各得75塊。

應該說方法二是塔木德方案的基本計算方法,但有一個界限,就是按這種方法計算出來的結果不能是要求少的一方比要求多的一方得的還多。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換用方法一,進行平分。具體到「三妾爭產」的故事,這個界限點是150,少於此數就要換用方法一。比如遺產數是149塊,如果我們不用方法二的話,二老婆小老婆平分99塊,每人所得還不到50塊,這就違反了爭執大衣原則。

智慧的博弈

現在我們來看看,如果將塔木德方案應用到現實社會的破產決算糾紛中會出現什麼情況。為了便於工作與對比,我們用通行的比例計算方法作一個對比。

假設甲欠乙70元,欠丙30元,現在甲破產了。根據甲剩餘財產的數量,用塔木德方案和比例計算方法,我們可以得到表2。

表2
甲剩餘財產
(元) 塔木德解決方案 比例計算方法
乙得數目(元) 丙得數目(元) 乙得數目(元) 丙得數目(元)
90 65 25 63 27
80 60 20 56 24
70 55 15 49 21
60 45 15 42 18
50 35 15 35 15
40 25 15 28 12
30 15 15 21 9
20 10 10 14 6
10 5 5 7 3

在這里,50元是一個分界線,在這條分界線上,塔木德方案跟比例計算方法得出的結果是一樣的。高於此線,則乙在塔木德方案中獲得高於比例計算方法;低於此線,則乙在塔木德方案中獲利低於比例計算方法。丙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現在假設甲是一家連鎖超市,乙是一家大食品公司,丙是一家小麵包廠,把相關數字乘上1000,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現實的畫面。由於破產是嚴重資不抵債的後果,因此,50界限以上的情況很難出現。而當出現50以下的情況時,塔木德方案比比例計算方法更好地保護了小戶的基本利益。對於大食品公司來說,少收回一點債務多半也只是少贏利一點;而對於小麵包廠來說,按比例進行破產結算則可能意味著麵包廠的倒閉,這也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看到的情況。當一家商業企業倒閉時,受災最重的不是大供貨商而是中小企業。而如果這些中小企業出現連鎖倒閉的情況,則整個區域的經濟都會受到負面影響。因此,在破產決算中保護這些中小企業的利益是關鍵性的環節,這也是塔木德方案的價值之一。

其實塔木德方案的真正妙處還在於它在保護了弱者利益的同時仍然保持了博弈規則的公正性。從整個破產決算游戲來看,如果應用塔木德解決方案規則的話,那麼大戶小戶都有勝出的機會,而且至少從理論上說,雙方勝出的機會是50對50。如果財產數目超過負債額一半的話,則大戶勝出,否則小戶勝出。這種公正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各方玩家對規則的尊重。

從博弈論的角度看,塔木德解決方案給破產爭執提供了一個出色的解決方案,它的特點是擁有一個貫穿始終的原理。一旦接受這一原理,則爭執中的任意兩方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都會發現這一解決方案是公正的,都不會產生不滿。在現代博弈論所能提供的各種破產爭執解決方案中,塔木德解決方案最接近博弈論的「核仁」(nucleolus)概念,因此也有人說塔木德解決方案是現代博弈論「核仁」概念的鼻祖。

羅伯特·奧曼獲得2005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當然不是因為他的這篇論文,但他向我們提示了古代猶太人解決公平問題的智慧。

『伍』 有什麼著名的市場營銷案例網站

中國營銷傳播網

http://www.emkt.com.cn/case/
瑞斯管理網:
http://esoftbank.com.cn/market/scxyal.html
全球品專牌網屬

