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學習市場營銷學誰能給推薦幾本書
我們來用的教材是 人大《市場營銷學自教程》第三版,主編:紀寶成
下面是老師推薦的參考書:
《市場營銷》 郭國慶 成棟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實用市場營銷學》 韓慶祥主編 中國物價出版社
T《市場營銷學教程》 李強編著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市場失誤啟示錄》 中國商業出版社
T《市場營銷教程》(第六版) 加里·阿姆斯特郎、菲利普·科特勒著 華夏出版社
T《營銷學基礎》 佩羅特 麥卡錫著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T《市場調研與預測》 陳啟傑主編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T《解讀中國市場營銷》 盧泰宏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T《消費者行為》 邁克爾·R·所羅門著 經濟科學出版社
中國營銷導刊
營銷學苑(現代營銷—學苑版) 現代營銷雜志社
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 現代營銷雜志社
PS:加T的是根據我們學校圖書館藏書而列出的書目
如果還是在校學生的話,可以去問問你們學校這個系的老師
我也正想學呢,剛找到別人的,正好跟你分享下
Ⅱ 適合初學者的市場營銷學書
我們來用的教材是 人大《市場自營銷學教程》第三版,主編:紀寶成
下面是老師推薦的參考書:
《市場營銷》 郭國慶 成棟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實用市場營銷學》 韓慶祥主編 中國物價出版社
T《市場營銷學教程》 李強編著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市場失誤啟示錄》 中國商業出版社
T《市場營銷教程》(第六版) 加里·阿姆斯特郎、菲利普·科特勒著 華夏出版社
T《營銷學基礎》 佩羅特 麥卡錫著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T《市場調研與預測》 陳啟傑主編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T《解讀中國市場營銷》 盧泰宏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T《消費者行為》 邁克爾·R·所羅門著 經濟科學出版社
中國營銷導刊
營銷學苑(現代營銷—學苑版) 現代營銷雜志社
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 現代營銷雜志社
PS:加T的是根據我們學校圖書館藏書而列出的書目
如果還是在校學生的話,可以去問問你們學校這個系的老師
我也正想學呢,剛找到別人的,正好跟你分享下
Ⅲ 人大商學院管理綜合壓分厲害么想考市場營銷,但是數學和專業課很擔心。
我今年剛剛考上,附我的經驗談供你參考。
人大商學院市場營銷管理考研經驗談
在無盡的等待中,我終於如願以償地在擬錄取名單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至此,心頭的大石才算真正落地。當我回首考研的這段心路歷程,想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曾說過「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同樣在幾分喜悅和幾分淡淡的苦澀中,我總算為自己的這段考研歷程劃下了一個還算完整的句號。每個人心中都曾擁有好多的夢想,這些夢想不應該消失。相信自己的童話,相信夢想會成真。為每一個考研的人喝彩,為你們挑戰自己的勇氣助威,相信每一個能夠堅持考完的人都會用一段自己的故事,我在此僅僅作為一個過來人,向你們提供一些經驗或者教訓,希望它能成為你們考研路上的燈塔或者航標。
首先我從主體上來說一下我是如何復習的。
1. 心態。
首先大家一定要有信心,既然選擇了就要不畏前行路上的困難和坎坷。相信他人能做到,自己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也能夠做到,甚至做得更好。步步高不是有句話說得好么。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准備的時候你不要每天都糾結著有多少人報考了,你要想得就是做好自己。只要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考到自己應得到的分數就可以。好的心態才能成就一份好的成績。另外,一定要學會堅持。往往考研到了最後拼的就是韌勁和毅力。誰能堅持到底誰就能取得勝利。因為越到後面,復習的周期越長,復習的科目也突然變得「繁多」,而且越到後面往往容易產生倦怠的心理和放棄的念頭。這個過程中很多人容易半途而廢。在這里,很感謝凱程考研飛翔班的輔導老師,不僅在學習方法上給了我點撥,在心態上也給了我更多的信心。有條不紊的學生學習成果跟蹤調查並且適時地反饋並加以指導,使得我能夠更好地面對這場考試。
2. 基礎知識
萬丈高樓平地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上樑不正下樑歪。這些都告訴我們基礎的重要性。所以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住基礎知識。人大商學院歷年來是不提供參考書的,人大官方網站給港澳台的師弟師妹推薦羅賓斯的《管理學》,還有科特勒的《營銷管理》,內地的考生有的就看這些書作為應試,我不是很贊成,尤其是跨專業考研的師弟師妹,因為這些書雖然知識比較系統,但是感覺很瑣碎雜亂,容易看完之後依舊抓不住重點。當時我也在參考書上花費好長時間,走了很多彎路。這是我當年所用的參考書。如下:
①、財務管理:荊新、王化成編寫的第四版《財務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②、市場營銷:郭國慶編寫的第二版《市場營銷通論》或 紀寶成編寫的第三版的《市場營銷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這兩本任選一本。
