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教學設計什麼是信息化教學設計它們包括哪些主要環節
答:教學設計是主要依據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進行分析、計劃並做出具體安排的過程。其主要環節包括: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學習環境分析、確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
信息化教學設計即「信息化教學」的設計,提倡教師不僅需要通曉現代信息技術,而且需要掌握如何學會設計以信息技術支撐的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和課程有機結合起來,促進教學的最優化。其主要環節包括:單元教學目標分析、教學任務與問題設計、信息資源查找與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學生作品範例設計、評價量規設計、單元實施方案設計和評價修改。
答:教學設計是教學系統設計的簡稱,是以傳播理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系統論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從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一種理論和方法。其主要環節包括: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學習環境分析、確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
教學設計方案,內容包括學習內容特徵分析、學習者特徵分析、任務分析、教學目標、設計思路或意圖、教學過程、課堂小結(含板書設計)、自主性教學評價(教學反思)、教學資源鏈接等。
答:我個人認為,教案體現了老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展現了老師在對本課講授時的思想以及講授完後老師本人對本課的認識和學生課後的反應。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㈡ 什麼是教學設計,什麼是信息化教學設計,它們包括哪些主要環節
1、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
2、信息化教學設計是是運用系統方法,以學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以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
3、教學設計主要環節包括: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學習環境分析、確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
4、信息化教學設計主要環節包括:單元教學目標分析、教學任務與問題設計、信息資源查找與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學生作品範例設計、評價量規設計、單元實施方案設計和評價修改。
㈢ 信息化教學設計到底如何理解
信息化教學就是在信息化環境中,教育者與學習者藉助現代教育媒體、教育信息資源和教育技術方法進行的雙邊活動。
其特點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強調新型教學模式的構建;教學內容具有更強的時代性和豐富性;教學更適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特點。信息化教學不僅僅是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對教學媒體和手段的改變,而且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整體的教學體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變化。
信息化教學設計是上海師范大學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運用系統方法,以學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以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
應用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環境,獲取、利用信息資源,支持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優化教學效果。
(3)市場營銷信息化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1、教學目標分析
分析教學目標是為了確定學生學習的主題,即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過程有關的知識內容,對教學活動展開後需要達到的目標作出一個整體描述,可以包括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將學會什麼知識和能力、會完成哪些創造性產品以及潛在的學習結果。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
2、學習問題與學習情景設計
學習問題(包括疑問、項目、分歧等),這是整個信息化教學設計的關鍵,學習者的目標是要闡明和解決問題(或是回答提問、完成項目、解決分歧),信息化學習就是要通過解決具體情景中的真實問題來達到學習的目標。
3、學習環境與學習資源的設計
從設計的角度看,學習環境是學習資源和學習工具的組合,這種組合實際上是旨在實現某種目標的有機整合。在學習活動發生時,學習環境又被稱為學習情境(learning context),其中必然包含人際關系要素。學習環境的設計主要表現為學習資源和學習工具的整合活動。
在設計時也應考慮人際支持的實施方案,但人際支持通常表現為一種觀念而不是具有嚴格操作步驟的實施法則。由於學習環境對學習活動是一種支撐作用,學習環境的設計必須在學習活動設計的基礎上進行。
不同的學習活動可能需要不同的學習資源和學習工具。學習環境的設計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所設計的學習環境能支持哪些學習活動以及支持的程度如何。
4、教學活動/學習活動過程的設計
按照建構主義思想,學習者學習和發展的動力來源於學習者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學習者認知機能的發展、情感態度的變化都應歸因於這種相互作用。站在學習者的角度看,這種相互作用便是學習活動。因此,學習活動的設計必須作為教學設計的核心設計內容來看待。
學習活動可以是個體的,也可以是群體協作的。群體協作的學習活動表現為協作個體之間的學習活動的相互作用。學習活動的設計最終表現為學習任務的設計,通過規定學習者所要完成的任務目標、成果形式、活動內容、活動策略和方法來引發學習者內部的認知加工和思維,從而達到發展學習者心理機能的目的。
5、信息化教學設計成果的形式
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具體成果形式不僅僅是一篇傳統意義上的教案,而是包括多項內容的教學設計單元包(Instructional unit design package),主要由教學情景問題定義、教學活動設計規劃、教學課件以及可以鏈接與嵌入的多媒體網路資源組成。
㈣ 信息化教學教案模板
一、教材分析
1
、本節共安排
2
課時,教科書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設計了
4
個例題,列方程的思路是建立
一元二次方程的數學模型。學習時與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思路相同。
2
、用一元二次可解決的實際問題很多,常見的有:
(
1
)面積問題(
2
)利率類問題(
3
)市場
營銷問題(
4
)其他學科問題。
3
、第
1
課時是面積問題和市場營銷問題,第
2
課時是利率問題即例
3
、
4
是變化率的問題,
這類問題在經濟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學習重點: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有關增長率的應用題。
學習難點:
理解增長率、降低率問題應用的方程模型。
二、學生分析
1
、對於第
1
課時中的面積問題,學生掌握比較好,但對於市場營銷問題學生掌握起來難度較
大。
2
、學習第
2
課時前,根據第
1
課時引導學生分析找等量關系的方法,並且引導學生分析變化
率的推導過程,而實際上學生會解決這類問題,但不理解公式的得來過程。
三、教學目標
1
、經歷把實際問題中的等量抽象為一元二次方程的過程,理解增長率、降低率問題應用的方
程模型。
2
、
會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關增長率的應用題,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
3
、能根據問題的實際意義,檢驗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四、教學環境
□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
√
互動式多媒體教學環境
□網路多媒體環境教學環境
□移動
學習
□其他
五、信息技術應用思路
1
、電子表格,應用電子表格表示每次變化前後的數據,利用題目中的已知條件表示出等量關
系,總結出變化率問題滿足的公式。利用此方法能引導學生明白變化前後的數量關系,理解
公式的推導過程。
2
、軟體繪圖,應用繪圖繪出表格,用表格表示數據之間的關系,便於學生理解。
3
、課件,利用課件展示需要強調的內容,規范解題格式,及時進行鞏固練習,讓學生學會規
范解題格式,及時掌握所學知識及方法。
㈤ 什麼是教學設計什麼是信息化教學設計
1、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版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權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2、信息化教學設計是上海師范大學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運用系統方法,以學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以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應用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環境,獲取、利用信息資源,支持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優化教學效果。
3、教學設計主要環節包括: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學習環境分析、確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
4、信息化教學設計主要環節包括:單元教學目標分析、教學任務與問題設計、信息資源查找與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學生作品範例設計、評價量規設計、單元實施方案設計和評價修改。
㈥ 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怎樣設計
其設計過程主復要包制括:
(1)教學目標分析——確定教學內容及知識點順序;
(2)學習者特徵分析——確定教學起點,以便因材施教;
(3)教學模式與策略的選擇和設計;
(4)學習情境與學習任務設計;
(5)教學媒體與教學資源的選擇和設計;
(6)教學評價設計。
在環節(3)中已涵蓋建構主義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與自主探究等策略的設計;在環節(4)和在環節(5)中則包括了情境創設和資源提供的要求。
「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主要包括教學目標分析、學習者特徵分析、教學模式與策略的選擇和設計、學習情景與學習任務設計、教學媒體與教學資源的原則和設計、教學評價設計和課堂管理與幫助設計等要素,