http://source.globrand.com/

『陸』 市場營銷經典案例

有一位學員,他以前是做醫療器械銷售的,做得很累,後來學習了營銷之後就迷上了資源操控,他就做了這樣一件事情,叫做植入式公益廣告,賺的不多,但是從去年年底開始,空手賺了幾十萬,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案例跟其它案例有什麼異曲同工之處。
第一步,搞定廣告公司
他沒有公司,他是怎麼做的呢?首先他找到了當地的一家廣告公司,這個廣告公司就是做一些招牌、鐵架廣告欄這些東西的,找到這家廣告公司之後呢,他說我有一個親戚是防震抗災局的,他們現在准備在每個小區做防震抗災宣傳欄,他可以把這個業務給我做,因為我不能以個人的名義去接單位上的活,所以說我必須掛靠一個公司,如果說可以的話,到時候掛靠到你的公司,到時我跟這個親戚說一下,把這些業務都給你做。
其實這個人根本就不認識什麼防震抗災局的渠道,也沒有什麼親戚在防震抗災局,這是一個虛擬的籌碼,不過就這樣他一下子就整合到了廣告公司。
第二步,搞定防震抗災局
他找到防震抗災局,拿了一份報告說,現在中國災難頻頻,我們防震抗災局應該也有這種義務,把這些知識宣傳給市民,你看現在由我們廣告公司出資在每個小區每個社區門口做公益廣告位,其中1/3給你們防震抗災局做公益宣傳,2/3我們推薦一些好的品牌商家的廣告收回一些成本,那麼其實這里就是它的盈利點。
因為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這些政府組織是有義務來做的,但是沒有途徑,你有這么好的方式來做,並且不違背原則,而且還做出了政績。當然這里是要打個小的鋪墊,就是他不止談了一家,他談了很多家,談了交通局,談了房管局,談了食品安檢局等等,談判方式跟與防震抗災局一樣的話術,但是只有這一家答應的比較敞亮,一下子就簽了。
第三步,搞定商家投放廣告
做廣告鐵架是需要成本的,他拿了委託書找到本地的商家來做廣告,出示了一個欄目的樣本,他說我們現在有3000個小區需要做這個宣傳欄,我們以每100個小區為一個單位,每個社區都有幾千戶人家,你這個廣告覆蓋幾千幾萬人,每個單位就可以達到近百萬的瀏覽量,基本上一年進進出出就給你形成了品牌印象,他把廣告位分成了二十幾塊,每一塊是1萬多塊錢,最終商家討價還價,以1萬塊錢成交,每個單位總成交20多萬,3000個小區劃分成了30個盈利單位。
第四步,搞定物業小區
如何讓物業小區願意投放廣告,其實你只要給錢就行了,這是一個典型的空手套,除一些成本收益還是不菲的。
如何盈利?
前面跟防震抗災局提到的2/3投放廣告收回成本,我們說是這樣說,實際上我們是有利潤的,我們把每個環節的成本控制好,利潤自然就出來了。
回到本質,為了讓你進一步加深理解,我們再次對植入式公益廣告詳細解析,其實與搞定比爾蓋茨案例一樣的原理,南昌學員當時發現公益是植入廣告的商機,把廣告植入到物業小區,這樣能小賺一筆,但物業小區的狀況一般非常難進,而且廣告價格也非常高,並且物業小區不願意配合,一個個都牛逼哄哄的,所以就開始思考以什麼樣的形式來做,能讓物業服服帖帖的配合我們呢,並且能拿到最低的物業廣告價格甚至免費整合,最終就想運用公益的形式來做。
首先公益的形式一般都會有政府相關機構參與或者非常有影響力的企業參與,比如交通局、房管局、食品安全局等,無論物業的負責人是多大的官,一般都會服服帖帖的配合,影響力也很容易做到事情也好辦,但是自己沒名沒分,這個事情就不好做。
接下來就會思考最終決定談判交通局、房管局、食品局、防震抗災局等,只要有了他們的加入,哪怕是付費也比正常低很多,而且配合度都非常高,因為這些監管局影響力都是公認的,無論你是多大的官很容易鎮住他,而且借著公益的形式,這個事情就更容易辦妥。
雖然有了清晰的思路,但這些監管局的領導也不會見你,更不會相信你能把事情辦成,況且你還想空手套白狼,所以就必須有一個可信的身份。這個身份本身我們是沒有的,所以也必須要整合,那到底用什麼身份這成了一個難題,因為以什麼身份都可以,只要能讓防震抗災局相信,並且對當前的這個項目有著幫助,最好能連環使用,最後就想到了廣告公司。