③、管理學:周三多的第四版《管理學》復旦大學出版社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王利平的《管理學原理》。這兩本任選一本。
這些書的知識點一定要全面復習。不要抱著僥幸的心理認為一些知識點不夠重要,因為在你看來不重要的知識點老師並不也這么認為,所以仍然要全面掌握,不要把心思放在押題,猜重點上,一定要盡可能地把這些知識點都掌握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只有這樣才能有備無患。
3. 信息
現在的考試已經不同於以前古代的考試了,不能知識簡單地埋頭苦讀,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個社會上已經有了給你提供了信息給你提供了資料,為什麼不加以利用呢?有時候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或者一本很重要的內部資料往往能讓你少費很多時間少走很多彎路。所以,論壇呀,輔導班呀,老師呀,師哥師姐呀。。。。凡是能利用上的資源都要自己主動的去開發去充分利用。各個考研論壇上的信息很多,大家可以經常上去看看,千萬不要信息太閉塞。最直接和有用的還是找到一個考過的師哥師姐,他們的經驗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輔導班的話也是因人而異的,正如上文我提到的,我當時報考的是凱程輔導班。主要是上一屆師哥推薦的,後來真正上完之後發現效果還是不錯的。總之,在挑選輔導班的時候,可以結合自己的地域而也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當然也可以讓上過輔導班的師哥師姐給點建議。
走過考研風雨路,讓我不僅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和結識更多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它鍛煉了我的意志力。每一個在考研路上拼搏的勇士都是值得稱贊的。不以成敗論英雄,這個過程是個蛻變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成長的過程。相信「付出就有回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Ⅳ 急求~~~! 求兩份市場營銷策劃報告
實驗論文:
青島啤酒的國際市場營銷策劃成功之路
摘要: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僅給我們整個社會的經濟、生活帶來巨大變化,而且使國際貿易發生了巨大變革,使在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國際市場營銷活動面臨著新的選擇和挑戰。營銷的各個方面,無論是市場調研、市場開拓、營銷隊伍和營銷組合都顯現出新經濟的作用。一方面,國際市場營銷的空間領域擴大了,營銷的技術更先進了;而另一方面,營銷的復雜性上升了,營銷的難度也加大了。中國加入WTO之後,帶來的是新的市場游戲規則,新的理念、知識、技術、資金、人才和全球的龐大市場。由於加入WTO後國際市場壁壘的減少,中國企業將有更多的機會在全球發達的消費市場中展示實力和發展自己的事業,實現跨國經營。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使企業的經營者必須出奇制勝,進行特別的策劃。一個精彩的市場營銷策劃,可使一個企業由尋常變為非凡,由弱小變為強大,國際市場的競爭也已由強力抗爭進入了策劃制勝的時代。下面就以我國啤酒行業中的佼佼者「青島啤酒」走向全球化經營的成功之路為例,系統闡述企業在從事國際市場營銷活動中,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正確的營銷策略。
關鍵詞:國際市場營銷環境 國際市場營銷策略 國際目標市場選擇 青島啤酒
我國一些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也開始實行跨文化營銷戰略。美國是一飲料大國,外國飲料想擠進美國市場是不容易的。我國青島啤酒不但打進了美國市場,而且銷量逐年上升,10年間出口量增加了50倍。目前,在上萬種各國啤酒中,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上的銷量排名第9位,其價格是美國市場上兩種最高的啤酒之一。青島啤酒能打入美國市場,其原因正是在於青島啤酒的風味和品質迎合了美國眾多消費者的口味和愛好,重視文化溝通,市場切入准確,促銷手段得當。在促銷廣告形象宣傳上,代表中國餐飲具的筷子與青島啤酒合二為一,象徵著中國的餐飲。在美國引起轟動。本來對中國人使用筷子的技巧、習慣懷有濃厚興趣的美國人,當然同時也愛上了青島啤酒。正是洋為中用、中為洋用的跨文化戰略使青島啤酒大獲全勝。
國際化僅僅是把產品賣到海外市場,還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進入國際市場是要奪取市場份額,還是要製造利潤?在進入國際市場的具體策略上,選擇區域的時候應做何考慮?走在國內啤酒行業國際化前列的青島啤酒,在得失之間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2006年11月1日,位於青島港的1號碼頭鑼鼓喧天,青島啤酒集團在這里舉行慶祝青島啤酒出口海外市場的第1億瓶啤酒裝船儀式。截止到2006年9月底,青島啤酒的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2%。走在國內啤酒行業國際化前列的青島啤酒,近幾年來進行了多方面探索,得失之間走出了自己的路子。青島啤酒至今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大致形成了東南亞、歐洲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局面。
青島啤酒的管理層在戰略和戰術層面上首先思考並解決了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一、 是否進入國際市場?
