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擴大商品市場佔有率(一)
市場佔有率,也可稱為「市場份額」是企業在運作的市場上所佔有的百分比。在西方
,當一個企業獲得市場25%的佔有率時,一般就被認為控制了市場。
市場佔有率對企業至關重要,一方面它是反映企業經營業績最關鍵的指標之一,另一方面它是企業市場地位最直觀的體現。
但是,市場佔有率卻被中國企業,乃至日本、韓國企業演繹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這些企業在追求市場佔有率的過程中,不遵守「適度原則」,不關注「含金量」。大多數盛極而衰的中國企業和席捲日韓的金融危機都與這種盲目性大有關系。
市場佔有率是由企業的產品力、營銷力和形象力共同決定的,超越「三力」盲目追求市場佔有率必然導致兩種結果:一是銷售費用與銷售規模正相關,銷售規模擴大銷售費用卻更高,也就是說導致「規模不經濟」;一是市場基礎不扎實,企業在市場上四面楚歌。
違背「適度原則」,盲目追逐市場佔有率的企業,其典型表現是:抓住一點,不及其餘(「三力」不均衡),而且更多地表現為大力度的廣告和促銷。
市場佔有率對企業很重要,但其含金量對企業來說則更為重要。市場佔有率並不是企業追求的目的,而是企業為達到目的所採用的手段。很多企業在「先市場後效益」、「先規模後效益」的誤導下,變成了市場佔有率的奴隸。
根據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狀況,「追求合理的市場佔有率」必須充分關注如下幾個方面:
l.加強市場網路建設,扎扎實實地做好市場基礎工作
做銷量和做網路具有本質性的區別,做銷量與做網路的方法也大相徑庭。做網路的本質是培育長期、持久的銷售能力,銷量只意味著昨天和今天,而銷售能力則意味著明天和未來。昨天已經過去,今天將要過去,而明天對企業才至關重要。
很多企業盡管一時業績驕人,但市場基礎工作卻非常薄弱,經銷商缺乏忠誠,價格混亂,產品自相殘殺。無「網」不勝,沒有網路基礎的市場佔有率,是不足以體現企業市場地位的,這樣的經營業績是不可能持久的。
傷害團隊精神,最容易培養既得利益者,最難形成市場一體化。提成只適合個體銷售,在提成的工資體制下,根本就不可能造就體系銷售,也不可能真正將市場基礎工作做好。
個體銷售只能做銷量,體系銷售才能做網路。
2. 如何創新營銷做法,擴大巿場佔有率
市場佔有率,也可稱為「市場份額」是企業在運作的市場上所佔有的百分比.在西方
,當一個企業獲得市場25%的佔有率時,一般就被認為控制了市場.
市場佔有率對企業至關重要,一方面它是反映企業經營業績最關鍵的指標之一,另一方面它是企業市場地位最直觀的體現.
但是,市場佔有率卻被中國企業,乃至日本、韓國企業演繹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這些企業在追求市場佔有率的過程中,不遵守「適度原則」,不關注「含金量」.大多數盛極而衰的中國企業和席捲日韓的金融危機都與這種盲目性大有關系.
市場佔有率是由企業的產品力、營銷力和形象力共同決定的,超越「三力」盲目追求市場佔有率必然導致兩種結果:一是銷售費用與銷售規模正相關,銷售規模擴大銷售費用卻更高,也就是說導致「規模不經濟」;一是市場基礎不扎實,企業在市場上四面楚歌.
違背「適度原則」,盲目追逐市場佔有率的企業,其典型表現是:抓住一點,不及其餘(「三力」不均衡),而且更多地表現為大力度的廣告和促銷.
市場佔有率對企業很重要,但其含金量對企業來說則更為重要.市場佔有率並不是企業追求的目的,而是企業為達到目的所採用的手段.很多企業在「先市場後效益」、「先規模後效益」的誤導下,變成了市場佔有率的奴隸.
根據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狀況,「追求合理的市場佔有率」必須充分關注如下幾個方面:
l.加強市場網路建設,扎扎實實地做好市場基礎工作
做銷量和做網路具有本質性的區別,做銷量與做網路的方法也大相徑庭.做網路的本質是培育長期、持久的銷售能力,銷量只意味著昨天和今天,而銷售能力則意味著明天和未來.昨天已經過去,今天將要過去,而明天對企業才至關重要.