這個學員並不是想幫廣告公司帶來生意,而最終整合廣告公司的目的是借力廣告公司的名義方便談判,當時發現與商機相關的市場有這幾個痛點。
其次,當時廣告公司給商家的印象超級不好,商家花錢做廣告沒效果,正好有防震抗災局的身份,所以跟商家談的時候可以用防震抗災局的身份來談,威力比廣告公司身份還大,綜合考慮就不能用廣告聲公司的身份了,用了反而會壞事,因為商家對廣告公司的印象特別不好。
但是談防震抗災局的時候,必須有一個大的身份,而且也發現防震抗災局也有義務來宣傳防震抗災的相關內容,我以廣告公司的名義來做就比較合理,一個是我本身就是做廣告的,第二個也可以以擴展業務為由低成本製作,並通過收取商家廣告費平攤成本,以廣告公司的名義來談判,這樣就非常合情合理了。
防震抗災局宣傳途徑解決了,成本問題也解決了,政績還是自己的,廣告公司也拓展了業務,說實話當時也沒想到其他身份,最終通過以上判定以廣告公司的名義來談判,所以一定要選擇最適合的身份,只要能把這個事情干成參與的人越少越好,因為涉及到風險與管理的問題,但每個點都要相互制約,本書的每個案例都已經表現出來了,請大家反復學習,發現他們之間的關系。
歡迎關注「營銷策略」公眾號
回復「案例」,99套經典實戰案例免費領……
接著就去談廣告公司,你不能以商家的身份、不能以物業的身份、也不能以自己的身份去談,最終對比後,很自然的就以防震抗災局的身份來談。
廣告公司搞定後,這樣我就有了廣告公司的身份,然後再以廣告公司的身份去搞定防震抗災局拿到委託書,再以防震抗災局的身份去談商家談小區,最終我們這五個關鍵點,南昌學員,廣告公司,物業小區,商家,防震抗災局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這就是通過弱小的我,把本來和我沒有關系的、不可能幹成的事情用了牽線搭橋,建立了強大的資源庫。
防震抗災局之所以參與,首先是公益活動,做出政績對他們是有益的,其次確實有義務宣傳,最後還不需要花費防震抗災局的任何成本。

『柒』 在哪可以找到市場營銷的案例分析

市場營銷是網上最多的案例分析,輸入「營銷案例」網路一下就行

『捌』 市場營銷案例

寶潔營銷案例
一、培育和引導消費
產品不僅要滿足需求,更要引導和培育需求,如「你洗頭了嗎?」——我來幫你洗。」你會洗頭嗎?」——我來教你洗。「你洗得好嗎?」——我告訴你怎樣洗得更好。寶潔,就像一位溫柔的妻子,依附在丈夫的身邊,不僅好言相勸,而且身體力行;不僅耳提面命,而且從善如流。寶潔不僅教人們洗頭,還教中國一代又一代人刷牙,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獲得的社會效益也是空前的,更是長遠的,從倡導洗發新觀念到引導多洗發,從合理刷牙到科學選擇牙膏,從勤洗手到殺菌等等,引導中國消費者生活觀念、生活習慣的改變,將健康的生活方式、全新的健康理念和可信的健康用品,一齊送給消費者,消費者先是懷著幾分敬意接受,繼而是十分虔誠地禮拜了。