從歷史上來看,中國企業早期到海外「開疆拓土」主要是為了給國家出口創匯,青島啤酒早期的道路也是如此。如今,青島啤酒之所以主動進入國際市場的主因之一是,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產國和重要的消費市場,而國內市場的產能過剩、品牌分散、盈利水平低、外資大量介入等因素將迫使國內啤酒產業在未來三年內面臨新一輪深度「洗牌」。 隨著世界上其他知名啤酒企業躋身於國內市場,中國國內啤酒行業的競爭加劇,生存空間被持續擠壓,國內市場趨於飽和。
而在國際市場上,尤其是美歐市場,由於老百姓的購買力強、利潤高、競爭環境好而比國內市場更有利可圖。青島啤酒海外事業部總經理汪治國用一個具體的數據告訴我們:「中國國內1噸的啤酒銷售收入才幾千元人民幣,而在海外市場最起碼要在1萬元人民幣以上。啤酒企業在國外的利潤空間就大一些,其投入市場的資金就大,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二、何時進入國際市場?
盡管中國的啤酒消費量從2002年開始已經連續三年躍居世界首位,且每年的消費量都增加10%以上,但大而不強卻仍然制約著中國啤酒業的大發展。那麼,對於中國的啤酒企業來說,是要在國內市場做強之前就進入國際市場,還是要等到在中國的市場做強、做大之後再進入呢?
汪治國先生的回答是:「同時走。」 國際化並非高不可攀,它只不過是資本尋找商機的一個過程。據統計,到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商務協會的新成員有一多半是中小企業的經理。盡管2003年中國啤酒行業的整體利潤水平比前一年有所增長,達到63.6%,可是整體利潤與國際水平相比仍處於低水平狀態。例如,中國一桶啤酒經營性利潤只有美國的10%,一瓶630mL的啤酒平均銷售價格在3元人民幣以下,銷售量占總銷售量的70%以上,在很多地區還有1元人民幣出售的啤酒,甚至低於一瓶礦泉水的價格。中國本土啤酒企業處於低價、低端和薄利的階段。「青島啤酒往外走,可以不斷壯大自己,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問題。」
啤酒行業是中國開放程度較高的行業之一,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國外啤酒數十個著名品牌湧入中國,幾十家5萬噸以上的啤酒廠進行了合資,其產量占當時全國產量的31%。近幾年來,競爭格局又逐漸演變成青啤、燕京、華潤「三強」鼎立的態勢。
三、 中國啤酒企業在自身還「大而不強」的情況下,此時「遠洋出海」有何好處?