很多企業盡管一時業績驕人,但市場基礎工作卻非常薄弱,經銷商缺乏忠誠,價格混亂,產品自相殘殺.無「網」不勝,沒有網路基礎的市場佔有率,是不足以體現企業市場地位的,這樣的經營業績是不可能持久的.
傷害團隊精神,最容易培養既得利益者,最難形成市場一體化.提成只適合個體銷售,在提成的工資體制下,根本就不可能造就體系銷售,也不可能真正將市場基礎工作做好.
個體銷售只能做銷量,體系銷售才能做網路.
3. 市場營銷學中企業擴大率怎麼算
(06年的市場佔有率-05年的市場佔有率)除與05年的市場佔有率就是你所要的擴大率.
4. 市場佔有率的提高有什麼好處
年初和年尾,營銷總監最關注的是本公司的市場佔有率和利潤率。因為面臨公司營銷戰略計劃的制定和全年營銷業績的盤點。市場佔有率和利潤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市場佔有率是指本品牌產品一定時間在產業總體市場銷售量的百分比率;銷售利潤率是指企業實現的營銷額利潤減去銷售成本的比率。市場佔有率和銷售利潤率是相互聯系的,市場佔有率提高,利潤率也隨之提高。在傳統產業里,市場佔有率的領先者採用擴大市場佔有率的戰略來提高其利潤率。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有學者就市場佔有率和利潤率的關系做過調查,發現在食品行業,某世界級的品牌其市場佔有率增加1個百分點,其銷售利潤就增加6000萬美元,另外一份對製造業數百個企業的調查中,企業經營價值鏈中和利潤率有關的最重要因素中,市場佔有率和技術含量均在其列,當市場佔有率超過40%,投資回報率可達30%左右,其投資利潤率是市場佔有率在10%以下企業的三倍。很長時期,國際大公司的市場戰略都定位在市場佔有率,希冀通過市場佔有率的提高獲更大利潤。但在市場的實際競爭中,由於過度的競爭,市場擴張難度增大,營銷費用增加超過了營銷規模的經濟性所帶來的成本優勢,企業甚至為追市場佔有率而犧牲利潤,導致市場佔有率和銷售利潤率並不成正比。二者的關系平衡難倒不少營銷大員,成為營銷總監常見的「兩難選擇」。作者任營銷總監多年,一度深信市場佔有率,注重營銷規模效益,並以強力不斷的品牌價值整合造勢驅動市場,為此三年把銷量做到全行業第1。這個數字和業績令人羨慕,但仔細盤點卻發現銷售費用也高昂,廣告促銷費占銷售額的9%,而年初的合理預算是5%,超支的4%意味增加公司銷售成本800萬元,當然從銷售額的角度看,增加800萬的市場推廣費用獲得行業第一,創造了近1300萬元的利潤也是不錯的。但作者多次深思,如果將推廣費控制原定5%而又達到年營銷額,豈不多創造800萬的凈利。作者認為:一、營銷總監要有強烈的成本和利潤當觀念:深諳「利潤是公司的生命」,在營銷總監的戰略實施和監控中,要突出「利潤為王」的觀念,形成為整個團隊的營銷理念。、二、謹慎精確的成本與利潤控制藝術:但很多公司只是在營銷方案的制定時提及成本與利潤控制。作者認為,營銷總監應在每一個目標實施周期中,具有謹慎精確的成本與利潤控制的藝術。具體做法為: 1、營銷本部設立營銷成本會計,對每一個客戶建立專項營銷成本指標控制檔案,對其每次貿易的貿易額、貿易成本與利潤都能通過營銷成本指標控製表及時體現出來。很多公司以人員繁冗而沒有意識到這一崗位的重要,而改用公司財務中心的會計兼任,但公司財務中心會計事務繁多和非行政直屬關系,對每個客戶的單次貿易額、成本與利潤都不能及時體現出來,導致信息滯後。2、營銷總監要將客戶的每一次貿易營銷成本與利潤指標控製表,定期發給區域經理,讓營銷總部和營銷區域有一個營銷成本與利潤指標控制的對接,形成在公司內部營銷運營鏈對營銷成本與利潤指標有清晰的控制。3、營銷成本與利潤指標控製表必須全面,及時,真實,是結合該目標市場的年度貿易額及各項營銷成本制定,應設立營銷成本與利潤指標的「最低指數報警線」欄目,一旦發現越過「最低指數報警線」,就要堅決調整該目標市場方案。並隨著營銷方案的變化而及時修正之。4、通過營銷成本與利潤指標控製表,營銷總監和區域經理可清晰了解自全面的客戶的真實狀況,便於區分重點客戶,次重點客戶,非重點客戶。有效地制定相應的客戶服務制度。