二、科學命名與品牌形象
寶潔公司對品牌的命名,非常講究,他們深諳一個貼切而絕妙的品牌命名,能大大地減小產品被消費者認知的阻力,能激發顧客美好的聯想,增進顧客對產品的親和力和信賴感,並可大大節省產品推廣的費用。寶潔公司通過對英文名字(單詞)的精確選擇或組合來給產品品牌命名,使中文名字與英文能在意義和發音上很協調貼切地配合,准確地體現了產品的特點和要塑造的品牌形象以及消費定位,提升了品牌的形象,如幫寶適、舒膚佳等等無一不是非常貼切,當然,廣告宣傳是必不可少的。寶潔公司每年的廣告宣傳費用佔全年銷售總額的1/8,一方面,通過在電視、網路、雜志上做廣告;另一方面,通過在全國范圍內聘形象代言人、在高校設立獎學金、與國家相關部門搞公益活動等來提高品牌的認知度。與此同時,為了佔領終端消費市場,在農村,寶潔公司搞了全國性的路演活動;在城市,寶潔公司的產品在超市、商場中的陳列非常講究,占據很大的貨架空間,容易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通過廣告宣傳,有效地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知識營銷
知識營銷是指企業在營銷過程中注入知識含量,幫助廣大消費者增加商品知識,提高消費者素質,從而達到銷售商品,開拓市場的目的。寶潔的知識營銷是很典型的,在營銷過程中打造一系列的概念。在洗發、護發類產品中,這一營銷理念被應用到了極致,每個品牌都賦予了一定的知識,打造一個概念,從而給每個品牌賦予以個性。例如,「海飛絲」的個性在於去頭屑;「潘婷」的個性在於對頭發的營養保健;而「飄柔」的個性則是使頭發光滑柔順;「沙宣」則定位於調節水分與營養;「潤妍」定位於更黑、更有生命力。在廣告宣傳上,知識、概念的運用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看看海飛絲的廣告:海飛絲洗發水,海藍色的包裝,首先讓人聯想到尉藍色的大海,帶來清新涼爽的視覺效果,「頭屑去無蹤,秀發更干凈」的廣告語,更進一步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海飛絲」去頭屑的信念;看看潘婷:「含豐富的維他命原B5,能由發根滲透至發梢,補充養份,使頭發健康、亮澤」突出了「潘婷」的營養型個性;飄柔:「含絲質潤發,洗發護發一次完成,令頭發飄逸柔順」的廣告語配以少女甩動如絲般頭發的畫面深化了消費者對「飄柔」飄逸柔順效果的印象。通過准確的市場細分與定位,有效地阻擊了競爭對手的進入;而實施知識營銷,則使品牌具有了鮮明的個性,增強了品牌的核心價值。

四、利益訴求與情感訴求
利益訴求就是從品牌的功效來演繹概念;情感訴求則從與消費者的情感聯系中來演繹概念。寶潔的廣告訴求很注重利益,如「佳潔士」與全國牙防組推廣「根部防蛀」的防牙、護牙理念;「舒膚佳」與中華醫學會推廣「健康、殺菌、護膚」的理念;洗發水的「去屑、健康、柔順」理念等。這無一不是品牌的利益訴求。除此之外,寶潔的品牌還加強了情感訴求,如最近兩年,飄柔打出自信的概念大旗,從「飄柔吵架篇」、「飄柔老師篇」到現在的「飄柔指揮家篇」,飄柔廣告無不以自信作為品牌的訴求點。此外,飄柔還相繼推出「飄柔自信學院」、「多重挑戰」、「同樣自信」、「職場新人」、「說出你的自信」等系列活動,將「自信」概念演繹得爐火純青,在廣告傳播方面,特別是電視廣告,寶潔有一套成功的公式。首先,寶潔會先指出你所面臨的一個問題來吸引你的注意,接著,廣告會迅速告訴你,有個解決方案,就是寶潔的產品,這個產品通常會在整段廣告中重復出現好幾次,廣告重點是在清楚地強調寶潔可以為你帶來什麼好處,通過利益訴求與情感訴求的有機結合,大大地提高了品牌的文化內涵。

五、品牌經理
寶潔公司的品牌戰略不僅使得該公司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形象、較高的聲譽,而且還培育了一大批忠誠的顧客,獲得了較高的顧客滿意度,為該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贏得了競爭優勢。寶潔公司在全球率先推出品牌經理制,即「一個人負責一個品牌」,品牌經理對於自己所負責的品牌,必須比公司里任何人都要了解,通過實行一品多牌、類別經營的經營策略,寶潔在自身產品內部形成競爭,使寶潔產品在日用消費品市場中佔有絕對的領導地位。