1.擴張品牌的全球影響力和全球認知度。
譬如,青島啤酒進入美國市場本身當時就是一件比較轟動的事情,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的銷售,其影響力並不在於銷售多少啤酒,而在於品牌的影響力,或者是政策面的影響力比較大。美國最早認識中國市場就是從認識青島啤酒開始的。
2.提高品牌的文化內涵和和忠誠度。
例如在美國市場,家用冰箱及洗衣機市場中,前五大品牌的市場佔有率超過80%。在歐洲,至少有80%的冰箱是賣給以舊換新的顧客,而消費者換機時往往選擇原來的品牌。因此,品牌代表產品特性及價值甚至文化內涵,而發達國家市場的大多數消費者寧可選擇自己認識的牌子。在啤酒行業尤為如此。據有關數據顯示,在美國啤酒市場一個忠誠消費者一生貢獻的金額為1.8萬美元左右。
3.海外市場高利潤的吸引。
例如,對家用電器而言,美國市場的總利潤超過20億美元,是中國市場總利潤的9倍,巴西市場的100倍。就消費電子產品而言,美國市場總利潤亦高達10億美元,比中國市場高出10倍,比巴西市場高出20倍。而且,發達國家市場中還存在各式各樣、規模可觀的不同市場區隔。啤酒行業的情況也是如此,青島啤酒在海外市場的擴張不僅僅是佔領市場份額,更主要的是海外市場的利潤遠遠超出中國國內的利潤。
四、最先選擇哪個地區市場?
在青島啤酒看來,對於海外市場的進入,前期或許是一種無意識的進入,先期進入的就是與中國毗鄰的東南亞市場。
1. 由於歷史和文化淵源,東南亞歷來和中國有著密切的聯系。
早在1947年,青島啤酒即開始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被譽為中國的「國貨精品」。在東南亞形成了青島啤酒傳統的海外市場,擁有了穩定的消費群。而近年來,青島啤酒通過中國香港、台灣地區作為進一步開拓東南亞市場的前哨站。通過在中國台灣建立縱深基地,直接出口到東南亞市場的青島啤酒將在新鮮度上有大幅提升,並且能充分利用台商對東南亞市場的熟悉和網路資源強化對東南亞市場的開拓能力。通過中國台灣地區這個跳板,青島啤酒可以輻射東南亞更多的國家和地區。
2. 青島啤酒源自於德國人之手,因此與歐洲有著不解之緣。
在擁有相當悠久的啤酒文化和釀造歷史的德國,啤酒釀造工藝和啤酒質量都是相當高的。在這樣的市場上,青島啤酒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他們願意高出其他世界品牌啤酒兩倍的價錢購買青島啤酒。青島啤酒備受歐洲消費者的青睞,並且多次獲獎。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出口歐洲後,歐洲成為青島啤酒出口的傳統市場。尤其是1985年以來,青島啤酒在歐洲市場的出口量逐漸增加。1992年到2001年間,銷量增長幅度高達481%。
3. 美國是世界上啤酒生產和消費最多的國家,例如在1987年,美國的啤酒產量就達2293萬升,比居於世界產量第二至第四位的西德、英國和日本的啤酒產量之和還要多。早在1978年,隨著中美關系建交,青島啤酒首次進入美國市場。青島啤酒在1981年舉辦的「華盛頓國際啤酒會」和1985年華盛頓「亞洲國家啤酒評比會」上兩度奪冠。1987年,在美國密西西比州傑克遜市舉行的國際啤酒評比中,青島啤酒第三次在美國名列榜首。自此,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上有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就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美國市場,從1978年到1986年8年間,青島啤酒銷量就從2萬箱飛漲到100萬箱,是其他進口啤酒增長率的6~7倍以上。從1987年~2002年,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的中國啤酒品牌中銷量佔95%以上,在美國市場上的銷量占亞洲12個出口國家出口量的25%,成為亞洲在美國最暢銷的啤酒和美國售價最高的啤酒之一。
4.南非的啤酒市場是一個高度壟斷的市場,本國啤酒的市場佔有率在幾年前高達98%,這幾年雖然受到其他品牌的沖擊,仍然占據90%以上;南非的市場容量非常大,不僅本國啤酒年銷量300萬噸,而且還能向南部非洲乃至整個非洲大陸輻射,發展前景廣闊。青島啤酒的口感與南非人喜愛的外國品牌荷蘭的喜力口味接近。因此,青島啤酒進入南非市場具有一定的自身優勢。
青島啤酒在海外市場的全球布局是:「先市場、後建廠」,先集中力量,加大傳統的美洲、歐洲、東南亞三大市場的營銷力度;首先在中國台灣地區建廠,以台灣地區為重點基地深度開發東南亞市場,最後將輻射南非市場,逐步在美洲和歐洲設廠。最終搭建美洲、歐洲、東南亞「金三角」的國際市場框架,完成青島啤酒國際化世界版圖的雛形。
從上面的敘述來看,從東南亞、歐洲到美國,直至南非市場,青島啤酒繼2002年出口增加10%(在美國和歐洲均實現10%的增幅)之後,2004年拓展海外市場的力度進一步加強,2004年1~12月,青島啤酒出口較前一年同期增長113%,每月出口量都在8000噸以上。由此可見,市場培育對於一個「出海」企業成長的重要性。