三、利潤為主的市場博弈:在營銷實踐中,作者崇尚的是利潤為主的市場博弈,這可體現營銷總監真正的大智慧:運籌帷幄,洞察千里,四兩搏千斤;你用一元錢就能實現別人花十元錢才能實現的目標,該是何等的灑脫和聰慧。那麼如何運籌帷幄,洞察千里,四兩搏千斤呢?1、年度營銷方案的科學設定: 營銷總監制定營銷戰略方案應有四個指標:一是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增長指標,二是營銷任務額,三是銷售利潤指標,四是營銷網路建設指標。它們是相互關聯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增長有利於營銷任務的完成和營銷網路開發,實現利潤指標。而即定營銷網路開發指標和營銷任務的完成,而又不超過即定的營銷成本,有助於銷售利潤的提高和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增長。營銷總監應系統,辨證看待四項指標,科學平衡處理之。據作者了解,不少企業的營銷戰略方案僅有粗泛的營銷任務額和銷售利潤兩項指標,而對這兩項指標的完成,也只限於計劃的分解,但對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和在實際營銷過程中,因營銷環境的變化導致二者關系變化缺乏補救措施。例如,營銷方案即定該年度每月1000萬的銷售額,實現70萬的凈利潤,但真正運作時銷售額只700萬,凈利潤40萬,應對的補救措施是什麼?是加大市場促銷力保證銷售額?是注重凈利潤,而不必過多注重銷售額?如何提升凈利潤?是減營銷成本?改變產品組合?是給予相應投入,通過市場佔有率提高的規模經濟實現銷售利潤率的同步提高?是根據公司現狀前市場變化調整各項指標?這些都必須要在年度營銷方案制定時充分考慮制定下來,並要有準確的量化指標。否則一旦發生變化將會手足無措,做出急功近利的選擇。作者的觀點是:當營銷任務額和銷售利潤兩項指因環境變化而發生變化時,應注重凈利潤而不必過多注重銷售額?因為營銷任務額制定的目的是實現利潤,如果提升凈利潤完成利潤指標,營銷任務達不到也不足惜。2、產品與市場的組合營銷:產品是公司完成營銷任務和實現利潤指標的武器,營銷總監如何藝術地運用產品的組合營銷呢?在於巧妙了解每個產品的成本、利潤並以此為組合開展營銷。可借鑒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的產品結構組合分析法(PPM):明星產品(新增長盈利的產品)問題產品(屬衰退的產品)現金母牛(資金流量大,保證公司運轉產品)瘦狗產品(己過成熟期的產品)按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的產品結構組合分析法(PPM)分析:最佳產品組合是:1.迅速淘汰「問題產品」,2.讓「明星產品」轉化成「現金母牛」,保證「現金母牛」不受沖擊,3.適當保留「瘦狗產品」,作為打價格戰攻擊對手的武器和成為「現金母牛」的擋火牆。本公司如果只有單系產品的,應根據本公司和市場實際情況,以單系產品的各型號產品的成本與利潤關系進行組合,或根據市場前景開發新產品,創造新的現金母牛和明星。本公司如果有多項產品,應根據市場情況按「明星產品」「問題產品」「現金母牛」「瘦狗產品」「進行產品組合。 其次、根據市場實際實行大區域市場組合營銷,在多年的營銷實踐中,作者總結出「三三合一」的市場博弈戰略。「一」是從一個系統整合的角度把各分散的市場歸作為一個市場。從宏觀戰略角度看,全國無數的市場可以整合為公司的一個市場,一個大區市場可以由無數的小區域的市場整合而成。「三」是為了取「一」市場在資源配置,兵力布署、攻防角度、進退速度、克敵主次等方式選擇上,均圍繞一分為三的比例來展開,通過「一分為三」、「三三合一」的運作,最終實現奪取「一」個市場的目的。如何選擇三個目標市場,應根據其市場潛力?我方品牌在目標市場的優劣?對手的優劣勢分析?網路的合理布局?進入市場的大小阻力與實現目標的關系來綜合考慮。作者把全局市場「一分為三」:第一板塊是「利潤板塊」,它給公司回報大,我方在本板塊占競爭優勢,是本公司重點市場,應給予的市場投入占總量的40%,回報效益占總量50%以上。