六、企業公民
十九年來,寶潔一直在中國扮演一個合格企業公民的角色,向中國的各項公益事業捐款的總額已超過六千多萬人民幣,用於教育、衛生及救災等各個方面,如寶潔在1996-2005年期間向希望工程累計捐款兩千四百萬元人民幣,在全國27個省、自治區興建了100所希望小學,是在華跨國公司中希望小學數目最多的公司;如1998年4月,寶潔前任董事長來華訪問期間,寶潔向清華大學捐款1,070萬元人民幣,引進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實驗儀器,幫助完善學校的教學實驗設施及用於承擔寶潔與清華大學共同合作的科研項目,同時向教育部捐款700萬元人民幣,用於支持中、小學青春期健康教育;如寶潔公司向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捐款150萬元人民幣以保護國寶大熊貓等等,通過公益活動、事件營銷等,寶潔在不斷努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關注利益相關者的滿意度,進而獲得更高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總之,成功的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作為日化用品的著名企業,寶潔通過創新本土化營銷策略,塑造卓越的形象和引導培育市場需求,寶潔在中國獲得了快速的發展,隨著外部環境競爭的日趨激烈,寶潔正在與時與市俱進,贏取更大的市場與發展空間。

『玖』 想找市場營銷經典案例,哪裡可以找到呢,MBA智庫文檔有嗎

不了解,應該有的吧

『拾』 求市場營銷案例分析步驟。。。

市場營銷學案例分析步驟(一)

分析結構概況
一、形勢分析
1、需求的性質。
2、需求的范圍。
3、競爭的性質。
4、環境狀況。
5、產品生命周期階段。
6、行業的成本構成。
7、企業的技能。
8、企業的資金來源。
9、分銷渠道。

二、問題和機會
1、關鍵問題所在。
2、主要的機會。
3、平衡狀況下的形勢。

三、備選營銷方案的產生與評估
1、定義的目標。
2、營銷組合決策。

四、決策

分析結構評述

一、形勢分析
(一)需求的性質
本部分的目的是讓你對調查得出的對商品或勞務的購買決策過程(消費者或工業者)有明確的見解和假設。在案例分析中,我們首先涉及到提高你的分析技能以辨別問題和機會所在,並且發展出論據充分的營銷方案建議。學生所持的相反的見解和假設應該會激發大家的興趣並且在對有關購買決策過程的性質及其在市場營銷方案中的延伸的課堂討論中起到啟發作用。我們希望通過這類課堂討論,能增加你對購買者及其行為的感性認識和理解。再者,這類分析的價值在於它的運用使營銷方案決策理由更充分、論據更有力,希望你在這方面能力的提高對你判斷能力的提高以及對營銷決策的理解的增加有所裨益。
分析的范圍和問題:
1、通常購買者(消費者和工業者)如何去購買現有的產品或服務?描述行為方式和態度的主要類型。
(1)出售(該商品或勞務)的商店的數目或有關的行業來源。
(2)公開的信息收集的程度。
(3)品牌知名度和忠誠度。
(4)作出產品購買種類決策的位置(家庭或銷售點)。
(5)作出品牌決策的位置(家庭或銷售點)。
(6)產品信息的來源以及現有的了解和知識水平。
(7)誰作出購買決策——男人、女人、成人、孩子、購買代理人、采購委員會或其他)。
(8)誰影響決策者?
(9)個人或集體決策。
(10)購買過程的持續時間(重復、偶爾或者新的購買)。
(11)與購買有關的購買者的興趣、性格或好惡。
(12)消極購買結果的風險或不確定性——高、中或者低。
(13)功能上的與心理上的考慮(如電鋸與新衣服)。
(14)假設的時間。
一般地,我們試圖確定購買決策中的誰、什麼、哪裡、什麼、時間、為什麼和怎麼辦。
提示:運用上述分析的關鍵是提出與營銷方案相關連的是什麼。比如,如果購買(或品牌)決策是在商店裡作出而且品牌對購買者並不重要,那麼這與什麼有關聯?全國性電視廣告還是店內陳列?你認為你該如何利用這一信息來支持你的密集分銷、營業點促銷和商品陳列建議?
2、市場能進行有意義的細分嗎?或者考慮到「他們需要什麼」,「他們怎樣購買」而分解為幾個同質群體?
變數:
(1)年齡。
(2)家庭生命周期。
(3)地理位置。
(4)重度與輕度使用者。
(5)購買過程的性質。
(6)產品用途。
提示:對每一個案例來說,你都要決定是對每一個細分市場都制定出一個更有效的營銷方案呢,還是為所有的細分市場制定出一個總體方案。真正的問題是將你的方案去適應一個細分市場是否能給你帶來競爭優勢。當然,這個策略也許會有消極的方面,比如考慮到銷售數量和成本。