青島啤酒國際化的思路:已經百年的青島啤酒是中國的老牌企業,是一個骨子裡浸透著濃厚本土文化的傳統企業,而正是這樣一個企業,同樣面臨著不走真正的國際化道路,就不能完成做強、做大的戰略性課題。這種戰略性的危機感,催生了青島啤酒的國際化戰略:走真正的國際化之路,市場要國際化、企業的內涵也要國際化。
五、青島啤酒帶給我們營銷啟示:
青島啤酒國際化具有一定的個性化特徵,既是自身國際化歷史的自然延伸,也是國內市場競爭激烈環境下的必然選擇。國際市場高額的利潤空間使青啤在進入國際市場後,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間。令人意外的是擁有幾十年國際化經驗、在國外有很高品牌知名度的青啤在國際化時竟然「資源被人鎖定、渠道被人管控,海外擴張的成本極大,國內的利潤不足以支撐青島啤酒走出去」,這說明我國大企業國際化市場拓展能力仍是發展的瓶頸。
眾所周知,啤酒行業在國內市場有很強的區域性,是因為啤酒行業的利潤太薄,市場半徑增大所引發的運輸費用會吞掉其微薄的利潤,因此工廠所覆蓋的市場半徑有一定的范圍。但這一規則在進入國際市場時已不再適用,因為國際市場上的啤酒價格高出國內市場近乎一倍以上,這為青啤國際化提供了動力。
青啤的國際化歷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還停留在最初級的出口階段,主要通過代理商銷售。這種國際化方式風險小,有助於青啤在代價很小條件下,逐步熟悉了解國際市場,尤其是消費者。但青啤的出口不可能有很大的利潤空間。衡量這一階段的成敗主要是看通過代理商的銷售在多大程度上幫助青啤熟悉國際市場,為進一步的國際營銷奠定基礎,而不在於利潤的多少。
國際化的下一階段是進入局部國際市場,試圖獨立營銷,細分市場,影響消費者,使品牌生根,形成穩定的市場。在這一階段衡量成敗的關鍵也不是看利潤的多少,而是看對市場是否進行深入了解,營銷定位是否成功,不成功的原因是什麼。這一步當然與區域市場的選擇有關。
不同國家消費者的特性及該國的市場生態環境差異較大。有先易後難,積累資源與經驗、逐步拓展模式的;也有先難後易,先佔高端市場、順勢而下的。選擇何種模式,優先進入何種市場取決於企業現有的資源與能力,特別是對國際市場的調研和判斷。兩種模式本身無所謂優劣之分,關鍵是與企業自身資源能力的匹配和市場機會的把握。由於啤酒行業利潤微薄,不足以支撐青啤在國際市場上多頭並進,尤其是國際市場已進入飽和狀態下,需要進行大量的調研,並充分藉助當地合作夥伴,初期可以從邊緣市場進入,或差異化進入,避開在位競爭者的激烈反應。
結論:
二十一世紀更加充滿機遇和挑戰,我國需要培養一批有經濟實力的國際企業,我認為有賴於目前在國內已取得較強競爭力的、有名牌威望的企業。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外貿經營領域的放寬,企業跨國經營活動的意識增強,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機會的增大,中國更為需要國際市場營銷理論來指導企業國際化的實踐,而且這種願望和要求將更為強烈。因此,國際市場營銷理論在中國企業中將有著廣泛的運用前景。
綜上所述,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將滌盪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國際市場營銷的紐帶已經將整個地球經濟聯成了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艦。中國企業的市場營銷只有融為時代潮流中的一朵浪花,才能領略澎湃巨浪的雄偉神奇;只有成為整個航空母艦的一個零件,才能追隨和影響整個航空母艦,在浩瀚無涯的海洋中暢行無阻,直至達到理想的彼岸。
參考文獻
[1]田茂永.新東成西就〔J〕.IT經理世界,2002,(3).[2]王明星.入世後中國企業的生存環境與道路選擇〔J〕.經濟師,2001,(11).[3]薛雲建.價值鏈與國際市場營銷策略〔J〕.中國經濟流通,2001,(1). [4]馬洪主編:《國外企業管理的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第1版[5]紀寶成主編:《市場營銷學教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2版。
Ⅳ 我想學習市場營銷學,但對這方面知之甚少,請大家推薦幾本書啊
我們用的教材抄是 人大《市場營襲銷學教程》第三版,主編:紀寶成
下面是老師推薦的參考書:
《市場營銷》 郭國慶 成棟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實用市場營銷學》 韓慶祥主編 中國物價出版社