第二板塊是「競爭板塊」,有巨大利潤和發展潛力,敵我雙方在這板塊勢均力敵,市場最後歸屬不明確,公司投入資源是總量的50%,目的使其從「第二板塊」過渡「第一板塊」。第三板塊是「側擊板塊」,這是競爭對手的高利潤板塊,本公司在這個市場處非優勢,公司在這個板塊投入資源是總量的10%,起到牽制、消耗對手有生力量的作用。(全文詳見《銷售與市場》雜志2000年12期)3、市場價格戰的博弈:採用一高一低組合戰術,以一低端價格和一高端價格產品組合挑戰對手。公司實行全面低成本戰略(不是降低某項運營費用)後的低端產品,以更有優勢的低端價格入市,直接抵消對方產品價格優勢;同步大力度切入高端產品,通過高端產品的利潤彌補低端產品的讓利。這個產品組合方案在博弈理論上是可行的。能否成功須具備這樣的條件:一是有一個全面低成本的產品,單在營銷鏈中硬性降價打價格戰是得不償失,因為你降價的產品並不是全面低成本,所以你的利潤己流失了;二是有一個相當賣點的產品(獨具一格的產品),能通過獨具一格產生溢值,而這個溢值的寬幅必須將低端產品的降幅利潤彌補回來。當這兩個因素都具備了,才可以實施這種策略。在實施中,企業營銷力的重點要放在高端產品上,只有高端產品上量,才能完成組合產品的利潤。而高端產品銷量上揚,企業獲得新的制高點,可封殺對手下一輪價格戰。四、鐵肩擔道義:營銷總監在處理市場佔有率和銷售利潤率時,在所難免會受到公司領導層的左右之言,如市場佔有率高了,公司會認為利潤率低了,而銷售利潤率高了,又有可能認為市場佔有率低了,魚與熊掌難得,真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作為一個營銷總監面臨這個「兩難的選擇」,應以一種高風亮節的姿態鐵肩擔道義,正確向董事會陳述,公司營銷戰略應同時兼顧市場佔有率和銷售利潤率,在保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的前提下提高銷售利潤率。對一個公司來說:市場佔有率是個變數,銷售利潤率則是即得利益。市場佔有率需要相應利潤來保障,缺乏利潤,再高市場佔有率都是虛的。一定不輕易犧牲利潤去維護市場佔有率,銷售利潤率應成為營銷總監的「第一鐵律」。
5. 市場營銷的擴大是指的什麼
"市場營銷策略"
在工具書中的解釋:
企業根據其市場營銷戰略,在對其產品專(或服務)進行包裝、定價、分屬銷、促銷、售後服務等方面採取的具體實施方案、方法及對策。
"市場營銷策略"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市場營銷策略是指企業為了滿足消費者及用戶的需求,在對市場、產品和消費者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企業的市場營銷組合,從而達到銷售商品,獲取利潤的目的。
2、市場營銷策略是指企業為了擴大銷售,提高市場佔有率,而在對市場、產品和消費者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市場客戶的需求,對產品銷售活動進行全面策劃的過程。
總的來說,市場營銷指的是:
按著品牌企業的戰略目標,對被營銷的對象作出有效引導,最終達到企業希望達到的行為模式。
6. "針對每個細分市場的營銷計劃如何保持並提高市場佔有率"怎麼寫
搞的這么神秘,實際上就是一個銷售計劃,就是在某個商場或某地方賣些小吃專飲料
很簡單屬,跟我上小學的時候在門口每天固定買東西的攤位有點類似
1:要對學生口味
2:價格要適中,中低檔產品即可
3:服務要親切
4:周遍管理人員要搞定,不然他們不會讓你安心做生意
5:保持觀察周圍競爭者的產品變化
6:觀察市場是否有新出現的時髦小玩意
7:不好賣的東西趁早割肉處理掉
看學生有沒有學生證了,可以搞個「憑學生證享受XXXX」看你的想像力了
7. 擴大市場佔有率的途徑有那些啊
一。可以是低價來佔領市場
二。途徑,搞好中間環節,把經銷商籠絡起來,自己專著自己的業務。
三。促銷,現在的市場,要搞好這一環節,讓人們對你的產品有一個更好的認識。
四。質量,不要忽視它的作用,質量是根本,假如沒有好的質量,再好的營銷也不定用啊!