(二)需求的范圍
本部分的目的是為了用合計或量比的方式來估計需求。從根本上說我們涉及到總體市場的實際規模或潛在規模,並對公司銷售潛量作出合理的估計。
分析的范圍和問題:
1、目前的市場規模(數量和價值)有多大?將來會怎樣?
2、目前的市場份額有多大?需求的選擇性傾向是什麼(數量和價值)?
3、在總計的或細分的基礎上分析市場是不是最好?
提示:從根本上說我們是要作出有關首位的和選擇性需求傾向的明確的假設。這些估計對確定備選營銷方案的潛在利潤(虧損)是至關重要的。

(三)競爭的性質
本部分的目的是評價目前和將來的競爭格局。關鍵是要弄清楚購買者是如何來評價與他(或她)的需求有關的替代性產品的。
分析范圍和問題:
1、現有的和將來的競爭格局是什麼?
(1)競爭者的數目。
(2)市場份額。
(3)資金來源。
(4)營銷資源和技能。
(5)產品資源和技能。
2、現有的競爭者目前的營銷方案是什麼?它們為什麼成功或不成功?
3、對另外一個競爭者來說有沒有一個機會?為什麼?
4、競爭者們的預計的報復行動是什麼;它們能不能使我們取的不同的營銷方案歸於無效?

註:未能正確地估計需求和競爭是營銷方案失利的一個常見的原因。而且,A、B和C部分對關繫到「定位」你的產品和制定支持你的定位戰略的營銷方案的決策尤其重要。

(四)環境狀況
辨別出已經變化的環境高度影響的現有的營銷方案並非難事。能源危機加上污染,安全問題和消費者運動所造成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相信你能找出從能源危機中受益的企業。重要的是環境在不斷地變化著,那些能順應變化的組織才能享受到長期的成功。
分析范圍和問題:
1、有關社會、政治、經濟和技術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2、你如何來評價這些趨勢?它們代表著問題還是機會?

(五)產品生命周期階段
本部分的目的是就一種產品所處的生命周期的階段作出明確的假設。這是很重要的,因為特定的營銷變數的有效性會由於產品生命周期階段的變化而變化。
分析范圍和問題:
1、產品種類處於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
(1)產品種類按時間順序的年限是多少?(「年限短」,的是不是要比「年限長的」更有利?)
(2)消費者對這一產品種類的知識的情況如何?(知識越完備是不是越不利?)
2、支持你的關於產品生命周期階段的估計的市場特性是什麼?