T《市場營銷學教程》 李強編著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市場失誤啟示錄》 中國商業出版社
T《市場營銷教程》(第六版) 加里·阿姆斯特郎、菲利普·科特勒著 華夏出版社
T《營銷學基礎》 佩羅特 麥卡錫著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T《市場調研與預測》 陳啟傑主編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T《解讀中國市場營銷》 盧泰宏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T《消費者行為》 邁克爾·R·所羅門著 經濟科學出版社
中國營銷導刊
營銷學苑(現代營銷—學苑版) 現代營銷雜志社
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 現代營銷雜志社
PS:加T的是根據我們學校圖書館藏書而列出的書目
如果還是在校學生的話,可以去問問你們學校這個系的老師
Ⅵ 市場營銷學第五版答案紀寶成
答案網有沒
Ⅶ 紀寶成的人物著作
《市場學》 (1989年,學術書刊出版社)
《市場營銷學教程》 (主編)(1989年、1995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商業經濟與管理》 (1989年,中國文化書院)
《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的幾個問題》(合著)(1992年)
《學者談藝錄》 (副主編)(1992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商品流通論-體制與運行》 (領銜合著)(1993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際高等商科教育比較研究》 (主編)(1998年,)《中國商業理論前沿》 (參編)(2000年)
《發展與繁榮人文社會科學》
《世紀之交的高等教育——規劃、體制與發展》
《轉型經濟條件下的市場秩序研究》
《中國古代治國要論》
《中國當代教育家文存·紀寶成卷》
《中國高等教育散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農產品收購的地區差價與農業級差地租》
《「買方市場」質疑》
《市場機制與經濟改革》
《市場疲軟與經濟體制》
《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的幾個理論問題》
《商品流通渠道分析》
《新世紀要更加重視人文社會科學》
《創新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
《時間和實踐是科研成果最好的試金石》
《我對大學理念的幾點認識》
《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的政策選擇》
《新世紀要更加重視人文社會科學》
《重估國學的價值、清算教育產業化》
《變革的時代呼喚寧靜的校園》
《關於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問題》
《關於國際文化戰略問題的幾點認識》
《中國經濟改革的經驗與啟示》
Ⅷ 人大市場營銷管理專業考研參考書有哪些
其他答案(1) 王科平《管理學原理》(修訂版)
楊文士《管理學原理》(補充參考)
郭國慶《市場營銷通論》
紀寶成《市場營銷教程》(補充參考)
王化成《財務管理》
羅賓斯的《管理學》,第九版第七版都可周三多的《管理學原理》也可作為參考
Ⅸ 中國人民大學的市場營銷管理專業,考研到底用什麼書啊
《管理學原理》王利平 《管理學》周三多 《財務管理》荊新、王化成主編 《市場營銷學通論》郭國慶 《市場營銷學教程》紀寶成 《企業管理戰略管理》徐二明 《管理學》斯蒂芬.p.羅賓斯 《管理學原理》楊文士 《營銷管理》(美)菲利普.科特 《市場營銷學》呂一林以往考人大管理綜合的人大多都用這幾本):(1)《管理學原理》(修訂版)作者:王立平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財務管理學》(第四版)作者:荊新 王化成 劉俊彥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市場營銷學通論》(第三版)作者:郭國慶 錢明輝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註:買藍皮的那一本);(4)《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第四版)作者:周三多 陳傳明 復旦大學出版社 或者 《管理學》(第七版) 作者:斯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