五。注重贏下概念啊,可口可樂把手邁向全世界靠的是概念還有星巴克!
8. 市場營銷里的相對市場佔有率怎麼計算,還有市場佔有率,謝謝
企業某種商品的相對市場佔有率=企業自身市場佔有率÷市場上三大競爭者所佔回市場佔有率
企業某種商答品的市場佔有率=(本企業某種商品銷售量/該種商品市場銷售總量)×100%
市場佔有率是分析企業競爭狀況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企業營銷狀況的綜合經濟指標。市場佔有率高,表明企業營銷狀況好,競爭能力強,在市場上佔有有利地位;反之,則表明企業營銷狀態差,競爭能力弱,在市場上處於不利地位。
(8)市場營銷擴大市場佔有率擴展閱讀
市場佔有率增加方法
談到高的市場份額,一般來講,在以下兩種情況下,高的市場份額意味著帶來高額利潤。
公司提供優質高價的產品,同時價格的升高要超過高質量所帶來的額外成本。提高產品質量並不會增加公司的成本,因為公司也因此減少了廢料和售後服務等消耗。而且如果其特色非常適合消費者需要的話,他們寧願為此支出超過成本的價格。
提高企業/商品的無形資產也是提高產品市場份額的一個方法。
9. 提高市場佔有率常見的錯誤有哪些
年初和年尾,營銷總監最關注的是本公司的市場佔有率和利潤率。因為面臨公司營銷戰略計劃的制定和全年營銷業績的盤點。市場佔有率和利潤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市場佔有率是指本品牌產品一定時間在產業總體市場銷售量的百分比率;銷售利潤率是指企業實現的營銷額利潤減去銷售成本的比率。市場佔有率和銷售利潤率是相互聯系的,市場佔有率提高,利潤率也隨之提高。在傳統產業里,市場佔有率的領先者採用擴大市場佔有率的戰略來提高其利潤率。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有學者就市場佔有率和利潤率的關系做過調查,發現在食品行業,某世界級的品牌其市場佔有率增加1個百分點,其銷售利潤就增加6000萬美元,另外一份對製造業數百個企業的調查中,企業經營價值鏈中和利潤率有關的最重要因素中,市場佔有率和技術含量均在其列,當市場佔有率超過40%,投資回報率可達30%左右,其投資利潤率是市場佔有率在10%以下企業的三倍。很長時期,國際大公司的市場戰略都定位在市場佔有率,希冀通過市場佔有率的提高獲更大利潤。但在市場的實際競爭中,由於過度的競爭,市場擴張難度增大,營銷費用增加超過了營銷規模的經濟性所帶來的成本優勢,企業甚至為追市場佔有率而犧牲利潤,導致市場佔有率和銷售利潤率並不成正比。二者的關系平衡難倒不少營銷大員,成為營銷總監常見的「兩難選擇」。作者任營銷總監多年,一度深信市場佔有率,注重營銷規模效益,並以強力不斷的品牌價值整合造勢驅動市場,為此三年把銷量做到全行業第1。這個數字和業績令人羨慕,但仔細盤點卻發現銷售費用也高昂,廣告促銷費占銷售額的9%,而年初的合理預算是5%,超支的4%意味增加公司銷售成本800萬元,當然從銷售額的角度看,增加800萬的市場推廣費用獲得行業第一,創造了近1300萬元的利潤也是不錯的。但作者多次深思,如果將推廣費控制原定5%而又達到年營銷額,豈不多創造800萬的凈利。作者認為:一、營銷總監要有強烈的成本和利潤當觀念:深諳「利潤是公司的生命」,在營銷總監的戰略實施和監控中,要突出「利潤為王」的觀念,形成為整個團隊的營銷理念。、二、謹慎精確的成本與利潤控制藝術:但很多公司只是在營銷方案的制定時提及成本與利潤控制。作者認為,營銷總監應在每一個目標實施周期中,具有謹慎精確的成本與利潤控制的藝術。具體做法為: 1、營銷本部設立營銷成本會計,對每一個客戶建立專項營銷成本指標控制檔案,對其每次貿易的貿易額、貿易成本與利潤都能通過營銷成本指標控製表及時體現出來。