(六)行業的成本構成
這兒我們提及增加產業供應的邊際或額外成本的總額和組成。可以證明這些成本越低,越容易補償制定一個有效的營銷方案的成本(見表l)。
從根本上說這關繫到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水平。
*比如服裝和汽車工業。+比如旅館和電話行業。

(七)企業的技能
本部分的目的是嚴格地評價決策組織。這里,我們對它們能夠完成的實施地設置限制。
討論范圍和問題:
1、我們具備在該項業務中行使這些職能所必須的技能和經驗嗎?
(1)營銷技能。
(2)生產技能。
(3)管理技能。
(4)財務技能。
(5)研究開發技能。
2、我們的技能與競爭者相比如何?
(1)生產適應。
(2)營銷適應。
(3)其它。

(八)企業的資金來源
分析范圍和問題:
1、我們有支持一個有效的營銷方案的資金嗎?
2、資金來自何處?何時可得到?

(九)分銷渠道
本部分的目的是辨別和評估分銷渠道的可獲得性。
分析范圍和問題:
1、存在什麼樣的渠道?我們能進入這些渠道嗎?
2、不同渠道的成本與利潤比較如何?
3、運用多種渠道的靈活性如何?
4、渠道間競爭的性質和程度如何?
5、渠道結構的趨勢怎樣?
6、不同渠道對促銷和毛利有何要求?
7、利用特別的渠道分銷產品會獲利嗎?

二、問題和機會
這里我們准備了一份關鍵的問題和機會的明確的清單。這些問題與機會是從形勢分析中辨別出來的,與特定的事實或者管理部門面臨的決策問題有關。
(一)關鍵問題所在
(二)主要的機會
(三)平衡狀態下的形勢:
1、非常有利;
2、比較有利;
3、適中;
4、比較不利;
5、非常不利。
註:在這一點上,至關重要的事實是能否制定出一個可以獲利的營銷方案或者現有的一個營銷方案是否需要加以改變,以克服這些困難或利用這些機會。

三、備選營銷方案的產生與評估
一個營銷方案包括一系列完整且連續的行動計劃以實現既定目標的營銷組合策略。不同的目標市場可能需要不同的營銷方案。就某一既定的目標市場而言,應制定備選的方案,並對其有效性加以評估,以達到預定的目標。
(一)定義的目標
1、可辨別的目標細分市場。
2、要售出的數量(數量或價值)。
3、利潤分析(分銷分析、盈虧平衡分析、利率,等等)。
(二)營銷組合策略決策
1、產品決策。
(1)開發新產品。
(2)改變現有產品。
(3)從產品線增加或撤出產品。
(4)產品定位。
(5)品牌(全國性的、私人的、次要的)。
2、分銷決策。
(1)分銷的強度(從密集的到獨占的)。
(2)多渠道。
(3)批發商和零售商的類型(折扣商,等等)。
(4)渠道的直接程度。
3、促銷決策。
(1)人員推銷、廣告、經銷商激勵與營業推廣的組合。
(2)品牌——家度還是個人。
(3)預算。
(4)所要傳遞的信息。
(5)媒介。
4、價格決策。
(1)價格水平(高或低)。
(2)價格變動(折扣率、區域價格)。
(3)毛利。
(4)價格水平的管理。
(5)價格領導者。
提示:上述四項決策包括了一起構成一個營銷方案的特殊策略。作出有效的營銷決策的關鍵是運用形勢分析中的信息來評價備選方案。應該列出並且討論每一個備選方案的正反兩方面。

四、決策
評價備選方案的結果就是一項決策,你必須作出一個決策。設計案例分析是為了提高你作出合理而且論據充分的營銷決策的能力。你的理由的質量比得到任何特定的決策更加重要。一般說來,如果你的形勢分析與其他不同(你對事實的看法不同並且作出了不同的了不),你應該會得到不同的決策。

說明:以上資料來源於Internet,僅供學生和老師在進行案例分析時參考。可按此步驟進行案例分析,也可不按此步驟進行案例分析。其中的內容教給我們對一個案例從哪幾方面進行分析,應該說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希望能認真閱讀和借鑒。

市場營銷學案例分析步驟(二)
一、內容概要
二、當前營銷狀況分析
1、 市場狀況分析。
2、 產品狀況分析。
3、 競爭狀況分析。
4、 分銷狀況分析。
5、 宏觀環境狀況分析。
三、風險與機會(SWOT分析)
四、目標
五、營銷戰略制訂(STP、4PS)
六、行動方案
七、營銷預算
八、營銷控制