很多公司以人員繁冗而沒有意識到這一崗位的重要,而改用公司財務中心的會計兼任,但公司財務中心會計事務繁多和非行政直屬關系,對每個客戶的單次貿易額、成本與利潤都不能及時體現出來,導致信息滯後。2、營銷總監要將客戶的每一次貿易營銷成本與利潤指標控製表,定期發給區域經理,讓營銷總部和營銷區域有一個營銷成本與利潤指標控制的對接,形成在公司內部營銷運營鏈對營銷成本與利潤指標有清晰的控制。3、營銷成本與利潤指標控製表必須全面,及時,真實,是結合該目標市場的年度貿易額及各項營銷成本制定,應設立營銷成本與利潤指標的「最低指數報警線」欄目,一旦發現越過「最低指數報警線」,就要堅決調整該目標市場方案。並隨著營銷方案的變化而及時修正之。4、通過營銷成本與利潤指標控製表,營銷總監和區域經理可清晰了解自全面的客戶的真實狀況,便於區分重點客戶,次重點客戶,非重點客戶。有效地制定相應的客戶服務制度。三、利潤為主的市場博弈:在營銷實踐中,作者崇尚的是利潤為主的市場博弈,這可體現營銷總監真正的大智慧:運籌帷幄,洞察千里,四兩搏千斤;你用一元錢就能實現別人花十元錢才能實現的目標,該是何等的灑脫和聰慧。那麼如何運籌帷幄,洞察千里,四兩搏千斤呢?1、年度營銷方案的科學設定: 營銷總監制定營銷戰略方案應有四個指標:一是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增長指標,二是營銷任務額,三是銷售利潤指標,四是營銷網路建設指標。它們是相互關聯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增長有利於營銷任務的完成和營銷網路開發,實現利潤指標。而即定營銷網路開發指標和營銷任務的完成,而又不超過即定的營銷成本,有助於銷售利潤的提高和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增長。營銷總監應系統,辨證看待四項指標,科學平衡處理之。據作者了解,不少企業的營銷戰略方案僅有粗泛的營銷任務額和銷售利潤兩項指標,而對這兩項指標的完成,也只限於計劃的分解,但對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和在實際營銷過程中,因營銷環境的變化導致二者關系變化缺乏補救措施。例如,營銷方案即定該年度每月1000萬的銷售額,實現70萬的凈利潤,但真正運作時銷售額只700萬,凈利潤40萬,應對的補救措施是什麼?是加大市場促銷力保證銷售額?是注重凈利潤,而不必過多注重銷售額?如何提升凈利潤?是減營銷成本?改變產品組合?是給予相應投入,通過市場佔有率提高的規模經濟實現銷售利潤率的同步提高?是根據公司現狀前市場變化調整各項指標?這些都必須要在年度營銷方案制定時充分考慮制定下來,並要有準確的量化指標。否則一旦發生變化將會手足無措,做出急功近利的選擇。作者的觀點是:當營銷任務額和銷售利潤兩項指因環境變化而發生變化時,應注重凈利潤而不必過多注重銷售額?因為營銷任務額制定的目的是實現利潤,如果提升凈利潤完成利潤指標,營銷任務達不到也不足惜。2、產品與市場的組合營銷:產品是公司完成營銷任務和實現利潤指標的武器,營銷總監如何藝術地運用產品的組合營銷呢?在於巧妙了解每個產品的成本、利潤並以此為組合開展營銷。可借鑒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的產品結構組合分析法(PPM):明星產品(新增長盈利的產品)問題產品(屬衰退的產品)現金母牛(資金流量大,保證公司運轉產品)瘦狗產品(己過成熟期的產品)按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的產品結構組合分析法(PPM)分析:最佳產品組合是:1.迅速淘汰「問題產品」,2.讓「明星產品」轉化成「現金母牛」,保證「現金母牛」不受沖擊,3.適當保留「瘦狗產品」,作為打價格戰攻擊對手的武器和成為「現金母牛」的擋火牆。本公司如果只有單系產品的,應根據本公司和市場實際情況,以單系產品的各型號產品的成本與利潤關系進行組合,或根據市場前景開發新產品,創造新的現金母牛和明星。本公司如果有多項產品,應根據市場情況按「明星產品」「問題產品」「現金母牛」「瘦狗產品」「進行產品組合。其次、根據市場實際實行大區域市場組合營銷,在多年的營銷實踐中,作者總結出「三三合一」的市場博弈戰略。「一」是從一個系統整合的角度把各分散的市場歸作為一個市場。從宏觀戰略角度看,全國無數的市場可以整合為公司的一個市場,一個大區市場可以由無數的小區域的市場整合而成。「三」是為了取「一」市場在資源配置,兵力布署、攻防角度、進退速度、克敵主次等方式選擇上,均圍繞一分為三的比例來展開,通過「一分為三」、「三三合一」的運作,最終實現奪取「一」個市場的目的。如何選擇三個目標市場,應根據其市場潛力?我方品牌在目標市場的優劣?對手的優劣勢分析?網路的合理布局?進入市場的大小阻力與實現目標的關系來綜合考慮。作者把全局市場「一分為三」:第一板塊是「利潤板塊」,它給公司回報大,我方在本板塊占競爭優勢,是本公司重點市場,應給予的市場投入占總量的40%,回報效益占總量50%以上。第二板塊是「競爭板塊」,有巨大利潤和發展潛力,敵我雙方在這板塊勢均力敵,市場最後歸屬不明確,公司投入資源是總量的50%,目的使其從「第二板塊」過渡「第一板塊」。第三板塊是「側擊板塊」,這是競爭對手的高利潤板塊,本公司在這個市場處非優勢,公司在這個板塊投入資源是總量的10%,起到牽制、消耗對手有生力量的作用。(全文詳見《銷售與市場》雜志2000年12期)3、市場價格戰的博弈:採用一高一低組合戰術,以一低端價格和一高端價格產品組合挑戰對手。公司實行全面低成本戰略(不是降低某項運營費用)後的低端產品,以更有優勢的低端價格入市,直接抵消對方產品價格優勢;同步大力度切入高端產品,通過高端產品的利潤彌補低端產品的讓利。這個產品組合方案在博弈理論上是可行的。能否成功須具備這樣的條件:一是有一個全面低成本的產品,單在營銷鏈中硬性降價打價格戰是得不償失,因為你降價的產品並不是全面低成本,所以你的利潤己流失了;二是有一個相當賣點的產品(獨具一格的產品),能通過獨具一格產生溢值,而這個溢值的寬幅必須將低端產品的降幅利潤彌補回來。當這兩個因素都具備了,才可以實施這種策略。在實施中,企業營銷力的重點要放在高端產品上,只有高端產品上量,才能完成組合產品的利潤。而高端產品銷量上揚,企業獲得新的制高點,可封殺對手下一輪價格戰。四、鐵肩擔道義:營銷總監在處理市場佔有率和銷售利潤率時,在所難免會受到公司領導層的左右之言,如市場佔有率高了,公司會認為利潤率低了,而銷售利潤率高了,又有可能認為市場佔有率低了,魚與熊掌難得,真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作為一個營銷總監面臨這個「兩難的選擇」,應以一種高風亮節的姿態鐵肩擔道義,正確向董事會陳述,公司營銷戰略應同時兼顧市場佔有率和銷售利潤率,在保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的前提下提高銷售利潤率。對一個公司來說:市場佔有率是個變數,銷售利潤率則是即得利益。市場佔有率需要相應利潤來保障,缺乏利潤,再高市場佔有率都是虛的。一定不輕易犧牲利潤去維護市場佔有率,銷售利潤率應成為營銷總監的「第一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