分析結構評述
一、 內容概要
對主要營銷目標和措施的簡短摘要,目的是使管理部門迅速了解計劃的主要內容,抓住計劃的要點。(案例分析可略)
二、 當前營銷狀況
即進入正文。主要提供該產品目前營銷狀況的有關背景資料,包括市場、產品、競爭、分銷以及宏觀環境狀況的分析。
1、 市場狀況
列舉目標市場的規模及其成長性的有關數據、顧客的需求狀況等。
2、 產品狀況
列出企業產品組合中每一個品種的近年來的銷售價格、市場佔有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方面的數據。
3、 競爭狀況
識別出企業的主要競爭者,並列舉競爭者的規模、目標、市場分額、產品質量、價格、營銷戰略及其他的有關特徵,以了解競爭者的意圖、行為,判斷競爭者的變化趨勢。
4、 分銷狀況
描述公司產品所選擇的分銷渠道的類型及其在各種分銷渠道上的銷售數量。
5、 宏觀環境狀況
主要對宏觀環境的狀況及其主要發展趨勢作出簡要的介紹,包括人口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政治法律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從中判斷某種產品的命運。
三、 風險與機會(SWOT分析)
對企業的某種產品所面臨的主要機會和風險、企業的優勢和劣勢以及重要問題進行系統分析。
四、 目標
1、 財務目標
即確定每一個戰略業務單位的財務報酬目標,包括投資報酬率、利潤率、利潤額等指標。(案例分析可略)
2、 營銷目標
財務目標必須轉化為營銷目標。營銷目標如:銷售收入、銷售增長率、銷售量、市場分額、品牌知名度、分銷范圍等。
五、 營銷戰略(STP、4PS)
1、 目標市場的選擇和市場定位戰略
明確企業的目標管理市場,即企業准備服務於哪個或哪幾個細分市場,如何進行市場定位,確定何種市場形象。
2、 營銷組合戰略
即企業在其目標市場上擬採取的具體的營銷戰略,如產品、渠道、定價和促銷等方面的戰略。
3、 費用戰略
說明為執行各種戰略所必須的營銷費用。(案例分析可略)
六、 行動方案
闡述以下問題:將做什麼?何時開始?何時完成?誰來做?成本是多少?等。
可以列表加以說明,表中具體說明每一時期應執行和完成的營銷活動的時間安排和費用開支等。如每項營銷活動何時開始、何時完成、何時檢查、費用多少等,使整個營銷戰略落實於行動,並能循序漸進地貫徹執行。(案例分析可略)
七、 營銷預算
即開列一張實質性的預計損益表。(案例分析可略)
八、 營銷控制
將計劃規定動作的營銷目標和預算按月或季分別制定,上一級的管理者每期都要審查企業各門的業務實績,找出達到或未達到預期目標的部門。凡未完成計劃的部門,其主管人員必須說明原因,並提出改進措施,以爭取實現預期的目標。(案例分析可略)

閱讀全文

與市場營銷案例在哪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市促銷活動計劃 瀏覽:621
南京家裝易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17
日本電子商務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 瀏覽:616
稅收專項檢查培訓機構方案 瀏覽:359
影視策劃方案模本 瀏覽:745
發改委電子商務 瀏覽:280
小淘電子商務 瀏覽:146
工廠315促銷方案怎麼寫 瀏覽:776
電子商務成功企業案例 瀏覽:424
合肥開業典禮策劃方案 瀏覽:424
中國電子商務城 瀏覽:547
林業培訓方案 瀏覽:776
義烏電子商務發展情況 瀏覽:436
餐飲店開張策劃方案 瀏覽:388
電子商務專業申請 瀏覽:787
中醫護理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912
新品推廣規劃方案 瀏覽:28
光棍節旅遊策劃方案 瀏覽:227
新近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792
新員工培訓結訓方案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